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质量概念

生命质量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质量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质量概念

生命质量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规律体育行为;生命质量;价值诉求;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R16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b)-0153-06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毋庸置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摆在了我国政府和社会的面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人口已达1.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比例还在上升,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1]。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30%以上[3]。人口老龄化直接引起流行病学框架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大量发生和流行。老年人是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主要患病人群。我国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和2009年原卫生部公布的卫生统计年报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为64.54%[4]。在党的十提出“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以及报告中指出的“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5],为老年人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我国特有的人口国情下,研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科学,对这一群体生命质量的保持和提升、更好地践行“体育即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而生命质量的高低与老年人口问题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老年个体能否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达到自我内在的和谐以及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晚年生活过得更有尊严和体面,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中国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体育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体育又是如何去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对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干预对策,旨在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加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生命质量的概念及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生命质量概念的界定

生命质量又被称为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生活质素等,在社会学领域中一般称之为生活质量最为合适,而在医学等领域则称为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更能反映其学科特征。社会学研究生命质量主要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是指人口群体的生命质量,如对世界、国家或某一地区人口总数生活质量的研究,而微观则具体到个人或家庭人口小群体生活质量的研究。有关生命质量的概念,由于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不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国人民对生命质量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诠释。Jenney等[6]认为:生命质量是一个包括生理及心理特征及其受限程度的广泛概念,它描述个人执行功能并从中获得满足的能力。Levi[7]认为:生命质量是对个体或群体所感受到的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而测得的结果是用幸福感、满意感或满足感来表示的。WHO将生命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8]。随着国内外各相关学科领域对生命质量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对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生命质量是对由个体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这种多维结构由3个方面所组成:①躯体健康:包括患病情况、慢性症状及自我评价的健康;②心理健康:包括焦虑、抑郁、人知、幸福感、满意程度等内容;③社会健康:涉及到社会网络的大小、社会交往的频率、社会参与程度等。尽管如此,仍有学者认为生命质量的概念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公正、科学完善的标准。

生命质量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进化链汽车项目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得到飞速发展,各汽车厂商为在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赢得先机,纷纷加快了新产品研发和投放的节奏。如何在一定的资源投入情况下,以更快的设计开发速度,更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充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质量需求,一直是各汽车厂商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品链进化论理论的研究,从质量角度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 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 理论进行探讨:从汽车产品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等全过程为出发点来统筹地考虑问题, 甚至把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质量优化作为一种战略的需要来加以重视。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管理领域,是由Dean和Levirt提出的,提出的目的是研究产品的市场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概念从原先的终端有形产品,扩展到包括服务等各个领域,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及服务等的各个方面,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2.产品进化链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企业需要从产品在设计、生产制造、使用过程和回收处理过程中的质量反馈、产品市场发展和企业自身生产条件的变化中不断获取质量改进机会,以实现产品平台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持续地质量改进使得产品平台不断进化,形成了如图1所示。

图1 产品进化链

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型

上海通用汽车应用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进化链的理论,将汽车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全过程,分为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4方面予以展开,以外部客户需求的实现为主线,将新项目开发全过程予以有效衔接;以PQRR项目质量管理评审系统为导向,将实现外部客户需求转化为新产品开发全业务链过程中的内部客户链,同时将各职能部门子过程活动转换为新产品开发上下游客户需求,基于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需求,来识别整车开发各职能部门、各环节质量风险,导入“供应商―客户”关系,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客户”的观念,确保新产品质量符合客户期望如图2所示。

3.1质量策划阶段

客户声音VOC(Voice of Customer)输入阶段。通过访问经销商、客户访谈、比对细分市场竞争车型等各种方式,包括独立第三方专业调研数据,评估客户未来需求,识别客户满意度特性,并结合上代产品问题解决经验总结数据库,形成新项目客户声音VOC输入,将客户需求作为质量策划起点;应用Benchmark标杆管理理论设置项目标杆质量目标;通过工程DCS零件概念设计工具,将客户声音转化为工程语言,变成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用于指导产品工程开发

