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知识竞赛

专业知识竞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知识竞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知识竞赛

专业知识竞赛范文第1篇

一:活动主题

相约智慧的比拼,秀出精彩的自我。

---专业知识及竞赛

二:活动对象

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08、09、10级会计与市场营销专业全体学生

三:主办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社团部

四:活动内容

此次知识竞赛分为会计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两大部分

五:活动简介

1.活动时间

2.活动地点:B1--301 B1--302

3.主持人:会计专业:肖明 夏琪

市场营销专业:陈凯 白洁

六.活动前期的准备

1、先主要是给各班学习委员开展例会,详细介绍此次活动,并号召同学们参与;

2、宣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横幅、海报及展板。

七.活动流程

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过程。初赛由各班学习委员组织进行。各班再将初赛结果报告给学习部,会计专业每班选出2名优秀学生、市场营销专业每班选出5名优秀学生参加决赛。决赛会计专业分10组,每组3人,市场营销专业分5组,每组4人。决赛时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抽签决定各组的号码。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在每个环节后有观众互动环节,在主持人念完题目后观众可进行抢答,以用手机拨打主持人电话先后顺序为回答问题的权利,回答正确者可获得我们准备的礼品一份,回答错误者其他同学可继续抢答,依次类推。

第一关:必答题

此环节共30道题,每个组有3道题,组员可讨论后派出一名代表回答。每一题5分;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每一组的最后得分的平均分即为该位选手在本环节的得分。

第二关:抢答题

组内成员之间的抢答

专业知识竞赛范文第2篇

(一)有助于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指导选手技能竞赛训练的过程中,老师既是指导者,也承担着陪练和裁判的角色,指导教师水平的高低对参赛选手的名次也很重要。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比赛,既有理论的考试又有实践操作部分,对于汽车专业来说技能竞赛涵盖的知识面广泛。另外,指导比赛老师应该各有专长,将擅长动手和理论的老师形成优势互补。这次比赛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技能竞赛的洗礼,参赛指导老师团队的整体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可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对专业建设有重要的促进

职业技能竞赛,其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以学生是否能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来衡量职业能力,从而让我们对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符合企业要求,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观念能够与时俱进。以本次汽车营销比赛为例,要想在比赛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仅依靠课堂的教材来训练参赛学生是不够的。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理论知识很扎实的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却不强。这都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入更多新的内容,如最新营销知识、汽车热点、环保概念、顾客行为等才能满足比赛要求并取得好成绩。同时,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需要不断引入和充分利用先进的实训设备,这也为我们的实训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建设平台。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对团结协作精神进行了考察。这次的比赛中,六方位绕车就要求两位学生同时比赛,一个介绍,一个做回答。如果两位参赛学生彼此不了解或者不能够很好的合作,对比分就有影响。学生的比赛心得,尤其是在比赛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对其余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能让学生多参加科技学术类竞赛,并培养刻苦实践精神,这对于营造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也意义非凡。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并不太高。通过职业竞赛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和实力。而且很多比赛都有大型企业参与,这次的比赛就是中锐汽车集团和多家企业汽车企业参与,他们也对比赛中选手的优异表现表示了肯定,还有的单位当场就表示让参赛选手毕业后去他们单位。这些都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有很好的作用。

二、通过职业竞赛提高品牌专业建设能力的途径

1.通过这次比赛,教师和参赛选手都积累的宝贵经验。今后可以定期开展类似的校级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来促进教学改革。并且,通过更多的学生参与比赛和赛前赛后的宣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对于汽车竞赛,形式要多样、开放和灵活性。通过提前的赛前预热,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主动进入实训室。学生的竞赛成绩,纳入优秀班级评选,学生拿获奖的荣誉证书,可以在顶岗实习时被优先推荐到优秀企业。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和较好的长效竞争机制。

