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做课外阅读方法

做课外阅读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做课外阅读方法

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第1篇

一、狭隘——课外阅读的现状

正确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品质。然而,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是偏颇的、狭隘的。目前,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单一。从学生自选阅读内容看,学生喜欢漫画、小说故事类书籍,而科技类、社科类书籍则很少有人问津。在回答“你最喜爱的作家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回答的是杨红樱、琼瑶等。传统文学史上提到的“鲁郭茅,巴老曹”,甚至有人不知道是谁。《微型小说选刊》《阿衰正传》《兵器知识》等杂志颇受欢迎,而对文学史上的经典着作学生却很少问津,学生“短阅读”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教师推荐内容看,大多数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课外阅读窄化为考试的附庸品,只推荐给学生规定的考试篇目,甚至帮助学生摘取整本书中的与考试关系密切的篇章,引导学生猜题、压题。有些老师只推荐给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将学生课外阅读引向死胡同,学生“死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外阅读量狭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阅读前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强,没有目的性,学生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想怎样看就怎样看,想看多少就看多少,“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阅读中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课本看腻了,找本课外书看看,调剂调剂,蜻蜓点水,休闲阅读。3.阅读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更没有深入地思考;或者恰恰相反,为了完成2至3页的读书摘抄而去被动阅读。总之,小学生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

二、氛围——课外阅读现状的成因

造成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原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反映没有时间课外阅读。平时上课,晚上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书,学生的生活被繁重的作业填满,陷在作业堆中,教师强化了“硬件作业”,却挤跑了课外阅读这一“软件作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且有些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义也不明确,每当学生课余时间拿起课外书读时,家长往往会说:“不做作业,看闲书,不务正业,看书能看出个好成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与家长的意愿相悖。其次,教师自身阅读缺乏。现在我们大部分教师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缺乏学习意识,不能进行广泛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认为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应付教学,导致对学生阅读的引领乏力。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是无法培养一批爱读书的学生的,一个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教师也是无法给学生多少文化积淀的。同时,课外阅读的方法引导缺失。怎样引导学生爱书?怎样正确、有效地读书?我们广大教师往往心中无数,缺少方法,教师的训练乏力。阅读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

三、厚积——课外阅读的意义

首先,拓展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就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其次,拓展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任务,但是仅依靠课内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来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再次,拓展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和文章的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目,多读书。因而,课外阅读应成为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提高小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小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怎样写好作文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

四、行动——课外阅读的应对策略

1.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用名人的伟大精神或顽强意志鼓励学生;可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的方法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可用精美文章吸引学生,教师有意无意地在学生面前大声诵读优美文章或精彩片断,熏陶学生,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可言传身教,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

2.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亟待加强。林语堂在谈读书时说道:“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这可以作为我们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面镜子。以下是我在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时所做的努力:①多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能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②勤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督促学生养成做不同类型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写读后感等。③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理解的字、词、句及时运用各种方法查阅,直至弄明白。

3.提示课外阅读方法。语文阅读课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几本书。所以,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应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诵读法、泛读法、精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我们应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第2篇

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开始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授《智取生辰纲》,要求学生去阅读《水浒传》;教授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要求学生去阅读《复活》等。教师还可以借助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能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工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的改变,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3.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4.指导具体读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5.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是无可非议的。

6.组织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志、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极其有效的方法。在班级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了课外阅读的成果。

7.检查落实是保证。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将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虽然不进行考试,但也要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教师时时督促鼓励,才有可能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做自己学习的需要,将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有能力驾驭的,就应该是好方法。

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素养 途径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储备,同时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进而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生语文学生氛围,构建课外课内教学的体系,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入现代化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现代化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下五千年》课外阅读指导中,先利用旧知进行课前导入,提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语言过渡: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回顾这些故事内容,给我们简单讲讲吗?进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向学生介绍《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并简单介绍作者,激l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读书方法进行归纳,提出:“你打算怎样读这本书中呢?”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所学的读书方法,并提出“序中自有华章在,劝君读书先读序”的读书建议,根据学生汇报的读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共同阅读,指导学生选做读书笔记,学生结合所做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所得。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实际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使学生学会精读文章集中表现思想情感的语句,培养学生自主鉴赏人物形象和赏析表达方式的能力,初步让学生领悟读书笔记的写法,进而实现本节课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

