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0-0055-02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资产,同时也是企业获得经营收益的重要途径,是生产型企业的主要资产形式。尤其是在生产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效的生产设备是企业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支撑,只有将之与流动资产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在煤炭行业中,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更高,而且其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等产生的影响将比一般企业更大。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整体特点表现为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时间长以及应用地点分散等,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1.1 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其使用寿命超过了一个会计年度,主要作用在于为企业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的有形资产。一般,其单位价值较大,而且价值的变化方式较多,例如可以通过购置、建造、投资者投资以及租入、更新改造、接收捐赠等多种方式,其中涉及的科目也较为复杂。

同时,固定资产具有独特的体现其价值转移的核算方式——折旧。导致资产折旧的因素较多,包括折旧基数、已提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净残值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般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定之后不得随意更改。

在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将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因素引入到了计量程序当中,同时对一些特殊的生产性资料还使用了弃置费用。

1.2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项目主要包括了地面固定资产、井巷固定资产两个部分。煤矿开采过程中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运行环境、设备的生产特点等因素,导致井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设备磨耗等问题,而且其磨耗状况还与煤炭的产量直接相关。通常,煤矿企业的井巷生产设备实际使用年限取决于煤炭的开采量,而不是采用简单的设备运行时间累加的方式进行统计,更不能使用理论工作量作为统计量,所以一般使用吨煤折旧的方法对其进行计提折旧。

1.3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征

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组织性强、复杂程度高的工作,其涉及基础建设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整个管理工作必须由上述多个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与此同时,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同时还要懂生产业务技术,能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一旦固定资产的管理失控,其带来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普通商品流失带来的损失。

2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固定资产的预算工作形式化

当前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预算工作与销售预算工作不同,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处置等方面比较随意。存在着固定资产减少工作管理不到位、工程项目减少、不进行招标、工程预算随意、建设规模随意更改等,而且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决算审计。

2.2 重视采购而轻视管理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人力、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的问题。这种倾向导致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部分而且一些非生产型设备,诸如计算机、打印机等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加之这些设备具有较大的移动性,在时间、人员、项目组变动时,设备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导致固定资产统计过程中设备在哪里、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等不能及时查清。虽然企业一般每年都会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但是并不能通过盘点得到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明确。

2.3 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不力

部分单位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贯彻执行不力的问题。例如,没有经过批准就擅自对企业的房屋建筑进行拆除、对生产设备进行擅自拆换、实物盘点工作不严谨、盘点程序不规范、盘点记录手续不全面、没有按照对应的规定进行计提折旧等。同时,没有对资产进行法律归属定义,例如,没有及时地对房产办理相关证件,一旦出现产权纠纷则不能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由于集团企业的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导致各个专业公司以及基层单位没有针对固定资产,尤其是土地、房产等进行专门管理,造成了房地产和土地被占用的问题,使得企业固定资产受损。

2.4 其他相关问题

对生产设备的保养不利,或者直接使用修理来替代保养工作,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下降。企业集团内部对同一设备进行调拨使用,在保养和维修工作方面互相推诿,导致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脱节,相应的保养工作自然难以跟上,使得固定资产折旧严重。

3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措施

3.1 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严格按照企业所制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购置流程来进行。企业的固定资产必须由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购买,可以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对应的请购单,通过设备部门的技术论证之后确定所购置的设备型号后,将设备的具体规格用途、性能、质量以及预期费用等形成材料,上交相关部门,由企业领导批准。

3.2 避免出现“重采购,轻管理”的倾向

在完成固定资产的购置之后,必须及时地对设备进行测试、清点等盘点工作,并将企业固定资产标识牌贴在设备醒目位置。当设备验收不合格时,不得办理后续的设备结算手续,更加不能交付生产线使用。同时要根据购置合同相关条款进行退货或索赔。在投入使用之后,还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盘点,对账、卡、设备等进行一一比对,整个工作不得走形式、必须严格执行。对计算机、打印机等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的固定资产,则针对不同的管理漏洞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确定购置开始就对其进行管理,并确定对应的责任人。对于生产中需要使用的精密、贵重或者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要按照具体的操作流程进行管理,同时安排专人进行操作,还可以对这部分固定资产进行投保,确保投保范围与投保金额恰当。

3.3 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制度

当需要对企业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时,必须将计提减值准备、处置盈亏、估计残值与确定年限的相关方法纳入其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在遵循国家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核算。由于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受制约的因素较多,企业通常可以使用“以表代账”的方式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根据具体的明细记录对表格进行合理设置。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运输、设备、办公用品、家具、机械设备、住房、土地等。

在建立多种类型的资产明细表过程中,必须对资产存放的具体地点、保管部门、设备使用人员、净值额、累计已提折旧额、折旧年限及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月末必须将企业所记录的固定资产总账与对应的明细账目进行比对,保证企业的账目与表格能够对应起来。年终则必须将各个月度所记录的固定资产账目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同时将与之相关的账目进行统一归档处理。另外,还必须定制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财产卡片,并要求管理单位在相关的账目上标记“已登记财产卡”等标记字样,最后再对所需款项直接进行拨付。

3.4 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其他措施

在企业的职能部门内部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同时做好这部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提高设备所在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对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变动状况进行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于由于工作责任心不足导致资产流失和损坏的人员,在查明原因之后进行通报批评,并及时进行调岗处理。

4 结 论

固定资产是生产型企业的重要有形资产,做好该部分的资产管理工作对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运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做好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需要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特点予以适当调整,提高资产管理的效果。参考文献:

[1]周丽丽.浅谈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J].财经界,2013(9).

