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产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所有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原则,这项生产原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焦化煤气生产领域为了保证生产中的安全性,使用了系统管理的方法。本文对系统管理办法在焦化煤气生产安全中的具体应用做出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系统管理方法;焦化煤气;生产安全
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焦化煤气工业生产也越来越向着安全化的标准发展,使用系统的管理方法会有效的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会让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顺利的运行,所以这项管理办法对焦化煤气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焦化煤气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焦化煤气的生产是一项安全系数比较低的工业生产项目,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很多的安全问题需要进行解决。首先在焦化煤气的生产设备和系统上会出现不配套、不完善的状况,所以在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安全的情况。其次在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很多的焦化煤炭职工在技术力量上都比较薄弱,没有非常纯熟的工作能力,所以在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的失误。另外,焦化生产中由于其自身的易爆、易燃物就很多,所以危险发生的源点分布会比较广,尘毒、高温和噪声都容易发生危险的事件。最后,在很多的焦化煤气的生产地中,都不是很注重生产的检验和量化过程,所以在生产之后容易出现危险的现象[1]。
2系统管理方法在焦化煤气生产中的应用
2.1管理制度的建立
系统管理方法在焦化煤气生产安全性的运用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确定。所以在焦化煤气的生产中建立了信息管理的制度和生产管理的制度。在信息管理的制度上,应该严格的规定工作人员填卡的质量和数量、现场工作的次数等等方面,让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生产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这些制度进行一个合理的制定,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要进行跟踪式的信息调查,同时要对采集到的信息做综合的评价和分类,对潜在的危险状况做出一个预估。以这种管理方法的配合来进行生产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才能够更加符合安全性的生产要求。
2.2管理安全目标的建立
在焦化煤气生产安全的系统管理中,制定完整体的制度之后就要进行安全目标的建立工作。在这个过程之中首先要考虑到目标的政策性、可行性和先进性三项基本原则,要让生产安全的目标更加符合生产中的每一项具体任务。同时生产企业在其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就应该对管理中的这一步骤进行短期目标的制定和长期目标的制定[2]。同时也要让安全的组织形式下放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从而让企业的安全生产中的保证体系和安全目标责任都达到生产应有的标准。
2.3实行高度的量化考核
在系统管理方法中,应当对量化考核办法更加严格的进行实行,不仅要对量化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还要对企业焦化煤气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还要在生产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的量化。首先,在生产前的安全宣传和安全措施的制定上就应该实行标准的量化,让其在生产之前就提高其安全意识,从而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个更好的量化程度。在生产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现场管理、车间安全管理和事故管理的量化,有效的降低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在生产结束后,也要对其生产的内容进行标准化的评分,对生产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量化,再通过量化检查的结果对相关的人员作出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这种量化的方法有效的调动了生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的减少了焦化煤气生产中危险事件的发生。
2.4对职工专业素质的加强
系统的管理方法中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所以要对焦化煤气时候生产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和强化,使用风险激励法和控制管理法对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工作人员开展安全培训的课程,让他们了解到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危机的状况应该用什么样的措施进行解决和补救,而且要对生产时的规范进行强化,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为失误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行这些措施之后,才会让焦化煤气的生产过程更加具有安全性,也让生产安全工作的开展更加制度化、规范化[3]。
2.5管理与装备的共同发展
由于在生产中的设备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焦化生产的企业就应该重视硬件设备的选择,要对技术和设备进行实时的更新,当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进行及时的更换,避免由于机器故障造成的安全问题。在机器运行的时候,要用信息化的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监管,用科技进行实时的管理监控会让观察的结果更加精确,从而有效的保障了焦化煤气的生产安全。
3结语
综上,想要实现焦化煤气的安全生产,就要有效的实行生产的系统管理方法,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应该对这种管理方法进行一定的完善和优化,保证这套管理办法更加健全,对生产细节进行更加充分的重视,才能够使焦化煤气的生产工作更加顺利安全的运行。
作者:于保虎 单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沛君,于瑞军.系统管理方法在焦化煤气生产安全工作中的运用[J].山东冶金,1997,S1:124-126.
