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微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视角 中职 定位 建议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我们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一方面发达城市和不发达城市在资金、教学、学校发展等各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以致出现“马太效应”;另一方面公办学校专业萎缩,民办学校势头蒸蒸日上。反思个中因由,政策、体制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凡是发达城市发展的好的学校,以及发展势头好的民办学校,都在尝试着应用企业管理理论。未来中职学校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将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理论拿来指导学校的发展,那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下面将从企业管理视角下解读中职学校的发展定位问题,并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战略与准确的定位。企业发展要有正确方向,要灵活地运用规模化和差别化原则,要坚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要有中长期目标,不要象空中的风筝、路上的出租车,没有远见、决心、魄力和毅力干不成大事业。定位要准确,定错位,劲儿白费。同样的,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市场已发生变化,连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学校要发展,定位很重要。定位是为了解决发展的方向、目标问题。

一、引入SWOT分析,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组织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方法。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组织“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内外部环境因素,想要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需要敏锐的判断和分析。战略是一个高端词汇,很多时候表述为愿景、远景,发展战略的提出需要建立在对环境和自自身准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对自身有清晰精准的判断。

众多中职学校面临的问题大都一样:生源不足、质量下降、体制不顺等,丛生的现象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隐性的问题:很多中职学校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够准确,换言之,对学校的定位缺乏论证,往往是市场上需要什么专业也跟风去开什么专业,其表现为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个性和竞争力。真正的原因是学校没有考虑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凡是在这方面做过精细思考、严格论证的学校,在选择的时候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的取舍取决于是否真正去分析学校所面临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等四个方面的情况。因为每一个个体学校所面临的环境和阶段是不一样的,个性比较鲜明,所以需要认真地分析,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学校的各个发展阶段在相应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应该会形成非常吸引人的目标,学校的长足发展就有了一定的保证。

二、服务区域经济,进行精准的学校定位

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就业才是硬道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技能本领和较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育人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环境的支持。我们发现,在上海、广州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中职学校办的还是很有特色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办的非常好的民办学校。研究这些样本之后,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将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区域环境中来,学校的发展就定位为为服务区域经济,有的民办的学校干脆就是一条整完的产业链,比如汽车专业等。这样的对环境的认知程度和准确的把握及利用,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正常情况下,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以技能为卖点来找工作,找工作时会首先考虑在本区域就业。所以如果是将学校的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考虑多一些,环境分析做的深入一些,必然能在推动学生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做环境分析,错位竞争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环境分析在让学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的同时,也有更多机会关注竞争对手――各兄弟院校。这用到企业管理中的错位竞争理论。

我们都知道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是最惨烈的。这是因为相同的物种所需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是相似的。可是,自然界中的物种和谐共存,就已经给了我们启示。在动物界,很多动物为了避免因抢夺食物造成的伤害,会自觉地规避开其他动物觅食的时间,或者改变对食物性质的依赖。不同的动物所需的食物不同,有吃肉的就必然会有吃草的,有白天出来觅食的,就会有晚上出来找食物的。这就是一种错位生存的现象。

学校也是如此,几个学校都跟风地办某些或某几个专业,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致大家于困境中。这时就要结合环境分析结果,需要错位竞争,这样才能在职教发展的春天里,在一个巨大的公共平台上,各自独立地唱戏,互不干扰,相互促进。也会让各个学校百花齐放,各展风采,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长久。

因为多年的职校一线工作经历,对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之前也比较关注中职学校发展类的问题,经过近期的学习,就想在一定范围内提出个人的一己之见。想用企业管理的知识解决现实的存在的问题,只是想做思路上的一些探讨,做一些理论上的尝试,如果能吸取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做环境分析,对中职学校进行合理的定位,走差异化路线,产生错位竞争,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战略,或许会是中职学校发展改革中可以借鉴的思路。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目前创业的浪潮中,众多小微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小微企业不论是在注册登记数量上,还是在销售收入、上缴税款等方面都有了快速的提升。除此之外,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让数亿人员顺利就业,由此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在支持经济增长,激发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然而,在小微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客观来看,目前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并未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容乐观,长期来看,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会阻碍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小微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与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企业文化等因素都息息相关,需要从多角度思考会计信息监管的问题,积极思考对策。

