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技术教育》: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Denise Amyot: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全球化的变化意味着,扩大人们接受技术和专业教育(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机会,增强技术和专业教育的适切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所有国家的大部分人口都需要获得一系列广泛的中等后教育与培训,而应用学习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育不可能在所有国家都采用同一种模式,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全之策。但为适应全球经济的迅速变化,技术和专业教育机构需要与雇主及其所在社区更紧密地合作,以确保提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怎样形成这样一种高效、有活力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关键问题。传统来说,人们普遍希望通过进入大学实现个体的就业和生活成功,因此,怎样吸引更多的人到应用型学习机构学习是我们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提高专业和技术教育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促进个体实现成功的公平和有吸引力路径。我们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率,帮助其创业成功,这些是改变学生及其家长对技术和专业教育看法的重要信息。我们还必须确保职业教育体系中有一流的领导者和改革的先驱者。仅仅有充足的管理者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动态的领导者。我们也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者,还能利用各种工具启迪青年人,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经历,从而为其获得有报酬的职业生涯作准备。
《职业技术教育》:各国职业院校在办学和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各国和学校又是怎样应对这些挑战的?
Denise Amyot:我上面已经提到了现在面临的关键挑战。就可能的解决方法而言,我可以介绍一下加拿大的学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培训的适切性而言,加拿大的学校都设有项目咨询委员会,每年都对相关的课程项目进行调整。我们还设有国家行业理事会,持续推进与雇主的合作关系,从而使课程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要求和标准。现在加拿大负责中等后教育的国家部门也根据一些关键的绩效指标对部分学校给予经费资助――这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雇主和学生的满意水平。这种实施形式和问责机制持续激发了专业和技术教育机构在国家资格框架的基础上努力增强所提供课程和服务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
就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来看,职业教育毕业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及学校开展的创新性教育项目就已经证明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的职业教育机构已经适应了新的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我们已经改变了这一领域的用语――现在探讨的是专业和技术教育(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而不仅仅是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事实上,加拿大近来出现的一种现象更加证明了需求驱动应用学习体系的优势,如一些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再回到技术学院学习证书或文凭课程。在过去的五年中,仅在多伦多地区,大学毕业生进入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人数就增加了40%。现在的雇主对其青年员工培训的投资日益减少,因为他们都积极寻求雇佣已经证明具有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关资格,而不仅是具备理论知识的员工。职业学院提供的与行业相关的实践导向的生涯培训和工作场所实践是一个有益的结合。
就职业院校教职员工的培训和领导能力来说,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增强职业教育机构的影响力,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已经积极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领导力构建及其合作网络建设。我们已经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AEIE)合作,开展职业教育领导力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Leadership Training,VELT)项目。通过该项目,中国职业教育机构的校长和副校长可以到加拿大和其他五个国家学习技术学院的领导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与中国职业院校办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交流及到中国职业院校的参观考察,您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感受?
Denise Amyot:近年来,中国努力通过政府决策和增加投资加强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发展,以增强其适切性,扩大其受众。在与其他国家教育部门交流时,我们经常把中国作为这一领域的一个范例。中国应该为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感到自豪――努力提升其职业教育机构的领导能力及其师资的能力,并把这些方面作为评判未来成功的标准。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积极改革感到激动和振奋。例如,利用亚洲发展银行的贷款,加拿大温哥华社区学院(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VCC)对来自中国湖南省职业院校的教师开展了三个月的定制教师培训项目。这一项目关注的重点是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开发、领导力、评估技术、战略规划和治理能力等。
我们积极鼓励来加拿大参与这次培训的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支持其实现对学生的积极教学目标。
参与者对培训的反馈是非常积极的,大部分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认为,这次培训经历丰富了其教学途径和方式方法,他们期望能够进一步开展合作。
《职业技术教育》:与您所在的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您认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Denise Amyot:首先,我认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较强的倾向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进入大学学习,并认为其他类型的教育都是次等的。要改变这种心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前面已经说了加拿大的例子――要改变这一点需要发展并宣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并使职业教育学生有继续进入大学学习的路径,以满足想进入大学学习的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宣传具有应用性学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及获得工作机会方面的优势和价值。雇主也需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依赖于他们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以提升相关的教育项目,并确保教师具有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教育机构需要向企业一样运营――需要创造条件,实现自身经费的可持续性。如果看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行业企业就会向职业教育提供相关的设备、教师培训、应用研究合作、技术转让及学生实习机会等多种支持。
为使应用性高等教育机构做到这一点,需要为职业教育发展一个高效的治理体系,从而为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供决策的权力,以应对经济发展的变化。他们需要敏锐地抓住社会中的各种机会,使社区和行业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中来。在这方面,需要实现一种范式的转型――这一体系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不是以机构为中心,以确保整个体系都关注学生的成功,从根本上支撑他们从教育到就业的顺利过渡。
《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建设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加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实现学生的无缝过渡是中国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方面,您所在的国家有什么经验,国家政策应提供哪些支持,职业院校在具体办学中应作出哪些改革?
