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村级体制改革后,村级经管员被取消,收支财务工作由文书或村两委人员,加之事业单位改革,乡镇经管站合并到农业综合站,在农业综合站设置一个农经岗位履行农经工作职能,全县10个乡镇只有经管人员11人(在职在编5人,兼职6人),全县实行零户统管后,村级财务由乡镇财政所管理核算,村级取消了会计,只设置报账员1名管理村级财务。10月省政府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开展了“村账乡管村用”试点工作,我县盐井镇被列入试点乡镇,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试点工作情况。盐井镇实行农村财务委托3年以来,全镇10个村现已实行了“村账镇管村用”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所有的收支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业务全部实行了电算化管理,已各项资金达17.5万元。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服务机构,落实相关业务人员、办公办场所;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完善了民主管理机制;三是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做到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支配权不变。

(二)试点工作成效。工作关系理顺,增强了财务收支透明度,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村级财务实行“村账镇管村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谐社会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二是通过财产清理和委托代管,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质量,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避免了因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干群矛盾,理顺了工作关系,改变了过去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收支不规范,村干部几乎人人手中都持有现金和白条入账,“包包账”、“片片账”、“流水账”的现象。三是实行“村账镇管村用”后,财务运作程序规范,制度健全,收支透明,有效防止了资金的流失和挪用,提高了集体资金使用效益。四是集体财务业务实行电算化管理,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村务公开提供了真实依据。五是实行规范化管理后,对集体资金的收支、使用、账务处理和财务公开都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操作,监督了集体资产的使用,有效扼制了集体资产流失和新债务。

二、村级财务管理队伍现状

村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工作质量不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随意指定,缺乏规范性操作行为。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人走了之,财务收支情况不移交的现象。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专业知识缺乏。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专业知识缺乏的财会人员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这些人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培训就上岗工作,缺乏应有的财会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不懂得国家农村政策和有关会计法规,根本无法胜任财务工作。

三、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村帐乡代管的顺利推行;进而造成农村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更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帐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

目前。在没有实行农村财务委托的乡镇普遍存在帐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村财务资料保管不善,损坏、丢失严重,导致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有的村甚至连正式的现金日记账都没有,大多用“本本账”、“包包账”代替;普遍存原始单据不规范、白条入帐现象:有的村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不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导致科目漏记、重记、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我县村级大部分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虽建立了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在现实中,不少地方财务收支大多都是村支书或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往往是村支书或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存在着极大的个人主观随意性。再加上事业单位改革后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被合并,人员严重缺编,办公条件落后,难以及时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

(三)资金管理失控、开支混乱

有一些乡镇给村级的资金由村干部领取,导致今天你领取,明天我领取,你领取的你开支,我领取的我开支,没有专人来管理资金,致使非财务人员手中持有现金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村收取现金不及时入账,存在“坐收座支”现金,从而影响了村两委干部之间关系,干群之间的关系,造成资金管理失控、收支混乱的现象。

(四)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缺乏内容

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按规定村级应按月或按季度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据了解这一项重要内容到村级已基本被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不及时;二是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完整;三是财务公开的形式单一。群众普遍认为财务公开是在作秀,满意程度低。

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进一步影响农村干群关系,对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通过盐井镇推行农村财务委托3年以来取得成效来看,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是解决目前村级财务存在一系列问题行之有效管理模式。

四、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是在不改变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统一在

银行开户、统一收入票据、统一会计帐簿、统一核算方法代替村里规范管理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这项工作搞好了,有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搞好村务公开,农村的干群关系就会好起来,让百姓就放心;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创建和谐社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改革管理模式,建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以乡镇为单位,依托乡镇农经站、财政所、统计站设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在确保不改变村社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的前提下,由村与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签定委托协议书。服务中心设置审核、会计、出纳三个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的管理模式。乡镇服务中心按村分别建立帐簿,分别核算财务收支,统一核算管理所辖村级财务收支业务。