二、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小微企业记账业务质量堪忧

小微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财务人才较为匮乏,很多小微企业选择记账,仅仅也只是因为报税的需求,因此,记账业务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的重要问题。首先,记账是一种被动的工作方式,相关会计凭证难以得到及时的传递和妥善保管,在利润、成本、销售、采购等环节的管理上也容易出现漏洞,本身就容易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如果记账人员只是根据实际收到会计凭证的时间来进行记账,那么是不能客观反映小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其次,记账人员和小微企业的出纳人员之间的配合也不够默契,缺乏主动配合精神。很多小微企业的出纳多采用家人或者是创建者本人担任,缺乏基础的财务会计业务知识,管理过程中较为随意,规范性差,有的甚至还会出现现金收付和银行存款管理混乱,以至于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另外,记账机构往往不能妥善处理成本核算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小微企业本身就很难提供出完整的成本核算相关资料,因此记账人员难以全面履行会计职能,再加上对小微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不甚了解,在核算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坚持成本核算原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记账人员会直接将人员工资、采购成本计入生产成本,或者转入销售成本之中。

(二)会计核算规范性差

客观来看,目前小微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队伍建设还十分滞后,很多财会人员并非科班出身,综合素质较差,导致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严格执行已经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很多小微企业在会计实务中仍然沿用老制度,只是简单地把自身的会计科目名称和会计报表栏目参照准则进行了修改。二是小微企业并没有制定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随意性很大。严重的时候还可能诱发做假账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三是小微企业缺乏对凭证的审核程序,内部控制建设滞后,很多小微企业甚至就根本没有涉及内部控制工作,导致凭证不真实、凭证开具错误、经济事项表述模糊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缺位

客观来看,小微企业的大量兴起和快速发展,的确给会计信息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调整,以前的经济主管部门职能发生变化,不再继续履行会计管理职能,财政部门在面对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时也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目前,财政部门仍然主要通过执法检查、资格管理、继续教育等渠道落实对会计人员的监管职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财政部门通过资格管理实现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源头管理,为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相关信息变化较快,能否实现管理的及时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另一方面,虽然会计执法在大型企业中已经较为平常,但是行政部门的执法触角还是未能广泛深入到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中,即便是开展检查,发现问题,也常常顾忌财会人员的就业问题而未能直接给以处罚,威慑力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很多会计信息的使用部门,也只关心自己工作所涉及到的一部分数据或者信息,很难有一个机构能够针对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以税务部门为例,税务部门在日常的税收征管和税务检查中,如果发现不合规现象,一般都不会同财会人员进行直接沟通;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为了迎合客户,也不会就会计信息质量向客户提出改进意见,因此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工作长期停滞不前。

三、强化对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的主要对策

(一)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现状的会计信息监管模式

根据现有的情况和条件来看,小微企业应当逐步形成中介监管为主,政府及内部监管为辅的会计信息监管模式,以便更全面地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社会中介监管力量的主要构成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能够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模式,帮助其解决会计信息监管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开展会计业务咨询、年报审计等业务,帮助小微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把关。税务师事务所可以开展纳税情况审计、纳税筹划、纳税申报、完善税务制度等服务,并在此过程中规范涉税工作,减少错误的发生。除了上述中介机构之外,其他各类型中介机构还可以开展大量的管理咨询业务,在内部控制建设、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为小微企业保驾护航。在政府和内部监管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制层面督促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问题,并且不断完善小微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与此同时,财政部门还需要针对小微企业加强关心和指导,帮助小微企业做到依法建账,对小微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定期核实人员信息,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将政府部门的职责落到实处。在内部监管方面,应该推动小微企业尽快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体系,在平时开展各类自查等。

