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形势很严峻

经济形势很严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形势很严峻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第1篇

1.当前的经济现状需要关注欧盟和美国

当前全球的经济都是在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过程和考验,全球经济的再次的发展和腾起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前阶段这样的发展是有可能停滞的,实际上那些重要的世界的经济体、那些发达的经济体的实际的增长的都将要面临一个下滑的危险,那些不稳定的不够确定的因素都是在很明显的增加的。而这些都将是中国的经济保持平稳的不断的发展而要面临的挑战。那么面临当前的经济形势,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就需要密切的认真的关注世界的经济形势的不断的变化,尤其是关注中国的两个最大的贸易的伙伴欧盟和美国的实际的经济的变化和发展的情况。欧洲的经济形势由于债务危机的发展和蔓延,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时期,而美国当前在削减财政赤字和控制债务过快增长方面,也将要面临着重大的政策的一个挑战。所以当前的形式必须清醒的认识,必须要看到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特征的急剧增长,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都有了负面的影响,必须给予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样才能在面临这样严峻考验的时候抵御经济贸易风险,保证中国的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当前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

2.有效抵御经济风险的措施

2.1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问题的政治化。看到当前的经济状态,各个国家都是要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一定的挑战的,而且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中一些国家面临这些问题的挑战会是更加的危险,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事情。那些比较严重的国家也是更加的受到关注。他们不得不展开财政措施,实行财政的紧缩计划就是一个当前措施,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社会的实际的福利,这样的状况下,怎样去做好社会的整体的公众的工作,使所有人形成一定的力量来应对挑战确实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个关键的时候就需要反对那些以邻为壑,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因为可以看到这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不但伤害了别的国家,也严重伤害了自己。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下都是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团结和合理的措施的,绝对不能把经济问题和贸易问题政治化,这样只会把问题变得严重,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的问题就用经济的办法和措施去解决,关键是不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只有认准本质才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的办法。

2.2要增加信心,同舟共济,妥善应对危机。按照当前的形式的分析和市场的情况来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危机的严峻性和挑战性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的世界经济总体保持了增长态势,世界各国特别是G20国家的政府能够及时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使得危机能最大范围地得以控制,经济复苏从而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得以实现。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国家的财政的确是存在很大的困难的,更严重的甚至已经出现的经济的负增长,而采取货币的政策松动的余地也不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针对性的策略和方式,要具有灵活和远见的政策分析,做好宏观的经济的调节和调控,保证所有工作实行的力度和方式的进度顺利进行。我国需要做的就是团结整体的力量,做好形式的分析和经济的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危机,全球的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国际共同的合作,国内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要有信心要有团结,共同迎接艰难的挑战。

2.3增强市场的信任度。国际的形式的发展需要认真观察实际的市场的效果,那么不管做什么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措施都是需要关注市场的反应的。这就需要从市场出发,做好各个方面的监督和观察,要严格的杜绝政府的各项措施和市场的实际的实行之间的落差,这就需要把政策更好的实施,关键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把政策承诺准确地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经济调控行动,增强市场的信任度,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的信心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增强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度才能更好的做好市场的调控作用,做好市场的调控才能不断的把经济的发展带上来,增强人们对于市场的信誉,保证经济的平稳的发展是要靠市场的和国家的调控的,所以增强市场的信誉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关键的。

2.4把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和中长期的财政整顿计划有机结合。虽然财政的措施不可能立马见效,但是从长远的方向来看这是比较有效的措施,财政的整顿就是关键的。国家财政的不稳定必然会导致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所以一个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实施良好的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这样严峻的世界经济的形式下,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因为只有不断的稳定的经济的增长才可以保证稳健的财政的措施的实行,需要做好短期的经济的策略的刺激增长,更要做好全面的财政的中长期的协调,这样两者的结合和配合的使用,才是最有效的面临严峻的经济风险最好的解决的办法。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第2篇