3.2质量控制阶段

是稳健工程设计和过程工艺质量评审过程。在项目先期有效导入客户声音VOC后,通过质量稳健计划评审工具,确保客户声音真正落实在工程产品设计特性和试验规范要求中,并将客户声音分解到整车各系统、零部件级,通过对工程解决方案的评审,应用DFMEA和DFSS完善整车关键系统工程设计开发方案,确保工程设计满足整车新项目标杆质量目标;随着工程产品设计的开展,同步开展稳健过程工艺开发,通过建立四层次PFMEA开发评审机制,将整车制造需求同步于产品开发过程,将产品关键特性通过PFMEA落实到工厂车间。

3.3质量保证阶段

主要是指从新产品数模、到进行样车试制直到批量投产阶段,也是整车开发真正从图纸到整车集成的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前期经评审有效的稳健工程设计、过程工艺方案,通过QAP试验场质量评审、GCA工厂全球客户评审、CTF模拟客户过夜路试评审、Ride专业动态驾驶评审、Deep Dive深度系统评审、稳健工程设计验证、稳健工艺PFMEA验证、JDPower IQS评估等实车质量验证和质量评审,确保客户声音VOC的有效落实;同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识别质量风险,并通过PRTS+质量问题跟踪系统,将上述质量评审发现的问题输入系统进行有效跟踪,通过应用7颗钻石和Red-X质量解决工具应用,分析质量问题并验证解决方案直到有效关闭。同时PRTS+质量问题跟踪系统中的问题,作为产品进化链中的输入环,纳入到客户声音VOC数据库,作为客户需求输入下一代新产品。

3.4质量改进阶段

新产品正式上市后将作为现行产品,通过售后客户抱怨问题的解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阶段。在产品上市三个月内,建立了新产品上市早期质量24小时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建立跨部门快速响应小组来支持新产品投放市场早期质量的快速解决;通过开展JDPower IQS调研和改进,通过走访调研上市初期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满意度。上市三个月后, 产品将纳入质量持续改进流程,通过跨部门质量改进小组,分层次的质量评审平台, 快速响应公司内部和外部客户的质量问题或报怨,提升客户满意度。

同时产品售后质量问题以及客户对产品满意度要求都将作为VOC客户声音,纳入下一代产品的早期质量输入,形成产品质量进化链改进的闭环管理,如图3所示。

图3 闭环的经验总结和学习过程

4.结束语

上海通用汽车从2008年起,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进化链理论, 建立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先后在新项目中高级车型新君越/新君威/迈瑞宝和科鲁兹/英朗、小型车新赛欧和MPV豪华商务车项目上试运行,串联起产品开发全业务链、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满足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要求,取得了理想效果,如图4所示。

图4新产品质量改进趋势图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上海通用汽车新产品项目质量管理上的成功实践,对于其他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应用参考和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其他企业新项目质量工作更上一层楼,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团队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共同为我国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生命质量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工业设计流程;并行工程;手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创新管理的发展,以往串行的工业设计流程已远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使工业设计在产品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变得十分重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品并行工程设计和PLM等概念的提出为工业设计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内外专家认为PLM的发展促进工业设计信息化,但是,多数并行工程的研究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工业设计作为产品开发的一个独立环节,又参与整个开发过程,因此工业设计流程也随着PLM的发展而变化.有必要对基于PLM的工业设计各个环节的运行做深入研究。手机作为主要通讯工具,如何在PLM的背景下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化十分必要。

一、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1.文献综述

2002年美国咨询公司CIMdata对PLM从三层含义来诠释其对促进信息化的重要性。即PLM是一种策略、一种理念和一系列软件[1]。国内学者曹阳提出了综合利用并行工程和工业设计使能技术,整合工业设计串行过程,重构工业设计并行过程的新思路。刘国豪[2]认为加强工业设计融入先进管理技术系统的深入研究,优化和重构工业设计流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在产品集成开发中的作用。关于PLM对产品开发的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单独把工业设计拿出来研究的还不多,不够深入。

