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工作过程;教学方式和考核

《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1 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1 一条主线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1.2 两大基础

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1.3 四大关键能力

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2.1 头脑风暴法

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2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2.3 角色扮演法

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2.4 实地走访法

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2.5 管理游戏法

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3 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史孝志.管理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3):132-133.

[2]张奎香.管理学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1):144-146.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原则

教学管理原则是校长及教学管理者所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它是办学指导思想的反映,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管理呼唤精细化。精细化教学管理原则在精细化教学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是目标和手段之间的中介。笔者认为,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简单性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把精细化教学管理工作当作一个整体,以系统论观念,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科学合理地组织各部门、各层次、各种因素的力量,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功能,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贯彻整体性原则,必须做到:

1.1 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学校的教学指挥系统中,校长是总决策者和总指挥,教导主任是得力助手和具体执行者,他们要经常而又集中地抓教学。教学指挥系统分为教学行政系统和教学研究系统。校长发挥教学指挥的作用在于既要管好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如课堂教学),又要关注教学工作的其它环节,并建立一套有效的指挥程序,协调学校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体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1.2 必须抓住整体或系统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1)目的性。目的必须是明确的,突出一个“准”字,否则,必然引起管理上的混乱。(2)全局性。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对教学管理的整体统筹规划,突出一个“细”字。(3)层次性。各层次之间应有明确的分工,各层次管理者都能尽职尽责,突出一个“严”字,整体管理才会实现一个“精”字。

2 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管理者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积极建言献策,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贯彻民主性原则,必须做到:

(1)管理者要常怀民主意识,尊重师生,相信师生,紧紧依靠师生,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奖有惩、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相结合,努力营造学校文化,客观公正的评价师生的各项教学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归属感和对教学管理的参与意识。

(3)重视学校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教学管理者要经常深入教研组、集备组、教室等,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发现教学管理的漏洞,悉心指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3 规范性原则

所谓规范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规格,各方面都有细致规范的要求。规范化管理是管理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它是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前提,只有教学工作实现规范化后,才能导入精细化管理。因此,规范性原则是办好学校,搞好教学工作的可靠基础。

教学管理要实现规范化,要求学校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校风。校风从何而来?校风是由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者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组成的统一体。在培养优良的校风,特别是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中,教学管理工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贯彻规范性原则,必须做到:

(1)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等教育。教学管理虽然主要是抓教学,但要培养良好的学风,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抓起。为此,可以把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革命传统以及感恩等内容的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2)以班级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紧密结合教学活动进行教育。以班级为阵地,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基本形式。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等,都是在班级课堂上进行的。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先进班集体的评选等,都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行为规范和身边榜样,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励学生乐学、会学,积极进取。

(3)教学管理力求规格化、标准化。教学管理者要建立一整套合乎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教学管理标准和规范,用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对于培养师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养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过程性原则

所谓过程性原则,是指精细化教学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控制,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使教学管理始终处于闭环运行的状态,从而有效克服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有了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是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大忌。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难点就在于过程,在于执行力。只有不折不扣地落实已有的各项制度,抓好过程管理,才能提高教学管理效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怎样才算抓实了过程管理,增强了执行力呢?一句话:把小事做好,把简单的事做彻底,把常规的事做精彩。

贯彻过程性原则,必须做到:

(1)设定恰当的执行标准或教学目标。教学工作确实没有大事,但事事关乎教育。对于备课、集体备课、学困生转化、作业设置与批改、单元测试等常规性“小事”,管理者必须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和目标要求,这是抓好过程管理的基础。

(2)获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并与设定的标准或目标作比较,找出执行偏差,及时发现问题。执行反馈,也就是我们通常进行的检查,它是教学过程控制活动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师的办公和课堂教学行为应天天查,对于集备、备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工作应周周查,每月通报检查结果并对教学工作进行月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来并加以整改。

(3)运用奖惩等手段纠正执行偏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不纠,必酿成大祸。管理者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形成于过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科学、务实、高效,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管理者应实行蹲组包级制度,随时加强管理监督、过程控制,尽量缩短反馈调节间隔。对于教学执行、控制得力的人要及时表扬,予以奖励;对于过程管理控制不力、纠偏不及时的现象要防微杜渐,罚一儆百。奖惩力争每月兑现,期末进行总结表彰。

5 简单性原则

所谓简单性原则,是指精细化教学管理应突出重点,关注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能简化的尽量简化,不应搞得太复杂、太繁琐。大量的事实表明:最好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

贯彻简单性原则,必须做到:

(1)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符合科学原则的精细都是无意义的精细,其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对于那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阻碍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制度等,应及时修正,再精细也不能采用。

(2)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要从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出发。不管是整体管理模式的设计,还是具体程序、方法的制定,只要能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效率,越简单易行越有价值,切实做到易于操作、便于落实。

