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质量考核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条为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管理,完善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依据《芙蓉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芙政发〔〕02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考核对象为经区卫生局登记注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对其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进行考核。
第三条考核原则
(一)科学、规范、有序。科学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绩效考核工作的流程与方法,有序开展考核工作。
(二)公平、公开、公正。考核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考核标准和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简便、适宜、高效。简化考核程序,突出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考核结果客观、真实、准确。
(四)激励、促进、有效。充分发挥考核作用,根据结果,奖励先进,调动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机构持续改进,提高质量与效果,保证群众受益。
第四条区卫生局要加强对基层卫生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和落实基层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转,为绩效考核提供条件。
第二章考核内容与方法
第五条考核内容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内容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的考核内容
(1)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财物管理、文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等。
(2)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
(3)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医疗工作效率、医疗质量、中医药服务、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等。
(4)服务模式。包括社区参与、协同服务、责任制服务、主动服务等。
(5)满意度。包括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卫技人员满意度、社会满意度。
2、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机构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等。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行政管理。服务数量主要考核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指标;服务质量主要考核医德医风、业务水平、工作纪律和服务态度;群众满意度考核是要定期听取街道(乡、局)和群众的意见,实施群众满意度测评;行政管理考核是对职工的出勤、岗位技术规范落实情况、遵守劳动纪律情况和各项报表数据的准确率等进行考核。
第六条考核指标体系
遵循科学性、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制定《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工作考核细则》及《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工作考核细则》。考核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明确考核指标的内容、标准、权重以及考核与评分办法。
第三章组织实施
第七条考核主体
芙蓉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区卫生局与监察、绩效办、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组成绩效考核工作组对本辖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第八条考核程序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绩效考核工作组根据《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工作考核细则》通过现场查看、资料查阅、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于每年10月上旬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进行集中考核,并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出具考核结果上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根据《芙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工作考核细则》对其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进行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卫生院将考核结果上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成立由领导班子及职工代表组成的绩效考核领导机构,在区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及其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每月和年度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负责人年度考核结果由三部分组成:机构绩效考核分占70%;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的评价占10%;机构职工民主测评占20%。
(三)结果公示。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将考核结果以适当形式公示公布。
(四)沟通反馈。领导小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第九条考核要求
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绩效考核作为落实改革方案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建立绩效考核责任制,明确考核相关人员职责与纪律要求,考核过程中尽可能不影响被考核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严肃考核纪律,严禁编造、篡改考核资料,严禁利用考核谋取个人利益,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第四章结果应用
第十条考核结果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合格(考核成绩≥80分),基本合格(60分≤考核成绩<80分),不合格(考核成绩<60分)。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结果分为四个等次:优秀(考核成绩≥90分),合格(70分≤考核成绩<90分),基本合格(考核成绩分60分≤考核成绩<70分),不合格(考核成绩<60分)。
第十一条考核结果运用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
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服务站、村卫生室考核结果基本合格以上的按相关规定全额拨付补助资金,对考核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扣减20%补助资金(用来奖励考核合格的机构),并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直至免去其负责人职务。村卫生室、服务站考核不合格的,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退出机制进行管理。
关键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对策
医院感染是伴着医疗行为的发生、发展而出现的,只要有医疗行为,医院感染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基层医院如何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摆在基层院感专职人员面前最困惑的问题[1]。
笔者在中医医院等级医院评审及对口帮扶过程中先后调查近20家基层医院,现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干预措施对策,报告如下:
1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1.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人员情况 32家基层医院都建立有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仅有1名医院感染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者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局限,较大地制约了院感防控水平的提高。都定期召开感染委员会,但会议内容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做到对医院感染提出意见建议,未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中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架构不完整,职责不明确。
