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1.法律法规方面

1.1加强法律法规的层次性

法律层面、行政法规层面、部门规章层面的法律文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关系是有高层到低层,相对稳定性也是逐渐减弱。针对具体问题的法律条款应当尽量出现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法律层面的文件内容应当加强宏观的指导性。力求法律层次分明,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均衡。低一级层面的规定应当以高一级层面的规定为基础,具体条款的来源应当明确鲜明,使得法律体系的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1.2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发现,其在立法程序上多是采用由上及下的方式。在市场运行和行业的管理活动出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时,立法机构主要研究法理方面的问题,将问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制定高级别的法律条款指导低级别规定的颁布。而不是简单的为解决问题,颁布针对性地文件。即将法律颁布前的后台工作做足,一方面提高法律条款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法律的稳定性。这种立法程序值得我们借鉴。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相关的立法程序,改变目前出现问题就颁布相关文件解决问题,问题多了直接上升到法律层面的现状。

2.政府监管方面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提高政策法律体系中政府的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

2.1逐步放开具体造价管理活动

政府对于具体的造价管理活动干预应当以间接方式为主,采取逐步放开的策略。对于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造价管理活动,尽量由相关单位以合同等方式解决。区别政府工程与非政府工程分别管理。对于政府投资的工程,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操作程序,明确管理责任。对于非政府投资的工程则应完全放开,视其为普通的市场交易活动,仅在安全、环境等方面给与关注。

2.2重视法律法规的补缺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各级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针对目前我国行政法规层面的文件较少,部门规章层面文件凌乱冗杂的局面,政府应当加强不同层面法律法规的研究,改变目前我国法律少、行政法规缺、部门规章乱而多的局面。组织相关的研究机构深入问题出现的第一线,剖析问题背后的法律渊源,补充法律、行政法规层面的相关规定。

2.3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部门规章多而杂,是我国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显著特点。尽管近期出现了几部委联合相关文件的情况,表明了政府改革的态度,但是各部门分别颁布的规章仍然有冲突的现象,因此应当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络机制。形成部门颁布规章之前,能够送往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评议制度,保证部门规章层面的一致性。

3.行业协会方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行业协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法制建设上来了。因此,完善我国与造价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同样应当注重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解决目前我国政策法律的许多问题都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3.1重视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的立法参与

政府部门中应设有专门的行业法规管理机构并与行业协会建立联合研究机制,加强立法理论的研究。通过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学会,让行业协会培养大批既懂法律又懂造价专业知识的人员,鼓励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参与立法。同时在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时应该尽量让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去完成。在此可以借鉴英国的立法经验,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绝大多数由政府委托建筑业行业协会或学会编制,政府部门设立的行业法规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的规范与标准。这些技术规范与标准有些是必须遵守的,有些是可以选择遵守的,各参与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执行,还有部分是指导性质的,仅供参考而已。由此再次验证了培育行业协会的重要性。

此外,我国政府在修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除了理顺现有的关系,明确各类人士的权、责、利以外,还要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明确外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其咨询专业人士在进驻中国市场的资质要求及如何与国内同类企业和专业人士进行资质互认问题。

3.2建立高度的行业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改变目前行业协会和学会以开展学术交流为主的现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和学会的各项职能,并通过协会规章,规范会员的行为,维护行业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行业自律”,代替政府实现对行业的微观管理。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对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完善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工作重点上注重个人执业资格的管理,树立执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信用风险意识。

3.3加强协会自身制度建设

协会应加大个人会员的比重,并将个人会员根据资质背景的不同分成学生会员、普通会员和资深会员三类。协会和学会除了具有目前开展学术交流、定期出版刊物、实行继续教育等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职能:对专业人士资质审查的职能、组织实施执业资格考试的职能、制定有关合同文本和技术标准的职能、建立对高校专业教育评估的职能、制定行为规范约束会员行为、与其他国家行业协会建立资格互认等。

