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课程教学改革,按照当前快递企业岗位设置需求,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及任务内容,结合各项教学条件,设计合理化教学情景,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较快地融入岗位角色,以职业化的标准熟练掌握各项职业技能,胜任各项岗位工作。
首先,确定高职《快递业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的整体设计,要密切联系快递岗位工作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快递企业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快递业务与管理基础知识,提升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课程教学要达成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具备快件收发的业务知识,具体包括:开箱验视操作、打包作业、称重和测量作业、计费、填写国内运单、规范张贴运单、运单查验、分包、建包作业及装车扫描操作等知识;
②快递法规基础知识;并能及时掌握国家最新快递政策动态,与快递操作做好对接;
③具备填写国际运单所需的英语书写知识;
④收派件路线规划、优化的基础知识;
⑤客户接待、开发与维护的知识及技巧;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按照快递收发的业务流程,正确进行开箱验视操作、打包作业、称重和测量作业、计费、填写国内运单、规范张贴运单、运单查验、分包、建包作业及装车扫描等业务操作。
②能够准确判断待寄邮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为顾客推荐适合的发件方式;
③能够熟练填写国际运单;
④能够正确规划收派路线,并根据道路时部及时进行优化;
⑤能够正确接待顾客,并与客户做好交流、沟通,做好客户维护并开发新客户。
3.态度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服务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
②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和素养;
③具有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良好的执行力。
第二,找准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收发快递业务的操作,其中,尤以快递企业常出现问题件、疑难件的打包作业及填写国内运单操作环节为重点;开箱验视操作则需要具备一定的快递法规知识,需要迅速判断待寄快件是否为可寄快件,以及有何注意事项,是课程教学的难点所在。
第三,做好课程分层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分层设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二是快递企业工作岗位上升的需要。
在做课程教学分层设计时,应从快递企业岗位设置着手。快递企业岗位从层次上划分依次为:基础岗位、基层管理岗位、中层管理岗位和高层管理岗位。从高职学生的实习就业现状及就业发展的前景出发,立足实际,将从事基础工作岗位及基层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作为课程设计的方向。
通过对近三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快递行业就业的形式分析 ,发现初始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一线岗位,经过6个月的实习锻炼,约7%的学生可晋升基层管理岗位,经过3年的岗位(含实习期6个月)锻炼,约1.75%的学生可晋升中层管理岗位。
根据以上特点,本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目的,是让大多数从事快递企业岗位工作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2个基层目标岗位技能,对基层岗位技能掌握运用较为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甚至中层管理岗位等上升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具体实施时,可依托“厂中校”、“校中厂”等基础资源,将教学对象引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岗位中,在教学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第四,教学资源的准备。教材、教案及相关教学资源手段要紧跟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并根据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要,进一步设立变更、补充教学资源项目的计划,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逐步完善,构建实用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现有《快递业务与管理》课程教材数量少,内容理论讲述多,实践操作介绍少,难以有效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故应在已明确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快递企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强岗位职责及需求调研,借鉴已有教材的成功之处,编制课程教学用教材、教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度,多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有针对性地编制及修订教材内容,使之适合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教学带来越来越大的积极影响,将相关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教学中已成为必然。本课程教学中实训、实践操作的课程内容是信息化教学的重点,借助微课程等相关信息技术手段为这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服务,将课程教学要求、技术手段、实践演示等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手机及教学多媒休设备的优势,利于教学和学习互动,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双主体”地位。
第五,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推进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就是模拟工作的场景,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动手实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及对其他环节工作的影响;
2.案例教学法就是将学生在“校中厂”、“厂中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汇编成册,通过“晾晒”,让学生动起来共同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一、高中英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现实意义
1.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设计是基于模块教学的英语新课程体系的需要。模块作为英语新课程中教学组织内容的基本单位,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形成的,因此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即一个模块的整体内容对应的36课时需要做出相对的时间划分,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实施。
2.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设计是实现英语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
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提高,而是着重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设计符合语言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根据语言学科的特点和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在本质上具有整体性。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整体性表现为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言语这种个体现象的整体统一,知识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整体统一。
二、高中英语课程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应坚持的整体设计原则
根据高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六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确保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运用课程资源,生成性、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高中英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1.就高中英语模块而言,高中英语课程整体设计的策略是:分析模块教学的总体需求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实际特点确定模块的授课与学习目标选择教学资源选择授课与学习策略制定模块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方案评价反思教学效益。
(1)分析英语模块教学的总体需求。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必须让学生学习24个话题中的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需要整合以及如何整合;哪些内容需要删减以及如何删减;哪些内容需要补充以及如何补充;哪些知识、技能、策略等内容是模块中的重点与难点等。
(2)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实际特点。明确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与课标中应该达到的水平差距,特别是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方面的差距,有利于今后学生在模块中的整体学习效果。
(3)确定模块的授课与学习目标。写出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方面的具体目标。
(4)选择模块教学资源与选择授课、学习策略。提前确定模块已有的教学信息量,需要补充的信息量与信息源。接着就是提前解决授课与学习的策略,教学中的媒体的运用、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与优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间的学习活动等。
(5)制订模块教学方案。模块的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教案、学案式或导学案式与流程图式。
(6)实施教学方案与评价反思教学效益。在实施教学方案后,应及时针对模块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就高中英语模块中的单元课堂而言,高中英语课程课堂整体设计的策略是:必须让学生学习什么?
