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竞技体育

幼儿竞技体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竞技体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竞技体育

幼儿竞技体育范文第1篇

一、活动设计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

我们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的活动往往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活动目标偏离,活动内容基本都是教师的灌输。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内容让我们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活动设计前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1.关注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原有经验,让幼儿“够得着”。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的一名老师在送教下乡活动的试教过程中,选择了大班打击乐《狮王进行曲》,每次试教屡屡碰壁,都觉得进行不下去。原来此活动就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远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送教的地点是乡下,乡下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情况是一样的,可能在音乐感知上会更逊一筹。所以后来,我们就改上了一个小班的打击乐《快乐早餐》。乐器只选用了铃鼓,课前让孩子们充分地玩铃鼓,降低孩子们在活动中对铃鼓的新鲜度。学习的节奏也是生活中经常能听见的节奏|X X|、|X X X |、|X ―|,符合小班孩子的实际发展程度。活动结束,反响非常好。此活动后,我园以年龄段为单位,重新编排幼儿音乐教学的进度表,把一些打击乐、音乐游戏、集体舞教学纳入其中。让孩子的学习变得全面。

2.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感知,让幼儿“摸得着”。在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对教学内容积累一定的感知经验,对活动的开展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幼儿有了感知经验,才不会对教师的提问“冷眼对白”,幼幼间也才可能有交流、分享。同时,因为幼儿有感知经验,教师才能达到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提升的目的。

二、活动过程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幼儿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对幼儿原有经验的激活、分享、拓展、提升的过程。

1.让原有经验活起来。在数学活动《做客》中,教师出示了一张小区地图,询问幼儿是否能看懂,孩子们都摇摇头。教师再提问幼儿:“这是一张小区的地图,小区里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如果去你家该怎么来找?”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区里有很多幢房子,房子上有数字;有的说我家住在701室;有的说我家住在10幢;这里应该是小区的房子,这幢房子应该有两个单元等,孩子的原有经验已被充分激活,教师将幼儿生活中看到的小区引到画图上,让幼儿寻找对应的、相似的画面,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激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孩子“架桥梁”,为后面的学看小区地图作了很好的铺垫。

2.提升原有经验。有价值的集体活动,教师需要提升幼儿的现有经验,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和提高。在体育活动《送眼泪》中,教师给每位幼儿一块海绵,让孩子们尝试送水,并记住自己运了几趟才把盆子装满。有个孩子运了7趟,有个孩子运了5趟。为什么第二个孩子只运5趟就装满了?教师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是怎么用海绵运水的。有的孩子说将海绵往水里一扔就拿起来跑,有的孩子说是将海绵全部吸满水再拿起来跑;有的孩子说跑时拎着海绵,有的孩子说用手捧着海绵,让海绵的水尽可能地不漏掉。教师让孩子们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好?孩子们很快就说出是第二种好。教师及时进行小结正确的运水方法:将海绵充分浸入水中,吸饱水,跑的时候用双手托住海绵,尽量不让水滴下来。本来这些运水的方法是幼儿已有的,但是比较零散、随意,通过教师的及时梳理、归纳,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幼儿竞技体育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124-02

教育家?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环境教育是指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以下以湿地主题的幼儿环境教育为例,分别从理念认同、环境建设、管理提升、课程渗透、亲师协同、教师发展等六方面进行阐述。

一、理念认同

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基础与核心是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用欣赏自然万物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造力,同时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端正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幼儿环境教育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使环境教育真正成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增强师幼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环境建设

园内班级的走廊、主题墙、楼梯等环境布置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园内的幼儿画展不定期地展示孩子的环保作品,园外的宣传栏对幼儿、家长、居民和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宣传,这些常态化的环境教育为湿地主题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基础。

广东省湛江市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是湿地资源丰富的沿海城市,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近海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保护区,还拥有我国唯一的玛珥湖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绿塘河湿地公园。此外,水库、水稻田、海水养殖场等人工湿地广泛分布,为幼儿园开展湿地主题课程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此外,我们还与有关环境的社会机构取得联系,如湛江市林业局、湛江市环保宣教中心、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等,都给予我们环境教育指导和提供相关科普知识。

