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企合作;移动开发;课程建设
DOIDOI:10.11907/rjdk.161871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1022102
0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及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移动开发技术人员需求增多。各高校积极开设移动开发课程,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适应、与专业岗位技能需求吻合的专业知识技能[1],这是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贯彻“工本位”教育理念,实现 “教、学、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2]。
1 移动开发课程建设目标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3]。为适应江苏区域软件产业经济发展要求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笔者学校围绕软件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探索移动互联大背景下移动应用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倡导 “工本位”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掌握移动开发技能的应用型人才[4]。
传统的移动开发课程建设重理论轻实践,重演示性、验证性试验,忽略设计性与探索性试验,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完课程后难以真正具备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能力[6]。
移动开发课程面向具有计算机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课程建设以工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有效对接[5]。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移动设备开发的新技术、新理念,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1)将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等资源整合在移动开发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相关应用及前沿技术,掌握常用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构建方法,了解iOS与Android等主流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2)将手机应用软件作为移动开发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基于iOS与Android等智能移动操作系统平台,利用OC或Java 等编程语言和 SQLite等开源嵌入式数据库系统,开发一些小型移动应用程序,并能够对项目程序进行测试,将项目在移动设备上运行。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移动应用开发各个专题技术基础上,能够开发用于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应用系统,同时培养管理沟通协调等综合素养,具有移动开发岗位群所需要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
2 移动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移动应用开发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将教学与科研开发结合[7],理论实训引入企业工作环节,充分整合办学资源与企业项目资源,构建多层次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在多个层次和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基础模块。在此模块中,根据先导课程学习情况,开设移动应用开发理论基础课,讲解iOS与Android的语言基础知识OC和Java,在进入APP应用程序开发技术模块之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训模块。此模块分解为应用开发基础、进阶和技术专题3个层次,让学生多层次掌握APP应用开发各个环节的技术点,在教学中采用项目点驱动知识讲解方式,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分解中掌握应用开发技能。
(3)开发模块。此模块是对实训模块的综合进阶。各技术环节分解学习后,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重构项目,按照企业项目工作流程进行开发,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建立工程思维,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4)职业素养模块。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规则要求、移动开发制度,培养工作责任感、积极主动的职业态度,了解自我定位与社会、企业对移动开发人才需求定位的偏差,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以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
3 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移动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技术新知识,面向移动应用开发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1)校企深度合作师资全程参与。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开发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从项目中提炼课程实训知识点,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实践备课、课程教学与总结。充分整合现有办学资源与企业项目资源,让行业专家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中。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来理论+实践的课时分配,将课程定位为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完全在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实验室进行,将教师理论导入讲解、现场代码程序演示与学生动手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及学生应用开发能力。进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改革,选取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工程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向移动应用工程师角色转换。
(3)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将本科教育与职业要求结合,贯彻 “工本位”教育理念,根据企业移动开发实际需要的应用型技术进行课程设计,改变传统的“ 课程目标、重难点”课程设计,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形成“技术知识目标―讲师讲解演示+学生实践应用―回顾总结―技术知识预告”的创新课程设计模式。
(4)创新教学案例设计。从课程教学理论内容到实践教学案例设计,均遵循源于企业项目案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原则,让学生在案例与项目训练中掌握移动开发技术。案例的技术点与理论教学知识课程进度保持一致,相互验证;在案例与项目的难易程序上,保持前后课程的连续性与迭代递增性;案例与项目无论大小,都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在移动应用设备上调试运行。
在创新移动开发课程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移动开发课程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文档、教学视频录像、章节配套练习、行业资源等),满足自主学习需要。
4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不仅应具有普通教师应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而且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既能担任教师角色,又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培养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产学研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从2014年起与泰国正大集团联合办学,贯彻“工本位”教育理念,倡导理论联系实践。学校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研发的积极性,建立了“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和一系列激励机制。
学校鼓励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生产研发,在项目研发中提炼教学知识点、设计案例项目重构模块,将项目经验及时应用到理论实践教学环节。
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可以在企业开发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聘请企业中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参与实践教学,促进了 “双师型”建设。
5 结语
在校企合作建设移动开发课程过程中,以培养具有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区域产业经济为导向,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从课程内容系统建设到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再到校企师资互聘,深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移动开发技术应用,提高了项目开发能力,有利于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潘红艳,陶剑文.以项目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6):2123.
