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文化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关系上认识企业文化地位作用。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性突破跨越,我国已从几千年来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经济基础,转变为以企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作用的经济基础崭新时代。从今年全国两会上透露的城镇居民超过50%的比例来看,再加上农村人口中大量参与城镇企业和大量村办企业,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历史性转变。
然而,由于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抑商轻商思想相当严重,反映经济基础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企业文化作品、产品的成果比例很少。虽然近年文化界也推出了像《大染坊》《走西口》等反映工商企业文化的文化产品,但反映的内容都很“过时”,没有很好地跟上时代要求。因此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基础虽然进入了企业主导的时代,但是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还远没有真正进入反映企业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主导的时代,没有及时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没有充分体现出经济基础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界应有的重大贡献与地位作用。由此我们认为,应当通过贯彻六中全会《决议》和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纲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加强加快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既促进经济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文化本身的繁荣发展。
二、加强加快对反映企业文化的理论与产品作品之研究与规划。
文化,只有跟上时展,反映和促进先进经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能称为先进文化。既然我国的经济基础已进入企业化为主导的时代,那么我国文化建设的方针和理论政策,产业与作品产品规划创作,就应尽快适应到这种时代变化要求上来。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应当在贯彻六中全会《决议》和《纲要》过程中,把如何反映和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即如何让文化理论政策,文化文艺创作的作品产品更好更快地反映企业在经济基础中的主导性地位作用,作为一件重中之重的项目来研究和规划。应鼓励引导文艺文化理论政策研究工作者加快加强这方面的规划力度,制订出相关的发展目标规划及激励政策,力争尽快让反映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创新成果和文艺文化作品与产品,在社会文化总量中,成为发展文化支柱产业中的支柱;特别是激励引导文化创作工作者深入生活,早日创作出反映中国企业精神文化的精品力作,以更好地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后先进企业文化应有的重要历史贡献与地位作用,并且让这些作品产品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挥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精神开放搞活反映企业文化的创作。
任何文艺文化产品,都有一个创作、生产的过程,即先有创作作品,后有文化产品,文学创作是文化产品的来源、基础和关键。因此,要繁荣发展好我国反映企业文化的产品,就必须真正大力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党的文化方针,大胆开放搞活对企业文化文艺作品的研究创作及其文化产品生产,应大力支持专业和业余文艺爱好者挖掘、提炼、创作反映当代经济、企业领域的各种文化作品,尤其影视文艺作品,在此基础上筛选能够再创作成文化产品的作品,为反映企业文化的创作最大限度地大开方便之门。发扬“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改革精神,既要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大胆创作,也要激励业余文化爱好者放胆创作,更要大胆鼓励社会力量、企业资源支持和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既要鼓励创作反映正面典型人物和事迹的作品,也要鼓励以反映剖析非正面人物和事件的作品。文化文艺只有百花齐放,才可能出有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精品。
【关键词】企业 文化认同
一、保障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权
很多人把企业文化认为是老板文化、高层文化,这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
在此基础上,企业要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一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学习文化,定期组织培训班,号召和倡导职工自学,从而提高员工的文化品位和鉴赏的水准。二是企业管理要民主,公开透明,尽量做到在阳光下运作,让员工有表达权和参与权,使全体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就是我的家,以达到增强员工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激活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三是要充分信任员工,大胆使用员工,让员工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其他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企业高层管理在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的过程中,不妨先由高层制造危机感,让大家产生文化变革的需求和动机,然后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由来,企业文化的内容,以及企业文化的目的和作用。
在进行文化理念导入时,不要采取强压式的方式,而要让大家先结合每个员工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讨论。首先必须明确公司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其次是每个人应如何改变观念,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并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再次是让基层员工自己讨论工作中的问题,结合企业文化,提出如何进行改善和提高,包括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自己应该怎么做。
二、企业高层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得到全面认同的关键
企业高层的角色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可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如何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关系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企业高层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在企业文化全面得到认同的过程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认同,离不开全体员工,所以企业高层要把关心员工的利益,倾听员工的呼声,体察民意民情放在认同工作中的首位。这是让企业文化得到全体员工认同的基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统筹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企业高层就要把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其它方面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是企业高层在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企业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业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思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思科总部的员工看到他们的总裁铂斯先生,大老远地从街对面小跑着过来,这位员工后来才知道,原来钱珀斯先生看到公司门口的停车位已满,就把车停到街对面,但又有几位重要的客人在等着他,所以他只好几乎是小跑着回公司了。因为在思科,最好的停车位是留给员工的,管理人员哪怕是全球总裁也不享有特权。试想我们国内的许多公司高层管理者,你有这些世界一流公司总裁的理念和作风吗?
