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的产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房地产;培训;人才;竞争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发展,以及这个行业人才流动性大的客观现实,尤其是一些管理型、专业性强的人才流动性很抢手。在房地产行业,从项目的筹备初期,房地产企业就会招聘大批配套的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通常是上一个项目尚未结束,马上就有下一个项目的猎头就找上门来挖角。对于一个房地产公司来说,通过市场机制保持适度的人才流动,有进有出,可以使企业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吸收各类人才。同时,为了适应公司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公司业务发展的延续性,需要从提升竞争力的角度全面认识和加强企业的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一环,培训工作在房地产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不仅可以使员工的能力建设得到改善和提高,更加关系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和长远战略发展。
员工的能力建设
长期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掩盖不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产品创新少、同质化严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可以传世的房地产精品。同时,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国家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采购营销、建筑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充实、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能力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企业的文化建设
在企业管理中,流传着“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的说法。纵观现在的一些知名企业如苹果、谷歌、万科等公司,他们的成功除了具备一流的产品和品牌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驱动着他们的员工不断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最终使企业走向辉煌。如果说企业成功的要素中,人是其中的灵魂,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尤其是现在的企业开始面对变革中成长的80、90后新员工群体。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内部培训才能使企业员工理解、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员工朝着健康的企业文化方向前进。
企业的战略发展
在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房地产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企业能力和资源的配置及企业的组织绩效。通过企业的培训工作,使员工清晰的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个人在实现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个人的能力提升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合作,辅之以不同阶段的考核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组织绩效,使企业顺利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二、房地产企业培训工作理念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而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的培训理念,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需要贯彻以下几点:
(一)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培训工作的系统性要求房地产企业不仅关注培训的层次,也要关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从培训的层次讲,培训工作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侧重于技能、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标准化的管理课程、营运及技术培训课程、职能为本的培训课程;
第二阶段侧重提升能力阶段,主要包括岗位轮训、外地派驻、应届毕业生工程师及管理培训生课程和外部培训;
第三阶段主要包括知识管理、持续学习及经验分享、企业核心价值-道德标准培训、安全培训等。
从培训对象看,培训工作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发展机制上,培训的对象不仅涵盖了新员工的入职,也涵盖了管理层的发展计划等全方位的培训。从培训内容来看,涉及到个人属性、管理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核心、社会能力核心、理解能力核心共5种职能模型,根据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二)培训工作是持续学习的过程。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企业的培训工作侧重全面提升员工能力,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因此培训计划的制订也注重持续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构筑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
(三)培训工作追求协同效应。
通过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在提升员工能力的基础上,获得对实现公司目标、建设企业文化和协助员工成长的共同进步,实现培训工作的协同效应。在培训工作中,这种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的是贯彻到公司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中,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计划的制订等多方面。
三、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工作实施路径
(一)培训方式的创新
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不同,房地产企业的培训可以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如课堂讲授、讲师演示结合实操、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情景模拟、施工现场讲解等。对于培训方式的创新,无论是从形式上打破常规,还是从内容实现突破,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培训的有效性,即通过培训方式的调整来改善被培训对象的培训效果,实现公司的培训目标。
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70%的被培训对象认为通过实践及经历是最有效的,20%的被培训对象认为通过关系、反馈及指导是最有效的,10%的被培训对象认为通过正式培训、有计划的自学及小组开展工作是最有效的。
由于所处行业相同,从中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绝大多数人认为结合工作实践的培训是最有效的,因而教师演示结合实操、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情景模拟等这些能够使被培训者主动参与的培训方式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效果也较好。传统的课堂讲授或多媒体教学培训方式适用于新入职培训及自我提高,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培训方式的创新主要应结合工作实践,以调动被培训对象的主动参与为目的的方式最有效。其中,“以师代徒”就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以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实质就是导师培训制,它通过员工所在部门的负责人、业务骨干或者行业专家作为辅导老师,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一对一”手把手辅导,解决员工在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新入职员工普遍存在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以师代徒”的培训方式使员工在导师的指导、监督、反馈下,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增强获取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新员工迅速成长、提高,从而获得适应岗位要求的培训效果,所以“以师代徒”的培训方式适用新入职员工的培训。
(二)培训科目的设计
培训科目的设计是否贴近实际,培训计划安排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各个岗位的培训需求,不仅关系到员工参与培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因而培训科目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目标,设置不同的培训模块,如基于新员工入职的培训体系、基于工作岗位的培训体系、基于员工晋级的培训体系、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基于核心和特殊人才的培训体系等科目。这些培训科目的设置,可以较好地满足各个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培训需求的分析和培训计划的制订
建立在员工能力和岗位要求匹配基础上的需求分析,不仅是公司设计培训科目的基础,也是房地产公司制订培训计划的基础。