关键词:高校 数字化校园 财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财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建立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监督和决策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急需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数字化校园无疑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解决了一个技术上的难题,借助数字化校园平台能够实现高校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提高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数字化校园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1.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以往由于高校规模庞大,机构设置复杂,统计数据来源渠道多,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又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等问题,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存在。财务部门又考虑到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等原因,使财务信息不能随意共享交换。而数字化校园不仅规范了信息来源的格式,而且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同时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数字化校园给“校园一卡通”提供了流通平台,通过“校园一卡通”,对校内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统一管理,省去了各部门信息的重复录入工作,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学费的收缴、各类工资津贴的发放、校园内的各种消费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来完成,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消费者可以通过校园网、银行、电话随时查询自己的消费明细,发现问题 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更正、修改, 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改善了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属的财务网站和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财务网站,财务部门不仅能够相关的财经法规、财务制度以及校内各类财务管理办法,还可以办公指南及业务流程,方便了校内教职工办理相关的财务业务,从而提高了财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公效率。通过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查询教职工的工资、岗贴发放情况以及公积金缴存情况,还可以查询部门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学生还能够查询学费缴纳情况以及欠费金额等等。
4、通过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校园内一切与财务相关的工作的电子一体化办公,从而实现各类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如校园一卡通管理、工资管理、公积金管理、各类财务收费管理、部门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水控电控管理、医疗经费管理等,大大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教育事业经费的统筹管理,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三、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的措施
1、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校园内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然而由于这些资源是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所以如何把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是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关键。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可以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连接起来,允许高校财务部门与这些部门及时和弹性地分享信息,,极大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统一标准
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统一标准和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本校专业、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与全国高校的数字化建设相协调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
3、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
财务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带来很多管理上的实际问题。通过规范相关财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在财务部门内部保证财务信息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有效执行。包括岗位分工及人员权限、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电算化档案管理、病毒预防及灾难防范等,都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条例或工作制度。在制定这些制度时,应该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执行、严格落实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4、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
运用防火墙技术、组合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以及IP地址集中管理,设置电子屏障,验证身份,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许可权,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高校财务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财务内部信息系统是高校极为重要的核算和内部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极高,最可靠的方法是内外网络分机工作,物理分离。
5、做好财务信息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现,所以,财务信息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显得十分重要,许多高校专门设立系统管理员岗位,由专人对财务信息网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不同人员根据其身份设置不同权限,使每个用户登录后只能进行与之相对应权限的操作。同时正确应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也是网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曼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金融经济,2010(07)
[2] 薛勇.浅谈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与查询平台建设.经济师,2011(01)
[3] 谢安国. 数字校园系统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人才,2010.03
[4] 于立. 浅议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陇东学院学报,2009,20(02)
第一作者简介:
许 佳(1983-),女,宁夏人, 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财务处系统管理员。
【关键词】企业信息 信息资产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如果在工作中能做到卡帐物一一对应将大大降低资产的日常维护的难度,当用户反应设备出问题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的到达现场去维护。做好资产维护工作,更加有利于对资产的统计和审计工作,能更好地对资产全周期的管理。
(2)专业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在公司日常的信息通信资产维护工作中,做到资产正确率百分之百成了运维工作中一个最主要的目标。信息资产管理的主要范围为公司所述的全部信息设备,包括个人办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网络交换机和服务器等等。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
