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技体育发展

竞技体育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技体育发展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第1篇

1.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1.1社会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和保障。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其中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为显著特征,由专业人士参加的,以夺取比赛优胜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又被称为群众体育、大众体育,其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国民体质。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提升幸福指数,还可以为竞技体育提供后备人才力量。

1.2竞技体育对社会体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刺激作用。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种缩影,部分国家将竞技体育作为增强民族凝集力,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竞技体育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良性发展的竞技体育实现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刺激作用,它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开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措施

2.1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资源。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着力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增强我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将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写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体育民生的投入,设立社会体育专项发展资金,统一规划,集资兴建和综合利用新场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渠道,资助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的运营和发展,为群众建设更多更好的健身场地设施,缓解群众健身需求增长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为群众开展健身体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加大现有场地向群众的开放率,使各类体育活动设施常年为群众免费开放,惠及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参加活动时间段的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较好的体育活动平台;积极探索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多元健身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的新途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建立国家、社会、企业及个人等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体系,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社区居民自筹资金鼓励社会捐助等办法,建设体育场所,配备活动器材,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的机制,合理规划配置体育场馆资源和健身站点布局,形成全民健身风尚。

2.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采取多种途径,传播社会体育理念,最大程度的对社会体育的意义进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理念,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开展免费的体育培训班、兴趣班,不断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人才,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广泛宣传公益性文体事业;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体育品牌,构建高水平、具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社团组织,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团体在发展社会体育中的组织作用,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好各种资源组织龙舟、登山、跳绳等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举办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体育单项比赛,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吸引群众关注体育,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体育发展成果。

2.3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社会体育发展,实现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指导员要对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高层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短缺状况,提高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整体水平,要建立健全社会指导员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安排专业的指导人员,指导群众开展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大量吸收年轻人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加强培训,针对目前社会育指导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运动健身技能传授的基本方法进行讲解,提高社会指导员队伍的素质、提高社会指导员的业务能力,鼓励社会辅导员认真学习提升自我素质,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结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等仍处在较低水平;城乡之间的体育发展程度差距明显,国民体质下降等问题普遍存在,面对着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实现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作者:杨江林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保险 体育改革

竞技类体育保险主要指的是在竞技类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保险行为,这种保险活动和其他的保险活动都属于一种商业行为,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类体育的保险上有十分严格的法规规定,以及高效的管理保险制度与体系,能够在竞技类体育活动中给竞技类运动员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人才技术队伍和成熟的保险产品。

1 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我国的体育保险制度导致运动员自我保险意识较差

我国的竞技类体育保险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运动员的各种意外伤害长期由国家负责,他们已经习惯在发生意外后由国家承担后果,在我国,除了一部分商业运作水平高的俱乐部,很大一部分运动员都不具备自行投保意识,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于此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国外的运动员都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身体投入重金进行保险与训练,由此一来,市场经济下,很多运动员都得到发展,大多数竞技类运动员都为自己的一条腿以及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投下非常大额的保险。如国际米兰的罗纳尔多为自己的双腿投下了数千万美元的保险,这意味着,如果他本人因为腿伤而不能在足球场上继续工作,那么凭借着保险金仍然能够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1.2 保险公司本身的运营能力不足

竞技类体育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却一直没有较大的发展,从很多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因为保险险种存在着地区性差异,很多地区的费率较高、不同险种中存在着诸多不明确条款以及不够及时的赔付能力都使得我国很多体育运动员和保险公司不敢参与。因为竞技类体育本身各种项目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就会发生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一些具有较高危险性的竞技类项目,因此对于高危险性的竞技类运动保险品种的开发和相应的风险承担都有顾虑,这就造成了对于高危性竞技类运动险种服务的欠缺。

1.3 竞技类体育费率难以界定,险种缺乏

很久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没有被各大保险公司纳入到正常经营项目中,在保险行业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精算,但是还没有一个用于竞技类体育的精算模型,这就导致了日常的风险核定中难以对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如果无法对风险进行详细的运算就难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定价。除了在精算方面竞技类运动项目对于身体的损伤也没有完全的了解,只凭着保险公司单方面很难做出相应的风险评估和保费定价。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在保监会已经上报的保险产品目前只有四种,这几种保险产品分别为水下运动责任保险、滑雪类运动意外伤害险、跆拳道意外伤害和道馆责任保险以及登山户外运动意外人身保险。因此很多运动员虽然想对自己的某项运动项目投保,但是保险险种的单一严重制约了竞技类体育运动的保险发展。

