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生命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数字媒体时代,融入数字信息技术的中国动画以独特的艺术吸引力和视觉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和愉悦美感,迅速成为数字媒体时代的一种文化潮流,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首先对动画艺术进行概述,然后从艺术特性、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三个方面对中国动画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审美表现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数字媒体时代 动画艺术审美表现 艺术特性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信息技术在媒体技术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新媒体动画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效果更加逼真,也更加贴近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艺术,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新媒体动画已经进入到我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动画依靠现代信息科技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吸引力和视觉风格,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力,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要求,又提高了人们的审美品味。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拓展了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空间,使中国动画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成为新一代中国动画艺术的潮流,并引领中国动画以更高的水平走向世界舞台。
一动画艺术概述
动画是一种融合空间和时间艺术的综合视听艺术形式,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信息传达趋向图形化、动态化、互动化,动画以其简洁明了的表达形式与多元的审美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具有高度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动画艺术是一种集美术、电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造型性、技术性、虚拟性、综合性、时尚性等特性。动画中的角色和背景形象基本上都是采用变形夸张和寓意象征的艺术方法来塑造,都要按照影像结构来对角色与背景进行设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静止的艺术造型活动起来,使其发生有生命的质变。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动画的发展,现代数字技术使二维动画向三维动画的飞跃,技术性是动画艺术的最重要特性之一。动画中的形象都是创作者的假定设计,创作者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让片中人物作出人们难以想像的奇特、怪诞的动作,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动画艺术那真实的视听艺术魅力。
二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动画的艺术特性
1交互性
新媒体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移动媒体,所有动画作品不但给予我们极大的视听感受,而且给予我们一个新的体验———互动。作品和观众的互动性促进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传播,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单纯的的文字与影像,他们希望自己主导游戏、电影、动画情节发生。游戏业的持久不衰,就是因为能实现玩家与游戏之间的互动,玩家为自己设计一个角色,自己操控角色的命运,满足玩家的欲望。在现代公共设施中也开始采用互动技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如湖北省博物馆在“曾侯乙墓”展厅运用一个互动多媒体动画设备,一架电子琴对应一个编钟影像,每一个键都对应不同的编钟,观众可以自己操作键盘,让古老的千年编钟鸣起美妙的乐章,观众除了能获得视觉享受之外,还能全面体验操作键盘弹奏音乐的乐趣。
2衍生性
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动画艺术依托数字技术为支撑,对动画和漫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意包装设计,衍生出一个完整的动画产业链和一个巨大的产品版权价值链。在动画的创意设计制作和动画片的宣传发行传播,都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动画艺术作品进行二次开发,以提升动画形象的附加值和影响力。深受观众喜爱的我国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对动画衍生品研究开发,产生的衍生产品获得了多项奖项,创造出中国动画广阔的衍生品市场。国外很多动画企业研究开发动画品牌产品,如迪斯尼的品牌授权就涵盖家居用品、服装、文具、电子消费及食品等行业,扩大了动画衍生品的范围,拓展了动画艺术品牌的衍生品市场。
3综合性
新媒体动画在新技术支持下,综合了多媒体、网络、游戏、人机界面、视觉艺术等方面,基本涵盖了现代数字化设计的科学范畴,技术涉及领域越来越广,给设计者创造了更加宽松的设计创作平台,也给创作者带来了无限的创新可能,最大限度地扩展了艺术创作空间。新媒体动画的虚拟性与新媒体艺术的紧密结合,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实现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可能,给人们展现出陌生的视觉体验和虚拟而真实的世界。如动画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制作中运用全新的光影技术,在乏味的静止不动的环境中运用大量的移动镜头,产生虚拟的特效画面,动画卡通明星全部登场,真人和动画完美结合,真人与卡通明星超越时空、超越现实,在现实世界中完美结合,动画效果逼真,极具戏剧感。该片揽获了四项奥斯卡奖。
三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动画的审美表现
1造型美
三维动画是一项新兴影视艺术,设计师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设计制作产生真实的立体场景与动画。角色形态和场景结构是屏幕的视觉中心,三维动画在造型上可以突破现实条件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对场景、人物的形、色、质等造型元素进行有意的放大或缩小,也可以在色彩、光线、构图等造型元素上来体现力量、速度、运动等变化特征,使动画画面造型具有变换张力和表现空间,以此来营造环境和烘托情感,使受众获得奇特而新颖的审美感受,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2形式美
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三维动画中人物和场景的运动,都是设计师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模拟运动效果,表达设计师对运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这些运动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美学特征,让人们感受到物体运动的形式美。中国当代动画艺术在视、听、感知三方面都表现出工艺之美和韵律之美,在形、色、材三方面都表现出数字动画的形式美。上海美影厂出品的系列动画《大耳朵图图》,它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和色彩设计等方面就处理得比较精细,整体关系和谐匹配,表现出中国当代动画艺术的形式美,把发生在当代中国普通家庭中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描绘得精彩有趣。
3功能美
动画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是动画家审美创造的艺术产物。当代中国动画艺术不仅具有休闲娱乐功能而且具有宣传教育功能,让人们在休闲之余能获得艺术审美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艺术之美,激发积极进取精神。如系列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该片中有很多知识可以让孩子学习,知识内容注重趣味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伴随孩子的成长,体现出当代中国动画艺术的功能美。
4意境美
“圣人立象以尽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作品要给人们产生真假相生、似是而非、也真也幻的意境。三维动画艺术是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动画创作者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让观众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动画片《精灵世纪》是通过惊险的故事向小观众们阐明成长的道理。本片通过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来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他们带进神奇的魔幻的世界。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把诚信、亲情、友谊、团结的道理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小观众,让他们愉快地领悟到成长中所必需的人生哲理。
