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生命的哲学

关于生命的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生命的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生命的哲学

关于生命的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规律

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在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总结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哲学的普遍真理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哲学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在长期对我国生态演变自然规律的自觉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无限夸大自然对人的控制性,认为自然规律是神秘的、不可认识和利用的。而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尊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不脱离中国实际,打造“空中楼阁”,要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统的眼光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人民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是对自然规律由自发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自动利用的认识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赖自然,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直观、经验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机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虽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了大面积开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涝灾、山洪、风沙等形式对人类进行的回馈,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阶段,只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自发认识和运用阶段,人们处于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发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破坏非常微弱,处于能够顺应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都处于萌芽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阶段。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释放,极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开始对自然资源、能源过度性地开发。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无限膨胀,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征服自然,甚至认为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改变自然规律,达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这个阶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阶段,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背离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阶段。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这种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充分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阶段,处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自觉时期,要求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由自觉到自觉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的质的飞跃。

哲学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是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对事物的认识,尽管曲折、反复,如果认识主体尊重实践的检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还是可以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和实践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们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绝对化,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在工业文明时期,认识与实践相背离,认识严重脱离实践,导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态文明理论则要求把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顺应自然,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达到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社会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为人类具有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下时,实践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当人们的视野扩大、认识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后,实践活动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和水平。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们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是由于认识与实践出现了严重偏差,出现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导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因此,在生态问题上,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基础上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由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需要两个因素构成。前者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后者是构成价值的主体条件。价值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抽掉了价值的客观基础,把价值的主体方面无限夸大,使之绝对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把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衡量自然万物的根本价值尺度,疯狂地进行毁灭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自然破坏能力的逐步加,对大自然不计后果的开发和掠夺,导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关于生命的哲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怀特海;过程哲学;生命哲学;生命的过程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超越性

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043?04

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是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及存在价值的生命意义,西方式的现代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生命的迷茫和人生意义难以实现的困顿。“学者们认为,过程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它积极面对现代性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长,认为它们是密切相连的生命共同体;主张对理性的适度运用,这些都对我们认清现代化的本质,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参考的途径。”[1](11)生命价值的实现根植于特定生活地域下所承当的使命,人一开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人的生命便充满了哲学意味,生命意义是实实在在,是在人类不断地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中国传统哲学就能解决心灵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安放问题,还必须借助其它先进国家、民族在现代化实践中积累的事实经验和哲学智慧,并且这些理论在引进中国时不会发生排异反应。美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机体哲学思想,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更接近于东方哲学,尤其接近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其对人的生命本质的阐释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下面就从生命的过程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超越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命的过程性

怀特海认为,世界是由有机体构成的,但它又不是一个静止的机体,而是一个活动的结构。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强调差异性、流变性与创造性。过程哲学的“共生与过程原理”阐明了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实在的本质是在过程中生成的,并从本体论上确定了生成、变化比存在本身更为重要。怀特海指出实际存在物的生成“存在着从状态到状态的生长;存在着整合与再整合的过程”[2](517),实际存在物是变动不居的,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因之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生命,都是由各种实际存在物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一条历史轨迹,这一过程承继的是过去,立足的是现在,面向的是未来,从而使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能动的流变过程,“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进化过程之中”。[2](30)

过程性的内涵体现在:

第一,永恒变化性。怀特海首先对西方“万物皆流”这一概念进行了否定,认为“是由人们非系统的、纯粹分析的直觉所制造的第一个含义不清的概 括”。[2](379)而各种事物的流变才是必须以之为中心编织哲学体系的一种终极概括,要把“万物皆流”这一术语改造为另一种替代术语“事物的流变”。其次,引出另一与之相反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着眼点是“种种事物的持久性”,阐述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流变”与“恒定”之争指出,在著名圣歌的前两行“与我一起坚守;黄昏迅速降临”才使这两个概念实现了完满的表达。最后,怀氏借助洛克的观点,创造出两种关于流变性的概念。“合生”——是具体存在物的构成中内在固有的流动性,是某种过程的名称,在这种过程中,许多事物构成宇宙,把“多”之中的每一项要素确定地整合为新的“一”;“转化”——“就事物的本性来说,