1.4 竞技类体育运动中介主体少,专业性差

保险中介类机构的发展水平体现了该种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根据保险业的惯例,竞技类体育保险通常是由保险经纪公司代为办理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保险市场中,差不多有一半的投保人都是通过经纪公司进行投保,在我国的香港地区,这个比率将近百分之六十以上。因为我国内地的竞技类体育项目保险项目起步本来就比较晚,直接导致了保险中介行业发展滞后。直到2004年我国第一家体育竞技类运动保险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除了保险中介机构较少之外我国竞技类体育保险发展缓慢还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造成了在竞技类体育保险行业中缺少保险专业人才。整个竞技类体育保险工作从体育风险的评估到新险种的协助开发,从投保后的售后服务到发生事故后的理赔工作都需要体育复合型保险工作人员的参与。

1.5 与竞技类体育相关的保险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截止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体育基金会和保险公司共同制定的《国家运动员伤残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方法》等对于国家运动员伤残开始有了涉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保险法和体育法没有涉及体育相关保险,虽然我国的保险法经历了多次的修订,但是为了强化保险法在体育保险理赔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待于通过更加详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有益的细化和补充。

2 我国体育竞技保险发展对策

2.1 改变有关部门对于我国竞技类体育保险的观念

我国很多的保险界专家认为我国的体育类保险应该属于商业类保险的范畴当中,这一点就决定了我国的竞技类体育保险一定要通过市场化的道路进行发展,但是我国体育运动中的竞技类项目真正实现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并不是很多,而且我国很多的运动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应该有国家所有转向自我所有,在这个观点转化的过程中,国家有关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加大对竞技类体育项目保险的宣传使得运动员对运动类保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真正树立一个明确的保险意识。除了要改变运动员的传统观念还要加强运动项目主办单位的保险承购意识,因为人们对于竞技类体育项目中的风险认识不够充分,只有在发生了事故造成重大损失之后才想到保险可以作为转移意外风险的重要工具,所以要通过承办赛事机构加强风险宣传教育,提高整体保险意识。

2.2 加快我国竞技类体育项目保险的市场化运作

竞技类体育保险项目和体育事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为了能够促进竞技类体育的发展,除了要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还要调整好保险产品和竞技类体育的关系,在双方的发展过程中要尽量融入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元素,从而促进一种新型的市场关系。目前我国的竞技类体育保险和体育项目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一种赞助的形式进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在市场化初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竞技类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发展,这种赞助类型对于庞大的竞技类体育市场是远远不足的,通过建立新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来促进我国竞技类体育项目的保险市场发展。

2.3 加快开发新型保险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

我国国内的保险公司要根据我国国内的市场形势和市场需求开发出新的保险品种,提高我国保险公司和国外保险公司竞争的实力。在进行根据市场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制定合理的保险费费率,保险公司要在能够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维持公司的良好运行,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过分重视短期利益,以此避免在日常业务开展中产生道德危机等风险。同时在险种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和保险公司以及和保险中介公司之间的合作,在开展业务之前要对竞技类体育市场进行充分地调研,调研后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在借鉴国外成功开发保险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我国竞技类体育市场的保险险种。

2.4 发挥体育保险中介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竞技类体育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竞技类体育中介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待开发市场,这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的现实情况是十分不相匹配的。建设一个良性的竞技类体育保险中介市场,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要同时注重对保险和竞技类体育的并重教育,两者教育不可偏废,以此培养同时精通体育和保险领域的人才,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加强对竞技类体育保险公司发展环境的建设,为体育保险提供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的服务,将市场当中潜在的需求转化成为实际的市场需要。

2.5 建立、健全体育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

西方的体育保险法律法规是比较健全的,很多国家对于所有体育项目和运动员都进行了相关投保。在我国的体育保险法律法规发展过程十分缓慢,而且远落后于现代化的体育保险发展。所以我国要在体育保险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和体育保险有关的内容,同时在进行竞技类体育运动时必须要进行商业投保,以此提高对于运动员的保险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竞技类体育保险是社会商业保险的一部分,社会保险体制的不断发展也在推动着竞技类体育本身的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我国市场发展的重要的根本性转变,而我国的竞技类体育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运行中不断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竞技类体育保险作为一种保险事业,国家要通过投资和合理引导实现保险资源在该行业的合理配置。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对竞技类体育投资行业做出管理,制定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通过对竞技类体育行业进行评估,对该种保险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在未来的几年中将竞技类体育保险事业当做保险行业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养,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逐渐强调竞技类体育保险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林学斌.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保险发展趋势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4):19-20.

[2]徐云.对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再认识[J].体育世界,2012,(3):53.