(3)精细化教学管理要纲举目张、抓点带面。精细化教学管理不是意味着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势必会造成高耗低效的“繁琐工程”。教学管理者要树立成本、效率、效益观,从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抓起,从教学管理的重点抓起,从教学管理的关键抓起。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做到忙而不乱,提高管理效率。

6 实效性原则

所谓实效性原则,是指在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中,任何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出台、推行,都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必须注重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务求实效。

贯彻实效性原则,必须做到:

(1)工作计划和措施要“实”,就是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学校制定教学发展长期规划和学期计划,确定教学工作思路和措施等都必须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使规划和计划等既有创新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2)过程管理要“实”,即工作执行和教学检查要扎实到位。首先,在教学各项计划措施的执行过程中,管理者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光说不练。要舍得下大力气,花细功夫,想真办法,埋头苦干,持之以恒,教学效率一定会稳步提高。其次,在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强化对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实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工作检查目的要明确,对象要广泛,标准要严格。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深入备课组,形式多样,查帮并举,实话实说,用明明白白的制度、清清楚楚的“尺子”保证工作扎实有效。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学科;化学教育;化学反应原理;学科观念;培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该学科就难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及生活。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就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不太可能从事与化学相关的事业,他们只需要对待这个物质世界的正确态度、观念和方法。化学教学的重心应从过分注重事实性知识转变为事实性知识和观念两者并重,这已是时代的需求。本文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为载体,突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笔者的化学新课程实践,就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观念作一探讨,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运作。

一、学科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组织和呈现

1.学科知识类观念的集中体现。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化学反应原理》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三大主题,这种大章大节式的编排体系,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网络,突显学科内涵、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科知识类观念在各主题中得到集中体现,且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教材通过介绍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基本理论、离子反应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适应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快慢与限度、本质与现象、积极应用与负面影响、能量转化等方面认识化学反应。这样的编排体系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和意识的转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理解这样一种编排意图,不断概括提炼出“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化学观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学科价值类观念的分散渗透。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化学反应原理》没有像必修模块那样,开设相对独立的主题学习学科价值,但是挖掘教材,处处都有渗透科学精神的好素材。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理论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是目前被审查通过的教材版本中最贴近实际的一个,STS 教育渗透较深。教材关注核心观念的建构过程,改变原来过分强调事实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同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就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活动来强化“实验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方法之一,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研究的灵魂。教材用大量的图片和语言的描述展示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前沿、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增进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对化学学科的创造性与实用性的赞赏,不断提升“化学价值观”。

《化学反应原理》是为学习理科的学生所设计的,学习该模块,不仅能完善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体系,而且能使这些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在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树立研究化学的志向。《化学反应原理》所蕴含的学科观念是丰富的、多元的,教师只要选择出最适宜渗透的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能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强烈感受并建立相应的观念。

二、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能立足在一小节、一课时上,而应就相关内容进行整体的单元设计,通过一个相对连续的阶段来建构观念。教师对教材本身要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统领课程单元的观念,以此为核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将贯穿于教学单元的化学观念随教学进度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然后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逐一建构。这样既保证了每一教学单元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化学观念作为起导向作用的单元目标,每一节课又有不同层次的、具体的、易操作的基本理解作为起执行作用的课时目标,使化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专题―单元”式结构,共设 3 个专题 10个单元,内容基本按照课程标准的3个主题顺序安排。课程主题是课程内容的“脉络”,学科观念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审视各课程单元,观念的连续性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来。由于观念的整合作用,能很好地把原来孤立和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教师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做深入的思考与统筹的安排,并以对学生观念层面的理解为目标来统整相关的问题及活动程序。以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建立了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等概念;利用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分析了外界条件对水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这种从单一到复杂的内容体系,联系紧密、层层深入,除了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具体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微粒观、平衡观、定量观系统地分析问题,一步步揭示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实质。

2.创设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学科观念的形成是在活动中发生、在交流合作中激荡、在反思实践中生成的。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不仅是促进知识向深层次观念发展的主要途径,也使学生有机会实践复杂的行为表现。活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或是实验探究结合数据处理分析,也可以是课后的调查类活动。教师要及时把握实际教学中的活动方式,观察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推测其观念的建构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

例如实验活动是过程方法教学的重点,教师可设置“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等实验活动,通过设计并实施这些实验活动,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很多具体的实验方法,如实验数据的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化和线图化处理等,提升了学生对于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教材为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信息,如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都是结合数据分析呈现;设置了定量研究实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这些探究活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个体理解、感受事实及其概念形成过程的质的转变。

3.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所选择的材料信息应以一定的化学知识点为依托,可以是日常生活常识,或是与社会事件相关内容,或是一段化学小史。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观念上的冲突并能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应用观念的情境中认识观念的功能和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观念水平设计情境,分析学生原有观念与将要建构的新观念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普遍原理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化学现象后面的统一性,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无论作为未来社会的普通公民还是化学专业人员,在思考化学与技术、自然、社会关系的问题时都能够自觉地根据化学基本原理乃至由此抽象出的哲学原则做出理智的决策,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15.

