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技体育政策

竞技体育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技体育政策

竞技体育政策范文第1篇

摘 要 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产业的主体构成,在体育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促进体育产业朝健康、稳定、快速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拉动体育内需,发展体育产业。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绿色低碳经济;电视转播费市场;赞助市场;无形资产市场;门票市场;体育产品市场为切入点,对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特征及其开发策略进行剖析。

关键词 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市场特征 开发策略

随着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著名职业体育联盟在全世界都拥有着规模庞大的拥趸和数以亿计的观众,职业体育市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竞赛表演市场产值迅猛增长。电视转播市场、体育赞助市场、门票市场、无形资产市场和体育产品市场等竞赛表演业态成为职业体育组织经济增长的支柱。国家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支持职业体育市场的发展。因此,厘清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概念;分析其特征;探索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开发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特征

市场供给主体主要是职业竞技俱乐部,需求主体大多是运动项目的爱好者和俱乐部的支持者。市场客体体育表演服务,除了具有服务的一般特征,还具有竞赛表演服务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最终产品即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广泛的社会关注性;产品的载体即运动员也具有市场价值,产品质量随载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变化;最终产品可衍生新的市场需求等。我国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进度相对不成熟,市场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策略

(一)依据相关法律体系开发

随着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体系也日渐完善,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法律的保障,一系列管理规定加大了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规范力度,对于推动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秉持低碳经济开发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为了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战略,我们可以从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建筑场馆设计四个路径来重点开发低碳体育市场。

(三)注重媒体转播权开发

媒体转播权包括电视转播权、广播电台转播权、互联网转播权等。媒体转播权收入现已成为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每年的全明星比赛共有190个国家和地区用各种语言进行现场直播,仅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就达5亿美元。中国的职业体育赛事的转播权的经营应当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从国际市场上获取巨额的收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拓赛事转播市场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应当成为未来媒体转播的主要载体。

(四)职业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

职业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开发主要涉及赛事冠名权、专有权、特许权等。冠名权分为赛事冠名、开幕式与闭幕式冠名、体育道德风尚奖等;专有权涉及专用产品、指定产品、标志产品;特许权是服务行业的特许招商,包括邮政、运输(民航、汽运)、酒店宾馆、餐饮、银行、保险、印刷、商场、休闲健身、旅行团等。任何级别的赛事都可对赛事的无形资产进行开发。

(五)门票市场的开发

职业体育赛事的门票收入都是俱乐部的重要收入来源,约占总收入的45%。可自主开发,或找专业票务公司,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广泛的销售渠道,采用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取得成效。

(六)衍生品市场的开发

职业体育竞赛表演衍生市场开发主要为零售服务特许销售经营,它由俱乐部发放给商家,是准许其在产品上使用赛事标识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业内对衍生市场的开发越来越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一)职业体育产业的经济收益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支柱产业地位凸显,市场开发对体育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带动作用,依法依规实施对市场的开发非常重要。

(二)绿色低碳经济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标、思想和发展策略对推进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以比赛为主、相关服务活动为辅,能够满足消费者观赏娱乐、愉悦身心等的体育文化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形和无形物品总和。开发策略可顺应时势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2-123.

[2] 陆作生,周爱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规范[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

竞技体育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 评价 对策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区域相对比所具有的当前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凝聚各种经济要素,在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总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涵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在借鉴波特模型和IM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本文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用公式表示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协调发展水平。

(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三大核心。本文参考各地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综合整理后细化得出表1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首先应用频度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分析法构建和筛选评价指标,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运用综合加权法计算综合总指数。

(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首先是给系统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最大值),另一个是不允许值(最小值);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依据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平均法得到平均数,公式如下:

Yi={[xi-x(s)i]/x(h)i-x(s)i}×40+60

式中,xi是统计指标的实际观测值,Yi是对应于xi的评价分数值,x(s)i为第i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最小值),x(h)i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最大值)。第二步:对各层指标赋权。第三步:逆向逐层汇总,计算评价要素层和最高层的得分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按分值对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 第五步:计算结果评价。