[3]王贞琼,雷选沛,陈宏星.北京奥运风险管理与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J].理论月刊,2013,(10):78-81.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第3篇

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志,而竞技体育则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进入新世纪以后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由此,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竞技运动水平会更加接近,国家和政府也会更加重视。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一些高水平的国际大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各国对金牌争夺更加重视,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渐走向成熟。奥运会赛场正在成为显示各国实力、扩大影响、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随着新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各国更加重视奥运会,并将奥运会作为展现民族精神的场所和窗口,树立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一)各国更加重视奥运会成绩和排名

法国青年体育部曾制订了长达10年的“体育复兴计划”,强化政府对竞技体育的管理。美国奥委会也对10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将资金集中投入到这些项目中。同时美国奥委会还制定了“金牌行动计划”、“运动员奖学金计划”、“就业计划”,使运动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准备奥运会。俄罗斯总统曾经颁布加强奥运会准备工作的命令,强调将全面帮助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国家的有限任务。澳大利亚不惜重金向俄罗斯购买“奥运金牌计划”,制定“奥运会运动员培训计划”,并利用奖学金等形式激励运动员出成绩。韩国对7个重点项目加大投入,并采取对优秀运动员的“终身津贴奖励”和免服兵役的奖励政策。新加坡等国家也都确立了自己的重点项目。这些国家都期望这些重点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或争得奖牌。亚洲、欧洲、美洲一些发达国家或发展中的国家也都确定了各自的重点发展项目,并在管理、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优先发展。

(二)从战略高度调整项目发展结构

加速形成优势项目群,各国均如此。美国在田径、游泳等项目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26届奥运会美国在这两2大项上获得27枚金牌,17届奥运会上获得25枚金牌,为其在奥运会上连续稳坐奖牌榜首位打下稳固的基础。俄罗斯将体操、摔跤项目作为传统强项,重点投入,并针对备战第28届奥运会重新确定13个重点项目。法国的自行车、击剑和水上项目,德国的皮划艇、赛艇项目等,甚至一些处在奥运会第二集团边缘的国家也拥有自己的优势传统强项,如古巴的拳击,韩国的射箭、跆拳道等。加拿大把奥委会的一些职能转为政府行为强化实施,并调整项目结构,形成自己优势项目的群体。

(三)优化训练方式,促进优秀选手水平的迅速提高

建设高水平、多功能的训练基地成为各国普遍的共识并加大投入加速发展。我国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发展方式。现在韩国也在学我们,集中起来发挥奥运会的导向作用。搞一些训练基地。朝鲜也在搞。美国也在搞,美国有3大训练基地,其中科罗拉多训练基地集中了一批多学科专家,开展运动训练的科研和技术诊断。法国体育学院、澳大利亚体育学院、意大利体育学院都在研究高水平的训练、教学、科研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集中型、专门化的训练模式,有意识地将高水平运动员组织起来,以替代传统的自由训练的方法。

(四)扩大人才交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人才和技术流动

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才流动,实现人才引进、转会、培训的交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对竞技体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在很多项目上聘请了外籍教练,如足球、篮球等项目都请了外籍运动员及教练。我国的一些优势项目的教练也到外国去任教,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这种世界性的人才交流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潮流,所以,我国也必须实行“请进来,走出去”。

二、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更加广泛,实力格局有所变化

(一)参赛国家和地区增多

不仅是奥运会,包括世界上其他的一些重大比赛的参赛队伍都在不断扩大,大多数国家参赛的人数和队伍都在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个趋势也使得竞技实力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剧增,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参赛人数增加更快。1988年奥运会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是160个,1992年增至172个,1996年达到197个,实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国全部参赛,运动员人数也首次突破了万人。到2000年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达到199个。参赛国家的增多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奖牌分布相对广泛,使获得奖牌和金牌的国家机会增多,从而导致了世界竞技体育格局的变化。参赛国家及地区如此广泛、快速增加,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竞技体育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奥林匹克运动普及教育的结果。

从文化功能上来讲,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古希腊奥运会还是21世纪全面进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都始终追求着“和平、竞争、谅解、发展”的主题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罗格又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这些精神倡导的一个主题,体现了竞技体育运动在人类文明的价值存在,体现了体育运动的本质,也成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成因。竞技体育所追求的教育功能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始终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因素,尽管它也有一些负面因素,但积极的因素是主要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力士多德等都对体育的教育功能有所论述。如柏拉图就曾参加过古希腊竞技大会并取得过优胜。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说道:为造就完美和谐的人而去健身。

《奥林匹克》规定: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寻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竞技体育所追求的主旨,加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重大比赛的热情越来越高,参加国越来越广泛。

(二)奥运会排名格局的变化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70

On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Hunan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LIU Kem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104)