4.投资体制方面

从发达国家建设工程投资体制可看出,各国都很重视市场机制在建设工程投资中的作用,并且在积极倡导各种性质的资金投向建设工程。

这不但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更能够引入投资主体的自主投资控制机制,提高投资效率。而从我国的现状看,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投资体制,排斥市场机制,非政府资本要参与工程建设也受到各种阻碍。随着建设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出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的自然垄断属性应当逐步弱化,各种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的门槛应当降低,因此为了改善建设工程的投资体制,从源头上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应当进一步明确政府以及各投资主体的角色,提高投资效率。政府投资为主要向市场投资为主转变,即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开辟多条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和投资机制,加强市场机制对于建设工程投资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投资主体,管理主体以及建设主体主动的控制工程造价。政府则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推动投资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建设工程投资环境,以利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5.结论

通过改善市场竞争环境,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水平的做法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所应验。而目前我国的投资体制现状是老牌国企对于许多行业的投资都有垄断获准垄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于许多建设工程投资还是望而却步的。这就导致市场主体的单一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因此,政府管理方面应当适当的扶持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会相互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改善管理方法,这都将会有利于社会投资管理效率的提高。具体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为部分业绩好,管理水平高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优惠等,鼓励其参与建设工程投资。这样,一方面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也给部分老牌国有企业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 [科]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

一、前言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科学合理的加工成本核算方法及制度能够降低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能够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成本信息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准确掌握企业生产制造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出更加准确合理的决策,指导企业的未来发展。通过对机械制造成本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地改进措置,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估算研究现状

1.成本设计方法学

成本设计方法学主要包括面向成本的设计和按费用设计两种,面向成本的设计的方法简称为DFC,主要是指在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对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进行设计、加工、装配、检测、销售、使用、维护、回收以及报废等多种成本因素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修改影响产品成本的高费用部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按费用设计的方法简称为DTC,主要是指在可靠的模型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科学的成本目标,将成本的确定与技术、性能以及工程进度列为同等重要的因素,发挥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成本设计的结果达到预期的成本目标。目前,我国针对DFC和DTC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成本估算策略

成本估算策略分为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技术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以及施工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和并行成本估算策略四种。

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大多都是采用基于历史成本数据的统计法,通过建立产品方案设计阶段的产品参数和成本之间的数学关系,对某一类特定产品进行估算,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大都是通过对产品加工工艺进行分析,通过对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认识和跟踪产品成本产生的来源和变化,设计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降低成本的设计。但是,这种成本估算的难度一般较大,而且存在较大误差。

施工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一般都是通过建立准确的成本估算模型――公差模型来进行产品成本估算,可以通过制订加工工艺、选择工艺参数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优化产品成本,但是,这个阶段的成本估算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并行成本估算就是指采取相应的成本估算策略和成本估算方法,实行工程思想和方法的并行,达到成本估算与设计进程的并行,对产品生产的成本信息进行实时反馈,达到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成本估算方法

成本估算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基于统计和参数拟合的方法以及分析估算方法两大类。

基于统计和参数拟合的方法有,回归分析估算法、相似估算法、功能成本法、参数法以及神经网络法。回归分析估算法是指通过统计评估,利用回归计算的方法得到相关的成本或者价格函数,适用于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相似估算法是指以基础技术设计草案或者工艺元素为基础利用相似性关系界定产品成本增长规律的估算方法。功能成本法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估算产品功能的成本的方法。参数法是指以产品的成本驱动参数为依据,预测产品的成本,大多在产品设计早期使用。神经网络法同样也适用于产品设计早期,主要是指通过大量的样本训练,通过神经网络统计输出参数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实现成本的估算。

三、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1.产品生命周期

机械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概念到设计一直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机械制造产品的一生,一般包括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产品使用阶段、产品回收阶段五个阶段,是指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施工设计、生产计划、生产制造、仓储、运输、销售一直到使用、维护直到产品报废后处理的整个过程。

2.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机械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耗费的费用,具体是指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施工设计、生产计划、生产制造、仓储、运输、销售一直到使用、维护直到产品报废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耗费的研究费用、设计与发展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维护费用以及废弃回收处理费用的总和。