2.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含义及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已经逐渐被企业接受并蓬勃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一种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创建、管理和应用的技术。它强调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发展很快、比较新的领域,对它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咨询公司CIMdata在2002年了一份PLM报告,对PLM进行定义:(1)PLM是一种商业战略,即与产品创新有关的信息技术总称;(2)PLM是一种理念,即对产品从创建到到使用,再到最终报废等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的理念;(3)PLM是软件产品,这些软件不仅针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同时也包括产品数据在生产、营销、采购、服务和维修等部门的应用。

3.并行工程的含义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强调对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各个部门的对接变的十分重要,所以并行工程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1988年美国国家防御分析研究所完整地提出了并行工程(CE―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概念,即“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因素。并强调各部门的协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缩短设计、生产准备和制造时间。

目前,并行工程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如飞机、计算机、机械以及电子类产品。相对国外,中国的并行工程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并行工程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实施新一代CIMS工程时,863主题专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我国在并行工程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设计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无论是前期的用户调研和概念设计,还是新产品的造型等工业设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业设计并行工程不仅可以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工业设计和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对接。

4.PLM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现代的工业设计流程需要适应新管理和新技术的要求,因此工业设计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这主要是有几个因素构成,先进的技术在发展;客户的需求在变化;产品生命周期在缩短,研究表明[3],在过去50年间,产品生命周期已经缩短到原来得四分之一,新产品不再有五到十年的生命周期,甚至已经出现上市一代,储存一代,开发一代的趋势;还有就是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由于各个阶段和各部门的并行,使产品可能出现的错误尽早修正,避免在产品生命周期后期才发现不足,节省成本、人力等,使产品生命周期时间缩短。

工业设计的信息化离不开PLM的发展。设计师团队将通过PLM系统交换和共享产品数据和思路,协同完成设计工作。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主模型(PMM)的共同作用使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缩短。所有用户可以通过PMM软件完成他们的技术任务。PMM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产的所有数据都包含其中。产品主模型的功能可用于用户研究、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产品制作、市场分析、环境分析、使用分析等等。工业设计师、工程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广告设计师等能够在异域空间端对端地共享产品主模型技术。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并行,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尽早发现、修改错误,达到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目的,同样有益企业对成本的控制。

二、现代工业设计流程

1.传统的工业设计串行过程

串行工程是把整个产品开发全过程细分成很多步骤,每个部门和个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对独立进行的,工作做完以后把结果交给下一个部门。即从需求分析、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一直到加工制造和装配是―步步在各部门之间顺序进行。传统的工业设计串行过程把用户调研、概念设计、模型设计、工艺制作、生产制造、产品上市分为先后顺序(如图1),各个环节几乎没有对接。工业设计的串行过程以远不能适应当今的市场。罗伯特.库伯认为速度产生竞争优势和较高的盈利能力,而且速度意味着较小的意外。串行的工业设计会造成材力、财力和人力的浪费。造成用户调研和设计环节的脱节。

图1 传统的工业设计串行过程

2.PLM背景下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从用户调研到产品上市,可以分为六个环节。用户调研应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表现其不同的特征,制定出需求分析报告,由PDM软件整理出的数据共享到虚拟的产品主模型中,通过PDM提供的数据和其它部门进行并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提高效益。概念设计要和用户设计沟通,根据用户调研的结果和数据进行概念设计,包括新产品的可行性、使用环境、材质、控制成本等,在产品主模型中可以和各部门交流,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尽早发现问题,进行质量监管,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3D建模阶段需要使用专业的工业设计软件,如3DMAX、PRO/E、RHINO、ALIAS、CAD等。制定3D模型评估报告和结构设计进度计划表。同时,工业设计软件需要和PLM、PDM、PMM协同工作。详细设计,3D建模之后由设计评审反馈给建模,建模要与结构设计评审和硬件设计评审及时沟通,考虑操作性和审美因素等,制定结构设计评审记录和硬件设计评审记录。通过对3D模型和结构设计的修改以及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沟通实施模型设计。模型设计需要通过结构设计的评审和模具制作验证,对其进行修改,制定结构设计内部和外部的记录以及模具制作进度表。生产制造受质量监管和成本控制,上市后的销售直接反馈给生产制造。整个工业设计流程与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并行,并以PLM、PDM、PMM为基础,使工业设计每个环节与其它团队尽可能并行且以数据为依据、文档记录,及时对其数据和信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时间,增加市场竞争力(如图2)。

