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各期货交易所:

实物交割是商品期货交易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交易所对交割环节的管理比较薄弱,有关规定也存在一些缺陷。有的交易所在交割规则中对某些品种的实物交割量规定了总量控制;有的交易所的指定交割仓库布局不合理,库容量得不到充分保障。实践证明,交割环节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期货市场发展价格、套期保值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进一步规范期货交易行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经研究决定:

一、凡对实物交割实行总量控制的交易所,自无持仓合约月份或新推出的合约月份起一律取消对实物交割进行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二、各交易所要与指定交割仓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加强对指定交割仓库的管理。

三、各交易所要建立指定交割仓库年度考核制度,并在本年内按年度考核制度对所有指定交割仓库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软硬件不符合条件的仓库和违反交易所有关规定、向操纵市场者提供方便的仓库要取消其指定交割仓库的资格。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关于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督察大队承担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察、网格化管理、快速反应、信息处理等重要职能。工作千头万绪,牵扯部门多,涉及面宽,摊子大,事情杂。工作搞的好与坏,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十分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大队主要领导,我深感责任重大。一直以来,我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注重依靠集体智慧,充分走群众路线,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并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敢打敢拼的精神,通过抓重点、抓热点、抓难点、抓亮点,有力推动了全队工作,开创了城市管理督察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机制,巩固网格化管理成果。

年初,按照市局要求,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广泛征求各区局和执法中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深化网格化管理相关工作。

一是优化了网格布局。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的原则,将市区原有74网格调整为63个,并对各执法中队和网格的管理路段、区域及范围进行了明确。通过网格的调整,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管理中存在“都管都不管”的问题,避免了管理资源的浪费,而且清除了管理盲区,真正实现了网格管理无缝隙。

二是细化了管理措施,明确了管理标准。按照网格区域大小、主次干道数量多少和管理任务的轻重,对网格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网格类别配置人员。同时,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将网格内路段分为三级,并根据路段级别制定检查考核标准。网格分类和路段分级管理模式的实行,进一步优化了管理资源,使网格人员配置更为合理,管理重点更为突出,管理目标更为明确。

三是实行了定人定岗管理制度。按照“执法、管理力量向一线倾斜”和“执法业务岗位必须由执法人员担任”的原则,对督察大队,区局机关、执法中队和单元网格工作岗位进行了设置,制定了岗位职责,并规范了人员调整和借用程序。通过定人定岗管理的实行,有效杜绝了城管队伍中存在的“钻空子、混子日”现象,达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责任”的目的。

四是修订完善了检查考核制度。提高对垃圾不落地、户外广告管理、牛皮癣治理等市容环卫类和出店经营、游散摊点占道经营等工商管理类的考核分值。修改了考核计分和排名方式,将网格化管理、违法建设查处和处理投诉举报等三项工作检查考核的综合成绩作为区局和中队每月网格化管理工作排名的依据,使检查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平,更具说服力。

(二)加大力度,强化日常督察工作。两年来,主要对市区环境卫生、出店占道经营、违法建设、城管队伍队容风纪等方面以及网格化管理和垃圾不落地、公厕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检查督办。下达各类督办通知书706份,下达“牛皮癣”处罚通知书287份,处罚金额15949元;下达“垃圾不落地”和“占道经营”处罚通知书440份,处罚金额10250元;处理人员181人次;表彰人员112人次,表彰先进集体41个。同时,草拟或代拟各类《通报》、《规定》60余件,并继续做好各执法中队月底考核排名工作,协助市容环卫办做好对各街道办事处检查排名工作,充分发挥了城管督察的有力保障作用。

(三)结合实际,开展各类专项督察。

为了体现城管督察的有力保障作用,大队在围绕市局各阶段、各时期的重点工作的同时,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督察工作。

一是加大市容环卫类的检查督办力度,启动了市区招标道路清扫保洁的检查考核工作。根据市局《市区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暂行办法》,配合市局环卫办起草、制定了《市区招标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并配备2名督察人员成立考核专班,开展对市区环卫作业公司清扫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加大对免费开放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检查力度。月底将市区招标道路清扫保洁检查考核成绩、市区免费开放公厕汇总后报市局市容环卫办,市容环卫办依据日常检查考核情况和大队意见,对相关单位按有关程序作出具体奖惩及经费划拔工作。