三、管理提升

由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共同组成生态学校委员会,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引领、组织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工作;我们与湛江市有志开展环境教育的幼儿园组成绿色联盟,共同开展环境教育;在省、市两级环保宣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在广东省湛江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教师和岭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师生的广泛参与下,我们以湿地主题环境教育课题研究提升环境教育的质量。2016年10月,笔者参加广东省环境教育研讨会作经验介绍;2017年3月,我园承办湛江市幼儿园环境教育论坛;同年12月,笔者参加湛江市环境教育论坛,作“图说幼儿环境教育”的专题发言。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每次发言都是对自身管理工作的梳理和提升,每次聆听都是在吸纳和反观,每次实践都是在“做中学”。坚守才能出精品。我们从湛江市绿色学校到广东省绿色学校再到国际生态学校,十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教育,形成办园特色,一批教师成长为环境教育骨干,获得“国际生态学校”优秀教师、广东省环境教育“种子教师”、湛江市“环保达人”等荣誉称号。

四、课程渗透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孩子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如洗手、吃饭时不浪费、不乱丢果皮纸屑、选择绿色出行等,以及幼儿园美工活动、户外游戏、科学活动、体能运动、区域活动、走廊游戏,大量使用废旧材料,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湿地主题的幼儿环境教育采用主题――课程模块――课程方案的三级结构,方案设计包括教育目标、知识点、适宜的年龄段、季节、地点、时长及详细的活动过程等操作性要素。其中,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结合环境教育五大目标,即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态度、技能方法、环境行动,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相关领域的目标要求;在教学时间上,兼顾幼儿园集体教育的惯性模式和户外教育的灵活性,同时运用幼儿的区域活动和自主游戏时间开展相关延伸活动。

在湿地自然环境中,孩子们到湿地公园捡拾秋天的落叶,发现花蕊里的小蚂蚁,闻闻树皮、果实的味道,听听风的声音,摸摸蚂蚁巢,寻找被虫子咬过的叶子……在湿地主题的环境教育中,通过绘本、故事、短片、生态游戏、实际体验和户外观察,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专注的注意力、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坚决的耐心和尊重生命的同理心。

自然体验是湿地主题的幼儿环境教育课程中最受幼儿喜爱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红树林体验游戏“呼吸树”“小动物的家”“红树林的食物链等,孩子们扮演红树林里的小海洋生物,通过轻松、有趣的体验游戏与自然直接接触,体验最真实的情感,产生自己的见解与感受,这种因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感情,将会影响、改变日后其对自然万物的态度。

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孩子对湿地的认知特点,发现孩子对自然现象诸方面的独特视角,这是我们进行教学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自然教育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课程方案主要运用“七步走”的方法,包括引入――构建――实践――分享――总结――评估――拓展七个步骤,其中前五步是针对学习者(幼儿及家长)的教学流程,后两步用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的实践反思调整。课程研究的主要成果――《生态学视野下湿地主题的幼儿园自然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收录了三十篇生动有趣的活动案例,可以帮助教育者(教师、家长或环保志愿者)更清晰地理解自然教育的目标,并围绕湿地这一主题,感受自然教育的跨界内容和多元形式,帮助他们开启或丰富自己的自然教育课程。

五、亲师协同

现代教育家长不能缺席,如水稻田是人工湿地,在湛江广泛分布,教师与家长、孩子走进金灿灿的稻田,摸稻穗、闻稻香、看谷粒、找水源、体验收割等,让孩子们认识水稻的生长条件和环境,懂得珍惜粮食,知道湿地有供给食物的功能,激发保护湿地的意愿。此外,孩子、家长与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的亲子活动,到社区开展环保宣教活动;世界环境日的亲子表演,将亲子游戏融入环保理念;家长制作环保动画片上传到优酷网,与他人共享;孩子的自然学习单,记录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这也是孩子成长档案中最珍贵的内容。2017年6月,家长与教师自编自导的幼儿环保情景剧参加广东省少儿环保艺术挑战赛获幼儿组的最高荣誉“最佳艺术奖”。亲师协同,实现了“教育孩子,带动家庭,辐射社区”。

六、教师发展

湿地主题的幼儿环境教育以研修小组的形式开展,如神奇的红树林这个模块,教师首先共同研讨做什么(确定内容)、怎样做(活动设计与实施)、为什么(理论支撑),最后形成湿地课程方案。