四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动画的审美创造
1动画艺术家要超越现实生活
动画艺术家的生命活动就是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动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也就是他们的重要的生命活动。动画艺术家要从这种人类的生命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自由表现人类的审美需求。动画艺术家要突破现实中的条条框框,要突破现实中自然条件,要突破现实中的狭隘的实用的功利目的,大胆想象构思,准确把握人类的未来,超越现实的有限性,以自由的想象、无限的时空、超越物质世界为动画艺术创作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性,满足动画家以及人类的审美需要,从中获得创造美、享受美的快乐。
2动画艺术家要显现生命律动
动画原本是无生命的、虚幻的、梦想的世界,动画家在动画艺术创作时,融入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使画面中的无生命的幻象就有了生命,显现出动画家的生命律动。如果动画家没有真情实感的生命体验,完全“以假造假”,就不会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就不会吸引观众对美好的大自然产生热爱、向往和探求。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展现出奇妙梦幻的海底世界;动画片《山水情》展现出江河之壮阔、峰峦之秀美;动画片《龙猫》中自然景色之清新,这些都是动画家对大自然景色的真实体验,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是对大自然的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的艺术再现,与观众真正达到了心灵的沟通、生命的融合。动画的观众主体是少年儿童,动画家为完成培育祖国未来的社会使命,在剧中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为少年儿童传输正能量,使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与社会发展步伐合拍共振,让观众产生似真非真、亦真亦幻的心灵震撼,动画家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完成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3动画艺术家要统一理性情感
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理性与情感的融合统一之中,艺术情感是艺术家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在创造艺术作品过程中获得的,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艺术情感。动画是艺术,就必须赋予艺术情感,这种情感也是理性的,既有科学理性又有教育理性和道德理性。动画家把这种艺术情感倾注在动画创作中,赋予每个动画形象都有真情实感,动画家的喜怒哀乐通过每个动画形象表达出来。动画艺术家的理性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统一的,动画情感与科学理性是统一的,动画家只有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有高度的理性认识,进而才能准确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才能准确地在动画中反映其科学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否则动画作品就缺少艺术情感,达不到艺术境界,只能算是科普教材。动画家创造出艺术化的科学寓言式的动画片,使观众产生感情共鸣,启迪科学精神和智慧。动画情感与道德理性是统一的,动画家要以高尚的道德理性清醒而准确地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并产生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把这些情感物化到动画作品中,使作品真正感动观众、激发观众。这就是动画家的理性情感得到了升华和净化的具体表现,是动画家审美情感的最高境界。动画情感与教育理性是统一的,动画艺术具有教育功能,动画家将理性与情感融汇到动画艺术作品中,创造出美妙的动画形象,让孩子们在享受动画艺术之美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也受到了教育,在喜爱和欢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净化和提升。让孩子们思考人生的真谛、体察人生的哲理、懂得人生的价值,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字信息时代,当代国产动画需要提升审美价值,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注重中国动画的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推动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展动漫产业的发展空间,特别要满足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引领中国动画以更高的艺术水准走向世界艺术大舞台。
参考文献:
[1]陈沿儒:《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分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11期。
[2]孟翔:《数字媒体时代下中国电视动画发展之路研究》,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张燕燕、王秀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电影评介》,2010年第2期。
“我们医院的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今天刚刚开始施工。”11月27日,田军章坐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下称“二院”)院长办公室里看着窗外连绵下着的冬雨,依然一脸和蔼笑意。“只要对医院发展是有利的,我都尽力去推。20年来,我看着二院步步走过来,自然也期望它越来越好。”
自1991年来到这家军医院,田军章伴随医院走过两轮改制浪潮。卸下军牌归企业,再从企业转地方,让他深深感受到准确的发展定位对医院助力之大。
如今就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的他,只要谈及最爱的IT,眼神依旧不由自主地闪烁着兴奋。田军章告诉记者,他一直有计算机情结,无论是任科室主任还是做博士论文,乃至肩挑院长重责,都离不开计算机。蜕变中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推动的“健康小屋”设想、应急指挥中心的平台建设,全都以信息系统为基础。
他陶醉地描绘了“云端二院”蓝图:打造无线局域网,全院信息化建设实现阶跃,自动化药房、信息绩效体系乃至数字化病房。患者不但可以在病床上使用PAD控制窗帘自动开合、光源调节等环境设备,还能直接在PAD上查阅检查详情,通过视频高效地与医生沟通。
360°信息化试验场
记 者:信息化建设一直被视为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贵院不但在内部进行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还尝试下沉社区,能否谈谈您当时的设想?
田军章: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们的重点,目标是成为广东省信息化建设最好的医院。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也是医院公益性的一大体现。
我们希望将信息化服务延伸到社区。居民可以在家门口的“健康小屋”免费测试血压、血糖、精神压力等健康指标,数据通过互联网传到院内,由专业健康师进行评测、视频诊断和健康指导。如有需要还可通过网络预约专家诊疗号。居民凭个人健康账号,还可在任意网络终端登录系统查看近期身体各项指标。目前,试点居民可享受1年免费体验期,未来会根据政策调整确定具体收费标准。通过设在社区的远程健康监护自助服务系统,有效实现健康档案自动录入,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的生命体征数据成为即时更新的动态数据,这将为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健康管理带来很大便利。我们设想3年内在珠三角开设100家小屋,服务100万居民,并将服务后台和终端设在本院。
记 者:健康管理被普遍认为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为什么要尝试由三甲医院统筹管理健康小屋?
田军章:一是为了真正实现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下沉;二是以健康小屋项目为纽带,有效促进三甲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交流,实现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目前已建成并使用的广州市番禺沙头街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花都区天贵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等就是很好的合作范例。
记 者:据了解,除面向基层的信息化网络,贵院在移动信息系统方面也做了颇多尝试。
田军章:信息系统的另一个版块就是应急移动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算是走在全国前列――这得益于国家应急移动医院建设项目,一改过去国内应急移动医院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的状况。
目前二院由卫生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进一步优化装备,拨款1000多万元配备了10台不同功能的车辆,组成华南地区首家移动医院,大概相当于地方一甲医院的配置水平。移动医院有两台通讯车,其中一台是卫星通讯,专门提供卫星通讯服务,假若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将地面的基站破坏了,所有通讯中断的时候,它可以提供通讯服务,把现场的三维信息、现场心电监护数据等及时反馈回指挥中心。
记者:应急移动医院设备配置先进,平日这些设备也能调用吗?
