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人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之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
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人歧途。
(一)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拘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三)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竞技比赛有时需要有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建立在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还必须建立在豁达的宽容心理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五)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竞技运动也不例外。它在对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出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后才是从中发现、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在那些运动员甚至存在于他们的崇拜者身上。荣誉、成就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的得失,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荣誉的各种活动,进而引起他们对处世哲学观的转变,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生活规范、道德观念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滑向犯罪的深渊。
竞技体育还可能带来暴力行为的产生。因为攻击性是竞技体育的特点,由于青年好斗、好胜的心理,而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准确,就有可能在平常的争论中转化为暴力的行为。所以,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六)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
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学校面向的毕竟是普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采用纯竞技运动,对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性竞技运动,应当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修改规则,降低难度,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俱乐部,利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既能把有运动潜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保证学生受到正常的体育教育。
三、结束语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影响所蕴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对青少年施加没有必要的压力和无教育根据的训练。助人成才、防微杜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则。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蕴涵要有深刻地认识,并能把握好教育、训练学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竞技运动的开展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在学校中开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办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让真正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甚至是奥运会。
参考文献
[1]李 涛等,应用系统观点时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舟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 C17,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 (5),1998,(6)
摘 要 竞技体育运动员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类特殊群体,本文通过对一些在役、退役的竞技体育运动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现状、退役后的安置问题,以及他们的再就业情况等。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和研究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再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不利因素和制度缺陷。研究目的旨在帮助运动员在退役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获得社会认同,寻找到良好的职业岗位,使他们的生活得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竞技体育运动员 退役 再就业 社会流动 政策制度 社会保障
一、前言
在我国特有的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妥善解决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及再就业问题,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应有回报和鼓励,同时这也关系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旧有的安置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现今退役运动员。退役运动员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足,加之社会变革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就业竞争中陷入困境。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帮助退役运动员走出就业困境。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省市级运动队和各类体育学校中在役和退役的竞技体育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围绕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状况等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中国知网、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和本校图书馆等文献采集方式,分析研究现状,揭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深度访谈法
设法联系国内现役和退役的国家队、省队以及各类体育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员,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对不同竞技体育运动员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访谈,了解他们的运动训练经历、退役后的现状和再就业想法等方面,获取较为全面的一手访谈资料。
3.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和类比等方法,总结出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三、国内关于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研究
在中国想要发展成为体育强国的今天,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作依旧是体育界讨论的重点问题。
陈柳红在《运动员职业转型和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独有特征及指导对策》一文中认为,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基本素质较差、工作技能不足、退役总体人数多、政府安置难度大等。建议通过改善社会环境、鼓励运动员自主择业,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拓宽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从而能够使他们找到新的适合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岗位,而且能够取得新的成绩,甚至实现人生的第二个创业的成功和辉煌。
姜明、舒宗凯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一文中提出,应确立以“终身发展”为核心的运动员培养的观念,加强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的改革;结合运动员自身情况,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实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各种健全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制度,以及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问题是今后为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难的重要着力点。
四、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现状分析
(一)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原因
1.客观方面原因
(1)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就业渠道难以拓宽。
随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逐步深化,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政策性安置的渠道越来越窄,退役运动员由于文化素质较低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国家对于运动员退役等一系列情况没有出台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予以保护。
(2)社会化程度较低的项目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对困难。
再就业难度因运动项目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像篮球、网球等项目在全民健身领域开展较为广泛,市场化程度较高,运动员退役后可以较为顺利的进入社会和市场,再就业的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如举重、击剑,还有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项目,人们了解较少、兴趣不高、市场开发率低,因此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要放弃原有专业,选择新的谋生方向,再就业难度较大。
2.主观方面原因
(1)退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不高。
运动员技能学习能力强,但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对社会了解不够,退役之后在融入社会和再次就业上普遍存在一定困难。
(2)运动员就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短缺导致了就业竞争力不强。
我国90%以上的运动员是自少儿时期开始从事专业训练的,再加上体育行政部门和教练员过分重视运动成绩的提高,忽视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其与同龄人相比,在就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明显劣势。
(3)运动伤病的影响。
竞技体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运动员需要不断挑战身体极限,致使运动员大多数都被伤病缠身,这也是造成部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国家计划安置时,有伤残或疾病的退役运动员,即使被列入安置计划,也因身体等各方面原因常常被接收单位退回。这样就造成了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受阻的现象,同样也给运动队自身增加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五、结论
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是我国迈向“体育强国”行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面临诸多的困难。从制度层面来看,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根源。此外,现行退役运动员在就业保证制度还存在注重形式保障而轻视实质性的扶助,重视货币补偿而忽略就业保障,强调制度保障而缺乏立法保护等问题。我国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方面应该借鉴国外竞技体育强国的经验,不断探索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新的运动员退役安置办法和标准。国内各省市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m合本省市的具体解决措施,制度要有创新,安置办法要合理可行,力求公平对待每一位退役运动员,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陈丽佳.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与对策[D].中南大学.2013.