二是加强对城管执法车辆的督察。根据今年4月,市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管法车辆管理的通知》,大队采取日常检查和暗访督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督察人员加大了对城管执法车辆停放在经营或娱乐性场所门前或附近区域以及城管执法车辆非执行公务时不悬挂真实牌号,故意遮盖、涂改车牌号或悬挂假牌、套牌的督察力度。

三是督办加快电子路籍档案的建立和完善。督促中队完成主次干道临街门店的信息录入工作,通过电子路籍档案的建立,进一步细化管理标准。

四是加强夜市和疏导点的规范管理工作的督办力度。督促中队取缔主次干道游散摊点和长期占道摊点,按照“六规范、七统一”的标准,加大夜市和疏导点的检查考核力度,督促中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是按照市局工作部署,分别开展了“垃圾不落地”、夜间市容秩序管理、户外广告整治、报刊(电话)亭亭容亭貌整治、城管人员酒后上岗等专项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督办落实。同时,加大重难点问题的督办力度。要求中队每月上报当月重点、难点问题整治方案,根据中队上报的计划进行跟踪督办,并将整治效果作为每月网格化管理检查考核排名的重要依据。

(四)建章立制,强化督察机制建设

为了完善行政执法督察体系,加强督察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大队加大了与市局各职能科室的沟通与衔接,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一是加强协调机制,提高督察效能。为进一步整合督察力量,避免重复督察,提高工作效率,大队积极与市局相关业务科室加强联系,内部科室加强沟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衔接机制。通过与市局路政科、市容环卫办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科室进行信息互通,市局在审批涉及占道、破路、户外广告等事项,在告之中队的同时,抄告大队,避免审批与督察“两张皮”;通过与110指挥中心受理的其他举报投诉,在分转区局处理的同时,告之大队,由大队合理安排督察人员进行督办,并将督办结果反馈给110指挥中心。这种职责明确、既分工又合作的衔接机制,有效的提高了督察工作效率。近年来,在市城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全体队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转变作风,不断拓展督察职能,扩大督察覆盖面,落实科学合理的激励奖惩机制,较好地发挥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察职能作用。同时,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述职如下:

一、关于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督察大队承担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察、网格化管理、快速反应、信息处理等重要职能。工作千头万绪,牵扯部门多,涉及面宽,摊子大,事情杂。工作搞的好与坏,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十分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大队主要领导,我深感责任重大。一直以来,我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注重依靠集体智慧,充分走群众路线,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并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敢打敢拼的精神,通过抓重点、抓热点、抓难点、抓亮点,有力推动了全队工作,开创了城市管理督察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机制,巩固网格化管理成果。

年初,按照市局要求,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广泛征求各区局和执法中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深化网格化管理相关工作。

一是优化了网格布局。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的原则,将市区原有74网格调整为63个,并对各执法中队和网格的管理路段、区域及范围进行了明确。通过网格的调整,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管理中存在“都管都不管”的问题,避免了管理资源的浪费,而且清除了管理盲区,真正实现了网格管理无缝隙。

二是细化了管理措施,明确了管理标准。按照网格区域大小、主次干道数量多少和管理任务的轻重,对网格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网格类别配置人员。同时,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将网格内路段分为三级,并根据路段级别制定检查考核标准。网格分类和路段分级管理模式的实行,进一步优化了管理资源,使网格人员配置更为合理,管理重点更为突出,管理目标更为明确。

三是实行了定人定岗管理制度。按照“执法、管理力量向一线倾斜”和“执法业务岗位必须由执法人员担任”的原则,对督察大队,区局机关、执法中队和单元网格工作岗位进行了设置,制定了岗位职责,并规范了人员调整和借用程序。通过定人定岗管理的实行,有效杜绝了城管队伍中存在的“钻空子、混子日”现象,达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责任”的目的。