2.要加大对优秀生的重点培训力度。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优秀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设备和教师资源,通过把校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假期举办优秀生技能提高培训班。培训目标为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和技能竞赛的内容。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回到班级中,可以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很有意义。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这样教师也能在比赛中取得很多宝贵经验,感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职业教育向高水平发展。教师在参加比赛后可以将心得体会和所见所闻在同事之间进行交流和观摩。目前微课、五项技能等比赛我专业都由教师参加且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4.通过职业竞赛获奖并不是我们参赛的唯一目的,其目的还应该包括能够让技能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考虑到把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从而形成“教学改革—技术创新及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这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的提高,最终促进高职学院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次辽宁装备职业学院就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举办和参加竞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校和学生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思考

专业知识竞赛范文第3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of e-commerce expertise, skills competit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discusses the role of mutual promotion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kills competition. By conven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commerce professional; skill competition

0 引言

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引发了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各高职院校为迎合社会需求,也竞相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在促进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对引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双师型”素质的提升,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存在问题

1.1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存在问题

近年来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在许多地方被越炒越热,出现了“为赛而赛”、“应赛教育”的现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功利性强。一些院校为了获名次争荣誉,往往在竞赛开始前期,从学生中选出少数优秀学生进行特别训练,而其余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院校对这些学生的训练纯粹是为了应对技能大赛,最后导致他们脱离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素质教育。学校为了让本校学生在竞赛中获奖,通常都调动优秀的教学资源,直接导致其他学生的教育都被忽视,这明显违背了技能大赛开展的本意。(2)目的不正确。某些学校在专业内容的设置上,脱离了教学环节,甚至还出现学生从未学习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参加有关的技能竞赛。(3)导向性错误。有些学校往往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类的比赛,盲目地将学科和专业扩大化,丝毫没有考虑学校的师资、软件硬件设备等资源是否达到专业开设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技能竞赛只是作为一种表面形式存在,而达不到最终效果。当务之急就要是把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以竞赛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实现技能竞赛常规化管理。

1.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常规化符合教学改革需求

技能竞的赛常规化是指将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实施的同时兼顾完成对技能竞赛的训练,达到竞赛效果并完善院校各种管理机制,并且使所有的学生都人人参与到各项竞赛中去,充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以运营技能为主,包括营销技能、网页设计、网络店铺运营、网站推广、ERP运营技能和物流技能比赛等。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和交叉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是现代网络与现代商贸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知识和商务理论,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创新能力。要使技能竞赛成为正常的教学内容就迫切需要研究高职院校将技能竞赛实现常规化的方法,让技能竞赛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常规化方法

2.1 技能竞赛融入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实现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常规化可以试图将技能竞赛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专业的课程体系,可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技能竞赛制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领域繁多,各个领域都会涉及各种各样的职业能力,比如计算机技术岗位要求专业人员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网站推广、网络店铺运营等,以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需要具有营销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这些基本的知识正好也与电商技能竞赛的比赛内容相吻合。因此,高校需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走访相关的电商企业、单位进行专业调研,召开学生座谈会,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并分析这些岗位能力所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修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重点要筛选和重组教学内容,结合技能竞赛中涉及到的以及校企合作的实际生产项目,形成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框架。

(2)结合技能竞赛开发体现电子商务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学标准。在技能竞赛的参赛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参赛的得失和经验,及时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特别是要争取有更多与企业接触的机会,这样才有机会进一步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市场更新,瞄准企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进一步了解职业需求及其变动。通过开展电商专业的调查和研究,总结调查数据结果,确定专业群定位,融合学科技能竞赛确定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模式、职业岗位,从而制定相应的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考核项目与评价以及课程学时数,最终给出课程的体系结构。

(3)结合技能竞赛促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竞赛项目为载体选择课程内容并组织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是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设置的一大创新点,高职教育应以“工作任务”来进行组织,同时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课程标准中融入技能竞赛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的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适用专业、设计思路与理念、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的学时、课程的评价及实施建议等。