1.2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 多数基层医院都有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传染病知识培训、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知识培训,医务人员基本能掌握相关知识,但对于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多重耐药菌的防控知识、职业暴露等培训却很少或几乎没有。
1.3医院感染监测 32家医院绝大多数开展的都是以回顾性调查为主,少数几家开展了前瞻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多数医院没有能力和条件开展综合性监测、耐药菌监测、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高危人群的目标性监测。
1.4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多数医院都可以做好该监测工作,并以此工作作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1.5多重耐药菌的防控、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 有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制度,但基层医院微生物室开展多重耐药菌的检测能力不足,无法开展工作或检测出率极低,无法本院的常见细菌、耐药菌的趋势和药敏情况。基本未主动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1.6医院各重点科室情况 消毒供应室设施设备陈旧,布局不合理,都是手工清洗,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和器械没有集中清洗消毒,多数医院供应室生物监测没有做或是每月1次,植入物未做生物监测,存在着较大安全医患。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流程不合理;医院胃镜、腹腔镜仅有一条镜子在运作,消毒灭菌效果不能保证。
1.7基层医院都还未纳入全国或省市医院感染监测网中,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无处上报,少数医院将监测信息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处或上级主管卫生行政部门。
造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滞后的核心是:①专职人员感控知识老化、更新不及时、监测方法不得当。②职工防控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发生医院感染病例不报或不及时上报。③科室对医院控制感染的预防措施不给予配合、理解。以上几点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受到严重阻碍。
2干预措施及对策
2.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合理配备专职人员:每250床配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完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架构,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定期召开感染委员会,但每次会议必须做到对医院感染提出意见建议,解决1~2个实际性的问题。
2.2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的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应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进行培训。如:培养医院感染专业人才、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①专职人员培训:专职人员至少每年接受省市一级培训的一次,利用网络平台扩展知识面,例如:加入省级医院感染管理的qq群,以便随时可以和省市一级医院的感控专业人员交流经验分享新知识。②全员培训:感染管理科每年至少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2次,除值班人员、进修人员、生产生病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参加。③科室院感监控小组的培训:各科感染控制小组每季度至少2学时针对相关法规、规范、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高危因素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指导。院感科统一制定培训登记本,各科建立培训登记记录学时。④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每年新上岗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进修、实习人员必须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⑤工勤人员的培训: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考核由院感专职人员完成,针对卫生知识、消毒隔离常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每年培训1~2次。⑥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和抗菌药物管理的培训:每年开展1~2次有关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和抗菌药物管理的培训和考试,没有条件开展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医院建议和有条件的医院签订协议送检,并由该微生物室负责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变迁的培训。真正将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2.3医院感染监测: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提供医院感染率发病率基线,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2]。
2.4制定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尤其是各重点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制度[3],制定各科室的考核细则、将医院感 染管理与各科医疗质量考核挂钩、定期考核奖惩是有力措施。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按考核细则对各科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疗废物的管理等进行督查,督查存在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并限期整改。
2.5重视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以此作为医院绩效和评价的标准[4],制定医院-科室目标责任书,细化考核指标,按月考核科室绩效。
2.6运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效果评价,每月开质量管理反馈会,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建立整改及效果再评价制度和程序,对医院感染控制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
2.7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有助于医院感染监测的自动化及全覆盖,上级部门应将基层医院纳入医院感染监测网中,上报感染监测信息,以便上级部门掌握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多层次立体监控体系。
3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基层医院底子薄、投入少、感控知识相对滞后,感控工作又是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多学科,穿于诊疗全过程。所以要得到医院领导重视和全院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工作按照等级中医院评审细则来规范和梳理感染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制度及各科室的考核细则;将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质量考核挂钩、定期考核奖惩;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相关感染知识培训、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抗菌药物合理运用培训,等对策及措施,夯实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笔者认为培训应当是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重点,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管理水平提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伟秀,沈逸冕,周艳冰,等.14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
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探讨的重点[3]。这与《标准细则》中强调的管理工具PDCA循环理念完美契合。医学装备、设施与环境管理要以患者安全为关注点,纳入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范畴,建立完善的准入、存储、使用和运行保障等环节的管理体系[4]。要以准入标准和临床需求为依据,建立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意识,建立健全跟踪管理制度[5]。将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实际运用于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中。
