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人短期托管

老人短期托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人短期托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人短期托管

老人短期托管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和演变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部分经济学家在讨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框架设计的问题时提出,社会保障的职能要从企业转移出来,将一部分国有资产看做是由过去的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的积累所形成的划拨出来,由国有持股机构按基金预筹积累制进行委托经营(周小川、王林,1993)。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引进了个人账户,由过去的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轨,所以产生了养老金隐性债务的问题。改革以前,离退休人员可以按照政府制定的公式,定期地从所在单位领取退休金;改革以后,这部分退休金的现值成为政府所要承担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关于这笔隐性债务的规模,不同机构有不同的估计,最小的估计值是19000亿元(世界银行,1996),最大的估计值则高达76000亿元(国家体改办,2000)。

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改革方案在实施时都回避了新制度如何偿还这笔债务的问题。1995年的两个改革方案在制度设计上都是把转轨时已经离退休的职工(“老人”)、正在工作的职工(“中人”)和此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新人”)覆盖到同一个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之下,在财务技术上则采取了通过该计划中的社会统筹部分以及向“中人”和“新人”的个人账户积累借钱的办法,来支付同一计划覆盖下的“老人”的养老金,由此形成了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积累的“空账”已近5000亿元。尽管如此,基本养老保险计划还是从1998年开始便出现了当年收不抵支的情况,于是中央政府不得不从财政收入中以每年数百亿元的规模用来填补该计划的缺口。1997年,中央政府曾经试图通过强制实行全国统筹等措施来解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但是一直无法实现。

在以上努力均未奏效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理论政策界提出了多种设想,包括开征社会保障税、向非国有企业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等。经过2000年的大讨论,国务院做出决定,以减持国有股的10%和中央财政特别拨款的融资来补偿养老金隐性债务,并成立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掌管和经营这部分资产。但是,国有股减持的方案一经提出,便遭到了股市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不得不于2001伞6月份紧急叫停。国有股减持的紧急叫停也使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断了资金来源,不仅如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迄今也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支出需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决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国有资产实行基于行政层级的分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的问题再度浮出水面。吴敬琏等经济学家认为,在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之前,应当先将部分国有资产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经营管理,专门用于补偿养老金隐性债务(吴敬琏、林毅夫,2003)。

二、可能的“划资”方式

如果把划拨国有资产的最终目的明确规定于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那么最基本的问题是由什么机构来接收划拨后的资产。事实上,划拨国有资产还应当产生另外一个作用,即有助于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领域,帮助企业建立更加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接收划拨资产的机构能够在有效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同时,也能够在企业的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如果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那么社保基金理事会自身几乎可以肯定不能成为所有被划拨国有股权的企业的一个合格股东,为了克服这个困难,社保理事会必然要聘请外部的资产管理机构来托管股权。还有另外一种设计思路,即将部分国有股的获益权赋予社保基金理事会,而国资委仍然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责,但是这似乎同样会带来权利割裂的问题,同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也就只能作为一个养老金现金流的出纳机构而存在了。从社会保障计划的财务原理上讲,这种情况下理事会未必有充分的理由存在:如果只是现金的收付,它可以完全由一个现收现付的计划所代替。

另一种方案是,由国资委对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债,后者对前者的债权形成资产,并对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债权人负债;或是直接以债权形式划拨给社保基金理事会,而社保基金理事会则要以此担负养老金隐性债务的负债。实行这种债权划拨方案,关键的问题是社保基金必须把债权变现,因此需要以与此债权相关的资产为抵押发行债券,于是,最终的问题是如何回购和兑付这些债券。

在股权划拨和债权划拨之间,也许08够找出第三种划拨方式,即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一个临时性持股机构持有划拨的股权,在其卖出股权之前,持股处于封闭期,对公司的控制权由国资委掌握;股权卖出之后,社保基金要以所得现金偿还养老金负债,而公司控制权也要从国资委转移到实际购买股权的投资者。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以上述咽附方式实施划拨,都还面临着另外—个问题,即划拨后的债权是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家拥有,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成立多家社会保障基金事会。就此而言,可能的权衡有如下两个:第一、在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可能需要每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单独成立一个社保基金保障会,来接收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基于划拨国有资产的债权,并发行债券。