(二)严格审批各程序,规范财务处理流程。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取得有效合规合法的原始凭证,将凭证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再由村集体组织负责人审批(300元内的),300元以上由两委负责人共同审批,1000元上的由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审批,月未、村报账员将全部发生经济业务汇总向委托服务中心报账。出纳根据原始支出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会计根据收支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按要求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改变传统手工记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制度、财务支出审批制度、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借贷款担保管理制度。并将制度制作上墙,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规范化运作管理。

(四)加强内外监督,杜绝不合理开支。村级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经小组长签字盖章后才能报销,有效地杜绝不合理、不必要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并且每个季度将村财务进行公开,坚决杜绝半公开、假公开等现象,接受群众的监督。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制度;委托;监督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以此来提高农村对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资本管理标准,制定合理的资源发展规划,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以此来有效的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复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

当前基层农村在收支过程中,财务票据手段缺乏完整性,白条现象十分普遍,正规发票较少。而且所采购的物品清单缺乏明细,存公款私存及私用的现象,三资工作缺乏透明性和全面性。

2.资产管理与处置缺乏有效监督

农村资产资源具有特殊性,而且很大一部分行政村并没有将资产资源纳入到村级财务统一核算中来,这也导致资产资源在日常管理和处置过程中缺乏民主性,不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决策流程不科学,因此导致集体资产资源大量流失,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部分经济承包合同签订过程中程序不规范,这也导致产权不清及权属争议现象时常发生,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的社会矛盾。

3.“三资”台账设置不完善

当前农村三资台账设置不完善,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而且农村集体组织家底清,债权债务不明问题一直存在,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存在应付现象,对于一些资产和资源没有进行书面登记,资产处置时不按处置程序进行,存在呆账坏账长期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在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为了有效的提高资产、资源及资金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则需要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工作者的行为,并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标准和收支决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对年度财务收支标准进行规范,加强农村基块垒组织建设,强化对资金的图片紧夹,加快推动农村财务收支、民主理财、会计核算和财务公布等内容的规范化管理进程。在农村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招投标制度,规范开标和中标的内容,对招标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掌握。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管理,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建立农村会计委托机制

在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农村会计委托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会计委托管理流程,努力提升农村会计复核中心的管理水平,实现对资金的有效核算和规范化管理,规范资金、账户及票据等内容。制定科学全哽的农村会计委托流程,做到审计分离,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为提升农村三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3.加大对农村三资的监督力度

一要审计监督。加大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审计监督,在具体审计工作中,要对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作为基础,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农村财务审计和专项审计,对广大农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及时公布。在具体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对农村集体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资产承包租赁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及全面监督。对于村干部任期和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审计要作为审计的重点,及时向广大农民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群众的有效监督,审计结果作为基层村干部评价及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要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农村“三会两公一评”(“三会”即“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两公”即村财收支明细在镇村两级财务公开栏、宣传栏公开;“一评”即监委会成员与民主理财小组共同理财评议票据。同时通过阳光理财、清产核资等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让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开展财务收支合理性、票据真实性、程序规范性等方面的审查,监督村级权力的正确行使。

三要社会监督。加大农村财务公开的力度,对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和公开类别进行不断拓展和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村内公开与村外公开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公开结合、网上与公开栏公开结合,从而更好的对农村三资进行公开,使群众能够对三资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广泛接受不社会监督和质询,在保障群众参与权及监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三资管理的水平。另外,建立农村定期咨询和约谈制度,由基层农村负责人面对面解答群众对财务收支的疑虑,强化村级财务民主评议;重大问题由乡镇纪委对村级责任人进行约谈,帮助农村干部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引导和支持农村负责人放心大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对于农村“三资”管理既是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近几年农村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农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运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农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农村经济发展、财务管理和集体项目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农村综合发展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

[1]冯云忠.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33(8).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开发区将财政财务管理、经管审计工作纳入财审局统一管理。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等实际,结合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托管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农村合同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农村财务托管暂行办法》,配套实施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日常开支备用金管理制度》、《农村日常财务处理程序》等等。通过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托管中心及村级报账员的主要职责,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财务大额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等,使全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规范化轨道。目前,开发区已将除有经营收入的14个村外的123个村财务管理全部纳入托管,对所有村的土地租赁、建设征用款项实行了专项托管制,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安全完整。来源于: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源于: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来源于: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秣陵街道拥有地域面积185平方公里,街道下辖21个社区,4个村。2012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财政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20.6%。2012年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6963元,增幅达15.6%。2012年社区(村)实现可支配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4%。近几年来,街道始终把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来抓,全面推行了财务、资金“双代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制度。同时大力规范财务行为,完善财务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使秣陵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效促进了街道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1年获得南京市农村财务管理先进集体称号,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改革管理体制,推行财务、资金“双代管”

