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姓氏歌教案

姓氏歌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姓氏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姓氏歌教案

姓氏歌教案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深圳证券开户”为你整理了这篇教师关于《一份个性教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教师关于《一份个性教案》读书心得体会

加格达奇区第二小学 黄鹏

在假期中我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师就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礼貌”,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姓氏歌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个性化激励方案

一、我国高校教师的特征

高校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他们属于社会中受教育最高的层次,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大多具备博士研究生或相当的学历,且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各自的研究专长。第二,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们大多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较高的责任心。第三,高校教师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干劲十足、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自我实现的需求比较强烈。第四,高校教师工作积极主动。他们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和多样化,对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需求倾向较强,即工作自主。第五,高校教师追求工作自主,具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求。第六,他们渴望学习和进步,上进心强,一般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懈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1]。

二、高校教师的需求与激励

高校教师都是受过多年教育、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投资的知识分子,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学以致用,他们的工作与成绩希望得到承认,又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与被尊重的需求;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成绩的取得需要具有一个宽容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管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对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管理风格有较高的要求,他们热爱真理,崇尚自由,极具个性;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引领知识潮流,对进修、培训、学习有一定的要求。基于高校教师的学术与修养,他们必然更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学术造诣的提高与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对职称有着较高的期待。基于上述的高校教师的特征,高校教师必然会产生相应的需求。

(一)高校教师的需求

(1)尊重的需求。高校教师受过较高的教育,从事着传道、解惑的工作,他的工作方式、成果必然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2)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自我价值实现有较高的期待。(3)自由的需求。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他们的工作、学习及时间的支配必须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弹性。(4)和谐人际关系的需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师发挥自己潜能,创造出高绩效成果的保障。(5)报酬的公平性需求。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具有较高知识含量、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获得的报酬必须考虑单位内部公平及行业内外的公平性,同时获得的工作报酬必须满足高校教师维持再生产所必须购买的物质资料的费用。

1.物质方面的激励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这不仅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人在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高校教师也不例外。物质激励,是高校在正确评价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予教师合理、公平的报酬,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的一种重要的激励形式。高校对教师的物质激励做得好,教师就可以据此对自己的教学科研等行为做出客观评价,就会鼓励广大教师不断反省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正确的观念和主人翁的职业态度去努力实现人生目标与工作目标。

2.教育培训方面的激励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师欲跟上知识发展的脚步,就必须不断地接受各种教育或培训,接受新知识,引领知识潮流,接受终身学习观。只有不断接受教育,才能始终充满活力。接受教育、了解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是高校教师高层次需要之一。根据这一需要,高校应加强对教师教育培训的力度,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能力和工作效益。给教师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又可达到增长教师进取心和拼搏欲的长期激励效果。教育的激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满足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求知进取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教师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做好教师职责的需要,实现教师学习、工作的良性循环。

3.精神方面的激励

精神方面的需求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认同是高校教师普遍的高层次的追求。

(1)成就的激励。成就感、认同感的满足来自人们成就的大小及对自我成就的期望值,成就需要是高校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之一。高校教师一定希望在教学与科研上获得成功,为了成功,必然会努力工作,达成工作目标取得成就,从而获得对责任、成就感、认同感、成长以及自尊等需要的满足。高校教师成就的取得和工作目标有关,不同的工作目标对不同教师的激励效果不同。

(2)荣誉的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的需要是从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个人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就占据主要地位。当高校教师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就成了他们最强烈的需要,受到信任,获得表扬、肯定和接受荣誉、提高知名度就成了高校教师首要的需要。对高校教师合理运用荣誉激励,往往能够取得物质激励所不能达到的激励效果。

(3)理想的激励。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通常与他们的自身理想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理想高、进取精神强的人,对高层的追求较多,往往能够充分展示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所以,通过理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理想意识,从而增强他们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这也是高校在激励和引导高校教师行为时,通常可以采用的一种重要内容。理想激励主要是高校通过开展适时的、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楷模、标兵等榜样,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一种激励形式。