收稿日期:2012?08?16;修回日期:2012?11?26

作者简介:颜峰(1965?),女,湖南新邵人,中南大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罗方禄(1987?),男,湖南郴州人,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相对完整的现实世界所凭借的那种创造性,即新的合生所需要的材料叫做‘转化’”[2](385)。在那种具体的存在物之完成的基础上,该过程的凋谢用来把那种存在物构成为某种原初要素的流动性,这种原初要素处于其他具体存在物构成之中,而其他存在物是由过程的重复引起的。这与中国《周易》所讲的阴阳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思想相近,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之中,而这种永恒变化的过程是“合生”与“转化”共存的。譬如其总结道,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导致微观——个人生命意识的变化。 “每一种实际存在物本身只能被描述为一种有机过程。它在微观世界中重复着宏观世界中的宇宙。它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每一种状态都是其后继者向有关事物的完成继续前进的实在基础。”[2](392)“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由已经达到的现实向正在达到的现实的转变过程中,变化发展是事物的永恒态势,纯粹的静止状态和结果呈现都只是事物过程性存在和发展中的某一个时间片段。”[3](131)

第二,创造性。创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根本上是解决生存、生活与生命的难题和困惑。创造性就是由那些表现终极事实之特征的共相构成的共相。它是这样一种终极性原理—根据这种原理,作为分离的宇宙而存在的多就可以变成一个实际机遇,而这种机遇则是作为联合的宇宙而存在的。它存在于事物的下列本性之中,即多进入了复杂的统一体。“‘创造性’是关于新颖(novelty)的原理。一个实际机遇就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它在由它统一起来的‘多’之中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存在物。”[4](5)“怀特海把人理解为创造性进展的过程,认为人有能力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内部的自我组织和加工处理,人的发展必须有生命自身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依靠生命自身的活动去发展自身素质。”[5](47)怀氏充分肯定自我创造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造中实现转化和生成,而作为鲜活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人,正是在自我创造的生命过程中进化提升。

第三,自我感受性。怀氏认为实际场合是可分析的。这种分析揭示了把个体上异己的存在物转化为作为具体的一的某种复合物之组成部分的活动,并用“感受”一词对这种活动作发生学的描述。感受分为① 所感受到的实际场合;② 所感受到的永恒客体;③ 所感受到的各种感受;④ 它自身的主观强度形式。合生是实际场合的“实在的内在构成”,而“对实际存在物的这种形式构成的分析给出了感受过程中的三个阶段:① 反应状态;② 补充阶段;③ 满足。被满足的实际存在物体现某种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或否,满足就是要获得那种作为合生之目的因的隐秘理想。”[2](386) 怀氏把实际存在物当作一个过程,认为许多具有不完整性的主观统一性的活动都终结于某种被称为“满足”的那种完整的活动统一性中。他对“感受”这一概念极为重视,在多个章节都有阐释,创造出新的概念,错综复杂,甚至有点含糊不清。但其全面系统地论证、分析人之于实际存在物的感受,促进了人对生命过程性的理解。此外,怀氏经常使用 “享受”(enjoyment)这个包含于感受的概念,认为过程的所有单位(无论是在人的层次上还是在电子的层次上)都是以享受为特征的,都具有内在的价值。享受即为“我”是自在自为的体验,是个体对于客观外在的主观感受,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享受的,缺乏享受乃是纯客体的标志。“它乃是多种存在中的一种存在的自我享受,以及一种基于多种成分而产生的存在的自我享受。”[2](387)对“享受”这一概念的强调也就区分了人之于一般实际存在物,体现了人独有的对周遭世界的流变过程及自我生命历程的感受能力。人作为万物中的一员,要在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连结中与其他事物共生,体验变化发展的生命历程,进而享受生命的本质。

二、生命的整体性

生命的整体性也即同一性,强调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对资本主义将人“物化”,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我身心关系割裂的整合。人是可持续系统性宇宙中的一部分,系统可以自立运作,并良性地不断发展到未来。这个系统是所有个体系统相互合作、彼此滋养的平衡环境。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探索、彼此适应、相互合作中实现自我的监督、反馈与成长。怀特海过程哲学对生命整体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

第一,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使我们接受“机体宇宙”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揭示了一系列事件的变化发展以及事物的“存在倾向”,即微粒子的“侍机状态”,宇宙再也不是相互隔离的“某些建筑材料”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相互联系的共生的网络,这个网络构成具有无限可能的倾向世界。怀氏认为世界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构成的整体,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生命、整个宇宙、个体身与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体。事件之间或现实实有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包涵形成综合的 统一体,即有机体。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物质实体(substance),存在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性质和关系构成的“机体”(organism),小至原子、分子,大到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机体。