[2] 高可清,张强,李莹.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3,05:73-76.
[3] 杨海利.现行体制下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08:78-81.
[4] 曹.运动员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25-28.
[5] 李华. 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服务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 徐开春,刘建.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6:54-56+82.
[7] 侯天鹏.我国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4,15:253.
[8] 代海霞.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17-119.
[9] 赵冰,武胜军,杨雨凡,张卓林,王正,陈刚,杨辉.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87-94.
[10] 田根.退役运动员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完善[D].北京交通大学.2013.
1.1规范性每一项竞技体育项目都有相应的竞赛规则,以此来规范运动员的行为,要求每一个参赛的运动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如果运动员的行为不符合规则,就会受到裁判员的判罚或终止其比赛,取消参赛资格。竞技体育严格的规范性还体现在竞赛的组织管理方面及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等,如对裁判员的执裁资格、制裁要求、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都有严格的规则。这些严格的规则性使竞技体育健康、持久地发展。换句话说,没有竞赛规则竞技体育就无法进行。
1.2观赏性竞技体育激烈的竞争性,要求运动员的竞技技术接近完美,否则比赛中就难以取胜,运动员在展现新颖、难度和高度的同时凸显了竞技体育的技艺性和观赏性。竞技体育的可观赏性高,才会赢得人们的关注和喜欢。每一项竞技项目的参赛者,都要不断地提高运动技术,来满足人们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自由、轻松和美的要求,只有这样竞技体育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高度的技艺性和观赏性是竞技体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1.3国际性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无声的语言,被用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如同科学知识一样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以共同文化形式促进着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在竞技体育的领域中大家遵循同样的竞赛规则,为竞技体育的良性、持久的发展共同做着努力,无论两国有何渊源,在竞技体育中要平等、友好。人类通过竞技体育各国可以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和平发展。
2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
2.1竞技体育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竞技体育是由无数次的日常训练和一系列的竞赛活动组成的,在这些训练与竞赛中无时无刻不呈现着最激烈、最显著、最直接的优与劣、强与弱的对抗。虽然不能说这里是血肉横飞的战场,但却充满着无声的硝烟,在这里聚焦着人们的笑与泪、血与汗。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充满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中,孕育了更加和谐的个体。所谓和谐的个体,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还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一定的社会适应力。不言而喻,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健康是无可厚非的,就像流传很久的一句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句古老的希腊语体现着人们对体育的热爱,也体现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中。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人们不仅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灵活机敏的头脑,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层面的良好品质。竞技场上不存在除身体和心理以外任何不平等的竞争,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力量,竭尽所能地去竞争,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忍受艰辛,不断进取,去勇攀体育高峰。这种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让运动健儿们不断地超越他人,实现了自我极限的超越,最终取得胜利。然而,在每一个领域中,每一条追求目标的道路上,都需要这种竞技体育精神。同时,竞技体育可以让人正确地看待竞争中的失败,在一次次失败中磨练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使生命力更加顽强。
另外,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有其相应的竞赛规则,竞赛的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只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潜能、创造佳绩,任何人只要违反规则都会受到惩罚。竞技体育中优胜劣汰的原则和竞赛规则的严格执行与裁判的公正执法可以培养人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在一些集体项目中,如排球、篮球、足球、水球、冰球等项目中,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在这支队伍中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要求,如果想完成好一次比赛,每个角色都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队员与队员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彼此信任,即便在失误时,也不会相互埋怨,而是相互鼓励,相互加油。
