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猪场污染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新罗区生猪养殖的基本概况
截至2011年底,全区生猪存栏8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9.3万头,全年生猪出栏135.3万头,其中外销生猪82万头,主要销往广东省以及我省厦门、泉州等地,我区被农业部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良种补贴县。据农牧部门统计,我区年出栏500~4999头养殖户有655户、年出栏5000~9999头养殖户有11户、年出栏10 00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5户。
二、新罗区粪污污染的治理情况
养猪场粪污具有排放量大、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高、含氮量特高、碳氮比失调、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若不经过处理就对外排放,必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区养猪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引起了政府关注、社会关心和媒体聚焦。2009年以来,我区共投入养殖业污染治理资金多达1.8亿元,关闭拆除猪场7219个,面积达195.8万米2,清栏生猪78.3万头。其中,2011年强制关闭拆除养猪场315个,面积达15万米2,清栏生猪3.7万头。粪污污染已成为我区养猪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新罗区粪污污染治理主要模式
为更好地推进我区规模猪场的污染治理工作,保护环境,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全区存栏200头以上的1300多个规模猪场粪污处理情况进行全面地调查。全区规模猪场的污染治理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比较成功和典型的主要有3种模式,分别为“猪-沼-草(竹、果、林等)”、“猪-沼-塘”等生态沼气模式,厌氧-好氧达标排放模式和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采用生态沼气模式的猪场达1100多个,采用厌氧-好氧达标排放模式的猪场达80多个,采用生物发酵床模式的猪场达290多个。
1. 生态沼气模式
①工艺原理。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和物质流循环规律,将养殖、种植、能源、环境综合利用结合起来,以猪场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为前提,以能源利用为核心,以土地消纳为纽带,根据猪粪污排放量和农作物生长需要,将猪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其产物有机肥、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果园、茶园、林地、菜园等,沼气作为能源利用,实现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循环发展。
②工艺流程。
③适用范围。此模式适用于中小型猪场,以年出栏2万头以下的猪场较为适宜,需要有足够消纳粪污的土地,并常年种植需肥量大的农作物。
④优缺点。优点是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运行费用低;缺点是粪肥施于农田时要选择合适时机,且粪肥用量受到限制,可能污染地下水,并对大气产生一定的污染。
2. 厌氧-好氧达标排放模式
①工艺原理。将养猪产生的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固体制作有机肥还田,液体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利用,沼液进行沉淀、好氧处理、后处理等工程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②工艺流程。
③适用范围。此模式适用范围广,主要用于土地紧张,粪污产生量大的猪场。
④优缺点。优点是污水达标排放或不对外排放,固体废弃物可生产有机肥,生产的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缺点是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管理和监管任务重。
3. 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
①工艺原理。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微生物与锯末、谷壳或秸秆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高温发酵后作为有机物垫料,制成发酵床。猪饲养在发酵床上,排出的粪尿被微生物降解、消化,不对外排放粪尿污水,真正达到免冲洗、零排放、无污染、无臭味。
②工艺流程。
③适用范围。
此模式适用于环境敏感,土地紧张,水源紧缺的地方。
④优缺点。
优点是免冲洗、粪污不对外排放,降低了水、电等成本消耗;缺点是猪舍投资较大,运行费用高,需要大量锯末和谷壳,垫料维护难度大、耗人工。
四、小结
根据《市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和《上杭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养殖业污染治理与减排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为确保按时完成养殖业污染整治任务。促进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限量、提质、安全、增效”原则,严格控制生猪养殖总量和密度。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要求,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建设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提高规模猪场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逐步解决我镇重点流域存在的养殖业污染突出问题,实施依法综合治理,确保全镇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组织机构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临城镇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如下: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工作职责:督促各村抓好宣传活动、调查摸底、登记汇总、制定整治方案、有效制止新建、抢建含(扩建、迁建)生猪养殖场行为、督促挂村工作组及养猪场业主按时间要求拆除禁养区内已建成的猪舍(规模场),指导养殖业主兴建完善治污设施,由各村指定专人按时序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15日前,将各村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养殖场污染整治情况、环评情况、新增吸纳地及新建或购置治污设备等情况收集、汇总至镇治污办公室再统一向县委、县府及县治污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汇报联系。