田军章:“平急结合”是我们应急体系的一大特征,对设施设备同样如此――平时可以使用在相应的科室,一旦有需求,马上就能组织起来。平时,医护人员也可以用这台车上的通讯服务进行伤员远程医疗会诊、现场指导手术等。
结合移动医院的数字化救护车,二院改变了“急救运转模式”。数字化救护车上装配视频传讯系统、数字化生命支持系统,可实时将车外道路场景和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数据传回。院内专家藉此及时给前线医生提供指导,使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无缝对接。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流程及人员配备,数字化交互检测让院前抢救工作得以实现。
应急的机会与压力
记 者:今年5月应急移动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之时,二院也新添了广东省应急医院的牌子。而据了解,贵院筹备应急医院已经很多年了。
田军章:是的。2003年“非典”后,广东省政府便开始酝酿建立一家专门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院,提高全省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获悉这一消息,当时还是广晟公司直属企业医院的管理层积极响应,提交了一份详尽的项目建议书,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加上“非典”期间医院接受命令成立了“非典”病区,收治了215例患者,创造了无1例患者死亡、无1例医务人员感染的“双无”成绩。经过各方评估,我院被纳入广东省卫生厅管理范畴,更名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筹建应急医院对二院本身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如今我们20层的新应急大楼也是省政府2007年拨款2亿多元建设的,使得二院病床达1500张,为下一步发展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记 者:现在新挂牌“应急医院”,将给二院带来怎样的变化?
田军章:正式挂牌应急医院,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新支点,我们将继续加强应急建设,通过应急建设促进其他科室的发展。总体来看,二院应急特色比较明确,但整体相关技术储备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其他配套学科发展有进步,但还没做到同步,亟待提升。
从前几年的执行效果来看,我们以应急医疗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思路是可行的,目前包括医院创伤学科、急诊和重症监护学科、心脏内外科等学科都带上了一个台阶。应急医疗作为院内发展龙头,创伤、重症学科是两翼,其他学科是支撑。
2011年开始,我们已在三个方面加大了投入。一是加强创伤学科体系建设,广东省手外科、整形外科两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都在我院工作,有一定的学科基础。而创伤外科、创伤骨科则与应急医疗协同发展;二是肿瘤治疗,这是我们多年积累的特色学科,近两年也重点打造肿瘤放疗技术力量,形成高中低的放疗设备梯次,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治疗需求,期望也能成为医院的一个支柱;三是建设围产医学学科群,去年广东省卫生厅同意我们筹建生殖医学科建设,计划准备形成以生殖医学科、产科、妇科、新生儿科等优势学科群。目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患者需求日盛。
记 者:承担应急医院责任,对医院原本就紧张的人力资源也会形成压力吧?
田军章:压力肯定有。我们专门训练了一支60人的应急医疗队,目前为止系国内地方医院所成立的最大一支应急队,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可直接调动。我们改变以往灾害事故中单一的医疗救援模式,涵盖医技、护理、心理、工程和行政管理等多专业。组建队伍的就是医院医护人员,但每年他们都需要参加应急救援技术培训,这时他们所在科室的人力就会相当紧张。为此,我们尽量安排略微充裕的人力给相应科室,以避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
此外,我们也采用平急结合的培养办法。应急队员平时参加正常科室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其更多接触病例,增加临床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成本压力,不可能长期闲置这部分人手。同时针对各种设想制定预案,增加应急队员演练来熟悉操作、磨合转运等。
记 者:作为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医疗救援组)委员,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的应急救援体系?
再大的难题,也会有攻关的勇士。位于上海西南角沪闵路上的第八五医院分院神经内科,就有一支专门与“三瘫(偏瘫、面瘫、截瘫)做斗争的医疗团队。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独创的医学仪器、独到的治疗方法、独特的康复手段,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为数以千计的中风病人及其家庭送去福音。
据介绍,近两年来八五医院分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中风患者220多人,在经过3~6个月的治疗后,发病半年以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发病半年以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在60%以上。目前,该科在中风患者圈子里已小有名气,其网站http://省略也有颇多点击率。该专科的50张住院床位一直供不应求,病人最多时竟加到60个床位,深得患者的信赖和欢迎。
(一)
走进神经内科病区,迎面就能看到,患者赠送的24面锦旗把走廊墙壁基本占满。环顾一圈,相对于沪上各级医院日渐改善的住院条件,这里只能说是中下水平。笔者心里不禁画了个问号:它对患者的吸引力、与同行的竞争力究竟来自哪里?