3.产品生命周期类型

机械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根据长度以及相应的生产规模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长期产品重视产品的制造以及使用成本,它的开发周期一般都持续多年,与之相应的它的运行寿命长达几十年,制造成本是短期和中期产品的百倍千倍甚至更多,但是年产量不高,子系统多且复杂而且可更换,一般是指飞机、生产设备等机械制造产品。中期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是1年到5年不等,当然,与之相应的它的运行寿命一般也只有1年到5年,成本相对长期产品较低,年产量较高,子系统一般会被新产品替代,一般是指计算机和汽车等产品。短期产品一般是指家电等生活用品,开发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内,但是运行寿命一般都是两年左右,制造成本一般很低,但是年产量很高,子系统一般都比较简单,通常都是报废后处理。

4.产品生产周期成本的构成

产品生产周期成本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使用维修成本、报废回收成本以及各阶段的管理成本。使用与维修成本占的比例最高,一般可以达到一半以上,其次是制造成本,然后是设计成本。除此之外,产品生产周期成本还可以按照成本的发生源分为制造商成本、用户成本及社会成本。制造商成本是指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以及使用维修的成本,用户成本是指在产品的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报废处理的回收成本,社会成本具体是指环境污染、人体的健康损害以及废物处理的成本。

5.产品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产品制造、管理并包括其附属特殊费用的总成本,主要有制造成本和经营成本两部分构成。制造成本由包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以及特殊单件成本。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设计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暂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品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特性,对产品生产的很多后续环节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进行成本估计能够帮助设计师了解产品的成本信息,帮助设计师评价设计方案,对产品生产周期整体进行整体考虑,将降低成本的观念落实到产品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指导。

四、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对象不明确

现在,我国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一般都是将不同类的产品进行统一的成本核算,造成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目标明确。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加工成本合算的目标只要是固定的生产销售中产生的费用,但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来说,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以成本核算为参考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策略,并通过未来市场的变化决策企业的机械制造加工成本。因此,应该明确企业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目标,关注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中的细节问题,从细节上控制成本,调整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没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

针对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只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的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标准包括成本预算标准和合理分配成本执行对象以及执行标准。我国当前的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大都是以成本核算对象为依据进行笼统的分类再进行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加工成本核算标准不同意,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费用也没有分出明晰项。而且,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缺乏程序性和严谨性,很多成本核算工作人员未来人谋取私利或者简化程序,减弱了成本核算的只能,导致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漏洞和误差,造成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不准确,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未来发展以及策略发展的长期规划。因此,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为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

3.计算方法不合理

进行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关键就是使用计算方法对成本进行计算,因此,计算方法对于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核算方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机械制造加工核算结果产生偏差。另外,随着企业成本分工的明细和专业化,企业的生产模式越来越复杂,给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带来了困难,有可能会影响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机械制造加工行业的长期发展,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

五、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1.落实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确定成本核算标准

在进行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做好基础工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避免核算过程中出现误差。进行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组建记录储存原始凭证的机制体系,并在进行查阅或者核对凭证的时候做好行为记载。另外,要制定明确的人工及材料消耗成本核算标准,强化定额控制力度。在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成本支出,针对不同性质的成本支出应该制定不同的成本核算标准,并遵循简便、科学的原则结合不同的成本核算标准设计出最佳的成本核算方案,提高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2.明确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目标

虽然不同企业的规模以及理念不同,但是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目标的要求基本相同。首先,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经验理念契合,并且能够满足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其次,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要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性质的要求。另外,在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将不同类型的产品单独作为一个目标对象,按照品种方式分别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此外,如果机械制造加工的产品包括主要产品和副产品,要将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分别作为目标对象进行核算。

3.寻求最科学的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计算方式

每个机械制造企业的性质都各不相同,不同产品的状况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计算方式。对企业或者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出最佳的计算方式。