在培训工作中,应充分掌握本单位员工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的差距,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员工在培训内容、培训周期、培训时间、培训效果方面的目标,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组织员工自下而上,制订部门和个人的培训计划,并将培训需求和计划上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后,自上而下地对各单位的培训需求和计划进行分析,区分普遍意义的培训需求和个别意义的培训需求,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
(四)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要对哪些人培训,以什么方式、开什么课、由什么人开课、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开课、使用什么样的培训教材和软硬件、开课的效果如何等内容,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
在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和制订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基本上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训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培训、职业技能与资格认证培训,辅之以灵活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岗培训以及员工个人的自我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并且加强对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过程、培训实施效果的评估,以增强员工在培训中的动力和压力,获得满意的培训效果。
(五)内训师的建设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黄金比例;滤波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一、 引言
近期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重申支持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更好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目前,经济领域学者对虚拟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能够较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而过度膨胀则会危害到实体经济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标准(Standards)和警戒线(Boundaries)。
二、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概况
1. 中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划分理论,并考虑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金融市场分类等因素,文章将虚拟经济范畴界定为以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为主的经济总量,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基金市场、期货市场和商品房销售市场的交易规模。同时将工业增加值规模界定为实体经济方面。
从规模上看,2006年之前,虚拟经济总量与GDP、工业增加值呈相对协调发展,而2007年后,虚拟经济总量开始加速上涨,远超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
2.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内在比率关系。金融相关比率FIR (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内在比率关系的重要指标,它是指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即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的比率。金融增长快于实物经济增长,金融相关比率上升,但上升不是无限制的。文章将M2/GDP作为金融相关比率,虽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相关比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国民财富之比)存在差异,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我国1999年以来的金融相关比率和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看,2009年之前,金融相关比率保持相对稳定,与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而2010年之后,金融相关比率攀升而工业增加值增速不断下行,形成“剪刀差”。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虚拟资本一开始是从实体经济中产生的剩余资本里转化而来,因此,实物资本或实体经济是虚拟资本存在的依托,同时,实体经济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第二,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第三,虚拟经济中的长期资本又会以某种方式与产业资本融合,以实体经济的形式存在。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的融资提供较大便利,利于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升级;但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容易造成泡沫经济,使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加大。
实际上,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时,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一国经济增长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实体经济时,便会产生金融抑制现象,导致资金的低效运用和市场分割,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时,则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
三、 全要素生产率
1. 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生产率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生产率与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均会促进经济增长。从效率角度来看,生产率等于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总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以索洛(1957)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增加要素的投入,另一种是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效率。但长期来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仅仅依靠增加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是无法持续的。因此,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是依靠提高技术水平以推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衡量技术水平时,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比单要素生产率更优越,更合适。全要素生产率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可以看成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剩余值”。
2.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假设中国经济的生产函数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分别代表资本k和劳动l的产出弹性;当规模报酬不变时, 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模型1:
采用1991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亿元)做为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历年社会劳动者人数数据(万人)做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资本存量数据(亿元)(该数据是根据历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额测算,按照10年期平均折旧,残值为0计算得到)做为资本投入量;但是模型1结果显示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系数因偏小而不尽合理,于是采用哑变量代替模型1中的时间变量t,进而模型1变为:
根据1991年~2015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情况,假设当处于2000年~2008年期间,哑变量取值为1。模型2结果如表1,从模型2结果也可看出,哑变量的取值是符合中国实际经济情况:即在2000年~2008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较明显。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总的来说,中国经济TFP是先升后降的,TFP在2003年之前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从2004年开始至今基本处于下降趋势,只是在2007年稍有反弹后继续下降。而TFP增长率在2003年前虽下降但也是正增长,而从2004年开始变为负增长。