2.2竞技体育建构了人与人的和谐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一定有利益的冲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构建一个在利益冲突下,还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人际互动的和谐关系不容易,但是竞技体育捍卫了这份激烈竞争中和谐。在竞技体育中,不分国家、不分社会地位、不分经济实力,都必须遵守竞技规则。在竞技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只是体力和技能的角逐,将权势与财富摒弃在外。胜负、强弱、优劣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运动成绩。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这样赞颂体育:“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在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这句话鲜明地表达了竞技体育是一种公平、公正、和谐的竞争。任何场合的竞争都没有竞技体育赛场上的竞争激烈,同样,任何场合的竞争也不能像竞技场上的竞争那样严格地尊重客观,奉行公平、公正,完美体现激烈竞争之中的平等与和谐。竞技体育为人类展示的是一个公平、规范的竞争模式,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竞争模式,这一模式对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将产生着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深远与广泛的,所以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典范,推动着人与人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2.3竞技体育文化建构国际社会关系的和谐竞技体育除了可以塑造和谐的个体和建立和谐人与人关系之外,还可以建构和谐的国际政治关系。竞技体育将人类原始的暴力和偏好攻击的本能有效引向有益的渠道,将人类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本能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进行倾泄和表达,将最危险的攻击性本能加上了健康安全门。不仅如此,通过竞技体育促进各民族、各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乒乓球)转动大球”就是实现国际社会和平、友谊、健康、进步的一段佳话。这些都是竞技体育在推动国际社会和谐中做出贡献的例证。
3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3.1竞技体育能够有效地促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竞技体育所体现的拼搏进取、所传承的公平公正、所展现的团结合作、所发扬的和平友爱是每个个体、组织或国家都需要的。作为文化传承、教书育人的校园,其文化构成体系中更是不能缺少这些理念。竞技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虽属于2种不同的社会文化,但两者有着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共同的终极目标,竞技体育所凸显的文化内涵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竞技体育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竞技体育是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健康的校园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的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整个校园文化才会既生动活泼又健康向上。通过开展竞技比赛,让学生目睹充满活力、顽强拼搏的运动员,见证运动健儿的自我挑战,分享运动员巅峰时刻的喜悦与失败之后的惋惜之情,让学生沉浸在竞技体育所带来的特殊的文化渗透与洗礼;观看竞技体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承受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是非判断能力和人生阅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将竞技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以体育比赛为平台,来展示学生、学校的风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积极健康的影响作用。
摘 要 随着体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体育竞技运动的体育人文内涵却日益被忽视。据此,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因为体育中的人文价值的体现,为此,本文就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对我国体育竞技运动中的人文价值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些有益的贡献和研究尝试。
关键词 体育产业化 竞技体育 人文价值 民族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体育的发展也面临多重分化和选择,现有的体育技术、规则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追求和情感满足,也无法彻底抑制各种违背体育道德的活动,逐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体育对自身价值的存在感和定位。
一、我国当前体育竞技中的人文主义内涵的缺失及表现