四是修订完善了检查考核制度。提高对垃圾不落地、户外广告管理、牛皮癣治理等市容环卫类和出店经营、游散摊点占道经营等工商管理类的考核分值。修改了考核计分和排名方式,将网格化管理、违法建设查处和处理投诉举报等三项工作检查考核的综合成绩作为区局和中队每月网格化管理工作排名的依据,使检查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平,更具说服力。

(二)加大力度,强化日常督察工作。两年来,主要对市区环境卫生、出店占道经营、违法建设、城管队伍队容风纪等方面以及网格化管理和垃圾不落地、公厕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检查督办。下达各类督办通知书706份,下达“牛皮癣”处罚通知书287份,处罚金额15949元;下达“垃圾不落地”和“占道经营”处罚通知书440份,处罚金额10250元;处理人员181人次;表彰人员112人次,表彰先进集体41个。同时,草拟或代拟各类《通报》、《规定》60余件,并继续做好各执法中队月底考核排名工作,协助市容环卫办做好对各街道办事处检查排名工作,充分发挥了城管督察的有力保障作用。

(三)结合实际,开展各类专项督察。

为了体现城管督察的有力保障作用,大队在围绕市局各阶段、各时期的重点工作的同时,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督察工作。

一是加大市容环卫类的检查督办力度,启动了市区招标道路清扫保洁的检查考核工作。根据市局《市区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暂行办法》,配合市局环卫办起草、制定了《市区招标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并配备2名督察人员成立考核专班,开展对市区环卫作业公司清扫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加大对免费开放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检查力度。月底将市区招标道路清扫保洁检查考核成绩、市区免费开放公厕汇总后报市局市容环卫办,市容环卫办依据日常检查考核情况和大队意见,对相关单位按有关程序作出具体奖惩及经费划拔工作。

二是加强对城管执法车辆的督察。根据今年4月,市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管法车辆管理的通知》,大队采取日常检查和暗访督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督察人员加大了对城管执法车辆停放在经营或娱乐性场所门前或附近区域以及城管执法车辆非执行公务时不悬挂真实牌号,故意遮盖、涂改车牌号或悬挂假牌、套牌的督察力度。

三是督办加快电子路籍档案的建立和完善。督促中队完成主次干道临街门店的信息录入工作,通过电子路籍档案的建立,进一步细化管理标准。

四是加强夜市和疏导点的规范管理工作的督办力度。督促中队取缔主次干道游散摊点和长期占道摊点,按照“六规范、七统一”的标准,加大夜市和疏导点的检查考核力度,督促中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是按照市局工作部署,分别开展了“垃圾不落地”、夜间市容秩序管理、户外广告整治、报刊(电话)亭亭容亭貌整治、城管人员酒后上岗等专项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督办落实。同时,加大重难点问题的督办力度。要求中队每月上报当月重点、难点问题整治方案,根据中队上报的计划进行跟踪督办,并将整治效果作为每月网格化管理检查考核排名的重要依据。

(四)建章立制,强化督察机制建设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加大投入,农业循环经济稳步发展

提升农业装备水平,2013年度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两级村级水环境整治项目、镇村河道疏浚等工程,目前所有工程均完成了项目验收,进入工程审计阶段。全面完成现代农业园区“一区两园”项目建设,三项目总投资23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硬化13200平方,水产养殖大棚10万平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多方协调,积极引进招商引资项目——“水貂生态养殖场”和台湾“绿生活生态农庄”的落户和投产工作,项目将投资1000万元,水貂养殖已新建棚舍近万平方,水貂存栏6000多只,台湾“绿生活生态农庄”已与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50亩。建设农业特色品牌。截止今年,全镇拥有绿色食品认证4个,无公害产地认证1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只、有机产品认证1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市菜篮子基地4个。拥有明凤、阿祥哥、备得福、康福、梦莹等“中国驰名商标”5件,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6个,市知名商标6个,名牌农产品2个。