第二,不考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约,通盘考虑中央和各省国有资产需要和能够划拨的国有资产数量,以资产总量为抵押,按一定抵押率,分期发行债券,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按各地划拨比例进行分配;债券的投资收益分为两部分:如果实际投资回报率在约定回报率以下或相等,则按划拨比例向各省分配;如果投资回报率高于约定回报率,高出的部分可以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

我们还要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考察以上两种选择。首先,当投资工具供给因为划拨而增加时,如何使得投资的有效需求同时增加?其次,资本市场是一个存在多重均衡的市场,只有同类投资者的数量足够多时,才有可能形成这类投资者行为的一个局部均衡。这意味着,多个社保基金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将会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这似乎支持第一个选择。但是,在第二个选择中,假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可以选择足够多的投资托管人,而这些投资托管人的行为又能受到切实有效的外部监管,那么这些托管人一样可以构成资本市场中的长期稳定的力量。最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原理认为,投资者的多元化将有助于防范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那么,将划拨资产的投资纳入到现有的市场体系中来,抑或是另辟新的债券市场,哪种做法更有利于防范投资风险呢?

根据改革的历史经验,第一种选择也许更容易操作。如此操作的基本模式是,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接收国资委管理的国有资产划拨出来的资产,同时,各省的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接收各自所辖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划拨出来的资产。这种操作上的便利性所要接受的代价是,划拨计划本身不会具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所以各省主要凭借本地区国有资产的划拨来解决问题。采取第二种模式的主要障碍在于各地可能没有足够的意愿来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托管其划拨资产。

综上所述,可能的基本划拨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股权的集中划拨,股权的分散划拨,债权的集中划拨,债权的分散划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在以上几种方式的基础之上出现某些变式,如分散划拨条件下的集中委托经营或部分集中委托经营。具体采取什么方式应当是中央与各个地方政府协商的结果。

三、划拨后的运行方式—划拨资产的证券化

在股权划拨的方式下,社保基金资产出于变现的需要而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或一类)长期的持股机构,而是有可能成为一个(或一类)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SPV)。这种模式就其涉及的范围和运行的体制基础而言,与国有股减持是一致的,但国有股减持方案是先减持变现,后向社保基金转移现金,而股权划拨是先转移股权,后变现还债。

养老金基金等社会保障类基金具有较明确的收益率目标和支出公式,对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通常只是要求一个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所以会以权益性投资作为自己的投资导向。但是,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鲜有以权益性投资为导向的机构投资者。这使社保基金投资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要么消极地等待着股票市场出现了足够多的权益性机构投资者以后再大举入市,要么大举入市以带动权益性机构投资者的成长。目前权益性投资的主体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但是他们并不是股票市场中的主导者。中小投资者还缺少一种能够代表其根本利益的组织化机构来他们的投资行为。建立作为独立投资主体的养老金基金或信托投资基金,也许可以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在增量的范围内,巨大的银行储蓄仍然有可能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但是,现在银行资金是通过某些灰色渠道(如不明确的银行表外业务),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负债扩张性投资而流入股市的,这也是银行体系高风险的—个源头。既然资本市场的运转实际上离不开银行储蓄资金的支持,那么将这种支持以透明的而不是灰色的方式提供出来,将会有助于降低银行和储户的风险。具体的做法是,银行改变其长期以来品种单一的储蓄产品结构,开发契约型储蓄产品,为储户提供养老金储蓄等契约型储蓄户头,提供高于一般性存款利息的利息回报;由此形成的契约型储蓄资金,在银行内部以独立基金的形态,交给基金托管部门单独经营,并且实行单独的风险内控和外部监管。在整个养老金体系中,这种养老金储蓄可以是第三支柱即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实现形式,不排除投资于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持有的股权或发行的债券,或者进行信托投资。这样,它可以以一种更加透明的方式来扩大资本市场中的投资。

提高权益性投资的比重及其组织化或机构化程度,将会从投资需求方面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因素,却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国有资产以股权形式划拨时,作为持股机构的社保基金理事会是否应当按与普通股同股同价的原则将所持国有股变现?如果是,那么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扭曲,因为变现的融资部分地被用作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了。如果定价高于普通股,则会引起普通股市场“剧冰”。这意味着,直接以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在同一个股票市场上为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而融资,可供回旋的空间实际上是很小的。“划资还债”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绕开上面的问题而开辟一条新的通道,例如在现有的股市之外建立非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新交易市场,其主要问题就变成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定价问题。

如果是由财政部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于所划拨的资产发行抵押债券,可以避免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干扰,同时也不会扭曲公司的市场价值。抵押债券的运作可以借助于债券市场来实现。在需求方面,银行的契约型储蓄将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来源。