(4)尊重的激励。尊重激励,就是通过尊重高校教师的自尊心达到他们工作热情的目的。高校教师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工作就有了劲头。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尊重教师的需要、劳动等,是增强高校凝聚力、向心力,稳定高校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造性的重要措施。

(5)竞争的激励。竞争是刺激人们上进心的最有效的方法,竟争激励可以最大化地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高校营造一个竞争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感觉到竞争的压力,这可以强烈地刺激每位教师的进取心,使他们力争上游,发挥最大的潜能。竞争自然也是激励高校教师的最佳手段。没有竟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压力,组织也好、个人也好,就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能。

(6)目标的激励。有目标,人们的行动才会有方向,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因此,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激励方式。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达成高校教师目标与高校目标的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既是高校要实现的目的,又是高校激励教师的一种重要手段。

(7)校园文化方面的激励。所谓校园文化,就是指导和约束校园整体行为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高校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塑造员工的校园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在校园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努力工作,并在工作中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一个和谐的人际工作环境,会让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教师融入其中,心情愉快,神清气爽,工作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对所有的教师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其按学校的目标行事。

三、高校教师的个性化激励方案设计

(一)高校教师个性化激励方案设计的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激励项目在设计与操作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信服。

2.坚持以教师的需求为基础设计激励项目的原则。设计的激励项目应从高校教师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要出发,设计的激励项目应是高校教师所需求的,只有这样的激励项目,对高校教师才具有激励作用,才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坚持在保证激励方案成本预算不超支的前提下,让教师自由选择的原则。激励项目的设计不能超出单位的预算约束,要考虑单位的支付能力。

4.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高校教师的需求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设计激励项目时,要既考虑满足高校教师物质方面的需求,同时更要考虑满足高校教师自我价值实现、被尊重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5.激励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要符合SMART原则。即实施激励项目的标准应该是具体的(SPECIFIC);设计的激励项目应该是可以操作、实施的标准应该是可以测量的(MEASURABLE);设计的激励项目应具有经济性,要考虑学校的收益与支出,要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因此,设计的激励项目应该是学校可以接受的、可以实现的(ACCEPT);设计的激励项目应该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及教师的个人发展具有相关性,对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绩效是有帮助的(RELEVANT);激励项目的实施应该有时间约束(TIME)[3][4]。

(二)高校教师个性化激励方案设计步骤

第一步:设计激励方案欲遵循的目标与原则。只有明确了设计方案的目的与原则,设计工作做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才具有针对性,才明确努力的方向。第二步:激励项目设计。一方面,设计具体的激励项目,另一方面,设计项目的实施标准,只有这样,设计的项目才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步:设计激励方案。在具体激励项目及实施标准明确的基础上,设计出可行的激励方案。第四步:实施激励方案。实施激励方案,并考虑到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

(三)高校教师个性化激励项目设计

高校教师的激励项目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师物质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师的精神方面的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到高校的支付能力。在高校可支付的范围内,尽量设计出一些符合高校教师期望的个性化的激励项目。

物质方面的激励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精神方面的激励则包括成就的激励、荣誉的激励、理想的激励、尊重的激励、竞争的激励、目标的激励、校园文化方面的激励、教育培训方面的激励等多方面的激励,具体的激励项目如表1所示。

直接的外在激励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第一层次的需求,即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间接的外在激励作为第二层次,即满足安全的需求,间接的内在激励作为第三层次,即人际交往的需求;直接的内在激励作为第四、五次层次,即自我实现与尊重的需求。每一层次的需求如表1所示[1][5][6]。

在表1所示的具体的激励项目中,有些是基本的激励项目,有些是特别的激励项目,个性化激励项目主要指这些特别的激励项目,在针对生存需要设计的激励项目中,特别绩效奖励、特别工作条件奖励属于个性化激励项目;在针对安全的需要设计的激励项目中,设计了特别的福利项目,指特别的保险项目、特别的教育和培训项目、特别的补充养老金项目、特别的医疗项目、特别的个人福利项目;对针对尊重的需要设计的激励项目中,设计了个人参与决策的程度及较高的社会地位;对针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设计的激励项目中,设计了特别的荣誉、特别的身份、个人的发展机会。