第二,标准化处理公式的确定。上述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Yi={[xi-x(s)i]/x(h)i-x(s)i}×40+60

是将指标数据转化为取值范围在60至100之间的无纲量数据的计算公式。60表示将有量纲数据转化为无量纲数据后的最小评价值,40表示经过无量纲处理后评价值之间的最大差异值。最小评价值和最大评价差异值之和为100,如果确定的最小评价值越大,最大评价差异值就会越小。

第三,评价指标赋权。根据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得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各层指标的权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权重为42%,可持续发展潜力权重为43%,协调发展水平权重为15%。

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特色比较明显。近几年,东部10省市GDP总量均达约50%左右。本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其他地区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分值高达81.05分,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总体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工业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在工农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得以健康发展,近几年GDP约占全国的18%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3.56分。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近几年GDP总量达15%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仅为71.45分。

4.东北地区。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近几年GDP占全国的9%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7.72分。

(二)各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工业行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咨询等行业也将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交通、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原材料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将是中部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方向。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在未来发展中,西部地区将走上一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劳动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发展道路。同时,将借助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行业。

4.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凭借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进一步深入,现代工业、现代生产业加速发展,东北地区未来发展后劲十足。

(三)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及劣势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各个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区位特征、政策体制、资源状况等原因形成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其中优势表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发展较好,政策导向有利等。劣势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小,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弱,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力有待加强。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把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优势丧失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从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出发,吸引发达地区转移出的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二)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外部经济效益看,集群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和公共设施的共享,有助于产生专业化;第二,就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言,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实现规模最大化;第三,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群,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降低成本;第四,产业集群促进分工与协作,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三)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并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I类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首位度。集中力量加大重点城市,如省会、资源城市等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其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提高其要素聚集与产业融合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是推进II类综合经济较好的城市地区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发展、吸引人口、支撑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将III类综合经济欠发达区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结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四)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新一是要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育;二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三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从教育、管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共同推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抢抓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内部各经济区域之间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地区振兴等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一是西部加强与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的有关合作与交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二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因时因地制定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三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对产业转移中的相关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政策优势,促进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在各地协调发展中形成重要的一极。

(六)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是对西部地区而言,从东部甚至国外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二是加强与周边相对发达省份的经济协作。充分利用地缘关系、人文联系,延长企业生产链;三是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加强其与国际企业集团的合作;四是大力加强宣传推广;五是提升区域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比例,强化项目带动与对接。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之间横向对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纵向对比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要按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丽霞,楚永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5(10)

2.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

3.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

竞技体育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政策 评价体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1.04%,占到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从2002年的28.2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1.10亿元,翻了两番。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了许多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有些成效显著,有些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与原目标南辕北辙。因此,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的评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价是检验产业政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一项经济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实现了相应的效率和效益,往往并非是一目了然的,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技术收集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科学的阐述,确认政策的特点、优点和缺陷,检验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效益。

其次,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中央和省级政府可能更多的侧重于政策的制定,县乡级政府及至村集体可能更侧重于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而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估结果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

最后,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为下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主体,向上要接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向下又要对乡镇政府、村集体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有其特殊性,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的对产业政策进行评价、反馈,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

二、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主体

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遵循独立性原则,由具有相应权威的独立的机构或被上级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实施,杜绝职能和利益交叉关联的情况。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以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为主。

三、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原则

第一,评价应符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评价必须符合这些特点,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第二,评级应符合系统综合的要求。产业政策的作用往往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与多种因素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

第三,评价应符合客观全面的要求。评价应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根据资料和数据尽量得到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结果。

四、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

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应以效果评价为主,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评价为辅,同时兼顾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其中短期评价主要针对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等,长期评价除包括短期评价的项目外,还应包括包括受产业政策影响的其他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