Denise Amyot:通过加拿大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提供不同教育体系间沟通的路径是实现成功的关键。有许多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错误是,强迫青年人过早地对教育路径进行选择,但并没有为他们提供改变教育路径的机会。需要为青年人发展从中等学校到不同类型中等后教育机构过渡的清晰且容易转换的教育路径。加拿大学院体系90%以上的就业率吸引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我们的体系学习。我们还看到很多学生特意到技术和专业教育体系进行学士学位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这一体系提供的学位是应用性的,并包含工作经验,很多老师和指导者也来自行业。一个令人满意的教育体系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一体系应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图1是加拿大教育体系的示意图。
《职业技术教育》:近来,中国相关政策提出将一些大学转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机构,许多院校在这方面面临困惑,您对中国这些院校有什么建议?
Denise Amyot: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他们首先需要考察本国最成功、做得最好的技术学院,同时实地参观其他国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的学校。比如加拿大,在实现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路径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此外,还可以参观巴西联邦学院,该学院计划派遣1000名教师到加拿大学习三个月,以提升他们学院的教学水平。首批50名教师已经在加拿大接受完培训,并返回巴西,他们在教学方式改革及与行业企业合作方面获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同样,我们也已经与中国的一些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计划于2015年春天到加拿大参观考察,我们非常欢迎并期待他们到加拿大来!
《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方面,WFCP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WFCP未来在促进国际职业院校合作方面将采取哪些策略,重点目标是什么?
Denise Amyot: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是一个学院和学院协会间的国际网络。WFCP希望能够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劳动力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一种引导性的作用。WFCP希望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成员分享前瞻性的教育策略和最好的教育实践,以提升世界各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WFCP希望能够通过全球统一的声音影响相关政策的发展,我们积极致力于在国际水平上促进成员创新性教育项目的发展。这些跨国性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全球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的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其内涵揭示体育的本质属性;其外延则是对其概念范围的指定。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无疑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宏观上把握体育的本质特征、目的任务乃至基本途径和方法手段,便于灵活机动地开展体育实践。
研究体育的概念就回答什么是体育。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并无绝对一致地肯定回答。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体育发展史,则可清楚地了解到,体育最初是标志教育过程一个专门领域的名词。在我国,自1923年《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将“体操科”正式改为“体育课”之后,体育一词才成了标志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用语。
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便由学校扩展到社会,走进千家万户,逐浙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其内容形式上不断丰富,其影响与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中身体教育的范畴。于是体育的外延被扩大,社区体育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人类中普遍存在的竞争意识不断作用与强化人体技能的较量,竞技运动蓬勃兴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竞技运动的职业化、竞技化、商品化日趋明显,体育的概念被混淆。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外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围绕着什么是体育,什么是竞技运动以及与体育类似的一系列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讨论,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繁荣了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但在体育的概念上至今仍未达成共识。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体育理论》中,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人们有意识地用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并以这一本质属性作为内涵,将体育定义为“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于是认定体育是由体育(狭义)、竞技运动和体育锻炼三大部分组成的。其实,这样界定与划分,显得并不客观,尚存不科学、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一,同一概念体系中,“体育”这一术语重复出现,易使人们混淆不清,显然不妥。其二,就其本质属性而言,竞技运动与体育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它是两股道上跑的两趟车,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①在体育中,身体运动是手段,“身心发展”、“健康”、“体质”是目的;而在竞技运动中,身体运动是“手段”身心发展“健康”、“体质”,加上专项运动技战术仍然是手段,其目的是比赛夺标。②体育的对象是全人类自身,包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不分地域与国界,不分性别与年龄层次,不分健康人与伤残人,都可以从事体育,并通过体育获得诸如身心发展、体型匀称、姿态优美、身心愉悦、健康长寿等方面的帮助。而竞技运动的对象,则是极少数具有某种运动天才的人,为了达到比赛夺标或通过比赛夺标获取名利与财富,而从事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机体超负荷运转,导致身体或畸形发展(如举重、摔跤、拳击、相扑等运动员)或五劳七伤或生命早天。