图2 PLM背景下的工业设计流程图

三、PLM背景下的手机设计开发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换代速度加快、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以前由于技术受限制,串行的手机设计延长了生命周期的时间,现代的手机设计流程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ID,即工业设计;第二种是MD(结构设计),第一种更有利于企业和设计公司抢占市场。由于以往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造成开发时间变长,成本随之增加。

手机设计由多个部门和人员构成,并且有相关技术做支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主模型(PMM),手机设计制造流程大致可分为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项目管理、资源开发部、质量监管。工业设计中的几部分(市场调研、概念设计、模型设计、工艺设计、试产准备、产品上市)与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并行。项目管理、资源开发部和质量监管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项目管理的任务是管理项目的进度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资源开发部发掘新材料,保证材料充足,手机开发流程必须是一个质量保证的过程。尽可能的使各部门之间的并行来达到最大限度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

结语

随着传统的工业设计串行过程模式自身弊端的暴露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PLM背景下的并行工程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必然会代替之前的串行工业设计流程。PLM影响下的工业设计流程已经不仅需要和设计团队对接,更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再者,PLM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理念,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从根本上发挥工业设计在产品创新中的地位。基于PLM的工业设计流程研究有利于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实现工业设计流程中的各部门对接,以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红雨,张力,杨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效益评价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03):136-140.

[2]刘国豪.基于并行工程的工业设计流程构建[J].装饰,2010,206(06):82-83.

[3]罗伯特.G.库伯.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以市场为驱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7-8.

作者简介:刘国豪(1967-),男,河南信阳人,教授,从事设计管理和设计文化方向研究。

生命质量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投入;生命质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102-05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进一步深化,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命质量是对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多维度综合测量,它作为评估个体及群体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已受到我国社会学界、医学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健康观念较差、体质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下滑等情况突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学科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体育投入是指“以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为目的,非体育专业范围内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民营单位)和个人的体育行为及参与,有益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思尼德(Snyder E.E.)、韦诺(Weaner J.S.)及其他学者采纳了贝克有关“投入”这一概念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在体育社会学领域中,对于解释个体在体育及其它类似活动中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帮助。金崎良三氏用“时间、金钱和精力”3个指标研究了学生参与体育和其它类事活动的情况。刘卫(2009)等人利用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和情感投入等指标,对山东省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调查的结果显示,体育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P值均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目的是用最小的投入活动消耗获取最佳的活动结果。本研究尝试以经济学的视野,汲取医学、体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体育投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重新认识。并深入探讨大学生体育投入与产出(生命质量提高)的关系,阐述体育投入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良好影响。目的在于研究成果能为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丰富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将以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来自河北省5个地区10所普通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类别。调查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50份。其中理科504名;文科477名;体育269名。受“体育投入”概念的限制,体育类大学生不列入统计范围,研究将对文科和理科大学生981人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量具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一100)》包括总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周围环境6个维度。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形成对应的6个变量。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对在相应维度的健康程度或满意程度越高。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6个生命质量维度克隆巴赫系数α在0.899~0.804之间。问卷的信度符合科学研究的标准。

《锻炼态度量表》包括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情感体验和主观标准8个分量表。量表按照“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的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越良好。本次调查8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克隆巴赫系数α在0.942—0.711之间。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1.2.2 研究过程 1)体育投入“支付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然而,大学生属于无实际收入人群,“金钱投入”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为此,本研究将分析的着重点放在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上。由于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在实际研究中很难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表述和说明,因此本研究将参考学者王景贤的部分观点,通过对《锻炼态度量表》中某些维度的测量来评判被试对体育精力以及体育情感的投入程度。调查中把周锻炼次数和次锻炼时间作为衡量大学生体育时间投入的指标;把行为习惯和行为控制感作为衡量大学生体育精力投入的指标;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作为评价大学生体育情感投入的指标。

2)分析模型的建立研究以生命质量(总分)为因变量,性别为控制变量,体育投入之锻炼次数、锻炼时间、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因素分别为协变量建立相应的7个分析模型进行协方差分析。