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资本投入的报酬率高于劳动投入的报酬率,一定程度说明劳动力未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发挥充分作用。第二,从2004年起TFP下降且TFP增长率由正转负,反映了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逐渐降低,说明此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大量依赖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是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效率。第三,1978年起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1984年进行了以价格双轨制为特点的工业改革;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住房改革;2011年加入WTO,而这些改革措施带来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使得红利在2000年~2008年期间才陆续释放,导致这时期国民经济整体产出明显增加。第四,2008年之后,随着改革红利效应趋减、大规模经济刺激导致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对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
由此可见,中国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低下,生产能力利用水平偏低,设法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较大促进作用。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黄金比例及结论。文章以虚拟经济总量代表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以工业增加值代表实体经济发展规模,研究虚拟经济总量与工业增加值之比对上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最终回归结果如下:
@里xt表示虚拟经济发展规模/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规模。对上述式子求导,得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的黄金比例为:X=16.7。也就是说,当虚拟经济发展规模是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规模的16.7倍时,两者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这时对全要素生产率起着促进作用的正效应,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图2趋势表明:在2008年该比例达到15.2,2009年~2014年该比例远大于上述黄金比率16.7,在2010年达到顶峰31.3。这充分说明自2009年开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已经不在合理区间,也就是说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可能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诱发系统性风险。
三、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1.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滤波分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既有短期波动因素也有长期的趋势性因素。从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比如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加值等都会围绕着它们自身的确定性趋势发生周期性波动;同时,在微观虚拟经济体层面,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其交易规模的变化虽然呈一定的波动,但也并不总是随机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尤其对于虚拟经济体而言,趋势成分更能表明市场的机制建设和发展规模的趋势性特征,而波动成分更多的表明了短期市场的投资、投机行为。所以,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考察宏观经济的波动,还是在微观层面分析虚拟经济体的交易变化情况,既需要了解变量的趋势成分,又需要了解周期波动成分,这就需要时间序列的HP滤波法。
经过HP分解后,可以得到每一个变量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其中:变量工业增加值经过HP分解后的趋势成分可以看作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反应实体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的增长潜能与变化的方向,所以其变化方向的调整也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大周期的体现;而周期波动成分反应的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之间的差额,即所谓的短期波动,反应的是由于宏观经济内在或者外部环境变化的各种冲击带来的实体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具有反映的及时性特征,其变化方向的调整可以看作是实体经济小周期的调整。相应地,对虚拟经济、工业增加值、股票交易等指标经过HP滤波分解,可以得到其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分别代表虚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及各虚拟经济体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内的波动幅度。
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长期趋势、短期波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由于样本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且要以动态时间序列模型作为分析基础,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模型分析之前,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测其是否存在单位根,拟或是同阶单整的。因此,先检测单位根以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对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分别进行协整分析。然后分别进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长期趋势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短期波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从上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得出:长期趋势上,实体经济与各虚拟经济体之间存在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虚拟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虚拟经济各主体市场的发展。从短期波动的关系上看,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的短期波动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短期发展,因此对于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不仅需要重视长期的制度性、趋势性分析和风险管控,也需要重视短期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而期货市场、商品房市场、债券市场的短期波动对实体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较小,因此需要长期持续的制度性、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规范管理。
四、 总结与建议
自2009年开始,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可能会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诱发系统性风险。
因此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1. 增加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在重视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要制定相关奖励措施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经济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与约束。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已经严重偏离最优比例,出现金融资产、不动产价格脱离真实价格水平的虚涨现象。为了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必须监督和控制各种促进泡沫增长的投机活动以约束泡沫经济的发展。
3. 提高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准入条件。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协调,要精准、高效地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领域,避免过多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一要提高金融机构设立条件和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规范金融市场发展秩序,强化准入标准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资本约束、从业经验和技术运用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必要时可以采用牌照监管方式提高准入条件;二是深刻认识金融创新的实质,要以是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为出发点,回归金融创新的本质要求,对P2P、众筹等所谓的通道型、复制型金融创新要及时稳妥治理和规范;三是对于银行业等风险管理较为规范机构,要由业务监管向资本监管转变,进一步强化资本监管,在资本约束下,倒逼和鼓励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助推银行机构向低资本消耗的模式转型。
4. 深化市场经济建设,构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双向促进机制。虚拟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虚拟经济各主体市龅姆⒄埂R虼嗽谖夜市场经济建设及经济转轨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应该多沟通、多协调以确保各市场政策目标一致。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1.