如实地说,竞技运动是一种损害人体健康、牺牲人的青春和体质的运动。它如同军队,为了保卫祖国是要付出牺牲的,但在国家消亡之前,军队是需要的。在和平时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技运动也是需要的;对于具有某种运动天才的人积极投入,也是值得欢迎与称赞的。然而,在其目的上它却与体育格格不入,②体育的过程实则是育体的过程,必须针对自身身体,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的身体运动来进行。换言之,它是一个从自身身体出发,通过适合于自身的身体运动地锻炼,以获得健康人体的过程。其中,人是处于第一位的,身体运动是为人自身服务的。体育以其教育的形式出现,则是“有教无类”。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从不淘汰人。而在竞技运动中,则完全是根据创造某项优异运动成绩的需要来挑选人,即适合的就要。否则,表现再好,身体再健康,常识再高的人也不需要;能表现出优异运动成绩、比赛夺标的人就受到重视、称赞与奖励,而无优势者将受到冷落,无发展前造者就被淘汰。换言之,竞技运动是一个从专项成绩需要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合的人并用专项运动技术战术加以武装,然后令其比赛夺标的过程。其中,人则处于第二位,是被用来当枪使的。以上足以说明,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彼此是不能相互包容和取代的,自然也不是隶属关系。广而言之,体育与竞技运动,连同人们熟悉的舞蹈、马戏、杂技等,都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均由其目的不同相区别,同属于身体文化的范畴。于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教育、体育工作者,就根据当今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都试图从体育的“育人机制”上探求体育概念论述,将其综合提出新的观点,其典型见证是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念》中界定。书上写道:“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分别与国际体育联合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与杂技、马戏、人体艺术等同属身体文化的范畴。并因此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康乐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组成部分。这显然是理论研究上的一大进步,它为客观地反映了体育的本质属性,还了真义体育的本来面目。但仔细地加以考究之后,仍然觉得这样界定与划分,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其一,定义中关于目的的表述,似存某种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也体现不出体育的终生性。例如“全面发展”字样,似就将体育局限于青少年时期,而“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又显得欠具体明确和漫无边际。其二,对于构成体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其术语确立显得根据不一。例如“学校体育”是根据体育开展的范围或对象的年龄(青少年)来确定的,而“康乐体育”和“竞技体育”又似乎是根据其目的来确立的。其三,从关于“竞技体育”的论述看,“竞技体育”实无单独列出的必要,列出来了反而容易导致人们在“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在概念上产生误解。例如,书中写道:“正是竞技运动中那些具有教育性的内容和手段与体育中那些具有竞技性的要素共组成了构成现代体育三大要素之一的竞技体育”。“而竞技体育则是利用竞技内容和手段促进入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手段”。“竞技体育的实施场所主要在各类运动场上,主要手段为运动训练和比赛”,“其目的是培养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竞争意识”等。显然这里单独列出竞技体育,是想借用体育中的竞赛形式来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而“竞赛”只不过是体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即言之,只要内容、形式、办法、标准统一,就可以组织开展个人间或集间的较量;且这种组织形式在“学校体育”和“康乐体育”亦可促进入的身心和精神协调发展以及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由此看来,“竞技体育”作为一个专门用语出现,并无其本质属性作为内涵,显然这样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什么是体育的基本回答应该是:“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并保持终身健美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由此揭示体育是属于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且以教育的形式出现,理当作用于人的一生。而在人的一生中,与其生理、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最贴近的体育追求(即目标)是健、美、乐。这个目标的实现,除自身努力外,要凭借着父母、保幼员、体育教师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帮助来实现。从而也显示了体育的阶段性、教育性、终身性较为突出,因此,对于体育的划分,既可依据年龄划分为胎婴儿体育、少儿体育、青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又可按人一生中主要活动场所(范围),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工体育。且无论哪种体育中,都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健、美、乐。这才抓住了体育的本质,真实地反映了体育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它既是现实的,又是终生的,因而必然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组织部分。
关键词:体育系统;整体现;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11-03
随着“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方兴未艾的“大体育”理念推动着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体育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业已成为新世纪我们亟待建立和完善体育系统整体观的原动力。然而,从文献及相关的文本中发现:“体育系统”一词完全被作为“体育局系统”的代名词,在行文时存在逻辑关系上的混乱,不能全面反映其内涵,以至于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完整的概念建立,对正确理解和建立体育大系统的整体观及科学决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时代赋予体育系统全面内涵,对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系统”的内涵
1.1 系统概念及属性
