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概论

民俗文化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概论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湘西民俗;文化翻译;《边城》英译本

一、理解民俗

1、民俗的定义

西方历史上对于民俗的概念存在四种观点: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和传统文化说,其中传统文化说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即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民俗排斥在外。在前苏联,民俗仅指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过去研究得比较多的民俗现象,也主要是民间文学。(钟敬文 1998:绪论4)

美国民俗学家多尔逊(Richard Dorson)1973年把民俗(folklore)的“俗”界定为可用“民间文化”、“口头文化”、“传统文化”、“非官方文化”等范畴来表达的对象。“俗”(lore)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杜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钟敬文 1998:绪论1,2)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由萨克逊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乌丙安 1999: 1)。民俗是各种群体的基本的文化构成,是人们日常的、年复一年的、以至时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的基本活动的文化模式;即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高丙中 2009:导论7)

2、民俗的分类

关于民俗文化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纲目式,按照逻辑以大纲同属细目;平列式,按材料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并列关系。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1999)将民俗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高丙中(2009)将民俗分为三大类8部分: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2)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3)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和民俗观念。

二、民俗文化的英译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生动真实、丰富具体地体现了湘西古朴独特的风俗画卷;可以说离开了湘西民俗,沈从文小说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不难从中找到那属于湘西特有的影子,那里的山清水秀,沉淀着湘西多年文化的风俗民情,涉及到湘西苗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湘西民俗世界,同时也真实鲜活地体现着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将根据高丙中教授的三分法,选取湘西特色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实例,对比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译本,探讨湘西民俗文化的翻译问题。

1、衣食住行

物质生活民俗方面在《边城》中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比如湘西的本土服饰文化以“尚银,绣花”为代表;服饰是精神的外在符号,银饰在湘西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洁白无暇的银质饰器品,象征着苗家姑娘的心地纯净善良,质朴无暇美好,也是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比如食物“烧酒”是与边城的人们形影不离的,戴译作rice wine,金译作clear liquor,“烧酒”是指以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的纯色酒,在西方没有这种酿酒方式,属于中华特色文化,译作wine即葡萄或者水果发酵的饮品勉强可以接受;而liquor指的是烈性酒,一般是蒸馏得来的,酒精含量很高,当地人民生产水平有限,不能制造出如同西方的“liquor”,金介甫的翻译不能体现出湘西人民的生产生活。

《边城》中描写湘西人家的住房是吊脚楼建筑,戴乃迭将其译为house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再现了这种建筑的构造,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真实的图景,认识到当地人民居住环境的特点,再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而金介甫译成dangling-foot houses,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不理解何为“悬挂着脚的房屋”,无法传递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社会习俗

在嫁娶方面,沈从文以天保和傩送对翠翠的求婚向我们展示了湘西提亲走车路和走马路的两种习俗,天保选择走车路,即由他的父亲顺顺做主,请了媒人提了红纸封的点心很正式的到老船夫家里说媒;而走马路就是像傩送那样由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一切由翠翠做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求亲方式,一种代表了封建的最普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而后一种却比较人性化,更接近于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而且更具浪漫色彩。

例: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沈从文 2011: 107)

戴译本:Chess has its rules: the castles and knights have to move in different ways. (ibid: 106)

金译本:In a game of chess, the chariot---the rook---moves one way and the horseman---the knight---another. (Kinkley 2009: 90,91)

“车路”和“马路”源自中国象棋的说法,与象棋中的走法没有太大关联。戴乃迭将其归化为国际象棋中的名称,便于英文读者接受,虽然传达了意义,但多少流失了中国文化特色,不利于文化特色的保留;金介甫采取中国象棋的译法,并加以国际象棋的解释,既利于读者接受,又能保持特色文化身份,两全其美。

3、价值观念

湘西人民拜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当地习俗,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神佑福,年终隆重祭祀。《边城》中船总顺顺为儿子取名就体现了其中的信仰崇拜。

例:由于这点不自觉的死心,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沈从文 2011: 29)

戴译本:He had a soft spot in his heart for the younger, giving him the name Nuosong, his brother that of Tianbao. (ibid: 28)

金译本:This unconscious preference led him to name the elder son Tianbao (Heaven-protected), and his younger brother Nuosong (Sent by the Nuo Gods). He who was protected by Heaven might not be so favored in the worldly affairs of humans, but he who was sent by the Nuo gods, according to local understanding, must not be underestimated. (Kinkley 2009: 28, 29)

