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施工工程预算

施工工程预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施工工程预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施工工程预算

施工工程预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工程预算 阐述

前言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在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要根据经营战略和内外条件,按照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通过对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由于项目施工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再加上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征,所以体现建筑产品货币表现形式的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施工单位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测算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施工单位进行劳动组织与安排,以及进行材料和机械管理的依据,同时还是优化施工方案和编制投标报价的依据。所以,能否在项目施工中发挥好工程预算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

项目施工的目标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施工企业要想实现其综合经济效益,必须以实现其所属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基础。

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拓展其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由此造成了各施工企业的项目点“多”和“散”的现状,工程公司的项目点一般都有三十个左右,而且几乎遍布全国的所有省市,有的甚至已扩展到国际市场。所以,目前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点的管理就显得有些鞭长莫及了,只能从宏观上予以指导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对所属项目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施工企业内部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体现之一就是实行了逐层的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公司和集团公司,项目部和公司,施工队和项目部,每年都要签定责任成本承包合同,内容包含产值、利润、工期、质量和安全等各项承包指标,年底经考核后进行奖惩兑现。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它对调动项目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起了积极的作用。

实行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签定承包合同前的成本测算;二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三是承包期满后的成本考核和兑现。以上三个阶段在成本承包责任制的运行工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成本测算是基础和前提,成本测算工作进行的是否全面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运行的成败,工程预算是成本测算的基础和依据。

1.1 成本测算的目的和意义

成本测算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完成某一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及利润目标进行预测的过程,是签定责任成本承包合同的依据。近年来,成本测算工作在施工企业中得到了很大程度地重视和推广。

1.2 成本测算的原则

成本测算应遵循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成本测算时,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完成项目所需的各种费用进行详细和全面的测算,对挖潜增效的途径和指标进行科学的预测;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对于测算的结果应持客观的态度,不能主观地予以变动。在目前建筑市场激烈竞争和招投标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出于经营战略的考虑,以不合理标价中标,这是不可避免的事。但下达的责任成本,却不能以单纯的标价为依据进行扣除,必须经过成本测算,对于明显亏损的部分,由企业进行补贴,这在标价过低的情况下是必要的战略性措施。但这种亏损是亏在明处,补也补在明处,项目的经济责任十分明确。

1.3 成本测算的依据

成本测算的依据是设计图纸,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文件,企业定额,工程预算编制办法,项目部的生产要素配置情况,企业或工程所在地的有关政策、规定等。

1.4 成本测算的方法

搞好成本测算的前提是应用好工程预算。对预算知识掌握的透彻与否,以及使用的是否灵活,直接关系到成本测算的准确程度。

(1)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进行成本测算,需要调查和收集的基础资料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文件的收集,包括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工程量清单等。二是预算资料的收集,包括预算定额,企业定额,预算编制办法,以及本单位关于预算编制和管理费开支的有关规定等。三是工、料、机单价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四是项目部生产要素配置状况的调查。因此,做好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是搞好成本测算的基础。

(2)定额的采用:成本测算,应使用能够反映企业自身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但对于目前暂无企业定额的施工企业可以暂时采用各专业部颁定额和各省市地方定额,但可根据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方法,适当调整与施工方法不配套的工、料、机消耗量,使得定额更能准确地反映和接近工程实际,提高成本测算的准确度。

(3)直接费的测算: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组成。工料机费用应根据企业定额和工料机单价分析,其它直接费的取费标准应执行企业规定,一般比部颁标准要有所降低。

(4)管理费的测算:管理费应分为施工队(含外部劳务) 管理费和项目本级管理费两个部分来测算。施工队管理费按照企业规定的取费标准进行测算,项目本级管理费则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企业财务有关管理费开支的标准进行测算。比如,根据项目部管理人员人数和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测算工资,根据科室和人员的配置情况测算办公费和差旅费,根据施工的外部环境测算业务招待费等。

(5)测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成本测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成本测算时要做到思路清晰和条理分明,尤其要注意到测算工程中重算和漏算现象的发生。

2.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施工的过程也就是货币转换的过程,作为体现工程货币表现的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 工程预算是签定劳务合同的依据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雇用劳务已成为施工企业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加强雇用劳务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工作。做好雇用劳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合同管理,签定合同必须以分项工程的施工预算为依据。