顾超,40出头的年纪,思维敏捷,精明强干,是神经内科的科主任。他从独特的生物工程学视角出发,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疾病治疗管理模式与医疗临床管理手段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使得该专科在中风及其后遗症治疗与病区数字化管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这里的核心竞争力,是独家拥有的仿生物电治疗仪,用这一仪器给患者做细胞层次的簇放生物电治疗,是我科特有的治疗项目,而且已被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对偏瘫、面瘫、截瘫等有较好效果。”顾主任介绍说。
笔者曾长期从事新闻采访,对仿生物电治疗仪(以前称“生命信息治疗仪”)也有过多次报道。这一电疗仪器,是由顾超的母亲、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生、曾在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工作的老科学家顾涵森,与江南名老中医吴度民共同研制而成的,早于1994年就通过上海市医疗管理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专利,随后又获得欧美等13个国家的专利证书。
周家凤,神经内科副主任,是这个团队中使用仿生物电治疗仪管理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一位。她向笔者介绍了运用这台仪器结合中医针灸的治病方法。在做簇放生物电治疗时,先参考患者的脑磁共振影像,确定患者病变的部位,然后在病人的病灶局部通过针灸针直接引进不同剂量的编码生物电信号,一方面激活处于膜电位丧失功能的神经细胞,重建其细胞膜电位,恢复其正常的生理调控功能;另一方面明显地改善大脑神经细胞的供血供氧,减轻脑缺血缺氧的损害。
该专科学术带头人、原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张福麟教授,对仿生物电治疗仪的治病原理对笔者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风以后,首先一部分神经细胞因为缺少氧气和养料而完全死掉了,但是周围的大量神经细胞并没有死亡,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如果这些神经细胞分管语言功能,则患者就不会讲话了;分管上肢功能的,上肢就会瘫掉;分管下肢的,下肢就瘫痪了;分管大小便的,大小便就失禁了。“不活”其实是还没有完全死,如果采用外界力量能促使这些神经细胞恢复膜电位,则它们还可以救活。由于量子化生物电疗法采用的信号与正常人神经细胞传导的信号是一致的,因此易被神经细胞接受,能够激活那些“半死不活”的神经细胞;哪一部分的神经细胞被激活了,哪一部分的功能也就恢复了。
张教授指出:当然,要激活这些“半死不活”的神经细胞,越早希望越大,时间一长了,这些细胞就不是半死,而是全死了,死亡的细胞再用什么办法也无能为力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从我们的临床实践看,众多中风后遗症病人脑CT片子显示的半暗区,也就是失去功能的神经细胞,大部分是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是可以采用生物电疗法逆转的,是可以被激活的,这也就是治疗中风及其扁遗症的希望所在。
(二)
来这里就医的病人,有脑中风引起的偏瘫、脊髓炎症或外伤引起的截瘫、四肢瘫、二便失禁、语言障碍,有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有小儿脑瘫引起的运动、智力、语言、听觉障碍,还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紊乱、脑外伤、脑疲劳、老年痴呆……
总之,尽是些疑难杂症。小护士们对病人归纳为“三多”:抬进来的多,昏迷不醒的多,三管(即尿管、鼻饲管、氧气管)齐上的多。既来之,则“治”之。你病情复杂,我治疗上就须“组合拳”伺候。该专科主要采用由簇放生物电疗法、脑循环治疗、超声、激光、远红外组成的理疗方法;由头针、体针、微针、药物穴位注射、中药涂擦、督灸组成的中医治疗方法;由手法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组成的运动疗法;以及由心理治疗、中西医药物颈动脉注射与静脉输液治疗参与的综合治疗方法。
不难看出,除了“人无我有”的簇放生物电疗法,其他治疗手段大多是各家医院共有的。于是,怎样做到“人有我优”,就成为顾超这个团队刻意去研究、努力去做好的事情。
这里先讲一讲“五步法”。听来简单,却是原创。大家知道,中风瘫痪的康复过程往往漫长枯燥,病人和家属像在走一条无尽头的路,信心和耐心容易一点点被磨去。该专科总结出康复治疗“五步法”,简述如下:第一步,临床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各项临床指标稳定);第二步,独立能坐(不依靠他人搀扶,不依靠后背支撑物品,在轻微外力推动下不倒);第三步,独立能站(不依靠他人搀扶,不依靠支撑物品);第四步,能实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包括走得稳,无大小便失禁,能自己进食,能穿衣,认知功能基本正常);第五步,功能基本正常,回归社会(ADL≥90分)。
“五步法”的好处是把中风康复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细分,使之阶段化、节点化,让每一步成果具象,使每一步目标清晰,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由近及远,不断建立信心,最终积小胜为大胜。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及其家属非常认可“五步法”,觉得好懂好记,努力方向明确,心里感觉踏实,都很愿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来做。
再说说“查房”。这是无论哪家医院都有的制度。但这里的查房并不是仅由单一学科医师参加的,而是一个整合型、综
合性的医疗团队――卒中小组:有西医,有中医;有康复治疗师,也有负责心理干预的护士……发现问题当场会商,马上落实到位。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建立以电子病历与康复临床路径为核心的数字化医疗信息网络平台,该专科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奖掖优秀,激励创新。
这里的成功病例很多,限于篇幅仅列举一二。
经过3个月的持续康复治疗,因中风偏瘫导致卧床的汪根雨,如今可以自己乘公交车来复诊了,满脸的笑容说明了他心中的喜悦。这位72岁的老人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10年9月的一个深夜,他忽然感觉右侧肢体麻木、手脚无法动弹,家属立即将其送到附近的医院。清醒后的老人无法面对这样的结果:一侧肢体瘫痪,将长期与床为伴。本来乐观开朗的性格变得暴躁,怨天尤人,拒绝任何人的靠近。针对他的情况,护理部立即安排了心理辅导和独特的电磁平衡治疗,一周后老人居然在搀扶下可以坐起来了。自此他来了精神,每天5点钟就起来做康复练习,并且看到每个人都满面笑容地打招呼。针对他的情况,医生又增加了针灸、推拿和穴位注射,如今老人已经实现了生活的基本自理,可以出院随访了。
摘要: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本文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质的飞跃,对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要求,究竟该如何进行教育,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关键词:未来教育;和谐发展;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21世纪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策略,探索新的教育方法。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质的飞跃,对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要求,究竟该如何进行教育,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而是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做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对传统教育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
21世纪,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开始向科学、知识、智慧、人才倾斜,不再只是简单的自然资源的竞争,所以财富蕴含于知识经济中,蕴含在基因、条形码等内,而不再是煤、石油中。国家发展主要在于人的素质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教育力度。教育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过渡。
计算机、网络和各种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环境,同时对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21C靠什么来竞争?