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新型集镇

合理规划集镇布局,在完成《黄家埠镇总体规划》和《黄家埠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家埠镇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将更快地推动我镇的集镇开发和建设,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重点工程,海塘抢险公路建设工程一标段和三标段已全线完工,二标段道路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85%左右。投入2000万元启动格莱特南侧329国道至329复线道路建设,年底前可顺利竣工。回龙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项目,已确定了具体拆迁范围,完成了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等相关信息掌握工作,并已经会同国土、规划、设计院等相关部门,初步完成了安置小区的落地红线、规划设计等工作。抓好民生实事工程建设,镇中心幼儿园投资1200万元,已于5月中旬开始打桩,并同步进行沿边河岸砌石,目前已经开始主体三层柱子浇筑。顺利完成了高桥村原五星市场的拆迁和搬迁、高桥村老村委办公楼的拆除,配套的抢险公路高桥段安置房建设和高桥村临时市场的建设已全部完成,新五星市场已投入使用。

三、注重监管,形成合力实施节能减排

做好电镀整治工作,顺利完成对电镀行业的整治,自动化率达到98%,中水回用率达到50%,重金属排放量比2009年下降30%,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了监督巡查力度,加强了台账管理制度,确保了整治成果不流失,并完成了重金属污染防控电镀任务。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加强用能源头管理和重点用能企业监管,金海湾公司投资37.6万元进行了染色机节能改造。完成淘汰落后变压器及有序用电工作,全镇共有31台S7变压器被淘汰,完成率100%。中水回用工作稳步推进,辉煌等8家公司已全面推行中水回用系统,全镇印染行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5%以上。辖区内年用煤量1000吨以上的重点用煤企业已实施工艺革新、节能技术改造等节煤措施,控制煤炭消耗总量在去年水平之内。做好污水治理工作,目前榨菜废水治理方案已经上报,等待上级批复并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规范了滨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已完成对废水的提标改造,COD标准从原先的180mg/L提高到80mg/L,达到控制要求。污泥无害化焚烧委托光耀热电厂实施,已完成锅炉改造,今年开始污泥焚烧。通过提价污水处理费,利用价格杠杆促使印染企业节能减污,进一步改善了印染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四、优化管理,着力推进村镇环境整治

开展环卫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会议、手机短信、墙体广告、电视宣传、悬挂横幅、落地广告等方式和渠道,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号召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环境设施,改善环境卫生,引导人们加强爱卫宣传和健康意识。开展农村卫生整治行动,全镇投入资金约21.3万元,共组织行动12次3000余人,清除卫生死角68外,整治脏乱道路31200平方米,补种绿化2820余平方米。对329国道、高兰公路及海塘抢险公路等的环卫设施进行改造更新,配置环保垃圾桶,落实保洁人员。完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对道路、河道卫生等提出专门的保洁要求,开展平时检查、月度检查和2次年度考核,强化考核效果。镇村两级环卫保洁队伍落实网格化工作机制。落实环卫保洁队伍162人。

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思路

2014年我镇生态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行动为领,以生态文明规划行动方案为纲,以统筹城乡生态文明为要,围绕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推进城乡统筹和联动,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提高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确保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因势利导,重抓现代农业提效发展。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水闸、排涝站3处,实施节水灌溉工程500亩,实施、两级级水环境整治项目各1个,完成标准农田改造1000亩等项目。积极实施智慧农业项目,依托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性作用,在智慧水利、智慧畜牧的基础上,投入500万元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及级水环境整治工程,继续深入探索智慧型农业在我镇的实践与发展,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力争新增2个市级农业“315”工程项目。全面建成集会议培训、科技示范、农技咨询、质量监测、展示展览、气象观察、农资供应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二是统一规划,抓好新型集镇开发建设。在进一步完善集镇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启动商住项目建设三个,占地面积200亩左右,重点抓好五星市场周边17亩商业开发项目、前冯64亩商住项目和镇小周围125亩商住项目开发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开发建设,基本建成小集镇基本功能。加快构建“四横四纵”集镇道路格局,拉开集镇框架。加快海塘抢险公路、镇政府南侧、镇小北侧等道路建设,做好农村网络公路等建设工程。突破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难点,出台旧村拆迁安置政策,重点做好省级试点回龙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项目的推进工作,确保在三年内完成75亩安置小区建设并分配到户,完成318户共7.5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用活用好276亩土地指标。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数据规范、信息丰富、现势性良好的地名地址数据是新型城镇规划与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撑与保障,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也正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实际,探索了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建立,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数据的应用愿景。