系统论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要素,并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基本特征。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在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研究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达到对整体的理解。
1.2 “体育系统”的元素构成
体育是指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依据人体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和机体机能提高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体育的分类中随着人们对体育价值认识的提升而不断使体育的内涵产生新的变化。按照系统结构分析,体育系统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3个子系统构成。卢元镇从目的和对象视角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体育等部分,子系统的构成得到了细化;体育是整体概念,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体育的各级系统又有着各不相同的子系统构成。卢元镇按参加体育的群体和活动区域范围,将我国的群众体育又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民族体育、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等等。“对体育概念分类,可以采取很多标准”,无论运用何种标准来划分,这些子系统的要素组成必定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共同构成上位系统的全部内涵,具有重要的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特征。同时,各系统也并非是一些子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共同影响上位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
体育系统是由许多总体目标一致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体育的全面发展靠的是所有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子系统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子系统的结构调整和功能发挥直接影响到体育大系统。正确理解“体育系统”的概念,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体育系统”的本质特征、目的任务乃至基本途径和方法手段,从而科学地指导体育实践。
2 “体育系统”的整体观缺失与歧义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体育界开始研究和使用系统论,80年代中期应用系统论思想研究体育的各种问题,到了90年代“体育系统”的概念逐渐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体育系统”的概念在学术论文中运用也越来越多,但出现了许多使用和理解上的歧义。
2.1 子系统从母系统中分离,母系统与子系统内在联系割裂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育系统的重要分支,理所当然的隶属于体育系统,是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子系统。但行文中较多表述成以下关系:“‘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形式”。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两大系统概念并列使用,造成了把学校体育子系统作为无本质(体育属性)关系从体育系统分支出去,造成了学校体育子系统与体育系统成为一对并列关系,剥离了系统的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成果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述:“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优势互补效应只有在学校内才能体现,……而体育系统内的教练员资源向教育系统内的转移完全能够实现”。诸如此类表述均割裂了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内在联系。
系统整体中的部分不能脱离系统整体,一旦脱离系统整体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分了。实施“体教结合”的意义在于促使竞技体育系统中的要素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体育系统增加发展竞技体育要素,并非是两个并列系统间融合问题,更不是“从过去由体育系统独家包办的单一发展格局,逐步向由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其他体育社会团体等多家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的混乱关系。这种表述严重扰乱体育系统完整概念的形成和“体教结合”精神的正确领会,无疑使“承担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以至于二者并没有像当初规划的那样齐心协力共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事。
2.2 子系统代替母系统,子系统间互相排斥
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和内在统一性。在使用时经常把竞技体育这一子系统的部分工作表述为体育系统,造成了子系统代替母系统,母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关系混乱。如:“仅在体育系统内部挖潜难度很大,只有协调好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2008年的任务,才能推动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了培养人才我们要“处理好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不断拓宽体育发展的途径,改变竞技体育人才只靠体育系统独家培养的状况”;从“体育系统一家办向体制外多家系统共同办的方向转变”等等。文中所要表达的是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来培养体育人才之意,但从“非体育系统”词义上看,此种表述已把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排斥于体育系统之外,成为了内外系统的“合作伙伴关系”。歪曲了三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偏差:作者把“我国体育系统的工作人员中25 077名教育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是我国体育系统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是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中有“裁判员20 079人、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3093人、竞赛组织工作人员5850人”;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动态的研究中“以2000至2007年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数量动态变化为研究对