现状:不得不做 不转不行

当前,化工行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较为严峻的困难局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从原因分析,供需失衡仍是主要原因。2012年以来,国际经济曲折艰难,国内经济持续放缓,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化工行业市场需求,特别是与工业投资等密切相关的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等的需求长时间未能有大的改观。而相对需求的低迷,市场资源的供给总体充足,在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下,行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加之进口冲击不减,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国内化工品市场失衡,价格走跌,利润下降。

严峻的进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2013年外贸需求下降和贸易伙伴政策收紧将成为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双重桎梏。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体宏观经济运行波动剧烈,经济增长失速,资本大规模外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认为,这一态势将对中国化工行业2013年的进出口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世宪告诉笔者,现在石化行业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阶段了,国内石化行业一直存在“两头在外”的问题,相对精细化工,原材料化工“两头在外”的情况更多一些。石油等原料进口,产品出口,而我们更多地是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从去年的情况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乏力,使得我国石化行业的一些子行业经济效益比较差,亏损面也较大。就是因为国际市场相对萎靡,对我们的出口造成一些影响,而国内处于低端的产品价值又无法提升,导致效益下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表示,目前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而一些高端的产品自己不能满足需要,尚需进口,加上我们的能源资源保障不够,使得全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

中国吴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李建斌告诉笔者,从当前化工行业实际运营情况看,由于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前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正在显现,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差距也渐渐暴露出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期,一些企业虽然着手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动力不足。因为即使企业生产的一些端产品,也能获利。再加上国内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拉动了传统产业产能的大幅扩张。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才积累下来更大的产需矛盾。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内外需求大幅减弱,进一步加重了原有的产能过剩,一些粗放式经营企业必然出现较大亏损。这时企业若再不转型就只有死路一条。

“从化工大省江苏省来讲,去年化工企业过得都比较艰难。转型升级成为整个江苏的化工行业和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说。

秦志强告诉笔者,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江苏省的问题一是全省化工产品进出口逆差比较大,且在短期内难有根本转变;二是江苏本身受到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制约很严重,95%以上的能源、资源都需要靠省外采购,能源、资源和环境始终是套在江苏化工行业头上的“紧箍咒”。现在全省的化工总量已经很大,人口又相当密集,集聚在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上,难有再大的发展空间。连省内化工园区的发展都如履薄冰,生怕老百姓再在环保方面提出什么异议来。另外,全省精细化工和化工新产品所占比重在整个行业的总量中偏低,精细化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江苏化工大省的身份并不相符。如果现在不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再往后转起来就很难了。

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佳才也表示,2013年化工行业竞争是一片红海,加之同行业企业的自然矿产和金融资源的配套,基本是国进民退,但市场竞争却是处于同一个环境。他们作为一家民营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显得比较苍白,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转型成为必然。

问题:转型规划执行难 企业创新能力差

2013年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及企业来说,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迫切,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全行业转型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麦土荣谈到,对于化工行业的转型发展,我们更愿意看到,政府能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多提供政策指导;同时出台有效措施,保障化工子行业“十二五”规划及准入条件的执行、落实。其实化工各子行业的准入条件和规划都已做得比较好,但执行起来有难度,制约了行业的转型升级。现在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把核心技术掌握了,产能都是过剩的。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在审批上更严格一些,使产能过剩的问题有所改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在政府的审批环节,能把各子行业原有的规划执行好,对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促进。

以纯碱行业而言,其“十二五”规划已经对如何推动行业发展有了很明确的要求,而且准入条件也已颁布。但这两年该行业不仅新增的产能很多,一些落后的产能也没有被淘汰掉,问题就比较严重。主要是地方与中央政府有一个博弈的过程。但规划和准入条件落实不好,不仅是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对纯碱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将来应该政府出面,要么不让他上,要么把标准定高,可以把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煤气化指标拿来作为标准,从能耗上、技术上加以限制。”麦土荣说。

有的企业谈到实现转型的难度在于技术创新。

李建斌表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是缺乏专有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差。国外一些化工企业都相继退出了氯碱、纯碱等能耗高污染大而附加值不高的传统产业,转向医药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等产业。这些企业的转型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因为他们从20世纪70~80年代就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研发和储备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转型,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起步都比较晚,因此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虽然发改委、工信部多次提出实现产业升级,也从政策上给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因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也增加了创新的难度。