2.2 结合技能竞赛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训教学网络

多元化的实训教学网络的构建也为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基础和条件。院校在总结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中,应积极探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立产学合作公司,努力扩大规模,并通过产学合作公司,探索如何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使之成为校企合作的另一有效途径。同时,继续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加紧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和拓展遍布全省各类服务行业的校外实习网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学生在技能竞赛中累积的经验是他们走上社会前非常宝贵的财富。

3 结论

专业知识竞赛范文第4篇

经管类专业技能大赛选手选拔选手培训机制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现在,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并为在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而展开了激烈竞争。经管类专业能否通过有效组织在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的实践表明:一套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培训机制可以做到。这套机制包括科学的选拔培训流程、丰富的选拔渠道、灵活的培训方式、多样的指导培训方法四个方面。

一、科学的选拔培训流程

在长期的大赛组织过程中,经管学院不断优化,形成了完善的选拔培训流程:

1.成立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加强竞赛指导与培训。每个专业赛事,学院都集中专业最优秀的教师和实训指导师,并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成立大赛指导教师团队,负责大赛组织的指导、参赛队员的培训。

2.通过调研形成专业技能竞赛目标体系,明确培训内容。大赛指导教师团队通过调研,熟悉技能大赛的竞赛方案、竞赛规则,分析大赛对选手知识和技能储备的要求;调查往届技能大赛项目的裁判,了解评分规则和选手容易出错的环节;走访在往届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兄弟院校,学习选手集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包括技能、知识、综合素质考察点在内的大赛培训目标体系,明确培训的重点、难点、策略。

3.配备与技能大赛基本一致的实训硬件软件,优化培训条件。根据大赛所需设备、软件,提前编制采购计划,逐步添置。实在没有设备的,向企业或大赛支持方租借;环境不逼真的,找企业实习基地,集训队员住在企业观摩、训练。

4.实现课程与技能大赛的对接,夯实学生参赛的专业基础。一是针对技能大赛技能考核要点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考核大纲,每年适当调整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从源头上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对应竞赛的知识点、技能点,从知识介绍、设备操作、软件应用、成果规范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单项能力。三是通过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实现素质要求与技能大赛的对接,提升学生参赛的综合素质。一是把技能大赛需要具备的科学思维、语言表达、信息搜集、文字撰写等综合素质,贯穿到每门课程的考核要求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学生课外活动与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对接的机制,每个学生活动要体现对参与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要求(体现在招标书中),活动的组织要求按照市场化的方式,经历投标、答标、中标、拉社会赞助、开展活动、评奖颁奖、活动效益评估等环节。

6.遴选优秀选手,落实参赛主体。根据赛事的要求,通过学生协会(社团)推荐、专业课程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推荐、大赛选拔、选拔小组笔试免试等方式,筛选出参加集训人员的名单;集训学生优秀的,参加校级专业技能大赛;校级专业技能大赛表现优异的,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7.建立比赛项目试题库,提供训练素材。指导教师团队应持续关注大赛、收集比赛试题资料、研究大赛的动向,结合职业岗位典型任务,编写技能比赛试题,建立课程竞赛试题库,试题库分基本、中等、高深三类试题,同时邀请企业一线技术能手试用、提出修改意见,指导教师团队进行修改和审核,形成完善的试题库。试题库提供符合大赛动向、高度相似的训练内容,保证训练的素材。

8.制定培训方案,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比赛水平。基于试题库,大赛指导教师团队应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为参赛选手训练制定循序渐进的计划方案(包括集训目的、集训内容、集训时间、集训地点、集训设备、集训计划、训练方式方法、效果评价等),进行明确分工,循序渐进、张弛有度地推进训练计划的实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比赛成绩。

二、丰富的选拔渠道

为了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专业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选拔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选出专业实力和综合素质都比较强、成员搭配合理的参赛团队,才能为获奖奠定良好的前提基础。经管学院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5种主体各异、程序不同、标准不一的选拔方式。

1.学生协会、社团根据兴趣、基础的选拔。每年新生进校后不久,各种学生协会、社团会在新生中进行新会员招聘。招聘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进行的选拔。

