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危药品;药物管理;医院;安全性

作者单位:450008 郑州,河南省胸科医院护理部

保障患者安全是对医疗机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最重视的课题之一。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发表了《犯错人皆难免:构建更安全的医疗卫生系统》《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 health System》一书,其研究结果令人震惊:美国每年因医疗差错致命的人数在44 000~98 000,在除疾病外的各种死因中排名第一,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1]。用药安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高危药物(high-risk medication)的使用。中国医院协会自2007-2010患者安全目标中均提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但高危药品是近几年才提到,医务人员尚缺乏认识,在管理上急需完善。

1 高危药品的概念

1995~1996 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2]。ISMP 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3]。2003 年ISMP 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物目录。2008年公布的高危药物除原来的19类高危药物外,还包含了13种高危药物。ISMP 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胰岛素、阿片类、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4]。

2 高危药物管理现状

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都建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每所医院都有符合本医院实际的高危药品目录清单。但我国医疗机构普遍还没有确立高危药品的概念,我国内地的医疗机构多数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一些医院有高危药品说法,但概念不一,尚无统一的管理模式[5-7]。卫生行政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加强高危药物的管理,但整体而言,尚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医务人员通常都有高危药物意识,但概念不够明确,如有的医务人员认为高危药品即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的药品;也有认为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国际医院管理标准(JCI)中对高危药品没有强制性规定,医务人员对高危药物相关知识相对缺乏,根据对三级医院98名临床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84.7%的医务人员不清楚高危药品的概念,93.2%的医务人员认为非常必要学习高危药品管理知识。

3 管理对策

3.1 制定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种类和目录 针对高危药品建立医、药、护三位一体的管理组织,应根据本医院具体用药的情况和既往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立本医院高危药品的种类和目录,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目录和干预措施,对高危药品实行规范化管理,并负责高危药物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做好药物不良事件收集和处置等工作,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完善管理制度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对医务人员高危药品知识的培训 医院综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医师、护理人员、药学人员分别进行培训。特别针对直接操作或接触高危药品的医生、药学人员、护理人员重点进行培训。对护理人员应着重培训高危药品常用剂量、极量、用法、禁忌、注意事项、严重不良反应等,使护士掌握更多的药物知识,不再盲目机械的执行医嘱,对有问题的医嘱有能力及时提出质疑,建议医生修改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对新入科的护士加强培训,以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8]。在处理和执行医嘱时加强核对,及时堵塞漏洞。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强化医务人员高危药品风险意识,使其牢记该类药品潜在风险和注意事项,重视风险控制。在给药时,严格执行给药的“5F”原则,即患者对(fight patient)、药品对(fightdrug)、剂量对(fight dose)、给药时间对(fight time)、给药途径对(fight route),以确保正确给药。

3.3 专柜存放 设置警示牌 对高危药品应专柜存放,为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应在高危药品区域内设置黑色警示牌或在药品包装加以区别[5]。对不能直接静脉注射的高危药品, 如10% 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等, 在专柜设置醒目红色标识予以警示性提示。对外观相似的药物进行特殊标记,如10%氯化钾注射液和10% 氯化钠注射液均为10 ml 玻璃安瓿包装, 在其标签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避免错误使用等。

3.4 实行电子处方 电子处方会降低纸质处方的差错,如可避免纸质处方笔迹不清因转抄而犯错;通过对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频率等重要选项值的限制从而提高了处方的安全性;电子处方还可减少医疗及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另外,计算机化能确保临床决策系统的实施,如药物过敏核查、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过高以及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年龄和肾功能推荐合适剂量[4-5]。

3.5 设定高危药品限制措施 高危药物的管理应贯穿于医生开具处方、电脑录入;药师调剂、药物领取;医务人员给药等整个医疗过程。高危药物警示措施可从最大安全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频率、禁忌证、妊娠期用药、严重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环节进行干预,如建立药物最大安全剂量警示系统,设置药物每天最大安全剂量,当医生开出每次剂量和给药频率时,系统会自动计算,若超过每天最大安全剂量时,电脑出现警示画面,请医生再确认或修改处方;对于给药途径不当会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药物进行给药途径的限制,避免给药途径错误导致的差错。

