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的起源

中西文化的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文化的起源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理念

一、引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而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一定差距。企业对员工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方面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现象。为使人才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适应,实现校企供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应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因素,借助企业文化的内涵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企业化的文化氛围,充分彰显中职校园文化的鲜明特征,使学生在职前就能了解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构成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物资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它由企业的厂容厂貌、工艺设备、工艺流程等组成。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主要包括组织与领导制度、工艺与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在企业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精神层是恒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自身企业文化的标志。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和约束作用。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企业文化能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制约职工的行为,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

2.凝聚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对员工具有很强大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3.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起着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围,自然就会让员工享受工作的愉悦。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三、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指在在一定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同时还是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塑造核心竞争力,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否适应未来企业的要求,能否适应企业文化,对他们能否立业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只有适应企业环境、接受企业文化、形成合作精神、发挥创新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进而赢得在企业发展的机会。所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收有价值的元素,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使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也就是说,融入企业文化、促进文化互动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四、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实现方式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校园物资文化的营造

企业环境、氛围是很直观的,故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也应该是外显的。优美的物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风格、绿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教学生活设施、学校的校徽的设计、校服的设计等。还可以通过广播、海报、宣传片等形式,定期介绍各专业相关的企业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逐渐产生认同感,时刻提醒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偏离“职业”特性;做好对学校办公楼和教学场所布置等的规范设计,加强校园建筑物、道路、景观等的专业化命名,其次表现在教室、实训车间的氛围布置上积极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精华,既美化环境,又展示优秀企业,处处彰显职业特色、行业特色。

(二)校园制度文化的营造

学校制度文化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中职学校应该在学生管理上,教学环节中积极融入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例如可以在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上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行奖惩和激励;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可引入企业团队管理方法加强班级管理,按照项目管理方式举办学生的各项活动,按照企业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现场管理制度进行实训场所的教学管理。

(三)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企业的精神文化有利于中职学校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校园精神文化。中职学生应懂得:许多成功的公司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制定的行为标准,常常激励着全体员工,并成为对外界的一种精神象征。校企精神文化对接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式有:

一是邀请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教学,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通过企业家与学生零距离交流,畅谈创业经历和创业感受,发挥企业家创业经历的蝴蝶效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欲望,激励更多的毕业生勇敢迈出创业步伐,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要让教师定期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上锻炼,借此建立一支熟悉企业文化的师资队伍。由于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院校毕业直接来到职业学校任教,他们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相脱节。教师在企业挂职或实习后,能切实把握现代企业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把企业的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校园和课堂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提升职业素养。

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工学交替。所谓工学交替,就是学校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工学交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加直观的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优秀企业给了学生工作、生活等多方面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创造了一个浓郁、完全的职场氛围。学生在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中,学到了高超的技艺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确立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亲眼目睹现实社会职场的激烈竞争,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效率和成才意识,炼就不怕艰难,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通过在这种模式下的锻炼的学生,返校后能够有意识的将校企文化环境进行对比总结,把他感知并吸收了的企业文化进一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正。

总之,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应该借鉴和引入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来塑造有竞争力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企业管理理念的结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也必将使学校的建设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获得良好的生存和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2篇

所谓翻译,主要是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转换,让受众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了解不同语言所表达出的含义。在今天,为了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种翻译活动不可或缺,尤其是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已经成为了当今译者的重要工作,但是英语文学作品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必然会面临着很多障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进而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地翻译呢?下面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对外来的知识进行传播,翻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管是在延续民族文化方面,还是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发展,翻译的地位都非常重要。季羡林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华文化就像一条长河,其中的水可能会或多或少,但枯竭的现象却不会出现,这是因为其会被不断注入新的水源,而这种注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翻译。中英文学作品能够进行翻译的基础是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另一方面,文化个性也不容忽视,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必须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要影响