第二,强调生命的共在性。共在性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相互依赖,“共在”是一个涵盖各种各样特殊方式的全称性术语,通过这些方式,各种各样的存在物就可以在某一个实际机遇之中“共在”。这样一来,“共在”就以“创造性”、“多”、“一”、“同一性”,以及“多样性”这样一些概念为预设前提了。终极的形而上学原理是从分离向联合的进展,这种进展所创造的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而不是那些在分离状态下给定的存在物。这种新颖的存在物随即成为它发现的“多”所具有的共在性,而且,它也是它所离开的分离性的“多”之中的一;它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在它所综合起来的多种存在物之中卓而不群。多变成了一,并且由于一而有所增加。就各种存在物的本性而言,它们在变成联合的统一体的过程中都是分离性的“多”。[4](5)

第三,将“人”作为与自然界平等及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的一部分。怀特海眼中的“人”是自然世界的组分,而不是来自自然界的另一部分,“它突破二元论和机械论哲学思维模式的限制,把人看作一个有机系统,认为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创造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人并非是独立于自然界这一客体之外的纯粹的主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还是事实与价值的和谐统一。”[5](49)人是宇宙一部分的思想彻底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观点,号召人由“小我”走向“大我”,在追逐为满足生存需要的利益时,照顾自我与生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以人类共同利益和生态平衡为旨归,做到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善。“道德观点与一般性观点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的善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对立,只有当个人是这样的以至于他的利益是一般的善,因而为了在更好的成份中以某种更大的利益重新找到它们时,才能被消除。”[6](13)个体只有在为实现共同体利益努力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三、生命的超越性

“超越”一词,一般有以下几点含义:一是指超感觉的、无形的东西,与感觉、直觉相对;二是指无限的东西,与有限相对;三是指在先,强调先验性,包括逻辑上在先和时间上在先。人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命存在,而且还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是人对自身有限性、不完满性生存境况的一种克服与超越的渴望和欲求,是以实践为基础、朝向未来真善美的自由世界的永恒冲动和努力,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特有方式和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超越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具体即指:①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② 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地创新、创造;③ 人将追逐意义作为生命的最终旨归。引导人进行自我超越的并非某种外在的诸如“上帝精神”的力量,而是人在漫长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对人生价值的主动探求愿望,人不单是客观的物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主观的精神存在。人的超越性奠基于生活的生成性和超越性。怀特海哲学范畴中的超越性主要体现于个体的“生成”功能,包括① 个体对宇宙的价值;② 个体对宇宙的利用与责任;③ 个体由此获得的新生。怀氏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有两类属性:一方面是个体自身,另一方面是它的宇宙意义,认为任何现实体都存在心、物两极存在的问题,个体自身和宇宙意义与心物两极是相对应的,同时心物两极一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把握状态。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理解,两极的存在都没有实在意义,也决不可能将这两者孤立起来。任何一极都需要通过双方的相互依赖而存在,并且只有在相互联系时才能在对方那里实现自己。因此,生成的目的是在为存在找寻出路,以便在宇宙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超越自己是人相较于生物的特性,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环绕在周围的现实,期望超越生命的每个当下。人是超越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开放、不断生成的,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命存在状态,不满足于生活在形而下的经验世界里,不困于器,即所谓“君子不器”,而力图为自己营造一个理想的生命样态,实现对自我生命现状的超越。

怀氏的生成观强调个体内在价值的生成和个体在与宇宙万物的整体联系互动中实现超越,正因为人具有这种内在生成性和超越性而具有永恒价值。“每一种实在的经验场合都是一个主体,场合的主体性随场合的存在而存在。实际存在物从主观性上永远消逝,在客观性上却是不朽的。消逝中的现实性得到了客观性,同时却失去了其主观的直接性。”[2](220)作为主体的人会因时间而消逝,但其创造的精神价值却将永恒,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这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道家哲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生不息观点贴近。

怀特海过程哲学为打通东西方哲学提供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被誉为与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最接近的哲学,是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我身心的深刻危机具有重要启示。

1. 强调生命的过程性,扩展了生命的宽度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陷入的现代性危机,荣格曾说,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分裂和生病的、着了魔的时代。在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现代人易执着于对“物”的追逐和对成功的崇拜,忽视对生命历程中酸甜苦辣的体验,人格出现分裂,着魔于外在而遗忘主体性内在生命享受。怀特海肯定人的主体创造性,认为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能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价值。在现代性滋生的各种困扰面前,个体只有看到生命的过程性,为功利主义祛魅,扩展生命的宽度,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意义。