2.2 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

生产要素是指劳动力、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任何一个项目的施工,如果不重视这些生产要素的科学组织和管理,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组织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必须以工程预算中的劳、材、机统计数量为基础;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的物资和机械设备管理,尤其是对劳务队的物资、设备的供应控制,也离不开工程预算,否则就会造成施工材料或机械设备的超额供应,从而形成隐性超付款,增加工程成本。另外,在项目施工中的资金计划和管理,也必须以工程预算为依据。所以,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

3.工程预算在项目滚动发展中的应用

项目部只有在滚动发展中,施工企业才能不断实现其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建筑行业僧多粥少,承揽工程任务已成为施工企业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也成为项目部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建设单位发包工程大都实行招投标制度,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投标才能承揽到工程任务。因此,作为投标工作核心的投标报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投标报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中标后的经济效益。报价过高,中标率就会降低;报价过低,尽管中标率增大,但可能无利可图,甚至承担工程亏本的风险。因此,能否应用工程预算准确计算和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在投标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前提条件。

施工工程预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预算是施工单位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测算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进行劳动组织与安排,进行材料和机械管理的依据,也是优化施工方案和编制投标报价的依据。工程预算能否在项目施工发挥好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

项目施工目标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施工企业要想实现其综合经济效益,必须以实现其所属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须拓展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因此,企业对项目点的管理显得鞭长莫及,只能从宏观上予以指导和控制,使得企业对所属项目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制,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企业内部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体现之一就是实行逐层的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公司和集团公司,项目部和公司,施工队和项目部,每年都要签定责任成本承包合同,内容包含产值、利润、工期、质量和安全等各项承包指标,年底经考核后进行奖惩兑现。工作实践证明,它对调动项目部工作积极性,加强项目部成本管理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起了积极作用。实行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一般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签定承包合同前的成本测算;二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三是承包期满后的成本考核和兑现。三个阶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本测算是基础和前提,它进行得是否全面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运行的成败,工程预算是成本测算的基础和依据。

(一)成本测算的目的和意义。成本测算是应用科学方法对完成某项目所需全部费用及利润目标进行预测的过程,是签定责任成本承包合同的依据。(二)成本测算的原则。应遵循科学和实事求是原则。应运用科学方法,对完成项目所需各种费用详细和全面地测算,对挖潜增效的途径和指标进行科学预测。对测算结果持客观态度。企业出于经营战略考虑,以不合理标价中标,这是不可避免的事。但下达的责任成本,却不能以单纯标价为依据进行扣除,须经成本测算,对明显亏损部分,由企业补贴,这在标价过低情况下是必要的战略性措施。但亏在明处,补也在明处,经济责任十分明确。(三)成本测算的依据。是设计图纸,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文件,企业定额,工程预算编制办法,项目部的生产要素配置情况,企业或工程所在地的有关政策、规定等。(四)成本测算的方法。前提是应用好工程预算。对预算知识掌握透彻与否,使用是否灵活,直接关系到成本测算准确程度。1、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编制工程预算时,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是很重要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设计文件收集。二是预算资料收集。三是工、料、机单价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四是项目部生产要素配置状况调查。做好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是搞好成本测算的基础。2、定额采用:成本测算,应使用能反映企业自身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目前暂无企业定额的可暂时采用各专业部颁定额和各省市地方定额,可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方法,适当调整与施工方法不配套的工、料、机消耗量,使定额更能准确反映和接近工程实际,提高成本测算准确度。3、直接费测算: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组成。工料机费用应据企业定额和工料机单价分析,其它直接费的取费标准应执行企业规定,一般比部颁标准要有所降低。4、管理费测算:施工队管理费按企业规定取费标准测算,项目本级管理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企业财务有关管理费开支标准测算。比如,据项目部管理人员人数和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测算工资,据科室和人员配置情况测算办公费和差旅费,据施工外部环境测算业务招待费等。5、测算中应注意:成本测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思路清晰和条理分明,尤其要注意到重算和漏算现象的发生。