[2]胡波.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3).

[3]张志贤,陈文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2010(21).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块平台

中图分类号:TP-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73-01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各种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展示和沟通平台,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协调和约束平台。

一、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意义

推行以内网建设为主体的信息化平台,其核心目的是为加强企业管理;尤其是推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效益最大化。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和方法,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和结果。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要想得到很好的落实就必须借助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由内部网络建设所实现的信息化平台为其提供切实的支持;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同时也为网络建设提供了开发空间和目标引导,为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提供了机会,甚至自身管理的理念和约束。

内网建设和企业管理的相互作用是企业管理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有机整合,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为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也为开发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平台。国家GB/T标准体系的实现是现代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之一,而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恰好能碰撞出这一结果。

二、内网建设

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企业的平台,首先要构建一套适合于本企业规模的内部网络系统。它不仅要有坚实的硬件基础建设,更要有实用的软件支撑。

(一)内网构建模式

以一个1000人规模的化工企业为例,其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约120人。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由多台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的网络系统,一般可采用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

(二)内网构建技术

1.硬件技术

服务器的选择技术;交换机的选择技术;网络线路选择技术;终端客户机选择技术等。

2.软件技术

系统运行软件选用技术;系统杀毒软件选用技术;应用软件的选用则可以不必受太多的传统观念和技术的约束,不单单选用某一品牌或者大牌产品,而忽略了它的实际应用性能。一般应用软件应包括视频监视系统、OA系统和ERP软件。

3.视频监视技术

磁盘录像机技术;摄像头技术等。

4.OA技术

自动办公系统的应用,目前已经非常广泛。如用友致远A6系统,相关企业可以借鉴。OA的应用一定要注意一个重要问题,不能没有目的和不系统的建设流程,否则会成为流程的奴隶。

5.ERP技术

ERP软件管理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现代大型企业的运作提供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力支撑。而一般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应用还在初级阶段,国外大公司的软件用不起,国内小公司的软件质量又让人担忧。有句名言,“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阐述的正是这种担忧。本文以一家1000人的中型企业应用用友ERP-U8为案例,结合公司的自我开发和管理,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ERP软件以模块化推荐为线索,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推行。

(1)进销存模块

包括财务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和大宗物料管理系统。这一步大约需要1年到2年的时间。

(2)固定资产模块

在以上模块推行正常3个月后,就可以考虑推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其推行期应在3-6月。

(3)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可以考虑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同步推行,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4)预算管理模块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公司可以考虑,其管理细节较多,需要6-12月的推行和试用期。

(5)生产管理模块

此模块的推进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设施和监测情况,在具备了现场DCS或PLC控制的前提下,来适时推进,时间段可根据企业情况来确定。

(6)项目管理模块

在投资发展期的企业,可以考虑来上此模块,对公司的技改、研发、资本性等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推行期应在6-12个月。

(7)决策支持模块

当上述模块都能正常运行后,企业运营管理的所需信息已基本具备,

可以考虑来上一套决策支持模块,来指导公司的生产经营,推行期在6个月左右。

三、管理平台

1.管理标准平台

包括生产管理平台(预算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能源管理平台,环保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职业健康管理平台,计量监测管理平台,质量检验管理平台等)、营销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技术创新管理平台、战略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平台、组织管理平台、会议管理平台、工程管理平台、保卫管理平台、公共关系管理平台、流程管理平台、表单(记录)管理平台等。

2.技术标准平台

包括原料技术标准管理平台、中间产品技术标准管理平台、产品技术标准管理平台等。

3.工作标准平台

包括组织工作标准管理平台、岗位工作标准管理平台等。

四、监视平台

1.生产现场监视平台

2.重大危险源点监视平台

3.主要交通路口和界墙监视平台

五、存在问题

1.各个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技术很关键,比如大宗物料和ERP的技术接口必须要协调两家软件公司来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2.技术人员的配备至关重要,系统的软硬件维护需要真正懂技术的人员,企业必须做好准备。

3.管理系统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机结合,需要即懂技术,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实施中,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大计,信息化平台是实现的手段。如何协调好,是关键步骤。

4.高层的深刻认知和强烈的推行力,是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的动力之源。如果企业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推行此方案难度很大。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解决协调好以上诸多问题。

六、结束语

中国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创新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本文所给出的一个成功小范例,可以在中小型企业推行,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和信息化平台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张东生,《现代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牛鱼龙,《EDI知识与应用》,海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