艺术感染、文化内涵等很多方面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从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应当熟练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外,更应当深刻理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词语的内蕴才能更为显著地体现出来。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具有显著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自古以来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在地理环境的作用下,耕作方式主要是牛耕,因而汉语文化中,与牛相关的词语非常多。而英国主要是以岛国的方式出现,在古代,耕作工具主要是马。这两种动物在两个国家的传统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在语言表达上也有较为清晰的体现。比如,在汉语表达中的“吹牛”,用英语表达就是“talkhorse”,汉语中的“力壮如牛”用英语表达就是“asstrongasahorse”。再者,英语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多临近海洋,与海洋经常发生联系,因而在英语表达中,与水有关的词汇较多,例如“ableseaman”这样一个短语翻译为汉语意思为“一级水手”,其中,如果进行直译,很明显,“seaman”是海员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中,这个词语是指一个海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将这个短语翻译为“一级水手”较为恰当。相反,在汉语中会出现很多与山川、湖泊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很难在英语中寻找到恰当的翻译,因而意译就是一种较为适当的办法。

2.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民族长期的发展历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会给文学语言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例如,汉语中的“红茶”和“红糖”在英语中一般被翻译为“blacktea”和“brownsugar”;而“blackcoffee”在进行汉译时,一般翻译成“(不加牛奶和糖的)清咖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在词汇翻译上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句子理解中也有所体现,不充分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很难准确地翻译。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中非常强调“万物合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被看做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说,中国对意更为注重,而英语则对形更为强调。中国对群体文化的重视以及西方对个人中心的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必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是非常著名的作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将“Lyceum”这个词翻译为“兰心剧院”,很显然,这是译者在充分考虑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翻译,“兰”在中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文化。

3.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在人类的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其主要构成部分是民族的宗教意识和信仰等。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些具体在我国的汉语语言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玉帝”则是从道教文化发展而来,“阎王”则是来源于佛教,除此之外,“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五体投地”等习语也是从佛教文化中发展而来的,但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体现。而在西方,《圣经》这一著作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基督教的重要著作,对西方文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上帝在西方人的世界中地位非常重要,不管是表达祝福还是痛苦与愤怒,都可以使用到“god”这样一个词汇。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更是有很多与《圣经》有关的典故,其中,很多典故也发展成为了习语,并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Solomon”“Judah’skiss”等等。总之,《圣经》中的典故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使用非常广泛,只有对其有深刻理解,才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翻译。

二、在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如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翻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1.让中西方文化融合及交流得以加强

今天,一体化和全球化正在不断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正在碰撞与交流中得以共生和融合,文学翻译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借鉴西方国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英语文学作品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等各方面加强了解,让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增强。译者所翻译的作品,只有充分结合文化氛围和语境,才能够让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得以消除,给读者呈现出一部兼具内涵与灵魂的文学翻译著作。

2.对文化的适应性给予足够重视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适应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异,经常会产生很多翻译方面的障碍。进行翻译时,绝不能将文化和语言内容分开考虑,必须将文化适应性作为翻译的重要问题。比如,杨柳作为一种树木种类很常见,一般在春天时焕发生机,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其经常被用来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也因此留下了一些较为优美的诗句;但对于英语国家来说,佩戴杨柳一般是代表对死者的哀悼,例如:“wearthewillow”就表示“服丧戴孝,痛失亲人”这样一种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必然很难理解这样一种含义,这就需要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借助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手段。

3.对翻译策略进行恰当运用

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针对译入语和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如何进行恰当地处理,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具体来说,人们主要提出两种翻译情形:一是主张借助源语为重要导向,进行“异化”翻译;二是主张借助译入语作为主要导向,进行归化翻译,但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策略,在具体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也都不容忽视。归化通常是指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以译入语为中心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尽量对异域风味进行本土化翻译,使得译本符合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尽可能地降低读者阅读的困难。通过归化翻译,能够使得译本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也更为通俗易懂。而异化则是指在翻译时,尽可能地去尊重原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使得译文能够充分体现出异域文化,整个译本与原文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一种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归化翻译时,要尽量不改变原文,避免文化失真的情况出现,而进行异化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避免产生一些文化错觉,从而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要灵活地进行使用,掌握一定的分寸和尺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归化和异化与意译和直译是不同的,前者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是一种策略,而后者只是翻译方法的体现,前者对于后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归化策略来说,比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些短小诗歌的表达,诗歌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押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在翻译中也能够体现出原诗歌的押韵,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适当的押韵可以使得整个诗歌更具有可读性,同时也更为生动并且富有音乐感。对于孩子们来说,有节奏感的诗歌能够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更容易记住其中的内容。但是要想使得翻译具有韵律和节奏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既需要译者有很强的双语素质,同时也要充分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就异化翻译策略来说,主要是指在西方的文化中所孕育产生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进行翻译时,通常很难在汉语中找到适当的词语予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三、小结

总之,对文化起源和发展来说,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土壤与载体,其中,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构建了桥梁,对双方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充分诠释,并且做出准确的翻译,就需要对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理解,找到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说,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在翻译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具体情况,对这两种策略进行恰当运用,能够让译文更为准确,也能够适应更多人的需要,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者:李洁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及翻译原则[J].英语广场,2015(12).