知识就是权力,教育越来越普及,受教育层面也越来越广,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知识竞争激烈。如何帮助学生在21C参与竞争,知识层面上拉开差距已不易了,那么非智力因素就开始拉开距离,实践能力、做人能力、共事能力、迁移能力要强,受挫能力、执着追求、勇往直前、开拓能力强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老师的权威也面临挑战,偶像形象正在坍塌,因为以前的老师是知识的垄断者、者和源泉。老师要重塑形象,必须调整为学生人生的帮助者、组织者,而不单是书本的宣讲者。这不是说要弱化知识,而是说同时要关注弱项,丰富情感,正确价值观,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基础知识技能、人文精神、传统美德、身心健康、价值判断、人生规划、科学素质、创新精神、批判性思考、责任感和道德培养都将参与到竞争中来。人的个性发展能促使其自我探索、独立研究。在教学中,学生作为个体,在脑力、体力、智力和非智力方面都具有个体特性,我们应注重去发现学生的个体特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现行以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创新精神。
2确定教育目标
(1) 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
(2) 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 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 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5) 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活动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生涯的快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共同发展。
3确定教学目标
(1) 全面关注人的发展
活动教学所追求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它表现为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培养的全面关注,并在教学中处处着眼于他们的未来。这体现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应发生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具有奠基作用的那些素质和能力。例如,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感受和欣赏的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等。要做到以上这些,需要教师切实地把教学看成是对人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在教学中不是把目光停留在作为事实和结论的知识上,而是能够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智力价值和审美价值,并把它们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
(2) 将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作为培养的核心目标
主体性是学生做人的发展的核心部分,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的基础,创新精神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主体性的发展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活动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促使他们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能力的生成,帮助他们形成对不同意见、观点进行评价并做出自己判断的勇气和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
(3)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活动教学所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对学习主体的尊重。这种尊重要求教学适应学生,成为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不是从教材出发,而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切实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准则。
(4) 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
由于活动教学将“活动”视为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行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将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的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会使教学成为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成为不断生成新的教学价值和新的教学契机的过程。这些新的教学契机将成为学生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也会给教学过程带来新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活动教学的教学目标应是不断由教学的真实进程丰富着和推进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能力捕捉新的信息并及时判断其价值,同时创造性地将它们转化为新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潜能的实现便是一种创造。创造性人皆有之,创造没有等级之分,创造是随处可见随时可以进行的。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品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具有的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想,并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科学技术信息,增加有关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信息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将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采取集体活动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增进他们对于社会创造性活动的了解。
除上述方式外,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还有多种形态,例如问题解决方式、调查研究方式、戏剧活动方式、游戏活动方式,等等。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何种活动方式要根据教学的不同目标和内容来确定,也要极大地依靠教师的创造性。改变课程内容的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杨明全. 教育知识的哲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麦克・F・D・扬. 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秩序;活力;城市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39-08 收稿日期:201 1-06一01
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化的历史。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的汇聚体,在与人类实践互动中不断化育出承载着多元性的人类可感知和体验的各种文化场所、文化模式、文化制度,也孕育出展现人类文明重要含义的有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的符号与象征、精神与气质、记忆与梦想,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反观城市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始于工业文明带动下的城市化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后果,城市文化空间被全球化的浪潮冲撞与支解:现性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日益均质化与同质化,压抑了文化和空间的丰富性;“无地方性”的空间生产模式瓦解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城市生活充满了华丽的碎片和欲望的膨胀,而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格局”;现代建筑克隆复制式的大规模蔓延导致城市趋向呆板与无序,城市的定向功能日渐丧失;人性化与功能化的矛盾冲突导致城市文脉断裂,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延续性及发展和创新活力面临危机;城市空间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共同造就了人的自我确认、自我认知及经验能力的破碎与分裂……城市文化空间的支离破碎意味着人类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失序,也表征着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要想恢复和重建今天人类的文明形式和秩序,“必须分析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视角,即城市空间如何获得文化意义、文化如何利用城市空间来实现其意义,来重新审视和设计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城市。
一、城市文化空间及其生成
“地形学乃是传统神话空间的平面图,能彰显空间,就必能开启空间”,而人对空间之所以感兴趣,在于“人抓住了在环境生活中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城市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并且内在地彼此影响着对方: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物质实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相关性,能够非常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城市的方式,而且文化就存在于城市景观、商品消费、城市建筑及日常的城市生活实践之中。城市的进步及可持续的管理方式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如何建构、如何发展取决于文化的实践及变迁,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和秩序的象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性产物,人们的生活理想、风俗经验、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凝结与物化在城市景观和城市建筑中,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历史地流传与积淀,城市中的一切因为人的实践而被赋予具有价值意蕴和意义表达的“文本”内涵。