Abstract High and low level marks the pros and cons of spor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re two important elements of national sports, but also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he joint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is crucial to promote China's sustaine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sports undertakings. In this paper, interviews, documentation and other method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in Hunan province, the discovery of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 despite significant progress, but they do not co-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more prominent. To this end, the author proposes a perfect combination with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 sports-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other sports evaluate proposals to achiev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mass sports;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体育事业由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产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多种要素构成,其中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占据着核心地位,二者发展水平的高低、协同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怎样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同发展都是相关领域的一大热点研究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湖南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次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查阅国内有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利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资源查询相关研究成果,将查询到的文献资料、政策法规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通过电话访问或面谈的形式,向多位体育局相关领导、工作人员了解湖南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二者协同发展的一些看法与建议。(3)数理统计法:数据资料录入Excel 2003 软件中进行归纳、整理。

2 湖南省群众体育及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2.1 群众体育发展现状

群众体育承担着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任,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随着全面健身热潮的兴起,湖南省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居民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健身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2.1.1 居民经常参与锻炼的比例不高

健身活动是居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湖南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也日益蓬来。然而,从调研结果来看,湖南省居民中仅有29%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8%,湖南省居民经常参与锻炼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1%、38%、32%,也都明显高于湖南省。由此可见,湖南省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虽然在近年来有明显的提高,但仍然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其他省份。

2.1.2 居民锻炼组织形式松散

截止2014年底,湖南省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青少年俱乐部有150个,健身活动点逾9000个,老年体育协会2.5万余个,农村体育协会1500多个,居民锻炼场地与设施明显增加,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健身活动点成为了广大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阵地。湖南省为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加大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现在基本上能够达到每万人有3.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但是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都为非专业人士,对居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能力较弱。①在锻炼组织形式方面,居民多为自发性组织,且主要与朋友、同事、家人进行锻炼,组织形式松散,缺乏系统、规范的组织与管理。

2.1.3 基础体育设施有待完善

现目前,湖南省群众体育基础场地还较为短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在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不及竞技体育;修建在企事业单位及学校中的基础体育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大型体育场馆较少向民众开放;社区的体育设施配置较少,且规划欠合理等。基础体育场地与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2.2 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湖南省的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已经逐渐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轨迹,游泳、体操、羽毛球、跳水等都是湖南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②虽然湖南省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有明显的提升,但任然存在整体实力不强、职业化程度不高、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

2.2.1 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不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湖南省就根据国家奥运战略,率先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了大幅调整,以“女、巧、轻、小、水”为项目发展目标,对三大球等项目进行了调整,同时对非奥运会项目(如定向越野、航模、武术等)的发展进行了限制。③将竞技体育发展重点放在了羽毛球、体操、田径、游泳、网球、射击、皮划艇等项目上,在竞技体育项目调整后,湖南省的竞技体育项目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从湖南省历年参与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取得的成绩来看,运动技能水平均有了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发展势头强劲。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湖南省以15金、13银、13铜的成绩排在第11位,在本届全运会上,湖南省的水上项目和体操有明显突破,但羽毛球、跳水等重点项目无亮点,可见湖南省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仍有待加强。④

2.2.2 竞技体育的社会化、职业化程度偏低

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管理采用的是“举国体制”,这一体质的实行让全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让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进入到了全球先进水平之列。⑤然而,这种管理体制作为一种非营利性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逐渐凸显出一些不足。这种非营利性管理体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其导致了竞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低下。湖南省目前采用的也是“举省体制”,尽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实体化、社会化、职业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并且形式单一,所以发展情况并不乐观。

2.2.3 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实后盾。湖南省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多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也创建了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单项运动训练基地等,省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明显增加。逐步形成了高水平体育人才试点中学、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模、数量都有明显增长,但在国内外的参赛成绩却并不理想,可见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

3 促进湖南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积极完善相关体育政策法规

体育政策法规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的方向。要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首先就应从政策法规方面予以保障,政策法规应当在保证全省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上,适度地向群众体育倾斜。在体育政策法规中要明确规定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指明其发展方向,同时还要与多部门联合执行,确保有利于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3.2 对体教结合制度加以完善,以促进竞技体育发展

学校体育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为此,湖南省应当加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让竞技体育走入校园,能够将竞技体育中先进的技术与训练理论带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同时,竞技体育的引入也能够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感染、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最终达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三者共同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转变体育评价思想

现目前,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发展情况明显优于群众体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均衡、不和谐的局面,根本性原因还在于人们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认识的不足。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形成了一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反应在体育工作评价中,就是以金牌数量来评价体育工作成绩。这样一来,来自社会民众的舆论压力,迫使体育部门将工作重心转向竞技体育,从而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就要转变人们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体育部门应当对民众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金牌数量并不等同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群众体育同样是反映体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让政府部门和广大居民更多地关注群众体育,在群众体育发展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最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湖南省积极完善相关体育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上适度向群众体育倾斜,对体教结合制度加以完善,以促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转变体育评价思想,为群众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 汲智勇.关于体育强国认识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26-29.