[2]马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

[3]刘建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4]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

[5]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6]王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之翻译[J].语文建设,2013(11).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多元性;规划;塑造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必然驱动各个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了使我国城市能够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被各个国家所欣赏和喜爱,注重城市文化的塑造是非常必要的。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其彰显着城市发展、城市的特色、城市的文明、城市的魅力。对于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塑造应当加以重这对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有很大作用。因为城市中多种文化的融合,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气息、艺术风格,促进城市良好发展的同时加深各个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对此,本文从城市文化多元性的概述展开,就城市文化多元性进行解析,从而探讨城市多元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塑造,希望对于促进城市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有所帮助。

一、城市文化多元性的概述

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解析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理解为城市中居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具体要体现在城市文化物质载体上的。一个城市魅力的彰显,主要依靠的是城市文化,其是城市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城市文化承载着城市发展历史,其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都体现无疑。在城市规划中利用城市文化来进行城市塑造,可以将城市不同时期的文化整体景象体现出来,使城市具有文化色彩、艺术气息、生活内涵。

在现代化的今天,城市文化受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影响,已经逐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将城市多元化文化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将提升城市魅力,使其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从城市规划学研究来看,城市文化多元性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其一,多元并存。多元共存是城市文化多元性的基本特征,是说城市中存在着各种文化形式,并且各种文化都能平等、平衡、稳定的生存和发展,共同推动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二,。在这里是指各种文化在城市中应该是和谐共存的。“同”代表着文化和谐发展,“异”代表着文化相辅相成。所以在城市大环境中,具有不同核心意义的各种文化应当在中发展。

二、城市文化多元性在城市规划中的塑造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为了使城市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城市文化多元性的塑造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升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城市艺术气息、增加城市多元文化魅力,促使城市逐渐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

(一)城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为了可以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多元性的作用,来更好的塑造城市,首先就需要注重城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1)利用物质做载体,促进两者融合

利用城市有形的物质做载体来进行城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可以更好的突出城市文化多元性,实现城市文化的良好塑造,为推动城市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历史发展中所留存下来的有形物质,都能够说明历史文化,将其合理的运用于城市规划中,不仅可以凸显城市多元文化,还能够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2)利用时间和空间做载体,促进两者融合

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文化发展的速度。就导致文化为了赶上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 “极化”的现象。也就是说,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呈现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的复苏,另一种是当下新潮流所产生的时尚文化。将两种不同状态的文化,引入到城市规划中,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多元化所产生的城市特色,并对于推动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矢量的变化与城市规划

(1)城市文化矢量的时间维变化与城市规划。

在此对城市文化矢量的时间维变化的研究是从城市规划学角度出发,将其按照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三个维度分析展开,探究其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塑造。

首先,按照时代性来说,不同时代中城市文化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所彰显的文化本质不同、所传达古代人民意愿不同。将具有时代性很强的城市文化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将提升城市的层次感。

其次,按照地域性来说,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也有其独一无二的特征,这是当地人们生活习俗、思想意识、生活经历等方面所形成的文化,将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的文化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城市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特色和魅力。

最后,按照阶级性来说,不同阶级制度下所产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将具有阶级性的文化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城市文化更具多元性的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发展需求。

(2)城市文化矢量的空间维变化与城市规划

在空间维上,城市文化矢量可以指导城市构建特色的文化区。那么,城市文化矢量的空间维在城市规划中如何运用呢?