(一)一味追求竞技成绩,严重透支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在“更高、更快、更强”竞技体育精神的激励下,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向人的生理极限发出了挑战,许多运动退役后伤病缠身,甚至有人尚未到退役年龄就因伤病被迫放弃了体育生命。另外,在过度追求体育成绩的训练导向下,许多运动员严重透支身体健康,不仅明显缩短了运动员职业生命,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损失。
(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忽视了运动员的体育德育思想的培养
当前,不少高水平体育运动员暴露出了骄奢、傲慢的个人品德问题,这引起了观众的普遍不满。另外,随着我国体育联赛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体育经纪人活跃在运动员与体育市场上。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体育经纪人过度干预运动员训练和生活计划,导致部分运动员失去管理和控制,运动员被屡次被曝出赌博、酗酒、打架斗殴新闻,严重损害了国内体育竞技形象。
(三)过度强调集体主义,而忽视了体育竞技中人文价值的教育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主管部门和教练员过度要求运动员从大局出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并严格限制了运动员个人利益,这不仅损害了运动员比赛积极性,导致比赛成绩不佳。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诱惑不断增强,运动员更加关心个人利益,使得不少优秀运动员流向海外,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损失。
二、新时期提升体育竞技的人文价值的必要性及对策
(一)提升体育竞技运动人文价值的必要性
1.竞技体育的人文价值内涵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创造性。每个运动员都有一套个性化的比赛技能和策略,即使是同一个项目的运动员,比赛技能和方法也存在诸多差异。而运动员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由其创造力决定的。运动员人文文化越深厚,其眼界也会月开阔,领悟力也会越高,创造力也就越强。
2.竞技体育的人文价值内涵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人的“悟性”。运动员要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准,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悟 ”性。换言之,优秀的运动员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比赛技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悟性。良好的“悟性”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人文文化激烈来形成的。
(二)提升我国体育竞技人文价值内涵的有效途径
1.重视运动员民族精神的培养,提升运动员的国家荣誉感。科学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它不专属于某个国家和民族,具有很强的共用性。民族魂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升华结晶而成的,它对于中华体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民族魂来武装体育健儿们的思想,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体育发展观和人生观。
2.培养运动员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这些又是体育比赛独特的魅力所在。体育运动员如果不能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那么其爱国主义思想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法真正发挥有效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面对强大的对手、巨大的比赛压力面前,许多运动员选择逃避或者开拓责任,国家荣誉感十分淡薄,一旦运动员存在这种思想,那么其必然难以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
3.提高体育教练员的人文素养,提升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教练员个人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运动员今后的发展,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运动员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我国教练员大多为退役运动员,他们的综合知识储备十分有限,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人文素养水平偏低,其人文素质也会较差。这样教练员与运动员早朝夕相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后者人格培养方向的偏离。
4.完善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丰富我国体育竞技人文价值内涵。其一,是要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中的联动作用。随着国内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呼吁要重视在素质教育中做好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其二是要明确区分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区别。德育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思政道德、心理素质方面;而人文教育前面介绍过,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后者是前者的重要前提,而后者又能够促进前者的提高。因此,不能将二者混淆起来,而是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萌.论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2010(06).