三、企业文化认同要做到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沟通畅通化
理念故事化。企业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较抽象,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把这些理念变成生动活泼的寓言和故事,并进行宣传。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强调竞争,他们通过非洲大草原上“狮子与羚羊”的故事生动活泼的体现出来:清晨醒来,狮子的想法是要跑过最慢的羚羊,而羚羊此时想的是跑过速度最快的狮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适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将理念深入浅出,明明白白地告诉全体员工,从而达到人人都有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促进工作,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故事理念化。在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的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如一家合资公司按照他们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先进人物的评选,并在公司内部和相关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件是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这就可以使故事达到升华,变成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品质。一个人的故事就会变成一片人的思想,品质和行为。
沟通畅通化。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手机短信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沟通渠道要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层,特别是高管不但要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而且还要主动与员工勾通,做深入细致和耐心的工作。长期来看,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是无法立于不败之地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文化 误区 应对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强劲引擎力。
一、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与行不统一
传统管理理论在发展中,忽视了企业行为执行者的思想动态,和凝聚企业未来发展的精神,所以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社会公益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忽视了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
2、漠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在多数企业已经得到了的认可,但其管理理念还未完全的转变,部分管理者不能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在实际的工作中,只重视市场、技术等经济效益项目,而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3、企业道德缺失
企业道德缺失,很大程度体现在企业职工的道德流失,并且自上而下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员工缺乏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教化,企业精神文化未得到企业职工的接受、认同,没有转换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动力,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仅仅热衷于设计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展示出来,展示以此来改变和调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未将企业文化建设付诸实际,金流于形式和表面。
4、企业文化建设中忽略以人为本
大多数企业习惯于将培训作为一项普通的日常事务,其目的是传授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技能,把培训当作单纯的技术工作,他们所做的,只是把选聘来的员工训练为“熟练工”,而不是“观念人”。这种培训往往片面强调知识、技能,因而出现了“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展示和提炼,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是企业家,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造成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5、企业文化缺乏特色
独创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但一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这一点。尽是简单的照搬先进企业的文化建设模式,缺乏对自己企业创业史,文化积累的深层分析、总结和提炼,使企业不能表现出本企文化色彩,没有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二、企业如何建设完整的文化体系?针对上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几点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1、加强班组文化建设
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系统文化、场队文化、班组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拓展核心理念内涵。加强对《职工行为规范》执行情况督导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引导全员文明生产、文明工作、文明服务。
2、企业文化实施与考核
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根本目的是让企业的所有员工认同,并赋予实施,在工作中能够以实际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体系建设后的具体实施及考核。实施和考核企业文化,一般需要遵循先宣贯、再培训,后执行,最后考核的流程。
3、挖掘、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会参与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公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其整体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管理,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并将其视为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职工中的先进经验,并以此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再是切实抓好民主管理。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是民主管理,只有实施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方式,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思,为职工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条件和机会,逐步形成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4、打造企业文化的亮点
企业文化不光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物质文化。提起可口可乐,我们就知道“品牌,是一种情感”;提起韩国三星电子,我们就知道“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提起海尔,我们就知道“崇尚创新”;企业要提高整体素质,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作用就非常之突出。这就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身,也是对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塑,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资源配置 塑造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之间的竞争靠的是企业资源(物质资产、人力资产、企业声誉等无形资产)的有效配置。建筑安装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成本在各个企业之间已无多大差异,这就突现了无形资产在建筑安装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因此,建筑安装企业竞争靠的是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而竞争者可以通过借鉴优势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外在的组织结构来发展自己。作为无形资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现企业创始者、后来的决策者的管理意识,企业文化导致企业之间在管理和决策上的差异。所以,把企业文化看成一种企业竞争中的宝贵资源加以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安装企业观念文化的塑造
(一)建筑安装企业而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把质量放在重要的地位。行政部门通过对于质量好的工程项目给予当事人以经济重奖宣传部门在内部刊物及橱窗上大力褒奖,工会在年终表彰大会上,向全体职工及家属报告他们实绩。通过这些具体行动,形成质量至上的企业文化。
(二)在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树立靠对企业的贡献和能力晋升的价值取向观念,形成不论资排辈,凭个人对组织的有效付出和工作作风等综合绩效考核的成绩,把“实现企业目标就是实现个人目标”的价值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和行动中。
(三)变革工资分配观念。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机制和导向。市场经济要求对建筑安装企业的人才资源实施市场化的配置,这决定了有专业学历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要高于文化素质较低、技能低的工人的工资,建筑安装企业的流动性会造成职工对父母、妻儿亲情损失,给流动量大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较高的收入来补偿感情损失,通过对那些确实做出技术贡献、带来效益的知识分子及工人给以较高收入的薪酬观念的变化来形成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但对那些自命不凡、工作不踏实的不能予以较高收入,否则不利于形成收入靠贡献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建筑安装企业器物文化的塑造
物质决定了人的意识,人们的管理意识也正是要通过有形的物品来反映的,器物文化可通过企业的器物反映出来。建筑安装企业可以在企业内进行先进人物的雕塑,树立现代建筑安装企业所应有的精明的管理人员、精益求精的技术骨干、敬业的高技能工人的学习榜样,也可以张贴先进人物的照片来宏扬。这样企业文化不再是空泛的,也易于让各个岗位人员了解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而拉个自己的标杆,提升整个企业员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企业惦记职工、重视职工的存在、尊重职工的文化氛围就会产生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建筑安装企业制度文化的塑造
(一)劳资部门根据工作分析制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工作标准就会在员工中树立使命感,适合进行目标的管理和目标的激励,达到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反之,没有制度,员工会感到工作没有目的,虚度日子的思想和产生工作行为的主观化、随意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的。
