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面设计初学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平面设计;实训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J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21-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异常繁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发,对平面设计人才需求异常旺盛。因此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也异常火爆。平面设计属于艺术教育范畴,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怎样教给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是我们平面设计专业教师一直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平面设计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实践性
平面设计是特别强调实践性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用实践作品来衡量和评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平面设计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商品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都属于平面设计范畴,涉及众多领域。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和选择教材,挑选设计实例较多、中等难度的教材用之。尤其要善于应用案例教学,以实例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比如在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时,教师不妨给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优秀案例。
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该门课程教学要以实践为主,交给学生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方法。平面设计中涉及到几种软件应用,其功能十分强大,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果只是把知识点记在笔记上,那是空谈。而如果让学生亲自上机,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那就是真正的实效性。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亲自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教学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知识是触类旁通的,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平面设计的知识更是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安排方面,要合理安排平面设计实训教材的学时,保证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可以采取模块教学法,即:
理论讲授―理论实践综合教学―实训教学三步骤。理论在平面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平面设计需要创新的思维,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自于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优秀的、经典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品位都得到了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加理论的方法,比如学习photoshop的使用方法时可以提供一些单品让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实训教学的后期,老师应该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创作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灵活掌握教学模式
平面设计中有几大板块的内容,各个内容的教学要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而长期以来,平面设计教学多数是模式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模式适合于最基本阶段的教学,而对于后期稍难一些的实训内容,则可以采用另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即示范操作――演示互动――学生自主实训三个模式。
示范操作模式:这是针对学习之初,学生基础教薄弱的时候所采用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传统教学的一种,比如软件基本操作的内容,简单的,容易操作的实训内容,将其作为实训点的重点内容。教师讲的一些操作供学生模仿,使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演示互动模式:学生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自己可以创作作品,这时的教学内容相对要难一些。所以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和老师工作互动,切磋设计经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效果图、制作流程、动漫创作、照片处理、广告设计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平面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就一些优秀作品的创意进行大胆探究和交流,对一些富有创新特色的设计进行鉴赏。对设计流程及知识点进行交流和互相演示。
学生自主实训模式: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设计经验和技能,离开老师的指导也可以进行单独的设计实践,这个时期,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入实训的自主阶段,教师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一些练习题目,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提出独具个性的创意,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平面设计是一种创新的产业,没有创新的意识无法做出优秀的作品。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是实践操作能力,也是理论知识丰厚的积淀。因此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形成创新能力,是平面设计教学的大事,需要老师认真对待。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教师就是培养人才的工作,能够培养出创新能力超强的人才,将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总之高职平面设计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核心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学到扎实有用的平面设计知识和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平面设计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走出学校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姜自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教育.2008(10):173.