2.专业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在专业学生中进行推荐选拔。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师的经验,参照学生的平时表现,从综合素质、反应能力、专业功底、操作技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推荐、选拔参加大赛的学生。

3.专业从专业技能大赛校内预赛中选拔。每个省级专业技能大赛都会有相应的校园级赛事。在校园级赛事举办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指导老师作为组织者、专家、评委,可以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选拔优秀选手。

4.专业从集训中选拔。专业技能大赛举办前夕,经过专业宣传,可以在自愿参加集训的同学中,根据学生集训中的综合表现,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大赛。

5.专业从素质大赛获奖者中选拔。专业技能大赛也需要有能说会写、综合素质高的选手参加。通过校园举办的辩论赛、演讲赛等赛事,结合大赛的所在专业,也可以通过赛事主办者推荐的方式,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参赛候选人。

三、灵活的培训方式

娴熟的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比赛心理素质,都需要平时的培养和赛前的训练。培训的方式和途径包括:

1.学生协会、社团的培训。学生协会、社团为了搞好自身建设,往往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新老会员的传帮带、学员之间的模拟训练、对抗训练、友谊赛等。

2.课程项目化培训。将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与专业技能大赛对接,将技能大赛中的技能分解,落实到课程中的具体实训项目上,并以项目训练为载体,传授够用的知识。

3.专门项目化课程培训。根据专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时间,专业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综合性的实训课程甚至是囊括大赛主要技能的综合实训,在大赛前夕集中上课、培训,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水平和团队配合水平。

4.导师培训。每个专业建立导师制,若干个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从新生开始一直到毕业,始终固定地由一个专业教师指导,这既即便于发现人才,也便于持续培养。导师在培养、培训中还可以根据队员的个性、特长进行队员的合理搭配,组成各有特长和分工、协调互补、综合实力强大的参赛团队。

5.赛前大赛指导教师的培训。每个大赛的组织,都需要在一至两个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了组织好大赛,使参赛同学了解大赛的意义、程序、阶段和评比规则,指导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宣讲会、答疑等形式进行培训。

6.赛前集训。赛前可以将参赛选手、备用选手集中起来进行训练。集训有课余集训(即正常上课之外时间的集训)和停课集训(集训者全部课程停上,集中精力进行不间断的高强度训练)、开放式集训(集训者可以随时来,也可以中途离开或推出集训)和封闭式集训(任何人必须从头至尾全程参加集训,不能中途退出)两大类。集训的过程中,可能既包括知识培训、技能操作也包括往届赛题分析、操作点评和竞赛策略研讨,还可以以赛代训。

为了使培训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建立配套的学生集训课时补贴办法、交通餐饮补助办法、学分置换办法,以调动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对于培训教师,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多样的指导、培训方法

科学的指导、培训方法,能够减少指导、培训的时间,提高指导、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经管学院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指导、培训方法。

1.指导方法

生物学指导法。在大赛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先用一个容易的小项目、小任务或工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小项目中逐步增加新的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自学、自我发现并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后把小项目扩展成大项目,学生由具备单项能力发展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由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问题发展为独立地解决复杂的大问题。生物学指导法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发展可迁移的能力。

建筑学指导法。学生有时在赛前并不掌握比赛所用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通过强化讲解、训练,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在重复的、高强度的训练中掌握比赛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只会目前会的,但由于没有学会学习,仍然不具备不同环境下解决问题的可迁移能力。

工程学指导法。竞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指导教师模块化、分解式地教会学生,然后再由学生有机拼接,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完成大赛任务。

康复学指导法。针对学生竞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逐个治疗,化解病灶。

在实际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技能大赛项目的特点、学生特点、培训所处的阶段灵活选择指导方法,也可以将三种指导方法综合使用。

2.培训方法

理实结合训练法。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了赛,赛中学,边练边总结,在学做练中引导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理论知识、巩固实践技能。