(二)成立依法治污拆迁工作队,以镇应急分队为基础建成。
整治要求
1、各村加强对已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严密防范“反弹”和“复养”。对已治理达标的生猪养殖场严防偷排和超标排放行为,一经发现,迅速处理。
2、汀江河沿岸1000m范围内、旧县河沿河500m范围内的养猪场(存栏50头或以上,面积50m2以上一律实行拆除)。
3、无条件治理的养殖场一律实行拆除。
4、禁养区外限期治理不达标的养猪场一律实行。
5、对群众反映强烈,对周边环境确实造成极大危害,又无整改条件的养猪场必须或关闭。
6、对生猪存栏50头以下散养户,必须采用干清粪,经发酵后施于农田,污水采用污水池收集,经发酵后施于农田、菜地、果园、竹林。
7、对汀江河沿岸1000米以外、旧县河500米以外的存栏50头以上规模场必须于2012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直到污染物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8、禁养区外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必须按每头生猪存栏配足0.05m3的储粪池,0.4m3沼气池和6m2氧化塘,35m2吸纳地的要求,实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以及经济适用的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削减污染物总量。
9、用足、用好上级优惠政策,推进我镇有机肥厂或猪粪收储中心建设,对存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按存栏量建设0.05m3/头的储粪池(最小容量在10m3以上)一律实施干清粪措施,2012年底前完成。
10、我镇属城乡结合部,一律不允许新建猪场。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活动和调查摸底,制定方案阶段(2012年5月1日-5月30日)
各村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在对全镇猪场核查基础上建立一场一档案,明确猪场的建筑结构和规模,并对猪场的全景及排污口拍照留底存档。制订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及措施,对应拆除或治理猪场发出拆除或治理通知书。
第二阶段:整改实施阶段(2012年6月1日-9月30日)
1、强化措施,加大关闭拆除力度。各村(居)各单位根据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分阶段逐步实施,突出整治重点,动员业主自行关闭拆除(关闭标准:隔栏必须全部拆除至30厘米以下,相关设施设备全部清除出场。拆除标准:墙体屋面拆除,隔栏必须拆除至30厘米以下,相关设施设备全部清除出场)或转产养殖其它污染小的家禽及其它产业;并及时把已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的名称、面积、猪舍建筑结构,奖励的资金等以村为单位,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并进行拍照备查,接受群众监督。
2、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实施生态养殖,全面推行干清粪和大棚堆肥措施,配足储粪池、沼气池、生化塘、吸纳地面积,安装抽灌设备,将沼液抽至林、果、草地浇灌。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对应治理的所有生猪养殖场,都要逐场落实猪舍面积,治污设施等情况,并核定其生猪可养数量,对超出核定可养量20%以上又不采取削减措施的生猪养殖场,采取行政处罚及等综合措施。
3、加大粪污处理项目建设力度:在散养户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如白玉、玉女、上登、六甲等村采取建设大口沼气池、生化塘、化制池等污染物集中处理措施,支持我镇九洲有机肥厂做强做大,以利我镇养殖场粪污能快速彻底消化,并全面转化利用。
第三阶段:整改督查验收阶段(2012年10月1日-2012年12月30日)
定期组织专项巡查、防止污染反弹、巩固综合整治工作成果。镇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治验收组,于2012年10月31日前,将对全镇各村养殖业污染整治情况进行核查验收,并将各村整治核查验收情况进行通报,坚决执行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关闭的关闭,该治理达标的必须到位,不留死角,对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制订长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为强化组织领导,为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镇政府把此项工作列入对村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并与各村签订养殖业污染整治责任书,明确各村(居)主干为本村生猪养殖场监管第一责任人,切实把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当前工作重要议事日程,镇干部全员参加,落实挂村领导亲自抓及各挂村干部与村两委,兽医站包片干部(按防疫包片划分)包养殖场的工作机制,按已经制订工作方案,狠抓落实,并按环保“一岗双责”一律实行责任追究,确保整治工作各项目标与任务全面完成。
2、加大宣传、提高意识。要通过专题动员会及充分利用文精神和政府征地拆迁的政策平台等,在政务公开栏和主要道口张贴养猪业污染治理标语、横幅、宣传治污政策和利弊,营造谁污染、谁治理的良好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群众支持治污意识。