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走进红树林,寻找泥土中的洞穴、观察有哪些生物生活在红树林的树叶里、树干上,共同探索红树林的秘密,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红树林湿地环境,察觉动植物的外形特征。我们在漫步红树林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生物学事实,而是关注幼儿的感受和感知,关注幼儿沿着红树林小径漫步时的“感觉”,让他们停下来进行思考。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引导幼儿了解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激发幼儿热爱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环境意识。

幼儿竞技体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主题课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材料创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为应对市场对人才具备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综合主题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政策推出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在综合主体课程背景下,创新设计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以及材料,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探究,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一、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的创新设计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智力发展以及身体发育还处在基础阶段,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以及刺激智力发展,帮助幼儿在成长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家长以及教育机构过分重视对幼儿进行超前知识的学习,使得幼儿教育适得其反,鉴于此,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游戏内容的创新设计应当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幼儿的实际知识接受水平,从而进行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的创新设计,简单以小班幼儿的区域游戏内容创新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小班幼儿在智力以及身体发育上面还较弱,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特征都是处在一个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区域游戏创新设计时,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实际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特征,同时要设计运动量较小,符合小班幼儿的身体发育以及基础力量特征,另外在创新设计区域游戏内容时,要考虑到小班幼儿对世界好奇心强这一特点,综合出一套既具备知识学习内容,又具备一定趣味性的主题游戏课程,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简单举个例子,教师构建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综合课程,开创多种区域游戏,帮助幼儿通过区域游戏内容达到理解各类型动物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开创美工区域游戏,准备贴纸、褶皱纸、各类彩纸、胶水、剪刀等,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动物形象,自主通过应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刀、胶水等设备,做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幼儿通过该种区域游戏,一方面认识了各种动物,并深刻记忆,另一方面锻炼了小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工具的运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构建一个表演区域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扮演,幼儿通过在集体面前的表演,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等。

二、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创新设计

对于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运用准备上,教师应当将幼儿作为游戏设计以及材料准备的主体,而不是将教师自身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作为游戏设计以及材料准备的主体,因此,幼儿园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当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特点,再结合幼儿自身对游戏需求的方面,进行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将综合主题课程与区域游戏相结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教师在确定了综合主题课程之后,要进行游戏材料的准备,通过电信、网络、纸张等方式,将要开展的综合主题课程详细的介绍给家长,并且把需要准备的游戏材料通过列表的方式,要求家长和幼儿协力准备好,幼儿通过家长对游戏材料准备的重视,也逐渐树立起责任意识,教师则可以将收集的游戏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帮助主题课程顺利开展,在主题课程开展中,幼儿通过参与游戏从而反复运用游戏材料,达到巩固知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合理放置保存这些游戏材料,通过观察研究,将幼儿的弱项科目以及感兴趣的科目进行科学的延伸,使得幼儿可以长期的接受到感兴趣的课题,从而对该课题自主进行深入探索,推动幼儿未来的发展。

三、结语

综合主题课程是新课程改革措施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因其多元化的特性使得幼儿园区域游戏在内容以及材料的创新设计方面,更具趣味性,极大的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游戏需求,从而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推动幼儿高素质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娜.浅谈幼儿主题活动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5:45-46.

幼儿竞技体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本化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管理;班本课程;课程生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4-0010-05

课程园本化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以来重要的课程改革内容。〔1〕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课程园本化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多成果。主题活动需要整合多领域教育内容,以推动幼儿的多方面发展,是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重要体现。然而,主题活动的整合性对幼儿园的课程研发及教学实践带来了挑战。例如,如何有效平衡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让主题活动成为各领域活动的“大拼盘”;如何兼顾幼儿实际发展与园所特色发展的需要,既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又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如何管理课程,对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引领,保护教师参与课程探索的热情,不让教师产生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因此,合理设计与科学实施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重要工作。

一、园本化的主题活动设计

(一)确定主题网络

每个主题的内容都可以网络的形式呈现,而网络的逻辑层次很重要。层次的多少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主题的层次越多,主题的相关内容与主题核心目标之间的联系就越远;主题的层次越少,主题的相关内容与主题核心目标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不过,主题的内容也可能越容易受到限制”。在教学实践中,主题网络层次越多,包含的教学活动就越多,活动材料、活动类型及活动时间也会随之增加。有教师会为尽快完成主题活动,随意削减活动内容;有教师则会因为要马不停蹄地组织实施主题活动而产生倦怠情绪。