(二)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树立竞争意识。建筑安装企业的工会部门可以在生产的接替期间组织体育运动会和技术比武大练兵活动,这不仅能增加领导和员工的交流和接触的机会,而且能塑造建筑安装企业员工不怕辛苦、勇于竞争、乐于争先的意识,大力营造不气馁、争第一的顽强意志的企业文化环境。
(三)建筑安装企业的施工的流动性特点,在职工中易形成我行我素和自由散漫的思想,要加强考勤制度的建设,强化纪律约束,增强团队精神,打造企业是个集体、企业的发展靠大家的管理文化。
(四)建筑安装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期就是实现承诺的体现,是赢得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手段,同时提前工期既为业主创造了投资早有回报的机会,也为自己创造了进入下一个项目的获利机会。因此,建筑安装企业要树立速战速决、雷厉风行的执行文化。
(五)构建全员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建筑安装企业要把员工的个人利益如晋升、薪酬调整、培训发展和企业的质量管理的思想融合起来。应建立包括素质绩效、过程(包含质量)绩效、成果绩效、环境指标的立体评估指标体系。
(六)严格奖罚制度,对个别员工给企业的经济、声誉造成了损害,带来企业经济损失和无形资产的损失对差的员工进行处分,包含经济上的索赔制度。从而在企业内部打造奖罚分明的企业文化。
(七)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部门对违反安全操作的员工进行严厉的处罚,能够显示企业重视人的生命,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
(八)健全技术协作创新制度。工会与技术等部门合作,对提出有效合理化建议,减少工序、节约成本、技术创新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鼓励成功并宽容失败,形成企业创新文化。
(九)建筑安装企业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同步。人才培养要建立在艰苦环境中锻炼的制度,从领导做起,生产施工中遇到恶劣天气、施工困难、关键施工环节、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时,领导应当亲临一线,和职工在一起施工。打造领导员工平等、患难与共的企业文化。
(十)积极进行榜样引导和典型带动。实行年度综合评先表彰,评选表彰一年来在各个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把先进职工家属代表请进来公司,参加表彰庆典,提升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英雄人物在职工的心目中保持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企业文化;相互关系;企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1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40-02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企业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方面,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以及文化管理3个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第一,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两者关系而言,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当现代企业诞生时,企业管理也随之发展。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是经验管理,企业管理者采用外部激励、外部控制的方式,通过控制人的行为来实现企业管理。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壮大,企业管理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企业管理模式从人治开始向法治过渡。随着“社会人”理论的发展,企业管理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还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社会人”假设将企业管理带入到企业文化建设阶段。
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来源于社会文化,又高于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但不是简单地将社会文化在企业中机械地反映出来,而是通过对社会文化中符合企业客观要求的部分转换成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与之前的企业管理的本质不同是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文化管理作为新型企业管理理论,是站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发展起来的,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
第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原生意义来说,二者均是以企业作为基本载体,离开企业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就失去了价值。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目标相同,它们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以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从两者的作用对象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最终都落实到人,即企业员工。只有通过对员工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企业的根本目标。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形式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三、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后,企业文化日益受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也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典型。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对企业文化认识狭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而是将企业文化简单归结为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简单等同起来。这使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止于形式层面,没有达到融入企业管理的层次。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化。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致使照搬照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形式,没有从基本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缺乏创新、脱离实际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促进企业管理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对策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将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首先,为员工解决吃、住、行等生活基本问题;其次,建立良好的培训及岗位指导系统,注重收集员工对企业的意见建议并认真回复,对采纳的建议应有奖励制度。企业还应经常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令员工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总之,以人为本就是想员工之所想,尽可能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
第二,重视无形资产。现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已经成为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之外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必须注重对无形资产的培养,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应将“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理念融入企业各个环节,塑造形象、开拓市场,将信誉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以诚信作为企业的竞争力,努力提高企业形象。
第三,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随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活力之源,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企业文化要形成一种促进全体员工不断创新的氛围。要不断吸取先进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以先进的思想政治觉悟武装员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的新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倡导学习的企业文化,鼓励学习、奖励创新。
第四,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忽略基本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状大,就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安排。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创新的高度,建立一整套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动力甚至压力的体制机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建立完善诚信、公平、公正的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企业法规和企业经营制度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并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因此,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差异性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企业制度影响和制约着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需要通过企业制度来加以规范,企业制度也需要企业文化来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总之,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依据企业文化精神,建立健全基本的诚信、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企业文化作用价值观的导向,又有企业制度的规范,从而在道德与制度两个方面相互呼应,共同为企业的根本利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德.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金占明.企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崇学文.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机遇和挑战[J].工会论坛,2003,(02).
[5] 孙云环.企业文化是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J].科技向导,2010,(07).
[6] 李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J].现代焊接,2007,(11).
[7] 金思宇.关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判断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2,(07).
[8] 陈燕芬.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