关键词:

地名地址数据;数据标准;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

城镇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城镇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的手段,使管理的各要素精确、协同,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准确。与以前粗放性的城市管理不同,城镇精细化管理必须注重细节。城市管理的细节往往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出行、乘车、旅游、购物、医疗、教育等;同时也与政府关心的要素密切相关,如行政区域的范围与面积、管辖范围的自然资源、企业分布、人口分布、商业分布、GDP分布、交通、应急事务对策等。而以上这些城镇精细管理关注的要素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空间地理信息密切关联。而地名地址数据库承载着空间地理信息的框架性内容,是城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概略描述,是城镇精细化管理决策最直接的、可以形象化感知的数据基础。丰富、细致、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将对城镇精细化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出发,提出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并以南京市为例,介绍地名地址数据标准设计内容和数据建设实践,最后提出地址数据应用愿景,以此抛砖引玉。

一、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

新型城镇是以城乡统筹、集约高效、功能友好、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应科学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设计合理的新型城镇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资源享用均等化,最终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要构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格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备规划与管理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1)我国新型城镇建设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要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科学规划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地名地址数据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详细的空间位置反映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布局,挂接专题数据后将生动反映社会及人文信息的空间分布,形象地揭示新型城镇的区域特征、发展态势、经济分布,有利于新型城镇科学规划。

2)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还具备事务性细化管理的特点,也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与政府和公众均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城市管理细节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实现有效的精细管理。而地名地址数据客观反映了城市各层级的管理单元分布,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撑。

二、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

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正在积极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但目前我国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还存在着覆盖不全、描述不详细,以及权威性、现势性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要使地名地址数据满足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必须建设规范、统一、现势、权威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其建设要点如下:

1)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引导。应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求,如行政区域、社区、小区,甚至楼栋等信息的空间表达,如各类娱乐场所、商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垃圾站、公共枢纽、餐饮住宿等的空间表达等。只有新型城镇管理的对象空间信息越丰富,才越便于管理。

2)标准先行。要建设统一、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必须在国家相关要求的指导下,广泛调研各方需求,编制科学、可行的地名地址数据标准。

3)体现权威性。地名地址信息与民政局、公安局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地名地址数据库的采集、建库应和管理部门密切联系,在标准制定、数据源获取、更新维护等环节都应与权威部门充分沟通联系、信息确认,以保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权威性。

4)统一建库、统一。对于一个新型城镇而言,其地名地址数据库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要求去搭建,不应存在多部门重复建设、多种渠道等现象。该类数据库建设应由该城市的(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领导小组牵头,多部门协作完成,其应依托于该城市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式向政府、公众,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数据利用开发提供保障。

5)与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产品相互关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9年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中明确指出: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5类,且这5类数据密不可分。地名地址数据与地理实体等其他几类空间框架数据无法分割:它们在空间上、基准上,以及各类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标准、更新维护、版本(现势性)上相互关联。

6)更新维护制度化、程序化。地名地址数据库首次建设固然重要,但要使数据库长期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便于实施的更新维护管理制度,使更新能够自动触发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可以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使更新工作责任到人,逐级上传,并建立权威部门的审核制度,使更新工作及时、有效。

三、标准设计与应用实践

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大背景下,南京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建设与实践验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标准设计

(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地名地址数据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地名地址信息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利用该标识点实现与其相关的地理实体空间概略定位。地名地址数据包含标准地址(地理位置的结构化描述)、地址编码、地址位置、地址时态等信息,还包括了与其相关的标准名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地理实体标识码、建筑物编码等信息,便于与现实存在的地理实体及建筑物挂接。结构化描述的地名地址数据利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相关专题信息的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

(2)地名地址组成结构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描述的地名与地址是密不可分的,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其地名信息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概念,还应满足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下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的广义拓展,如商业、娱乐、生活服务等地名及地址信息。任何一条记录中既包含了地址信息(包括标准地址与代码、行政区域代码与各级名称、路街巷名称、门牌号及图片、楼栋号、单元号、建筑物唯一编号等信息)、通用的地名信息(包括标准地名及类别、简称、别名、曾用名、地理实体标识码等信息)及广义拓展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包括POI类别、邮政编码等信息),还包括了以数据应用为目的的信息(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更新、是否、照片与视频等信息)。如图2所示。