(二)强化对会计人员、信息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会计信息监管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十分迫切。要想切实提高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监管质量,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的财务会计人员队伍,因此,规范人员培训和教育工作,是小微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首先,小微企业的财务会计业务培训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计上应该更接地气,能够满足小微企业的日常管理需求,同时又能够尽可能地简单易操作。培训内容大体可以围绕会计税收知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内容展开。其次,小微企业还需要做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监督指导工作,针对每一次的学习,都应该通过备案、考核、反馈等机制督促相关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培训纪律,提升培训质量,不能让继续教育和监督指导工作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最后,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给予小微企业相应的支持,鼓励小微企业能够为财务会计人员创造业务交流的机会,并且及时更新小微企业财务人员信息的变更情况,做好相应的信息采集工作,逐步让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工作规范起来。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根据广大小微企业的现状,要想提升其会计信息监管质量,需要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入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在财务工作方面,需要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明确相关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基本内控原则,逐步设计实施能够相互制约、牵制的职务体系。在企业管理方面,小微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意识,建立起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法人结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微企业很难直接采用一般企业的治理模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互分离,而小微企业在这一方面做的并不十分彻底。曾经有专家学者提出,小微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阶段、需要、背景等综合因素,探索出真正适合小微企业的治理结构。比如,如果企业处在发展创业阶段,可以重点考虑家族管理方式。除此之外,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小微企业需要重视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企业内部应该形成一套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企业外部可以积极争取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会计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为财务会计信息的监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常来说,小微企业实际感受到的会计信息供给压力较小,因此可以考虑扩大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增加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供给压力,从提升需求水平的角度出发,平衡信息的供给质量和需求质量。

四、结语

提升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切实强化会计信息监管工作,需要外部监管部门和小微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必须意识到,提高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水平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化工程,难以做到一蹴而就,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提升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上述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树立起严谨的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观念,继续做深做实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其知识结构,从财务会计信息的源头上打好基础。

作者:严绍毓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信阳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曾宪蓉.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分析[J].民营科技,2014(9)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集群融资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创新、扩大出口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是,虽然中小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增长发面

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内在原因以及外在特殊成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频频发生。现阶段,“麦克米伦缺陷”(即资金的供给方认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普遍存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中。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短时间内仍难以化解。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部缺陷

1.规模小、人员少、资源有限

中小企业大多规模相对较小、人员少、资源有限,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高,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经营稳定性比之大企业相对较差,抗风险能力低。我国中小企业存活率相对低,平均寿命仅3.7年,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则仅为2.9年。

2.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信用差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微企业对自己生产经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情况十分了解透彻,而银行等资金供给者对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等不甚了解,故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防范可能出现的欺诈、违约等金融风险,就会惜贷或者是对中小企业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以进行一定的风险补偿。另外,有的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缺乏诚信意识,从而会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背信弃义。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形成了社会上普遍的认为中小企业信用差、还款能力不足的意识。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也就更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这种负面循环只会加剧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3.担保机构少,抵押难

我国信贷担保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使得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较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效益低、风险较高,一般的担保机构都不愿意为其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往往会要求一些抵押资产,如固定资产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资产少往往无法满足银行抵押的要求。

(二)外在特殊成因

1.金融机构不完善

(1)商业银行信贷偏好问题。信贷资源的不平衡,与我国银行经济体制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一是国有大企业即使出现经营困难,政府也会采取多种措施尽量相助,帮助重组,且可变现资产较多,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低。二是国内商业银行发放抵押贷款较多,而小微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多数商业银行更愿意营销经营成熟的大型企业以及发展特别好的个别中型企业。三是对大企业的贷款议价能力虽然较低,但其规模很大,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结算、票据、现金管理、存款、沉淀资金等多种业务,同时也有机会通过公私联动,带来较多零售业务。

(2)民间融资机构缺乏。李杨和杨思群(2001)称民间金融为非正规金融,并指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是由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面临不完全信息而实行信贷配给。中小企业常常是信贷配给的最主要受害者。但是,由于有些民间融资活动呈现出自发和不规范的发展状况,再加上我国市场上的发育程度比较低以及民间金融发展缓慢从而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资本市场不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融资市场,中小微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不仅难而且贵,从民间金融借款依然是机构缺乏,成本较高。二是直接融资市场,虽然创业板定位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但是门槛太高,往往是那些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上市,其他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满足上市条件。另外,我国主板市场发展也很快,但是其对中小企业限制的门槛过高,作用也不是太大。

3.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

首先,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大都偏向国有企业以及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少之又少。其次是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2002年6月29日,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2005年左右,各省级政府才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条例、办法来实施。接着2009年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只有个别省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