言传身教训练法。教练不仅是“言传”启发,也要“亲做”示范,以“做”的功夫体现“教”的本领,让学生感觉到娴熟的震撼。

分散训练法。针对学生特点,分别辅导、训练,或者在集中训练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单独的训练,在训练中反思、总结、提高。

集中训练法。在临近大赛的一段时间,可以集中参赛队员、集中指导教师、集体住宿、集中时间进行指导、训练,提高整体配合程度。

轮岗训练法。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让每位学生在相对固定岗位训练的基础上,适当轮岗,交叉训练,互相理解,加强沟通和衔接,增强学生配合的默契度。

模拟对抗训练法。通过参赛队员之间的模拟对抗赛、校际之间的友谊赛,制造临战的气氛,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克服紧张心理和急躁情绪,把握比赛节奏,解决突发问题,在比赛中检验训练成果,在比赛中增强自信心。

校企业合作训练法。一些实操性比较强的项目,可以在校内训练的基础上,直接将学生拉到企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践,在真实的岗位上真刀真枪地干一段时间,加深学生对比赛项目的理解,增强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

慢镜头分析训练法。通过录像的慢镜头,分解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帮助学生提高。

专业知识竞赛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技能大赛;实践教学;问题;建议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期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但近年来随着“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的出现,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同时,企业不仅看重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就更需要从会计职业岗位需求出发,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将“需要工作的人”打造成“工作需要的人”,顺利完成校企无缝对接。

作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品牌专业,会计专业一直力求向社会展示我们专业鲜明的高职特色。近年来,多次举办校内技能竞赛,并连续三年参加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并于2015年4月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历史。作为本次比赛的指导教师,作者将以此为背景,借助会计技能竞赛平台,介绍会计技能竞赛的比赛内容、岗位设置、职责分配等内容,总结备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其产生原因,并就提升我院会计技能竞赛竞争力、完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提出相应对策。

一、会计技能竞赛的介绍

会计技能竞赛是在仿真财务、会计、税务、银行、供应商等职场氛围中进行的,由会计行业专家、企业财会人员和高职高专院校财会专业师生共同参与、观摩、体验的一项分岗位开放式会计技能竞赛。

首届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于2012年6月举办,由此每年6月份举办一次。各省(区、市)首先组织各自行政辖区范围内的省级竞赛,省赛采用国赛的模式,挑选出优秀的队伍参加国赛。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每年的4月份举办,我院至今已参加了三届。省技能大赛为团体赛,分为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两个模块,分上下两场进行。其中会计业务手工处理采用“团队+个人”的模式,设置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以团队形式使用网中网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平台,完成原始凭证的审核和填制、现金存储业务处理、会计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整理与装订、账簿登记、对账与结账、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工作,同时穿插岗位专项技能竞赛项目。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模块采取单人单机方式,使用用友U8V8.72(现已更新至U8V10.1版)软件中系统管理、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UFO报表模块,进行填制业务单据,编制记账凭证并审核、记账、期末转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分析等。

通过竞赛,检验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展示高职高专学生会计岗位通用技术和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高职高专财经职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二、准备、组织竞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信息获取滞后,竞赛平台更新慢

近两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由于刚刚起步,每年的比赛时间均不固定,这直接导致学院接到比赛通知较晚,甚至逼近比赛时间。而且关于比赛信息的,从省教育厅通过各个院校下传至各教学部门,涉及部门较多,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信息滞后,甚至出现比赛相关通知通过竞赛平台供应商第一时间获得。信息获取的滞后导致竞赛平台的更新进度缓慢,直接影响训练效果。比如在2014年的备赛过程中,由于竞赛通知较晚,竞赛规程中明确会计业务手工处理需使用网中网公司的竞赛平台。后期为了顺利使用上竞赛平台,从软件采购申请到最后平台安装完毕耗时一个多月,最后留给学生操练的时间仅仅一周时间。