再次,当前企业的经营压力较大,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投入高新技术的研发,加上产学研结合力度不够,影响了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进度。

另外,从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上,现在行业整体管理协调的力度不大,效果也不明显。大家都认为化工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的行业,所以盐业、煤炭、电力等不少领域的企业都把目标投向了化工产业,加剧了该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本该能做出自己特色的企业也只能为生存而跟风上项目,十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战线并非越长越好,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对策:行业积极推进 企业提高意识

赵俊贵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形成大规模需求,对接近终端消费领域的新型产品的需求增长将远高于基础产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促使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其中包括机硅、有机氯、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但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化工新材料是当前自给率最低、最急需发展的领域。化工企业应密切跟踪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进展,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提前进入开发试验阶段,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技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面向高科技产品投资的宽松政策,促进化工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行业能否走出困境,一方面取决于宏观经济及行业需求能否恢复;另一方面,取决于行业能否在供给方面控制数量,优化结构,并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要密切关注化工产业投资增长持续高位的情况。国内化工产业基本为市场化运作,再加上有些化工项目的技术含量相对偏低,投资资金相对较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企业凭借较强的适应能力迅速发展壮大,但站在宏观层面,从当前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发展趋势来看,化工企业必须将投资方向进行调整,如建议相关企业投资标的瞄准高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高世宪说,转型升级是一个长远的方向,不仅需要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环境保护和能源及资源消耗的问题也应充分考虑。

秦志强谈到,“十二五”经济转型期,在江苏化工企业中一要提倡包括工艺技术、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商业模式等综合性的创新。企业要实现差异化,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发展,从拼资源、拼价格,向追求高附加值转变,提升价值链,完善产业链。形成企业最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从规模扩张向注意质量提升转变。

二要关注能源和资源的约束问题。江苏化工的转型升级,既要摆脱单纯依赖能源资源的局面,又要在新能源、新资源上有自己的拓展。

还是积极推进绿色化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并还要将化工园区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载体。制定化工园区的考评体系,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王佳才表示,实现转型唯有创新。2013年公司要实施技术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寻求差异化产品,开辟产品中的蓝海;实现管理创新,大幅降低管理费用;还要进行模式创新,将知识产权资本化,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制造加技术服务。

经过大量市场调查及深入的研究,2013年,和氏璧化工公司提出了结合当前形势的客户聚焦项目。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积极主动邀请化工产业链上各个产业的重要高层参与该项目,通过深入沟通,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并制定出服务各个产业链的计划,以专业的平台、高品质的产品与长期持续改进的最佳增值服务回馈于石化产业。

李建斌说,吴华公司在产业转型上,提出要大力发展氟化工,积极培育精细化工,调整优化氯碱化工;同时还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公司下属的科研院所各有独特的专业技术,要将这些院所的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更好地支持所属企业的转型升级。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研究生 自主创业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波及了校园招聘。同时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今年毕业研究生的数量再创新高,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走自主创业之路的重要意义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很多企业开始调整和大幅度压缩招聘计划,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创业也许会是一条更好的出路。下面从社会、高校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分析研究生自主创业的意义。

(一)创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社会解决失业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金融危机使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困难,我国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有相当多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况。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研究生通过艰苦勤奋的努力进行创业,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在创业的过程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解决失业问题。研究生的心智较为成熟,并且专业知识比较丰富,同时能独立思考,比较适宜创业。面对国家的实际情况,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创办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企业,从而为社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二)发挥大学的高科技创新优势,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创业是一种开拓性、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知识和科技上的优势,努力挖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并吸引风险投资者对相关的创业计划进行投资,从而使学校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成长壮大一批企业。一些化工与制药类、农科专业的毕业研究生甚至可以把自己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创业。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有助于研究生个人尽快地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就业状况必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毕业研究生加强自身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走自主创业之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和良好的心态。在创业的过程中,尝试、摸索、提高,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创业者的理想、抱负、信念、意志都将受到严峻考验,这是一个会使研究生受益良多的过程。通过创业实践过程,研究生更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作出适合自己的创业选择,尽快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当前研究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自主创业对社会、高校和研究生本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自主创业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社会鼓励创业的环境不成熟。