象”,等等。虽然这些数据只是来源于各项目训练管理中心的竞技体育系统之内,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的体育人才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系统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旦改变或中断,系统整体就会丧失原来的性质和功能”。整体观的缺失,造成了文中研究的对象与“体育系统”词义不符,得到的结论远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体育人才的整体情况,造成了以偏概全,致使学术研究结果缺乏科学性,因而是不能作为制定体育人才发展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3 “体育系统”的整体观与思想转变
“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体育的整体”。“从现代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体育(主要指竞技体育)是从社会走进学校,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可见,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本身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并不能完全分开,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在“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这是他们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漠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作法,或者片面强调后者、忽视前者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在体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应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保证体育的整体发展,否则子系统的薄弱将影响整体的效果。
摘 要 提高运动成绩和增进身心健康是否为相同的目的,采用何种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历来是争论颇多的焦点。体育的第一任务是为健康服务,体育锻炼中寻求的体能不可极限追求的。增进健康的一切手段都是体育的内容,还体育一个真实的追求。
关键词 体育 竞技运动 健康
体育是训练运动员提高成绩、夺锦标;还是普通市民、学生参与的健身锻炼,哪个代表体育的本质,这将影响到体育开展的方向和普及的效果。讨论体育的本质,明确体育的目标是很关键的问题。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意在了解体育的重心是“健康第一”的思想。
一、何为体育
体育(PhysicalEducation)是什么?如何来进行其含义的解释?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之初,学堂中的体育是“身体的教育”,是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随着体育内容的不断丰富,涉及领域的扩大。到20世纪体育的涵义出现了“广义”与“狭义”二重理解论。“广义”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群众体育。到21世纪体育的视野更开阔了,从健身的角度,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从教育的角度,体育是增强受教育者体质,传授相关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从文化欣赏的角度,体育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较量和表演,是极具魅力的闲暇观赏。从经济的角度,体育是容量巨大的文化消费活动,是潜力最大的文化市场。从政治的角度,体育是通过比赛的胜利来展示国家或地区实力的舞台,是提高政治声望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
二、何为竞技运动
1989年版《体育概论》对“竞技运动”定义如下:“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和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运动训练学》定义:“竞技体育又称为竞技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从竞技运动源于游戏这个角度,则认为“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它明确了竞技运动的属概念是“身体活动”,明确地与属于“教育”的体育区别开来,显示了竞技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竞争显示差异,发挥最大潜力战胜对方。
三、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差异是在于受健康需求的制约
体育与竞技运动,哪个对人体健康更有益?竞技运动作为一种为了丰富人们生活锻炼手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响应,形成了体育锻炼与竞技运动相结合的体育锻炼模式。但体育活动与竞技运动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和目的的活动,具有不同的差异性,两者各成体系,不能代替,也不能混一体的。
(一)竞技运动需要的健壮不能代表体育
竞技运动具有体育活动的外部特征――身体活动,但没有增进身心健康之目的。在体育与竞技运动结合后形式混乱,难辨目的性。从我国体育院系传授的体育课程可以看出,开设课程传授内容中竞技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运动训练学,二是运动竞赛科学。两者都强调了产生的附带品―健壮,是竞技运动职业的需要,并非竞技运动的本质。但是运动员和普通市民,参与运动的外部形式是增强体质,前者极限追求,是以职业目标为基础需要。后者是提高生活质量而增强体质。因此,竞技运动不能作为体育的本质提倡它的增强体质的功效。当体育引入竞技运动作为增强体质的手段之时,就要抛开其训练式和明显的竞赛性,这样才能明确目标达到增进身心健康。
(二)健康不可追求强化体能
强化体能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伤病,它几乎在强化与运用过程中为同步概率。有多大的消耗就可产生相应疲劳,极限的边缘与伤病近在咫尺。任何一种健康,公认之点是无伤病,体能与健康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与普通健身者结合在一起时是体魄强健,对疾病有较高的抵抗力,对外部刺激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应付一般日常活动且有朝气,表现出的是健康状态。当与职业特点相结合时两者相悖处甚多,职业特点强化体能结果,铅球运动员一肩高一肩低,排球运动员手臂x形,这些是非正常健康标志的东西。因此体能在范围之内是一种健康的代言标志,范围之外也许成为健康的异化者。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健康目的的体育形式都不应过分强调竞技性和为竞技目的而采用的训练方式,竞技运动迎合少部分体质优越者以优胜为目的,使运动员体质健壮。体育要求的直接目地是对健康的追求,非竞技性项目研发,增进健康的一切手段都应是体育的内容,还体育一个真实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2] 熊晓玉.体育概念之探讨.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 王健.马骥.对体育概念的逻弊攀思考.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2).
[4] 侯晋龙.学校体育如何在素质教育层面走向成熟[J].体育与科技.1999.4.
[5] 韩丹.国际规范性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解说(续一)[J].体育与科技.1999.4.