3.6 建立安全使用操作流程 从领取、储存、调配到使用,建立流程图,每个环节严格查对,确保使用安全。

3.7 对患者实施安全用药健康教育 制订高危药品风险告知流程,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向患者告知潜在风险,从而减少因沟通不良带来的医疗纠纷。护士应详细告知患者用药的名称、用法、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或对操作有疑问时提出质疑,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用药后的自我感觉,警惕和询问是防止用药差错的好方法。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发现差错,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 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Health Syste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

[2] PATIENT SAFETY ALERT. 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safety. 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1,3(4):339-340.

[3] 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 [J/OL].The Jointcommission,1999,(11).[2008-11-12]. http//省略/sentinelevents/sentineleventalert/sea_11.htm.

[4] 张波, 梅丹. 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 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1):3-5.

[5] 孙世光,李秀敏,崔杰,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研究.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4):256-259.

[6] 张幸国,饶跃峰,张国兵,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药房,2009,20(22):22-23.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按照**市、**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专项整顿的通知》(长卫基妇发【2011】26号)的要求,我院组织了助产技术专项检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               切实加强此项的领导和组织工作。2011年度计划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会15次,现已开展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孕产妇救助、母乳喂养等相关业务培训12次。增强了医务人员知识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对违反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严重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建立完善了孕产妇急救**、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成立了妇产科急救专家组,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始终坚持整治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

二、               我院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19人。其中计划生育人员7名,助产技术12名。自查中未发现超出考核项目内容开展相应技术服务行为。

三、               统一使用**市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相关医学文书表、卡、册,管理规范。加强了《出生医学证明》和《新生儿出生医学记录》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定期对《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情况进行督查,经检查无违规签证情况,应控制错证率。

四、               我院禁止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我院进行了广泛的医务人员和居民宣传教育活动,自查中未发现上述行为。

五、               我院坚持“支持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禁止向孕产妇及其家属推销母乳代用品。自查中未发现在科室内张贴母乳代用品关高、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及展示、推销或代售母乳代用品的行为。

六、               1.2011年度住院分娩 646 例(其中剖宫产       524例)新生儿死亡 0例;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例,梅毒检测   例;出生缺陷监测报告  3  例;

2. (全年2010.10.1-2011.9.30)新生儿疾病筛查 747 例;听力筛查   189 例;筛查率达93%以上。

七、               以高危妊娠的管理为重点,切实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我院深入贯彻市、区各级精神,加强了督查指导,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认真实施孕产妇规范管理;三是以高危筛查为抓手,把孕产妇高危筛查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落实每位孕产妇初筛评分和高危筛查。对高危孕产妇追踪报告、分级管理;四是引导高危孕产妇提前住院待产,使孕产妇高危管理关口前移,更好保障母婴安康。

八、               我院还向孕妇发放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并在科室及大厅、疗区张贴了母婴保健等宣传教育材料。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         组织管理:我院存在医务人员缺乏,不够相对稳定,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督导工作有待加强。

2、         孕产妇系统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管理面不足和资料不完善的问题。

3、         应进一步完善会诊、转诊和转院和抢救工作,注意妇幼、疾控报表资料的一致性。

4、         助产技术有关设备、药品配备有待完善。

5、         应加强《农村孕产妇救助项目》、《降消项目》、《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宣传教育工作。

6、         控制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率。

以上情况,以上院领导,医务科做好指导工作,做好下一年度的助产服务工作,保障母婴安全。

 

                                  **中山医院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

基层医疗单位加强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实施孕期全程监护,及时发现危害母婴的安全因素,并予以医疗干预,有利于减少孕期并发症,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及产科护理质量,降低孕产妇[1]、围产儿死亡率[2]。