先看短期评价。政府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往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某一产业的集聚,提升特定产业的竞争力等等,基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还往往侧重一些特殊目标,如发展某一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等等,因此,首要的评价应是看这些目标是否实现。这些可以通过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特定产业要素投入的倾斜度、产业发展超前度、市场集中度等指标来衡量。此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效果,也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如产业政策是否符合上级政府的统一布局,实施前是否经过了广泛科学的论证等,具体的实施手段等。

再看长期评价。产业政策在实践与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所以产业政策的实施结果与产业政策预期目标进行对比,除短期直接效果外,还应考虑其综合影响,如对县域经济的总体影响,以及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等,如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区域内人民幸福感的增强,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善等等。具体评价体系如表1

五、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评价主体缺乏独立性。县域经济的评价主体往往就是县政府自身,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评价的结果关乎政府的政绩,因此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应尽可能由专业的独立机构来进行评价。

重视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由于受政府换届等因素的影响,县级经济产业政策在评价中往往注重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使得一些产业政策的效果难以持久,甚至长期还会对社会、生态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县域经济;对策

所谓产业集群竞争力,指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研究探讨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和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以嘉禾县铸造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集群发育程度较低

嘉禾县铸造产业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境内现在企业400多家,产值约为100亿元,但这种优势仍主要由小而弱、小而散的企业(包括大量手工作坊或家庭工厂)形成“群体规模优势”,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少,既缺乏能够整合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整机装备或先进制造型企业,又缺乏模具造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配套企业,产品销售、配套服务“两头在外”。集群内无序竞争、产品雷同,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企业之间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都相对较短,整体凝聚力、实力、效益不高,产品仍以数量多、价格低为主要竞争优势,尚不具有质量、品牌竞争优势及多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铸造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生产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在熔炼设备方面,多为小吨位铸铁冲天炉及中频炉,热风冲天炉、冲天炉一电炉双联熔炼工艺及炉前控制等新技术还未广泛推广;在造型和制芯方面,多数企业仍采用砂模工艺,树脂砂造型刚刚起步;在生产产品方面,多为生产毛坯件、半成品,没有消失模造型和高牌号灰铸铁、合金铸造、精密铸造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

(三)企业融资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大部分铸造企业主要采用滚动式内源性资金积累,发展速度缓慢。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发展资金十分紧缺,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原因:一是多数企业规模小,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放贷不足,2008年嘉禾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为9.2亿元,存贷差达30.2亿元,许多企业主要靠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不规范且风险大;三是县域贷款担保能力偏弱,难以满足广大企业的需要。

(四)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铸造企业资源消耗高,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目前嘉禾铸造企业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和低价来取胜,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据统计,在嘉禾每生产1吨合格铸件,排出废渣300KG、粉尘50KG、以SO2为主的废气1KG、废砂80-400KG。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落实,铸造业面临的压力十分严峻。同时,嘉禾县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发展铸造产业的土地、生铁、焦炭等资源也很紧缺。

(五)企业主和员工素质偏低

嘉禾铸造从业人员多为家族成员且仅有初中、小学文化。有的企业主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有的企业主怕失去市场主导地位,不愿倚大联强、强强合作,怕债权债务纠纷,不愿他人参股、入股。多数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财务管理、现场管理、物料管理较为混乱,还处于“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阶段。员工素质也普遍偏低,企业文化薄弱,企业缺乏凝聚力。

(六)政策引导和扶植欠缺

从嘉禾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看,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表现在:园区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不足;对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产品宣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引导不够,导致产业发展和企业布局欠合理,延缓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

二、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规划的宏观引导能力。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持久的耐心。按照波特的估计,一个产业从开始集聚到演变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为此,通过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将培育县域产业集群作为一届又一届政府持之以恒的事业来做。要结合国家产业、环保、土地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制定产业战略规划,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3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如嘉禾当前应重点突出铸造产业集群的培育;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抓好现有产业园区的定位和整合或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新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注重项目引进和产业培植,努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由“扎堆”向“聚集”向“集群”发展。