二、重视教学反思,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实际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使得学生在反思中优化思维结构,以课外阅读为重要依托,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伊索寓言集》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学情,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本节课课外阅读指导目标,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二是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通过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首先,教师请同学介绍《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并讲伊索寓言故事,转化课堂教学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教”中,激发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对于自己的书,学生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对于借来的书,要在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并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进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指导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心得交流,并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做好学习反思,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营造阅读环境,搭建课外阅读交流平台

为了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给予课外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并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渠道,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班级中设置阅读角,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课外阅读存放在阅读角,以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定期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完善学生课外阅读条件设施,改善图书馆环境,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阅读库,进而实现学生阅读环境的维护。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级学情,向学生进行读物推荐,借用名人评价、讲述创作故事、设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发挥出课外阅读的价值,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第4篇

(二) 本次调查的对象

(三) 本次调查的方式

采取全体问卷调查法和随机抽样调查法。

(四) 本次调查的预期成果

1. 了解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

2. 摸清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五)本次调查的时间

2007年8月30日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

(一) 本次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的缘起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与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比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上述种种,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 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而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表明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局限在语文课堂内,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标准规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九年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

因此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而对现阶段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也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二) 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镇内工人家庭子女、政府及事业单位干部家庭子女、教师子女和农村农民家庭子女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表现差别很大。

(2)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方面,农村农民家长不如镇内工人及机关干部家长。调查统计显示,有86%以上的工人及干部身份的学生家长表示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农村农民家长中只有8%表示支持孩子做课外阅读,而这8%的人中,绝大多数还是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才表示支持的。

(3)课外阅读的方式上,农村农民家庭学生不如镇内工人及干部家庭学生。农村家庭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能是有限的几本课外书,想向同村人借都没有,除此之外,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只有电视了,而学生看电视只注重动画片或武打片中刺激的场面或是新奇的画面,并不关注电视作品中的语文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然而镇内学生课外阅读方式要多的多,除了父母给买书或电子出版物外,可以向镇内的老师、同学借书,有的家长其工作单位有图书室也可以利用,条件好的同学在家中可以上网读书,还有的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或在家长的带领下在旅游中增加阅历。这也正是农村学生无法企及的。

2. 农村学校图书室在建设、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欠缺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读物的来源98%为家庭,2%是向他人借来的。学校提供的课外读物为零。而且具笔者掌握的材料表明,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现在仍坚持向学生开放的微乎其微。即使开放也是在上级督导检查来之前,做一做样子,向学生开放一下,让学生在借书卡上留下一点痕迹而已。而很多学校早已不再向学生开放了。在学校的图书室读书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在电子阅览室里阅读更是办不到的。

3. 学生课外读物的总量严重不足。

⑵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品种单一,以唐诗居多,小说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居多,童话、神话、寓言、诗歌、散文较少,外国作品更少。

正是因为学生课外读物的总量不足,品种单一,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知之甚少。

4. 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做课外阅读只凭兴趣或是老师的要求,不能自觉主动阅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了解中外名著的途径是看影视剧,而通过阅读了解中外名著的学生很少。学生看课外书要么是出于老师的要求,为了提高语文分数,只挑选与语文考试有关的内容来读,要么是出于消遣,闲之无聊,走马观花看上一阵打发时间。在阅读过程中很少有人做阅读笔记,更不知道做读书笔记有何用,怎样做读书笔记。

三、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诸多因素

1. 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市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近年来学生学习费用的支出不断加大,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又有所抬头,农村家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已不容易,更别说为学生买课外读物了。

2. 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着学生的课外阅读。

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数都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的程度越高,也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反,受教育程度低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家长,在他们看来,学生学好课本以内的知识就足够了,还做什么课外阅读呢?