社会性、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相互关联,以及人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和意义,使得城市不再只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成长器。城市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物质空间的外在形象,而是对社会秩序进行归序和强化的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空间真实地、有意识地表达了物质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城市空间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浓缩了记忆和情感、包含着历史和文化、传递着思想和价值以及凝聚了人类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空间。对于什么是城市空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哈维所说的“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的问题,城市空间的文化意蕴和文化本质因为与人对更文明、更有序、更有活力的生活秩序的追求具有深层的一致性,以及空间的象征性意义和不同人的生命体验、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而突显出来。
城市文化空间,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有序的、有生命力的人类城市文化生活实践的载体,是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维持、强化和重构的实践区域,同时也是文化诉求展现与意义表达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从形式上看,城市文化空间既包含直观的、具体的物质性构成要素,如城市居民、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遗存、具有历史与美学意义的建筑、科研艺术机构,也包含生动的、感性的互动性构成要素,如经济活动、文化交往、日常生活,还包含意义的、抽象的精神性构成要素,如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情感、城市性格、城市心理、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城市魅力。从过程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是传达不同时期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认同等特定内容的历史延续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作用过程。
城市文化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表现着人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作为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文化空间涵盖充盈的话语场境、实证性事实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体现了人类实践和空间特质的相互交织,它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知识和权力规训的场所,同时也是集体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汇聚。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不镶嵌在一定的空间中,城市文化空间本身也是人类生存与实践的客观实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才生成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才有了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社会关系,才使城市空间获得丰富的文化意义。
人类实践活动创造了对于城市空间概念的需要,日常生活实践解决了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城市化和文化的存在物,人类实践必定以时间与空间方式存在,人建构着城市空间,人的存在和实践是城市演进与空间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达成交往与社会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的共同体,创造一系列城市文化象征与符号,城市空间因此具有了历史的、文脉的、价值的和社会的文化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形成是人的实践活动、城市空间结构本身的集聚扩散、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展现其行为价值与意义的场所,也是人类行为及人类文明有序、可持续的路径。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空间物质实体要素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导致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文化因素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存在则使得城市文化空间相应地具有兼容性和层次性。良好的、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应该既能
够展现清晰有序、和谐稳定的城市格局,又能够将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精神――创造并保持人类精华和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二、秩序与活力: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
1.秩序与活力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的理想状态。“秩序”通常作为“混乱”、“无序”的反义词出现,指合乎规律的稳定平衡态,接近于排列上的规律性和条理性,结构上的平衡性和一致性,整体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秩序”在英文中对应“order”一词,指“秩序、顺序、有规律的状况”,西方学者大都依据自然与社会、理性与感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条逻辑线索,在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上讨论秩序。秩序与社会的可控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人的互动性和社会生活的可预测性相关,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它是对社会稳态、和谐、规律及有序的状态揭示,预示着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人的创造活力之间的合理张力,也代表保障社会稳定、整合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协调机制。从静态上看,它是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是社会互动和传统习惯的固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恒久性;从动态上看,它指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能持续生产出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如交换、权力、沟通、价值与文化等,并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实现自我进化。离开秩序,人类社会以至整个自然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稳定的保障。活力指一种富于生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或是具有生机和生气的努力与奋斗,也指一切行为者获得旺盛生命力,行为过程本身表现出行为主体积极的努力和昂扬斗志。活力必须有承载它的载体,载体是一切存在者。
随着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到城市社会的发展,秩序和活力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和本质与意义也慢慢彰显出来。秩序与活力首先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意义内在相关联:人能够将意识结构和需要体系进行自我调节与调节他人,都是出于秩序的需要;人的生存自我创生、自我确证和自我理解的基础则在于人内在的生命活力,活力促使人整个生命机能发挥与实现,推进人类生存意义的无穷生发。伴随着自发和有计划的行动,慢慢形成了日益负载着生产活动功能,并且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与交往场所的城市。城市关乎人的生存,从它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对秩序与活力不懈追求的意义,城市不仅是人类希望过上有序生活并且能够使之创造性地持续下去的物质手段,也是记录人类努力使城市格局、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保持秩序与活力一致性张力的象征性符号。因为人有目的和有意识的实践,城市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城市文化空间也包含着一开始就蕴含在人类实践中对秩序与活力追求的本性。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格局、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精神秩序化与活力化相统一的有机体,一方面表现着秩序,并且具有“序而不死”、“活力生机”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生机与活力,同时却“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秩序代表城市文化空间的稳定、有序、饱满的动态平衡状态,它展现了基于科学性、有机性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表达;而活力则蕴含着城市空间的文化生命力、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及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
2.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及构成要素,它们同时存在并且构成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有机系统,或是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这里的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抽空了时间,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策略的空间,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
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指实体环境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主要在客体形式范围内,从物质实体要素,比如建筑、树林、街道、交通等与周围虚空间之间的交织关系出发,运用归纳及多变量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个局部共时态空格局与模式特征进行分析,形成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律及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进而引申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情感及美学意义。它反映了城市构架的整体性和秩序性逻辑,并且强调城市若要获得有生命力的内涵,不能只注重形式美,而必须在满足城市功能活动要求前提下,使城市空间更加具有组织感、秩序感及形象感。R.克里尔(RobertKrier)的城市空间主要就是物质性的实体空间,表现为城市形态与现象,由不同的基本广场形态通过变形、融合、变角等方式演变为多样的空间形式,也考虑到广场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传统,尤其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倡导的“寻找失落空间”。寻找失落空间,就是要恢复受现代主义影响而丢掉的城市主义和人性化尺度的原则,恢复传统城市中街道、城区、广场、公园等相互关联的秩序,恢复城市中具有活力的要素。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中实体(比如教堂)与空间(主要是广场)之间关系的美学和艺术意义上空间,他通过考察城市中物质实体如广场、街道、建筑物、纪念物等,从艺术及美学角度总结城市空间构成特色和结构内涵,艺术性的核心就在于整体性、关系性及有机性,只有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城市空间就会丰富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会更富于活力。