每一个具体方案的实施标准由高校根据本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标准不同高校应有不同。因此本文中具体项目的实施标准不作深入分析。

(四)高校教师个性化激励方案设计

根据激励项目,设计激励方案。在激励项目中,有一些是基本的、必备的激励项目,比如基本薪酬、奖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这些激励项目是每个员工作为一个正式员工都必须享受的,必备的激励项目;另外,必须有一些特别的激励项目,是为某些员工的特殊贡献与业绩而设计的,这些特别的激励项目在执行时是有一定弹性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个性化的激励项目必须具备下述特征:第一,有弹性的、个性化的激励项目是根据教师的需求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二,学校提供的个性化的激励项目必须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第三,这些自选的、个性化的激励项目是激励方案的一部分,它与必备的激励项目共同构成教师的激励方案,因此,不同教师的激励方案可能不同。

四、高校教师个性化激励方案的实施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方案

根据本文前部分对教师需求、激励项目的分析,建立多套完整的个性化的激励方案。每一套激励方案都包括必备的激励项目、个性化激励项目两部分内容。必备的激励项目是基本的、不可选择的、强制性的、每个员工必选的项目,个性化的项目则是每个员工根据自身需求及财务预算约束进行充分选择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成本约束条件下,高校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设计多项激励项目供员工选择,这些项目是个化的、弹性的、员工可自由选择的。

(二)设计获得激励的标准

对每一位教师而言,每一种个性化激励项目的取得应立出一定的参考标准,让员工有所遵从,有所选择,并清楚努力的方向。具体标准各个学校视情况而定,不能完全一样。设计获得每一项个性化激励项目的标准应是可测量的、具体的、透明的、对教师行为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的和引导作用的标杆。

(三)设计不同的激励等级

根据教师取得工作业绩的大小对应设定几种激励等级标准。设计的激励等级数量的多少根据教师工作绩效差异大小、学校的教师人数、工作能力差别及学校的支付能力结合起来考虑。一般而言,设计的等级数量的多少与教师的工作能力差别大小、教师人数、支付能力成正比,即教师工作能力差别越大、教师人数越多、学校的支付能力越强,设计的等级数量越多,反之则较少,一般等级的数量在三到五等左右。

(四)每一层激励等级对应多种激励项目

每一层激励等级都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成本相当的激励项目,教师只要达到一定的等级,其对应的各种激励项目都可自由选择,非一种激励等级只对应一种的激励项目。

(五)考核的周期

考核的周期应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学方面的考核可以半年一次,而科研方面的考核可以一年一次。

五、高校教师激励方案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标准的订立与实施的过程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设定的激励标准应该是透明的、公开的,在激励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透明的、公开的,不能暗箱操作,否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成本预算

设计的激励项目要考虑到学校付出的成本与可能的收益,还要考虑到学校的财力,对学校来说,设计的激励项目实施成本不能超出学校的成本约束,不能超出学校的支付能力,设计的方案要具有可执行性。

(三)了解不同教师的激励需求

激励项目的设计要在对教师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设计而成,激励项目的设计要与教师的需求相结合,这样设计的激励项目才具有针对性,才能起到激励作用[7][8]。

(四)激励方案要具有动态性与灵活性

设计的激励方案要具有动态性与灵活性,设计的激励方案能够根据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教师需求的变化适时地作出调整与改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及教师的需求。这样的激励方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具有长期性、持久性。

(五)加强教师激励管理工作的能力

学校设计与实施个性化激励项目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发挥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效的激励管理,所以学校在实施个性化激励管理的同时,要加强教师激励工作的管理能力,以激励带动管理,以管理提高激励效果。

(六)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设计的个性化激励方案,应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学校不同于企业,不以盈利为目地,而以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为使命,因此学校是个清贫的单位,当然学校也就不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激励员工,因此,学校对员工激励,始终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以物质激励为辅、精神激励为主的方式激励员工[9][10]。

参考文献:

[1] 雷卫平.高校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 刘昕.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新建,等.企业薪酬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侯光明,李存金.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刘中树,吴博达.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大学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7] 高允奔.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8] 陈伟国.试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1,(4).