3、加大投入,明确奖惩。一是按《上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杭县2010年生猪养殖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的奖励标准,对禁养区范围内本文件下发前还在正常养殖,本文下发后且能按镇政府要求整场拆除的生猪养殖场,对其进行奖励补助:文件下发前因自身原因已关闭拆除或只拆除局部的生猪养殖场不予奖励补助。二是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引导和督促生猪养殖业主加大养猪场治污的投入。三是对购买使用治污设备的养殖场除享受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外,县财凭养殖场的购置发票证明,再给予一次性30%以内的奖励补助,但各级累加补助不超过购机价格,对生猪散养密集区进行粪污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的村、组,按新建生化塘(标准为深度0.3-0.4米,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一次性给予3元/m2的补助。
4、明确职责,通力协作。将生猪养殖场的拆除监管工作列入包村干部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包村干部及各行政村村委会负责所在村生猪养殖场拆除巡查、监督,镇治污小组成员单位与县主管单位相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动支持开展治理工作,畜牧兽医水产站:大力宣传推广养殖治污技术、政策、法规,配合镇村干部摸清各场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针对性地指导规模场兴建完善各项治理设施。农技站:做好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推广工作,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指导,鼓励和推广农户普及沼气建设及使用。水利部门: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养殖场依法进行处罚,配合拆除相关设施。村建站: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拆除不符合规划布局养猪场。供电所:配合县、镇执法队的拆迁工作,对新建猪场一律不准供电,对转供电用户要追究连带责任,并给予断电等强硬措施,对到期不搬迁的养猪场一律采取断电措施。国土分局:凡不能近期搬迁关闭或逾期未能治理达标的猪场,对其未审批占用土地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配合拆除相关设施。林业站:凡未能按时搬迁、关闭或逾期未能治理达标的养猪场,对其未经审批使用林地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配合拆除相关设施。
5、加强执法,强力推进。对辖区内逾期未关闭、拆除的猪场,采取,对禁建区无条件治理的及限期治理不达标的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猪场,采取断水、断电等强硬措施,直至,同时各村要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因地制宜实施“一池三改”措施,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完善村规民约,通过防治结合,共同推进治污工作。
近年来,梅州坚持把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作为推进特色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生态养殖与健康养殖,涌现了一大批生态养殖的典型,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畜牧业生态与健康养殖之路越走越宽,为梅州稳定保持生态环境优势发挥重大作用。
养殖废物资源化
花木电力齐发展
宝兴农牧的养殖基地建在通往山顶的缓坡上,记者走进生猪养殖场,没有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整齐划一的猪舍四周,花香扑鼻。
“现在人们都很关注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我就想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养出老百姓都吃得起的放心猪。”宝兴农牧董事长李志鹏告诉记者,发展生态养殖的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已久。近年来,在梅州、兴宁市政府的支持下,该企业积极探索“资源循环型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实现了养殖废弃物零排放,也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一跃成为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
宝兴农牧一期猪场存栏种猪2000多头,二期存栏种猪2500头,年出栏种猪及商品大猪9万多头,是梅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梅州农业源污染减排大户。为发展生态养殖,李志鹏不惜重金,开垦荒山,将养殖基地建在地势较高、空气流通性好的半山腰上。“一来可以为养殖营造一个山水田园的好环境,减少疫情的发生,二来远离了居民区,不会影响到居民生活环境,还能有足够的场地进行粪便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与林木种植,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李志鹏介绍说。
“对于养猪业而言,最头痛的就是猪粪猪尿等,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环境,但如果用对了地方,猪粪猪尿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李志鹏表示,为实现猪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利用,公司建造了大型沼气工程系统,将种养有机结合起来,用沼气发电,沼渣做高效有机肥,而黑臭的沼气液经处理后清澈见底,可养鱼、可用于林木灌溉,养殖污染物不仅达到了零排放,而且每年还可减排COD1732吨,氨氮131万吨,温室气体减排2.1~2.8万吨。
“沼气工程在解决了污染问题的同时,也给养猪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李志鹏告诉记者,该套系统可日处理污水200吨,每年可发电量103万度,每年可为养猪场节省电费约67万元。沼气池水渣分离后,用沼渣制作的有机肥料,除了供给自己的花木基地使用外,还卖给合作的蔬菜基地及果园林场,仅此一项可为企业增收200多万元。
在养殖基地,记者看到猪场周边山地都分区种上了各种名贵花木,“现有4个苗木基,占地约2500亩,种有各种名贵花木20多万株,大部分出口南韩及销往国内珠三角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产生的效益比养殖效益还好”。
打造生态健康养殖梅州样板