[2]刘薇.关于平面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55-56.
关键词:影像拍摄、平面设计;关联性;共生
引言
当年胶片摄影可能条件没有今天软件处理那么省事,但内容其实一点也少,当年亚当斯就被称为“暗房大师”,他对于图片的再处理非常精细,处理手段也不同寻常,这些都是二次创作的过程。而今天我们有了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省去终日处于不见阳光和药水味道的环境,在明亮的办公环境中进行图片加工处理;至今也还有少数的专业人士还在坚持传统的胶片拍摄和暗房处理手段。
1什么是艺术摄影
摄影在基础阶段,最常用的:①“构图”;②色彩,这在大家静物和风景写生时,色彩知识也没有少讲;③黑白关系,如果光线基调运用不对,可能就会出现‘立体缺失’的作品。而这些美学基础知识从开始其实就是判断你按下快门那一霎那后的图像效果了,至于硬件设备,一般很快就会掌握的,熟练后,起作用的是作者对于对象内容的选择和审美判断,这也决定了你作品的品味和取向。从事设计方向的设计师应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它可以提升本专业的审美修养和专业知识饱和度。
2艺术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艺术摄影是作者主观映射美学元素与平面影像创作过程,一般均尽力创作出‘大美’的作品,很多艺摄风格实际上也在沿用绘画中的美学元素;运用虚实效果的夸张,主题往往追求手工描绘的细腻风格。黑白线描的滤镜,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钢笔素描的表现,肌理质感的真实,甚至超越超级写实主义的细节,有时也成为画家再次创作的素材。应该说现代摄影的表现能力随着软硬件的升级功能确实已经变得很强大了,同时它也具备了批量复制的特点,符合设计到市场的规律,当然由于可以复制的原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的降低,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能等同,这也由作品的定位所决定。再谈谈平面设计的训练,平面设计也需要以上的基础,美学基础要素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绘画开始的,从这几年的行摄实践发现,即使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人通过摄影训练一样可以掌握构图色彩等美学基础,笔者发现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穿插在设计学习中进行,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过去画素描单纯在一张纸上反复推敲,容易使初学者产生枯燥的情绪,包括色彩和黑白关系的训练,尝试用摄影方式与传统方式交叉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一项技术是不能取代的,就是造型的训练,在这点上,素描手绘更直接和具体,因为初学者对于外观轮廓的把握在“自然风景”中可能是无法掌控的,风光是那样的自然,即便取舍也会有很多局限存在,那么只有手绘更加直接和简练,同时连带进行构图,色彩与黑白色调的训练。在局部细节描绘上,传统手工绘画方法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训练方法上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在设计作品和产品效果的表达上技术共生。
3影像与图像处理的特点和关联
谈到图像处理,从设计专业而言,一般都开设平面图像处理的课程,因为即使产品设计,也需要从平面的角度认识立体的,脱离平面的立体也是不实用的。那么纯粹的平面处理一般都避不开PS软件,而该软件对于影像调整有其专用的外挂软件CameraRaw,这两个在工作中可以交替使用的;平面设计的图像处理是对于调入其画面中的影像图片进行前期处理,用CameraRaw进行影调处理再转入主软件PS进行二次设计处理,尤其对于光线的处理,必须在影像挂件CammraRaw中完成的,这样完成的图片质量会更高。作为现代摄影来讲,不做后期的作品是自然的,没有感染力的,不是艺术作品,这已经称为圈内的共识;摄影后期操作过程与平面设计处理有时很难分清,摄影师如果对于矢量图,滤镜,蒙版,图层等技术融会贯通的话,后期将会如虎添翼。对于设计师来讲掌握影像软件,将会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动性。所以说,图像处理对于平面设计而言那就是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的设计已很难分清造型与图像编辑处理的界限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摄影后期图像处理对于摄影则是再创作的过程,分量甚至占到70%;平面设计大都也建立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了,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摄影和平面设计对于技术的共通点。但两种软件技术因目标的不同而不能互相取代,而在各自发展中是可以共享对方的优点的。
4分享各自的优势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从前面提到拍摄与平面设计的关联,要进一步地去研究与分享各自的特色,发挥好两者的优势,最终提升设计师的技术水平。审美的学习与理学的区别就是不可测量,由于现代的生活节奏和信息量的爆炸,使学生们的耐心有了极限,传统绘画中均衡对比的训练都需要在完成对于造型要素的表达后才能体现,有时候作品完成后,还是没有把握好构图和色彩,那么下一次还需要从头进行,这有些浪费时间,即便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构图训练时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修改调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比较面相对较窄些,无法与好的作品做比对,题材也局限在自己的认知和作品中,这样休整起来就会延迟时间;对于修养审美的选择,以前面的文字作为铺垫,完全可以在摄影实践中进行初步训练,走过这一过程,往往在快乐中提升效率,尽管这也不是一秒钟能解决好的,关键在于评价作品中对比。
参考文献
一、教学模式
现在,项目式教学替代传统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课程的始终。实践证明,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钢笔工具的教学使用这类教学方法,从项目任务着手介绍相关知识要点,基于任务要求去引导、协助学生理解该项目的重点和难点,接着才是实践实施环节。本次课程引入的项目任务为绘制一个心形几何图形。
二、介绍基本工具和功能
(一)绘制术语
用钢笔工具完成该项目过程中,将会遇到几个绘制术语。授课时应首先向学生介绍这些术语,以便于更顺畅的完成后面的教学内容。
锚点:钢笔工具在画面中单击得到新的锚点。锚点是路径发生变化而设定的基准点。选中状态为实心点,未选中状态为空心点。
贝塞尔曲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锚点连接而成的路径曲线。