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成熟,很多制度都还不完善。毕业研究生只有极少数有一定的资金作基础,资金缺乏成为目前阻碍研究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因素。而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的机构基本没有,学生很难得到创业所需要的启动资金。由于缺乏资金,很多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施。

同时,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是其中有些政策很难操作,有些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创业的研究生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扶持。比如在创业贷款的申请上,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为大学生提供信用担保的措施,但是申请的手续复杂,并且贷款额度也很小,结果,领取这一项贷款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未能真正起到激励研究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作用。

(二)高校创业教育薄弱。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不是很完善,大部分还处于探索和尝试过程中。我国研究生的创业能力差,与高校的创业教育薄弱关系很大。我国的高校教学是管理型、封闭性的,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没有创业教育和实践智慧的积累,缺乏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部分高校管理层对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创业教育在一些高校仅流于形式,这就导致研究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发展不足。学校未能为研究生创业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也没有建立配备的研究生创业启动基金,教师不能结合实际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环境,导致培养研究生创业能力的空间和机会缺乏。

(三)许多研究生愿做“白领”而不敢自主创业。

当前不少研究生创业意识淡薄,他们宁可到不如意的企业求职,也不愿自主创业。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缺乏走自主创业之路的意识,已经成为阻碍研究生自主创业的重大障碍。自主创业是自己开辟工作环境的与就业模式相对的一个工作形式,需要就业观念的转变。现在很多研究生仍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才去干的不体面的事情,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毕业研究生就业观念的根本转变。加之创业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影响。导致许多研究生愿意求稳做白领,而不愿冒险自主创业。不少研究生具备创业的能力和实力,但缺乏创业的勇气。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融资比较困难,这更使得多数研究生信心不足,不敢创业。

三、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研究生创业中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对研究生创业中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国家应积极出台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要大力支持研究生创业,积极出台鼓励创业的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自主创业,成立更多的高校研究生自主创业的“一级孵化园”。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出通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四项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这几项政策的出台,不仅为高校研究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且也适当地缓解了创业资金的难题。

国家要放宽贷款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放宽新企业的审批并简化审批的程序并为研究生创办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同时要关注扶持研究生创业的政策执行,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使创业的研究生真正享受到扶持。

(二)学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

我国研究生创业的潜力并未发挥出来,自主创业还没有成为研究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大力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激发研究生的创业热情,提高研究生的创业能力。学校要在管理上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研究生创业。对于在创业的研究生,可以中途休学保留学籍,允许研究生休学、停学创办企业。建立学校创业服务中心指导学生创业,同时注意将学生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

学校可以出资帮助资金困难的研究生创业,同时给予创业失败的学生补助。这不仅给研究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在精神上给自主创业研究生很大的鼓励。学校还可以为创业研究生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等服务,一路关注,适时扶持,不仅要支持毕业生把公司开起来,而且要让公司发展壮大。

(三)研究生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

研究生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改变错误的观念,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意识关键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领悟。首先研究生要在思想上认识创业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大赛,培养创业意识。同时,深刻领会创新对于创业的重要意义,激发创新意识,自觉地开发创造能力。其次要体现在行动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创业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可以磨炼坚强的意志。由于现在的行业日益细分,研究生最好结合本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发展空间的创业方向,重点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在真正创业时游刃有余地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迎红,李非.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244-.

[2]林夏芬,谢红梅,周坚.当前毕业研究生走创业之路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

[3]李嘉曾.关于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施构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

[4]陈应武.一个在校研究生的创业之路[J].时事,2000.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01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指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量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空前的倒退之中,全球股市持续下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进入2012年以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弊端开始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放缓,下行风险加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宽松的信贷条件和日益膨胀的房地产泡沫。住房贷款本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住房贷款要求借款者既需要有一定稳定的收入又要求有一笔可观的存款来支付首付。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获取住房贷款变的极为容易。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造成的影响,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国政府推行了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长时间停留在1%的水平上。过低的银行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在1996年到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2)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金融衍生品的速度发展较快,其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开放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数倍的金融衍生品,拉长了交易的链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通过金融衍生品将风险扩散到世界范围,是美国金融危机能够波及全球的原因。

