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公司已完工epc项目与分包单位的结算,发现目前公司施工成本管理还处于一个比较粗放的管理阶段,epc项目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费用控制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合同外费用随意发生,导致实际施工成本远大于分包成本,严重侵蚀epc项目的整体利润,甚至造成epc项目亏损现象的发生。

2.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公司是由设计院转型的工程公司,从事epc业务年限较短,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机制形同虚设,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管理人员思维还未从工程设计转换到工程项目管理上,导致现场签证及设计变更得不到有效控制,许多可向业主索赔或向分包单位反索赔的资料不能及时搜集,致使epc项目合同外施工成本激增。

二、epc项目中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1.公司管理制度

因公司epc业务是从设计院转型而来,几十年来养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很难在短时间予以转变,部分现行管理制度是延续原有的,个别延续制度存在着不适应总承包业务开展的现象。同时,管理制度的宣贯和学习机制缺失,对业务部门培训学习重视程度不足,绝大多数管理制度都是制定后即束之高阁,造成众多的员工得不到系统的管理制度培训,许多工作未按规章制度实施,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导致epc项目成本的增加。

2.epc项目管理团队建设

epc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项目团队建设成正相关关系,epc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水平高,则成本控制力就强,反之则弱。epc项目管理团队对施工成本控制认识不统一,“重进度、重质量,轻成本”是大多数epc项目管理团队的通病,个别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而无限制地增大富余系数,从不考虑如何在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施工成本,认为施工成本控制只是管控人员的事。致使施工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出现施工成本控制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文件上的局面。

3.公司监管机制

由于公司现行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审计监察力量薄弱、工程审计频率低等原因。造成公司对各epc项目监管力度不够,个别epc项目成本控制存在不合规的现象。同时,epc项目具有周期长、资金多、与分包单位联系密切等特点,epc项目管理人员长时间与分包单位接触,难免有些分包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引诱epc项目管理人员为其谋取不当利益,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公司利益受损的情况未被杜绝。

4.epc项目成本考核机制

在公司已有epc项目中,因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至今未能形成严格的成本考核机制,导致各epc项目成本发生的随意性较大。epc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成本的态度,直接决定着epc项目的盈利与否,而公司的现状是epc项目是否盈利与epc项目管理人员个人的利益无关。因此,造成了epc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极大不确定性。

5.epc项目奖罚体系

虽然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罚制度,但是因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公司现有的奖罚制度尚未起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各epc项目管理团队潜力的作用。现实中,往往是epc项目开始时下达的施工成本控制指标,随着epc项目的推进,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导致epc项目不能完成既定指标,而公司亦无专人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久而久之,造成施工成本控制指标的考核只是一句空话,再无任何epc项目管理团队重视施工成本控制的考核。

6.epc项目风险分析

项目成本控制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因而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epc合同中的一些霸王条款,部分大宗材料的涨价,沙尘、阴雨、大风等天气的变化,以及工程所在地村民的阻工等极易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往往都是风险因素预测不足,未能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通常导致epc项目中工程施工成本失效。

三、epc项目中影响成本因素的管控措施

1.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建立制度宣贯机制。在项目运行中发现凡是不适应epc业务开展的管理制度,及时组织人力进行修改,鼓励大家多对现行管理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对管理制度的认知性。建立管理制度宣贯机制,鼓励员工学习与自身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可行的管理制度学习考核机制,督促大家按制度办事,杜绝不按制度办事的现象。

2.加强epc项目管理团队建设

对epc项目管理团队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团队的成本控制意识,将固有思维模式从设计院转换到工程公司,变被动的施工成本控制为主动。在保证工程质量合格、进度符合业主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施工成本,实现项目的利润最大化,严禁随意地提高设计标准、压缩工期,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的现象存在。

3.强化公司监管机制

健全公司现行的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监察力量,变阶段性的工程审计为经常性工作,加大公司对各epc项目监管力度,杜绝epc项目成本控制存在不合规的现象。同时,加强对epc项目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epc项目管理人员的思想防线,规范epc项目操作流程,保护epc项目管理人员不受侵蚀。

4.实施epc项目成本考核机制

对任何类型的epc项目均建立起成本考核机制,严格实施成本考核机制,强化成本考核机制在epc项目中的作用。同时,将epc项目管理人员的绩效收入与考核结果密切关联在一起,只有考核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才能促使大家认真地对待考核,使考核达到预期的效果。

5.推行epc项目奖罚体系

建立完善、可行的epc项目奖罚体系,借助奖罚体系激发各epc项目管理团队潜力,进而加强epc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增强epc项目的盈利能力。严格执行公司的epc项目考核机制,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严防不考核、不奖罚的情况发生,杜绝奖罚不落实的现象。