(3)数据分类

我国在2001年了《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该规定对山峰、河流、湖泊、森林、行政区域、矿区、农林牧渔区、交通设施、纪念地等有明显地名意义的地名作了分类规定,其中按自然地名、人文地名分成两个门类,再按照其大类、中类、小类进行细分。但该分类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政府、公众对地名的分类需求,且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对自然、人文的城市框架信息表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明确了地名地址数据分类表达是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框架上,拓展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保险、旅游服务、房产楼盘、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文教科研、生活服务、公共设施等13个分类,近140个小类,并且其分类体系与国家地名分类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4)标准特色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制定将有利于统一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生产规则,有利于建设标准统一的地名地址数据库,最终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支撑。标准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属性信息表,将密切联系的地名、地址、兴趣点等信息三者统一为一体,减少了数据冗余,其数据结构的科学性及信息表达的丰富性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为信息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查询、定位及分析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2)通过地址编码、地名分类代码、兴趣点分类代码标识,可以实现任意条件的成果输出,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地名地址匹配)和利用率,实现了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多个行业、多用途的目的。

3)地址编码在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编号,可以更好地与将来的社区网格管理进行衔接,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社区化(网格化)。

4)地址拆分提高了将来地名地址匹配的精度和效率,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各类专题数据与之匹配和挂接。

5)标准中地理实体标识码和建筑物编码信息将有利于将专题和社会经济信息与建筑物或地理实体(如行政边界、河流、道路、院落等)的挂接、联动,便于统计分析、客观展现。

6)照片、视频、网址、邮编等信息使地名地址信息表达更为丰富,脱密信息标识、数据来源、采集更新属性信息及区域元数据便于数据利用和管理。

2.应用实践

在标准制定后,南京市规划局与公安局紧密联系,顺利完成建邺核心地区的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并完善数据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该部分数据已经在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南京、智慧新城专项系列平台上展现。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实践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数据标准,使其能够直接指导生产,也为后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

1)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平台研发:完成数据归整、质检、入库、更新等辅助工具的开发,为数据建库提供质量保障;另外基于该平台还应实现地名地址唯一标识码编码管理、更新维护、地名地址数据匹配(专题挂接融合服务)、导出等功能。

2)应联合公安局、民政局等权威部门联合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审核、更新维护等相关工作,保证地名地址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

3)建立联动更新制度:要使地名地址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中发挥更好的应用,还应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等分级触发更新维护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其现势性、可用性。

四、应用愿景

地名地址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使者、社会管理与经济活动的桥梁,是实现各部门数据在地理空间上有效共享的重要纽带。地名地址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及权威性特点,将为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有效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摸清家底,客观分析,为新型城镇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以往的规划设计在前期现状分析时往往缺乏对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等相关信息空间布局的有效判断,导致规划设计由“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的依据。而地名地址可以与企业分布、企业产值、人口统计、法人数据、GDP统计等规划编制的重要因子进行空间匹配和共享融合,有助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也有助于揭示人文信息与城镇化进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将为新型城镇的规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媒介,通过地名地址匹配,将各种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的信息与之关联,将可以开发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管理应用平台,可以在空间上进行直观展现和动态维护管理,如住宅管理、户籍管理、卫生管理(环卫、垃圾中转站)、集贸市场管理、公厕管理、公众出行、安全突发事故的处理、建筑能耗监测,甚至可以做到电梯、锅炉等质量安全问题跟踪,残疾人员、老年人员定期管理和跟踪,娱乐场所与公共场所定期跟踪管理等细节性的管理。依托于地名地址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一种常态性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直观和科学有效,将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3)新型城镇规划设计、规划实施与精细化管理相互促进。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实施,将促进地名地址的不断更新,而其通过精细化管理获取的各个层级的专题信息与地名地址空间挂接,又将为下一轮的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施面向新型城镇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客观分析—规划设计(调整)—规划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个不断完善并螺旋式上升的闭合环,整个过程将是新型城镇发展有力的推动力。

五、结束语

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与其他GIS数据建设相比,具有数据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利用的特点,它将为智慧地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格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推手,通过它最终将体现新型城镇的整体观、历史观、系统观的科学发展新理念。

作者:诸敏秋 宋以胜 王芙蓉 尹向军 赵伟 单位: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陈玉萍,张秀.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研究[J].测绘通报,2015(6):103-107.

