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绪行为心理学

情绪行为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情绪行为心理学

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血液透析;焦虑情绪;心理干预;焦虑自评量表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Hemodialysis (HD) Patients Anxiety Feeling. Zhou Jianzhi, Li Yuhong. School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HD patients' anxiety feeling. Methods Performed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165 HD patients and evaluated the anxiety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 with SAS. Results HD patients had the serious anxiety. The state obtain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rom 52.1% to 20% and different degree of anxiety had been improved greatly.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HD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irs anxiety greatly.

【Key Words】 Hemodialysis; Anxiety feeling;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SAS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病人均存在不同的心理危机[1]。对于开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透析环境、透析过程和疾病发展等都会对其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负性心理反应。因此在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系统地诊断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整体护理,分析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165例进行护理干预,其中男78人,女87人。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预措施 ①让病人血透开始前两天到血透室熟悉环境,了解病人治疗中的状态,增加其对血透治疗的感性认识。可减轻陌生环境对病人不良心理的刺激。②让长期血透的病人在适当的场合、时间现身说法,交流治疗中的感受,可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在进行治疗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以免引起患者的误会和猜疑,强化焦虑情绪。③向病人提供治疗保健刊物,使病人能够了解更多的关于血透的知识。同时给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让他们共同参与心理干预,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状态。④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干预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耐心倾听病人倾诉内心的经验和感受,从多方面了解、评估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通过评估及时准确地对有心理危机的患者给予重点干预,及时化解其心理危机[2]。

1.2.2 评价方法 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12周后,对两组进行SAS评定,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情况。焦虑评分SAS标准分(T分),

1.3 疗效判断 治愈:SAS标准分T分<40,症状消失;有效:T分较前减少≥10分,症状明显减轻;无效:T分较前减少<10分,症状无明显改善[3]。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SAS评定结果显示,进行心理干预前165名血液透析病人有86人(52.1%)存在焦虑情绪,进行12周的心理干预后只有33人(20%)存在焦虑情绪(见表1)。心理干预之后,焦虑患者明显减少。

进一步分析存在焦虑状态的患者,其程度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的患者均较护理干预之前明显减少(结果见表2)。

3 讨 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刚开始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的建立、血透机的安全性、血透环境的陌生等均可使病人产生一定的恐惧。导致焦虑情绪的发生。护理人员通过言语、表情、行动进行心理干预,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4]。

4 参考文献

[1]Weber MS.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m J Nurs,1995,95(4):34

[2]刘晓红.中美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护理杂志,2002,19(6):5

[3]张文风,张培信.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身治疗临床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121

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第2篇

情绪:

①心情;心境:情绪不佳|醒来情绪恶。 ②从人对情绪

心情:

情绪;感情状态:心情不好|心情舒畅。心情

心思:

①念头;想法:起坏心思的人|谁知他是什么心思? 心思

心境:

心绪:心境不佳|虽是各人心境不同,却同是一般的欢心境

心绪:

心事;心情:心绪不宁|心绪如麻。心绪

生理:

1.生长繁殖之理。 2.养生之理。 3.为人生理

心理学

“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定义中的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心理。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结论要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而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一个个体——一个人或动物,同时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精神过的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引用于“百度百科”心理学}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 ,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

在近代心理学史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着,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

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第3篇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期望重智力,忽视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教育观念的因素,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分追求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他们让孩子过早学习数学、认字等文化知识,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辅导班,学前儿童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童年。这样,过高的期望造成了过高的压力,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二)行为导向错误,忽视积极品质。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导向和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行为导向和暗示,对儿童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良的行为导向和暗示给儿童带来消极的影响。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忽视学前儿童积极的品质,消极评价使学前儿童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正确性,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导向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忽视积极品质而助长消极品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三)教养方式不合理,忽视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目前,父母经常对子女采取溺爱和专制的教养方式,或者听从儿童安排,一味迁就儿童,这样助长了儿童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点,或者家长以长辈身份命令儿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儿童缺乏自主性,而且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儿童,这种不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给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消极的家庭氛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儿童内心产生压力和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等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思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主张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的情绪领域。积极的情绪强调主观层面上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幸福、乐观、快乐、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拓展-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长远的、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而消极情绪的作用则相反”。总之,人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问题,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长远的发展。2.积极的人格领域。积极的人格主要指个人层面的积极方面和积极品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并主张要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总之,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都影响着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指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重视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个体思维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积极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发展。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发展,也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期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应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儿童,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消极情绪,帮助儿童正确表达和发泄消极情绪,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家长也要创造情境和机会满足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认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2.重视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积极品质方面,这也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的出现。因此,家长要重视儿童的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除了发现问题,更要相信儿童的能力,挖掘儿童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最后,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塑造积极的人格。3.转变教养方式,创设积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除幼儿园外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组织系统。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其情绪和人格。因此,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和理解儿童,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迁就和溺爱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相互关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多向儿童传递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儿童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愉快。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给儿童创造一个民主、接纳、温暖、和谐、愉悦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第4篇