② 王群,莫建明.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对群众体育的影响――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时空,2015(15):76-76,78.

③ 顿志强.试论体育强国建设中的群体竞体协调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2(9):1-3,7.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也是指导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理念。遵循“科技奥运”,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客观精神和创新精神;遵循“人文奥运”,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人文关怀,包括他们的身体状况、情感需要、受教育权利和退役后的出路;遵循“绿色奥运”,竞技体育需要净化,需要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的中国武术这副良药。借助北京奥运会,让中国武术走向复兴,走向世界。

关键词:竞技体育;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北京奥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154-04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也是指导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理念。如何按照这三大理念,来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呢?

1 科技奥运:竞技体育需要科学精神

科技,即科学技术,其内涵不仅仅包括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科学精神。

竞技体育的发展首先必须遵循“科技奥运”的理念,即要把科学的客观精神与创新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去,贯穿到我们的竞技体育中去。

1.1竞技体育需要客观精神

1.1.1 竞技体育只服从事实,不服从权威 竞技体育的客观性原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没有公平和公正,体育竞赛就不可能正常地进行,也不可能吸引人们广泛地参与,也就没有当今世界性的蓬勃发展的竞技体育运动。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有悖于客观精神的现象和问题。在南京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是我们备战2008奥运会的一次重要演练,然而,其间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反思:假摔、服药、无故弃权,不管他们的目的何在或是有何苦衷,他们所选择的做法都是对竞技体育客观精神的亵渎,是对公正和正义的挑衅。对此,有关方面对假摔判以重赛,对服药判以比赛成绩无效及禁赛,这些都是抵制权威、维护公正的有力措施。

早在1984年,国际奥委会就在萨马兰奇的倡议下,在瑞士洛桑专门成立了一个体育仲裁院(Court of Arbitration forSport,简称CAS),专门仲裁处理与体育有关的争议。而在雅典奥运会上,通过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雅典奥运体育特别仲裁院的仲裁,一些项目上的错判漏判就得到了纠正,比如原先判给德国的两枚马术金牌,虽几经反复,最终还是改由英法两国所得。

随着体育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运动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纠纷不仅不断增多,而且靠旧有机制很难妥善调和。体育争议解决机制的变革也变得迫切起来。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有必要加速我国体育仲裁规范的建设。

1.1.2竞技体育必须遵循人体运动规律 竞技体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提高运动成绩,而是应该为维持和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服务的。许多运动员寿命短、疾病多、衰老快、运动的青春期短,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遵循科学的客观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人体运动规律。

据法新社报道,英国的体育科研机构表示,足球运动员最容易受伤,受伤机率大大超过了网球等项目。调查发现,年轻的足球运动员中,63%的人有伤。足球运动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要求条件下的,可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运动,同时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方面要求都较高,赛前训练如果强度安排不科学,就可能导致疲劳的增加,使运动员在场上力量、速度、灵敏、反应能力下降,导致赛中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就必然造成损伤的发生。

竞技体育如果不尊重运动规律和人体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仅不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甚至会给运动员带来生命危险。例如从1960年17届奥运会丹麦自行车选手加林在比赛中猝死,到2004年拉脱维亚冰球运动员谢尔盖・若而托克斯在比赛中突然死亡,以及我国举重冠军才力死于贫病交加,排球运动员朱刚在训练中突然死亡,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知道,人体在超负荷运动时,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气量突然增加,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运动者的心肌会出现急性缺血,继而出现心脏停搏和脑血流中断而发生运动性心脏猝死和脑性猝死。

提高运动成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摸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实现的,而不是依靠无视客观规律,盲目加大运动强度和难度的错误做法。

1.2竞技体育需要创新精神 创新不仅是科学发展的灵魂,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灵魂。为此,由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中要求:针对训练实践中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加强技术创新。

所谓创新,并不是不切实际、超越规律的胡思乱想,更不是一拍脑门,想出几个新名词、新理论或新方法,而是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逻辑推演而获得的新理论或新技术。

创新的途径大体有以下三种。

1.2.1 演绎创新法 所谓演绎,就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从普遍性的原理出发,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只要前提正确,那么它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永真的。