3.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政府学校的评价,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侧重在升学率上,因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并没有真正地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加上各农村中学经费的不足,钱都花在了追求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改进上,求洋,求新,求大,而忽略了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使学生虽身在读书的学校,却没有好的课外来读。另外,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建设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学生基础好,学习气氛浓,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一个学校里能进实验班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分在了普通班里,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3. 缺少教师的指导是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狭窄,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还是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为出发点,让学生积累词汇、模仿造句、体会写法,为学生写作而读书,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不再进行课外阅读。另外,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繁重的作业也使学生没有时间做课外阅读。

四、针对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建议

1. 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就业观。现在全社会都应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唯升学论、唯学历论的旧观念,尤其是新闻媒体应更多的宣传那些勤奋上进多才多艺的普通学生,而不能过分宣传那些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从而在群众心里树立学习优异者是人才,多才多艺者更是人才的观念。这样才能使全社会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

2. 坚决取消重点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3. 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应形成制度。让每个学生家长在与学校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的条件和氛围。

4. 学校的图书室建设与管理应落到实处。图书室的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比起来,事虽小但意义不同,各学校只要求本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去做,一定会把图书室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筹建电子阅览室。

5. 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可以为学生列出书目,提出要求,教给方法,并组织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知识面;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然而,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宝贵,初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否则,课外阅读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本文将分析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一、课外阅读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初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各个领域的了解,从而丰富初中学生的知识系统,让他们产生新的思考和想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初中学生的知识量比较有限,个人阅历不足,因此,也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自觉地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知识营养。

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阅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许多初中学生只知道自己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让学生觉得无从选择,学生便会根据书籍的封面设计随便挑选一些书籍,而这些书籍并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家长的意见,买回来一些比较难懂、深奥的书籍,后来因为看不懂,就对课外阅读望而止步。比如,有些初中学生因为听从他人的建议,买回《红楼梦》的原著来看,后来因为看不懂,所以索性不看,对《红楼梦》完全不感兴趣了。所以,初中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面和能力来选择读物,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改编版本。

(二)阅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一些初中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地挑选一些书籍,增加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而只是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自己喜欢的书籍,他们就买、就看,而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但有很大知识价值的书籍,他们却连翻都不翻。比如,一些初中学生喜欢看一些比较浅显的幽默故事集和连环画,并且乐此不疲,这些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只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它们还会使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正式的书籍不感兴趣,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尽量少看这类书籍,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对于自己帮助作用较大的文章和书籍来看。

(三)阅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许多初中学生阅读没有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而并没有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这样的课外阅读并不能帮到他们的学习,只是作为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而已。

三、提高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针对上文提到过的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将从阅读的题材选择、阅读方法的培养和阅读后的巩固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语文老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书籍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阅读。其次,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向不同的学生推介一些不同的书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介一些适合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健康的语文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和《语文学习报》等,让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加强对一些富于哲理性的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感悟能力。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只有阅读材料,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一些文笔非常优美的文章,要采取精读的方式,努力学习作者的语言手段,感受文中的语言魅力。对于一些哲理性的文章,重在感悟文章的哲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感悟能力。对于一些感情丰富的散文,重在体会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想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一些科技知识之类的说明文,要重在获取文章表达的科技信息,选取文章的重点段落来读。所以,初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节省阅读的时间,减少做无用功。

(三)阅读的后续工作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在课外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学生还必须做一些阅读后的巩固工作。在阅读之后,学生要对一些优美的句子做好记号,在文中用笔划出来,然后将其写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当地将一些优美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否则学生读过之后,就忘记了,起不到阅读的效果。学生在闲暇之余,一定要时不时地将笔记拿出来,记一记、背一背,然后再进行改写、仿写或扩写,增加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起到好的阅读效果。

相关期刊更多

探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语文教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