(1)确定单元课堂教学目标。在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之下,一般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设计课时或课堂教学目标。即就是,语言知识认知方面;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方面;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方面。
(2)选择单元课堂教学资源与选择实施授课、学习策略。
①选择课堂教学资源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a.确定课堂教学信息量。b.明确课堂教学信息源。c.列举出实现该课堂教学目标需要的言语技能、语言材料、语法能力、师生互动与生生活动等。
②选择实施课堂授课、学习策略。a.其方法有:问答式媒体选择法与流程图媒体选择法。b.选择与实施授课、学习方法。c.确定教学结构。如,如何导入?层次上如何过渡?课中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或活动如何展开?如何结尾?
3.评价反思单元教学效果。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在学生层面来评价反思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
(2)教学效率。
姓名
***
性别
女
所在
教研室
软件工程
职称
副教授
从事教学年限
19年
课程
类别
专业基础课
课程及章节
《C++程序设计》第六章继承和派生6.1基类和派生类
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继承和派生的概念及其作用。
思政育人目标
告诉学生有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课程教学设计
(请写出具体教学设计、融入的思政育人元素及实施过程,不够可另附页)
教学设计:
1、通过提问引出继承和派生的概念(3分钟)
问题:提到继承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想到的基本相似,先辈的事业、财产、革命意志、优良传统。之前看了央视百集纪录片《手艺》,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皮影戏、捏面人、杂技、秦腔、等)以及他们的传承人,这些人自称手艺人,他们中很多人收入微薄,但仍然在坚持传统技艺的保护,同时还在不断的探索如何能让这门手艺在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被淘汰并得以持续和发展,他们为推动社会凝聚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的继承和派生就和手艺人所做的事情相似,传承古法技艺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来重复利用原来写好的代码,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编程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64-02
中学化学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提出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及学习方式。但在现实教学中,如果在一节课中实施多种教学方式,学生会不会因眼花缭乱而无法适应?要进行“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时间上能保障吗?这样又能否全面达成三维目标?实际上,以单一课时为单位进行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教师普遍反映时间不够,一个单元讲授完能达成预设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较少,学生也普遍表示难以接受或收效不高。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本节课时听懂了,而学完整章或一册书后,却发现自己对本章知识没能上升到一个整体认识的高度,且知识的提取和灵活运用能力很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全面达成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兼顾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是教师经常探讨而又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在提到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水平教学时,提到“要从课时教学设计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而所谓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即针对一个教学单元,从整册书的教学要求及单元的整体性出发,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进行科学、严密、规范的设计。实践证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在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一)优化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指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教材,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把教材当做“圣经”,教学活动范围窄、形式单一的现状,为我们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
(二)有效缓解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与单一课时时限之间的矛盾。通过实践,一线教师已逐渐认识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能较好实现不拘一格的教法和课型的优化组合,更能促成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最大化,从而更好地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提高课堂实效,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在各类评教中,专家纷纷提到,一些优质课之所以显得“大气”,收效好,遵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正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实践也证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更好地体现科学方法(如探究)的价值及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更轻松地把握单元知识结构,自主建构思维方法。
(四)提升教师教学整合能力和学生的知识提取及运用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全面地整合教材,连贯地理解目标,瞻前顾后把握好知识内容的有序性,以此提高其教学元认知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建构单元知识脉络,提升认识层次,自主形成富有个性的信息提取线,方便灵活应用。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教材;注重知识前后间的联系,重视规律的讲解;注重思维的训练,重视学生认知方法的提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并构建了如下“三个维度,六个步骤”的教学设计方案,其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个维度,六个步骤”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针对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我们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体见表1。
表1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表
(二)单元教学总路线。内容主线:分类方法―应用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应用二:化学反应的分类。教学主线:自主构建分类标准―分类训练―以类别为单位学习性质及应用。
(三) 课时计划安排。具体参见表2。
表2 课时计划安排表
(四)细化课时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将内容优化成七个课时讲授,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尝试并体验不同的分类方法或标准对已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进行分类―感悟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法举例―实践活动加深对分类法的认识―构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案主要内容:(1)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分类标准有哪些;回忆初中物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示意图。(2)化合物的分类:依据物质的组成及性质分类;依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否导电分类。(3)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完成表3。(4)课堂练习:选择你熟悉的化学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并与前后桌交流。(5)课后练习:为石油加工的产物或用途做一张树状分类图。
表3 物质的类别、性质、方程式
第二课时:物质的分类应用一:分散系的分类―液态分散系的分类―实验探究―胶体的主要性质。
第三课时:回顾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演示实验2-1、学生实验2-3―讨论、推导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得出离子方程式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回忆并记忆难溶物、挥发性物质等。