六、结语

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对于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向性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结合机械制造加工成本核算的标准,使用最佳的成本核算计算方式,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孟昭海.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149-150.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我国交通工程在造价管理上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造价控制,首先是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造价管理模式时,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虽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如今,交通工程量庞大,传统的造价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完全不适应现如今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若是依然在交通工程造价采用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交通运输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则大大削弱。为此,对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我国现如今,在造价管理模式上出现了制度不完善等现象,我国的交通管理体制根本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造价管理中出现了分散的局面,导致管理中问题重重,工程各环节的衔接处理不当,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另外,在交通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随意性比较大。每一项工程的展开,必须做的工作就是结合投资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判断该工程是否可开展,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交通工程并没有为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常常没对交通工程进行设计以及未制定投资额度等方面的措施,当项目实施存在问题时,就根据施工情况采取措施解决,这样往往处理的效果不理想,无法对工程进行良好的管理,随意性很大。在施工前期阶段,交通工程造价管理为零散状态,加之政府等相关部门对造价管理不予重视,导致工程造价无法进行良好的控制。造成我国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出现种种问题的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指导等,造成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无法按照相关规定有条不紊的开工。实际上,我国各大省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都出台了相应的造价管理制度,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其落实到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规定不够健全,存在漏洞,远远无法满通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政府方面对造价管理认识度不高,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系统对交通工程造价管理行为进行约束、指导。

2提高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完善制度,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提高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首先要从制度着手,施工单位建立一个造价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制度的落实人员由施工单位的全体施工人员负责,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效率低,提高造价成本的现象,施工人员参与到造价管理工作当中,会自我约束,自觉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我国现如今对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还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此,各省市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造价管理制度,规范造价管理工作。省市级所制定的造价管理制度,同样具有强制性,但是,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监督,交通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在日常工作积极配合落实省市级所制定的造价管理工作制度。在交通工程造价管理中,控制造价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就是详细计算项目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建设所需花费的费用,并将其费用与施工队伍成本情况相结合,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就是将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费、机械费等费用超支的部分,采用公费补足,适当的降低员工的收入,若是出现结余现象,则增加员工的收入,通过此方式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2做好成本控制计划工作

在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当中,为了有效控制施工造价,务必要做好成本控制计划,一把情况下,在顺利完成责任成本分割、分包成本这两项工作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进行总成本的计划工作。总成本技术设计范围比较广,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全面,在成本计划中要考虑管理费、现场经费等各种费用,考虑周全所编制出的成本计划书才具有价值。总成本计划中往往将其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项目可有效控制成本,另外一个是不可控制成本,所谓的不可控制成本指的就是管理费、税费等费用,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经费。相反,项目可控制成本就是在总成本造价中,排除不可控制成本之外的那一部分项目成本,即为项目可控制成本。这两大成本中,在总成本计划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可控制成本上,造价人员在施工未开始阶段,便进行可控成本计划工作,结合交通工程的施工设计、时间等,计划可控成本。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程量改变、方案更变以及材料价格偏高等现象,所以,成本计划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合理的调整工作,调整时,全面分析影响原成本计划的因素,并完善成本计划书,将其作为工作指导的有效文件。

2.3加强造价审核力度,做好竣工后的造价管理工作

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造价审核是造价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交通工程建设规模、施工单位的实力以及造价资料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造价审核工作中,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造价审核力度,在审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审核工作,保证审核的质量。审核时,一般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审核,即对比审核、全面审核,两种审核方法虽不同,但是审核的目的均相同,都是要掌握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投资目的。提高交通造价管理工作水平,既要建立监理造价管理制度,也需要加强审核力度,对工程造价以跟踪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审核工作中,遵守经济法规,开展动态、静态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造价审核,避免出现短期行为。很多施工单位认为,在工程竣工之后就不需要重视造价管理工作,然而,有部分费用就是在竣工之后所产生,为此,在竣工之后,依然需要进行造价控制。交通工程造价的确定工作,需要参考竣工结算数据进行确定,其关乎着业主与施工单位的利益,业主、施工单位对交通工程的结算审核工作都倍加关注。

3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控制;管理;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16-01

0.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强调从项目源头开始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是控制投资、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的有效方法[1]。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为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建设行业对工程造价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目前看来它不仅仅是建设中的经济问题,更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虽然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2]。本文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突出的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水平。

1.工程造价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1 主动控制工程造价的意识较为薄弱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单位只注重项目竣工时的价格结算,对施工前的预算不够重视,这就属于事前主动控制较小,事后被动控制较多,我国普遍存在重视施工建设轻视施工设计,对大型的工程项目来说能够做到全面的设计预算,但是对中小型项目就容易忽略设计预算。