姓氏歌教案范文第3篇

我国著名教育家胡克英说过:“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发展个性。教育最伟大的力量也在于发展个性。”在当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背景下,不可否认我们教师也是一名活生生的人,也具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在铺天盖地的“以学定教”的呼声中,我们如何还老师本身的特点,如何在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之间寻找一个共生点?教学预案无疑是两者之间的桥梁。教学预案主要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前置工作,解决多是教学的“目的性”和“秩序性”的问题。在以学定教的前提下,教学预案的目的无疑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语言实践水平等是需要教师在预案中就要把握的问题。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既要达成教学任务,又要较自由选择适宜自己教学习惯的教学内容无疑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但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教师通过教学后的教学预案重写在教学目标的共性和教师教学个性中寻到了平衡点。

一、教师个性经验总结后的预案重写

所谓预案重写就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堂上各种变化,对首案进行调整、修改、完善,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同时,通过对各个首案的调整完善的基础上,总结预案重写的基本调整方向,使以后首案预设效益得到提高。

1.教材内容的个性化提炼

因为教师个性的差别,教学中学生的不同反应,我们往往发现一些教学预案时有些教学处理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如,有些教师擅长朗读导学,有的教师擅长理性分析。这时,通过预案重写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个性,并能借鉴他人教学完成自己的个性预案。这里也要明白教学预案重写不同于教研磨课。我们知道教研磨课时,总是集中教研组成员集体智慧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在达成教研主题的基础上怎么精彩怎么来。并通过反复推敲试讲,最后展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预设。从目的角度分析,预案重写是立足于寻找语文教材、教师个性与所教班级学生语文素养养成之间的最佳交汇点,而磨课则立足于寻找语文教材所隐含的语文知识的创新处理和呈现。从实现手段看,预案重写立足于教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与精练,磨课是群体经验的激烈碰撞后的结晶。可以说磨课是一种立足于他人智慧的达成一定教研目标的一般化的教学预案,预案重写则立足于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的特殊教学预案。

2.课堂生成的一般化处理

教学预设解决的主要是教学的“目的性”和“秩序性”问题。课堂生成却是个性的,甚至是不可控的。从系统论角度看,在特定的时间单位和空间单位里,强调整体的、侧重于静态的活动,在偏重于集体活动的同时,必然忽视学生个体充分的学习活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原则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这个特性所赋予的相应的学习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因此,实际教学中,需要在考虑班级学生共同语言实践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生成的一般化处理,可以做到在此后的教学预设中尽可能多地把课堂生成融合在教学预案中。

3.教学反思的系统化解析

预案重写就是分析学生课堂言语实践中的个性化表现,提炼本班学生一般性的言语实践特性,在整体上系统性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这里的预案重写不同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停留在点上,很少有老师在实践中把课堂教学反思直接作用于教学预设中。预案重写不但要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融合,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提前考虑类似的言语实践情况。在这样多次往复的预案重写后的课堂中,是师生双向课堂实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从而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二、学生语言实践效度分析后的预案重写

预案重写的重要前提是预见和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创设思维碰撞的空间。教师刚上完课,往往会很快发现原来教学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设计的某些环节不合理、课堂情境创设的某些细节不够完善、学生活动展示不够充分等,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在课间也会产生许多“动态生成”,这样可以在预案重写中及时调整。为了更好地体现预案重写的优势,在预案重写前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监测途径,以课堂上学生言语实践中言语能力为标尺,对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过程引导这几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找出改进措施。

1.语言实践目标的合理性分析

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就是言语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立足于语言形式的言语实践过程,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用语言能力,教学内容就是对“言”与“意”转换的把握就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简而言之,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习与实践言语的课堂。但是语言实践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呢?一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差异,以及语言实践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中考虑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升中各个内容的轻重缓急,从教学预设的视角,就教学预设中的结构、主次、实现方式进行再认识。二是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游离度,即,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三是要考虑各层次目标均衡度。即,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这是再预设的主要目的。但是因为教学过程在同一班级中呈现的是线形状态的,因此再预设的目的更侧重于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准确把握或者说努力无限接近;侧重于对班级中多数学生的优势智能的把握与预设性应用。