二、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施工过程也就是货币转换过程,作为体现工程货币表现的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工程预算是签定劳务合同的依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雇用劳务已成为施工企业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加强雇用劳务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工作。做好雇用劳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合同管理,签定合同须以分项工程的施工预算为依据。(二)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生产要素指劳动力、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任何项目施工,不重视生产要素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生产要素的组织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须以工程预算中的劳、材、机统计数量为基础;其次,施工过程中物资和机械设备管理,尤其对劳务队物资、设备供应控制,离不开工程预算,否则会造成施工材料或机械设备超额供应,形成隐性超付款,增加工程成本。另外,在项目施工中的资金计划和管理,也须以工程预算为依据。工程预算是生产要素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三)工程预算在项目滚动发展中的应用。项目部只有在滚动发展中,施工企业才能不断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承揽工程任务已成为施工企业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也成为项目部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投标才能承揽到工程任务。因此,作为投标工作核心的投标报价显得至关重要,投标报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中标后的经济效益。报价过高,中标率就会降低;报价过低,尽管中标率增大,但可能无利可图,甚至承担工程亏本的风险。因此,能否应用工程预算准确计算和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在投标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前提条件。

总之,工程预算在项目施工的成本测算、项目管理、变更补差和投标报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项目施工中,准确、灵活、科学地应用好工程预算,对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维丽.工程建设定额基本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 徐大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施工工程预算范文第3篇

1.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招投标方式是许多建筑工程选择施工企业的重要方式,对招投标过程的预算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企业的中标概率。因此,在招投标环节中应用工程预算管理,借鉴以往招投标工作的经验,对招标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加强对自身成本的管理控制,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中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1]。

1.2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项目财务状况的详细了解,可以准确计算出成本的损益点,从而编制出合理的工程预算,通过对施工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做好企业财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够有效把工程的施工成本限定在可控范围内,达到提高施工企业效益的功能。

1.3有助于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把握住资金使用的重点

通过对工程预算的管理,能够准确抓住预算当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当中的变更、隐蔽工程和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如此以来,在实际施工当中,就可以通过加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监管,有效保证资金使用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避免了资金挪用、超支等不良问题的发生,对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利润有着重要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虽然有许多都设立了相应的工程预算管理部门,但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性远远不足,没有形成清晰的预算管理概念,不明白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和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如此以来,在实际管理当中,经常有不知具体做什么工作的问题发生,或者将预算管理当做财务管理来进行,不仅造成了工作的重复,导致预算管理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甚至阻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

2.2预算的定额体系存在着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并投入使用当中,这些新事物与传统工程预算内容有很大不同,给预算的定额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是,在实际当中,预算定额体系并没有对这些定额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工程预算定额的换算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同一类型工程的预算编制与定额计算的标准也存在着差异,进一步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困难,有时还会给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造成负面影响[2]。

2.3预算管理的责任划分较混乱

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当中,对于管理责任的划分较为混乱,没有统一明确的责任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各个岗位的权责交叉,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使用效率,出现大量的浪费,进而导致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存在着很多不足。同时,在预算管理职权分散的状况下,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预算执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即使预算方案制定的较为完善,也难以充分被落实,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2.4预算管理目标设定的不合理

在对工程预算进行管理时,必需要保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才能确保预算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当中,许多施工企业预算目标设定的并不合理,过低的目标会挫伤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过高的预算目标则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上,施工企业需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自身各个单位、部门资源的核查和分配,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来保证企业能够按照目标要求顺利的开展工作,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

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影响预算编制的相关因素,可以从人员、资料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会决定着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高低,所以,必须不断加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包括施工图预算、施工技术、工程预决算以及与工程相关的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其次,掌握工程预算的相关技巧,熟悉清单计价、工程取费、定额计算等方面内容,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3]。(2)做好预算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工程预算质量的基本保证,任何施工企业要想做好工程预算管理,必须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预算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①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以及实地施工场地数据勘察等;②工程相关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③同类型工程的施工资料、投资成本等内容。

3.2做好工程投标预算的利润控制

利润控制是工程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投标预算当汇总,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确判定工程项目清单工程量。对清单工程量准确性进行核定,并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核算,如果由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问题,禁止对其进行改动,可以通过不平衡报价法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在后期结算中进行施工索赔。其次,合理调整工程内部项目的报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前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降低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达到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3.3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程预算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投资当中,经常有超支或者超额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及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而造成的,所以,加强对资金信息的管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资金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保证资金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资金被挪用或滥用等现象,有效提高工程预算管理水平[4]。