债权划拨的关键问题是债券的回购和兑现。在养老金债务偿还以后,债券应当被回购或兑现。一个附带有明确的回购条款的债券发行书,将有利于债券的销售。在财政状况允许时,政府要有计划地回购已发行的未到期债券或兑付已发行的到期债券。但是,债券的回购或兑付并非是唯一的最终手段,债转股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所以,可以考虑把这种债券设计为可转换债券。因为被抵押的划拨资产与公司本身的融资结构无关,所以,抵押品既可以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也可以是非股份制公司的资产。

国有股减持受挫还证明了划拨资产运行策略的重要性。不应当让投资者形成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即“划资还债”是—个短期的工作,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按养老金隐性债务总量—次性划拨完毕,并全部推人资本市场。实际的划拨过程可能会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资产划拨可以根据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每年现金流的需要而分期分批地进行;采取股权划拨方式的,可以小批量多批次地逐渐进入股票市场。

四、“还债”方式——支付方式的经济合理性

养老金隐性债务包括“老人”的养老金和“中人”以及“新人”的个人账户中的“空账”部分。“做实”个人账户的准确含义是以实质性资产偿还此前对个人账户的借款。这个实质性资产未必非现金不可。如果只是考虑以现金“做实”个人账户,那么短期现金流的不足将是一个决定性的障碍。但是,如果在实质性资产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期现金流的不足。因为“中人”和“新人”都还具有相当长的一段工作期才能退休,而他们只是要在退休以后才需要支取养老金收益的现金流,所以目前而言,他们“做实”以后的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没有必要全部是现金,而可以是一个由流动性各不相同的多种投资工具、即到期日各不相同的金融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所以,短期内可以用中长期资产偿还个人账户的“空账”,而支付相应的现金流则是一个长期性的需求。这样,以划投资产为抵押发行的中长期债券,以及以股权划拨形成的资产,都可以成为偿还个人账户“空账”的资产。抵押债券和股权划拨的作用是以实质性资产为抵押,把国家对个人养老金的欠账认可下来,并在个人符合受益条件的时候,将这部分资产变现支付给个人现金。用这样—个资产组合而不是单纯的现金来偿还个人账户的“空账”,有助于提高个人账户积累的比重。

以上操作思路可以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相结合,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内转移支付力度的不足。具体方式是,基本养老保险有实际积累的省份,可以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用其社会统筹现金收入的盈余部分购买基本养老保险无实际积累省份的抵押债券或股权,由此为后者支付养老金现金流;当然,无论是以哪个省份的划拨资产为抵押发行的债券,作为国有资产,其债券的信用等级或资产质量应当是相同的。根据这个要求,对分散划拨的国有资产实行集中化的委托经营,对中央政府而言更为有利一些。

至于个人账户中的现金积累如何投资,应当由账户持有人自己来决策,这属于个人的权利。如果个人对政府信用和经济增长具有足够的信心,一样会选择购买此类证券。政府对个人账户的作用在以下几点会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第一,切实保护个人账户所体现的个人权利,不应从中强制借款;第二,引导建立专业性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合格的金融中介机构参与个人账户管理,提高个人账户的组织化程度;第三,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运作实行全面和全过程的外部监管,并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务。

偿还“老人”的隐性债务只能以现金支付。在与现行制度相衔接的划拨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这个现金需求主要以两个融资来源来满足:一是现行制度的社会统筹,二是划拨资产变现得来的现金。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辅的财政来源,如没收者的非法所得,以及中央政府在特殊情况下的特别拨款等。

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也为“老人”建立了个人账户,但是因为没有实际积累,所以只是一个名义账户。支付名义账户本质上仍然要以现收现付的融资为来源,所以它只能代表一种支付公式的改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转轨。如果是出于“划资”前后制度衔接的考虑,也不妨保留“老人”的名义账户,只是要通过划拨资产的经营来为名义账户的支付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划拨资产运营和养老金的支付是分开的。也许还存在另外的做法,比如同样以划拨资产来做实“老人”的名义个人账户,但是这样做需要事先就产生足够和稳定的现金流的能力、以及划拨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与运作能力进行分析,然后与前者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和风险集中度的权衡。另外,以上两种做法相比,后一种做法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性更大。