“高原训练法”的创造就运用了演绎法。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创新“高原训练法”的理论依据(即前提)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由于“高原训练法”符合科学依据,因此,为竞技体育带来的巨大的成功。1960年埃塞俄比亚运动员Abebe Bikila在海拔2 500 m的高原上进行训练后,以2 h15 min16 s2的成绩打破了维持8年之久的世界马拉松成绩。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许多地处平原的国家都在赛前进行了高原上的适应性训练,结果显示耐力项目的优胜者均进行过高原训练。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已建成60多个高原训练基地,几乎所有奥运会项目的各国运动员在赛前都会进行一定的高原训练。

1.2.2 归纳创新法 所谓归纳,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一系列个别性的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但是,它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必须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去找出现象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这种方法被称为“科学归纳法”。

比如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运用科学归纳法提出了

“耐力性项群”的新概念。将体能主导类项目,包括竞走、中长距离跑、中长距离游泳、中长距离自行车、赛艇、皮划艇、驶帆、越野滑雪以及中长距离速度滑冰等众多项目归入这一新概念中,为系统研究这些项目提供了前提。

再如我国的乒乓球项目,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秘诀就在于从各种变化中寻求新技术,如在“快、狠、准、变”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转”。邓亚萍的横拍反胶与长胶全攻型打法,刘国梁的直拍横打、左推右攻和直板反面发球技术,丁松的横拍攻削结合等,都是在长期的实战经验中,对各种打法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科学实验寻求规律,从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1.2.3类比创新法 所谓类比法,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它的结论是否正确也必须经过科学验证。

如梁琼的高低杠反吊屈体分腿前空翻450°越杠再握动作,就是我国首创“莫式空翻”之后的又一创新的高难度动作,是典型的移植男子单杠高难动作的创新。

可见,我们不能把“科技奥运”仅仅理解为竞技体育需要科技,而是更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为它提供动力和指明方向。必将为竞技体育带来美好的明天。

2 人文奥运:运动员呼唤人文关怀

北京奥运会提出“人文奥运”的理念,最重要的应该是强调对运动员的尊重与人文关怀,满足他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给予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与条件,而不仅仅是把他们当作夺取金牌,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

2.1关怀运动员身体状况 专业竞技体育对人体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种摧残。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少儿开始投入专业训练的,常年超负荷训练和向极限挑战,致使绝大多数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以山东省为例,田径选手60岁以下死于心脏病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6.26%;排球为62.53%,举重为67.12%,而40~60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心脏有疾患的达到100%,这些数字大大高于常人的比例。

2000年10月21日,当时的青岛海牛队与重庆力帆队的比赛只进行了10 min左右,曹春鹏带球边线出界后,往场内回走时突然倒地昏厥,经队医紧急抢救苏醒,随即被送往离赛地仅6 min路程的丰台医院,但在途中不治身亡,这次事件成为我国第一例运动员赛场死亡案例。

2001年1月4日,时为中国男排国手的四川佛兰队朱刚,在当天下午的训练中心脏病突发,被迅即送往绵阳医院,后转至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抢救,但近12 h的手术未能挽救朱刚年轻的生命。

专业运动员中,绝大部分都是伤病缠身。尤其是一些运动员退役以后,还受着伤病的折磨。众多触目惊心的运动伤病调查数字,以及不断增加的训练、竞赛中的死亡名单,都显示出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并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样“强壮”。

我国的俱乐部市场体育发展并未象国外那样发达,但是,国际市场体育发达国家,各利益集团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置运动员的健康于不顾,比赛安排对运动员的身体极为不利,造成了众多运动员的伤病甚至死亡,这都为我们的工作安排敲响了警钟。

健康是人存在的最基本条件。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把运动员当作一个普通个人来关照,各种短期,长期训练计划的制定,要以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为最高出发点,在训练中完善加强保护措施,使运动员能够在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提高体能于各种技术,取得更好的成绩。

2.2关怀运动员情感需要作为独立的人,运动员和普通人一样,不仅有生存,安全需要,还有社交、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我国封闭式的训练培养模式中,运动员的各种人性需要都是被遏止的。封闭式训练虽然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是否考虑到对运动员真正给予人文关怀呢?不得回家、不准谈恋爱、不准在训练基地以外留宿、不准接受记者采访、大赛期间甚至不准通电话……

各种规定林林总总,细如毛发。其目的只有一个:管住运动员。这种有点不近情理的训练方法,结果只会把运动员变成只会考虑竞技、没有其它思想和欲求的运动机器。还有,在很多运动队里,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家长制作风容易伤害运动员的自尊。这些,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运动员正常发展的。

人的各种需要是平衡的,压制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需要,感情需要,尊严需要,他们就会通过别的破坏途径发泄出来,这也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一部分运动员道德水平低下,出口骂人,一有矛盾就大打出手,这些都是运动员们长期压抑后的发泄途径。