医学生将来承担的是救急恤患的神圣使命,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医术,而且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利他行为作为医生必不可少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医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的坚强支点。故在医患关系日益凸显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医学生的利他倾向对促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有着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利他行为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其主要研究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包括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潜力,以帮助个体获得幸福为目标。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1]:第一,从主观层面上来看,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关于积极力量和人格特质,包括宽容、自律、善良等;第三,从群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行为、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积极社会组织。利他行为是公民美德之一,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被定义为自愿帮助他人而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2]。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相比更强调动机,是亲社会行为的最高阶段。利他行为使每个人在困境中不致孤立无援,情感上不致无家可归,它维系着人类必要的情感联系和相应的人类公德,是积极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

2.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已有研究显示,利他行为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利他行为水平高的个体往往心理健康程度较高[3]。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利他行为不仅能够改善人的情绪,而且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剂。一方面,通过利他行为所体验到的快乐情绪会中和甚至消灭原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再加上被助者的感激和社会的认可,会使利他者有成就感,并处于充满温暖与爱的氛围中,从而打从心底感到幸福快乐,这样平和愉悦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拥有高利他行为的个体人际关系较融洽,朋友众多,人缘极好,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对于低利他行为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朋友不多,人缘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高利他行为者。利他行为能够有效地排除人们的失落感、孤寂感和焦灼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和隔膜,从而有效地将人与人相互联系起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紧密、和谐,进而有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自身的利他行为也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调查发现,个体移情能力和人际信任度与利他行为水平的高低呈现正相关,即高移情能力、高人际信任度的个体呈现出高水平的利他行为;而自我中心与利他水平呈现负相关,低自我中心的个体呈现出高水平的利他行为[3]。移情能力、人际信任度、自我中心程度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故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高,个体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为。

3.医学生利他行为现状

总体来说,医学生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大多有利他行为,愿意践行共享、谦让和助人的行为。但由于社会道德环境、家庭教育及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差等原因,部分医学生的利他倾向弱化状况堪忧,主要表现为:学医目的功利化、责任心淡薄化、自我中心化、移情能力差、心理脆弱化等。利他观念的淡薄,亦使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自我接纳能力受到不良影响,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继而引发恶性循环,造成人际关系失调,甚至引发心理疾病。针对现状,加强医学生利他倾向的引导,有利于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医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完善。

4.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策略

从一般意义上讲,培养医学生的利他行为主要就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能执行职业操守,热心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医学生自主利他。

4.1增加医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体的主观情绪能够影响他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加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同时,又有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幸福感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5]。积极的情绪体验可增加个体的满意度、自信心和幸福感,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促成利他行为的发生。故在日常的高校日常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医学生建立自信、保持希望、体验幸福,进而促使个体养成良好的利他习惯。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医学生专业课程繁重,心理压力较大,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因此,首先可以通过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对即将从事工作的乐观心态,建构未来的希望;其次,可以帮助学生用感恩的心关注生活学习中的美好事物,如同学间的友情等,引导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用细腻的心去感受每一次的进步和成功,使他们在成功、进步、提高和美好中体验积极情绪;最后,可以通过实践实施一些带有明显利他行为的活动,如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在助人的过程中创造幸福、感受快乐,增加积极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价值感,从而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激发其自身的潜能,促使主动的利他行为。

4.2促进医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

利他行为的产生依赖于特定的环境、个人品质、受助者的特征等各种因素,人格特征在利他行为产生的过程中起着某种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及爱的能力等特质都是人格特征的具体体现。许多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利他行为的前提是对他人情感和思想的移情,移情可以提高助人和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如果缺乏对他人情绪思想和情感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及时做出恰当的利他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塑造必须研究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因此,在帮助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注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品质的培养,帮助其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积极的人格观,让他们逐渐实现自助管理、提高抗挫折能力;当然,在培养学生优秀个性品质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积极人格理论,改善其不良人格特征,如嫉妒、自我中心、情绪化等,进而促进其移情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医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合理地管理情绪,面对压力时才不会采取消极回避的应对方式,而积极勇敢地面对问题,采用工具性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