五、结论

本文仅仅是为权衡比较各种方案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思路。这个思路的着眼点不在于划拨什么样的国有资产,而在于划拨的方式和划拨后的运行。另外,虽然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明确地提出一个“划资还债”的方案,但是分析过程隐含了—个原则性的考虑,即划拨资产需要进行较为充分的证券化。这是为了两个目的:第一,在良好的金融市场的帮助下,充分的证券化能够产生更大的现金流;第二,充分的证券化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避免被划拨资产的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产生问题。

长期而言,“划资还债”和社会统筹两种方式的比例关系应当根据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以及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的体系依赖度等因素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人”数量逐步缩减,养老金体系的实质性个人账户的比例还应有所扩大。同时,对“老人”的受益资格以及“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内涵应严格界定,与“中人”和“新人”分开,与提前退休或失业者分开。至于“做实”以后的个人账户,长期来讲应当向着年金化的方向推进。

参考文献:

[1]吴敬琏,林毅夫:侧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保基金欠账),载<比较)策6辑,中倌出版社2003年版。

[2]周小川,王林,《企业社会保障职能的独立化》,(经济研究)1993年第11期。

老人短期托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城市虹吸效应;人口集聚;“老少咸宁”;养老产业;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8-0021-05

城市化带来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是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1]。目前,最靠近咸宁的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处“换挡提速”进行时,使咸宁的城市化进程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着要么被大都市圈吸走资源和人口而沦为附属,要么发挥区域优势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局面。“后高铁时代”的来临,对咸宁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坚持“绿都”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采取“老少咸宁”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可破解“二三线城市发展困局”。

一、人口集聚是咸宁未来发展的关键

咸宁市发展面临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力不足,经济增长缺乏长期动力。当前,咸宁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从2016年11月份的经济指标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5.8%,比上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比上半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增幅由正转负,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7%,比上半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二是外力强势,武汉城市虹吸现象严重。一般说来,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的城市,人口、投资和消费都会被靠近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吸走[2]。2015年末咸宁市各辖区常住人口总和250.7万人,黄石市为245.8万人,人口体量相当。但是对比同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咸宁市为401.0亿元,黄石市为582.4亿元。按照两市可支配收入调整计算,咸宁市潜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为507.1亿元。也就是说,相比黄石市,咸宁市有100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被吸走;三是集聚程度低,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区域经济争夺的是投资,新常态下区域经济争夺的是人口。目前,咸宁市区人口仅20万人,曾被列为中国鬼城之一,晚间七八点住宅区的零星灯光明显反映出城市人口集聚程度过低。这一方面是人口外流所导致,另一方面也和咸宁各市县“多极发展,缺乏核心”有关。当然咸宁也具有自身优势,但在短期内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快速踏上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尽快解决增加人口集聚这一问题。

二、“外吸内移”是咸宁人口集聚的途径

(一)“外吸”多障碍

“外吸”,从周边特别是从武汉吸引人口到咸宁市区。在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上,咸宁肯定比不上武汉,因而阻止劳动力转移是不可能的。但是立足咸宁的比较优势,却又可以吸引特定的目标人群。咸宁市区相对武汉市区来说,拥有三项绝对优势,一是低廉的房价,二是优美的环境,三是建设用地指标。结合具有类似情况的非中心城市案例,吸引人口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建设大学城;二是建设产业城,如硅谷、好莱坞、中国浙江省东阳市的横店影视城;三是打造“睡城”,如北京市周的通州、燕郊。

根据咸宁当前的实际情况,短期内,三种途径都难以吸引人口。大学城和产业城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咸宁虽然靠近武汉,但是近五年难以成为“睡城”,原因有三:一是通勤成本高;二是武汉房价还未高企;三是武汉新城区的容纳潜力巨大。因此,传统的非中心城市发展道路对于咸宁来说,并不好走。

(二)“内移”应不疾不徐

所谓“内移”,即加快所辖县市往咸宁市区人口转移。但是相比于外吸,内移要缓。内移需要岗位支持,否则,难以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收入来源。目前,咸宁各县市常住人口体量相当,咸安区和赤壁市略多于其他4县市。在当前的情况下,靠产业转移实现内移是不可取的,一是实施难度大,二是影响转出地经济发展,三是单位成本收益不高。创造新的岗位需要依靠城市化进程来带动,只有城市人口集聚才能创造大量的城市服务业岗位。因此,内移是随着咸宁市区人口数量的上升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强力政策引导,但是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落户安置政策。