方向点:在控制手柄的顶端圆点,可以控制路径曲线方向。
手柄(控制手柄):绘制锚点时,单击鼠标左键并拖延拉动可以得到两个对应的控制手柄,来控制路径曲线的弧度、长短等。
角点:连接存在角度且方向不受控制手柄限制的两条相邻路径的锚点,一个或没有控制手柄与其相连。
平滑点:连接两条受控制手柄引导实现平滑过渡的相邻路径的锚点,有两个相对的控制手柄与其相连。
(二)基础工具
在教学中,还应向学生介绍几个子工具。当鼠标长按住钢笔工具图标2秒,会弹出钢笔工具子面板。此面板包括了所有与钢笔工具有关的子工具。各子工具相关功能如下:
添加锚点,快捷键是【+】。在锚点与锚点之间的路径上单击鼠标左键,可以添加新锚点。
删除锚点,快捷键是【-】。在原路径上,在任意锚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删除该锚点。
锚点转换工具,快捷键是【Shift+C】。在锚点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同时拖拽鼠标,得到新的控制手柄,可以重新修整曲线。
三、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绘制直线
图3中的曲线与前一条曲线造型类似,但在制作上有所不同。锚点A和B的画法与前一条曲线方法一致,但是当锚点B所引导的弧线达到满意后,要按住Alt键单击锚点B,这时取消了另一端的控制手柄,形成角点B。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角点C,形成弧线BC。然后继续在右侧单击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拉出控制手柄,得到锚点D。
3.调整和修改曲线
(1)在曲线路径上绘制新锚点后,这时按住Alt键,鼠标变成转换锚点,通过调整控制手柄的方向、长度来调整这条弧线的弧度、长短,并且该锚点成为角点。而当按住Ctrl键时,可以分别调整锚点两端的手柄长度,但是保持该点为平滑点,同时鼠标变成选择工具。(2)对不满意的弧线,可使用转换锚点工具,在锚点上单击并拖拉鼠标,生成新的控制手柄。(3)在路径上任意锚点、弧线、控制手柄等,都可以用直接选择工具来修改调整。(4)在路径上单击鼠标可以添加新的锚点,在锚点上单击则会将该锚点删除。(5)选中路径上的一个锚点,按Del键一次,可以删除该锚点,按两次则删除整条曲线路径。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CAD课程越早开设越好。在整个课程体系设置时,可以都在尾端加入小实习实训课程。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的课程之后,就可以运用这个软件进行大作业。例如,理论课程方面;平面设计方案图的每个物体、线条、尺寸、比例、形状、绘制方法都有其专业的考虑,可以结合《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学习室内的相关知识运用CAD软件完成各类大小作业,也让学生在走入到社会工作后适应设计的第一步,从查看户型、丈量尺寸循序渐进的从平面图的配置开始绘制图形。又如《建筑模型》在这一课程环节练习整套施工图当然是必备的,但在这个课程上与CAD结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设置出图比例、各类图片格式的转换技巧。又如与软件课程相结合:出完平面方案图后可以利用《Photoshop》课程所学的知识,给平面方案图上色。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融合贯通比较弱,只知道学什么做什么,老师务必把每门课程的知识点相通性串联出来,让学生明白学为所用。
二、在CAD授课教学中注意实战性
除了在别的课程设置中用CAD去融会贯通,在CAD授课中也需要更多的加入到实战的细节,而不是简单的教软件操作和使用或简单的绘制家具平面图,需要结合实际户型的特点来。在大课程设计时,可以联系到《室内设计原理》基本的查看户型、丈量尺寸,接下来循序渐进地从平面隔间的配置开始,讲解一些室内装修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以及平面配置图与系统图的专业规范绘制技巧。初学者在学习中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把施工图图画的比较花哨,最大尺度的去装饰施工图,认为这是软件熟练的一种表现。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出的误区,CAD图纸绘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晰”。我们要表达的东西必须清晰,好的图纸,看上去一目了然。除了图纸打印出来很清晰以外,在显示器上显示时也必须清晰。图面清晰除了能清楚的表达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外,也是提高绘图速度的基石。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应该只是放在学会书本上的知识然后传授,而应该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会后进行一定的实践再进行传授。一方面传授自己的经验技巧。在CAD软件中,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绘图命令外,其他的各种编辑命令、各种设置定义。我们在学习CAD中的各项命令、各种设置时,都要思考一下,它们能在这三个方面起到那些作用;在使用时应该注重什么;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使用这些命令最为合适。另一方面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如细节我们在绘制图形中,在够用的基础上图层越少越好,在图层颜色的定义上不能随心所欲。图层的设置有很多属性,除了图名外,还有颜色、线形、线宽等。
关键词:中职;Photoshop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连续―线性结构;主题―同心圆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42-02
Photoshop是目前公认最好的通用平面美术设计软件,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图像处理和编辑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三维动画、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制作等各个领域当中,可以进行高质量的广告设计、美术创意和三维动画制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图像编排领域、广告和形象设计领域广泛使用。现已成为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对于在中职学校进行技能学习的学生来说,若能熟练掌握Photoshop这个软件并能利用它设计出很多很有创意的作品,肯定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中职学校如何上好Photoshop这门课就成了我们任课教师思考的重点。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传统的课程结构的定型始于中世纪初期,随着学校形式的教育以及科学分类的出现产生了分门别类的专业化教学计划。随后,这一课程结构由巴孔・冯・维鲁兰发起并由大教学论专家拉特克和夸美纽斯完成的线性――平行科目所取代,其平行设置的科目实现了不同内容的同时性传授。然后,夸美纽斯将线性――科目平行性原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同心圆的教学计划图式,强调学校应保持各年级间而不是各年级内的课程连续。
一、应用“连续―线性结构化”的阶梯式课程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职业类学校中这种教学计划的编制原则保证了各种不同的学校形式之间在课程上的一定的联系。由于所有核心科目都是结构化的。因此,同一结构化的课程通过一定的方式叠加构建,实现了各种形式的学校相互衔接,并逐步形成“职业教育路径”。职业学校依据通融性的基本准则使得教学层次的叠加成为可能,这一结构化课程后来发展成阶梯式课程和螺旋式课程。笔者认为阶梯式课程适合中职初学Photoshop专业课程的学生。