宝兴农牧就是梅州市畜牧业生态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有走生态、循环之路,畜禽养殖业发展才更持久。”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兴农牧通过“猪粪污-沼气-发电-花木”的生态健康养殖养之路,“念”活了种养“循环经”,扶持并带动一大批中小型养猪场和养殖专业户,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运用。
“十二五”以来,梅州市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生态养殖模式,通过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广东宝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客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养殖场被列为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4家猪场被列为全省重点生猪养殖场,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养殖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养殖户改变粗放养殖模式,向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转变。
梅州还积极从探索养殖末端污染治理模式入手,升级改造治污设施,推广干清粪方式,建设雨污分流、沼气池、厌氧池、氧化池、粪便堆放场等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和沼气化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20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得到了国家减排核算认定。
“与此同时,在生态循环理念发展的带动下,梅州积极推广‘畜(禽)-沼-果(林、菜、稻、鱼)’等多种生态畜牧业模式,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走以牧促农、以牧促林、以牧养鱼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渔牧结合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通过发展绿色现代畜牧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严抓畜禽养殖污染不松懈
近年来,梅州市畜禽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占比也在快速上升,养殖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成为梅州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的难题。
“虽然目前全市在大力推行生态规模畜禽养殖,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进展仍较为缓慢,尤其是‘散、乱、小’的养殖户较多,且以粗放型养殖为主,给减排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梅州长潭水库、多宝水库水质由于受到上游跨界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影响,近年来水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刻不容缓。2015年,梅州市制定印发《梅州市2015-2017年养猪业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和规范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同时,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减排工作权重分值,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污染防治和减排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在梅州兴宁市合水镇一家养殖场内,猪舍空空如也,树立在场区旁边“禁止畜禽”养殖的牌子格外显眼。“去年年底这个时候,水库周边还经营着上百家养殖场,没想到半年时间都不到,库区周边的环境有了这么大改善。”常来附近钓鱼的村民张某感慨:“猪场关闭了,不再有臭气,库区水质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据介绍,去年,梅州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轮整治“风暴”,环保、畜牧、农业等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查处、限期搬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清理整顿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关闭禁养区内猪场208 家,处理禁养区内生猪数14186头,整治工作初战告捷,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仪祉农林学院 712000)
摘要:本文浅析了规模化养猪场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出了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和几点建议,以供规模化养猪场参考。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建议
近十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猪肉年产量、生猪出栏量、生猪年末存栏量均为世界第一。从我国养猪业发展来看,传统养猪业,以家庭分散养猪为主,猪粪尿可给农田施肥,促进农作物生长。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迅猛增多,随之,猪业所产生的排泄物数量必然也会明显增多[1],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囤积,随时都会对人类和养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出现到处粪臭味,苍蝇满天飞,还会间接地对水源、土壤等产生的污染。据测算,1头猪平均日排鲜粪2.5kg、尿4kg,一个万头猪场日排粪量150t。所以对养猪场环境的控制已迫在眉睫。
1 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1.1 规模化养猪场对大气的污染