2.学生语言实践与教师个性的契合度分析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教师使用恰当的方法能够使教学朝既定目标顺利进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则往往会与目标背道而驰,南辕北辙。这里重点要考虑的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由度的影响。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看是否触及到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是否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对初读课文阶段,多数教师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中“放手”非同“放任”,放手要求教师主体意识要强,不对学生强加干涉,只需提出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达成。要求学生借助多种渠道疏通课文,理解生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但是在不同的年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有区别。如,针对四年级学生尚不能完全独立地进行自读自悟的特点,教师需要进行具体的方法传授。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借助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听示范朗读读好长句子;查字典理解生词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部分词语深刻含义;与同学交流获得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等等。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契合度在整个教学预设中要放在首要地位进行考虑。

3.学生语言能力突破性点拨的效度分析

“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课前预设得再完美,再周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总会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出现,如何使这些“意外的生成”不影响教学宗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引导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

三、语言实践目标提升的预案重写

在对课堂精细的监测和教师的及时反思的基础上,预案重写立足于首案,着眼于今后的教学预案设计,使阅读教学的预案重写更具意义。

1.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多元发展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分析框架告诉我们,学生除了通过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渠道认识世界外,还要通过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启我反省、自然观察者和存在的思考等渠道来认识世界。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途径来呈现知识。事实上,有些学生相对倾向于语言和数理逻辑,但也有学生更倾向于其他的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尽可能地照顾个体学生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潜能更倾向于何种认识途径。同时,尽可能地使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应班级授课制下的学习能力。

2.着眼于学生语言实践的现实可行性

明确教学目标及其要求是有效预设的前提。根据首案的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但更多的是对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方法的调整。首先,是教材解读渠道的修正。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必须迎合班级优势智能来解读教材。但是由于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成年人,其智能中肯定有其优势智能及弱势智能,在班级学生优势智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表达的教材解读渠道。其次,因为教学中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要求教学活动突破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的天地。当前教师多采取两个维度的策略,通过迂回完成教学任务。

3.着眼于教学预案的课堂预见

教学动态生成的特点,要求教师思考周密。作为实践后的预设,其要求更高。首先,要尽可能将“意外生成”整合成可控生成。即把握预设的权变性,实现弹性预设。这些弹性预设中的很多内容可以是首案,甚至是前几堂课的意外的总结。其次,要把握预设的情境性。人是环境的产物;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智力激荡。第三是学生认知渠道的修正。教学预设中最后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再发展为着眼点。让学生在对作品理解的自我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姓氏歌教案范文第4篇

如何在公交车站卖烤土豆?

案例一:

寒冷的大冬天,当你在候车亭正瑟瑟发抖久候着公交。公交久等不来,隔着手套的双手都快冻僵了。这时候要是有个暖烘烘的食物在手里,那该是多么暖入心窝啊。身旁广告箱里赫然放着一颗金黄的土豆,做得那么逼真让人忍不住伸手去摸。按捺不住好奇按一下,土豆温热柔软着呢,还发出“滋滋”的声响,伴随着扑鼻而来的暖暖土豆香。旁边闪动的按键仿佛在向你招手,按一下按钮又会有什么好事发生么?一按会立马弹出一张优惠券,在寒冬里触动了等车的人们,惦记着,并到指定的商铺中购买一份烤土豆。

专家解读:

Jennifer Heuss, INI-SmartRevenue创旭国际购物者研究机构副总裁,民族志研究和语言人类学专家。

通过多重感官体验(例如立体的金黄土豆-视觉,美妙的“滋滋”声-听觉,土豆香味的喷出-嗅觉,摸上去温热柔软-触觉),引起观者的好奇心和参与感,从而逐渐产生对产品消费的渴望,继而促成行动(购买)。强调用户的参与感,是因为用户通过这样的参与可以加深对产品和品牌的印象,理解产品的核心卖点,激起兴趣。果不其然McCain的土豆广告深受喜爱,品牌因为这只出奇制胜的土豆而名声大噪,销量节节攀升。

森林,城市,沙滩,奔跑,流汗——为爽的感觉而买单!