第二,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提升骨干企业的竞争带动能力。骨干企业是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关键。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迅速确立,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完备和减少无序竞争,对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要把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竟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作为推进产业聚集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培育一批“根植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主动承接国外内产业转移,引进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龙头作用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鼓励骨干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引进和采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产业集群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政策应由支持孤立状态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由支持单个企业转向支持产业集群的群体企业,拓展产业集聚空间。

第三,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力。在一个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地技术创新。为此,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构建全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使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改造,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面向社会引进各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增进集群内企业的交往,通过业务往来形成内部网络关系,增强企业学习能力,并通过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他企业的信息,提高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并获得更多创新源泉。

第四,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能力。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专业化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企业的横向分工。因此,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企业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分工协作,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为大企业配套,向高、精、专、新方面发展;积极培育战略联盟供应链,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零部件生产,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使产业集群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推进产业集聚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把打造知名品牌特别是区域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为此,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地方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产业、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推行品牌经营,支持名优品牌企业逐步从OEM(贴牌生产商)向OBM(自有品牌生产商)或ODM(原始设计生产商)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国际品牌的提升。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共创区域品牌,打造产业名县(市)、名镇,如嘉禾要着力打造“江南铸都”,提高产业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加强自有品牌的营运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和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除了兴办市场以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产品或企业交流会等渠道,加强集群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

第六,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创造产业集群的环境营商能力。服务体系不仅决定着产业集群竞争力外部环境,并将深刻影响着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形成过程,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为此,要加强园区(或基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金融、法律、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协调解决产业集群中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督作用,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营销服务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基金、风险投资机构、银行机构(包括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政策性融资担保、租赁、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信托等金融工具,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集群的发展资金扶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失信戒惩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竞技体育政策范文第5篇

(一)全球金融周期因素

美国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化引发跨境资本逆转,导致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反映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安排的缺陷和内生的脆弱性。埃莱娜?雷伊提出全球金融周期假说: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出现资产泡沫,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之后,美国由于抑制泡沫或者经济好转而加息收紧货币政策,资金回流,新兴经济体泡沫破灭、货币贬值,出现金融危机。梳理1980年到2007年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发现,历次加息均导致区域或全球性金融危机。1981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当时顶点19%,1982年拉丁美洲爆发债务危机;1989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当时顶点9.8%,中国台湾、韩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破灭;在1990-1999年间,美联储于1990-1993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于1993-1999年收紧货币政策,随后,墨西哥、亚洲、俄罗斯和巴西分别爆发金融危机(见表1)。究其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内生的一种脆弱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主导全球金融周期和国际资本流动,新兴国家政策腾挪空间相对有限。新兴经济体资产负债错配,当外汇储备不足,资本大幅出逃,即使经济基本面没有问题,由于市场恐慌引发的挤兑也会引发金融危机。

(二)新兴经济体自身的金融脆弱性

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不发达、不完全,以及金融中介较弱、银行质量较差是导致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脆弱性的主要内因。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意识到只有发展债券市场、建立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才能降低经济发展对银行中介和外部融资的依赖,减少资本逆转时的冲击。形势逆转时,本币卖出头寸金额1是对境内经济金融体系冲击的潜在能量,是衡量系统性风险和从存量角度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境内金融市场作为容纳非居民资本的“蓄水池”,规模越大、市场机制越健全、多样化程度越高,资本流动越不容易对境内金融市场价格、实体经济投资等产生冲击。其次,国际资本流入通过银行体系作用于东道国经济,如果资本流入国的银行体系不健康,那么国际资本流入势必会给国内金融体系以及整个经济带来风险。尤其新兴经济体是以银行体系为主,如果对银行管理和监控不善,资本流入就会加大银行信贷扩张的机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甚至导致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出现。

二、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脆弱性的表现

(一)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比发达国家高

Broner&Rigobon2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资本流动进行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标准差比发达国家高出80%,并具有左后尾的特征。这种高波动性、高脆弱性体现在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三个数量特征:新兴经济体金融脆弱性高于发达国家,使其相对更容易受到金融风险的负面冲击;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冲击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以及所造成损失之巨大远超过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冲击具有传染性,尤其是与经济基本面无关的偶发性传染,即使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参与者的行为特别是非理性行为。