2. 强调生命的整体性,增进生命的维度

怀特海认为,在各种存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结”。连结是一套相关统一体中的实际存在物所组成的链条,它由相互摄入所造成。所有实际存在物相互联系,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同时,个体也是一个整体,既享受人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也要正视人生消极的心理情感。这也就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引导人认识到生命的“两极性”,既要寻求积极的人生意义,也要直面人生的痛苦挫折。抱持这种观点为人处世即可增强生命的韧性,增进生命的维度 。

3. 强调生命的超越性,升华生命的高度

怀特海肯定了人具有的内在超越性、自主性、创造性及人之于宇宙的价值。超越性是人的本质追求,人既有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努力的本能,也有更高一层的精神需求,以超然的心态化解现实中的种种困扰。

参考文献:

刘同辉.近年来国内过程哲学研究综述[J]. 运城学院学报, 2006, (2): 11?14.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朱宏霜. 论德育的过程哲学与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5): 131?133.

怀特海. 怀特海过程哲学观概要[J]. 世界哲学, 2003, (1): 2? 19.

杨芳. 怀特海过程哲学中的人学思想评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44?50.

费劳德, 王治河, 杨富斌. 马克思与怀特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J]. 求是学刊, 2004, 31(6): 12?19.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hiteheadian’s process philosophy

of human life’s essentialty

YAN Feng, LUO Fanglu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关于生命的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命哲学;高校;生命教育

教育不是工具,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1]是对人生命本真存在方式的开启。建基于不同哲学理念下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笔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如何走出工具理役的阴影,引导当代大学生不仅寻求谋生技能,更要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哲学背景和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冲击传统的形而上学,反对自然科学和理性对人的自由的窒息,提升个人意志、情感的地位,欧洲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是法国思想家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是心灵的内在冲动,具有“流动性”的特质。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作为自我体验的“生命”,逻辑、概念、分析等理性手段无法也不可能理解其内在的深刻性,只有直觉、感悟才能体验生命的本真内涵。这种把情感当作人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肯定了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创造价值,将哲学关注的向度由外在(物质世界)转向内在(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意义,对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渊源于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生命教育,表达的是对人的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探索。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首次倡导生命教育理念,引起了西方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发展的运动。”[2]20世纪90年代,这一现代教育理念进入我国台湾和香港教育界并逐步波及内地,形成一股新的教育思潮。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决策,显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长期以来,高校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异化为知识和技能,导致了价值取向的错位。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唤醒生命本真状态的过程,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3]3但是,如前所述,时下的高等教育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工具理被无限放大,教育塑造人的功能被忽视。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的异化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每个高等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根本话题。对这些话题的不同解答将导致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结果。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高树立了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大旗,自此工具理性高扬,价值理性式微。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思潮下,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与西方社会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衡量教育计划和活动的标准往往是“对口”“适应”“模式”“定位”。教育本具有的活泼泼、生动动的生命特质被抹杀。培养的学生也仅仅成为了一种物化存在、奴役存在和工具存在,缺乏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性、主动性和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大纲的设置、课程的编制或就业率的统计等,重物轻人、重指标轻思想、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突出,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忽视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养。二是缺乏生命意识的理念。目前的教育,大多着力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在普遍追求的成绩学分化、学历证书化的功利心面前,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被自然遮蔽了。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拷问得不到教育的回应。

(二)生命教育内容的边缘化

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3]3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围绕生命的应然教育,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促进生命个体和群体福祉的增加。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只是通过“专门技术的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3]3而是要努力造成一个‘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精神的“完人”。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同构的意义指向。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课程教育一直被视为是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生命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科目。而国内的学校教育,由于教育理念的偏颇,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很少有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远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体系。生命教育内容也仅仅穿插在哲学、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或者大学语文等课程之中或某些校园文化活动中。生命教育内容严重地被弱化或边缘化。

(三)生命教育文化活动的缺失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4]文化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链接着不同的生命个体。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开启心智、扩大视野和塑造性格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引导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人文讲座、艺术表演等活动,陆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然而就总体而言,在奉行工具理性的主流思潮下,关于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微乎其微,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也很难触及大学生的内心。同时,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精神空虚的现象日趋严重。关于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跟不上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渴望度。由于校园文化活动中缺乏普遍的精神关照,缺乏对生命价值的体悟,以致于大学生的漠视生命的现象和行为越来越普遍。

三、高校生命教育建构路径

生命哲学视野要求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摒弃工具理性和科技张扬的心态,认真审视教育的生命意义,切实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与存在价值,把教育真正落实到人之为人的生命教育上。笔者从这一角度,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的几个方面。