其一,民族特色区域的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有些城市由于大量的少数民族聚集,这势必会造成城市空间改变。为了可以在城市中体现多民族的文化特定,利用城市文化适量的空间变化来构建民族特色区域,也可以将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引入到城市中,使其与城市其他文化,共存共发展。

其二,城市阶层区域分化的规划。因城市居民文化、经济、学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使得城市本身就存在不同的阶层。为了使城市可以适应不同阶层的人们生活,在城市规划中也要注意运用城市文化矢量的空间维变化来构建阶级区域文化,使各基层居民可以在城市找到归属感,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其三,城市景观建设体现文化包容性。在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应当注重增强文化包容性,尤其是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上。在城市景观上形成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特质,可以将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观特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文化气息,还能够使城市适合任何国家的人居住。所以,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强化城市景观建设体现文化包容性。

结束语

在城市文化受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等方面影响向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注重城市文化多元性的塑造,促使不同文化可以融入到城市中,使城市文化气息更浓厚,艺术魅力更强,为推动城市向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侯红蕊.城市文化多元性的解析及其在规划中的塑造[J].《西北大学》,2013.

[2]孙施文.多元文化状况下的城市规划 L.Sandercock的《Planningfor Multicultural Cities》一书评介[J].城市规划汇刊,2002(0 4 ).

[3]刘晓敏.加强城市文化研究 提升现代城市形象――在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4]王海天.浅谈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4篇

(一)线性结构

在关系推理中,当人们面对自然界确定性现象时,常常表现出线性传递的推理结构。在形式逻辑框架下,若前提为真,结论也必为真。①假定:A、B和C表示三种事物。A的单一属性———“长度”大于B,且B大于C,那么大多数人可能做出逻辑推断:A大于C,该推断的关系传递路线是线性的。②线性结构是一些自然属性﹙如身体、楼房等的轻/重、高/低﹚在确定性情境下的推断规则。其逻辑的合法性是基于关系推理中比较的属性﹙长度﹚是单一的,而不是多种属性组合,否则会出现多种非线性结构。对被试而言,根据前提正确推断A和C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头脑中储存着线性结构的认知结构。至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方文化表现出的线性结构可能根源于该文化中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确定性现象的认知和文化偏好,具有自然认知的特点。

(二)环性结构

当人们面对多种属性组合时,事物间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我们很难根据前提判断A与C的关系。这时,线性规则可能并不成立,而必然出现非线性传递的关系结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③下面以起源于中国民间的社会性游戏———“锤子-剪刀-布”来说明环性认知结构的特点。与“3-2-1”的线性传递关系不同,“锤子-剪刀-布”的大小关系是环性传递的,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事物间比较的属性是多样的,二是多种属性的比较导致概率性质的互反关系。比如,布和锤子的比较包含“重量”、“面积”等多种属性,那么二者的关系就难免包含“布的重量比锤子小”、“面积却比锤子大”等,这种互反关系代表了中国文化“一物降一物”的互相联系与制约思想。如果假设:锤子大于剪刀,且剪刀大于布时,那么,布和锤子的关系客观上存在以下情况:1.可能二者毫无关系;2.可能布大于锤子;3.可能布小于锤子等。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根据个人经验和具体社会情境而定,这就是一种不确定的推断,常被称为社会传递性推理。其中第2种情况为环性结构,因其关系传递路线形似圆环得名。环性传递的现实意义是:在布和锤子的所有关系中,“面积”这一属性比较常见或符合情境。那么,布大于锤子为大概率事件。概括地讲,该游戏的事物两两间都存在互反关系,每一关系都是概率的,这使得“大于”这一关系并无法必然沿着线性路线传递。线性路线是一种必然确定关系,只适合诸如3-2-1之类的关系,这是两事物间仅存在单一属性﹙如长度﹚和单一关系﹙如3必大于2﹚的单变量模型,诸如大/小、长/短、轻/重等精确的自然概念。而环性结构的数学形式是多变量模型④,是针对那些拥有多种互反属性捆绑在一起的诸如爱/恨、胜/负等社会性概念,带有很大的社会认知特点。

综上所述,人们的日常游戏依赖于人们的深层认知结构,这种结构也广泛影响着人们的其他心理与行为方式。与西方文化注重精确细分的单一属性的变量分析截然不同,中国文化更强调各种因素或多种变量捆绑在一起进行整体的直觉把握和顿悟思维,尤其关注事物间互反的两面性思考。在中国的日常行为和学术思考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为人做事讲求“内方”,又强调“外圆”;阴阳学说强调相生相克等。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法则,重视依存和制约的互反两面性,因而形成环性结构的认知特点。