案例二:

在纽约的某国际著名运动品牌鞋店里,货架上摆放的运动鞋只有寥寥几款,这里的焦点似乎不在售卖鞋子上,之间店内建有一条很长的人工慢跑径,旁边是超大全屏电视墙。当你换上你喜欢的跑步鞋,在人工慢跑径上感受。大屏幕将会每五分钟切换一个场景,你仿佛置身于丛林中慢跑,鸟儿的声音在四周环绕;时而场景切换到海边沙滩,让你感受海浪在身边的畅受;此外还让你感受在城市街景中慢跑的感觉,跑过霓虹灯,大街小巷,身边的环境让你不断感受到原来奔跑不仅仅是为了流汗,奔跑让你更融入这个城市。当你真正理解了奔跑的意义,细心挑选你最心仪的鞋子成为了必须。这样的购物过程,紧紧地抓住了购物者的心。

专家解读:

梁旭朗,INI创旭国际创始人CEO,专注购物者研究,20年消费者研究经验。

在购物过程中,对商品的选择往往被简单定义为对某种商品的使用需求,但是实际上很大部分的商品存在着情感的意义,也就是说使用过程中衍伸的一种文化,价值或者主张,甚至一种精神的代表。这种附加价值需要进行一定的沟通,诠释才能传递给购物者,同时通过形象化手段让消费者产生共鸣,最终触发购买的行为。因此在终端渠道中,应该通过有效手段把购物者的潜意识最大化地激发,从而形成观念的认同,思想的一致,对购买行为减少迟疑。

“宝贝对不起!”

案例三:

这个夏天,可口可乐再次玩起“换装变身”。2013年借鉴了澳大利亚的“姓名瓶身”创意,推行“昵称瓶”的包装;今年又搭上各类歌唱选秀节目的快车,借“歌词瓶”来再火一把。精心挑选耳熟能详的流行歌里一句走心的歌词,搭建“感情联系”,增加情感共鸣。而且从歌曲的选择可以看出用心,期待涵盖各个年龄层,从周杰伦到张惠妹,五月天等当红歌手,也有怀旧曲目,如乐队“草蜢”的《宝贝对不起》,务求击中不同音乐品味,但同样有情感需求,“借歌寄意”的老少粉丝的心。

专家解读:

Karen Pereira,来自哥伦比亚的购物者研究专家,有多年跨文化调研背景。

姓氏歌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安院校 警体教学 现状 问题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67-03

在公安院校的教育中,警察体育教学(以下简称警体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警体教学水平的优劣关系到未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高低,警体教学是警察革命的本泉,是警务活动和打击犯罪分子的能量贮备库,是警察生命力的根本保证。警体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实战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人才。然而,在目前的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应重视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试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安院校的警体教学提供理论参考意义。

一、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其采用的大纲很大程度上都是参照军事体育开展的,大致可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警专)也是沿用军事体育的模式,基础课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主要是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专业课则笼统地包括擒敌拳、查缉与战术、控制与防卫、射击、警械使用和车辆驾驶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从根本上说,警察体育的发展关系到警察体能、技能和战斗力的提高。各个教学内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但广西警专的警体教学很大程度上没有突出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课程要求与特点,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相互脱节。在课程结构上,缺乏一定的互联性,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没有考虑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延续性、实用性与终身性等内容,职业实用性的警体教学内容与相关科目的训练较少。通过调查发现,广西警专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开设选修课,不同的警种开设相同的课程,甭管是禁毒专业、网络安全、刑事侦查或是警察指挥与战术等专业都是开设同样的必修课程,这些现状扼杀了学生在专业上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警务技能的积极性,影响日后的执法能力。

二、广西警专警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目标过于片面

在警体教学中,一般均没有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重视,缺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警体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的情况,只是将警体教学当成是锻炼学生体能与技能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改革。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对滞后

首先,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本校发展的警体课程体系,相应的教学内容非常陈旧落后,根本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学校警体教学和学生职后警务技能之间产生脱节,无法实现学以致用。其次,在警体教学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太过重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资源匮乏与运用不合理