3.4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督审计

监督审计也是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按照相应校审程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能够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了虚报、隐瞒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预算的执行有重要作用。

4结语

施工工程预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中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企业有一些配套的管理做保证,否则,工程预算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再高质量的工程预算,也无法保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浪费现象,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所以加强工程预算管理必须是全方位的、全民的、全过程的。工程预算管理将在企业的基本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对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发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施工工作中,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在此笔者只例举几个较为多见的问题,供诸多的同行予以参考。

1、工程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在目前市场经济干预下,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对预算的归属部门认识不清晰,一直以来就认为工程预算就是由财务部门来处理,更有甚至把工程预算错误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总的来看,从现在企业工程预算管理来看,大多数企业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一些企业负责人对此也不给与重视,这就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

2、工程预算管理的责任不明确。在企业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其管理工作一般多采取条块分割的工作形式,从地方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工程预算管理机构。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完成,但却是在不同行业内重复进行,这就必然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等的浪费。

3、工程预算定额体系不完善。随着市场竞争加快,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等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也就充分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

4、工程预算目标不够合理。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做预算的时候,预算目标不合理,也是欲速则不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做预算管理,它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施工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诸多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促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做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二、建筑施工企业做好预算管理的对策

1、企业领导必须对预算管理认识到位,并能够在企业中大力的宣传并加强推行这项管理制度的力度,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是企业在制定某一个目标所进行的全面的综合的财务计算。它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人才、业务、资金、资源的有机结合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战略目标的加快实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做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等等目标,全面雨伞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每项经济活动都进行预算、分析、监督来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既是企业活动的开始,也是企业活动的终点。企业要想保证自身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实现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了如指掌,避免出现企业管理不严甚至超出控制之外的现象。

企业的决策人必须首先重视预算管理,这样才能够引起企业上下人员的重视。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全面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内容,使人人了解预算管理,人人重视全面预算管理。

2、制定科学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全面预算目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目标,这也是制定预算管理步骤方法的重要依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想要达到的发展目标来选择所需要的资源,并根据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优化配置。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从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来说,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与自身的发展相协调,使各个方面都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前提下能够有机的结合,这有利于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发展的调控。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说,目标的制定必须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相一致,满足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能够把不同阶段的预算衔接起来。

企业必须把预算管理和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发展的中心目标——利润,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自身发展所需,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效减少企业成本的措施,通过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科技创新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企业发展的支出费用要严格的控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3、建立权威、常规的预算管理机

制企业在发展预算管理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人员组织共同实施。预算的重点不仅仅是预算,而是旨在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常规的共同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有些人认为实行预算管理就只是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部门开展这项工作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误区,预算管理是需要企业上下部门人员一起来完成的,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在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设立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并组织专业人员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而且也要经常与其他部门的人员沟通交流,实现企业人人参与其中,处处有预算管理的理想状态,使企业内部形成一张全面预算管理网,进而使预算管理深入人心。

4、建立一套针对施工企业特点的纵横交错的三级责任中心指标体系,使企业管理的每一处都能有相应指标反映和监控

预算管理是通过各种指标来反映企业战略的贯彻执行情况及各项经济活动运行情况。预算管理指标有如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跟踪器,经营管理活动发生到哪里,全面预算指标就应该反映到哪里。预算管理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手段,没必要像财务报表那样符合通用的准则,应该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来设计指标。建议施工企业建立纵横交错的三级责任中心指标体系。横向:指各责任中心的各业务部门(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等)。纵向:指不同的责任中心,即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三个中心。投资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和收入、也能对资金投入进行控制的责任单位(如集团总部、集团下属具有相应决策权力的二级公司等)。利润中心是指能决定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决定产品组合、决定产品产量和产品价格的责任单位(如具有相应决策权力的三级单位等)。成本中心是指决定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而不能决定产品产量的大小(如施工项目部)。只有这样,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才能克服项目法施工分散性和临时性等困难,伸向施工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做到经营管理活动发展到哪里,全面预算管理指标就反映到哪里。施工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才能被层层分解落实,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运行情况才能得到充分、及时、有效的反映。