戴乃迭直接翻译这两个人名,并省译文中关于人名的解释,这样在西方读者看来,这两个名字仅仅是普通的名字,不会体会到其中深层次的含义,更不会联系到当地人民的民俗信仰上,无疑是没有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再现湘西人民的文化身份。而金介甫的翻译,拼音直译两人名,其后添加解释说明其深层意义,并阐释这种思想的根源,使得西方读者能够体会到当地独特的民族信仰和习气,这样的翻译很好地保留了湘西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总结

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步扩大,民族间的差异逐步减少,容易使民俗的文化特色变得模糊,尤其是如同“边城”之类的处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少数人群文化。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持民俗文化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保持民族文化,首要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 2004)。在民俗的翻译上,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蒋红红 2003),反之亦然。为了避免文化替换和篡改,直译是常用的翻译方法,适当时候加以解释说明。然而,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及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给民俗文化的翻译带来重重困难。明辨文化特色是基础,这样才能确保采取恰当的策略,避免文化移植;联系文化语境,通晓文化背景,再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韵味特征,重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Kinkley, Jeffrey C. (2009) Border Tow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4]李庆本.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J].东方丛刊,2003(2).

[5]沈从文.边城:英汉对照(The Border Town)[M].杨宪益,戴乃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它以其传统、神秘的内容为我们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向体验经济、知识经济的转变,国民对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业成为引领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时代背景下,研究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正面影响。

1.1 提高旅游区人群的生活质量。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旅游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税收,并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前期建设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在供旅游业使用的同时,亦为当地居民享用,因此改善了旅游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1.2 拓宽旅游区人群的视野。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外来人员大量涌入,随之也带来许多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旅游区人群心理上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和接纳能力也逐步增强。世界“全球化”在当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不能简单地认为传统民俗文化一旦进入全球化,就会丧失自己的特色。民俗文化并非一味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也通过全球化过程使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民俗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越能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1.3 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在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民俗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俗文化主体人群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俗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反过来,这也促进了民俗旅游的发展。

2.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

2.1 对旅游区造成文化冲击。当地居民与客源地的游客之间有显著的文化差异,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他们或去简单地模仿外地人的行为方式,以期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或完全抵制,引起主客冲突。还有一些开发商在处理当地居民问题上的不当,更加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仇视情绪,造成了当地社会的不稳定。

2.2 造成民俗文化的变异或消亡。拥有民俗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居住在偏远地区,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而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带来了异地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碰撞。当地文化以其几乎全部内容与异文化的接触,产生当地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消亡。同时,民俗文化本来有其真实性、淳朴性和神秘性的一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但由于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低俗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俗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俗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民俗。因此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就逐渐改变乃至消失,被庸俗化的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环境和意义。然而,当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利用时,就走上了商品生产的道路,必须遵从价值规律。在旅游市场上,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俗文化,成了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它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旅游消费,但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旅游文化商品生产的全过程,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失真,文化底蕴不足及文化再现偏颇,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消失等结果。

2.3民俗文化生态受到不良影响。旅游区的文化生态最明显的特征是多元化,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现代旅游的发展,有改善环境的一面,也有污染、破坏环境的一面,其文化生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大量的车辆和外来人员,排出了废气,制造了垃圾,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 小结

地区的民俗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与关联性。一旦某地的特色文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改革与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方可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正秋. 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M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 保继刚, 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 地理学报,2006, 61(4):401-413.

[3]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4] 杨梅. 杨树喆. 民俗文化一宗亟待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人文旅游资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22(4):130-134.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贸易形成的今天,民俗文化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越来越被广告商所青睐,不少成功的广告案例都系有鲜明的民俗情结。随着广告业的深入发展,在与广告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中,民俗文化自身也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并成为广告业中一种特殊的宣传手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与广告自古有缘,从广告诞生之日起,便与民俗文化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告联姻民俗,可以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文化性消费心理,提高广告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告宣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因此,民俗文化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经济活动中,并成为产品“本土制胜”的有效手段。

一、民俗文化是广告创意的一个切入点

今天,“创意”似乎已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特别是在广告界,广告创意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称:“广告创意是赋予广告生命和灵魂的活动。”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常常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一个好的广告创意就像一个好的艺术创作一样,必须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用最鲜活的民族语言,透过人类共同的心理表层,打入根深蒂固的,深藏在人的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从而达到一种让人心领神会的效果。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俗文化积累丰厚,博大精深,它是广告创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长期以来,民俗文化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成了种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如:孝亲感情、家国意识、尚礼精神、趋吉心理、养生观念等。这种种模式是代代传承保留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精神,是由遗传的力量积淀而成的思维定势。广告依仗它们的影响,借用这种种模式作为广告创意的主题背景,势必有利于增加广告的文化内涵,增进广告与受众的文化沟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民俗文化是提升广告品位的一种手段