养猪场产生的病原微生物、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排入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据测,一个年出栏2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296kg氨气(NH3)、27.0kg硫化氢(H2S)、48kg粉尘和2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km,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km以上。
1.2 规模化养猪场对水体的污染
养猪场对水体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养猪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氨、磷、病原微生物、抗生素、重金属等,粪污经人为冲洗和降雨冲刷,大量的营养元素流入江河湖泊池塘或渗入地下水,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使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氧溶解度降低,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和生态平衡等。
1.3 规模化养猪场对土壤的污染
养猪场粪污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进入土壤,粪污中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得到净化或改良。如粪污进入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便会出现不完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另外,粪污中的一些高铜、高铁等会随同粪污一同进入土壤,引起土壤中相应的物质含量异常增高,不仅对土壤本身结构造成破坏或改变,而且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
2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
2.1 减少养猪污物排出量的措施
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养殖粪污大量的无序排放和处理利用不当造成的。运用开源节流之思想,一方面,尽量减少养殖粪污的排出(产生)量,另一方面,积极、负责地对养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是有效控制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现今,有许多学者、专家、养殖场家从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平衡氨基酸法。通过平衡日粮中的氨基酸可减少猪排泄物中氮的含量,氮是排泄物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排泄物中氮一般占干物质的2.0%~6.0%(其中粪氮占33%,粪氮占67%)。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其实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营养。研究表明,通过在猪饲料中添加某些氨基酸,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进而减少排泄物中氮的含量。Han等(1995)通过试验总结,仔猪饲料加0.1%~0.2%赖氨酸,可降低饲料蛋白2个百分点,减少氮和磷的排泄量为20.90%和17.71%。有专家试验中,降低日粮4%的蛋白质,补足赖、蛋、色、苏等4种必需氨基酸,可降低猪舍69%的氨气。
添加酶制剂法。在猪饲料中添加某些酶制剂能促进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相应,减少排泄物中某些元素或有机物的含量,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性。据报道,在猪饲料中添加200~1000IU的植酸酶,可使排泄的磷减少25%~50%。他认为,在一头生长育肥猪(体重18~100kg,需要饲料317kg)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磷排泄量由15kg降为0.11kg。
添加其他添加剂。研究表明,在肥育猪料中加100ppm水平的赖氨酸铜与加250ppm硫酸铜形式的铜的饲喂效果相近,但前者排泄物中铜含量显著下降,降低了铜的污染[2]。
2.2 规模化养猪场污物合理处理利用措施[3]
物理处理法一般为养猪污物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包括过滤、沉淀、固液分离等,主要去除养猪污物中的不溶性或机械杂质[4]。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使不稳定的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或合成微生物体,达到处理污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化学处理法是在污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将污水中的溶解物质、胶体物体和悬浮物质沉淀除去,实现污水净化的方法。因本方法的不足所限,一般不用作污水处理的预处理。
2.3 广泛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等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今后,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养猪者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加大监管力度
依托现有的法律法规,严把新建养猪场防疫的准入关,建设一个,达标一个。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通力配合,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将规模化养猪场污染执法监管列入日常的工作日程。严格执行规模化养猪场建设的环保审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相关制度。
3 小结
以上对动物养殖场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当前养殖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动物营养学家及畜禽饲养户共同努力,将养殖污染逐渐降低,以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善锋,陈安国,汪海峰.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2004,25(01):49-54.)