(二)新兴经济体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风险较高

新兴经济体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风险较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被称为“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型危机”。突然中断型金融危机具有下列特点: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显著下降,资本净流入突然大量减少,国内生产和私人支出大量萎缩,实际汇率和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对经济造成重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国家发生多次突然中断型金融危机,如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流入大量减少)、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流出大量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中,此前竞相流入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资本出现了突停甚至逆转,突停和逆转的国家多、范围广、规模大、形式多样。其中来自国外的净贷款、私人资本、FDI、证券投资以及债券融资等形式的国际资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突停或逆转,尤其是来自国外的贷款锐减是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突停和逆转的主要推手。

(三)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在金融危机中发生逆转时,具有不同的表现

资本流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外商直接投资FDI、证券组合投资、银行借贷。外商直接投资因其产生于外国投资者的长期考虑,是稳定的,被称为冷钱;组合证券资本因其产生于外国投资者的短期考虑,是不稳定的,被称为非稳定性热钱。亚洲各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资本流入类型发生变化。亚洲金融危机前,亚洲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流入类型是银行贷款,危机后逐渐转变为以FDI和组合证券投资为主。危机之后亚洲银行和企业更多地依靠国内借贷,外国债权人在发放贷款时也更加谨慎,这导致以外债形式的资本流入大幅减少。同时,股票和证券投资流入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亚洲大力发展和完善和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国际资本为了寻求更高的收益率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在此次2008年金融危机中,能较大程度吸引FDI的国家在此次危机中表现较佳。在危机中发生资本流动逆转的两类资本是:组合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资本。股票投资在2007年最先受到影响,投资者争相从新兴市场中退出,造成流动性不足。紧接着,亚洲的净银行贷款在2008年大幅下跌,部分原因是全球去杠杆化的趋势、重新出现的保护主义以及发达国家为了克服本国的流动性严重短缺减少向新兴经济体贷款。

三、新兴经济体管理资本流动的经验

(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资本流动实行宏观审慎管理已逐渐成为共识

在具体工具方面,自美国学者提出“托宾税”思想后,各国政策制定者逐渐发展出无息准备金等“类托宾税”系列工具,通过征收额外税费(准备金)、延长汇兑时间、规定比例、限制总量等手段,在特定情况下增加跨境资本流动阻力。国际经验显示,作为一项弹性较大的监管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多用于非常时期控制资本异常流入。韩国、巴西、智利、印尼等国的实践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在控制资本流入数量和改变资本流入结构(控制短期资本过多流入)效果明显,在抑制资本流出和阻止本币贬值方面效果并不理想。

(二)当跨境资本无序流动造成系统性风险时,资本管制成为稳定汇率和稳定经济金融系统的一项重要工具选择

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本账户开放之后,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控制难度并不是相同的。比较而言,控制资本流出更加困难,资本流入的控制要相?θ菀滓恍?。宏观审慎政策多用于非常时期控制资本异常流入,在抑制资本流出和阻止本币贬值方面效果并不理想。相反,资本管制则更多用于管控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成为问题所在并较难通过审慎政策来治理时,暂时的资本管制就会成为监管当局工具箱中的次优选择。中国和马来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经验证明,资本管制是遏制资本外流和外逃的比较有效和经济的手段。例如,马来西亚的资本管制措施阻止了资本外流,稳定了林吉特的币值,在短期内抑制了下滑的经济与金融形势。

对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交易进行的全面管制可以暂时缓解国际收支和货币贬值的压力,但是如果造成危机的基本经济失衡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单纯依靠资本管制或者外汇管制也不能长期的保持稳定。资本管制措施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隔离国内外资本联系,重新获得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为国内管理当局采取针对经济衰退的及时有效的政策应对争取时间。