一直以来 ,广告的品位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要么是低俗化的倾向受到业界有识之士的大张挞伐,要么是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让广告人不知所从。事实上,大多数广告的受众目标都是普通人,因此广告应当力求通俗。对于广告人来说,民俗文化的巧妙运用可以提升广告品位,在传达产品信息的同时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升华。

中国的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可供开发、利用的东西很多,是广告设计的重要资源。在广告设计中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和品牌个性,恰当地运用民俗文化,把传统的艺术形式,用现代的技术表现出来,使其既富有古朴神韵,又不拘于陈旧的格式;既追求设计的新意,又不忽略民俗文化风格的体现,从而有效地提升广告的艺术品味。

1.色彩的选用。在视觉传播中色彩具有第一性的作用,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唤起人们的情感。成功的广告设计,都充分有效地应用色彩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和烘托、渲染广告的内容。色彩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往往可以真实地再现广告商品的本色、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从而增强产品的真实感,增强消费者对广告的信赖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这个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里,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因素和居住条件的影响,人们形成了对红、绿等民俗色彩的特殊喜爱。例如长虹红太阳,格外“新”、“红”、“亮”的广告,其传播符号是:一串红辣椒、一串红鞭炮和一串红灯笼,宣传目的鲜明,效果突出。所以说民俗色彩恰当地渲染,可以更鲜明地形成产品的品牌情感,从而与消费者在视觉和情感上达成一致。 转贴于

2.字体的设计。字体本身是一种艺术形象,具有美和抒发感情的特性。在设计时不能仅满足文字的可辨性和可读性,还应充分调动文字的内涵来表达其艺术魅力。文字源于图画,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提及:“既是字,又是画。”汉字可以说是物象符号化、语义图案化的典范。在设计中适当运用象形文字,可以使该设计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在包装画面上,多运用象形文字,中国书法、印章及活版印刷字体,既能表现东方艺术的风格,又能强调画面意境和内在的思想感情。比如民间陶瓷的系列包装,其主要画面就是“土陶”两个书法大字,再加上一方朱印,整个包装内容十分充实,苍劲的字体,使人联想到该产品悠久的历史。

3.图形的选择。在当代的广告设计中,对传统图案和纹样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例如图腾、民族服饰、民间寓意吉祥的图案和纹样等。无论是将它们作为底纹,还是主体图案,或是边角装饰,都能给人带来古朴、清新的气息,并具有强烈的装饰感。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借用中国古钱币的形象为中国银行设计的行标及“中银与您脉脉相连”的广告,就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此创意中有机地融入了民俗文化,将古老的铜钱演变成了中国银行的象征,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民俗文化是广告促销的一大法宝

广告“姓商不姓艺”,成功广告的首要标准是促销。世界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说得好:“我们的目的是销售,否则便不是做广告。”的确,就商业广告而言,它是经济范畴的投资行为,投入产出是它的根本属性。在当代社会,公众的文化性消费心态日趋成熟,在消费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一需求,现代广告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民俗文化,给产品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促成销售。

在广告促销中,民俗节日是促销的最佳广告时机。广告者为了能使消费者广泛接受广告,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在广告时机的选择上,常利用中国的民俗节日掀起广告。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在每年春节来临之际,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与春节相关的年俗,例如红彤彤的春联、喜艳艳的“福”字、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等,也都随着春节欢悦的气氛铺洒开来。过春节时人人都希望回家,和家人一起共享欢乐和幸福的时刻,而金六福酒就是抓住了在过春节时中国人的思乡、恋亲、急于回家的心情,适时推出了“春节回家·金六福酒”的广告,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广告促销中,广告者不仅在春节这一民俗节日上大做文章,在过元宵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民俗节日时,商家的广告也一样会蜂拥而上,以至于在现在的节假日中有“假日经济”一说。