[5]卫启云,渠伟勇,黄鸿,等.城市地理编码的部门信息共享与应用实践[J].测绘通报,2014(10):101-104.

[6]佚名.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十问[J].领导决策与信,2013(25):4-7.

[7]李军.城市管理需要精细化[J].现代城市,2011(2):45-47.

[8]杨萌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J].财经界,2014(4):100-102.

[9]张森奎,郭庆堂,许有田,等.基于MicroStation平台地名数据采集更新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191-194.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公寓 管理细节

市场经济要求提供等值服务,商品必须质价相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大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原有的粗放式、经验型管理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讲究细节,提升质量, 增强学生满意成为公寓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根据经验,笔者认为在公寓管理中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细节。

一、思想上要重视细节

细节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不等同于小事,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细节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创造性理念,细节是你有需要没有说出或是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我已替你做到的惊喜,细节是我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向你支付友谊和信任,细节是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勤劳、热爱来面对这个丰富多变的世界--所有人都不能轻视细节。

在公寓管理工作中,由于过去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就是负责宿舍区安全、卫生,不出乱子。“等事办”的思想在一些老职工身上有明显体现,对学生重管理轻服务,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要,对公寓管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凡事满足于“差不多”、“基本完成或达到要求”,工作做得不深入不细致。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言:“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我们最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决不是简单的看门、扫地,有大量繁杂的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公寓文化建设等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管理者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思想素质,还必须特别注重对工作细节的研究,别适时地把它落到实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师生与家长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要巩固和拓展高校后勤市场,我们必须提高水平、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并切实把工作做细,力求完美。

二、人员配置要考虑细节

大多数高校学生公寓都是以楼幢为单位,在选择楼幢管理员、门卫值班人员与保洁员的时候,对一些细节的重视就非常必要。依赖父母、长辈是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一个特点,但青年人的好奇心理决定了他们在希望挣脱这种严实的保护去单独生活,可是当他们真正地远离父母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却又感到畏惧与胆怯,存在情感缺失。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为学生选择“家长”式的楼幢管理人员,除了具有相应的文化素质以外,还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年龄在3 5 - 4 5周岁之间,有子女,家庭关系良好;(2)有较为敏锐的观察力和宽容心;(3)有耐心、爱心和同情心;(4)有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心态;(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选人上把这些细节考虑周全,严格聘用标准,通过这些条件选择出来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能为大学生提供亲情化服务,增强其安全感,另一方面也用他们在社会上多年的历练经验来指导同学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

三、服务过程中体现细节

在公寓管理工作中,评价服务质量的标准不外乎及时、高效、热忱、周到之类的词语,在实现这些标准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都值得我们重视。比如说维修这项服务,首先报修地点的选择就应该考虑方便学生,将其直接设在各值班室,肯定优于工程部或物业部办公室等地点。其次在接待报修的同学时,除了要请同学填写规范的报修记录外,还应该详细询问报修物品与设施的损坏情况,以及平时的使用情况,初步判定其损坏原因,对一些常见的维修项目,在维修人员到来之前,管理员可利用空隙,先给同学们讲解一些防止设施设备损坏的防范措施及维护方法。譬如:坐便器蓄不住水或是水龙头失灵,就要提醒同学先将进水阀门关掉,以免水的流失。维修所用的材料质地要优良,施工要精细,人走场清。施工人员不能随意翻动学生宿舍内的任何物品,更不能随意坐、踏学生床铺。工程结束后,应留条提示,请学生检查维修质量,并反馈意见。所有报修都应及时处理,当日结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的,必须及时与有关寝室沟通,承诺完成期限。做好这些细节性的工作,取得学生的充分理解与信任,学生才能真心配合我们的公寓管理工作;再如公寓管理员在检查宿舍卫生时,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为了能及时给同学指明,很多时候会选择留条提示,那么我们所使用的便条纸便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学生下课回到宿舍,发现一张有着象征图案、正规印刷的便条,且字迹工整,语气诚恳,肯定会对留条者增加几分尊敬,他们对便条的内容自然就会重视了,久而久之,公寓管理中心规范而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就会被他们所称道。