摘 要 本文从“体育科学”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对“体育科学”的不同定义,分析了不同定义下的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属性,结合现有观点和笔者本身思考,对“体育科学”进行了较为清晰、科学地定义。然后,本文就“体育强国”的概念,从其演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清晰与科学地定义。结合上述两种概念及其各自的研究对象,文章着重分析了体育科学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体育科学 体育强国 概念 关系 地位 作用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一)国内外流行的体育科学观
“日本的《大日本百科事典》认为:体育科学就是把指导体育实践的各种课题系统化, 或者把关于体育的特点、历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化。原联邦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从单项学科的各个角度, 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研、学说和实践体系。而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则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体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
于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是这样定义的:体育科学是整个人类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由袁伟民主编的《体育科学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的学科群。”
(二)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属性
本文认为,该定义在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的阐述上本身是互相矛盾、不是自洽的;对于其属性,该定义认为体育科学是科学研究。而原联邦德国《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单项学科”,而认为体育科学的属性是“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研、学说和实践体系”。本文认为,该定义不仅解决了上述日本《大日本百科事典》研究对象的不自洽的矛盾,而且对于“体育科学”中的“科学”的概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表述,即体育科学应该是科学体系,因此包括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或科学技术)三个方面。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于“体育科学”概念发展的贡献在于,它认为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体育现象”和“体育规律”的统一。而该项定义的不足,是将体育科学概念狭义化,认为体育科学仅是体育的“知识体系”,而忽略了其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属性。
(三)体育科学的科学定义
本文对体育科学的定义参考了柴王军等人《论现代体育科学概念》一文。体育科学通过对体育这一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现象研究,进而揭示体育的本质和规律的、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体系,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学技术三部分,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本定义将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层次——体育现象和体育本质与规律,反应了体育科学的一般认识规律与过程,揭示了研究对象自身固有的现象与本质的哲学规律。同时将体育科学的属性定义为“科学体系”,认为体育科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体系”。因为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将科学分为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工程技术五大类,很难将体育科学单独划归其中的某一类甚至某几类(除农业科学外)。兹例证之,运动医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医学;运动生理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自然科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属于体育科学,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等等。由此,体育科学不仅仅是某门科学,而是涵盖了多门科学的综合体系,因此称之为科学体系。
另外,本定义着重强调了,体育科学是科学体系,包括了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学技术三部分,而且不仅仅是三者的线性叠加,而是其有机组合。
二、“体育强国”的概念
(一)“体育强国”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一切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不断认识的结果。“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起源与演化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后至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体委于1979年2月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适时提出了“体育领域应及时地从过去抓政治运动转移到抓体育业务工作中来,转移到攀登体育高峰上来”的发展思路,并做出了“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发展方针,这一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重心在于竞技体育。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和举措的实施,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以1982年印度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代表的国际比赛中,我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的实力。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十一届亚运会、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 雅典奥运会中国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竞技体育高度发展,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这奠定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基础。
4.2008年奥运会至今
2008年奥运会我国不仅取得了金牌榜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奥运会的申办、准备与举办过程中,不仅体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还体现了我国在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与科技、体育基础设施等等各领域的成就。
(二)科学的“体育强国”的概念
本文认为“体育强国”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身,由于体育是自然与人文社会现象的统一体,因此体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等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在此仅例举体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简要说明之。根据功能论的观点,体育运动是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因此开展群众体育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减轻个人心理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体育是一个开放的、外延的概念。
结合以上分析,体育强国可定义为“以增强国民体质为本质,体育法制为保障,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国家各项事业紧密联系并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强的国家”。
三、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关系初探
本文的题目是《试论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其中“与”字内涵并非意味着对体育科学与体育强国两个概念分别进行论述,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暗示了二者内在的关系。由于“试论”,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地探讨,在探讨中,我们强调体育科学对体育强国的单向关系——体育科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体育科学,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本文认为,体育强国建设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体育科学,二是公众,三是政府与社会团体。其中体育科学的地位是理论指导,公众是参与主体,政府和社会团体是引导者和管理者。
下面结合史康成《体育科学的使命与追求》提出的体育科学的使命与本文提到的“体育强国”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具体分析体育科学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史康成认为,体育科学应有以下使命:
(一)以社会化为方向,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进步
这项使命与体育强国建设中核心工作——增强国民体质契合。国民体质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系统化的知识——体育科学理论来指导,需要针对我国国民体质与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亦即需要体育科学研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体育科学技术来指导,以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二)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这一点主要对应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不同于群众性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以追求更快、更高、更远为目的体育形式,这里尤其需要体育科学对运动人体科学进行研究,指导科学地竞技运动训练。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大力推进体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
针对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需要加强体育经济尤其是场馆经济的研究,调动社会资源与社会参与,大力提升体育设施总量。对于质量低的问题,应该加强体育科学中相应的器材研究,以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改进场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