广告搭台,民俗唱戏,两者一唱一和,相得益彰。要创作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广告,离不开对广告受众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广告要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一定要借助于人们内心深处蛰伏着的能够左右他们的文化因子,以打动受众。因此,广告应根植于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掘能够引起受众感情共鸣的思想内容,寻求能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诉求形式。从广告发展看,要把中国广告水平推向新高度,造就中国独特的广告风格和气派,以自立于世界广告之林,惟一可行的出路就是实现文化上的超越,而这方面我们又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我们的民俗文化根基深厚,风格独特,她为中国广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她也是中国广告迎接世界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李苗,王春泉.新广告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舞蹈教学;民俗文化

在我国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离不开浓郁的民俗文化内容。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实现民俗文化在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应当全面把握和领会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底蕴,并在全面分析当前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前提下,探索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之路。

一、民俗文化类型与文化底蕴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源自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各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生产劳动、情感相链接,通过富于表现力的人类肢体动作,显现出独特的艺术文化内涵和魅力,绽放出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特色和风格。民族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它与民族民间各地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相关联,具体表现为以下民俗文化类型及舞蹈形式:

(一)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

在我国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耕文化具有最为广泛的受众,具有主导性地位。在历史长河之中分为黄河流域的“栗作文化型”和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型”,另外还有西南云贵高原的梯田稻作文化、刀耕火种的原始文化留存。在农耕文化之中,汉族民间舞蹈与人们的农耕劳作密不可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舞蹈特征,极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灯阵、灯舞、秧歌、花灯、花鼓等。

(二)草原文化与蒙古族民间舞蹈

蒙古族民间舞蹈与草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在辽阔蓝天的绿野之上孕育而出的耀眼文明之光,蒙古族的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牧放生活,是一种开拓性的动态文化,内蕴复合型的精神元素。它以青春绿色以及勇气和活力为文化内涵,形成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也流露出豪放、自信的风格特色,极具代表性的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就有“安代”“萨满舞”“盅碗舞”等。以“盅碗舞”为例,它是一种表演性的蒙古族民间舞蹈,因使用“盅碗”而得名,与金元时期盛行的“倒喇”有极深的渊源,舞蹈舒展流畅、热情奔放,并掺加有“板腰”“圆场”“碎抖肩”等舞蹈技巧。

(三)绿洲文化与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维吾尔族因基地理特征、生活习惯而形成了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的绿洲文化,其民间舞蹈也具有绿洲文化的典型特色和风格,他们的舞蹈传承了西域歌舞宴饮遗风,以“赛乃姆”舞蹈最为流行,它是维吾尔族人民自娱自乐性的舞蹈,舞姿柔媚动人,极具艺术感染和吸引力,表演风格别致,并拥有“晃头移颈”“弹指”“击掌”“快速”的动态中戛然而止的舞蹈技巧,引人入胜。

二、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民族民间舞蹈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民俗氛围淡化,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应当渗透和融入到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然而,我们看到在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之中尚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流露出对民俗文化的缺失现象,具体表现为: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相脱离

在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舞蹈文化理论教学与技术教学存在相脱离的现象,尽管在地方高校中开设了《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等理论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舞蹈文化涵养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但是,因民间舞蹈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技术课教学相脱离,而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使地方高校民间舞蹈的教学存在对民俗文化忽视和缺失的现象和问题。

(二)对民族民间舞蹈动律及体态的文化背景挖掘不足

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和体态是基础,在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应当依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习者可以深入地把握民间舞蹈的精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通常是采用口述的方式讲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体态要领,并适当加以动作示范,这种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普适性和有效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向学生悉心讲解动律、体态要领的过程中,却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内蕴的民俗文化的深层分析和体悟,学习者只是从外表上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动作模仿,而缺乏内在的文化体悟和理解,这就使他们在民间舞蹈学习中出现风格跳偏的现象和缺陷。

(三)突出技艺展示而忽略民俗文化风格的体现

在地方高校的民间舞教学舞目之中,显现出相对稳定、始终如一的民间舞风格,它综合反映出舞蹈表演者的艺术表演能力。在一些民间舞舞目之中,却存在突出技巧展示而忽略民俗文化风格的表现的问题,如:在维吾尔族舞蹈之中,舞蹈表演者充分展示出古典舞技巧“横飞燕”、原地旋转720o连360o旋转、连续原地旋转、连续原地跳转等,没有充分展示出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性,这种对民俗文化的忽视使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困扰。

(四)舞目创编缺少民俗文化内容

在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目创编过程中,显露出脱离民俗文化的问题,使民间舞蹈“现代舞化”,在一些人的观念中被认为是潮流的趋势。我们应当看到,在我们借鉴和运用西方后现代舞的动作编舞方法:动作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还应当以民俗文化为背景和前提,要保持民俗文化原有的、本土的文化底蕴,避免舞目创编异质化。