[2] 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8):3-14.
[3] 曹源芳.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关系――基于1998-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57-62.
[4] 杨万东.虚拟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77-80.
[5]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6] 刘沁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性的统计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4):120-124.
[7] 曾虹.虚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探索[J].统计与决策,2012,(32):6-7.
[8] 马守荣,许涤龙,李正辉.金融相关比率的统计界定与分析[J].中国统计,2015,(5):24-26.
[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56-04
一、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分布与专业化分工
绍兴素有“纺织之乡”之称,经过多年的发展,纺织产业已经成为绍兴的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绍兴经济的发展、出口创汇和劳动就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323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纺织产业总产值占浙江省31.9%,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2084亿元)、化学纤维制造业(810亿元)、服装鞋帽制造业(340亿元)分别增长12.0%、10.5%和1.1%,增速分别高于浙江省相应行业增速的3.2、5.5和0.7个百分点,产值占浙江省相应行业比重的38.8%、30.8%和16.0%。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由若干子集群集合而成,各个子集群集中在不同的区域乡镇,基本上形成了市区以化纤产品为主、诸暨以袜子和衬衫为主、上虞以棉纺织和染料为主、嵊州以领带为主、新昌以毛纺和纺织机为主的块状集群分布。绍兴的纺织产业在全国纺织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拥有“化纤布的生产量、领带的生产量、袜子的生产量、纺织品的成交量”四个全国第一。同时,绍兴拥有健全的专业市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中国轻纺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依托专业市场,绍兴纺织产业形成了大区域范围的产业集群。强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内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新优势,集群内的工业企业产销联动,互促互进,有力地促进了绍兴经济发展。
(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特征
1.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自身的聚集度不断提高,集群内部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良好,资产总额与利润总额也逐年增加,如表1所示。
2.产业链较为完整,区际分工明确
绍兴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集聚发展,块状经济已经形成规模,逐步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纺织产业有化纤、毛纺、棉纺、丝纺、麻纺等多个门类,各个门类又有纺纱(丝)、织造、印染、家纺、服装等多个环节。绍兴纺织产业从化纤起步,通过横向拓展及纵向延伸,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游的化纤原料,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的完整产业链,并围绕该产业链出现了纺织机械、印染助剂、技术服务、纺织软件等辅行业。完整的产业链、配套的产业与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嵊州领带城、大唐袜业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以及浙江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院江南分院、大唐袜业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服务机构相配套,形成了国内最完善、最具规模优势的纺织产业体系。
3.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相互依托,相互推进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与配套的专业市场同步发展,主要有柯桥的中国轻纺城、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城原料市场、嵊州领带城、大唐袜业市场、上虞伞布市场、绍兴(中国)染料城、新昌兔羊毛衫市场。这些专业市场是众多同类纺织企业销售产品的总窗口,也是纺织企业采购原材料、辅料的公共营销平台。正是这些专业市场的形成吸引了更多的同类企业,使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4.纺织产品出口规模较大
从1998年开始,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产品开始大规模出口。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市纺织品服装出口86.4亿美元, 同比增长5.8%,较上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达66.6%,分别占全国、全省出口总额的6.8%和28.4%,增幅分别低于全国、全省6.3和4.6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66.3亿美元,同比增长6.2%;服装出口20.1亿美元,同比增长4.5%。
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绍兴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
产业集群具有多样性和发展动态性的特点,因此,难以通过具体数值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予以界定,只能依据相关的统计数据,采用指标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本文以出口评价法为依据,从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评价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4。
(二)评价结果与分析
依据前文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别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绩效评价。
1.产业竞争力分析
综合评价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1)2006―2012年的7年间,绍兴纺织品出口额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定下降外,基本保持逐年递增发展趋势,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见图3);(2)集群纺织品出口一直保持顺差态势,基本处于逐年提高的状态,特别是2011年,顺差额达到了127.41亿美元,集群纺织品的出口创汇能力较强(见图4);(3)绍兴纺织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在0.9以上,表明绍兴纺织产业和纺织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明显;绍兴纺织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2012年达到32.47,说明绍兴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见表5)。总体来看,绍兴纺织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基本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表明了绍兴纺织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断提高。
2.创新竞争力分析
