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财务管理制度汇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精河县农村集体资产现状
精河县现辖4个乡镇(3个乡、1个镇)、55个行政村。截至2012年底,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累计总额5433万元,债务累计余额为3315万元,债权累计余额为3422万元。2012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341万元。其中,当年无收益的村共有14个,占25%;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有21个,占38%;年收入5―10万元的村共有7个,占13%;年收入10―20万元的村共13个,占24%。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有四个渠道:一是集体土地承包收入;二是国家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三是经营收入;四是其他收入。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精河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管理。村会计由村委会聘用改为委托乡镇会计。2009年开始,全县乡(镇)陆续辞退了原来聘用的村会计,成立村会计委托中心,各村委会与农经站签定会计委托协议,由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担任各村会计,每个乡镇村会计较之前减少4人左右,每个村集体相应减少会计工资支出3000余元。2010年,全县4个乡镇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55个行政村的财务已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
二是加强会计业务规范化管理,强化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村统一设置规范的账目、账簿,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由专业财务人员记账、管账,各项收入必须开具正规票据,收入及时入账。各项支出严格按照财务开支审批程序,对不符合程序、不合理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全县农村统一使用由县农经局制定的《村集体资金审核单》,在原始发票上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手人签字盖章后,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在审核单上盖章(签字)并签署意见,再报乡(镇)领导审批。
三是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的具体责任人,按规定由核算会计定期公开各村的经济业务,并保留公开底册。村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每季度对本村所发生的业务和经济往来进行民主审核。
四是加强对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购售公开招投标制度。逐步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新的体制,制定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和日常考核标准,建立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明确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范围,对农村集体资产转让、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招投标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集体资产效能,实现集体资产的优化配置,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五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强化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
六是加强农村集体债权债务的动态监控。结合国家有关化解村级债权债务相关规定,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全县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制度,并严格控制村级债务的新增。
二、当前农村 “三资”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实施后,精河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一直推行“村有乡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村集体“三资”及财务由乡镇农经站统一管理,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归村集体,农经站为每个村分别设立会计账户,统一管理核算。村集体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所有收入必须先入账再支出。所有收入必须开据收款收据,所有支出必须经过理财小组、村主任和书记、包村领导、农经站等“四级审批”分别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账。全县四个乡镇55个行政村的财务已全部纳入了乡(镇)电脑管理,已实现了村账乡代管县监督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集体“三资”登记台账不完整、不全面。资金、资产相对好些,而土地尤其是“四荒”地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造成“三资”底册不清、管理混乱。
二是财务制度执行不严。如部分村支出不按时报账,造成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现金余额超出了所规定的限额;个别村干部财务观念淡薄。
三是各村或多村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账实不相符现象。
四是资源台账管理不完善,对集体资源的发包合同不规范,期限过长。
五是合同签订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书面合同少,口说为凭;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
六是少数村财会人员素质低,责任心差。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农经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明确农经部门的执法主体资格,从根本上解决工作无经费、人员不专职、查处无权力等问题,解决好机构与职能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是从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堵住集体资产流失的漏洞。同时,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狠抓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的程序、内容、时间,着力解决思想认识不足,组织领导不力,制度建设不严的问题,真正把财务公开作为一项“阳光工程”来抓好落实,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保证群众对公开内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是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不断创新赢利模式,创造新的赢利点,增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收入。对集体原有和新建的厂房等固定资产,除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以外,也可以采取合作、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项目开发和企业经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集体带来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荒地、荒滩、荒水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发展各种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增加集体收入。
参考文献:
1、《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2、《博州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调研文稿汇编》2010.12
年初,我局就将“五型机关”建设纳入全年全局的重要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持之以恒的推进,着力培养一支党性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把此项工作列入对科室(队、中心)目标责任制考核。局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全面抓落实。一是落实学习长效机制。坚持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二月一次学习制度,坚持局机关干部每周一学习制度,坚持“”制度。党组中心组成员每人做到“六个有”,即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有专用笔记、有学习体会文章、有个人学习小结。二是加强学习阵地建设。今年来我局学习的硬件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年初落实学习经费用于加强学习阵地建设,《大数据》、《统计实务》、《调查数据分析》、《统计法规汇编》等一大批书籍充实流动书屋,丰富了精神生活。三是丰富学习形式。除了原原本本地组织好学习会,我们还通过采取局领导上党课、中层干部学习论坛、邀请市党代表王国先讲课、网络视频专题教育、学习讨论、以考促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积极参加省局、市局统计演讲、征文比赛。四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每个科室队都有调研课题,年初确定了四大课题,班子成员一人一牵头,每个干部都参与调研活动,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又通过实践提升理论。五是强化宣传发动。坚持宣教常态化,多次组织主题活动,精心举办“党员活动日”,在白鹤镇红丰村开展“人人年年种树”活动。