三、优化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中小企业应加大自身创新

中小企业加大自身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方面,二是质押融资方面。就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方面来看,加大中小企业的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可以使中小企业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能够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的规模马太效应,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就质押融资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其无形资产来作为质押,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为拓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山东省科技厅、山东银监局、山东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出台《山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暂行办法》,明确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操作规范、贴息和评估补助、创新金融服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等方面的内容。

(二)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制度,另一个是信用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方面来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故需要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如把会计事务所与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或者颁布法规来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信用管理方面来看,中小企业信用差,信用观念不强,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这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以及文化氛围。如中小企业可以定期举办有关信用的讲座,举行一些有利于形成和促进企业文化的活动,将企业的文化渗入尽每个企业人员的心中,为公众树立中小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

(三)产业内集群“鸟巢”性融资

目前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已是一种趋势,集群间的企业可以相互协作甚至是过程中进行相互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关系型融资和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应性。“鸟巢”性集群融资正是基于现实考虑,最大发挥集群融资的优势以及实现融资效率最大化。在该模式中,单一的每个机构个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将这些机构通过集群内的社会资本有机地组织为一体时,就能较好地发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四)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商业银行贷款给大型企业,相对应,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则主要由小额贷款公司来提供。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127家,贷款余额8444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亿元。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如今也在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扩大,甚至也在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五)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间接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的道路,完善直接融资的要求和规定。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小企业努力进行自身建设和发展从而符合直接融资的要求,在二者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直接融资渠道才能够有效率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姬栋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月

[2]王静.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建议[J]. 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8月

[3]陈和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11月

[4]黎璞.中小企业融资创新[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发展初期;内外环境;营造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与发展,国家逐步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2012年4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次出台以小微企业为工作重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8个方面,29条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帮扶小微企业的发展政策,这使得一些小微型企业得以迅速建立起来,但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量有限、技术管理水平低等原因,非常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打击,特别是发展初期所面临的融资问题更是一大挑战,为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步,必须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小微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

1.外部环境缺乏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持

虽然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相继提出了一些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彻底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一些关键的政策,例如:融资政策仍向大企业倾斜,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融资举步维艰,所提出的政策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也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或管理制度的保护,尚未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2.企业内部技术与管理落后,资金量不足

我国小微企业由于经费与人才力量等十分有限,导致技术创新能力落后,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大型企业,由于规模有限、经营时间较短、人员流动频繁等,无法摸索出一套科学健全的系统化管理方案,由于企业的集资渠道十分有限,融资十分困难,使得企业的资金量十分有限,甚至出现经营中资金链断裂等现象。

二、小微企业发展初期内外环境的营造

1.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

小微企业要主动从自身进行突破,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各项内部制度建设,加快自我发展等来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完善内部经营制度。小微企业要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要害因素,例如:经营规模、财务管理、资金配置、生产效益等方面创建对应的专门管理机构,并完善制度规范的约束控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从而提高自身实力,打造高信用等级。

(2)加强内控与财务管理。为了促进有限的资金充分、合理的使用,就要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并加强财务管理,使企业的采购、销售以及日常开销等履行规范程序和制度,并通过财务体系内部牵制的方法来规范财务管理。

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无限作用。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来源与用途,达到双方的有效配合,科学配置资金,确保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遥相呼应使用。确立科学的资本结构,控制负债资本比重,完善日常经营控制,对于每一项日常支出做好财务预算。

(3)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小微企业在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尽力打造属于自身的专利技术,通过培养一批高级人才来促进技术创新,完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并积极促进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进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加快电子商务建设进程,创建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使企业的经营走向网络化、信息化,并逐渐同世界接轨。

2.优化外部环境

(1)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来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来尽量扫除小微企业的发展障碍。

(2)确立并完善小微企业法律法规建设。在具备了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做保障,国家要有针对性地确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国家财政与金融体制革新的重点内容。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并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以此来扩大资金规模、提高其担保水平,形成与市场经济规律相一致的运营制度。行政部门要引导金融部门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也可以调动资本市场的力量,吸引外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小微企业合法集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支持自身发展,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全面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4)加强财政政策的扶持力度。国家要将财政政策适度向小微企业转移,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同时也要在税收制度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此来为小微企业发展赢得充足的资金。

三、总结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小微企业的支持,必须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促进其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纪 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完善[K].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2010(3).