为使我们能够估计不同类型变量总体作用于个体时,对生命质量产生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并观察大学生体育投入各变量逐步引入回归方程后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分析被试体育投入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时,采用逐步引入自变量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以“模型I=“性别”、“模型Ⅱ=时间投入”、“模型Ⅲ=精力投入”和“模型Ⅳ=情感投入”为自变量集,生命质量为因变量,逐步引入4个自变量集来回归因变量。

3)本研究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为t检验、方差与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生命质量与性别的关系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被试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在2.95~3.65之间,说明被试大学生生命质量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之间除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体育投入与性别的关系 表2的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男生在体育投入3个维度的不同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表3的数据结果显示,被试大学生体育投入各因子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说明,被试相关体育投入变量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分析与讨论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生命质量除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4的数据结果显示,生命质量与性别之关系,当6个体育投入因素作为协变量分别加入后,各协变量都使F控制变量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小,并且6个F协变量之P

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行为意向在影响行为的同时,行为又受到行为态度、行为习惯以及行为控制感的直接影响。体育锻炼行动意愿较高的大学生,由于他们对体育锻炼行动有较高的评价,并且对其参与体育锻炼行动有较强的自主控制能力,因而促使他们具备了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正是由于被试男、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意向以及行为控制感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00),使得他们产生不同的体育锻炼经历,因而造成对生命质量有不同的贡献。本研究结论在吴永慧的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

由表5的统计数据可知,当引入时间投入变量(模型Ⅱ)后发现,生命质量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消失(P>0.05),而时间投入中的2个因子与生命质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

表6和表7的数据结果都显示,情感体验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大学生体育投入中情感投入维度的情感体验因子,对生命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往往都要承受正性的或负性的“情感体验”。如果个体在体育锻炼中经常经受挫折的打击,经受失败的体验,则有可能对其生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发挥“情感投入”在提高生命质量中的贡献,就必须在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运动特长,增强他们正性情感体验。研究结果比较符合行为动机理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被试大学生生命质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的产生主要与其体育投入的程度不同有关。

2)对被试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作用较强或较广的体育投入依次是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

3)被试大学生体育投入中的情感体验因子,未能给其生命质量带来良性影响。

4)体育投入各维度及因子既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

4.2 建议1)用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是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基本理论。高校的健康教育要结合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投入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以实现“投入与产出”利益最大化(生命质量的提高)之目的。

生命质量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保质设计;材料信息;模型研究

Abstract: Design for quality (Design For Quality, DFQ) also known as the "design for quality", is an emphasis on system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Design of material quality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ducts, building materials information model supporting dfq.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for quality and material information model, for technical exchang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Design for quality; information; mode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材料信息是制造质量信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和建立统一的、实现保质设计过程中各阶段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础。质量保证设计(DFQ)是将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能为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人员提供实现产品质量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包括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并将质量管理与控制融入设计中。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保质设计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关于材料信息建模及利用的研究对制造过程的信息掌握不够;在设计时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际能力考虑不充分;大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到信息表示从面向设计者的信息模型到面向计算机内部存储的物理数据库转化,以及对材料信息与CAD/CAPP/PDM/ERP等集成研究也不充分等等。材料信息可有效支持保质设计决策,给设计人员提供有关质量控制的实际状况与能力方面的相关质量信息,从而避免设计与制造脱节问题的发生,更好的帮助设计人员根据质量控制的实际状况与能力设计产品的质量指标,设计出更多既实用又高质量的产品。