6.重视epc项目风险分析

结合epc项目的特殊性,建立起从epc项目跟踪、投标、合同签定、合同履行、合同结算等全过程的风险分析体系,按阶段汇总常见风险分析清单,针对风险分析清单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争取将风险消灭于无形中,当无法避免风险事项发生时,及时应对风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做到风险受控,增强epc项目中工程施工成本的可控性。

四、结束语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专业管理评价体系考核模式一、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1.该课题研究的现状

《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课题,是一个理论较强的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对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人员来说,其应该具有实际操作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从事研究“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方面的工作,大部分研究成果皆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理论研究层面上,而真正较为全面、系统地、结合高校多年来学生专业管理实践经验,并针对高校学生专业管理评价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提出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研究成果。

2.该课题选题的意义

具有填补国内对此问题研究基本空白的学术价值,具有将实际工作经验、教训、建议,提升到科学性、制度化的认识高度并形成科学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对今后的实际操作工作具有理论借鉴作用,同时该目标体系的内容一目了然、简洁明快,便于考察单位的实际操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生专业管理制度中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能够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行们提供实践指导、帮助的作用,也能够促使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诚实守信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微薄的力量。

3.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评价体系的细化方案进行建设与完善研究,形成一个操作简单、科学准确、教学平衡的评价体系,由此学校管理者可以给出在读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表现情况一览表。

具体项目内容:思想政治方面、文明礼貌方面、遵纪守法方面、学习成绩方面、日常生活方面、社会实践方面、实习效果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方面、奖励奖项方面及其它方面的学生专业管理评价体系的考核结果。

评价体系实施的具体依据,在二级指标中的每个项目,可以建立百分制评价指标体系。以“专业技能”两个方面为例,说明具体评价标准并列表如下:

专业基本特色、技能、知识竞赛等,以下列形式加分为准:

专业特色活动、特色技能基本功比赛、特色竞赛(系、院、省、国家级),主要突出个人能力方面,如药学专业的药理和中草药识别知识竞赛、药学材料微观构成数学建模等竞赛方面。以组办机构红头文件形式为准:以国家、省、院、系级做为项目定分标准:国家级20分/项,省级15分/项,院级10分/项,系级5分/项。并以组织者、主动参与者和参加者等不同身份来区分得分系数,再乘以项目标准分值,即为该人该项目具体得分情况。系数分别为:组织者系数为1.0/项,主动参与者系数为0.5/项,参加者系数为0.2/项。

非专业基本特色、技能、知识竞赛等,以下列形式加分为准:

非专业特色活动、特色技能基本功比赛、特色竞赛(系、院、省、国家级),主要突出个人能力方面,如篮球等音、体、美等方面。以组办机构文件形式为准:以国家、省、院、系级做为项目定分标准:国家级20分/项,省级15分/项,院级10分/项,系级5分/项。并以组织者、主动参与者和参加者等不同身份来区分得分系数,再乘以项目标准分值,即为该人该项目具体得分情况,系数分别为:组织者系数为1.0/项,主动参与者系数为0.5/项,参加者系数为0.2/项。

其它方面,各种未尽事宜等。

该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其各项具体指标的操作方法可以由考核单位、部门自行采用相关记分方法,操作或考核时间也是如此。可以按每人每学年/学期期末考核一次,按照百分制的得分情况划分成绩,或者按照五级核定成绩;或者每学年/学期都操作一次,几个学年/学期下来,取总成绩的平均分后再根据百分制的情况核定为五级成绩等。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具备操作的可行性,如果确定了每项等级,最后填入学生的专业考核管理评价体系总表中,即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量化考核体系一览表中,作为毕业生的大学期间专业管理各个方面所有成绩的总评价。

二、“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课题研究结论的形成

目前,在省属医学院校里面,还没有一个学校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考核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进行,更没有见到成型的方案与考核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组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形成这样的一个课题,创新之处也在于此。

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专业领域内从事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多年,通过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省内各高等学校医学类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意见,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信息,从而形成本课题内容的观测点,进而论证、敲定为该“评价体系”内某方面考核的条款明细,确保“评价体系”操作行之有效;将形成的“评价体系”在我们吉林医药学院各个部门进行具体实践探索,根据反馈信息情况再进一步修改量化细则,完善该“评价体系”。课题组成员总结理论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各一份。

三、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努力方向

课题负责人对医学高校学生专业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尽管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但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管理者与被培养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的完善与运行,最终形成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专业学习与考核模式。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总承包 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结构形式也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另外社会对环保节能方面也逐渐重视,促使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内容也需要随着改变并且要有一个更新。施工项目管理控制是一项多层面、全方位的管理控制。工程的质量好坏、安全与否、成本高低等均是项目管理的体现。只有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控制,才能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标,故搞好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是工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目标实现的保障。