[2] (周辉.浅析规模养猪场环境污染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8(01):9-10.)
关键词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建德;莲花镇
莲花镇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北面,以禽蛋业为主的畜牧业历来是该镇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素有“浙江禽蛋出建德,建德禽蛋出莲花”之誉。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杭州大都市,积极壮大畜禽特色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镇先后获得杭州市级畜牧业强镇、杭州市蛋鸡产业状元镇以及浙江省动物防疫示范镇等荣誉称号。畜禽产业发展带来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莲花镇非常重视畜禽污染治理工作,把畜禽污染治理作为保障民生、提高生活品质、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进行畜禽污染治理,采用“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统一收集、有机处理、循环利用”的处置模式,使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发展循环农业[1-2]。现将莲花镇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总结如下。
1畜禽粪便污染现状
莲花镇现有规模化商品蛋鸡养殖户230户,蛋鸡存栏172万羽,是浙江省蛋鸡存栏数最多的乡镇。全镇蛋鸡存栏5 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20户,蛋鸡存栏1万羽以上的大户42户,蛋鸡存栏5万羽以上的大户有3户;2009年全镇禽蛋总量18 933 t。全镇生猪存栏1.5万头,其中生猪存栏10头以上的养殖户153户。2009年畜牧业总产值达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莲花镇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带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畜禽排泄物治理的难题。全镇现有蛋鸡存栏172万羽,每天产生鸡粪124 t,年产鸡粪4.5万t;现有生猪存栏1.5万头,每天产生猪粪18 t,猪尿29 t,全年猪粪尿1.5万t。
2畜禽污染治理必要性
一是加快畜禽污染治理,能改善畜禽养殖的环境,减少病菌的滋生地,有效控制病菌的传播蔓延,减少病菌的交叉感染,促进畜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有利于畜禽的疫病防控,加快畜禽产业的提升和现代化畜牧业建设进程,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畜禽污染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莲花镇是杭州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镇,当前畜禽污染严重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非常不和谐,必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才能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加快畜禽污染治理是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要求。畜禽粪便可以制成有机肥,有机肥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的食品,而且还可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污染,保护耕地。同时,畜禽排泄物通过沼气池处理,可以通过发酵产生沼气,成为农村的清洁能源;产生的沼肥是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最理想肥料。
3畜禽粪便治理存在的问题
莲花镇畜禽污染治理主要采取鸡粪外销、沼气处理2种方法。该镇目前有鸡粪贩销户39人,全镇90%以上的蛋鸡粪外销至兰溪、龙游等地饲养珍珠。同时,实施了规模养猪场建造沼气池治理畜禽污染工程,全镇共建沼气池53座5 300 m3,按100 m3沼气池可满负荷处理100头生猪粪尿计算,全镇沼气池可处理35%以上的生猪畜禽粪尿,加上猪粪直接利用率10%,全镇40%左右的生猪粪尿得到有效治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畜禽粪便处理模式的不足之处逐步暴露出来。
3.1鸡粪的外销压力增大
2007年之后,珍珠市场行情呈现低迷,加上鸡粪的总量增加迅速,使鸡粪外销的价格从最高500元/车下降至目前260元/车,养殖户从原来销售鸡粪获利200元/车,如今销售鸡粪只有50元/车;如果养殖户请人出鸡粪、装车要支付工资80元/车,养殖户自己倒贴30元/车。2010年以来蛋鸡行情不景气,导致养殖户赔钱清运鸡粪的主动性减弱,加上夏天鸡粪质量差,经常出现拒收现象,以致出现了少数养殖户把鸡粪倒入河道中的现象。
3.2生猪污染日趋严重