[2] 李贤政.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J].中国高等教育,2010(3):1516.
[3] 刘光灿,张刚林,黄飞江,等.新建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1(4):210211.
[4] 张琳,容晓峰,沈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14):6365.
[5] 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析(20102012,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719.
一、 两类课程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主要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错觉。其实,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两种课程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3)两者开设的课时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2)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更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3)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二、 两类课程的设计
当前,在学校课程实践中,许多学校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缩小了课程开发范围,也有的学校盲目套用其他学校或地方的课程开发主题,从而降低了新课程的整体效能。因此,我们认为在两类课程的开发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课程设计须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需求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其目标总是指向学生的需要,因此在开发课程时,应针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为目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而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 课程设计须植根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之中
植根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之中所开发的课程,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主题的来源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的世界,增强生活责任感;第二,主题富有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主动地参与实践,克服活动中的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第三,主题具有开放性特征,选题在结论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充分体现了作为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特征。在实践中,可以尝试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提升为校本课程,选取他们自己关心的身边的话题为主题,这必然能激起同学们的足够兴趣,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
(三) 课程设计需整合学校内各学科、各部门资源
为了克服课程设计时教师单枪匹马的行为,应充分挖掘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指导,互相借鉴。“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成为行动指南,这不仅可以拓展课程的视野,也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课程推进时来自教师的抵制心态,还可缓解该课程专业教师奇缺的矛盾。
此外,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团支部、少先队等各部门的活动,把它们纳入统一的校本课程的规划之中,努力使设计操作流程充分发挥“整合完善”的功能,体现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可大大减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压力,减少对学生正常学习的干扰,确保学校教学的稳定。
三、 两类课程的整合
现阶段,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效整合是推动学校课改的必由之路。两者的整合开发意在寻找一个切入口,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突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部分内容可以用活动的形式来实施,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拓展开发一些课程资源,并将学生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资源充实到校本课程中。
(一) 着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个性,而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求助于学生活动、体验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中获得发展,必须依赖于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式。
1. “校本课程”综合化:校本课程不单是以知识点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它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话题、主题或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开展综合活动。
2. “校本课程”实践化: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3. “校本课程”活动化: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依托校本课程所开发的项目开展活动,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深度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
1.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应源于学校,只有充分选择、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形成学校特色。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借鉴校本课程教师集体研究开发、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理念和原则,集中教师的智慧,最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同时,利用校本教研作为动力,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实践。
3. “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化: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像校本课程一样深入社区,活动主题应更多的取自社区,以社区为课堂,服务社区,研究社会。
四、 两类课程的发展