(3)信用评级机构错误评级预警失灵。各信用评级机构过高的提升了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评级,这极大地促进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这些信用评级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证券发行商,却要求他们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是评级制度上的明显漏洞。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准确的市场评价是其定价和交易的基础。信用评级机构的错误评级,导致信任危机的出现。

(4)金融监管松懈。金融监管存在缺陷,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次级抵押贷款及各类衍生品的发行规模和数量没有进行有力的限制。监管力度的松懈和对市场潜在金融风险的忽视,都是金融监管不力的表现。美国央行降低抵押贷款的标准,导致很多信用不佳或偿还能力不强的贷款人以低廉的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监管机构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评级机构在评级时的主观性。

(5)美国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处理不力。这次危机在07年4月2日的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中就已显露端倪,但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直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雷曼破产以及美林被收购等事件的发生,美国政府才认识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并出台相关的救援措施。自从危机初露端倪到集中爆发,美国政府的救援措施显然是十分滞后的。这种对危机认识的不足和干预措施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爆发,扩大了影响的范围。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1)美国与发达国家消费紧缩,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降,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速。美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使得消费紧缩,我国对其的出口将大幅度减少,使很多外向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现在采取的是变动出口措施,如扩大对东盟和非洲的出口力度,减少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压力。外需下降意味着高附加值和低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在同时下降,此时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被迫通过压低产品的价格来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更长时间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速。

(2)因美元大幅度贬值,使我国拥有的外汇美元储备大幅度缩水。由于美元的强势地位,我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使得我国美元外汇储备的损失惨重,另外,还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持有的美国巨额国债和公司债券大幅度缩水。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08年9月底,我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860亿美元,购买的各类美国债券总额在1万亿美元以上,如今已经大大缩水,有的国债因美元贬值明赢实亏,有的债券则大幅度贬值,有的企业债券因企业破产而血本无归。

(3)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明显,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国很多工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是以出口加工为主,欧美市场的疲软导致我国的外贸出口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些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另外,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外商投资企业裁员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第5篇

【摘要】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走势进一步恶化。2008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出口额大幅减少。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中国来说,必须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具有清醒认识。本文根据中国当前的出口形势,分析出口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金融危机;出口退税;对策

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额同比增幅低于20%,11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仅为-2.2%,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我国出口将大体保持2008年的规模,进口比2008年下降5-10%,导致“衰退型顺差”扩大,使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但与总出口对总产出的实际贡献下降相背离,出口总量下降对总产出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截止到2009年5月,我国第一季度的出口形势也已知晓,如何在今年下半年和未来几年内恢复我国出口大国地位,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高速增长,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1我国出口整体形势分析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形势仍很严峻,进出口贸易额相抵,进出口贸易总额4287亿美元,贸易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2455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19.7%;进口贸易额1832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30.9%。第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减少56亿美元。具体形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截止到2009年4月):

1.1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出口的贡献要远低于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6.1%中,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仅仅是-0.2个百分点,而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达到4.3个百分点,最终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为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大大高于投资与净出口的贡献,充当了第一驱动力,成为支撑GDP增长的中流砥柱。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我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2月份出口增长额是-25.7%,3月份达到-17.1%,形势仍然严峻。虽然整体趋势下滑,但是,从月度环比状况看,我国出口下滑趋势在收窄,我国各主要的经济指标出现了较好、向上、积极的迹象。单从采购经理指数(PMI)上来看,我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捷报频传,这有可能成为扭转全年整体出口的良好开头。

1.2出口产品的整体结构: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但在出口产品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势头明显,其中机电产品出口累计1981.28亿美元,同比下降21.22%,但环比增长逾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982.50亿美元,同比下降23.1%,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29%。其中,3月份当月出口274.5亿美元,同比下降20.8%,为连续第5个月同比下降(图1所示)。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我国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增长减缓并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纺织品出口202.15亿美元,同期下降15.2%;服装出口315.0亿美元,同期下降6.6%。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其中钢材出口持续低位运行,净出口量迅速下降47.8%,钢坯和粗煅材下降96.8%。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显著,玉米出口量下降88.9%,大米下降12.5%。