(一)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理念

敬畏生命理论是由德国思想家、神学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提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5]9他认为,“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5]9人类应如敬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敬畏爱惜所有的生命。并指出,“敬畏一切生命是自然的,完全符合人的本质”。[5]9人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人对待自我方式的投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旦我们尊重了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包括人类的不同民族、种族乃至不同生物种族),也必然尊重自身的生命;反之亦然。“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5]9因此,高校生命教育要以敬畏生命为第一要务,把恢复生命的神圣性作为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它涉及政府决策、课程教学、教师素养以及学校文化等多个方面。第一,以全人教育规划通识教育,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应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围绕处理好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三个向度,以个体的知、情、意和行为四大目标来开展。这就必须组织专家制订生命教育课程纲要,编写相应教材。借鉴台湾生命教育经验,课程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开展。最高层面是“价值教育和终极关怀领域”,思索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第二是伦理教育层面。其核心问题则是什么是真善美以及如何追求真善美?第三层面是品格教育。即人在实践领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践行。这三个层次由下至上循序渐进、相互紧密联系。同时,在相关专业教育中增加伦理学、生死学、心理学等人文课程的设置。[6]第二,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基本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承担,生命教育涉及的哲学、伦理学等知识素养也是现行师资队伍所欠缺的。为此,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鼓励生命教育研究所的设立。开展各类生命教育专题演讲、研讨会或工作坊、座谈会、学生生命教育社团活动、生命教育读书会等各类活动,加强对高校学工队伍的生命教育课程培训,提升其生命教育的知识素养和人格素养。第三,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生命哲学认为,人不是靠逻辑思维来认识生命的,而是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生命的。因此,生命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一种体验式教育。高校要着力拓展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领域,把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丰富的实践内容中让学生获得多维度的生命体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侧重于他们的伦理体验,使大学生明了生命的诞生意义与价值,感悟生命的珍贵。“生命即生活”,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更加珍惜生命,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第四,营造富有生命教育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文化育人功能。高校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以生命为本,尊重生命、探索生命,培养敬畏生命的神圣感,并由己推人、社会和自然界。培养人之为人的悲天悯人的道德感,认识并突破人的物质有限性,探索和实现人的精神超越性。正如康德所言,“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为此,高校的校园文化要在深化生命教育的文化内涵、营造生命教育的文化环境、举办生命教育的文化活动着力。要加强生命教育文化论坛、沙龙、讲座的建设,通过一批富有个人魅力的讲师团在学校创建生命教育品牌,引领大学生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优美的环境塑造人。作为文化教育的物质载体,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人文高雅的校园建筑、标识、展板、雕塑等无声地透露出生命教育的意味。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而潜在的课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多次层、多角度、全方位的生命教育文化活动,以“生命价值引导”“生命伦理学习”“生命人格树立”为核心内容,努力把生命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使学生在浓郁的生命教育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增进生命教育体验,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最终实现生命教育自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王煌,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

[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

[5]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

关于生命的哲学范文第4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7-1

定价:38.00

推荐人:印小京

推荐理由:

关于生活,每个人都有很多问题。就好像你正在翻阅的这本书中所问的: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幸福?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吗?我们怎样理解苦难?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

生活其实是很累人的,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都是如此:被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打磨、消耗,开始慵懒、得过且过、无所谓。在心底里,你会千百次地问:这样活着是为了啥?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但你可能无法在这本书里找到直接的答案。这不是一本告诉你生活的意义在哪里的书。没有传统的说教,没有刻板的训导,有的只是提出你认为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但这确实都关乎你的生活),然后引你去自己思考,批判性地思考。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问号,它又由无数个小问号组成。每个人都要自己设问自己作答,每个人都要用时间和亲身经历去作答,而每个人的答案又都不同。生活的问题就是需要而且也只能由你自己去积极应对和作答,因为只有你对生活积极生活才会对你积极。

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人生的目的,不离生命自身。生命的经验,永远生生不已。即是从整个宇宙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无关紧要,我们仍然关注有意义的生活;不论上帝是否存在,不论是否有跨越现世极限的可能,我们仍然可以区分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想过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

从亚里士多德学派和基督教文化到儒家与道家传统,本书融会了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完美生活的道德推理、概念分析及哲学评价,向我们展示了哲学可以改变我们对生活和意义的理解,哲学是良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书中涉及的很多问题是我们传统教育中缺失的,比如关于爱,关于如何交友,关于生,关于苦难和死亡,对我们是既平凡又重要的生活问题,正如编委会主编费小琳女士指出,出版这个项目是希望体现一种博雅教育理念,培养我们的理性思维,独立判断,道德关怀。

关于生命的哲学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