(1)人才竞争力分析
绍兴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涌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纺织人才队伍,他们能自如运用现代化设备,借鉴与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制约其发展的仍然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绍兴纺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次低,各类技术人员占员工比例仅为3%左右,并且大多是知识面很窄的技术师傅,真正具有开发能力的能贯通原料、织造、印染、面料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凤毛麟角。
(2)科技竞争力分析
虽然绍兴纺织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但是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性能、功能化纤开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面料开发滞后,很多纺织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纺织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等。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纺织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偏低,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目前,大多数绍兴纺织企业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为1%,低于国际水平的2%~5%。
(3)信息竞争力分析
与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较低的现状相比,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信息竞争力则相对较强。装备的信息化方面,绍兴纺织企业购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配套上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运用最多的是CAD技术。同时,绍兴拥有多个比较成熟的软件产品,纺织通网上贸易平台、纺织原料搜索与服务、印染企业管理执行系统等软件在纺织企业中有较广的应用。90%以上的纺织机械装备采用嵌入式控制软件,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管理方面,绍兴骨干企业业务流程管理集成度达到60%以上,正逐步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面,绍兴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网上轻纺城”项目。截至2013年6月,网上轻纺城访问量高达200万次,会员注册数超过了165万人,共建立网上商铺40万家。
三、提升绍兴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绍兴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已完成了最初的市场拓展,但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集群内部产业链档次偏低,高附加值的服装设计和品牌运作能力较弱,制约了绍兴纺织产业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并非以价格为主,绍兴众多纺织企业在竞争中相互压价直接导致了其利润空间被压缩,整个纺织业的利润微薄。如何快速发展,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是集群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政府层面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竞争和企业选择的结果,但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扶持。从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看,正是在政府指导下发展壮大起来的。进一步提高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绍兴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1. 合理界定政府角色,加强产业引导作用
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针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但又是传统的产业集群这一现实,政府应制定合理规划,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政府应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引导集群内纺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引导集群内的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关注中小纺织企业,促进集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能忽视广大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中小纺织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虽然较小,但对整个集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对其金融支持的力度。
3.营造区域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政府部门要提高人员素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法制环境,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在产业集群内部,政府要鼓励先进纺织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果的转化,鼓励纺织企业的科技创新,在集群内部形成向科技要市场,向科技要利润的良好竞争局面。
(二)企业和行业协会层面
1.优化营销渠道
优化营销渠道是提升绍兴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内的纺织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互联网交易,通过网络使生产商与消费者联系起来,省略中间销售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以终端市场为中心进行营销渠道的管理,使渠道内各成员的关系由交易型转变为伙伴型,通过传统的单一渠道向多渠道销售转变,提升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2.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在国际市场上品牌至关重要,也是决定纺织品售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是绍兴纺织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保证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联合与合作
集群内的纺织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整合集群的内部资源,提升集群内部的产业链档次;加强集群内纺织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升集群内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纺织行业协会要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加强与纺织企业的沟通,开展与各国纺织工业组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同时扩大其在绍兴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专业技术部门间合作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何晓英.金融危机下绍兴纺织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10(5):67,205.
[2]俞皓.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发展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3.