目前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公司拥有个人办公电脑753台,打印机和扫描仪等附属设备共计515台。公司信息设备数量庞大,不仅如此,各类信息设备种类繁多,就以PC机为例,目前公司正在使用的有DELL740系列、DELL760系列、DELL780系列、联想6100T系列和联想8300T 系列等10余种型号,每种型号的配置也完全不同,而且办公计算机所用的操作系统也完全不同,有WIN XP、WIN2003、WIN2008和WIN7等等,在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采集工作也有较大的困难。所以如何做到设备的帐卡物对应是一个难点工程。
目前国网浦江县供电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共有成员3人,需要担负着公司全承担信息通信管理、建设、运维、服务的全部职能。与公司数量日益繁多的信息通信设备和维护工作相比,现在的人员配置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好做好信息资产维护和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所以,选择一种合适本公司实情的信息资产管理办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经过近两年资产工作的总结,制定了“四有”标准:即管理有制度、记录有台帐、体系有支撑、人员有培训,规范推进信息资产管理,以相对完善的管理办法、规范而又简洁的工作流程,保证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有序,提升了资产管理水平。
(二)主要流程说明
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图一的工作流程。下面对照流程图对公司信息资产维护的几个步骤进行说明和解释。
(1)管理有制度,以制度规范信息资产领用各环节。2013年年初的时候,通过借鉴相关经验和班组日常工作的总结和分析,研究出了一套相对于比较规范的信息资产管理的管理办法,在征得公司领导同意的后以公司下文的形式下发《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公司信息设备管理办法》(如图二所示),在管理办法中明确对公司信息设备从申请、迁移、更换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例如,以前公司某员工申请更换电脑一台,往往申请的新电脑并未安装给申请人或把更换下来的电脑又安装给他人,在维护过程中,造成多台信息设备资产的变更,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信息资产混乱。长此以往,信息资产将会产生一定的混乱和差错,不利于信息运维。目前,针对此类情况严格按照这个管理办法的规定,填写相应的申请单,在申请单中明确新装还是更换,对于新装一律执行谁申请,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对于更换一律将新电脑装给申请人,并把更换下来的电脑进行收回。有了这个管理流程之后,对于每台信息设备从安装源头上进行规范,在电脑送到员工安装前完成IMS系统上信息的变更以及完成资产二维码的打印和粘贴,通过以上措施和办法,在源头上做到实物与IMS系统的一一对应。
(2)记录有台账,以痕迹化管理确保信息设备账实相符。公司在每个部门设置一名兼职管理员,作为公司信息化管理队伍的补充。通过下发《关于成立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公司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的通知》(如图三所示),以文件的形式任命了各部门的兼职管理员的职务。对于这支队伍,公司每年开展两次信息安全培训使其掌握最基础的信息运维技能。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初,公司信息资产运维人员从IMS系统中导出各部门的信息设备资产清单以OA的形式发送给各部门的兼职管理员,兼职管理员通过对照清单现场核实所在部门的信息设备资产,并将变动过的信息设备及时反馈给公司信息运维人员。对于信息兼职管理提出有问题和疑义的资产,由信息资产运维人员在现场再次核实,对错误的资产在IMS系统上做相应的更改。
与此同时,由于兼职管理员在无法实时对IMS系统的查看以及各部门存在信息设备使用人员更换情况,若各部门没有一份自身的信息设备台账也会造成资产的管理混乱。班组通过制作了《信息设备台账》,要求各部门兼职管理员将部门内的信息设备填写在《信息设备台账》上,从而在日常使用上杜绝了因为部门内部信息设备调整而引起的资产混乱的情况,实现信息设备的无死角管理。
(3)体系有支撑,以省公司IMS和ERP系统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公司通过使用省公司的IMS和ERP系统,把相应的信息设备全部录入系统,实现实时全方面的对设备的管理。经过公司近2个月的信息设备资产的普查并将相关资产信息录入IMS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对信息设备资产的变更及时在系统上更改,实现系统与实物相对应。同时,IMS系统与ERP系统联动保证资产的正确性。当公司采购一批信息设备,公司将资产信息及时录入IMS系统,IMS系统自动同步到ERP系统中,将生成的资产号、设备号填回IMS系统,实现新设备的账卡物一一对应。当有资产因为使用年限过长等原因需要报废的时候,及时在IMS系统中更改设备为退役,并联系省信通公司财务部资产管理专职参与信息设备报废,在将报废的信息设备统一保管由省信通公司安排人员进行报废,让财务进行签字确认,财务人员通过确认单及时在ERP系统上报废相对应的资产数据,实现资产下线帐卡物统一。
(4)人员有培训,以定期培训提升信息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性。从2013年至今,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每年组织两次针对全公司信息安全骨干的信息安全培训(如图4所示)。培训的内容包括如何采集计算机的硬件信息(包括电脑品牌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CPU类型、内存大小和显卡型号等等)和软件信息(包括操作系统、IP地址和各硬盘容量等等),当前信息安形势,信息安全操作技能、违规外联防范措施及案例以及有关桌面设备资产的两个管理方法。在技术上给与了桌面设备管理里的支持。在每次信息安全培训的过程中,各部门兼职管理员对近半年以来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有疑问的资产信息。信息化管理部门运维人员进行一一记录后,进行逐一核实,保证信息资产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国网浦江县供电公司在公司层面成立了国网浦江县供电公司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日常运行维护和信息化设备建设工作。与此同时,成了公司信息化管理网络团队,在每个部门设置一名兼职管理员,在公司信息化管理小组的领导下,作为公司信息化管理队伍的补充。
目前,公司信息资产维护工作处于“1+2+N”模式,“1”指的是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2”指的是由信息化管理部门在信息资产管理中制定相应的运维管理办法和提供技术支持,“N”指的是由N名兼职管理员负责各部门信息资产的运行维护工作。在此工作模式下,上一级负责下一级的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保障资产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在经过公司主要领导同意以后,信息化管理部门联合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相应的信息资产管理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的主要指标是各部门信息资产的正确率,并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了发文。在日常的信息资产运行维护过程中,严格管理信息资产的调整的每个环节,并列入了班组的绩效考核。
信息化管理部门将公司的信息资产信息按部门分配到部门管理人员中,部门各管理人员负责自己责任区内的信息资产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班组对部门管理人员在自身责任区资产情况进行抽查,随机抽取几台资产判断其数据的正确性。若有发生错误时,对其个人及部门严格考核,列入个人或部门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绩效考核中。通过此项措施,可以把信息资产管理责任到部门管理人员,让每名管理员都有责任心负责好自己责任区中的资产。
三、评估与改进
(一)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判断此项管理办法是否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检验实施管理办法前后信息资产正确率的变化。
通过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对两年资产的维护工作总结,公司信息资产正确率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2013年初的时候,公司信息资产管理较为混乱,IMS系统内的信息资产数据半年都得不到更新一次,连资产设备总数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系统的信息资产数据根本无法与实际相对应,更无法和财务的ERP系统的数据同步。在报废工作中,旧仓库的待报废设备堆积如山,而且无法确定待报废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所以,2013年之前公司信息资产管理工作是没有任何头绪的。经过两年多以来信息资产的规范化管理,资产的维护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目前,经过班组自行的抽查,信息资产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在班组对公司信息资产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正确的资产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旦有员工反映所使用的设备有问题的时候,运维人员就能及时的查到该设备的任何硬件和软件信息,提高了运维的效率。与此同时,报废工作也有了流程化管理,对于每一台报废的信息设备做到了有章可循。