三、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民俗文化渗透与融合路径

(一)增强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民俗文化自觉意识

在民族民间舞蹈原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要增强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民俗文化自觉意识,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建构和提升:1.树立文化主体意识,明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使年轻人充分认识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夯实自身的文化根基,追索民族魂魄;2.利用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渠道,提升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自觉意识,借助于自成一体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更好地应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坚守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

(二)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在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可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策略,营造浓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氛围,精心创设具有一定情绪体验、以形象为主体的仿真场景,引发舞蹈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角色设置、仪式设置、场地设置的民俗文化场景中,深入地把握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1.角色设计。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不同的民间舞蹈角色的形象和个性,使学生在形神俱备的角色设计中,充分把握舞蹈形态,如:花鼓灯表演“小花场”中的“鼓架子”“兰花”“岔伞”等角色,并充分体会“兰花”角色形象的对爱羞涩、矜持的个性。2.仪式设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仪式性的程序和内容,如:藏族萨满舞中的驱魔、祭祀礼仪;山东鼓子秧歌表演前的祭礼仪式等,从而使舞蹈学习者充分体会到民间舞蹈中内蕴的文化底蕴。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民间舞仪式有直观的了解,从而较为真切地感受到仪式中内蕴的民俗文化心理。3.场地设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不可忽视场地设计这个文化因素,如藏族民间舞教学就可以搭配神秘、凝重的灯光效果、背景音乐、LED背景画面等,并拍摄一些实地采购的场景,营造出藏民“朝拜”时的宗教色彩与气息,较好地实现民间舞蹈表演舞姿与民俗文化氛围的完美融合与渗透。这种场地设计方式不仅可以使学习者深入体会舞蹈的肢体表现力,而且可以激发学习者对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心理认同感。

(三)舞蹈服饰及舞蹈气质上的民俗文化渗透

在地方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舞蹈服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重视舞蹈服饰的选择,要使舞蹈学习者充分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特色和风格,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民俗文化内容。如:藏族舞蹈可以穿上长袖袍子,感觉双臂松弛下垂的体验以及脚撩袍子时“似绷非绷”的感受,进而全面把握藏族舞蹈的动作要领和民俗文化风格。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舞蹈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方面的学习,要使学生充分感知和体悟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文化精神气质及审美内涵,充分展示出民间舞蹈的精神风貌。如:东北秧歌舞蹈就突显出我国北方地域人民特有的浓烈色彩和意趣,通过眼、俏、幽、稳、美的动作韵律特色,感受东北秧歌舞蹈的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特色,充分展示出东北秧歌舞的气质和独特韵律,深刻体悟东北秧歌舞内在的审美内涵。

(四)更好地实现民间舞的创编

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应当具有求知探索、积极上进的精神,在进行民间舞创编的过程中,理清不同民族民间舞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研习民俗学、文化学、美学等知识。积极进行田野采风,获取民族民间舞动作元素,挖掘民族民间舞的民俗文化深层的文化意蕴,使高校民间舞创编更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和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要有清晰的认知,坚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精神气质和民俗文化内容,实现民俗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和融合,引领舞蹈学习者更为深刻地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李娜.论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03).

[3]潘博.民间舞课堂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2,(05).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18-02对外汉语教学从宏观上着眼,既包括语言要素教学,也包括文化要素教学。而其中文化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日常交流,同时也是学习语言要素之后具体运用与实施的重要方向。因此,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近年来也倍受广大学者以及师生们的关注。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文化教学内容当中的精华,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民俗文化教学研究不仅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另一方面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同构成交际背景,可以对语言输出、语言运用以及交际的顺利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督促其进行有效的汉语学习。

一、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初探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经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及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习俗,而中国作为具有悠久文化积淀的大国,更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在宏观角度包括以下范畴:农村及城市民俗文化、古代及新生民俗文化、口语相传及物质资料民俗文化。而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可以概括为:物质民俗(重点包括饮食及服饰民俗)、社会民俗(重点包括岁时节日及娱乐民俗)、精神民俗(重点包括信仰及艺术民俗)和语言民俗(主要指以谚语、谜语、歇后语为主的民间熟语)。