关键词:蓝色经济 产业竞争力 SWOT分析 提升战略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沿海,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海滨城市之一。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日照市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日照蓝色经济已经占到GDP总量的44.1%,总体形势良好。但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等结构性问题仍然制约着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在蓝色经济区环境下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日照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日照市产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1.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日照市海陆交通便利,东与韩日隔海相望,南临江苏连云港市,北与蓝色经济龙头青岛市接壤,使其顺利对接产业转移。日照市处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结合部,是潜在的增长极。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旅游服务业发展。
(2)基础条件适宜。港口优势是日照产业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日照港是著名深水不冻港,是现代化双亿吨综合大港,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前十,同时还是世界重要能源、原材料中转基地。港口连接我国中西部铁路、公路网,集疏运能力强,沿海地势平坦,特别适合临港产业布局,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3)政策环境支持。日照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核两极”产业布局中的南部增长极,是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排头兵。发展蓝色经济、蓝色产业已得到国家、山东省和日照市三级层面的全面政策支持。日照市还设立市级蓝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排出160条重大事项、重大支持政策和307项蓝色产业重点项目,规划“到2015年,日照蓝色产业、海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0%、21%、10%,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的产业经济目标。
2.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劣势
(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一方面,2012年日照市GDP仅有1352.57亿元,远落后于蓝色经济区内的青岛、烟台和潍坊等城市,经济基础薄弱束缚了城市产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城市蓝色经济结构层次较低,钢铁、石化、浆纸和电力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旅游产业等高层次产业方面。
(2)产业纵深度低、根植性差。一方面,日照市辖两区两县,土地储备少、土地资源紧张,经济腹地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和产业发展缺乏纵深度,这些均制约着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产业和项目都是依靠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产业缺乏内生的驱动力和持久力,因而产业本身游弋性较大,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3)蓝色产业不“蓝”、特色产业集群少。目前日照的产业多集中在陆上,海上产业少,海陆统筹性差;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等问题导致蓝色经济不“蓝”;日照市目前仅有钢铁、石化等几个特色产业集群,直接影响了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3.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遇
(1)外部机遇。“新亚欧大陆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发展战略交织于日照,而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日照市定位为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排头兵,政策、资金、人才、科技力量将形成集聚效应,这些给日照市蓝色经济、蓝色产业及城市的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内部机遇。一方面,日照现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和清大华创孵化器等,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随着土地、资源的约束,青岛本地企业以及驻青日韩企业积极寻求向外扩张的发展战略为日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接青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机遇。
4.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威胁
(1)海洋生态环境约束增大。日照市近年来在积极推进钢铁、原油码头、纸浆、电力等项目,不可避免的对空气、水质等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了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临港产业、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对海洋及岸线资源开发的力度明显加大,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着围填海现象,可能会造成自然岸线缩减、海水动力条件失衡、生态系统干扰等问题。这些都威胁着蓝色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2)周边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青岛、烟台等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均要好于日照;日照北边有青岛港,南接连云港港,港口间本能的竞争使得港口受到的威胁增大;青岛、烟台和威海与日照一样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这使得旅游产业提升的空间进一步被压榨。
二、日照市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战略对策
1.SO战略:抢抓机遇,做强临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1)抢抓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青日连铁路和日照机场建设等。
(2)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集中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产业,打造日照精品钢基地和石化基地,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
(2)做大第一产业,培植海洋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积极开拓“日照绿茶”国内外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第二产业,壮大临港产业;做新第三产业,创新发展物流服务业和旅游产业。
2.ST战略:海陆统筹,科学开发,对接青岛产业