下面结合在工程中的实践情况,从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一些见解。

一、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机构,它是由项目经理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组建的、进行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的现场组织机构,承担项目实施的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部应由项目经理领导,接受组织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和考核,并负责对项目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启动前建立,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完成后按合同约定解体,建立项目经理部应遵循下列步骤。

1、根据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任务和组织结构。

2、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目标分解与责任划分。

3、确定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设置。

4、确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

5、确定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6、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应根据项目的规模、结构、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

7、项目经理部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应报上一级组织管理层批准。

8、项目经理部的人员配置应满足现场的经营、计划、合同、调度、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成本、劳务、物资、机具、生活及文明施工等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动态的设置、优化部门,通常一个项目经理部应包括经营核算、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监控管理和测试计量部门。

施工项目经理部实现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核心是项目经理承担实现项目目标责任书确定的责任,它是评价项目经理绩效的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应在项目实施之前,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经理协商制定,应包括如下内容:项目管理实施目标;组织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的责任、权限和利益分配;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管理的内容和要求;项目需用资源的提供方式和核算办法;法定代表人向项目经理委托的特殊事项;项目经理部应承担的风险;项目管理目标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对项目经理部进行奖惩的依据、标准和办法;项目经理解职和项目经理部解体的条件及办法。

二、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

(一)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的内容

1、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规定项目经理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工作内容和要求的文件。通过各项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标准一致,便于管理。

2、技术管理制度:是规定项目技术管理的系列文件,具体应包括图纸会审制度、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文件的编制知审查制度、技术组织措施的应用制度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制度等。

3、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质量管理文件,其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规定、质量检查制度、质量事故处理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

4、安全管理制度: 是规定和保证项目安全生产的管理文件,其主要内容有安全教育制度、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生产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

5、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是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是规定项目资源计划、统计与进度控制工作的管理文件。

6、成本核算制度:是规定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及要求的管理文件。

7、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是规定项目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运输、仓储保管保修保养以及使用和回收等工作的管理文件。

8、现场管理制度:是规定项目现场平面布局,材料、设备、设施的放置,运输线路规划,文明施工要求等内容的一系列管理文件。

还有分配与奖励制度,分包及劳务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等等.

(二)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的方法

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的建立围绕计划、责任、监理、核算、奖惩等内容。计划是为了使各方面都能协调一致地为施工项目总目标服务,它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计划的制定必须有科学的依据,计划的执行和检查必须落实到人。

奖励制度和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计划制度和责任制度贯彻落实,对项目任务完成进行控制和激励;它应具备的条件是有一套公平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有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有完整的监督和奖惩体系。

核算制度的目的是为给上述四项制度提供基础,了解各种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核算必须落实到最小的可控制单位,即班组中;把按人员职责落实的核算与按生产要素落实的核算、经济效益和经济消耗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核算工作体系。

项目经理部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需要建立自己的制度,主要是目标管理、核算、现场管理、对作业层管理、信息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科研评价;人才培养;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197-02

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是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保证。所以,重视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对规范高校科研工作次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3]。

1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高校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完成质量以及经费的合理利用,以及尽量避免科研项目的失败风险。目前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高校与科研机构在高端领域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指导政策调整,都导致高校对科研项目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关系着高校科研的质量。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得重要环节是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和监控。考核过程不应该仅流于形式,而应该切实对比项目立项时的任务指标,根据项目的成果评估、经费审计、社会效益进行考核。但作为高端领域研究,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项目管理与考核制度中应该考虑这一因素,考核过程中不能全盘否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鼓励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的失败。

其次,应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探索有效开展的核心环节。科研工作者在高端领域努力创新,高校的项目管理制度也需要通过研究,不停地深化改革,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作为研究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充分把握当下科研环境的变化,兼顾学校自身的情况,坚持开展科研项目管理的研究工作,积极向兄弟院校、研究所等单位学习,不断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通过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制度上有所完善、在监督中更具灵活性,在实践上更有针对性[4]。

2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激励制度

目前,从表面上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数量在不断的增多,而且层次也在不停地变高,但现实状况是,科研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却还处于比较低效的水平,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在通过鉴定会议后就被束之高阁,没有推广应用,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科技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改革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允许科研成果采取市场竞争、生产实践等自主的方式进行认定。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科研成果质量的重视,以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为立足点,对现行科研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有利于自主研究以及益于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科研评价制度[5]。首先,高校应建立以质量为基础导向的考评制度。目前的考核制度片面地追求课题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部分科研工作者在项目立项阶段比较积极,而忽视了项目的成果质量以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6]。

现下当务之急是高校按照自身的学科特色,简化科研评价环节,使科研评价工作适应科研规律,以提高科研绩效为目标,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制度。总之,高校科研考核制度应适应当下的科研发展环境,在多方吸取实践经验以及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指标体系,适时调整评价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导向作用。其次,改革和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科研工作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为了使有能力的科研工作者能安心做科学研究,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纵向课题以及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需求,高校应根据学校的财政状况,进一步加强科研绩效奖励制度,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很多研究表明,完善的激励制度,能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状态,能使他们从内心努力去工作,挖掘他们的创造力[7]。