[2] 张毅强.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10.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三、“马原”课教学中倾注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

在东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失落、迷茫的时候,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如此。在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中,“马原”课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马原”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和道德意识等。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以来我们不能讲人文关怀的教育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

当前的“马原”课教学偏向突出“马原”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色彩,只强调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能,导致的结果是使这门课远离尘世,远离学生最为真实的人生、生活和生命,忽视了课程自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育者应努力挖掘“马原”自身的人文性,把人文关怀倾注到教学过程中,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亲切感和认可度,为迷途的生命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马原”课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去审视自己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站在理性思维高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批判。学会辩证地理性思维,就能够站得高望得远,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发挥“原理”课应有的人文关怀功能。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文关怀的一个根本体现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应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教育工作者也不应该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善于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持久动力。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解答的问题,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联系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教育贯彻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人文关怀的思想,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上。如果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相分离,就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上的偏差。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新动态,并及时回应这些新动态,及时解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解决因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带给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避免理论教育的盲点。

(三)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作为对宏大的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并不排斥人生哲学。哲学作为“马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其内在精神依然是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的关注。“人”在那里是“大写的人”,更多的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对罪恶社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哲学思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马原”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相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僵化的物质世界和纯粹功利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的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且促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生活以及人生的真正价值的一种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心。如何避免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中保持自己生命的一片天地,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地贯彻到底,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哲学那里找到启示或者答案。

(四)提高“马原”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就越强。教师自身要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从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的言行中获得一份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充分挖掘、发挥“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同时有助于大学生丰富其涵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峰,马建青.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张泉.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5,(4).

[3]李雨燕,郭华.论“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基本原则; 高校; 新时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7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120- 02

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过渡,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办学主体多元化,对象普及化,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之,大学生思想活跃,市场经济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社会的转型,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同样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综上,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太难管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太难做了。笔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因其对象是人,而人又是主观的,是能动的,是个性化的,因而对其相应的管理工作就具有复杂性和艰难性。然而,无论人是怎么主观能动和个性化,无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怎么复杂和艰难,其某些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的。

1 责任与道德

责任与道德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大学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和经历。大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情感、性格等养成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之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秉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意识,以父母之爱和父母教育子女之责任,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准则,在学习、生活、情感、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关心学生,力争做到教育家杨贤江先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等,无不体现了对教育工作者道德品行的期待和要求。此外,学生具有向师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与学生相处和服务学生的专职人员,其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权力的力量与征服是短暂的,被征服的对象则是不服气的,而道德的力量与威信则是长久的,被征服的对象亦是心悦诚服的。这亦好比“以德治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也应“以德治人”。因为一味地“以法治人”只是工具和技术层面的约束与惩戒,不得人心。而“以德治人”则是人心工作,是赢得尊重和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的征服。

2 人本与服务

人本即以人为本,具体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传统上抑或习惯上,学生被视为教育过程中被动的客体,是需要教师填充的容器,是被教师改造的对象。教师则是主导教育过程和学生改造的主体。以致教育中,经常是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见物,不见人。学生的兴趣、需要、个性、地位等皆被成人的意志强行扼杀和摧残。随着人们对教育研究和认识的深化,以及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的丰富,学生被视为教育的主体之一,与教师一起构成教育过程的交互主体,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与成人一样拥有兴趣、需要、个性和平等人格的人。因此,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与理念,尊重、教育、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认识习惯与思维定势,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行为准则,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需,从学习、生活、情感、心理、道德、交际等各方面给学生以“全人生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生动活泼地发展。与此同时,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新理念。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视管理为服务,视高校学生管理为服务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基本过程。

3 期望与公平

著名的霍桑效应揭示了期望、关注和心理暗示之于人的努力和发展,以及企业绩效和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用霍桑效应关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不言而喻。众所周知,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期待。学生同样渴望教师的关注与期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份关注、一个期望和心理暗示都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动力,都会给学生以鼓舞和方向,都会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学生朝向预期的目标与理想前进,完成“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变身。同时,公平亦是教育追求的价值标准和理想目标。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全球性话题与课题。促进教育公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自是如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摒弃以经济、门第、权势、关系、人情为标准论学生的势利倾向,树立“有教无类”和“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与理念,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学生的家庭出身、经济状况、权势关系等区别对待学生,只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特点开展因材施教。

4 激励与创新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被视为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它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动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励的起点是激发人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其实质是追求双向满足,即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个人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亦是如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激励之于学生管理的重要作用与价值,积极学习各种激励理论,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动机,引导学生产生面向组织目标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评价行为,并根据评价结果,综合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法激励学生,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需要。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爆炸式方式急剧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急速变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创新不仅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更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关键和核心。高校作为生产知识、创新知识的高深学府和思想工厂,在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和地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创新之于大学生和国家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追求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思想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实践、制度、文化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宝英.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