秣陵街道把原村、社区主办会计改为报账员,具体负责备用金管理、原始支出发票的初审、收入款项的上交、当月财务收支凭证的管理、资料整理及向村民理财小组报告等工作,撤消了社区(村)出纳员、保管员等职位,大力压缩村级工作人员职数。街道会计服务中心根据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了出纳员、记帐员、复核员、档案管理员等职位,全面负责所村、社区的财务、资金管理、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微机录入、会计报表编制、信息反馈和档案管理等工作。改革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撤消了各村银行(信用社)账户,改由会计服务中心统一在银行开设统一账户,分户核算,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报账会计的备用金进行管理,严格限额,监督报账会计及时结账,不得坐支。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

秣陵街道在原有的农村财务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根据需要,对一些财务行为和财务支出出台一系列的办法的细则。具体的制度有《秣陵街道村级财务收支制度》、《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办法》、《村级招待费用支出管理办法》、《招商费用管理办法》、《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干部报酬管理办法》等,将这些制度发放到各村、社区,并在会计服务中心显要位置进行了张贴。建立了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集体经济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增强农村财务制度的严肃性,使街道的农村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按规办事”。

三、创新工作方法,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

街道整合之后,秣陵街道会计中心配备了11台电脑、6台打印机、2台刻录机、1台复印机,同时购买了太阳软件公司的财务核算软件、用友公司的出纳通、票据通软件,对村级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经过几年来的运行,目前会计服务中心对社区、村财务已完全采用电脑记帐,彻底摆脱了传统手工记账模式的记账效率低、差错多、核算不规范、资料保存不完整等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运行状况良好。现在25个社区(村)的出纳资金出入、会计凭证录入、明细账、总账记入到报表的报出通常要10个人干的事,现在3个人就完全可以完成。这样不但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月5号左右我们就能将财务报表及时汇总上报街道领导,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四、严肃财经纪律,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

财务收支先收后支,坚持以收定支、合理安排;先审后用,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后方可使用。首先,加大支出票据审核力度,严格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要求所有支出发票必须具备经手人、证明人签字,对必要的支出发票要有相应附件,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票据进行退回处理。同时超过1万元的大额支出必须经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批准,严格遵守“先报事,后用款”的原则,真正意义的变事后审核为事前监督。其次,规范票据管理,实行收支分离,杜绝收入不入账现象的发生。目前,各社区、村的使用的收入票据一律在会计服务中心领取,每次限领一本,票据专人管理,社区、村开具的每张收据在资金到位后必须由会计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签字证明方可以旧换新,从而在源头上对收入进行了监督控制,规范了管理。第三,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村、社区自行建设的工程超过5万元,必须由街道审计办出具审计报告并开具正式发票方可报支。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实行专项审计。

五、强化制约监督,规范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理财

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山东莒县;招贤镇

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农村稳定与发展。随着村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了解村务状况,要求增加财务收支的透明度,这就要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力度[1]。自2008年起,莒县招贤镇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举措,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农村财务审计,使全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1加强票据管理

农村收款收据是确定农村经济收入行为发生的原始凭证,是财务收入的法定凭证,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始凭证。因此,乡镇经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对收款收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票据的领用登记和使用销号制度,杜绝村集体滥用收据的现象。目前,全镇81个村全部使用县经管部门统一印制的编号票据,镇经管站并对票据实行了月初领用,月末销号制度。