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课程的质量,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1. 求特色。把课程的发展作为展现学校特色的突破口,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雕细琢,规范每一个流程。精心培育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逐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 求亮点。要善于抓住课程中的亮点,并将它逐渐放大,使课程建设向着规范有序、富有内涵品质、充满生机活力的方向稳步持续发展。
3. 求成果。要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做好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工作,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实施质量,并注重成果的形成和积累。
4. 求影响。通过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使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9102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之中的三大课程模块之一。地理校本课程可开发的领域很宽广,实用性强。在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要研究的内容较多,比如校本教材的选材与编写、课程的宗旨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的实施对策等等。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具备发展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等特性。地理学科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在高考的影响之下,百色市在2010年已将地理学科列为中考科目,我们应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条件,构建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要联系实际,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基层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特点,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有效地穿插乡土地理知识,让乡土地理走进初中地理课堂,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关于地理学科校本课程构建的几点思考。
一、地理校本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定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初中地理教材由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省区教材和校本教材三者共同组成,其中校本教材由各级学校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不做统一要求。国家为校本课程的构建留下了足够宽广的发展空间,我们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根据现行国家统一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体现自己的课改意识和能力。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应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们教师平时在完成统编教材内容教授的基础上,做好选修和活动课的设计安排,更能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校本课程作为统编教材教学的补充,应该开设选修课和活动课。所以一线教师应把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选修课、活动课的校本课程定位,尽量避免和统编教材的雷同或冲突,体现出校本课程灵活机动的设计思路。
二、校本课程教材类型的选择
根据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校本课程的教材在类型上有几种选择。第一种是教科书型教材。它设计出一定方向的研究或活动主题,还列举翔实的资料,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活动课,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第二种是教参型教材。它的编写和教材内容设计主要是从教师组织教学的角度考虑,强调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活动的开展。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它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引领和校正,教材的内容主要是活动的设计和选修课题的选择等方面。第三种是资料型读本教材。它突出的是教师利用互联网等一切可用传媒,收集广泛、有趣而翔实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具有可读性和教育性的资料素材,要求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广阔性和趣味性,体现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理念。第四种是练习型教材。它相于课后练习册的作用,教师思考的是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围绕一定主题活动的练习内容。考虑到地理学科已成为中考科目,练习型的教材还要为中考做好服务,使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巩固知识、锻炼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
把选修课、活动课作为校本课程,在设计思路上应始终贯彻新课标新理念。新课程标准为选修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参考。我们回过头看看以前各种类型的教材,大多以讲授知识为主,教师都心知肚明这是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如今,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克服以往的条条框框,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信息整合的课堂特色,最终实现指导思想和教材编写思路的重大变革。所以校本教材的编写应以活动课思路设计为主,通过开放式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
校本课程教材应能够对现行国家统编教材进行补充和拓展,内容要根据基层学校的实际需要进行编排,教学操作起来要容易,各个模块内容之间可以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方便教师灵活地选取内容进行地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家乡乡土地理的特点,用乡土地理知识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人教版八年级有一节课是“水资源”,笔者所在学校带领学生考察本县城的鉴河,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乡土地理注重的不再是死板的课本知识,而是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学生可以直接体验感受。
1.课程设计要体现实践性
地理是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绘制学校所在地的示意图”“开展关于乡土地理的野外考察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建议,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把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多更好地了解家乡,了解自然,了解自然赋予我们的东西。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要体现必要性