1 一般资料

选取宾阳县辖区内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方法

2.1健全县基层孕妇保健信息登记制度 村级妇幼保健管理人员负责摸清、排查本村新婚人口数、孕产妇人数,每月25日前将准确数据上报乡镇卫生院。乡镇级妇幼卫生保健专干根据各村提供的基本保健信息,建立乡镇新婚随访登记制度,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一制定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登记,直到怀孕,并负责孕前基本检查和孕期科学保健常识的普及与宣传, 敦促孕妇定期进行早孕检查,建立孕产妇专用保健卡,同时将本乡镇辖区内新婚人口数、孕妇数、产妇数于每月27日上报县级妇幼保健单位。

2.2做好早孕排查和高危筛查工作 针对已确诊怀孕的女性,由所在乡镇妇幼卫生保健专干负责早孕检查并敦促孕妇到县级医院进行高危排查,及早发现并干预治疗。完善孕妇保健系统登记管理制度,逐一填写《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指导孕妇正确数胎动次数,对高危因素孕妇进行保健档案专项评分,增加随访次数,定期进行心理疏导,让孕妇安全稳定度过孕产期。

2.3创新基层保健方法,提高农村基层的住院分娩率

2.3.1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产科服务水平,杜绝高危孕产妇在乡镇医院分娩,避免母婴不安全因素发生。严格指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和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审核和发放工作,避免《出生医学证明》乱发现象,杜绝违规发证。规范接生市场准入制度,取缔不符合产科评估标准的医疗保健单位。

2.3.2加强开展基层妇幼保健常识宣传,列举成功范例阐述农村孕妇到正规医疗单位住院分娩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确保母婴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农村孕妇的整体住院分娩率。

2.4 要求县级医院妇产科医师规范行业行为。

2.4.1临产前细致筛查异常情况,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干预治疗。制定科学、周全的分娩计划,临产后全程观察产程,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治疗,细致绘制产程图并记录分娩过程。

2.4.2 观察住院产妇的生命体征,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填写《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中临产前、分娩后、产妇及其新生儿的访视记录,严禁出现任何纰漏。

2.4.3 按照规定认真填写《出生医学证明》,不得出现任何纰漏,严禁违规出具“医院出生记录”,违者严格按照规程处理。

2.5 医院妇幼保健科医师负责产妇出院的相关事宜。

2.5.1 规范填写产妇信息并将产妇信息录入《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及时通知乡镇妇幼保健专干定期负责通知村级母婴保健员开展产后访视。

2.5.2 母婴保健员规范填写产后访视卡,定期将访视卡交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做好儿童保健系统完善管理及计划免疫。

3结果

乡镇辖区内女性自我保健水平显著提高,高危妊娠检出率提高,农村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提高,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不同年份孕产妇死亡率差异明显亦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为辖区内女性提供早期的妇科筛查,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安抚,强化农村女性的健康观念和疾病预防意识,能有效防范高危孕产妇的安全事件发生。

加强产前教育, ,客观分析高危孕产妇的危害性和剖宫产利弊,让孕妇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与特征,稳定自身情绪;保障产时质量,提高上级医院助产水平,实行责任助产,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将每次孕检信息和保健服务信息准确、完整记录在《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并落实随访,纳入个人健康管理档案。

本组研究显示2009年~2012年间,辖区孕产妇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降低,证明完善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措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基层保健宣传与早孕筛查,提高了孕前、孕期的健康教育水平,基层妇幼保健专干和上级医师及时沟通,保障高危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实行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的新做法是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的,能直接促进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保障了基层医疗事业的和谐稳定,提高了产科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农村孕产妇的安全分娩率,有效降低了孕产妇与围产儿的死亡率。鉴于时间仓促,纰漏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李国菊,刘松,于贞杰,侯云荣,李向云.我国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21(02):94-97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妇幼卫生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根据《母婴保健法》及穗府(94)51号文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在原《*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本修正案。