公寓管理中的环卫宣传等用语,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到这些话语的语气及词语的感彩,在制作方法上也要用心去研究,是选择有机板、不锈钢、钛金、还是铝板或铜板,这要根据其所在位置来决定。我们认为最能体现细节的一点是:在这些宣传用语中,都应该标注作者姓名。在咱们这样一个公众意识并不是很强的社会里,有了署名才被认为是一种具体的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遵守的自觉性。而在公寓生活中,这些署上名的标语会让同学自觉强化自己的行为规范意识。如果能直接从学生中征集这样的标语,署名就更易于同学们将其内容内化了。

公寓管理(服务)的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现有工作的评价,而要特别注重服务项目的设置和对顾客潜在服务需求的满足,以及能否超越顾客的期望。这就更加强了对服务精细化的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每项工作的特点分析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最优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以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四、管理制度要反映细节

公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各项工作制度即内部管理制度;二是入住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管理规定。这些制度与规定的形成都必须充分体现管理与服务的主要细节,做到密而不死,疏而不漏。

内部管理制度是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因此在制定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各个环节,也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例如对保洁员的工作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规定其卫生工具的摆放一要统一、整齐,二要定期冲洗晾晒,保证工具洁净。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强化保洁人员的卫生习惯、提高其卫生标准,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广大同学表明:我们的卫生工作在力求细致、彻底,且有着相应的卫生规范来保证;对门卫值 班室的卫生要求必须高于学生宿舍,因为值班室直接面对学生,通过这个窗口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当然,对这些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也同样重要,它对学生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学生公寓的管理规定在制定时应以规范和教育为原则,除了文字上讲究用词、语气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补充措施、方案以及预案;在作息制度上,要考虑到节假日学生聚会或是集体活动的需要,将晚间的熄灯时间做出调整,推迟半个小时或是一小时;在放寒暑假时,由于学生所乘坐的车船班次、时间的不同,可以在最后一天或几天里,晚间不熄灯或延迟熄灯;为了避免损坏公物或是污损墙壁,不准同学在楼内踢球、玩球。如果单纯作这样一个规定,学生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因为好动逆反的青年人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违反规定,但是,若公寓管理机构为有球的学生制作一个球架,为他们统一保管,那效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晚上迟归问题,学校规定不准迟归,也不能在宿舍内燃点蜡烛,那就应该为勤奋刻苦的同学提供学习场所,让他们在熄灯后仍然有地方学习。如此等等,凡是学生有合理需求,公寓管理机构就应该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规定的有效性,同样也更完整地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特点。

五、共建活动离不开细节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从主要对人的管理变为对物的管理、对人的服务,性质发生了变化。文明共建成为公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在这方面进行诸多探索,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加入到文明共建的活动中,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益,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首先,在文明共建活动的策划工作中,就要特别注意公寓区学生的组成结构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同时在形式的选择上,要有利于同学思维创新、团结协作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每次的活动都要根据不同的组群进行策划、创意。特别应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经济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现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相当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存在,比如说:家庭富裕的学生瞧不起比较贫困的同学,漠视甚至嘲笑遭受挫折的同学,竞争中使用不正当手段等,公寓管理中的文明共建活动就应该多关注这些因素,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围绕它们来展开工作,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共建活动主题与创意的选择上,需要做很多很细致的工作,比如为每位同学建立一份档案,关注到他们的家庭状况、入学以前的主要经历、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进行跟踪记录,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各系部及学校的其他职能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每个同学的的思想动态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所发生的状况及时了解,作相应的分析,做成案例加以收集,定期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共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以此促进不同系科不同班级之间的同学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建立和加深同学之间的真诚友情,培养协作共事的能力和团结友爱的精神。总之,在共建活动的策划中应力求抓住每一个重要细节,除了设计热闹、活泼的形式、展示同学们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等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外,还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竞争压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