2压缩开支,规范财务收支,实行村级重大事项集中会审会签制度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支出缺口较大,按照“合理、必需、从紧”的要求,多渠道、多途径地压缩支出。一是一律取消村级招待费;二是精减村组干部,压缩村干部职数。村民小组干部由村“两委”干部兼任,实行村干部交叉任职,规定2 000人以上的村干部不能超过7人,1 000~2 000人的村干部不能超过5人,1 000人以下的村干部不能超过3人。同时,还规定每村享受定额补贴的干部为3人,即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文书,其他“两委”成员实行误工补贴,村干部年报酬控制在5 000元以下;三是杜绝“三无”原始支出凭证,实行“三支笔”签字制度。每张支出凭证上都要有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理财小组组长的签字,并要明确开支用途,经办人签字及村理财组章,否则,镇经管站一律不予审计入帐;四是完善重大事项开支审批手续。村集体正常生产性开支3 000元以上及300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开支,要先通过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通过,经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同意,镇政府盖章后方可予以实施。做到事前审报、事后审计、先审后支,坚决杜绝先支后审;五是取消村支部书记话费入帐,变话费入帐为定额补助、超支不补、节约归己。镇政府在《村级规范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500人以下的村每月补助电话费50元(不含月租费,下同),500~1 000人的村每月补助电话费80元,1 000人以上的村每月补助电话费100元,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支出19.5万元。六是对村级报刊订阅实行统一管理,不得突破限额,由财政所统一组织收款订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订阅任何报刊;七是科学制定退职干部的经济补助政策。镇党委政府规定,农村干部的退休补助,按在职干部基本工资的比例进行折算[2]。

 

3规范村级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实施会计委托制,实行会计电算化

做到“五统一”,即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账簿、统一记账、统一档案管理、统一财务公开;杜绝了村级账务管理的混乱局面,账目达到月清月结。主要体现在4个转变:一是账目由“浑”变“清”。过去,许多村存在钱账不清、不符等现象。往往是管现金的出纳员常年手里没有现金,只管一些账目和条据,而不管现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手里却常年拿着现金,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不先经过审批就随便花钱,花了钱以后再由村支书或村主任审批,造成了一笔笔事后账、糊涂账。实行财务规范化后,规范了账、表、册、据,使村里多年的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二是财务公开由“暗”变“明”。以前,各村普遍存在收入入账不及时,票据跨年度入账,现金管理混乱,收入往往暗箱操作,财务假公开、半公开等现象。实行财务规范化后,村会计能按时记账,并及时将公布榜张贴到村进行公开,增强了透明度,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三是会计档案由“混乱”到“完整”。村会计档案统一存放在经管站,有利于档案的连续性。四是财务管理制度从“无”变“有”。过去,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行财务规范化后,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通知》,这使会计人员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进一步加强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严把了账前审计关,保障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3]。

4抓好村务公开,促进财务规范化

以农村财务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4]。近年来,全镇坚持先理财后公开,坚持农村财务定期清理,坚持理财人员民主推荐产生,坚持对重点村进行重点审计与民主理财相结合的做法。在公开工作中,重点强化3个统一:一是统一公开时间、形式和程序。镇党委政府规定,每月10号为全镇村务公开日。要求各村在公开前都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老干部会议,征求意见,讨论公开的内容,作好充分的公开准备。为防止个别村在村务公开上弄虚作假,明确规定各村将本月公开的详细内容,报镇经管站审批把关,对内容不具体、不真实的一律不予批准,直至符合要求后才公开。对不符合要求而公开的村,镇党委政府以《简报》的形式进行通报,并纳入村年终目标岗位考核。二是统一公开内容。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的村务公开栏进行了统一的喷制,达到了标准统一,对各村当月发生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进行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种粮直补的发放、一事一议资金的收缴、机动地的发包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村干部报酬等;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帐目。三是统一建立“群众提问栏,干部回音栏”。镇党委、政府规定在公开栏的右下方建立村务公开问答公开栏,群众有疑问在公开栏上提,干部作答复在公开栏上答,内容分为“提问栏”和”回音栏”,提问和答复一一对应在公开栏上。群众对村务工作产生异议、疑问时,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村“两委”提问,村“两委”必须及时在“回音栏”上作出解释或答复。这样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干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5参考文献

[1] 马广志.审计村级财务势在必行[j].中国新闻周刊,2009(46):8.

[2] 许新平.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审计建议[j].现代审计,2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