三、“老少咸宁”是咸宁短期内集聚人口的有效途径

(一)集聚人群为“老少”

咸宁集聚人口的来源主要是武汉,但短期内以创造就业岗位吸引人口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武汉的非就业人群才是咸宁集聚人口目标。当前,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武汉同其他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医疗、养老和义务教育压力。在武汉,公立养老院和条件较好的私立养老院需要提前很久排队才能进入。其发展受限于用地和建设用房,因而所提供的床位远远无法满足武汉市民的需求。公立学校,特别是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入学名额有限,这类分校的建设速度又远远赶不上适龄儿童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养老院和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外依存度不高。恰恰是这种相对独立的产业是咸宁能够迅速发展的产业。

老人和学生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但其消费能力却不低,且每个老人和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因而都能带来更多的消费。所以说,无论是养老院还是学校,虽然长期看来都具有流动性,但是在短期内,他们无疑是最稳定的常驻人群[3]。

(二)咸宁具备发展“老少”产业的比较优势

常居老人和住校学生通勤频率较低,咸宁的通勤成本并不会成为这些人群流入咸宁的阻碍。而老人和学生所关注的首要是环境。咸宁作为香城泉都,中国绿都,市内生态环境拥有温泉、潜山、十六潭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年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数远远低于武汉。因为城市人口的集中度不高,所以城市病的问题也较轻,拥堵、噪音、安全问题自然明显轻于武汉。同时,咸宁在养老院和学校建设用地及配套住房方面相比武汉更具优势。只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老少”产业完全可成为咸宁的优势产业。

四、立竿见影的“老少咸宁”发展战略

养老院和学校的建设若能利用好现有资源,能够在1~2年内迅速投入使用,何况,养老产业和教育产业投资回报没有滞后性,因此当年就能产生财税收入和人口集聚效应,三五年后就能较快形成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一)结合房地产去库存,做好加减法

2016年末,咸宁市养老机构86个,床位7682张,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8个,床位774张。咸宁的养老产业起点高,只要能够吸引大量的武汉老年人口前来入住,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截止2015年底,武汉市户籍总人口829.27万,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63.76万,占总人口的19.74%,同比增长4.96%。2015年底,武汉市养老机构286家,养老床位为6.1万余张。按照武汉市“9055”的调研结果,约有5%老年人口有入住养老院的需求。养老院床位缺口为2万张以上。同时,武汉市义务教育的供给缺口也十分明显。2016年武汉市秋季小学、初中入学人数均较上年增加5000人以上。相比较,咸宁市小学、初中在校学生总人数约27.7万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的7.3万人中仅2.1万人在城市上学。

“做减法”。将咸宁尚未开发的房地产用地和已建成的空置住房调整为养老产业和教育产业可以有效地实现房地产去库存。咸宁养老院可以借鉴武汉市江岸区养老院建设的模式,由政府协调,合理利用现有空置建设小区,采取公益资金或民间资金整栋成片购置、统一调整用途、跨楼盘置换等方式获取用地和房源,使养老院建设和配套医院建设一步到位,实现养老院当年开办、老人当年入住,同时盘活存量房地产[4]。

“做加法”。咸宁建立养老产业和教育产业的关键在于将其作为房地产增值项目,这样既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又可以减少政府的投入,更快实现项目落地。养老院内部建设可以借鉴武汉市蔡甸区“中国健康谷”的做法,打造健康产业的同时提升周边房地产的附加值。学校建设也可学习武汉市江夏区引进华师一初中的经验,整体规划,以现有资源作为教师和住读学生的安置住房,建立武汉市的重点小学、初中分校。当然,引进大学分校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是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效而已,可早作计划。

(二)“引水工程”提升医疗、教育软实力

“唯有源头活水来”。从武汉“引水”灌溉老少产业的试验田是提升软实力的最快速方法。

养老产业的关键在于医养结合。咸宁中心医院虽然从2011年起由同济医院全面托管,但专家资源的共享力度不够,每周六才有3~6名同济医院专家来院坐诊。想要强化咸宁医疗软实力,就必须加大同济医院咸宁分院建设,尽量增加专家坐诊时间。作为引进方――咸宁市,应努力通过增加专家津贴、补贴专家通勤费用以提高他们的待遇,尤其是尽全力做好常住专家的后勤保障,那么,就会无形中增加咸宁市的社会影响力。关于这一点,可借鉴“中国健康谷”为同济医院专家定点建设别墅区的经验。

教育产业需要稳定、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读书与看病不同,一个专家不能确诊病症可以换另一个专家诊断或会诊,学生则无法选择教师,更难有随时更换教师的权力。因此,引进分校应杜绝“本地合流”的方式,可采取本校教师整体分流的方式,确保高质量教学水平,实现咸宁教育产业竞争力上台阶之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福泉,胡锈腾,刘镇. 上海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关联度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7,(02).