课程内容要提供给学生的地理知识应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让学生学到地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家乡地理,增强其生存能力,这就是它的必要性的体现。教师应适时结合乡土地理知识进行讲解,比如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这样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对国家的统编教材起到及时的补充作用。
3.课程设计要体现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即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尽量做到教育资源共享。要求教师在安全的条件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教学形式开放而不受拘束,在大自然中教学,但也要注重教学效果。
4.课程设计要体现综合性
地理教学要突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综合性特征的认识。例如以“德保县”为例教学区域地理,教师可展示中国地图和广西地图,让学生观察、分析本县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教师提供有关的百姓生活、文化习俗、农业生产等资料,学生整理记录下来,想一想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炼和提高,而且学会了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四、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没有科学性,课程开发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它的基础。学校开设选修活动课,教师选择内容时要考虑到知识的科学性,不能犯科学性错误,但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寻找北极星、北斗星、行星,观察日食、月食等。通过选修活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上有所拓展,获得更多知识。
2.趣味性原则
百色市在2010年已将地理列入中考范围,学生在八年级结束的时候,与九年级参加中考的学生同时间进行地理中考,实行50分制。教师在设计地理校本课程的选修活动课时,在考虑对提高学生成绩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趣味性,以趣味导学,让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物、有色、有形,寓教于趣,寓学于乐,帮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在中考中创造佳绩。
3.可操作性原则
校本课程中选修活动课教材编写的目的是提供参考,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操作层面上,要考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可操作性,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和疑难问题,考虑备课、导入等常规教学环节,为学生的拓展学习提供方向。
4.新颖性和拓展性原则
一、“研究——开发——推广”:传统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
在以往的课程开发中,通常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各个学术领域里的专业学者和优秀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共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育目标,编订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研发具有权威指导价值的教材,确定基本的教育内容,最后推广到课堂。在“研究——开发——推广”的课程范式[1]中,教学实践过程是课程开发程序的末段环节,前期的开发程序与过程规定了后期实施的基本框架与结构,课程评价是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具体框图如下:
精力集中于最后一个环节。一方面体会课程编订者的思路与意图,设计教学环节,将教材的科学知识转换为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学习结果及其评价的角度,逆向审视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总之,教学系统在课程设计与学习效果测评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在此种状态下,一线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前两个环节只是间接地学习与了解,主要负责课程实施。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明确且稳定,学生作为课程学习者受制于结果及评价,是接受操练的主体,其需求与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已有的课堂教学改革正是针对此弊端对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组,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等策略,激活了学生的经验、情感与思维,取得了成功。但是,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能在教学系统中表达,仅与教学设计发生交互,无法对课程设计进行反馈。
二、学生成长需求: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渐进式”表达
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变革元素融入到原有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开发与实施整个流程逐步向学校与教师开放,学校的课程自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个变化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国家课程体系中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为各类升学目标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保证了学校课程对学生整体的适应性。这种变化对于传统教学系统的压力亦随之而来,教师与学生需要重组,行政班级被打破,学校必须改革原有教学管理系统,推行“学分制”、“走班制”、“选课制”。不难发现,这些创新变化仅限于课程实施环节,具体而言,变革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组织环节,课程设计与学习结果评价依然稳定,学校仍然不是选修课程的制定者与设计者,而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但是,此种创新凸显了一个积极变化,即学生对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由此,课程开发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学生成长需求。毫无疑问,在课程设计者的视野与思量中,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系统中被赋予了更大的权重。
第二个变化来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该课程属于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程[2],其课程指导纲要中仅规定了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未设定具体内容。课程设计的半结构化,给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学校在宽泛的课程框架与实施建议下,突破了“唯教材至上”的教学理念,开始扮演设计者的角色,以学生成长需求作为出发点与依据,组织教育经验、研发教学内容。这一次新突破,增强了学生同课程建设体系的交互作用,由原有的课程实施部分拓展到课程设计环节。