第二条驻区内省、市、部队、企业的医院及区妇幼保健院、区属各医院均应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孕产妇保健的总体目标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将我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围产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保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93%,农村达到85%以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85%以上,农村达到75%以上。

第四条区卫生局是本区妇幼卫生工作是主管机关,负责本区妇幼保健的管理工作,并负责本办法的监督和实施。区妇幼保健院是全区的妇幼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区成立的由驻区省、市、部队、企业的医院及区属各医院产、儿科专家组成的围产协作组,在区卫生局领导下,负责区内围产保健的协调和指导工作,以及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评审工作。区产科抢救组作为对市产科急救中心的补充,主要用以提高我区产科急救能力。

第二章分级管理和职责

第五条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施行医疗保健机构三级网络分工负责。在统一的管理下,充分发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形成自下而上的村、镇、区三级网。村级为卫生站、妇幼保健员和女乡村医生,镇级为镇医院,区级为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级医院。

第六条村(居)委级职责:

1、有专人分管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负责掌握本村(居)辖内(含流动人口,以下同)早孕人数,填写孕产妇登记本,掌握本村(居)辖区内出生人数,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人数及有关数据,发现死亡及时上报,并定期向镇(街)医院妇幼保健医生汇报本村辖区内孕产妇情况。

2、动员本村(居)辖区内早孕妇到镇(街)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并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使早孕建卡率>90%,保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93%,农村达到85%以上。

3、动员本村(居)辖区内孕产妇住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掌握有关信息,及时报告或采取措施,保证本村(居)辖区内不出现地下接生。

4、负责做好产后访视工作。

5、定期参加镇妇幼卫生工作例会,汇报本辖区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6、开展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基本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第七条镇(街)医院职责:

1、积极主动地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掌握全镇孕产妇管理基本情况,承担本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加强本镇(街)高危妊娠的管理,做到专册登记,专案管理。落实转诊制度,转诊时必须要有详细的转诊记录,病情严重者有医生护送。做好高危妊娠的访视工作。

3、负责本镇范围内《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的建立、回收、统计,定期总结全镇孕产妇管理情况,并上报区妇幼保健院。

4、妇产科门诊、病房要求基本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完善产科临床业务管理,开展住院接生工作,严格执行产科各项技术操作常规,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严禁进行任何违反医疗技术常规的诊疗措施。

5、接受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指导和质量考评。

6、有计划的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定期派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7、定期召开村妇幼保健员工作例会,布置、督促、检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在区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负责指导、培训及考核村级妇幼保健员。

8、利用各种时机,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孕产妇保健知识、优生优育、科学接生及住院分娩等方面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第八条区妇幼保健院职责:

1、在区卫生局领导下制定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计划、指标和要求,组织实施、检查评比,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负责本区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的发放、管理工作。

2、在区卫生局领导下,经常定时或不定时的对全区的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检查或督导,指导、培训及考核全区妇幼保健人员。

3、掌握全区妇幼人员队伍技术素质情况,制定不同层次在职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接受下级医疗保健单位保健和临床人员的进修。

4、定期召开全区妇幼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业务技术学习,培训人员,提高孕产妇管理工作质量,协助解决镇、村级孕产妇管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5、负责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资料的统计、分析、质控工作,定期向区卫生局和市妇幼保健院汇报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抓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死因监测工作。

6、执行《广州市孕产妇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及时进行孕期、产时、产后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处理,并诊治、抢救下级医疗保健单位转诊的高危妊娠病人。抓好高危妊娠监护及专案管理工作,落实以高危妊娠管理为重点的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制度。

7、落实院内妇幼保健业务的管理工作。承担部分地段的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任务;开设优生优育遗传咨询门诊,建立遗传实验室,开展各种遗传病的实验室检查。

8、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孕产妇保健知识、优生优育、科学接生及住院分娩等方面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9、针对本区内危害孕产妇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优生优育、遗传病防治等方面,开展科研项目。

10、负责具体组织辖区内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

第九条二级医院妇产科职责:

1、严格执行《广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办法》,提高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开设高危门诊,高危病房,负责对高危妊娠诊断、处理及难产会诊、转诊、抢救工作,接受基层转送高危孕妇待产,必要时请市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会诊或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2、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监督、指导区内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业务管理和质量提高。

3、协助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全区孕产妇系统保健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接受辖内下级医疗保健单位产科临床人员的进修。

4、承担划定地段的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任务,抓好院内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的业务质量,努力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5、对来本院产检、分娩的孕产妇,要认真做好《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的填写工作,出院时通知产妇家人将《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交所在地段的访视单位。

第十条区围产协作组的主要任务:

1、协调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医疗保健单位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配合。

2、定期召开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会议及其他工作会议,检查工作质量,找出存在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学术交流。

3、制定本区孕产妇管理工作的有关业务操作常规和制度。

4、编写、审定有关孕产妇系统保健知识的宣传资料。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区卫生局是本区妇幼卫生工作是主管机关,负责下达年度妇幼卫生工作任务,掌握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有关情况,制定有关标准及制度,负责本办法的全面监督和实施。

第十二条区妇幼保健院必须以保健为中心、临床为基础、指导基层为重点,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负责本办法的具体组织实施及考评,直接对镇(街)医院进行业务指导,直接进行检查及督导,并将检查或督导有关情况报告区卫生局。

第十三条镇(街)医院以自身职责为依托,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接受区妇幼保健院的业务指导及考核,直接对村(居)委妇幼保健员进行工作指导及监督,从根本上保证本办法的实施。

第十四条严禁地下接生。全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及村(居)委妇幼保健人员均应做好对地下接生监督。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各级政府予以奖励:

1、村(居)委妇幼保健员能全面掌握本村(居)辖内孕产妇情况,本村(居)辖区内孕妇早孕建卡率>90%,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标,无非住院分娩及地下接生发生,由镇(街)医院给予50-100元/月的经济奖励,镇(街)政府给予年终奖励。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能掌握分管辖区内孕产妇情况,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标,无孕产妇死亡发生,区卫生局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加5分,给予5000元奖励,同时建议区或镇(街)政府给予奖励。

3、区妇幼保健院在组织本办法的具体组织实施及考评过程中,能定期对镇(街)医院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及督导,全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标,全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区卫生局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加5分,给予1万元奖励,同时建议区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各级政府予以处罚:

1、凡村(居)委辖区内发生1例本地户口非住院分娩产妇的,扣发村妇幼保健员经济奖励20元,凡出现1例非住院分娩产妇死亡的,停发村(居)委妇幼保健人员一个季度的经济补助;凡出现1例地下接生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停发村(居)委妇幼保健人员半年的经济补助,同时在全镇(街)妇幼例会上通报批评。

2、凡镇(街)医院辖区内出现1例非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年终考核扣该院5分;凡镇(街)医院辖区内出现1例地下接生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年终考核扣该院5分,年终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凡镇(街)医院辖区内出现2例以上(含2例)地下接生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除年终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外,年终考核扣该院10分。

3、区妇幼保健院不能做好对镇(街)医院定期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及督导,致使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超标,年终不予评优评先,严重者,由区卫生局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高危妊娠的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母儿生活质量显现出了孕产妇保健的重要性。近年来,虽然通过《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以及《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降低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服务管理项目》等的实施,孕产妇系统保健逐步走向了规范化,但还不能满足广大孕产妇的期望,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进一步使孕产妇人人享有保健,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孕产妇保健工作。

孕产保健管理

孕产妇系统保健实行三级管理,即县妇幼保健院(站)、乡(镇)卫生院、村妇幼保健人员,三级分工,相互协作,互通信息,建立健全系统管理制度、转诊制度等。

使用孕产妇保健手册,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规范》的孕产妇健康服务管理,充分利用孕产妇保健手册,从早孕12周开始建册,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提高产科防治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和残疾儿童出生率,直至产褥期结束,系统管理完成。保证孕期5次以上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并在手册中记录每次检查时的结果及处理情况;在住院分娩时必须交出保健手册,出院时将住院分娩及产后母婴情况填写完整后交还产妇,由产妇交至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以便进行产后访视;必要时也可在产妇出院前将保健手册交于居住地承担产后访视的机构,产妇凭访视机构接受保健手册后的回执办理出院手续,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访视的可操作性。产后访视结束,将保健手册收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详细的汇总分析。