第四课时:小组汇报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及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小结―PPT展示已搜集好的各类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的练习题,开展竞赛活动―小结。
第五课时:列举几个化学方程式,分析其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化学反应另一个分类标准: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刨根揭底―本质分类标准:是否有电子转移―制作“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辨析判断训练。
第六课时:(1)物质分类新视角:氧化剂和还原剂。(2)学习从氧化还原角度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建构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写出化学式―找出核心元素―标出化合价―预测性质―设计实验验证―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具体见表4。
表4 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
物质 (化学式) 中心元素化合价 性质预测 检验试剂 (化学式) 实验现象 结论 (方程式)
第七课时:拟列本章知识脉络―学生构建知识间的意义练习―习题训练―引导提升。
(五)预设评估要求,检查、反馈。单元测试卷;学生的课堂回答;单元知识脉络梳理;学生学习感悟;教师教学感悟及收获。
实践证明,践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组织教学的困难,但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是任何单一课时教学设计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投入主动,学的轻松”,有助于实现“寓教于乐”的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R 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 (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 (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吕彩玲.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尝试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8 (11)
关键词 提升 高职商科学生 核心竞争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Vocational Business Students
WANG Ling
(Sichuan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1131)
Abstract To enhance voc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we must rel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determine what kind of teaching objectives, what is the main teaching, design what kind of teaching content, how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how to use in school, enterprise resource teaching, how to achieve reform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mmerce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the problem currently needed to be solved in vocational business school.
Key words enhance; vocational business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1 教学过程与高职商科类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个性、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是学生发展的过程:以认识为中心的多种多样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高职商科类教学过程是商科类高职院校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施过程,是商科类高职院校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掌握商业知识和商业专业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个性,形成一定品德和商业职业素养的过程。
2 高职商科类教学过程与高职商科类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
高职商科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赖于教学过程的实施。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素质和核心专业技能,就要求商科类高职院校打破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教学过程,而是以“项目课程”为主导设计项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习得素质核心点为中心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核心点为中心的专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强化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要“充分利用学院企业和校外合作企业”合理设计项目中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过程考核为重心”检验学生项目完成的效果,督促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核心职业素养和核心专业能力,从而使学生最终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3 提升高职商科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教学过程设计
(1)围绕提升素质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服务于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围绕商科管理类专业学生竞争力提升的核心点即素质核心点以及专业能力核心点为中心确定,一定要符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核心素质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的同步培养,不仅要避免侧重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区别于传统的学科型培养人才目标、区别于单项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完成单项任务人才培养目标。
(2)以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和核心专业能力为主导思想,设置相应工作项目为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习得核心素质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教学目标基础上,打破学科型、单项技能型、完成单项任务型的教学内容设计,而是以项目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完成多个工作任务,而不是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
工作项目的确定,是基于实际商业企业工作岗位中需要完成的核心工作项目而设计,而此核心项目的完成需要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共同完成才能实现,让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训练探索的精神、形成良好工作态度和勇气等,从而习得以专业核心点为中心的综合核心专业技能和素质核心点为中心的综合核心素质,所以在设计工作项目为教学内容时要避免设计成单独的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要区别于任务型设计的教学内容。如在《连锁企业店铺与开发》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商圈调查报告的工作项目的完成,就需要完成商圈调查方案设计、商圈顾客调查问卷设计、商圈调查实施、商圈分析、商圈报告撰写等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来实现,按照完成商圈调查报告的工作项目的实际工作顺序,依次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习得核心专业能力和核心素质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核心专业技能的掌握。