(二)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在信息资产运行维护的工作上有了比较的进展,但是在目前信息资产运维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例如一名员工申请了一台新的办公计算机,需要将旧的计算机给另一名员工使用,现在的流程处理起来较为复杂,流程上需要运转较长的时间。综上所述,运维人员在处理信息资产管理流程的时间上过长。
摘要: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不断升级,这些都促使会计档案向技术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推动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19902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财会字(1998) 32号文件,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仅要保存电子会计数据,而且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这在制度上确立了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双重的会计档案载体,即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与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以及其他磁性介质内的会计数据等形式的电子会计档案。1 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内容1.1 计算机系统档案计算机系统档案包括下列内容:(1)计算机硬件型号、存贮空间大小、外部设备类型;(2)计算机操作系统(或网络操作系统)型号;(3)会计软件系统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4)软件系统名称、版本号;(5)与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说明书与使用手册。1.2 机制会计档案机制会计档案包括从会计电算化系统打印输出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等纸介质档案,也包括应当依法保存的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等其他类档案。1.3 机读会计档案机读会计档案包括以计算机硬盘、软盘等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其他介质存储的、只能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的会计数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与计算公式)等数据和会计数据库。2 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1)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科学地管理。(2)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3)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也才具有生命力。(4)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5)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即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3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1)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落后。会计电算化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宽使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过去的电算化档案在管理内容、方法及管理目标上都显得较为狭隘,影响了会计电子文档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导致电算化档案管理出现简单化、形式化的现象。(2)会计人员的电子档案管理意识较弱,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会计电子档案从收集到归档的过程,离不开计算机操作。由于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操作能力较低,对电算化档案的重视不足,以及操作人员的时间观念不强等原因,以致不能及时按规定将财务系统中的会计资料备份到外储器中保存,有时又不能正确进行电子文档的备份和检查,造成会计资料的假备份,人为错误致使系统数据的丢失、破坏,就不能在最短时间、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资料,影响电算化系统的正常工作。(3)会计电子档案尚未真正纳入档案管理范畴。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档案部门目前所执行的仍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2003年5月开始实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缺乏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规范。由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同,相互交流、协调不够,会计电子方案往往都是由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员自行保存,由于财务人员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保管过程中易使电子档案处于一种无序的、不连贯的管理状态。由于财务人员实行轮岗制,在频繁的更换中更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丢失。4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4.1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加以保管;电算化会计数据在打印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应打印输出,并按照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每天登记并打印输出,做到日清月结。如果每天业务较少,不能满页打印的,可按旬打印输出。(2)一般账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季或年打印;如果业务较少,可满页打印。(3)如果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账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4)在保证账簿清晰的条件下,打印输出的账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4.2 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保存电算化会计档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一致,因为不同的版本可能会使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产生某些预料之外的错误。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和保存以下相关信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4.3 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存储在硬盘中的会计档案被修改常用的安全保密措施有:(1)用户识别控制:防止非法用户接触会计档案。(2)操作日志管理:由系统自动进行操作登记,建立加密的机内操作日志,监督系统操作,留下审计线索。(3)数据存取权限限制:对于安全保密程度不等的数据,应赋予不同的使用人员以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越权使用。4.4 应对计算机环境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实行多重备份(1)在专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档案备份。(2)在磁盘、光盘上进行电子档案备份。(3)对电子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以防止因事故而使电算化会计档案遭受损失。(4)必须用优质光盘刻录备份所有的电子档案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实体和信息安全。年终要将当年形成的所有财务档案信息整理归类,并标明日期、内容目录、备份人姓名等内容,用于存档的盘片由系统管理员和财务处长签名。4.5 加大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投入(1)注重硬件配置、软件购买环节。优良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实现会计软件高效运作、信息共享、数据交换、良性循环的必备物质条件。(2)存放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场所应具有防尘、防磁、防潮等必备的硬件条件,接收入库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要装入特制的软件盒中,软件盒须放在特制的防磁档案柜内。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并就信息的归档、立卷、查询等建立明确的程序和授权批准制度。为保证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的安全,要制定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损坏电算化信息。定期进行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或网络安全隐患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一般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不应安装软驱和光驱,所有需安装的软件都必须由系统管理员执行,从根本上消除病毒的威胁。〖HS1*3/4〗参考文献[1]董瑞芬.地方性高校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09,(2).[2]王俊慧.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综合利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8,(6).[3]陈晓静.对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8).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会计信息化