[2] 陶于.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人文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必修课;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共30所师范院校体育系2009级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及部分田径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目前田径必修课程教学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 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得出结果。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校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改革的资料,了解体育教育改革领域的研究动态。
1.2.3书面访谈法:笔者对本校及周边大学、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传统运动会期间对部分田径教师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书面访谈。
1.2.4逻辑分析法:对教学实践成果及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分析
2.1教育观念因素
2.1.1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模式,虽然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更新或者改变,用这种旧观念指导教学就会落伍,影响田径教学工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1.2领导者的观念落后。目前领导对整个田径教学的主导思想、目标规划还是以传统的竞技观念为主,在教学上就体现为以传统项目为主,没有正确地引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田径课程教学思想。
2.2教师的因素
2.2.1田径教师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基本上沿袭了竞技体育教学的模式,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只是充当着一名教练的角色。
2.2.2有一些田径教师虽然是优秀教师,但由于受科研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及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没有把科研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自己落伍。
2.3学生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中学训练时间短,训练2-3年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网上调查、学生访谈了解到学生中学训练时间还要略低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体育考生学习较差,就是为了上大学获张文凭而参加体育训练,所以在中学训练时间短,参差不齐,以甘肃为例,2009年-2012年的体育考生连续4年都在5500人以上。招进来的一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差,很难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技术原理及相关田径专业知识体系。
2.4教学目标因素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社会上人们对田径项目的偏见,尽管国家宣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十年时间,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些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到田径教学目标不够准确。目标定位偏重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技术原理及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田径文化意识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2.5教学内容
2.5.1田径教学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中还是以传统的竞技项目为主,新兴的田径类课程、大众化的田径健身项目却很少。这样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教学的培养。
2.5.2 对抽样的145名学生所喜欢的田径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现行的田径教学项目中,短跑、中长跑、竞走、跳高等主要竞技项目有60%的学生不喜欢,这些田径教学内容竞技性强、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爬山、攀岩等田径健身项目,由于受条件限制又无法开设。
2.6教学评价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只重视绝对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00%,这就说明只重视技术机能、理论的考核评价,未能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机能、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3.79%和10.34%左右,这说明只有及少数院校即重视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步骤、技术技能转化为实践机能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过于强调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知所云,造成学生分数不低而能力不强。
2.7 教学设备条件欠完善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个别学校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例如目前与大众田径类联系紧密的建身路径等新兴田径拓展项目,大部分高校都未开展。教学场地老化,器材规格与规定标准不符,无风雨操场,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正常的田径教学,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 对策及建议
3.1更新田径教学理念
3.1.1必须摆脱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师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田径知识技能服务的思想。
3.1.2田径教师要树立培养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要有超前意识,要了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3.1.3教师要打破田径竞技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把教学重点转向传授田径健康知识、田径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上来。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价值
3.2.1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了上大学而选的体育专业,他们一进校就对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兴趣,对田径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田径专业,田径专业在未来人们健康锻炼的作用,田径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广阔的前景。
3.2.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淡化竞技项目多开发田径类健身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田径文化知识的欣赏能力。
3.2.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与田径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积极性。
3.3教学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
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学生毕业大多数是以教学为主,他们将来面对是中小学生,根据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人才,教学能力是培养师资的主要教学的内容,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完善的运动 技术是当好体育教师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因此,制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与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接轨,能够真正培养出教学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
3.4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应多元化
3.4.1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应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新课程标准里“田径类”命名意义在于拓宽视野,改变清一色“奥运项目”,所以,在田径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上应将田径教学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融为一体,这样做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可行性。
3.4.2项目应以多元化开展,目前都是以竞技化项目为主,多元化田径拓展项目,开拓学生知识面,增加理论课学时。
3.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多元化
3.5.1在教学中,应打破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单位的教学设备条件,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成。
3.5.2 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过程,方法要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式及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项目学懂、学会、学乐,教师教学的方法的选择重点要培养他们的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3.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过程
3.6.1打破重技术、轻能力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体系过程中,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机能和技能知识的转变能力。
3.6.2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3.6.3在评价中,应把相对评价,形成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3.6.4通过完善评价体系,给学生搭建一个公平、公正地提高自己田径知识的良好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3.7改善田径教学条件
3.7.1由于田径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给田径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3.7.2完善场地器材、各项田径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来提高田径知识、田径文化素养。
3.8开发环境资源及人脉的利用
3.8.1多请社会及高校田径专家给教师及学生定期讲座,让师生能够及时接受新的田径知识、田径信息及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充实自己。
3.8.2田径专业教师应定期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田径课程设计能力;通过专项或专项探讨,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专题交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3.8.3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支持田径教学工作。
3.8.4 充分开展校地联合,多参与社会田径活动,应和当地中小学接轨,观摩中学田径课,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2004(03).
[3]宋亚炳.对广东省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客的体系评价[J].体育学刊,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