(二)竞赛模块与实践教学内容不匹配

目前我院会计专业的课程并没有按照会计岗位设置,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习惯于利用两周时间实训的模式。在实训课程中,也未真正体现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和特征,学生缺失岗位带入感。比如会计手工实训、财务会计软件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核心实践课程中,均为学生独立完成本应由多重角色完成的各项任务。但是技能竞赛非常注重岗位的设置和对应职责的分配,尤其会计业务手工处理部分设置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每个岗位相应的职责非常明确。我们在组织学生备赛阶段也发现,因为平时实训课程中学生缺少岗位角色的自我定位,除了成本会计岗位之外,另外三个岗位对于自身的职责及要完成的内容均模棱两可。

(三)学生选拔机制不完善

由于获悉比赛通知较晚,近三年竞赛选手选拔工作也凸显各种问题。首先,缺少优秀的学生队伍。指导老师接到比赛任务之后,仓促确定参赛选手,选拔的标准主要仅仅是看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平时表现。由于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于全面,往往会出现学生难选的现象。其次,没有学生梯队建设的意识。因为每年都要参赛,指导老师挑选学生时经常出现一年全是新人、一年全是老选手的现象,所以竞赛压力每年悬殊较大。最后,学生参赛意识不强。因为现有的备赛模式是指导老师挑选学生,一旦选定好学生就对其进行突击培训,这样容易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赛就是几个学生的事情,在学生中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效应。

(四)缺乏与兄弟院校积极沟通交流机制

三年来的备赛工作,我们都是“闭门造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出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联系平台供应商,不会主动与其他院校的参赛师生进行沟通、交流。但事实上省内有些优秀院校在会计技能竞赛方面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在比赛战略部署、战术选择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比如,2015年获得江苏省前两名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模块采用了“先全员分配各项核算任务,后集中输入系统”的做法,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准确率。

三、优化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建立竞赛信息收集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目前是会计专业领域中是含金量最高的一项赛事,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能在备赛期间赢得更多的训练时间,无疑对提升学生的平台操作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院内部可以建立一个竞赛信息收集机制,排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阻碍,争取第一时间获得比赛信息,为准备竞赛争取更多的时间。当然,这三年的参赛经验告诉我们这类技能竞赛的举办一般具有连续性,所以可以提前做好竞赛准备工作,如总结经验,针对备赛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等等。作为系部,尤其是竞赛指导老师也应积极与竞赛平台供应商沟通,汇聚多方信息,及时完成软硬件的更新工作,辅佐竞赛准备工作。

(二)借鉴竞赛内容适当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针对备赛中出现的竞赛模块与实践教学内容不相匹配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提升学生的角色认定感,调整现有的实训教学内容。在准备这个竞赛的过程中,问题最突出的是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中出现了大量了供应链模块应用。而在平时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主要只针对系统管理、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存货及往来账等财务处理模块的教学,可是技能竞赛中却非常重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供应链模块的应用。学生对供应链操作不熟练的现象非常明显,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只能延长训练时间,学生叫苦不迭。所以为了更加得心应手地备战竞赛,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建立对比赛项目的基础认知,后期再通过集中训练提升备赛效果。

(三)加快学生梯队选拔机制建设

为了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提升学生整体职业素质尤为关键。为了规避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上到学院下到系部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借鉴省技能竞赛的比赛内容、形式与要求,制度化竞赛内容、方式、规程等,多举办类似的技能竞赛,积极营造竞赛氛围,提高参赛学生的抗压能力。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选拔优秀的学生构建一个学生库,扩大指导老师挑选学生的范围。同时,在确定参赛选手时,应该注重学生梯队建设,可以采用“老生带新生”的模式,薪火相传,平衡每年的参赛压力。

(四)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

在备赛过程中,应积极与其他兄弟院校沟通,就训练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探讨,吸取宝贵的参赛经验,以提高我院备赛的效果。可以采用指导老师直接与兄弟院校指导老师对接、委派相关老师到优秀院校学习经验、邀请优秀兄弟院校进入我院进行经验宣讲、外派参赛选手参加相关专题集训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