二、中国文化环性特点的实证研究及展望

皮亚杰在结构主义的框架下,首先提出线性传递问题①,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研究,这里不再赘述。近年来,非线性特别是环性传递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简要介绍环性结构有关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差异的心理基础。文献显示,针对中西文化线性和环性特点,国内外实证研究几乎空白,大部分是关于动物和人类的环形结构获得研究。这可能提供有益的借鉴,需要详细阐述。

(一)实验研究

在过去很长时期里,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线性传递推理才是正确的,而环性结构推理只是我们必须有意识纠正的错误。很多人也由此认为,西方文化中盛行的线性传递逻辑才是真正符合客观现实的逻辑,而否定中国文化所遵循的环性思想。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为了适应复杂环境,能够在无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发现生活、生产和实验任务中隐藏的规则或潜在结构②,并且能够对复杂关系结构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③,这就是内隐学习。比如,出生几个月的新生儿就可以内隐获得复杂的概率性刺激结构和语言结构④。自动内隐地探测环境中的复杂规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面,文化的熏陶可能正基于此。当然,这里并非意指外显学习对文化的培养不重要,而是强调无意识的内隐学习对文化形成的至关重要性⑤。其实,无论中西,无论人类还是动物,终其一生,都内隐地习得了自己文化环境中的潜在深层结构⑥,其中不但包含线性结构,也必然包含环性结构。因而,中西文化差异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意味,都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

以往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都存在非线性传递的现象⑦⑧。该领域的研究大多使用诸如英文字母、日文或者实物图形等抽象刺激作为实验材料,以“非形式逻辑”关系学习的实验框架为主﹙见下页图1﹚。比如Sidman和Tailby﹙1982﹚⑨的实验,首先是学习阶段,通过刺激-反馈﹙奖励或惩罚﹚模式,训练被试形成A与B、B与C等刺激间的联结。接着对未学习过的四种关系﹙BA、CB、AC和CA﹚进行测试,检验被试能否自动形成这四种关系的联结。其中,AC联结是线性传递关系形成关键;而等价关系CA的联结是环性结构形成的关键﹙见图1﹚。实验主要目的是:检验具有丰富自然性的动物和具有社会性的人类被试能否自动形成等价关系。根据这一范式,其他心理学家对人类、黑猩猩⃝₀、鲸鱼⃝₁和海狮⃝₂等动物被试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人类和动物都能够习得线性结构。然而,等价关系则只有人类和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如猴子﹚才能获得,低社会性的动物则无法习得,即图1Sidman和Tailby(1982)的非形式逻辑关系注:黑色箭头指外显学习的关系;灰色箭头学习后可能出现的关系。Symetry-对称性关系;Transitivity-传递性关系;Equivalence-等价关系。使让它外显地学习,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等价关系直接关乎环性结构的形成,而研究表明只有人和高社会性动物才能习得。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环性结构可能与社会性程度有关,是社会认知的关键特点,与自然认知相区别。毕竟,动物更多面对的是自然界“物”的环境,而人类更多面对社会的、互动的“人”的环境。这一差异给人类和动物提出不同的认知要求。对于中西文化线性和环性差异而言,可以推断: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主义,强调个体对自然界的改造;而中国文化重视集体主义,强调对社会和人本身的实践,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等都是强调群体关系或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价值取向。中西不同的文化选择很可能造成了线性和环性认知结构的差异。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西方文化中的人们不具有环性结构的认知能力,而很可能是中西文化被试对线性与环性结构的敏感性或偏好存在差异。其实,只要想到直刺苍穹的教堂和环抱大地的天坛、直挺挺的芭蕾和弯曲环绕的孔雀舞,就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建筑和舞蹈等各个方面,两种文化对线性和环性的不同偏好的确广泛存在。①