民俗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更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各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与积累的文明成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长远的学习与研究具有指导作用。长期使用母语的人们乐于掌握民俗文化知识,而处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尤指离开所在国前往目的国学习语言与文化的人)也倾向于对趣味文化知识的接收。因此,建设好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这门学科,不仅可以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体系,更能使得中国文化迅速拓展到世界各地,使得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在研究与探讨过程中,笔者更是通过对高校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统计数据,从而更为直观地总结与明晰应该从何种角度、以何种程度、用何种方法来进行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其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想要学习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也表示愿意专修或选修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他们表达了更为接受多媒体、影视以及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并也希望可以深入实践,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他们对于民俗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生词过多,文化差异过大等均表示了担心与忧虑,这也为我们将要进行的民俗文化课程设置的安排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总之,这样的调查结果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实际指导,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人员有所启示。

二、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实践

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遵循以下重要原则:首先是广泛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其次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再次是适量性与适度性相结合。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应从民俗文化包含的方面着手,进行经典的教学示例。比如:

1.服饰民俗:除了介绍我国古今服饰特点及种类之外,还应该将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遇到的民族服饰加以重点强调。“旗袍”是民族服饰中颇具特色的一项,教师可以大量地展示相关服饰图片,而后从“旗袍”二字着手介绍其来历、特点、种类以及民族寓意,指导与解答学生疑问。

2.饮食民俗:除了介绍我国东南西北各地方的餐饮特色之外,还应该向学生传达“菜系”之说,这是了解中国饮食最全面,也最权威的途径。因为不同的美食几乎被囊括在了这八种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中,这种“总―分”的介绍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识记。其中教师也可以现场演示“包饺子”的全过程,寓教于乐,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感受学习民俗文化的乐趣。

3.居住民俗:除了介绍我国因不同自然环境而呈现出的不同居住方式及建筑特色之外,更要以图片、纪录片以及影视作品进行相同居住习惯的整合以及不同居住习惯的区别。其中,更可以以北京“四合院”这样的特色建筑示例,一方面讲解此建筑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传达出中国和谐、统一的民族理念。

4.岁时节日民俗:除了介绍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的具体分布时间外,还要介绍在特定的节日中,人们会有怎样的庆祝方式,以及此种庆祝方式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莫过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可对春节中长辈和晚辈之间互赠红包、拜年、贴春联等习俗传递给学生,使其学以致用。

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更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如何将直接法、视听法、认知法、功能法以及自觉实践法巧妙地融合,然后加以应用,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量,更是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估。

三、民俗文化中语言教学的功用

对于民俗语言的良好掌握,一来能有效地增强识别其他语言类别的敏感度;二来更能有效化解文化冲突带来的语言冲突,有效地克服语言障碍;三来可以避免语用失误,为进行跨文化交际扫清障碍;最后,纯熟的民俗语言的理解与应用,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谈话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交际能力。

民俗语言教学内容共分为四大板块:

1.语音教学:作为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民俗文化,语音表达最为特殊的还要属北京语音。其重点也在于学生对轻声及儿化音的掌握。例如,“背心”“独门独院”“铺盖卷”“月份牌”“笔尖”等词,本身不带有“儿”后缀,但实际交际中,尾字后要进行“儿”化的处理。再如,“饽饽”“烙铁”“爷们”“爱人”“点心”等词,则要将尾字读成轻音。

2.汉字教学:遵循“部件法则”,教师应对汉字进行归类总结与详细讲解。例如,服饰民俗中“袍”字的出现频率甚高,而“袍”字中“衤”旁是与衣服材质有密切联系的,它表达的是这个字的意思,其另外一半“包”则表示了这个字的读音。这样一来,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字意与字音,并有可能指导今后的汉字使用。

3.词汇教学:词汇较汉字难度稍高,但却是由汉字相互组合而成,因此了解大意并不困难。例如,民俗语言中会经常接触与“洋”字相关的词汇,“洋枪”“洋火”“洋画”“洋蜡”“洋伞”等,由于“洋”可以解释为“外国”,所以再加之后面的字的意思,本词便不难理解。而学生今后再遇到这样的词,也能较为轻松地明白与辨识。

4.熟语教学:民俗谚语、歇后语是最具趣味性的语言形式。例如,谚语中的“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以及歇后语中的“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等等,这些语言生活气息浓郁,因此学生容易也愿意接受。将生动有趣的词语运用到生活中,也是外国学生在异国学习的一个重要收获。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的研究脚步不会停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真知。同时也坚信,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会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与探索下,日益完善并成就辉煌。

【参考文献】

[1]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