5、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注重分析的质量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能不能真正发挥指导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的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看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只有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得全面、深入、正确,企业的管理层才能有正确的决策依据。有了纵横交错的三级责任中心指标体系后,每个责任中心(集团、公司、项目部)、每个业务部门就能及时动态地反映企业相应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指标反映出来后,各业务部门和各责任中心应该对反映出来的指标,进行全面、客观、正确地分析,分析产生各种数据的真实原因和对策。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分析,不同业务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各业务部门、各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应亲自把关,对本部门、本责任中心的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结果负责。

参考文献:

[1] 孙居玮.建筑企业危机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风. 2010(07)

施工工程预算范文第5篇

一方面,搞好施工预算主要意义在于成本减低。另一方面,通过预算预测,不仅可以预测成本,而且可以估算出工程的大概利润,从而使得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获得计划利润。具体来讲:

1、有利于通过计划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俗话说:未雨绸缪,预算计划管理就是未雨绸缪。通过成本预算,对施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经济效益,为选择最佳成本方案和最优成本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严格的计划管理,恰到好处地组织施工材料,是减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通过科学的预算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全部实行招标投标制度,这就进一步凸显了预算方案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建筑企业在选择投标项目时,需要进行成本预测,以便选定成本预算值最低、利润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项目。有了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才能使得企业在招投标的竞争中优化施工过程、降低施工成本,使得方案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赢得市场先机,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3、有利于通过施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预算定额是工程是否有经济效益的一根标杆,在标杆的前面还是后面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盈利。因为在实际的预算计划与施工过程中,施工定额与施工图的定额两者之间是存在误差的。一般来讲,施工预算的结果要比施工图预算要少,但是施工预算只是为了企业施工提供计划,工程双方结算的时候最终是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的,这就为施工单位盈利留下了更宽泛的空间。

4、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的水平

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取决于:管理战略、技术水平、管理文化、品牌形象。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预算计划与预算管理不仅反映其技术水平,也反映其管理能力。同时,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的加强也能给企业的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提供动力。因为预算就是一个施工的目标,目标就是动力,这充分体现了“目标引领”这个管理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为了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来讲都将预算制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这样就促使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精心执行施工预算,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之内。

二、目前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状况

1、市场竞争对预算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出现空前繁荣,但同一时期、同一领域的施工项目是有限的,造成了施工项目供不应求的的局面。有的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在投标过程中竞相降低施工项目的承包价格,增大让利幅度,致使项目的利润空间不断减小。严重压缩的预算从而使得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给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风险。例如:一些施工企业,在接到工程后,只是按照理想状态下的工程管理成本进行计算,没有考虑到因为返工、停工而增加的管理成本,或者是保修费用,甚至是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的索赔费用。

2、预算的执行存在问题

目前,有些企业忽视预算的作用,有的工程基本上不指定预算方案,凭经验办事,照经验投入,估算粗略,浪费严重,根本没有成本意识。有的企业工程有预算方案,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根本无视预算的存在,管理不到位,仍然靠经验办事,使得施工预算流于形式,计划成本得不到控制。同时,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预算编制人员与预算监督管理人员,相关人员没有经过严格专业训练,业务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导致了在预算的计算中错误百出,预算成为误算,造成误导,形成更大的浪费。这种对预算管理极其不严肃的态度,反映企业的低水平管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对搞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的思考

1、严格做好开工预算工作,不能先干后算

在预算中,不仅要考虑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还要考虑施工中能够采用的创新流程以及新技术等,努力降低成本。一是在工程的开始阶段对施工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以及大型机具有了一个详细而又准确的计划,不仅可以使得工程得到保证,而且防止物力人力的浪费。二是通过预算可以使得施工企业合理确定施工进度,而且在施工中能合理科学地适时组织人力物力,避免人工窝工、不足以及材料缺货积压等现象。

2、要严格执行施工预算

预算文件是经过严格的测算计算出来的,但是现在一些施工队伍素质差,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的科学管理意识,在他们的眼里预算文件就是一张空纸。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对施工人员严格要求,奖惩到位。要教育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预算投工限料,杜绝浪费。在单项工程项目完工后要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实际投入是否超出计划指标。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