第三个变化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对于上述变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整个课程建设过程向学校完全开放。学校依据教育哲学、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发展需求,开发相应的课程,完整经历课程建设流程图(图1)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梳理新课程改革初期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主要按照传统(学科类)课程的研发流程,遵循着“行政领导——组织精干队伍——专家指导——编写课程材料——实施反馈”的开发路径。其基本特征为:课程开发团队精良,校内外资源充分,开发周期固定,文本成果完备。此外,本类校本课程还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主要依据学校自身所拥有的“特殊”资源进行开发,比如:地域特色、优势学科、特色项目、人文社会资源、特色教育活动、“名优特”师资等。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与教师完整经历了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独立编订某门某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与教材。其中,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材料、实施建议、评价考核等设计部分,必须考虑学生成长的具体要求,以提高校本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在课程建设的流程框图中,校本课程的课程策划部分发生了变化。
通过图2发现,课程素材库中结构体系完整的“知识系统”转化为利于学生接受的“教育主题”;通过习得而达成的“能力”转化为通过实践体验而获取的学习“经验”。并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社会需求”置换为“学校需求”更为贴切,因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再通过课程标准与成熟的教材传递给学生,而是间接地通过学校需求予以具体表达。实际上,这一重要转变也悄然发生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环节,高效课堂亦需要研究适合学生的主题内容和与之高度适配的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才能使课程与教学具有生命力。否则,学生积极性不足,具有教育性价值的学习经验就无从谈起,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正是出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关注,导致了另外一个重要变化的发生,即课程实施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及评价”进入了课程策划环节中“基准”与“可行性分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单向行进路线,演进为螺旋上升的循环系统。
三、“实践——评鉴——重构”: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中的课程研发范式
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不断充实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使课程学习者的成长需求逐步进入课程实施者与课程制定者的视野。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原先处于分离状态的课程开发体制与教学体制,逐步走向融合。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校本课程实施中,发现以课程开发小组为主体,以课堂或者主题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学习内容具有“高深难”的取向,其交互方式仍然以单向传输为主,学生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状况与预设目标差距很大。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所存在的目标异化、开发范围狭窄、缺乏系统理论分析等问题暴露出来。究其原因,课程虽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需求、兴趣与基线,但仍以“校本、师本”为主,课程的构想及目标与学生学习的事实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其学生基础不稳固。需要以此为节点,修补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存在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能依据学生的情况,呈现出更为合适的目标实现路径与内容形式。图3反映了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此范式强调以学校课程的实践过程为基础,突显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具体表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其可能性同课程设置、决策、设计、实施等环节交织在一起,强化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联系。教师既是课程实践者,同时也是研究者。以教育过程中教材、课堂环境、教师作用、学生学习表现为观察与研究对象。特别是,将师生的情绪对应关系、课堂情境变化、具有高教育性的学习经验等项目纳入关注的对象,并做出详实的记录,为进一步的评鉴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评鉴过程类似于案例研究、文艺评论或者美术欣赏。教师、学生、专家等课程评鉴主体需要在充分掌握各类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多种视角与立场出发,对搜集的材料做出综合性的判断。按照“细节——局部——整体”的路径,对课程研发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鉴。细节审议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学习经验与效果,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投入度,以及他们的收获。这不仅包括学生们经课程学习后的成绩与作品,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语言表达、探究性的实践、创造性(想象性)构想的产生、亲社会行为、劳动技术经验等等。再以此为依据,按照“促进人格形成、获得某领域有效发展、领悟学习方法与策略”等维度设立基准线,筛选出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学习经验,并提炼出承载这些学习经验的基本载体,包括主题与内容、活动与方式、环境与条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分析,进一步审视教学过程、主题内容、设计方案与课程目标,以此决定对原有课程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局部改进。再者,当某门类课程一轮实施完毕时,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评鉴。对于国家课程,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下,仍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探寻课程标准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学生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衡量各种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效益,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追求实现“优质高效”的操作模式与行为改进。对于校本课程,则需要按照“背景分析、投入资源、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流程进行全面评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建设领域呈现出丰富的实践样态,亟需进一步的重组与改造。基于评鉴的重构并不是建设一种与目前学校课程体系相脱离的,超越实际发展阶段的理想形态,而是进行积极且稳妥的更新与改革,推动学校课程体系循序渐进的演进,主要发生在三个层面。