[2]徐家鹏,O养学. 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 城市问题,2017,(01).

老人短期托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迫切需要投资

养老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养老的风险性和社会性,为保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通常以养老保险的形式筹集养老保险基金,最终以养老金的形式返回到养老保险的受益人手中。因而,偿付能力的充足性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根本问题,投资成为养老保险基金的迫切需要。

1.巨额隐性债务问题需要解决。在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筹集模式下,社会统筹账户由企业缴费;个人账户按照职工工资缴费比例建立。企业缴费率由各省政府自行确定,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但在实行该体制以前,已经退休的职工和在现收现付的旧体制下已经工作一定年限的在职职工,都没有时间或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个人账户积累资金。这势必造成了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据统计,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经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00亿元左右。改革遗留下的隐性债务日益加剧。其中导致基金缺口的原因是:一是退休年龄偏低;二是待遇水平偏高。

2.社会老龄化问题需要渐渐化解。在进入本世纪,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到全部人口10%和7%,被认为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在2015年前后将高达2亿,在老龄化高峰时我国老年人将在4亿以上。然而,我国今天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3.8%,却要负担着世界20%的老人乃至1/4(25%)的老人。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是:2000年为5:1.2001年为4.1:1;预测2020年为2.2:1,2030年下降为1.8:1.据预测,2030年左右我国退休高峰(60岁以上人口约占33500万,约占总人口的27%)来临时,退休费将占工资总额的36%,高出国际公认的26%的警戒线10个百分点。目前正不断扩大的老龄化危机,对存在缺口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说是雪上加霜。

3.需要投资扩充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企业(雇主)缴费、职工(雇员)缴费和基金运营收入四个方面。为尽快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一方面要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支持,按照“中央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逐步达到15-20%”的要求,在确保中央财政当期支付缺口补助和做实个人账户补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稳定国有股海外上市减持和彩票公益金收入,适时开征大额遗产、奢侈品及高档消费等特别税种,进一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但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纳税人,每年用于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毕竟是有限的,否则抽空财政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职工的负担已经比较重,还有医疗、工伤等其他缴费,再加重企业负担已经不大可能。从理论上讲,通过缴费来扩充基金毕竟有空间的限制。在缴费比例、覆盖范围都饱和的情况下,缴费就不能再带来基金的增长。因此,长期的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只能通过长期不断的投资来解决。

4.基金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需要投资来化解。一方面,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密不可分的关系,造成了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流失,表现为基金挪用、隐瞒截留收入、福利奖金等非正常支出等等,这一现象近几年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已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因为征缴力度不足,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近几年才扩展到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和一些灵活就业人员。而片面追求覆盖面以应付眼前的基金支付还会造成基金管理行为的短期化,出现“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现象,给以后的养老保险基金埋下巨大隐患。这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问题更加紧迫。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风险分析

养老保险基金从形成到支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投资是实现基金增长最核心的一环。巨额的养老保险基金投向资本市场,在追逐基金收益的同时,风险也为各方主体密切关注。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代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门负责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日常风险管理,选择专业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构,指导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战略和方针。投资管理人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职能就是通过具体的投资战术的运用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而政府部门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对投资的风险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所有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有赖于一个完善的投资监管体系,有赖于各个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权利关系和职责安排。三、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问题监管的几点建议

1.以社保部门为核心,相关部门辅助进行基金运营的监管。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跨越了多个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直接负责基金的征收和发放,目前还有政府财政拨款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基金的投资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操作,所有的基金都通过银行托管和流转,最后受益人从个人在银行的养老保险账户上取得养老金。这些部门通过委托管理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整个基金运作的监管,应该是以社保部门为主,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各司其专职又相互协作。在这样的体系下,社会保障部门仍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督的核心力量。其他部门专司本职,只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监管。只要权责明晰,就可以保证监管的效率和成果。