4.3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开展积极教育。

学校教育在医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本着人本主义精神开展积极教育,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医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通过加强高校内部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高校形象,多给予医学生人文关怀,积极为他们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利他行为进行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展和培育。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肯定和尊重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通过对他们的生理需求、学习状态、生活条件的关注和保障,从心理和感情上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心理疏导,提高他们对各种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其保持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进而激发他们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有关资料显示,所有对青年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有80%发生在实践中。行为实践由于具有内容的生动性、形式的直观性、空间的相对广阔性,对人的心灵有很强的震撼力,能为青年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诸方面同时得到综合训练提供条件,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基于此,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此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还能培养和训练医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其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宽广的人际交往,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医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更深刻地体会到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能懂得怎样去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利他习惯,促使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心理学探新,2000,20,(75):59-63.

[3]邵贵平.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21-23.

[4]章滢.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情绪行为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学生干部培养 应用

1 积极心理学理念诠释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首倡。积极心理学着重于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致力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使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获得更大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认为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增强个体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它认为积极人格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它认为人的经验都是从环境中得来的,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因此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2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2.1 符合学生干部自身成长需求

一项湖南省多所高校组织的问卷结果显示,81.7%的被调查者认为担任学生干部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成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68.5%认为是为了“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丰富人生经历”。这些数据表明,现在高校学生干部的任职动机主流是上进的、积极的,而学生也渴望通过学生干部的经历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获得更多积极心理品质。这些都非常符合积极心理学的主旨。

2.2 符合学生干部队伍现状需求

学生干部是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创造高尚文化境界和氛围有重要作用。而当前学生干部存在主动性差、缺乏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凝聚力等诸多问题,如何发挥学生干部的个体潜能,如何构建一种积极的学生干部团队系统,并且使系统内部每个成员都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能够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得以研究、解决。

3 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

3.1 引导学生干部形成积极认知, 用乐观的认知增强信心

Seligman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普遍和内部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具体和外在归因。而归因的方式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增强信心。

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犯错,甚至遭遇困难和挫折。如果只关注“问题”、追究“责任”,学生干部很有可能丧失信心,进而消极处事,影响个体的成长,以“问题”为取向的评价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干部成长的;相反,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认知风格,对所犯的非原则性的、品质性的错误采取乐观的归因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增强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信心,激发其潜在的优势。

3.2 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体验快乐

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其中心理享受更有利于积极品质的培养和个体的成长,所以积极心理学主要以培养和增进个体的心理享受为核心。

现今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着相对素质“优良”与情趣情感相对“不良”的矛盾,高度的热情与期待在遭遇挫折与困难后,极易转变为强烈的挫败感和否定感。因此,要引导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发现成功和令人愉悦的地方;即使遭受挫折,也要善于寻找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干部来说,就是要使他们能够满意地体会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使他们在成功、进步、提高中体验积极情趣,感受担任学生干部的幸福和快乐。

3.3 利用正向期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传统的教育模式习惯从学生的问题着手,以矫正“缺点”为目的。这在老师与学生相处之初,就产生了“挑毛病”与“担心做不好”的消极心理暗示。与此相对的,积极心理学则主张“赏识教育”,以尊重人性为基础,以赏识为先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

通过教师正向期待的引导,学生干部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不断地对照,了解自己前进的速度并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逐渐形成“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学生充满自信、不惧怕困难”的良性循环,学生干部的行动积极性才会高涨和持续。因此,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中,高校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来对待他们的积极品质;要充分尊重学生干部的个性、创造力,充分给予信任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完善的人格。

3.4 指导学生干部实践积极行为,实现“高峰体验”

高校教师对待学生干部只有言语上的“激励”和态度上的“正向期待”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学生干部的积极行为是指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并借助于组织或群体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为他人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尊严、成就感、幸福感等“高峰体验”,即我们常说的自我实现。

作为高校教师,要积极为每一个学生干部提供锻炼的平台、实践的机会,创造能够满足学生干部需求、发展其潜力的机会;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可以让学生干部适当参与学生工作的决策、实施、监督和管理,使其感受到强烈的荣誉感;恰当地运用“助人自助”的咨询原理,通过一些利他行为活动,如志愿服务等,在增加锻炼机会的同时,有意识地帮助其为别人创造幸福,从而获取更多的价值感,巩固工作热情,更加激发自身潜能。

参考文献

[1] 乔永平.积极心理学对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J].健康教育,2011(10):264.

[2] 邹定辉,高涵.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214.

[3] 徐张,王佳利,李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理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08.7(22):42.

[4] 张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0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