(二)展望

就心理学而言,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实验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如何模拟中西文化被试学习各种关系结构偏好情景呢?提供一些线性和环性认知结构有关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上文阐述的抽象材料和实验程式之外,笔者认为,如果运用更加生态化的具有概率性质的骰子博弈游戏,将是一种有益尝试。其合理性如下:首先,复杂概率规则的内隐学习开始研究。比如Hunt和Aslin﹙2001﹚提出以概率序列代替确定序列进行内隐研究②,因为概率规则不易外显,且更接近现实情境。虽然生活中不乏确定性规则﹙如音乐﹚,但大部分事件都是概率的。其次,生态化的游戏已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而骰子博弈游戏具有该特点。如Herey和Velani﹙2010﹚的研究,要求被试与电脑仿真头像玩锤子-剪刀-布的博弈游戏③。结果发现,被试在游戏中内隐地利用了对手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最后,从数学变量思想看,离散骰子是一种专门研究互反关系的抽象工具,骰子的面和面上数字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取值,从而形成各种结构。就科学研究而言,离散骰子是大部分社会性概念的恰当表示工具④。列举三枚六面骰子:A=﹛3,3,3,6,6,6﹜,B=﹛2,5,5,5,5,5﹜,C=﹛1,4,4,4,7,7﹜。骰子代表某事物,各面代表事物的各属性,数字代表属性的量。在博弈中,骰子间的输/赢关系是概率的,反映事物间的制约关系。这种设计可以展现包括线性和环性的各种传递结构,如上面三枚骰子间的大小关系就是一种环性结构﹙A>B>C>A﹚。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 中国 加拿大 文化差异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15-01

教育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即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彼此所处的作用、地位和态度等等。师生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价值主体和其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也就是说,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学效果势必要超出一般老师。因此,建立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健康良好的师生观对中国教育十分必要。

一、中国与加拿大的的师生关系差异

在加拿大,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注重互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尊重老师,但同时也认为老师并非圣贤,老师出错可以理解,老师不懂的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学生提问时,老师多以平等的口气询问“你的意见是什么”而非“我要点人回答问题”或者“你来回答”。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很强,学生及家长较容易投诉和批驳教师。师生关系相对平等且课堂的互动性较强。

而在中国的课堂上上,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氛围也较为肃静,上课要做端正,要发言要举手,要做什么一定要先向老师报告已经成为了绝对的规则。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老师十分信任也十分尊重,特别是面对老师的学识时,很少有学生会对老师的说法当面提问,除非老师先问一句:“有没有什么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一种“问话”的形式,即相对注重单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干预和控制,教师在课堂上权威地位明显,重点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

二、中国师生关系的文化探源

师生伦理关系在注重人伦的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备受重视,在伦理学中,“伦”指“人伦”,而“伦理”指调整人伦关系的调理、道德或原则,通俗来说就是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规范,而教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具有了鲜明的伦理性质。“君师并称,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启发诱导”、“引发自得”等观念都是中国传统师生伦理关系的重点体现。无疑,这样的师生伦理的观念对如今中国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君师并称,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社会师生关系理念的主流。“君师并称”、“尊道必尊师”等观念都影响了如今的教师地位。而“师道尊严”观念,一方面将教师地位高同君主,师生关系在便有了君臣之色彩;另一方面,在人伦关系方面将师与亲并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观念给予了教师父亲般的地位和权力。

“传道、授业、解惑”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所在。在古代,教师是统治阶级传达其钦定的伦理规范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为主客体关系,教师为主,学生为客,这也就决定了如今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较为主动这一特性。

“启发诱导”、“引发自得”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或指导,为学生指明学习方法和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修。这可谓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雏形。

三、加拿大师生关系的文化探源

从教育观来说,在加拿大人的词典中,education的首要意义是指导、训练、引出,次要意义是知识和能力,最后的意义才是教育,而我们的词典中教育就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二者意义差别不可谓不大,教育强调的是被动、服从和规律,而education更为强调主动、创新和探索。

从教师职能来说,之前提到,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教师职责更多偏向“传道、授业解惑”。而加拿大人认为,教师只是一份工作,是一种职业,教学和社会上的任何人,包括学生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加拿大的师生关系中,平等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特点。

而从教育目的来说,加拿大人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教师不是一个塑造者,而是一个帮助者,帮助学生最大可能的获取在人生道路上能够幸福的能力。也因此,在加拿大的师生关系中,可以发现互动性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希望通过与学生不同的互动,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发挥其不同的潜力。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根据中加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差异,在构建中国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尊重与信任。尊重与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这是学生发展重要的内驱力。同时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其发展性。

2、民主与平等。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生为本,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同时要注重教学的民主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理解与合作。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莲英.师生伦理的反思与前瞻,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1(2)

[2] 柴俊青.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理念透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