可见,我们对运动员队伍的管理,一定要真正落实人文关怀,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素质与修养,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

2.3关怀运动员受教育权利 第五届全国城运会期间,新华社曾组织了一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和“少年体校现状调查”。调查显示: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基本被荒废,很多青少年运动员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甚至有的世界冠军不会汉语拼音。这样的运动员一旦退役,在无法发挥体育特长的情况下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这种体制相对封闭独立,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曾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专业运动员训练同普通教育分离,高强度的训练模式根本不能给运动员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

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构成好比是一个金字塔,塔尖上的人尽享荣誉,而这几块金牌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绝大部分塔基青少年的文化学习为代价的,这不但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困难。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没有人有权利剥夺。

其实,“体教结合”的概念已经提出了近20年,但是却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某些部门急功近利的想法,不仅损害了运动员的基本权益,更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坚。

在我国现阶段,把所有运动员都送进大学课堂获得和同龄人一样的教育机会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在尽可能的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人而宜的再就业培训,使运动员在退役后都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参与竞争,实现自己的“第二次人生”。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于加强运动员的特殊教育,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把运动员的最终发展与幸福的获得作为竞技体育的最终发展目标。

2.4关怀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前辽宁举重冠军才力退役后由于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无法找到工作,贫困交加,2003年5月由于伤病无钱医治落寂的死去。前上海著名足球运动员唐金顺,退役后也是辗转于各个单位,由于没有文化,生活困苦,最后只能以身试法,2003年7月因开设盘口非法,被刑事拘留四个月。

目前中国现役注册运动员约14000人,正常年份里退役

待安置的运动员会达到3 000人左右,由于特殊的金牌战略,在全运会年、亚运年和奥运年,退役人数还会加倍。

运动员一旦退役,就不能再享有国家津贴。然而这些运动员一般只有几百元的工资,再加上运动员没有后期的保障,也没有社会的保障,他们没有社会的“四保”,也没有相对应的生活保障机制,所以可想而知运动员退役后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为了祖国的荣誉,运动员把自己的青春甚至身体都献给了国家。可是,一旦退役,鲜花和掌声不再,面对他们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生存下去。由于目前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状况,一些家长已经对是否把孩子培养成体育人才产生了怀疑,这无疑会造成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后继无人。同时,大量退役运动员给社会和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我们的体育机制一直以来重奖励而轻保障:一方面是级金牌选手的高额奖金,另一方面则是绝大多数运动员退役后为生存辛苦奔波的残状。高额奖金,一方面确实起到了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奋发图强的作用,但是也使一些运动员和省市不择手段,破坏了竞技体育的纯洁。而且,这样的高额奖金是否同运动员的实际价值相符呢?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国家能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运动员的退役保障上,使大多数数普通运动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不是起到了更好的激励作用。保存了绝大多数运动员的继续生存需要,就是保住了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发挥余热,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是促进。

3 绿色奥运:克服异化须弘扬中国武术

北京“绿色奥运”理念的提出,是试图借奥运会的影响,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境问题的出现是西方“人类中心论”导致的必然结果。“人类中心论”将人放到了自然的对立面,试图征服自然,但结果是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3.1 奥林匹克的异化是“人类中心论”的产物 “人类中心论”是将人和自然分开,作为西方文化产物的奥林匹克也是将人和自然一分为二,即把人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主体我不断挑战和征服客体我,从而打破一个又一个的人体极限。

奥林匹克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即在一种有限的时空里寻求人类自身最大极限的发挥。这种对人潜能的不断挖掘,极易使人体受到摧残,人的体能会过早地耗竭,最后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特别是在追求成绩、追求金牌的刺激下,人们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甚至企图通过“兴奋剂”和“转基因”取得更好的成绩。

1886年,一名英国自行车运动员因过量服用兴奋剂而死亡,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名字,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上,丹麦自行车运动员克努德・詹森也因服用酒精和苯丙胺混合剂死亡。1967年,世界冠军汤米・辛普森的死,使人们感到震惊。但是悲剧并没有到此结束,因滥用提高成绩德药物而死亡德运动员名单在不断扩大。据奥地利运动医学院院长路德维希・普罗科估计,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1988年,就大约有70名西方著名运动员死于非法药物。“英国人史蒂夫・唐斯、莱尔・阿尔扎多、比吉特・德雷泽尔、约恩・保德尔、西格马森、霍克……”。