第一,国家课程二度开发。对于课程目标明确、知识体系完整、学科结构严谨的国家课程,教师在已有课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反思、数据分析等途径,进行校本化开发。主要表现为:同一课程多个水平层级(基础、拓展、高级)的实施、教学设计的更新、教法的调整、“预设与生成”的调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习题集的“浓缩”与“更新”、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研究、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第二,校本课程的进一步优化。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价的校本课程,具有内容多元、形式丰富、学习周期短、贴近学生兴趣爱好、联系日常生活等特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校本课程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取决于该课程的质量。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的优化方式呈现为以下三种:一是精品化发展。伴随着教师课程素养的提升、多轮实践探索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实时反馈,对原有课程作精细化处理。比如,杭州十四中学研究性校本课程《中西文化》,经过各方批评的“滋养”,研发者对集中授课、指导阅读、实地观摩、选题策划、研究报告撰写等各个部分进行了系统的细化研究,所编写的半结构化教学材料,充分体现文科类探究学习的特点。二是“校园活动”发展为课程。此模式将学校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校园活动,按照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框架进行提炼,将之学术化、规范化。如,杭州学军中学《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设计与表演》,在原有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上,依据所积累的过程性经验,寻找与戏剧、心理剧等理论的契合,逐步形成了“学生动员、知识普及、案例评析、剧本创作、动作编排、舞台表演指导”等策略体系,进而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选修课程。三是“课程链”的形成。按照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内在联系,通过“微型叠加”将多个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精炼化、序列化的课程群。如,杭州市萧山二中将“萧山南片文化研究”、“国学讲堂”、“东籓论坛”等微型课程,整合为“国学研究”。
第三,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规划”与“统整”。课程规划要从学校层面着重考量本校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本学段的阶段发展目标,按照教育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理念、学校实际确立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符合本校生源特点,体现其升学目标与发展需求的课程总体设计,整体策划学校课程的研发活动。其二,课程的“统整”。学校课程体系层面的归并以课程规划为根本,统筹各类课程资源,对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形式进行改进,着力构建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均衡性的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系。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模式:一是以本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目标(身心健康、人格修养、文化科学、技艺特长)[3]为依据归并各类课程;二是按照学习模块(语言文学、数理逻辑、自然科学、人文社会、技术能力、兴趣特长、交往实践、国际视野)开展整合;三是按照课程功能(学科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进行重组;四是按照国家、地方、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进行课程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强化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联系,实现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的统整;五是依据学生各类学习活动(课堂学习、功能场所学习、校外活动)的权重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理顺各类课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不少学校设置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课程,内容方面针对计算机文化、程序设计、机器人等都有,针对目标方面开展比赛、特长教育的也都有。但是,如果作为校本课程就需要在独特性方面有一定的考虑,是面向部分人的还是面向大众学生的,但无论怎样都没有必要委曲求全。例如,引入物理或化学实验平台进行校本课程设计,初级阶段就是针对物理或化学偏弱的学生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优化,而不是针对物理化学能够在普通课堂就学得会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解决普通实验的设计、实践、练习等内容。如果针对物理或化学爱好者,那么在内容设计上就要有实验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由此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把机器人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定位也要如此考虑。如果对大众就是常识,可以讲基本装配与控制,如果是针对创新教育就要侧重于自我的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重在有特色的实质,从教材到教法都要避免与国家普及性课程的简单重复,若只是范例或软件的不同,那么价值就小了。
校本课程的问题性
在设计校本课程时由于受到指导纲要、教材开发、课程设计等元素完备要求的影响,一些好的内容很容易走向形式化,因为内容多了就存在“拼凑”。因此,对于新技术采取问题式学习非常好。举一个简单的版式例子,如我们去用Word或者WPS创建文档模板就能很好地体会技术与问题的关系: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问题为技术设计。尤其是英文模板,如简历就填写一定的情况询问项目,而非我们中文简历中那么多“费话”。就算数据库这么难的内容,如果作为校本就是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学那些结构、主键的名词理论。让学生共享自己的图书数据库作为校本项目,那么数据结构的兼容、数据的组织、查询与表单的作用都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有效梳理与深刻阐明。问题解决却必须是在应用中发现、探索、思考,是在对这些问题与技术的切合体验后进行总结,这是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当然,做了就做了,不做总结与反思那只是工匠实践,仍然不是课程。
校本课程的继承性
校本课程是不是可以率性而为,就为实现自己的地方需求就行?不是的,那只是教学不是课程。课程可以创新,但更要有继承性,继承本学科已有的一些教育理念与模式,继承其他学科的经验与得失,继承是一种借力与支撑。例如,现在软件操作式的教育已经被广泛质疑了,一方面是因为其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可变性差,更重要的是不容易形成一种规律认识和能力迁移。在这样的问题上,既然在本学科的其他内容如文字、数据等教学已经改革,增加了新兴的物联网等内容,如果再只是设计成“知识+操作规则”式的教条课程,必然只是常识普及,甚至比不上科普来得通俗易懂。如何跳出操作本身,提高对技术的规律把握、本质检验等,这是校本课程采用新技术要考虑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