1.2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在我国工程的定额分为很多种,有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以及地区统一定额,甚至有一些建筑企业也有自己的工程定额,国家制定的统一定额周期较长,变化也很小,但是省级的工程单位往往也制定自己本省的定额,不同的工程定额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者在使用时就容易出现混乱,因为执行的标准不统一,最后工程的造价也不一样。

1.3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三超”想象

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常常出现决算超过预算,预算超过概算,概算超过估算这种怪异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是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同时失去控制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原因有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工程项目高策决策出现失误、项目工程出现变化、实际建设标准超过设计的标准等,这种现象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向系统化和法制化的发展。

1.4 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不足

现在国内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虽然有很多,但是整体来看呈现出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太小,且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员不够等,行业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市场的竞争。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业的造价工程师人才很少,而且很多有从业资格证的人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有缺少资格证,因此少数拥有从业资格证的造价工程师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2.针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机制

2.1 多方面配合,制定精确的造价目标

对即将要投资建设的项目进行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决策,对项目后期的建设和建成后的效益回收有着决定的影响,因此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对整个建设过程至关重要。在决策阶段建筑公司要让项目的工程造价人员作出全面的合理的研究报告,而且报告中要包括该项目建成之后的经济效益分析,要指出整个过程中使用的建设技术,然后整理出一份完善的初步施工方案,如果该方案获得通过要在资金投入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这样才能使决策阶段切实的起到作用,并且控制了整个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2.2 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政府的职能部门要适时的规范建筑市场,起到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作用,并针对各个阶层的造价管理部门建立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统一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实现各种造价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切实的为工程造价人员提供服务。

2.3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便捷和效益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之中,不但可以发挥和提高现代化管理的水平,也可以将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与国际管理技术互相融合和学习,为此我们现在应该也必须努力将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信息化和网络化,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设,也为国内各个行业有效实施工程造价的管理贡献力量[3]。

2.4 加大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只负责预算结果到现在的可以影响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设置了工程造价管理这一专业,但是培养的重点方向却与市场需求不相符,所以现在迫切需要在重点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通外语、精通计算机以及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必要时可以为此专业设置硕士点 和博士点进行专业培养。

3.结束语

对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是工程项目的一个核心问题,也关系着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体现出企业在工程项目前期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交付中所用到的全部建设费用,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对我国建筑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地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才能切实的改善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才能使建筑行业进一步造福民生。

参考文献

[1]王光丽.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314-316

[2]徐媛媛,何静丽.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9,(31):266-267.

[3]汝俊兰.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安徽建筑,2010,(04):173-175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事实上,这一工作要求施工企业不仅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而且也需要将这种监管的理念深入到不同的企业部门当中,从而确保在微观层面上得以落实(崔淑艳,2003)。另外,施工企业也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监督部门,保证造价管理工作在监督之下进行运转,也可及时发现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可以得到控制。

第三,提升预测能力,并强化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的履行能力。施工企业的施工活动都是在合同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对于施工活动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开展,杜绝不合理的造价管理活动状况的发生。

合同在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当中的巨大作用要求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与履行环节都需加以重视,企业要保证自身遵循合同的前提下,同时根据合同的要求以及对财务活动情况进行的科学预测,督促合同另一方严格遵循合同要求,保证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也最终使得产品、服务的质量能够得到控制。另外,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必要设置一系列的激励措施,督促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出较大的效应,并且严格按照造价管理程序,杜绝虚假保障的现象出现,同时也杜绝变相的不合理造价管理状况的存在,从而最终将企业施工工程造价管理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种激励措施包括着多个方面,但必须要注意的是需要将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激励措施。事实上,就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而言,物质上的激励往往是最为重要的,施工企业可以为内部各个部门制定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评价指标,给予整个部门以特定的物质奖励。

最后,加强理念培训,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必须加强对施工企业员工的理念培训,促使其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工程,质量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喻华,2006)。促进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合格的职业操守,做一个以质量为先的合格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另外,加强高层管理者的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决策作用,制定合适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规定,用先进的制度管理企业,引导员工严格按照规定做事。而且要及时跟进对工程造价管理状况的总结反思,总结先进经验,用于企业以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