小微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和标准

根据2011年我国修订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小型企业为:20人以上从业人员,或者300万元以上营业收入。微型企业为:20人或10人以下从业人员,或300万营业收入以下。

二、小微企业的特点

生产规模小;数量大;分布行业广;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信用观念不强;小微企业普遍没有适宜的抵质押品。

三、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的自身融资能力低

企业自身融资,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也称内部融资。企业通过晚付早收等方式,既满足了自身的资金需求,也不会产生利息,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很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在初创阶段常常遇到资金瓶颈,因此很多企业自身积累的资金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需求,只能通过外部机构提供贷款解决困难。

(二)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

由于小微企业的特殊性,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来自于间接融资,即是通过民间借贷或者银行来获取的。由于自身发展的问题,通过股权或则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公司要上市了。仅仅只有不到1%的资金由小微企业靠直接融资获得,这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途径比较单一。同时,民间借贷、银行借款的成本相对较高,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担,即便如此,款项的发放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延期发放的问题。

(三)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受到限制

直接融资成本低,而且融资金额很大,但是直接融资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小微企业规模不大,不符合直接融资的一般性条件,无法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很难进行股权和债券融资。进行IPO条件更高,对小微企业来说更是天方夜谭,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四、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小微企业管理问题

目前,很多小微企业管理制度及流程控制存在漏洞,而且并不能严格执行,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形当中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资本累计速度过慢,这都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二)小微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

小微企业对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缺乏应有的预测,直接造成了小微企业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以至于借了款,无法归还银行借款本息。同时小微企业很多信息不进行披露,银行无法获得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这样更加加重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不信任,信用贷款无法通过,这都是信用缺失造成的。

(三)外部原因

商业银行也是盈利性机构,在对外放款时会对放款风险进行评估,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银行一般不会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因此,作为高度商业化的银行这无可厚非。种种原因,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条件越来越苛刻,同时很多银行都采用授权授信制度,在严格的审批制度下,银行的内部风险降到了最低,相应增加了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门槛,这无疑对小微企业融资来说是雪上加霜。

(四)根本原因

制度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小微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和融资特点与现行的商业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不匹配。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严格审批下的金融供给体系。在这种体系当中,监管者对准入企业有严格要求,由于制度的原因,银行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金融机构体系主导了间接融资,而与之对应的直接融资市场则发展不成熟,资本市场体系比较单一。小微企业很难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融资途径。因此,我国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被金融制度牢牢控制住了,不充足的资金供给成了小微企业发展的障碍。经济学原理及社会发展规律都在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力不能决定生产关系时,就要进行变革,是什么约束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是现行的金融体制,所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五、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拓宽小微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向小微企业倾斜,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更多条件,加强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打通小微企业更多的融资渠道。1、财政补贴,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补贴主要是培训、环保设备等等。2、贷款贴息。3、减免税。4、提供担保,政府牵头成立小微企业商会,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5、政策性保险。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要发挥政府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首先应该营造一种诚实守信的从商氛围,培养守信用的企业文化。受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商业信用意思淡薄,宣扬契约精神,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其次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收集管理系统,把企业的信用资料全部收入其中,实现共享,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在各个方面进行限制,让其寸步难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入诚信评级制度,来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氛围。

(三)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小微企业要学会自律,向外展现出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定时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还要把企业的审计、财务等信息及时反馈给银行,实现企业运营更加透明,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企业应有长远的规划,多从企业的长远利益思考问题,不贪图暂时便宜,及时还款,为蝇头小利而使自己的信用产生污点,得不偿失。即使有困难无法还款,也要和银行多交流,让银行了解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四)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投入,也可以政府牵头建立市场化的担保机构,来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2、建立担保基金补偿制度,政府在做预算时专门留出一笔费用作为小微企业的担保基金。3、确定担保比例,合理分配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之间的风险分配。央行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分担和业务开展上积极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敬坤.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1(6).

[2] 卢文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