1. 关于保质设计中有关材料信息需求分析

产品设计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产品设计阶段是质量保证的首要环节,是质量保证实施的源头。质量保证应从传统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向产品设计、开发质量控制转变,从制造过程控制向前推进到设计过程控制,基于保质设计的材料信息需求模型如图1所示,它可划分为功能设计、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工艺设计等4个阶段,每一设计阶段通过来自设计、工艺、供销、财务及管理等部门的人员组成DFQ小组协同工作,采用综合的、整体性的、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根据产品规划提出设计要求表(包括合理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进行产品功能原理设计,形成产品工程设计说明书,概念设计从其它属性中了解设计需求、信息来源等材料信息;初步设计是概念设计的继续、详细设计的基础,主要工作是根据产品的功能,进行产品总体方案的设计和确定。这一阶段既要确定产品的总体结构,又要确定产品零部件的结构和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初步设计从材料类型中了解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种类;详细设计是对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产品结构方案进行细化工作。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产品结构总图的设计、零部件图的设计、零件可加工性检查、零件可装配性检查等,详细设计根据材料性能属性作出选材决策;工艺设计是根据产品零部件图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工装夹具的设计,最后,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工艺设计需要从制造属性和基本属性中了解被选材料的实际质量情况。优化是保质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对设计过程的每一阶段的设计结果进行评价和优化,才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解决,避免前期的设计错误造成后期的重新设计,保证整个设计过程最优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2.关于保质设计的材料信息模型分析

根据设计各阶段对材料信息的需求,用来描述材料信息的属性有基本属性、性能属性、材料类型、制造属性及其它属性等。基本属性表明了材料管理方面信息;性能属性表明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方面信息;材料类型属性表明了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种类,每种材料又可进一步细分,比如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纤维和塑料;制造属性表明了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可切削性、变形程度、可成型性等方面信息;在其它属性中添加了方便产品设计和工艺人员来获取材料信息的设计需求、信息来源、存在形式、存储格式等。设计需求信息表明在某一设计阶段对材料信息是否有需求。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企业内部信息源有产品设计团队、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人力资源等;企业外部信息源则包括供应厂商、外协加工厂等。存在形式主要有以文档、图表、各类信息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等形式存在。存储格式针对不同信息存在形式会有所不同,如文档形式存在

的信息有Office、XML、STEP等格式;图表信息有CAD、VRML等格式;各类

信息系统如CAD/CAPP/CAM/PDM/PLM/ERP/MRPⅡ/MIS等中的信息大多以关系数据库格式储存;技术人员知识则是以隐性方式存储在专家头脑里,属于企业无形资产。基于此建立了支持保质设计的材料信息模型如图2所示。面向质量设计环境下,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工艺设计都需要材料信息的支持,初步设计从材料类型中了解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种类;详细设计根据材料性能属性作出选材决策;工艺设计需要从制造属性和基本属性中了解被选材料的实际质量情况。

3. 关于STEP材料质量信息模型分析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andardforTheExchangeofProductmodeldata,STEP)是一个关于产品信息表达与交换的国际标准,目标是提供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产品信息描述和交换的中性机制,使产品数据能够在异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共享与交换,从而满足产品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对产品信息的不同需求及保证对产品信息理解的一致性。支持保质设计的制造质量信息系统采用STEP的信息建模工具EXPRESS-G来描述基于STEP材料信息模型。它可以支持应用系统共享模型信息,并通过STEP中性文件方式实现与非STEP模型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保质设计的材料信息表示从面向设计者的信息模型到面向计算机内部存储的物理数据库转化。材料类是金属材料类、无机非金属类、复合材料类和有机高分子类的父类,材料类的属性描述材料基本管理信息、制造属性信息及为方便设计和工艺人员管理而添加的信息,它被金属材料类、无机非金属类、复合材料类和有机高分子类继承。金属材料类是钢铁类、铝和铝合金类、钛类、形状记忆合金类、非晶态合金类、超导材料类和半导体材料类的父类;无机非金属类是陶瓷类、玻璃类、耐火材料类、水泥类、发光材料类和无机合成高分子类的父类;复合材料类是纤维复合材料类、其它类型复合材料类的父类,而玻璃钢类、硼纤维类和碳纤维类是纤维复合材料类的子类,层叠复合材料类和细粒复合材料类是其它类型复合材料类的子类;有机高分子类是塑料类、纤维类、合成橡胶类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类的父类。设计人员根据材料信息的不同需求,分别从不同抽象层次获取相关信息,从材料角度方面来确保设计质量目标在制造过程中的实现。其它面向质量设计的结构化制造质量信息也可按照此方法建立相应的STEP模型,方便其与其它应用系统的信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