2.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机构。养老保险基金数额巨大且专业性强,而基金的投资也是非常讲究技术与专业的,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可以建立专业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部门。而社会保障部门也可以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管理任务独立出来,委托由社保部、企业和职工代表、专家组成的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管理。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的管理内容应包括:(1)审核批准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的进入和退出理事会负责下的养老保险基金业务。(2)限制投资组合与投资比例,严格防范投资管理人的冒险行为。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都投资于政府公债,而对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项目有严格限制。

基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特性和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风险性考虑,应该在证监会下独立设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司,专门行使证监会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监管职能。其负责基金投资的具体行为包括:(1)与社保部门共同确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构的基本资格,对基金公司高管的任职审核;(2)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投资管理人进行常规检查;(3)接收基金公司的定期报告,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评估;(4)协调养老保险基金与其他基金、其他证券的关系,首先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健和增长等等。托管银行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角色特点,也能有效对基金投资运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报告投资管理人的异常交易或异常行为,督促投资管理人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老人短期托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 投资 监管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迫切需要投资

养老问题是任何一个 社会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养老的风险性和社会性,为保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通常以养老保险的形式筹集养老保险基金,最终以养老金的形式返回到养老保险的受益人手中。因而,偿付能力的充足性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根本问题,投资成为养老保险基金的迫切需要。

1.巨额隐性债务问题需要解决。在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筹集模式下,社会统筹账户由 企业 缴费;个人账户按照职工工资缴费比例建立。企业缴费率由各省政府自行确定,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但在实行该体制以前,已经退休的职工和在现收现付的旧体制下已经工作一定年限的在职职工,都没有时间或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个人账户积累资金。这势必造成了 目前 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据统计,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经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00亿元左右。改革遗留下的隐性债务日益加剧。其中导致基金缺口的原因是:一是退休年龄偏低;二是待遇水平偏高。

2.社会老龄化问题需要渐渐化解。在进入本世纪,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到全部人口10%和7%,被认为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在2015年前后将高达2亿,在老龄化高峰时我国老年人将在4亿以上。然而,我国今天国民 经济 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3.8%,却要负担着世界20%的老人乃至1/4(25%)的老人。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是:2000年为5:1.2001年为4.1:1;预测2020年为2.2:1,2030年下降为1.8:1.据预测,2030年左右我国退休高峰(60岁以上人口约占33500万,约占总人口的27%)来临时,退休费将占工资总额的36%,高出国际公认的26%的警戒线10个百分点。目前正不断扩大的老龄化危机,对存在缺口的养老保险基金来说是雪上加霜。

3.需要投资扩充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企业(雇主)缴费、职工(雇员)缴费和基金运营收入四个方面。为尽快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一方面要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支持,按照“中央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逐步达到15-20%”的要求,在确保中央财政当期支付缺口补助和做实个人账户补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稳定国有股海外上市减持和彩票公益金收入,适时开征大额遗产、奢侈品及高档消费等特别税种,进一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但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纳税人,每年用于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毕竟是有限的,否则抽空财政会 影响 到社会经济的 发展 。企业和职工的负担已经比较重,还有医疗、工伤等其他缴费,再加重企业负担已经不大可能。从 理论 上讲,通过缴费来扩充基金毕竟有空间的限制。在缴费比例、覆盖范围都饱和的情况下,缴费就不能再带来基金的增长。因此,长期的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只能通过长期不断的投资来解决。

4.基金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需要投资来化解。一方面,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密不可分的关系,造成了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流失,表现为基金挪用、隐瞒截留收入、福利奖金等非正常支出等等,这一现象近几年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已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因为征缴力度不足,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近几年才扩展到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从业人员和一些灵活就业人员。而片面追求覆盖面以应付眼前的基金支付还会造成基金管理行为的短期化,出现“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现象,给以后的养老保险基金埋下巨大隐患。这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问题更加紧迫。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风险 分析

养老保险基金从形成到支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投资是实现基金增长最核心的一环。巨额的养老保险基金投向资本市场,在追逐基金收益的同时,风险也为各方主体密切关注。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代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门负责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日常风险管理,选择专业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机构,指导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战略和方针。投资管理人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职能就是通过具体的投资战术的运用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而政府部门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对投资的风险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所有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有赖于一个完善的投资监管体系,有赖于各个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权利关系和职责安排。三、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 问题 监管的几点建议