加强高危妊娠筛查、监护、管理,通过保健手册的建立,系统的产前检查,尽早的筛查出高危孕妇,及早的给予诊治,以保证母婴平安健康,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目的。

建立健全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使所有的高危孕产妇均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孕期保健内容

孕期保健要求:对婚后准备生育的妇女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早管理,凡确诊怀孕的孕妇均应列入孕产妇系统保健行列范围,进行孕早期保健指导;对有异常或发现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时检查指导;及早诊治,孕早期应预防病毒感染。

孕早期保健(孕12周内):早孕检查、早孕诊断、早孕建册,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及管理。孕妇应避免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咖啡,避免接触猫狗等宠物,避免接触放射线、农药等有害物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各种病毒感染,患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孕期保健指导,如定期产前检查、孕期营养、劳动、生活、防病等各方面的指导,使孕期可以顺利进展。有些孕妇会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全身不适,这属于正常的妊娠反应。呕吐后仍应坚持进食,可以少食多餐,选择清淡具有营养的食物,注意食用绿色蔬菜。如果出现发热、阴道见红、剧烈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应马上到医院检查。孕前3个月~早孕3个月,依据“增补叶酸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项目”到居住地免费领取斯利安,每日口服0.4mg,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曾孕育缺陷儿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叶酸。孕妇在孕早期应该做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化验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夫妇双方血型、阴道分泌物、梅毒、HIV抗体检测、空腹血糖等,为孕育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人际关系和谐,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宝宝的到来。

孕中期保健(怀孕13~27周):孕妇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餐后刷牙。此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大量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选择性地添加豆类、蛋、奶、鱼、虾、海带、蔬果等,预防贫血和缺钙。此期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与丈夫一起对宝宝进行胎教,有条件的可在当地孕妇学校接受健康教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以保证宝宝平安度过孕期。孕15~20周应做产前筛查;孕18~24周进行B超检查,以排除胎儿畸形;孕26周左右应做糖尿病筛查。如果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血型为A、B、AB型,或孕妇RH血型为阴性,丈夫RH血型为阳性,夫妇双方应于孕16周后进行ABO溶血及RH溶血的检测。

孕晚期保健(孕28周以后):孕28~36周每2周1次产前检查,孕36周后每周1次,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每天定时数胎动,每周测量体重。保证每天8~9小时的充足睡眠,采取左侧卧位,起床时先侧身,再用手帮助支起上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盆浴;禁止性生活。预约分娩医院。

产时保健:住院分娩,可采用陪伴导乐,严防滞产、感染、产伤、出血、窒息等,使孕产妇安全顺利渡过分娩期。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娩出后,予以Apgars评分,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硬肿症等疾病。指导纯母乳喂养,鼓励早吸吮,坚持母婴同室。建立儿童系统保健手册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筛查。新生儿预防接种,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产褥期保健:包括产妇的营养、休息、婴儿的喂养护理及对健康性生活等卫生知识指导,产后进行健身操锻炼,常规访视,产后42天母婴到医院做1次全面的健康检查。高危产妇的访视由乡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实施。

要优生优育,必须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这是全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之,医院妇产科和计生服务站应该定期举办孕产妇保健优生知识培训班,为准妈妈、准爸爸讲解了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的目的意义、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以及孕产期夫妻共同保健知识、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并指导孕妇如何科学度过孕产期和产褥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保障母子健康。

孕产保健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①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开展孕妇及准妈妈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②基层保健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加强基础保健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筛查高危妊娠的能力。③县乡村三级网络和孕产妇急救通道有待进一步健全。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