因为办学经费有限,在警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场地、警械教学设施不全的情况,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同时,师生比例不协调、体育器材匮乏与陈旧、体育场馆进行一些盈利性的经营,在课外活动期间,禁止体育器材的借用,这些因素均是影响警体教学活动全面展开的内容,也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一些体育教官没有进行相关的进修,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创新性与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警体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

(四)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太过单一

在警体教学中,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的时候,一般均采取统一的标准,利用各项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测评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体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差异。学生进行警体锻炼,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违背了警体锻炼的初衷。

三、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警察体育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

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的日益严峻和犯罪手段的复杂性,对警察职业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旧的警体课程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已不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为此,作为主管教学的学校领导和警体工作者要顺势而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改革现有警体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方,促进警体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警察体育的指导思想应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和职业实用性体育密切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贴近公安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快警察体育教学的改革步伐,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安实战技能的提高,培养出更多与时代相结合的优秀公安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警体教育不但要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警务技能,而且要发展与体能、警务技能相适应的其他素质,如心理素质、协作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等,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统一起来。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改革中,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警体教学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应予以重视。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复杂化,在日常的警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可预见性,进而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各公安院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水平与设施条件,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与思想教育,进而建立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师资队伍。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才可以在警体教学改革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警体教学环境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各院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的投入,逐渐完善相应的办学条件,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根据本校办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自力更生,开展符合学校办学、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从物质方面确保学校警体教学的正常进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积极、和谐、平等的警察体育文化,在警体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教学、思想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强警体育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更新教学内容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改革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在开展教学课程的时候,应注重使用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用,保证其具备多元性、发展性、全面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的特点,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充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警务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警察体育观念等内容进行了解,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落实。其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遵循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原则,同时尽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发展和公安工作的需求。再次,在进行教材选择的时候,应遵循警务工作需要的原则,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展开有效的学习,在进入社会之后,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学习,保证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公安院校教育中,不同专业对学生体能与技能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警体教学的时候,应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警察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特色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针对交通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因为大部分学生未来均会从事交通警察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开展警体教学的时候,应结合这一特点,可以增设一些发展上下肢力量、站军姿等运动项目,有效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改进教学方法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应让学生对警务技能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在进行警体教学方法改革的时候,应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警务技能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对相关警体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现阶段,学生对警察体育知识与技能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就是,竞技运动技能教学化以及教学过程太过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对警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警体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与案例教学法,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才可以让学生对警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产生兴趣与热情,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方法改革中,应体现相应的专业性、健身性、娱乐性、多样性、趣味性、激励性,这样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警务知识与技能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时候,通过循环练习法体现教学的健身性;通过游戏法与竞赛法体现教学的娱乐性;通过分级达标法、对比法体现教学的激励性等,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复合型的人才。

(六)改革教学模式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岗位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广西警专的警体教学是技能掌握式和课内外一体化相结合的模式,以传统的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水平、不同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需要,学生不能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在开展警体教学活动的时候,主要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某项活动,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警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时候,选择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时间,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近年来,各个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俱乐部式”、“选修式”、“协会式”等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分区队教学,积极拓展警体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水平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尚未实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公安院校值得借鉴意义。

(七)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定标准

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应加强对评定标准的改进,采取“三结合”的评定方式,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评定、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定、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评定。在进行评定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1~2项考试内容的自主选择,之后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过程、平时表现、进步幅度、出勤情况等纳入评定范围,进而保证评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利用这样的评定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警体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改革的展开,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要对警察体育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考虑,进而制定有效的改革方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展教学改革的时候,应根据新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新警种和警力,结合本校、本地区的情况,不要盲目跟风,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进而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凯平,河南省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2]初立光,刘凤勇,李鑫.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J].成人教育,2010(6)

[3]欧先亮,李华玲,唐武英.提升公安院校警体课堂教学效果探讨[J].才智,2012(17)

[4]殷红,等.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5)

相关期刊更多

海峡影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

老年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党委老干部局

奇闻怪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北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