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行为与环境知觉意义上的空间,也是从日常生活出发理解的城市空间。这一层次的空间由单纯的客体形式的分析深入到认识主体人,在环境与人的感知、领悟与理解的双向互动基础上,挖掘空间的文化和符号意义,形成人类社会化共识的基本特征“意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就是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分析,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感知当做整体来研究,希望在城市物质空间、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实践感知三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一致,追求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林奇认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城市物质空间元素同等重要。人如何与城市环境保持协调双向互动的关系,如何成为城市中的参与者,如何真正感受到城市,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可读性与生命力,决定着城市分析与设计。可读性就是城市应该组织清晰,秩序明确,布置得当,连贯条理,个性鲜明,而且还有诸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悟、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这样的活力特征,这样生动并且具有很强秩序性的环境必定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崭新的意义,也会拓展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统一了个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对具体建筑空间的抽象化。人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实践关系,包括认同的活动,都是对空间秩序的掌握。他对空间的
理解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影响,即把空间看做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关注人、人的身体与创造性,从人亲临的空间性出发探讨场所、路径、领域等空间的基本要素以及人类生活独特意义的发生机制。空间存在的“意义源自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有秩序的城市空间,以其深沉的历史和精神的脉动,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具有恒久的生命活力。
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融合了城市、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空间。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设计是否都以人性化尺度为出发点。遵循人本主义目标和企望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是有机融合的,不会追随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城市秩序,内蕴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都要试验性地致力于“澄清这一秩序”――满足人类群体最大可能性的成长以及“人格最大程度的文化”。芒福德的城市空间,就是文化精神意义上的空间。它能够保持自身生命力并且能够成为更有活力、更开明社会的意义象征,在于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环境,是一个“能够循环、修复以及更新的有机身体”。只有为了永恒的生命,而不是为了暂时的金钱或资本而设计的城市,其发展的活力之源即“一系列世代不变的生物及社会的恒量”才能被发现,空间的文化意义才能完全突显。建筑的秩序、城市的秩序与社会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秩序的社会与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致的。建筑、城市中蕴含生命秩序的原则,秩序代表着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城市与自然、与生活要充分地保持关联。秩序也意味着城市应该以人性出发去建构,“定位于人性化,福利和服务事业,而不是机械化和利益”,秩序的基础不仅仅存在于建筑师的思想里,也存在于时代的政治制度、工作秩序与社会态度之中。“城市理论的公式化”模式下的秩序,即纯粹机器化、纯粹的模仿创造的普遍秩序,并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因为它的生命内涵及活性意义被抽空,城市空间、场所只为特定目的服务,城市会日益丧失发展的生命力。
共时态视野下的城市文化空间说明了,城市文化空间是立体的、层次的、多维的,秩序与活力是它的理想状态与追求目标。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城市中的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同时也要注意城市空间的丰富内涵和活性,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的交杂影响。
3.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在历史和时间维度中理解和透视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城市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它并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之外的领域。从文化视角把握城市空间的历史生成,首先是将文化理解成并不是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领域之中,并且同样也是历史地生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规范、理论形态。其次是城市空间随着历史的进程,日益获得并强化文化意义,文化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帮助形塑城市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演进序列,每个阶段又有各自兴起、繁荣、衰败的历史逻辑。
古代城市的“神祗的家园”。城市产生于“旧一新石器的文化的社区之中”,这是产生于有机生命的可能性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特殊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又是专门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空间。古代城市紧密地、有秩序地、有组织地集中在有限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一个有机复合体。诸如城墙、圣祠、村庄、建筑、集市、广场、堡垒等慢慢在这个复合体中发展,日益有序化,逐渐获得各自的文化意义。如城墙既是为居民提供保护的物质性防御壁垒,也是居民安全感的精神界限,它同时也孕育着野蛮文明的种子;宫殿和庙宇包含的神圣权力,扩大了社会交往,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城市因此不仅仅体现着精神宗教及世俗的伟力,也以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有秩序的形式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象征及文化意义之所以获得,并不是各组织部分在尺度、空间上的扩延,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祗,以及整个儿井然有序的空间”。
希腊城邦的“自由的生活”。希腊城邦是经过数代市民努力创造的新的城市形式,它蕴含着更有机的,与人类生存的活的内核更贴近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市民的精神。雅典卫城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和城市全部实在的精华,每座建筑物“都是那种自成一统的,自我完备的,平等而又独立的单位,它们均不属于任何一种等级秩序”,将古代城市真正神圣的元素――圣泉、岩穴、皇宫、庙宇、营地等延续并且聚集于一体,形成复杂而又原始的结构组合,彰显着城市空间的历史和深度。广场则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广度,它具有开放性却没有统一性,包容着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正是在开放性和开阔性中萌生了真正的城市秩序。希腊的房舍是简陋的,住宅条件贫寒,城市空间有限而且是低水平;但它的市民在精神上是广阔和富有的,思想是彻底解放的,因为“他们超脱了文明方式所具有的那许许多多败坏生活的清规戒律和实利主义的名缰利锁”。城市生活的美好并不在于舒适、奢华与昂贵,而在于拓展了的精神世界,因此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清洁、整齐、优美、秩序的城市在市民身上活化了,市民也真正融入到具有明显形式和关系的城市活动所构成的生活之网,在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之间自由地塑造自身。
中世纪城市的“自然的韵律”。中世纪的城市带有浓厚的乡村特点,城市空间与大自然巧妙地协调,体现了真正实用的有机体的特点。城市布局合理,亲切愉快,生动有趣,符合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防御式的街道布局、交通设施、城镇格局,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地理环境天然形成的,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蕴含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的韵律,也体现了空间的最基本的文化含义――给居民提供安全和方便的生活和心理安全感。城市空间想象力在人们生活、心理中得到充分发挥,自由布局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和紧密封闭的有限空间,教堂、广场、街道有机融合在有限空间之中,带来切实的可爱感,引导居民思想和精神积极向上。它“不仅是一个生意盎然的社会综合体,而且也是个生气勃勃的生物环境”声音悦耳,景色润目。建筑形式上的和谐协调原则,带来令人满意的真实的建筑氛围,广场、房屋不拘泥于程式的配置关系带来生气和力量,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和对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这两股活跃力量使得城市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
现代城市的“实利的规则”。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和文化的抱负,曾一度具有创造力的中世纪精神逐渐萎缩,被创造性演变的新的世界观所取代。文艺复兴吸取了古典形式精巧的风格与形式、富于想象力、与当时生活很好适应的精神,但在进一步发展时,就把这种精神当教条和公式套用。一味的模仿遮蔽了表现的原则,因为表现
需要在形式创造上具有真实性。结果就是“文化上的自杀”,文化的生命力被窒息,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也被消解。“从那时起――足足长达四个世纪之久――许多国家,许多集镇和城市,都受到这种思想的浸染。”城市与它的时代、地点和环境脱节,因为对建筑也缺乏理解,以致原本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并且创造浪漫生活环境的新浪漫主义出现荒诞的幻想精神,带来杂乱与浮夸的风格和形式,在与不断工业化所带来的实利主义的对立和竞争中日渐下风。实利主义规则成为后来城市发展中的主导思想,开始危及城市的有机统一,并且渗透到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与降低了人们的审美力和对创造性艺术的欣赏,城市建筑被没有丝毫文化意义的装饰包围。尽管城市仍在继续发展和扩张,聚集了大量人口,形成许多庞大的社区,也给予人越来越多的自由,但它已不再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栖息场所,而是被摧残得枯萎、挤满人群、精于计算、浅薄冷漠的混乱无序的地方。