1.3出口贸易方式: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99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4.6%,降幅大于同期一般贸易降幅5个百分点,但较前两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体降幅收窄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74.2亿美元,下降20.5%;进口2619.9亿美元,下降28.7%;其项下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6%。(表1、表2)

1.4出口的国别:到2009年4月份,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大幅下降,进出口总额85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8.9%,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32%。其中,我国对美出口626.8亿美元,下降15.7%;自美进口231.4亿美元,下降17.4%;累计实现对美贸易顺差395.4亿美元。截止至今年4月,我国对欧盟进出口贸易持续下降。我国与欧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102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8%,降幅低于同期我国外贸总体降幅5.1个百分点,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674.9亿美元,下降22.1%;我国自欧盟进口350亿美元,下降15.1%;累计实现对欧盟贸易顺差334.9亿美元。截止至4月,中日双边贸易降幅居前3大贸易伙伴之首,日本从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地位置回退至次席。中日双边贸易额为645亿美元,下降23.15%,降幅列前3大贸易伙伴之首,分别高出同期我国与欧盟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降幅3.4个和8.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0.7%。其中,自日本进口348.0亿美元,下降29.6%,被欧盟超越退到我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位置;对日出口297.0亿美元,下降16.2%。累计贸易逆差51.0亿美元,下降71.9%。(表3)

2我国出口增幅下降的原因分析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了对宏观政策的协调,各国联手应对危机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增幅出现大幅度下降,是全球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国际上,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美欧日经济很可能在底部震荡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首先,外部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冲击是外需下降。我国外贸依存度较大,尤其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高,在美国消费疲软及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负面影响下,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在所难免。受发达国家衰退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下滑,贸易收入下降,外来投资减少,经济面临的困难还在加剧。世界贸易组织(WTO)年初曾预测,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将出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贸易额降幅可能更大。

其次,国际贸易融资困难。目前,全球流动性紧缺尚未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纷纷收缩信贷规模,各国贸易融资条件普遍恶化,国外进口商和经销商资金压力加大,纷纷采取减库存、压订单等方式规避风险。据出口普遍企业反映,国外进口商订单短期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进口商贸易融资困难,出口企业收款延长,收汇风险上升,出口坏账增加。由于这场危机,如果进口商要求把信用证支付改为托收支付,即期付款改为远期付款、拖延付款,甚至赖账,出口企业将无能为力。再加上国内银行为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慎贷、惜贷等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迅速收缩,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有效缓解。对于出口商来说,贷款规模收缩导致企业流动性资金减少,现金链断裂影响支付,这将引起连锁反应。原本融资已经相当困难的出口企业无法回笼资金,资金链断掉就有可能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据2009年3月份WTO审核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报告,过去几个月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显著增多,主要是提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等,中国是主要受害者。贸易摩擦出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反倾销等传统领域向反补贴、技术壁垒的新的形势延伸,从具体产品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层面发展。今年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可能进一步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

(2)国内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等因素也造成我国出口增速放缓。

首先,部分出口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制造成本和环保成本急升的困境。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以外贸导向为主的生产型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主要是以下问题:(1)劳动力的短缺与人力成本的提高:我国沿海地区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外商投资出口型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赢利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廉价工资。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企业要依法为工人上“三险”,支付加班工资,造成企业人力成本普遍上升,也导致了制造成本迅速提高。这对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影响尤其突出,(2)制造成本的急剧提升。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的推动下,国内市场相关产品如石油、煤炭、金属和农副产品等价格也大幅上涨,出口企业成本加大。综合计算,由于原材料及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了20%至30%,成为推动企业成本上升的第一因素。(3)环保执行力度的加大和环保成本的提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节能减排法的实施,各级政府开始强化环境保护的执法和惩治力度,污水处理、废气回收净化等强制性环保措施成为企业运行的先决条件,对排放不达标企业和环境违法企业实施限期整改、依法关闭等措施,从根本上加大了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