莲花镇生猪相对存栏量虽然不多,但是由于养殖分散、规模小,造成养猪场“遍地开花”。该镇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能达到杭州市级以上立项规模标准的养殖场不多,每个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沼气池建设及管理费用至少在6万元以上,养殖户无法全额承担该笔费用。加之从2010年开始,上级部门对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补助从原来的6万元下调到3万元,更加降低了养殖户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小型养猪场成为主要污染源。
3.3沼气池缺乏有效管理
莲花镇现在虽然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基本都配备了沼气池处理污染设施,但是大部分都缺乏有效的管理,除了莲花村江珠的沼气池在村集体的统一管理下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以外,其他沼气池都存在沼液、沼渣无人清理等问题,造成二次污染。
4畜禽污染治理对策
4.1科学规划
莲花镇编制了《莲花镇畜牧用地规划》,对养殖场所进行统一布局规划,推进养殖业小区化,将养殖场所向山湾转移,逐步远离村庄和06省道视线范围,实现人畜分离、分类养殖。全镇规划建造养殖小区12个,目前已有蛋鸡养殖小区6个,其中杭州市级以上蛋鸡养殖小区4个,建德市级蛋鸡养殖小区2个,蛋鸡存栏总数60万羽。
4.2规范管理
畜禽养殖场加快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进行无公害禽蛋生产[3]。小区化畜禽养殖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治污、统一产品销售。小区建立管理委员会和兽医防疫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小区的日常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防疫率、标准化技术应用率、畜禽污染治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都要求达到100%。
4.3统一收集
建立莲花镇畜禽粪便收集中心,畜禽粪便按照“小收集池—粪便中转站—粪便收集中心”的流程进行统一收集。对养殖户现有简易干粪收集池进行改造,按照美观、实用的要求,根据存栏规模建造5~18 m2半封闭式干粪收集池。要求养殖户必须将畜禽粪便倒入收集池,日产日清,当天清运处理。将全镇的畜禽干粪集中运送到收集中心,然后通过收集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对于林茶、戴家、徐家等离收集中心较远的村庄,设立畜禽粪便中转站。通过统一收集,使畜禽粪便处理率达到100%,有效杜绝该镇畜禽粪便乱排放的现象发生。
4.4有机处理
采用有机肥厂加工畜禽干粪为主,沼气池处理污水为辅的有机处理方式[4]。莲花镇畜禽粪便收集中心的畜禽粪便除去外销用于珍珠饲料之外,其余的基本用于加工有机肥,建造年生产能力2万t的有机肥厂,能承担全部消化畜禽粪便收集中心的畜禽粪便的职能。同时,做好有机肥厂生产能力的提升:一是积极做大产量,使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二是在生产鸡粪有机肥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三是搞好试验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促进有机肥的推广使用;四是不断改进有机肥生产工艺,降低鸡粪中由于添加剂造成的重金属含量,避免农产品应用有机肥后重金属超标现象发生;五是当前由于有机肥生产遍地开花,参差不齐,生产普通有机肥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开发农产品的专用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4.5循环利用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农作物生产中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建立施用有机肥增产增效示范基地,将有机肥使用与项目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农户应用有机肥的意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沼气池是畜禽污水处理的主要设施,对沼气池严重不足的区域按照就近原则,建造联户沼气池,将相邻养殖场的残留粪便及污水都接入同一个沼气池,既治理了畜禽污染,又节约治理成本。同时,加强养殖户对使用、维护沼气池的技术培训。落实沼气池村级管理责任,负责督促指导本村范围内沼气池的正常使用,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对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实现资源化利用,广泛用于燃气、照明、高温消毒等,产生的沼液、沼渣等沼肥利用“畜禽-沼-经济作物”循环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
5参考文献
[1] 锋,刘雪珍,郑祝英.建德市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及对策[J].浙江畜牧兽医,2005,30(3):17-18.
[2] 王修川,袁新国,王腾.试论循环经济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J].环境科学技术,2008,31(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