(1)统筹海域、海岸带和陆上开发建设,推动陆海关联产业发展,把统筹海洋产业、临海产业与陆上产业协调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划分海洋功能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集约布局蓝色产业。
(2)巩固青岛—潍坊—日照组团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接轨青岛,承接青岛市的石油化工、海洋科技、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实现错位发展。
3.WO战略:发展科技,加快产业集聚,建设国际海洋城
(1)立足海洋科技,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海洋新兴产业,政府应在资金、税收等政策方面适度倾斜,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海洋项目、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2)延长钢铁、木浆、石化、旅游等的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打造蓝色新区,从而优化城市布局、建设特色海洋园区。
4.WT战略:集约布局蓝色产业,打造蓝色高端旅游
(1)蓝色产业不能“一窝蜂上”,要构建集约型产业。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建立资源有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支持蓝色经济加快技术创新,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蓝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2)周边青岛等城市的滨海旅游知名度较日照高很多,因此对日照旅游造成一定“屏蔽”效应。日照要突出重围,打造蓝色高端旅游,充分利用“联合国人居奖”和“水上运动之都”品牌,着力开发旅游产品,注重质量和层次。
参考文献:
[1]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 非一体化 博弈模型
引言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将纵向产业链中原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业务活动转向企业内部进行,而非一体化则是企业将纵向产业链中原来内给的业务活动转向市场进行(郑方,2010)。早期研究认为企业应采用纵向一体化,因为它可增强企业实力,增加利润。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研究指出过度的一体化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并开始关注企业采用非一体化方式的影响。
鉴于纵向一体化和非一体化各有利弊,关于企业一体化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Schmitz等人(2001)认为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一体化决策的主要因素;Acemoglu等人(2009)发现企业契约成本与资本密集型程度越高,其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黄健柏等人(2009)利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发现纵向一体化对其他独立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排斥效应,但这种排斥效应随上游企业垄断程度的降低而变弱,而纵向并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变弱程度;徐斌(2010)通过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是促使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重要原因;李青原等人(2010)认为价格不确定性、政府对原材料供应行业的管制政策和契约实施强度等都会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等。
虽然学者们围绕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交易费用经济学可知,企业选择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主要取决于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成本的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采用一体化,反之则采用非一体化。但现实中,即使企业内部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一些下游企业也会选择将中间品的生产外包给竞争对手的供应商,这种现象单纯依靠交易费用经济学是无法解释的。为从理论上深入解释该现象,本文拟从下游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基于下游市场竞争的企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决策模型,试图从动态博弈均衡的角度对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模型假设
假设某产业链有一上游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该中间品必须经下游企业加工后才能成为消费者需要的最终产品。下游有两个企业D1与D2,生产消费者所需的最终产品,两者属于竞争关系。其中,企业D1是现有生产者,它可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非一体化);也可自行制造中间品(一体化)。企业D2为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生产中间品的设备、技术等,只能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非一体化)。
具体博弈模型为:首先,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并具备垄断定价的权力,如果企业D1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供应商U根据其购买量为其制定单位中间品价格为p1;然后,企业D2进入该行业,供应商U根据其对中间品的购买量为其确定单位中间品的价格为p2;最后,企业D1和D2同时并独立地选择各自的零售产量q1与q2,这些产出量在均衡的市场中以出清价格售给终端消费者。
为简化分析,假设:上游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的单位成本是常数cu;下游企业D1自己制造中间品的生产成本为常数c;新进入者进入时只有投入成本,没有其他任何成本;消费者对这些最终产品的需求,用反需求函数p=a-q1-q2刻画;下游企业D1、D2按市场价格,自行决定各自产量q1与q2。
企业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
(一)企业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
假如企业D1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根据它的单位生产成本c和竞争对手产量q2的水平,企业D1为了获取利润π1=(a-q1-q2)q1-cq1的最大化,其产量必须满足:
(1)
同样,企业D2根据其单位成本p2和竞争对手的产量q1水平,为了获得其利润π2=(a-q1-q2)q2-p2q2,其产量q2必然要满足:
(2)
联立(1)和(2)可得企业D1和企业D2利润最大化时各自的产量水平,见式(3)和(4):
q1=(a-2c+p2)/3 (3)
q2=(a-2p2+c)/3 (4)
预期到这些零售产量,上游供应商U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即的最大化,其支付给企业D2的中间品价格应满足:,得出,将p2代入(3)、(4)得出企业D1、D2在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产量水平为,,将q1、q2代入企业D1、D2和供应商U的利润公式,得出他们各自利润为:、、。
(二)企业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分析