1.以社保部门为核心,相关部门辅助进行基金运营的监管。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跨越了多个部门, 社会 保障部门直接负责基金的征收和发放, 目前 还有政府财政拨款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基金的投资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操作,所有的基金都通过银行托管和流转,最后受益人从个人在银行的养老保险账户上取得养老金。这些部门通过委托管理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整个基金运作的监管,应该是以社保部门为主,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各司其专职又相互协作。在这样的体系下,社会保障部门仍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督的核心力量。其他部门专司本职,只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监管。只要权责明晰,就可以保证监管的效率和成果。

2.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机构。养老保险基金数额巨大且专业性强,而基金的投资也是非常讲究技术与专业的,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可以建立专业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部门。而社会保障部门也可以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管理任务独立出来,委托由社保部、 企业 和职工代表、专家组成的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管理。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的管理 内容 应包括:(1)审核批准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的进入和退出理事会负责下的养老保险基金业务。(2)限制投资组合与投资比例,严格防范投资管理人的冒险行为。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都投资于政府公债,而对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项目有严格限制。

老人短期托管范文第5篇

摘 要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的心理和谐。关心员工心理健康是企业管理人性化、高效化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员工健康心理,才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企业员工 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由于互联网和信息化的高速推进,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生存,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企业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员工这一基本生产因素的重视关怀往往不够,造成员工心理出现亚健康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工作和生活两方面,两方面相互影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单位》和《一地鸡毛》对困扰一名机关单位普通职员小林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描述:办公人际关系复杂、职业发展看人脸色、薪酬太低老婆抱怨、想换工作送礼遭拒、想赚外快领导批评、房子太小老婆抱怨、妻子受屈无能帮助、婆婆媳妇矛盾重重、孩子适龄入学困难……这些日常琐事,无一不在心理上o人造成压力和烦恼,最终小林变得浑浑噩噩。小说说的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员工都可能遇上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是关乎员工心理健康的大事,是员工真正需要的帮助,也是企业所需努力的方向。

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设和谐办公环境

办公环境包含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员工的办公场所,保证良好的办公物理环境能有效改善员工办公情绪:如办公桌椅的合理摆放、收纳空间的理性设置、光线空气的明亮畅通、绿植装饰的用心布署等。人际环境则是指员工的办公人际关系,人品不良及态度懒散的人员会严重影响员工办公情绪,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应一味以取得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应充分到部门和班组进行人员素质测评,用不同级别的警告及经济、行政处分,促进和谐办公人际环境建设。

二、打通职业发展障碍

由于企业规模、发展实际、职数限定等诸多因素,造成领导及管理岗位数量有限,许多员工虽然在经验和技能上已经具备指挥管理和指导生产的能力,但却无法晋升。因此打通职工职业发展瓶颈上,企业应通过举办职工技能竞赛、促进员工创新创效、开展星级员工评选等手段,让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员工在个人荣誉及待遇上有实质的收获。让员工能够通过积累优秀的表现,让员工的职业生涯在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

三、落实绩效考核作用

当前许多企业纷纷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但部门负责人往往怕得罪人,绩效考核采取先进和末尾往往采取轮流坐庄的形式,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因此要有效落实绩效考核应采取任务积分制,对于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通过任务及根据重要程度和完成度分值设置,对于积极争取任务并完成好的员工进行积分,每月根据积分发放绩效,年终根据积分来评选先进。而对于连基本工作都不能完成好,及在各类任务活动中都推脱的员工,自然就排末尾进行考核。这样不但保障了绩效考核的有效落实,也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协助解决迫切需求

当前很多企业的多数员工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这类员工往往需要帮助又无处求助,如职工家属就业、子女就近入学、重病赴外就诊、子女放学托管等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这些事情只要稍微出力就能够解决,如提供部分劳务派遣职位给急需工作的职工家属、通过校企联谊互助让职工子女可以到单位就近小学入学、通过与兄弟单位建立医疗就诊帮扶协议解决职工及家属异地就诊困难、提供场所解决职工子女放学托管问题。企业有条件能力赢尽可能为职工解决困难提供便利,减少员工心理不安因素。

二、搭建平台释放压力

应充分考虑关心职工工作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员工有舒缓情绪和压力的渠道,如积极成立文体俱乐部、建设职工书屋、活动中心等,通过让员工能够展示自身爱好特长,从另一个方面展示员工自信,挖掘自身潜力,舒缓工作压力,保障心理健康。如通过开展读书征文、郊游踏青、歌咏比赛、体育健身、书法摄影等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使员工在工作之余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快乐的氛围中释放压力,也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三、关心帮助家庭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