其次,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出口企业经营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出口增长深受制约。从2007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开始,尤其是2007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呈现出加速之势后,我国的出口企业,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产品竞争优势下降。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仅导致出口企业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且迫使出口加工企业压力陡然提升,直接影响到出口加工工业的利润。伴随着人民币的汇率升值,同样美元的收汇转换成人民币的数字在急剧下降,同时这个数字还直接冲销了出口企业的利润。

第三,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多次调整。实施出口退税制度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工业制成品成为出口的主要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逐年增长。2006年9月和2007年,按照保护国内资源、缓解贸易摩擦、鼓励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原则,国家取消了对大部分非金属类矿物产品、煤炭、金属陶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对钢材、陶瓷、纺织品等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和完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了对重大技术装备、生物医疗产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些措施推动了我国企业在加工贸易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然而政策的出台却造成了我国出口增长的明显减缓,这些都减小了我国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数量。从2008年12月1日起,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上调377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约占中国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涉及税则号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出口退税的降低将直接提高相关企业的成本和定价,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相当部分的出口企业利润减少。

此外,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口退税率调整过于频繁,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退税率不合理,不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退税周期过长也是突出问题,长达数月的出口退税周期,令出口企业无法及时利用这笔资金。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出口退税制度,以达到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目的。

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相关对策分析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深,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稳定,同时也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外需明显放缓、人民币升值、贸易融资困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内外综合因素的作用,将继续影响我国的出口。中国的出口形势依然很严峻,为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度过难关,改善我国出口贸易困境,应当主要从出退税、汇率稳定和国家金融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第一、国家应加强出口退税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口退税制度作为国家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此政策的频繁变动,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规划,更无法避免由此所损失的制度稳定性与可预测性。因此,要依据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来规范出口退税制度,加强出口退税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出口生产企业能根据稳定的出口退税制度合理规划其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全局。从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此外,国家还要适时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力度。目前我国出口退税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按计划分配,带有极强的计划性。这与出口贸易市场化相矛盾,也使得国家退税政策不能及时兑现,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有重要贡献的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出口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出口退税在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过程中的调控力度。

第二、国家金融政策性支持。国家目前的一些金融优惠政策集中于大型央企,一般中小型出口企业难以受惠。在当前出口企业新订单数量明显减少的背景下,政府在金融方面应考虑给予中小型出口企业适当的扶持,应加大向出口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协调金融部门切实改善出口的金融环境。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企业融资担保条件,发展资本市场。尽快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开拓新型融资方式建立融资租赁市场。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等措施,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另外,政府作为主导建立一个由政府、商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工作机制。

第三、优化出口结构,实现出口战略转型。我国外贸的根本出路在转型,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这就需要在巩固和发展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基础上,逐步转型升级,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控制“两高一资”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尽管我国的出口产品现在具有低成本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延,人工成本、制造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产品的价格优势将愈来愈小,甚至有可能被挤出部分市场。金融危机或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了良机,出口增长模式的转型才能实现。出口企业接受金融风暴最好的洗礼方式,就是迅速抓住机遇,进行更快更充分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最终化“危”为“机”。

第四、出口企业做强品牌转内销。当前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在此情况下,出口企业需要把眼光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取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尽管这种转型决非易事,不仅需要较高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企业还会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但有所作为总胜过坐以待毙。

第五、多元化地开拓其他市场,努力开展国际化经营。出口市场的调整是目前外贸出口企业着重考虑的办法,而且,调整的步伐要在稳健中尽量加快。在当前我国出口产品居前三位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必须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外贸企业为缓解出口压力,应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放眼全球,近些年来,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出现飞跃式发展,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经济充满活力,进口需求越来越大,值得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活力市场纳入本企业的出口市场考虑范围,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

参考文献

[1]龚红莲,刘博韬.规范出口退税制度.优化出口商品结构[J].中国财政,2008(13),P72

[2]杨品杰,孟迎迎.中国当前出口形势分析及相关对策[J].经济师,2008(12),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