2加强医学装备培训在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通常会把精力放在医疗设备的采购及维修等方面上,培训环节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医疗设备能否用好,并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培训环节至关重要[6]。《标准细则》6-9-2-1和6-9-5-1条款中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业务能力考评合格方可上岗操作,对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有制度与程序”。设备科要侧重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培训的管理,新购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使用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熟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步骤,负责设备日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临床使用人员沟通联系,收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汇总,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联系有关专家,安排举行相关人员针对性的培训,解决医护人员的使用疑问,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应用水平。
3建立保障装备应急调配机制
《标准细则》6-9-6条款中要求“有保障装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对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为使设备资源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医院应实施医疗设备的调配管理,成立调配中心,调配设备由设备科统一管理。要将医疗设备按类别划分(如生命支持类、监护类及护理类等),建立医学装备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程序,在遇有突发事件和装备故障时实现应急调配保障。要动态掌握在用设备使用现状,关注闲置或使用率低的医疗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性能正常且可即用。在帐设备应由调配中心统一标识管理,根据各科室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调配,实现资源共享。使用率是设备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医疗机构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要条件。医疗设备调配工作的开展,可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并减少设备资金的占用,实施设备调配管理可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4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质量管理;三级查房;质量检测;医疗安全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b)-130-01
医院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了及时在病情、思想、生活等方面了解入院患者,更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就很必要在医院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测上以三级查房为重要方式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制订治疗方案和全面的观察治疗效果,了解经管医师的水平和工作情况。在落实三级医师检诊制度的同时,不仅能全面控制医疗质量,更是培养和发现人才的过程,体现病历质量和医疗安全监控的过程[1]。在严格制订考核方案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有效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有效地在我院进行着全程质量管理,使临床各科室的三级医师查房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确保医疗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2月,以《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查房考核评分细则》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规范的三级医师查房,对医生进行考核评分。
1.2 查房的模式
三级医师查房时要坚持严密的组织性,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规范,临床中要做到思维严密。查房过程中,各级别医师应按职称各站其位,队列有序,保持查房秩序。参加人员衣装整洁,仪表端庄,按规定时间查房,不得迟到、早退。要确保查房过程中的消毒隔离和保护性医疗,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
1.3 查房的流程
注重细节,严格规范流程。住院医师在查房过程中,要详细叙述住院患者的住院志、病程记录、初步诊断和诊疗计划以及医嘱执行情况、患者感受意见和体征观察情况。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症状的询问及体征的检查,同时要查看检验、检诊报告,对下级医师病历质量、检查诊疗方案及医嘱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医护人员“三基”水平,包括影像资料及心电图等阅读,查询患者对疗效的感受和意见等五项检查。结合患者病例,由主任提问,下级医师回答双向进行。结合患者病例和临床医学资料、综述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科学依据,结合所查病例了解的国内外医学进展、相关循证资料,结合病历书写质量、患者入院疗效的观察、服务治疗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安全因素等方面,主任医师要进行比较系统的学术讲解或质量讲评,并详细、全面地解决下级医师提出的疑难技术问题,作出医疗决策或会诊决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通过查房质量的考评,对各级医师的考核,提高了各级医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使医务人员对做好基础医疗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从过去单纯依赖仪器设备检查下结论,忽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判断分析不良的倾向误区中走了出来。督促临床三级医师查房的及时、准确、规范,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2],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2.2 形成了良好学术氛围
通过三级医师查房考核,促进各级医师业务学习,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三级医师查房的“问”、“讲”、“答”,在学习及工作质量方面都形成了严谨的工作氛围,从根本上确保了医疗安全,并正确引导了下级医师在临床上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三级医师在理论及技能上的正确学习方式。查房过程中,各下级医师遇到的疑难问题,主任医师能及时解决,通过对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进展的全面性熟悉和掌握,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三级查房考核过程中,在全院范围内增加了各级医师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习机会,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2.3 医疗质量及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与提高
通过三级查房考核,各级医师在病历书写质量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更确保了医疗安全,提高下级医师的汇报病例口述能力。在三级查房实施阶段,更规范了医师的病案书写及病案的修改,三日确诊率明显提高。对于患者,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我院总结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实施过程,视其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建设的基础环节。
2.4 推动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能反映出各级医师业务水平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在对医疗差错事故中更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在此期间,我院通过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严格规范,对医生的严格考核,对查房流程的不断完善和规范,从而动态地了解和掌握全院临床医疗现状,对及时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全程掌控临床上的一切医疗活动,大大推动了医院的专科建设、人才的培养,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3-4],推动了医院全面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荣荣.浅谈三级查房中的三级责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11(4):55-56.
[2]唐永忠.我院实施三级医师查房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3(4):212-213.
[3]李伟,余华,马岳峰,等.对三级查房制度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4):28-29.