3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制度

高校的优秀人才作为高校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高校中的科研人员的学历一般都比较高,并且都期望实现自身的价值,热衷于攻坚克难[7]。当今世界,高校能否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稳固并具有竞争性,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并且善于挖掘他们的科研潜力。总理说过“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应尽可能减少科研人员的负面情绪,同时在薪酬、政策与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改善,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培养优秀人才的体制机制。制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不少高校中“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少青年科研工作者即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待遇仍远不及基本没有科研工程的“老字辈”。竞争机制明显缺失,不少科研人员评完职称后,即便许多年没有科研成果,科研绩效也基本不受影响。这样的现象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氛围[7]。

高校要打破评职称、评科技奖、申报科研经费以及年终考核中的论资排辈,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观念、体制,制定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励有才华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健康成长[8]。科学研究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科研人员需要不停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所以,高校应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的进修提供保障。在制定政策时,鼓励学校的科研人员出国到国外大学访学、与国际专家进行项目合作、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并将出国进修的经历作为优秀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之一[7]。在日常科研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并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院科研工作的效率。比如:对于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教师进行财务培训以及相关科研管理培训;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评审青年科研人员的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书,提出修改完善建议;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鼓励并资助发表高质量论文。

4健全科技信息管理制度

高校科技信息管理主要是管理学校教师的科研信息,包括纵向项目、横向项目,以及教师的科技奖、专利申请、专利授权、论文、著作等。在快速发展的科研环境下,高校的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研成果数量速度明显加快,以前的科研统计、存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为了高效地进行科研信息管理,高校需要立足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科技信息管理制度。高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是科技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高校应在广泛征求该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管理组织结构,构建一套便于教师登记信息、交流科技信息资源,利于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统计、分析科研信息的专业平台。目前,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是控制和操作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角色。所以,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利用科研系统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利用科研系统来服务于科研人员。

5结语

社会在不停的进步,经济、科研水平日新月异,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理应与时俱进。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施,将更好的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营造科学研究氛围,展示高校的科研特色,推进产学研结合,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考文献

[1]周荣丽.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240-241.

[2]张丽娟.浅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科研管理者的素质培养[J].高教论坛,2011(2):98-100.

[3]张喜爱.高校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J].高教研究,2011,29(7):10-11.

[4]陈伟.浅议高校科研项目管理[J].企业家天地,2015(6),111-112.

[5]程璇.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6),82.

[6]周铁水.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J].商业时代,2007(5):63-64.

[7]臧永.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研究[D].湘潭大学,2012.

项目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采集、挖掘、分析、处理、预测,在建筑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收入,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财务管理能够及时的收集和反馈财务信息,并利用有效、及时的财务信息便于企业决策者做决策;其次,及时掌握资金使用并有效实现成本控制,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够及时发现和监督各个环节的资金支出和收入情况,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最后,利用财务分析,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预测,提高建筑企业对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时掌握和控制整个建筑项目的运行状况,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在建筑企业中,财务管理还有其他作用,它构成了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企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水利水电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能力差

大部分水利水电建筑企业的将目标放在企业的生产和工程管理上,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不能准确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部门的会计只是简单的入账和出账,造成了许多经营管理问题,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组织监督不力,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贯彻执行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2. 财务控制力度不够,财务风险较大

在水利水电企业中大多采取项目经理制,总部只对提供建筑发票、收取管理费和提供资质保证方面负责,对于整个项目的财务管理并不重视,集中表现在大量的存货导致资金的呆滞短缺,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格,缺乏相关的赊销催收措施,导致资金的回笼慢,一些资金甚至变成了坏账、死账。部门的责任意识和财务管理意识差,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3. 财务管理方法落后,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方法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水平,水利水电建筑项目一般都是周期长、投资大的大型项目,从项目的立项、投标、启动、执行到最终的施工,验收,都不要财务管理的全程配合,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缺乏全面的预算制度,经常把财务预算和财务会计混为一谈;并且由于财务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失真,整个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很难实现有效的成本的控制和财务风险控制。

三、提高水利水电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加强水利水电建筑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结合财务管理制度设立相应的管理岗位,并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其次,提高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能力,保证制度的执行力,提升制度的效力,并落实各个环节、部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将财务管理落到实处。

2. 制定科学财务管理目标,提高财务控制能力

水利水电建筑企业要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提高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区别,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加强调研,了解各个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决策的科学合理,符合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目标;其次,通过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提高财务控制能力,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企业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审计管理能够提高会计数据的准确性,督促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结合外部审计体系,形成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审计,逐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杜绝财务资金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后,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筑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变化,及时的有效的反馈风险信息,通过有效的措施,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