二、建章立制,标本兼治,着力推进效能型机关建设,干部工作作风有新转变。
局领导班子一方面发扬好的传统,另一方面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做到既继承又创新。完善了《县统计局财务管理制度》、《县统计局会议安排和严格公务接待工作规定》等,严格各项经费开支审批权限;完善了统计局工作规则,领导班子议事制度,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核制,失职追究制,考勤制度,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加强效能网管理工作,健全网上投诉办理制度,落实专人及时浏览、回复效能网投诉。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人、要求、时限等。每个科室队按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台帐,定期进行梳理汇总。今年综合科列入了县重点单位监管,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管理和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推行政务公开,以公开评议强化民主监督,以失职追究制严肃纪律的制度运行体系,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统计行风更加提升。同时,积极承担县纪委监察局关于对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
三、围绕中心,强化服务,着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统计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是加强调研,不断深化分析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局领导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带领干部深入乡镇、企业等,就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展开调研,陪同省、市局和县领导到企业、社区、农村调研23次,局里下基层调研50多次,并对全县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分析数据背后原因,撰写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统计分析,提升了统计服务层次。今年以来共编写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等共计68篇。其中撰写的统计《关于提升“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的建议》获得县委书记李志坚、县委副书记杨胜杰的批示;统计专报《关于2013年前5个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专报》获得县长徐淼的批示,统计专报《从上市(拟上市)企业看我县前5月工业经济发展》获得副县长杨尧生的批示,调查报告《7月份“平安”建设与宣传成效调查报告》获得县委副书记杨胜杰的批示。同时确定调研课题6个。统计分析、调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二是强化职能,努力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参与修订、完善2013年县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搜集、整理、加工和报送督查评议有关数据,全力配合做好每个季度市委、市政府对我县督查评议工作。每月以短信形式在第一时间向县领导发送最新统计数据,及时向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主要统计数据,专门为今年县“两会”编撰了有关参阅资料。三是创新方式,加大统计信息报送力度。为了让领导在第一时间了解我县专业发展运行情况,我局每月将专业生产、经济效益主要指标、专业经济目标进度完成情况,以《统计专报》形式呈送县领导;同时尽力做好为社会各界提供统计信息的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受统计数据咨询1450余人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数1030余人次,现场接待人数360余人次,其他形式咨询数50余人次,月度统计信息通过移动“e”管家向县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发送达5千多人次。我局动态信息省局录用22篇,市局录用69篇,采用量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信息窗”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四是拓展广度,强化经常性统计服务工作。服务“两会”工作继续加强,及时编辑出版《2013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专辑》、《2013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供两会代表参阅。认真做好统计资料月度卡片、统计专报、统计年鉴等统计服务工作,积极提供统计资料,满足用户需求,统计服务范围、形式、内容、层次等都有进一步提升。五是协调沟通,提高为乡镇街道统计服务的水平。利用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的形式加强对乡镇街道、部门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邀请市局吴敏慧处长来我县讲课。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0多次,培训学员300多人次。建立局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工作制度,完善了统计调研联系点,建立了统计联络员制度,抽调8名中层干部挂职“三个街道五个工业镇”,此项工作在省局信息网工作交流平台上作了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局机关上半年到基层开展调研和检查活动60多次,调研、检查单位60多家。利用省统计教育培训中心等专业力量,在杭州开展了一期乡镇领导干部和统计业务骨干培训班,努力提升基层统计人员工作水平。六是培育和扶持统计中介机构。今年委托统计诚信事务所进行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参加培训人数共35人。根据市局和相关单位安排,11月份由中介机构组织全县统计人员进行网上培训。七是在执法中提升基层单位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我局对全县31家基层单位进行统计稽查,共立案15件。在稽查中本着以业务指导为主,惩戒处罚为辅的原则,发现统计员对业务指标理解有偏差的,现场进行指导,并对相关指标涵义、口径、取数来源、统计范畴等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
四、积极创新,力求实效,着力推进创新型机关建设,统计调查工作有新突破。
五型机关建设,创新是第一要务,推进是第一责任,我局坚持以创新推动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是“7上”企业全部实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将企业分散实施的各项调查整合统一布置报表,统一采集原生性指标数据,统一指标的涵义,全面建立便于企业填报、减轻企业负担的统一规范的企业一套表制度。二、服务全县中心工作有新举措。9项市定督评指标全面统筹、逐项谋划;“四大会战”项目实地跟踪、全面监测,项目进程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市局相关领导,进一步认知;市定考核指标未雨绸缪、参谋在先;重要经济指标实时分析、定期专报;统计指导员联系乡镇,从“闭门优势”转向“开门满意”。三是创新住户调查工作。我县的住户调查网上数据采取系统已初步建成,极大的方便记账户的记账上报工作,同时省去报表录入环节,并加强了数据质量的审核控制,实现了住户调查从手工记账到电子化记账、直报的飞跃。四是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服务业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全面启用。对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和服务业小微企业等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建立了我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库,为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和文化产业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五是继续探索能源统计工作。加强对全县全社会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一测算、集中评估。定期对企业及全社会能耗情况进行核算、分析和评估。对定期报表中的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全社会能耗等主要指标进行集中评估。六是改进其他各项统计调查方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样本正式启用。目前新样本运行平稳。完善了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粮食监测样本区调查地块面积核实工作。七是经济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我县三经普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单位基础信息规范化工作和划区绘图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并创新手段:一是建立单位基础信息收集常态队伍,涉及到普查单位基础信息的各部门特设一名联络员,二是将全县611个普查区均打印成A3彩色普查区图,将普查区图以及电子地图发到各乡镇进行实际核查。三是将多个普查小区组成的难以区分的自然村向省、市反映要求空白底图。四是利用直线分割网格化的方式,整个普查区图清楚完整,在全省也是首例。经普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亮点纷呈。一是开通第三次经济普查办公室官方微博,打响“经普”品牌。二是建立三大官方媒体(县电视台、《天天》报社、广播电台)固定的经普通讯员制度。
五、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着力推进和谐型机关建设,干部战斗力明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