随着高等学校资金筹集渠道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高校会计核算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挑战。高校会计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研究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会计信息化的问题
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升人员队伍水平和管理素质,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时展的要求。但在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是高校会计信息化的首要问题
网络时代下,高校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实现一体化,管理活动大部分依赖于网络系统。高校在利用网络共享实施财务管理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由于因特网使用的开放性,财务部门员工和外部用户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非法拦截、篡改、窃取和身份假冒等,财务信息泄密和被删除,造成整个财务系统瘫痪,无法运行、数据丢失等,将严重影响部门的整体运作给学校造成较大损失。另外,计算机系统病毒种类多种多样,破坏力越来越强,会计信息系统感染病毒的机率增大,一旦出现故障,财务系统恢复处理的成本很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
2、短缺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关键问题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广度。目前会计信息化对很多高校的会计人员来说只是对计算机的简单应用停留在把计算机作为高级计算器的水平,对软件设计及计算机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及时地掌握财务软件的性能,造成运用不当或功能使用不全面。高校要想进行深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就要引进和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
3、高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及管理能力是高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问题
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资源,使高校财务部门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发挥每一名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特长,实现学校信息化目标,这些需要高校管理者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洞察力,而有些高校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了解甚少,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致高校决策群不愿意对会计信息化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管理者不顾本校的实情,盲目引进高级财务软件,而与高校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网络时代下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建议
1、加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安全性
高校会计信息化大部分要依赖网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会造成整个财务系统的崩溃,因此高校注重网络时代会计信息安全性,并采取相关对策。高校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逐步完善现有的网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技术上对整个网络财务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级次的安全防范体系,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保障财务数据安全和准确。系统维护人员要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及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对于原始数据要进行及时备份,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多个存储介质上,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方。高校还应加强对计算机房设施、存储设备的管理,制订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管理办法。
2、加强培养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对于信息管理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变革,必须有与时俱进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和做法。因此,高校财务部门一方面要引进一些既懂网络技术又熟悉财会知识及国际信息的复合人才,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并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具备较强的会计能力,又能处理会计信息系统中出现的简单的故障问题。高校采用现代远程继续教育手段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同时可以定期请企业和财务软件公司的会计信息化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也可以把自己的会计人员送到专业的财务学校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使财会人员不断更新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汲取新知识并与经济财会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化在高校的全面实现。
3、改变管理者观念,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高校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首先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观念和信息观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所有这些都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必须对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过程进行组织、领导和监督。高校管理者应严格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原则,结合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证实相符、证证相符、证账相符、账账相符以及人员与岗位之间的牵制制度等控制方式,转变为以原始数据输入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为重点的控制方式。会计系统初始设置阶段,系统管理员对工作人员、工作范围等进行设置,要做到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权限设置全面分离制约,将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很好的分离制约。高校财务部门要结合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力争做到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化、业务规范化管理,报表文件集中统一化、信息资料完整统一化,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信息化安全之本。
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信息化是提高高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积极维护和建设财务信息的新平台,才能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富顺.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改造的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