为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主题活动的设计应通过精简网络层级来保证活动内容与主题核心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主题活动实施效率;应保证活动设计及实施的开放性,宜灵活设计主题内容,不限制活动组织形式,等等。

一般而言,可将主题网络设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主题名称及其核心目标;第二层是若干子主题及子目标;第三层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如果某个子主题还能继续分解,并将产生更多层级时,则可以此为新的主题切入点,再行分解,直至形成新的三级主题网络。

(二)拟定主题及核心目标

一般而言,主题有四个基本来源:一是领域,即主题是根据领域内容确定的。二是社会生活事件或幼儿的生活事件,主题围绕这些具体事件展开。三是某些现象或原理。四是文学作品。〔2〕主题往往还会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办园特色。

总之,主题及核心目标要贴近幼儿生活,要结合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园特色,对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起引导作用,因此,主题和核心目标应能全面概括主题活动内容,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目标。

比如“春天”这个主题可体现科学、语言、健康等领域的教育与发展价值。因此,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可围绕促进幼儿“萌发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目标展开,以引导幼儿“通过认识大自然里生命的孕育、生长等感知生命的奇妙”。这样,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生态意义的主题活动即可生成。

(三)分解主题及核心目标

分解主题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因素分析视角,一种是学科或领域分析视角。由于后者容易打破主题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使原本整合的活动还原为单一的学科或领域活动,〔3〕因此宜通过因素分析来分解主题。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以促进幼儿在已有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4〕

分解主题的核心目标,应遵循“因素主导,发展为要”的原则,即:分析主题所包含的基本因素,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对这些基本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将主题的核心目标分解为相应的子主题与子目标。子主题的表述应开放,以避免限制具体活动的设计,要处理好各子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保证主题结构的完整性。

以中班主题活动“我爱我的妈妈”为例。这个主题包含的基本因素有感受被爱、感恩母爱、学习付出、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等等。“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性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为此,我们在设计该主题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这一基本因素,即从与妈妈的交往中,学习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懂得怎样去爱一个人。

而“发展爱的情感、了解所爱的对象、表达自己的爱、付出爱的行动”是人与人之间任何类型的“关爱”都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将该主题分解为:子主题一“了解我的妈妈”,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妈妈的职业、喜好等,从而加深爱妈妈的情感;子主题二“我来爱妈妈”,让幼儿在了解妈妈的基础上,尝试付出爱的行动,学习表达自己的爱。子主题一为子主题二提供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情感支持,子主题二则为培养幼儿“知行合一”的品质提供了可能。

(四)设计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竞技体育范文第5篇

1.大班级部的幼儿在队列队形上还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孩子的走路姿势不正确,因此踏步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加强的。

2.中、小班级部幼儿的体育运动能力、体能方面不够理想。

3.课外活动时候,教师对幼儿有目的的体育运动组织,没有体现出来,有时幼儿在无目的的玩各种玩具。

4.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低,不乐于参加各种带竞技性的体育活动。

二、解决方案:

1.大班的幼儿是幼儿园每次亲子运动会升旗仪式的旗手,在大班要加强幼儿的队列队形的练习,加强基本动作练习。

2.中小班幼儿学习基本的列队。加强《课程》中要求的体能锻炼。同时逐步的培养幼儿的体育运动兴趣。

3.组织教师学习基本的体育教学知识、手段。能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

4.加强幼儿来园时的早锻炼组织。形式和手段呀多样化。

5.针对大班的幼儿,要逐步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设置多样的体育兴趣活动,比如:溜冰、单车、跳绳以及各种棋类的学习。同时在大班要培养一支足球队,加强幼儿对外界的联系。

6.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竞技活动,加强本幼儿园内幼儿纵向、横向的交流

三、主要工作:

三月:

通过学期计划并安排具体工作;工作室成员根据园内工作安排,书写自己的工作计划;“三八节”游戏活动的组织;各成员上报自己的游戏名称,小组讨论决定最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