关键词:绩效考核、护理质量、胃肠科、科学性
胃肠外科护理中有诸多潜在风险,病危患者多,年龄跨度大,并发症常见,病情变化快,突况紧急,同时广泛运用的静脉留置针,长时间放置的引流管道,还有输血制品和大量的输液,导致在护理过程中,难度大,风险难以掌控。如何运用绩效考核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成为胃肠外科护理的关键环节。
1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和制定标准
绩效考核要遵循公平、公正、全面、客观原则。考核方案在制定前可举行公开听证会,由全体人员参加表决,进行充分的听证、论证,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备可行性、有效性、公平性的绩效考评机制。同时,制定考核标准应与护士的岗位职责、业务水平、责任风险、工作强度和工作质量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主体,考核重点有所不同,如低龄护士应将基础护理操作、学习态度、服务质量等作为重点考核,而高资历护士则应倾斜于带教、科研方面。
2 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2.1 360度反馈法
360度反馈法,又称全视角考核,即从所有可能的渠道收集信息,从多个视角对员工就行综合考评并提供反馈的方法。此种方法的参评主体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患者和被考评者,它以“患者满意度问卷表”、“医-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护-护满意度调查表”,“自我评价表”的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估护士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工作态度、服务精神。
2.2 积分考核法
积分考核分德、能、勤、绩、参与管理五个方面,每条标准为20分,共100分。每个标准突出的重点不一,护士通过最终的综合得分来确定薪酬、岗位晋升和评选。
2.3 量化绩效考核法
李书芳的量化考核包括技术职称、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和劳动纪律、服务质量,根据技术职称和岗位职责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分值,如有协助他人班次工作、自愿处理临时性任务、代表科室参加院内外的活动有不同加分,当然护理工作不到位也会相应的扣分。
对于胃肠外科护理,应根据自身科室的特点,全面衡量各种风险因素,综合采用上述绩效考核方法,制定详细的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以按劳分配为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原则,以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标准,结合各种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评分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系统、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形成优质的护理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3.1 工作量统计
交接班前由被考评者记下当日工作量,由护士长和指控组长核对签字后生效。各项工作根据花费的时间、责任大小、体力消耗、专业水平等定出分值,特级护理如胃肠减压、灌肠、备皮和导尿分值较高,而一些基础护理如静脉输液则分值相对较低。按照月汇总的方式,统计患者人数、床位周转率、出入院患者流动人数、特级护理和基础护理人数,以此作为实际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
3.2 工作质量评定
对于工作质量,应结合护理质量、工作满意率、专业技能、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考核,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3.2.1 问卷调查
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和被考评者为答卷对象,调查内容覆盖护士技能水平、敬业精神、服务态度、言行仪表和沟通能力6项,以此作为评分优秀、良好、一般、差的等级依据,不同的等级分值各异。
3.2.2 基础考核
基础考核主要包括安全护理、劳动纪律、岗位职责履行、院内外培训。安全护理是基础考核的关键,它包括整理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文件书写等工作,针对这些日常工作出现的护理事故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由其进行分值的扣减,提供最后的考核结果,并针对出现的漏洞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劳动纪律方面如有脱岗、未按时正确执行医嘱等违纪现象都会记录在册;在培训考核方面,主要根据护士参加培训次数、是否有缺席情况确定相应分值。
3.2.3 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
科室应定期进行各种大、中、小型理论考试,巩固专业知识,深化护士的理论修养,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并进行各项护理流程的实际操作考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以每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分依据。
3.2.4 科研水平测定
对于科研水平的评估,主要以参加院内外公共活动的次数、护理竞赛成绩、发表期刊论文的数量和科研立项等方面来着手,并可设立专项奖金来鼓励护士进行钻研学习。还有其他的一些考核因素如工作效率,须根据总穿位数、出科人数、病情分型、等级护理和治疗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比例计算。经济效益则以病区支出考核、病区收入考核为评价因素。还可设立专项护理基金,对于主动加班、有效处理突发状况、患者提名表扬的均可予以奖励,做到奖励和惩罚分明,最大限度的调到各方积极性,确保护理效果。
4 绩效考核结果
从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来看,自从实施考核机制以来,肠胃外科护理质量大幅度的提高,胃管滑脱现象减少、胃肠减压技术愈趋成熟,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下降,其满意度越来越高。医务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高涨,护理质量、服务水平、专业技能都上升到了新高度,医疗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5 结论
绩效考核有效促进了护士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这种与奖金分配、职位晋升、评优挂钩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都有了大幅提升。各级医院应在公平公开、合理有效、科学全面的原则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绩效考评机制,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迎合下一轮的医疗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文双,杜文秀,陈然.绩效考核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