如果企业D1选择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由于此时企业D1需要为每单位中间品支付p1,企业D1的利润变为π1`=(a-q1-q2)q1-p1q1。企业D2在该方式下继续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因此企业D2的利润仍为π2=(a-q1-q2)q2-p2q1。为使企业D1和D2的利润最大化,分别将其利润函数对各自的产量求偏导,并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得出非一体化方式中由中间品价格p1、p2表达的企业D1、D2各自的均衡产量是:
q1`=(a-2p1+p2)/3 (5)
q2`=(a-2p2+p1)/3 (6)
预期到这些零售产量,考虑到企业D1所要的中间品价格,供应商U会重新调整其向企业D2索要的中间品价格,用p2`表示。同样,供应商U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即πu`=(p1-cu)(a-2p1+p2`)/3+(p2`-cu)(a-2p1+p2`)/3+(p2`-cu)(a-2p2`+p1)/3达到最优,必须满足,从而得出企业D2在非一体化方式下支付给供应商U的新价格为:
p2`=(a+cu+2p1)/4 (7)
由式(7)可看出,企业D2支付给供应商U的价格是随着企业D1支付给供应商U的价格p1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企业D2随着p1的增加分享到了日益增加的竞争优势,该优势使得供应商U为了实现更大的利润将会增加向企业D2的要价,而企业D2的购买量不会有明显下降。这样,从企业D1的角度看,较高的中间品价格增加了竞争对手的成本。
将式(7)代入式(5)、(6),可得出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使企业D1、D2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产量分别为q1`=(5a-6p1+cu)/12,q2`=(a-cu)/6,将确定的均衡产量q1`与q2`代入企业D1、D2和供应商U的利润函数,可得出在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三者各自的利润:π1`=(5a+cu-6p1)2/144、π2`=(a-cu)2/36、πu`=(a-cu)2/24+(p1-cu)(a-p1)/2。
企业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分析
企业D1采用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取决于两种方式下的利润比较,只有当(5a+cu-6p1)2/144≥(5a-7c+2cu)2/144,即p1≤c+(c-cu)/6时,企业D1才会选择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
第一,由p1≤c+(c-cu)/6可知,当c>cu时,企业D1存在支付比其内部生产成本高的价格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的可能性。如果供应商U以成本,比如说p1=c销售中间品给企业D1,企业D2在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中支付的中间品价格将会比其在一体化生产方式中支付的价格高出(c-cu)/4。由此可见,企业D1只需支付与自己生产单位中间品相同的成本时,就能提升竞争者企业D2的支付成本,降低其竞争优势,增加自己的利润,也即企业D1的均衡利润随着他的竞争对手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此时,企业D1情愿支付比其自己单位制造成本还要高的价格。
当企业D1愿意支付c+(c-cu)/6来购买中间品时,理性的供应商U为了扩大企业D1对中间品的购买量,可能会倾向于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πu`的表达式表明,当企业D1承诺购买中间品时,供应商U利润最大化时向企业D1索要的中间品价格是p1=(a+cu)/2。如果这个价格小于c+(c-cu)/6,即c≥(3a+4cu)/7,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供应商U为了刺激企业D1购买中间品,向企业D1索要的中间品价格将是p1=(a+cu)/2。反之,如果p1=(a+cu)/2大于企业D1愿意支付的价格c+(c-cu)/6,即c
第二,当供应商U的中间品的生产成本超过企业D1的生产成本(即cu>c)时,企业D1不太愿意支付c来购买中间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供应商U为了刺激企业D1购买中间品,向企业要价为c或者更少时,供应商U将会在企业D1购买的单位中间品上承担一部分损失。为减少损失,供应商U通过向企业D2索取较低的价格,以限制企业D1的零售产量,这个决策结果会降低企业D1进行非一体化生产的积极性,最终选择自己生产中间品。
综上,企业D1选择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条件为:
第一,当cu>c时,企业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
第二,当c≥cu时,采用非一体生产方方式。其中,当cu≤c
结论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当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成本时,企业应该采用一体化生产方式,但现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下游市场竞争的企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决策模型,对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如果产业链中的若干家下游企业生产同类的零售产品,并且在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时,现有生产者情愿支付比自己生产成本还要高的价格,将中间品外包给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供应商,通过采用这种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现有企业能够限制供应商对竞争对手采取优惠条件的积极性,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现实中,即使一些下游企业被迫需要支付溢价来购买中间品,他们也会将中间品的生产外包给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供应商,就是这个原因。
参考文献:
1.郑方.从纵向一体化到纵向分离—基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2.Spengler J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58(4)
3.Bhuyan S. Impact of vertical mergers on industry profitability:an empirical evaluation[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20(1)
4.Buhler S,Haucap J.Strategic outsourcing revisited[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6,61(3)
5.Schmitz P W,Sliwka D. On synergie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9(8)
6.Acemoglu D,Johnson S,Mitton T. 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racting cost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64(3)
7.黄健柏,兰勇.上游垄断条件下纵向一体化的排斥效应—中国铝业公司案例分析[J].系统工程, 2009,27(5)
8.徐斌.纵向一体化选择的动因:理论与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0(1)
9.李青原,唐建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与生产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3)
10.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200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