教学中构建“学生为主体”,“学”与“做”合理融合,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改变教师单方面信息输出的教学模式,采取给予学生学习目标与工作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小组独立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复习、主动查阅资料、主动思考、提问、主动讨论,教师只是处于学习和工作项目实施主持人的角色,使课堂和谐、积极、充满活力。特别是在真实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主持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从方案设计、方法与技巧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实践的成果以及实践的心得、评价都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实践过程中指导、答疑,在学生集体评价后进行总结、点评精华。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学到核心专业技能以及培养核心职业素养,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状态。这种“学生为主体”,“学”与“做”合理融合的教学过程,师生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互为朋友,认知上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能够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不仅培养学生“我能做、我会做”为核心点的做出、做好等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以“诚信”为核心点的敬业、互助、亲和、吃苦、进取、机变、自觉学习等职业素养和培养学生心态开放,个性张扬的个性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的同步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素质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设计中,在保留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新以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和核心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①真实实践教学完成工作项目,提升学生核心专业能力。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观,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突出“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以高度真实的模拟企业工作项目为依托,以工作项目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项目中典型工作为任务驱动,紧扣工作岗位职业核心能力需求,进行知识、方法、技能和经验有机融合,实现知识向经验的转化,完成学校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如连锁企业店铺开发与设计课程通过真实的连锁业态、真实开店、真实的学院商圈调查、分析、真实店铺规划设计等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等构建了一个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处于真实开店状态,有效实现了学校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完成工学结合实践项目,从而培养学生“我能做、我会做”为中心的做出、做好核心专业能力。
②团队合作教学,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在使学生灵活掌握核心专业技能时要同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小组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工作项目有利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形成。对于同一个工作项目,由教师提出,由学生组合工作团队完成,要求差生、优生合理组合工作团队,所有团队成员在团队组长的领导下以完成工作项目为中心,集思广益、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差生不能同步跟进实践进程的缺陷,集体智慧设计工作项目工作方案、分解典型工作任务、组织协调团队成员完成,每位组员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各自的实践分工任务,否则小组的实践项目就会停滞。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的实施使学生习得了以“诚信”为中心点的敬业品质、互助品质、责任心、团队精神、自觉学习、思考、创新等核心职业素养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同步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和核心职业素质能力。
③角色参与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在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工作项目的参与者、调查者、设计者,投身到真实工作状态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感悟工作岗位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情感,建立一定的职业认同感。
④重视情境化的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相对于授受式的机械学习,其学习效率更好、学习效果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也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⑤采用职业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职业导向的教学方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有效的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中采取职业岗位导向,按职业岗位成长为序,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获得职业成长中各岗位的核心专业技能以及相应的核心素质技能。
⑥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增加参观教学,弥补学院资源空白,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商业企业的迅猛发展,使进入本区域商业企业越来越多,为学生的参观学习提供了良好机会,借助这些资源优势,弥补学院资源空白,增加参观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评价,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与技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
(4)设置多方位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自觉的参与中提升自己核心职业素质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
设计提升学生核心专业能力有关的比赛,在比赛中潜移默化习得核心职业素质能力。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展专业特色浓厚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活跃教学氛围,创造教学积极环境,“以赛促训、以训强技”,通过竞赛活动强化专业技能的掌握,提升专业能力。竞赛不仅是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荣誉感。
设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专业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中,充分利用校内企业资源、校外合作企业资源,结合教学项目设计与专业关联度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企业中实践提升专业能力并发现核心专业能力掌握的不足且进行弥补,同时感悟核心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5)设计注重项目完成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督促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形成核心职业素质和掌握核心专业技能。
改变以往重视单一考试,轻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设计重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以过程为主的考评体系,可以检验学生“诚信”为中心的核心素质品质以及“我能做、我会做”为中心的核心专业能力。主要是以依次完成工作项目中各任务进行过程考核,也要对工作项目完成结果进行评价。在对项目完成过程进行评价时,不仅考核评价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掌握,而且要同步考核以“诚信”为中心点的敬业、团队、赤苦、互助、责任心、自觉学习等职业素质。这种考核相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自身的超越和突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既看重学生工作中“优秀”表现,也宽容学生在活动中的失误和失败,既鼓励学生追求成功,也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失败的品质。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探析,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项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考评方面进行教学过程的创新,可以达到同步提升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和核心素质能力,从而实现提升高职商科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是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专项研究课题“高职商科类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 GZY12B14 课题负责人:王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