(三)探索创新多种政策工具,应对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发达国家主要央行相继推出量化宽松、资本大进大出时,土耳其央行在2010年10月开始引入货币政策新框架,主要包括不对称的利率走廊和外汇存缴准备金机制。土耳其央行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单向加宽利率走廊,并辅以流动性管理加大短端利率波动,提高套利风险以遏制投机资本。引入外汇缴存里拉准备金机制和差别折算系数1,吸纳流动性并提高外汇储备规模。

“不对称利率走廊”采用隔夜借贷利率作为利率走廊,其底端为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利率,顶端为央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市场利率即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可以在利率通道的任何水平。当资本流入强劲(或减弱)时,央行调整利率走廊底端(顶端),利率走廊会向下变宽(或向上变宽),以抑制短期资本流入(流出)维持里拉稳定。

外汇存缴里拉准备金机制允许商业银行以一定比例的外汇(最高为60%)和黄金(最高为30%)直接缴纳里拉存款准备金。此外,当银行以外汇缴纳里拉存款准备金时,央行还可以调整外汇与里拉的折算系数。使用外汇缴存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需要额外缴存的外汇金额越大。土央行通过调整外汇缴存准备金的系数,实际上为银行在用外汇交纳准备金时设定了不同于市场的汇率。各商业银行按照其获取外汇与里拉流动性的边际成本自行决定以外汇交纳存准的比例。若资本流入充足,央行可提高缴存上限和转换系数,将更多外汇纳入央行资产负债表,增加总外汇储备,减轻升值压力。土耳其央行设计这一机制,试图用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替代央行外汇干预,并在资本流动与汇率之间起自动稳定器作用。

四、完善我国资本流动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完善全球的金融安全网

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的改革,增加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作为资本供应方的发达经济体,应进行金融市场改革,比如发达经济体金融中介和资本流动应包括反周期的因素。完善全球的金融安全网。首先,各国应该保持一定的适度的外汇储备。其次,建立多种双边的外汇互换协议以及建立区域的安排,例如金砖国家间的安排,欧洲的ESM等,以增加流动性支持的资源和救助机制的灵活性。最后,进行全球的安排,全球的安全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的一个安排。这些机制可以为面临国际收支困难的新兴经济体提供新的资金支持的来源,以帮助其稳定汇率和市场信心,避免全面危机,为经济调整赢得时间。

(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加强银行等金融中介风险监管框架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经济实力,以更好地应对资本流动冲击,享受国外资本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加强国内金融市场建设,加快国内债券市场建设,扩大国债市场,培育长期公司债和市政债券市场,引导国外资本进入长期债券市场。加快建立有深度和流动性的基于市场供求状况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变动反映实体经济基本面。在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汇率弹性。配套建立外汇套期保值市场,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避险工具,引入外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培育市场参与者管理汇率风险的主动性,增强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促进商业银行提高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风险管理水平,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商业银行和整个银行体系应对资本流入流出冲击的能力。

(三)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建立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宏观审慎政策是以一定的政策工具为抓手,通过选择和调整政策工具来达到控制跨境资本流动的目的,是未来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方向所在。实行宏观审慎政策比严格资本管制更符合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在获得开放经济带来的利益的同时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所产生的风险。新兴经济体为了稳定汇率,获得更多货币政策独立性,需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建立外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四)加强各种政策的协调配合,创新货币政策比如利率走廊机制应对跨境资本流动

我国央行在应对短期资本流动措施上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措施,在2013年陆续推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款便利(S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新的政策工具作为国内货币流动性调节工具。同时,我国的利率走廊机制已经初步建立。顶端是一系列“央行政策利率”对应的利率,底端是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即超额准备金利率。央行希望一年期以下的期限的市场利率,都能落在央行给定的通道中间。如果超过上限,央行将增加货币供给(投放货币),把市场利率拉回到通道之中;相反,如果市场利率逼近通道底线,则央行则会通过回笼货币数量。在此基础上,我国央行可以借鉴土耳其央行不对称利率通道来应对流入,即当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时,通过降低下边界,抑制资本的大量流入,减少直接外汇干预;其次,增加边界的弹性,以增大短期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抑制短期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