这些名单也只是冰山一角,只是一些有名有姓的牺牲者,而还有那些未留下姓名的兴奋剂冤魂。

我们现在打个比方,比如夏天的空调,可能由于负荷过重而“停电”。人类100 m跑的极限可能在9~10s,因此到了这个极限,要想提高0.01s都非常困难。利用兴奋剂可能会使人类超越这种极限,但随时都有可能像空调一样“停电”。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兴奋剂冤魂们”的悲哀,也是奥林匹克走向异化的悲哀。

另外,“转基因”技术也给运动员的肉体和精神巨大的创伤。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从猿化到目前的状态,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状态。体育运动本来就是为了体现力与美的融合。而“转基因”却把“男人”变成“女人”,把“女人”变成“男人”,甚至在未来有可能借助“生物转基因”使人具有动物的速度、敏捷、耐力。一切在“转基因”技术面前乱了秩序,乱了伦理。

3.2净化奥运需要中国的“天人合一观” 为了抵制奥林匹克的异化,罗格一直强调要让奥林匹克“更干净,更人性”,北京也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以此反对兴奋剂,主张净化奥运。

强调奥林匹克异化是“人类中心论”的必然产物,因此,要净化奥运,首先就要摒弃“人类中心论”,而代之以中国的“天人合一观”,这也是“绿色奥运”应有的题中之义。

“天人合一”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北宋张载的《正蒙》。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却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作为主导贯穿整个中国文化。强调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界的平衡的统一,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在体育中,“天人合一”就应该是将分离的主体我和客体我回归统一,让主体我去适应客体我。这方面,中国的武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根植于“天人合一观”,强调两者的统一。武术的攻防进退、动静疾迅、刚柔虚实都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顺其自然,自然是最美丽的,也是最具有魅力的。

武术中强调的“天人合一”,正是当今体育文化所迫切需要的哲学基础。

3.3 中国武术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3.1 武术之形 通过形体的训练和运动展现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魅力,只有在武术运动中才能够完美的展现。

如太极运动,一方面,太极拳如长江之水姿势连绵,一招一式柔缓、沉稳,取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形神兼备,“心中无我”。另一方面,太极是练身、练气、练脑高度和谐的身心整体运动,是在大脑的精微控制下,形体、呼吸、意识密切配合的全身运动,达到既练内,又练外,内外具练的效果,有养生、防病、抗衰老的良好效果,这已经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目前,我国太极拳已经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运动。

再如形意拳中的“十二型”说,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轻如叶,重如铁等等,这些形态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出来的自然力量,以及追求的一种自然之美。

武术的形的训练和运动,既源于自然,又表现自然,达到“外练筋骨皮”的目的,和谐而富有生命力。

3.3.2武术之神 武术之神主要表现在精神上,以及运动的节奏上,也就是武术中讲的“内练精气神”。

“精”,主要指经过选择或提炼出的精髓,可以表现审美意识的凝聚,聚精会神,精益求精,以达到物态化后精雕细刻的完美。

“气”,表现为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气传达武术特有的韵味,太极拳把动作与呼气和吸气连在一起,起势吸气,落势呼气,很好地协调全身各块肌肉,并与外界环境融合,达到了养气健身地效果。

“神”,通过摹习某种拳种达到异常熟练的“形似”阶段后,把握住该拳种且审美价值的个性特征,给予概括,提炼,透视出的生动的神态特征,在动作中传达出武术的内在气质,这才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例如导引养生功一《五禽戏》,它讲究“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在削弱体育运动中的竞技性的同时,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在熟练掌握动作后,将虎的凶猛强悍,猿的轻灵巧妙,鹿的矫健迅捷融入武术的精神之中,这时武术的主客体在精神层次达到了统一,客体的地位不再被忽略,主体与客体保持着亲善和谐的关系。

3.4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而且还由于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的奥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

武术的“天人合一”既尊重自然变化的规律性,又兼顾人类生存的需要,既注重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峙和冲突,又注意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自身的自然本性,从而避免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对自然的破坏。这正是西方竞技体育所匮乏的哲学基础。

西方竞技体育的“天人相分”强调人对自身身体极限的征服,这对人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人类妄想通过征服自然的方法来超越自己,是一种肉体和精神的自我摧残。

西方竞技体育与武术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它们是冲突的,由于二者发展水平存在着差距,因此有效利用二者的内在统一因素,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才能消除或减少二者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中国武术未能进入在我们本土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这未必是坏事。假设武术进入奥运会,那我们必将按照西方奥林匹克的话语系统和游戏规则进行比赛,而武术原有的话语系统和游戏规则终将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中国武术所特有的魅力和境界也随之消失,这才是中国武术的真正悲哀。

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衰落,奥林匹克运动也弊端丛生,危机四伏,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追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武术正是净化奥运的最好良药,中国武术的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