未来理想城市的“有机的分散”。今天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和衰退,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越来越令人生厌,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解决日益严重的混乱拥挤状态。也许沙里宁所倡导的有机的分散,是未来理想城市可以尝试的发展理念。在19世纪就有人从文化中看到新的变化过程和潜在力量,对城市发展作了整体性的预测。城市需要秩序,这种秩序是将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城市与乡村和区域的关系是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霍华德也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表达了有机联系的思想,他知道要想改变城市拥挤混乱的状态,需要在城市设计中恢复人类的尺度,寻找有机的、独立自足的城市。理想城市是与实际的结合体,合乎人们需要,城市中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更加整齐有序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能够“建立平衡和自治,并且,尽管情况千差万别,能维持得整齐有序,尽管需要生长发展,能维持内聚力和协调和谐”。有机的理想城市是秩序与活力并存的,形式和布局有序整齐,社会生活丰富、经济繁荣,充满积极的城市价值环境。
对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的分析试图揭示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和其文化诉求的逻辑,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多元层叠。只有将城市放置于文化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放置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兴起、繁荣、变迁和衰落的演变历程中,才能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历史信息,透视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格局,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文化底蕴、厚度和生命力,为城市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即“一种能够包括社会组织的和个人的,最后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的新秩序”。
三、城市文化空间面临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从时间和空间关系来考虑,就无法形成并理解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也无法理解城市丰富的未来。尽管上述从共时态与历时态两个维度揭示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发展相当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一系列城市空间里的形式和活动来获得再现,并且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城市也通过时间和空间合成了一幅丰富而复杂的文化交响乐。城市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作为城市空间存在的方式或格局安排,已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人性化与功能化、理性秩序与自然秩序、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之间交替、变更、徘徊前进的历史,对秩序与活力的追寻则一直作为人类构建理想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梦想贯穿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文化空间面临重大挑战。
现代性的挑战。如同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现代性作为一种广泛的观念形态,意味着人类在知识领域的进步,它是一个开启于启蒙时代的文化合法性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目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去进行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全面的理性化的建设。城市是“现代性的机器和主角”,城市复兴与重建的努力体现了它与现代主义精神之间强有力的逻辑关联,它是一种文化的复兴与重建;同时现代主义也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现代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并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样态与价值模式影响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对城市空间和城市人生存的所有方面产生深层的制约与影响。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力量”,造就了人与其生存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屏障,造就了对于城市爆炸性增长以及新、奇、大、变、快的体验,也造就了居于世界中心却又躲着这个世界的“城市漫游者”(naneur),把现代人带进了自身与城市空间文化断裂的焦虑、孤独、不安之中。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力、想象力越来越弱,对城市空间的权力丧失,他们所经验到是被现代性支解与破碎掉的空间及事物,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使得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丰富性和空间认同感,他们无法在新的城市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分裂的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产生的,这种分裂是人的角色与自我的分离,是人自身秩序的断裂及活力的丧失,是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其实包含人对自身秩序及活力恢复的一种期望,因此它的建构与拓展,要着力于改变现代城市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逐渐弥补人与城市空间逐渐的疏离,使人慢慢找回自我、确认自我,找回失去的城市认同感。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其影响下的文化联结的复杂导致了城市空间景观的高度复合,全球化语境下的城市空间也具有了商品化、异质化与同质化相互交织的更为复合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成为资本整合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并且展示其自身逻辑的过程,也是资本按自己的原则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的过程。资本对城市空间和文化不断侵占和控制,城市空间丰富的文化意义被商品化和消费化侵蚀。全球化不断生产出被消费主义、实利主义浸染的城市空间景观和道德秩序空间区隔、阶层秩序的城市空间景观,全球化、商品化、资本日益深化的流通力量与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相吻合。文化植根于政治经济之上,货币与商品与资本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形式也必定牢牢嵌系于资本日常循环的过程之中,政治经济的转变,必然促使城市的文化随之转变。这种转变造就货币或商品基础之间文化价值尺度的紧张,个人政治与社会意义的模糊,公共与私人空间疆界的多孔,以及空虚、不安、焦虑及混乱的文化情绪。全球化一方面为文化穿越空间的距离与界限,自由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扩散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则重构与重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语境,导致城市面貌和形态的均质化、标准化和庸俗化。城市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追捧,而其文化意义被日益抽空,城市文化空间
多样性与丰富性日益衰微。提炼受城市空间发展深层次文化结构所支配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重构城市空间的场所意义、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保存城市文化空间的本土性与独特性,应该成为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路。
信息化的挑战。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以巨大的变革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把我们带进后工业信息时代既真实又虚拟的网络社会。城市不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物流、财流汇聚点,它已变成了流动的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具有共识性、促动性、网络性的城市也正在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地构建着崭新的空间,并且快速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构成了一副建构在“比特”上的崭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文化图景,形成数字城市中的“真实虚拟文化”(卡斯特语)。新的文化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其最深层的影响是文化层面的,它诠释着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新型生存方式及自由主体价值,这就是今天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城市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城市建构在不可见的数字电子流中,渗入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各方面,由此兴起虚拟的公共生活和虚拟的公共空间模式。“日益增强的资本与投资的流动性,劳动力结构的转移,更具弹性的生产与消费系统”,也改变和挑战着传统的城市生活及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方式正在解构社会公共生活过程,日益导致现代物质城市的空间和文化碎片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人和建筑、文化习俗等都要相应地进行重组,旧的社会运行体制及文明模式也要重构。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需要在当代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延续、虚拟实践与现实感性活动的互动、虚拟社区提供的认同感与自我创造力促进中保持张力和平衡,这样才能将城市中内植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发挥出来,使城市真正成为代表居民需要、权利和责任的,并且拥有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乌托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