因为刚入学的学生,没有基础,应该让他们首先学会Photosho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可以让学生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学习:了解Photoshop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常用的操作命令、创建并编辑选区、绘制图像和形状、编辑与修饰图像、图层的应用、输入和编辑文本、路径的应用、调整图像色彩、魔幻滤镜、通道与蒙版的应用、图像的输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按照从简到繁,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把Photoshop这个软件的基础操作学习好。因为学生必须先学会了“选区”操作才能对选区进行“编辑”、“上色”、“修饰”、“滤镜”等操作;只有先学会了“图层”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才能进行“蒙版”、“通道”的操作;也只有先学习了“钢笔”工具的使用,才能更好的结合“路径”的高级命令操作。在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连贯性和连续性,故在此阶段采用阶梯式课程结构的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基础知识的有序性进行阶梯式的学习和吸收。
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对比,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讲到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习题的示例,这样可能部分知识是没有连贯性的也放在同一章节里面。例如在教授“色调工具”和“聚焦工具”的时候只是每一个工具用一幅图片来举例说明。若学生接触到其他的图片的时候可能一下子很难想象到需要应用这个工具。但若结合到姜大源教授“连续―线性结构化”的“阶梯式”课程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把“色调工具”和“聚焦工具”分散到各个案例中去,到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拿出来讲,这样学生的印象一定会深刻,就能更好地让学生能在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有一个阶梯的观念,即由“简单的、基础的”向“专门的、复杂的、理论的”过渡进行有效学习。
二、应用“主题――同心圆结构化”的主题化课程对学生进行提升教学
这种“主题――同心圆结构化”课程也称为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课程,这大类课程也包括非连续性和主题化这二大维度,共分为类型结构化、范例结构化、纪元结构化、项目形式结构化、案例导向结构化、结构晶格结构化、学习领域导向结构化、混沌结构化八种。笔者认为主题化课程方式,对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有着典型和很好的引导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已经经过了一年级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和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这时候适合采用主题化课程结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分为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光盘设计、产品外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主题进行教学。这些主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教授每个主题的过程都是按照姜大源教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只不过是每个主题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六要素在变化而已。这个阶段就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依葫芦画瓢了,是要求学生能自己根据各主题给出的案例迅速、熟练的完成作品设计,并能延伸至自己独立开发、创作出同类型的作品。例如在“标志设计”主题中,学生能熟练完成书上的案例后,可以开展一个“我设计我校徽”的设计比赛;又例如在学完“海报设计”的主题后,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一个“校园文化”海报设计比赛;甚至可以在学完“网页设计”的主题后,开展一个“我校网站首页”的设计比赛。因为这些都非常结合实际,学生设计起来就会更加投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作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校的热爱程度。
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更加突显了学生的领悟和拓展能力。例如在进行标志主题设计的教学过程时,有些同学很快完成教授的例子后,自己就会琢磨给自己的班设计一个班徽;在进行海报主题设计的时候,有些同学就考虑到为自己喜爱的一些产品设计一个产品宣传海报……从这些反馈效果中很明显看出:通过使用这类课程模式的教授,不仅仅是教会了学生的Photoshop操作能力,而且还教会了学生们独立设计各类主题方案的方法和步骤的能力。而我们作为老师也完全沉浸在“授人与渔”和“授人与鱼”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中。因为之前在没采用课程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教会学生们使用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后,学生们可能就对这一个案例,或几种常用的操作方式比较熟悉,换了环境或者换了素材,学生就会有点无所适从或者无从下手的感觉。现在学会了设计框架后,无论在今后工作中碰到怎样的主题都可以按照主题化理论的步骤进行设计,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完全可以为以后参加工作无缝连接作好充分的准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方案。她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她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逐渐培养形成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与实际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学生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不断学习,学到了具有普适性的工作思路,所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综合。这样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将得到充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01:9-11.
[2]张人杰,蒋慧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