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纺织品整理学”是我校(绍兴文理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以纺织品整理工艺为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和表面活性剂、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合成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品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工艺,主要加工用剂的性质及特点,练漂、整理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知识。“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原有的教学存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分离的缺点,课程教学缺少思政教育的融入,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对学生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意志品格的培养和提升不足。为此,迫切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凝练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社会责任和担当[2],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3],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1.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染整加工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水的软化方法;掌握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合成纤维、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2.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能独立制订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加工工艺,具有分析和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3.在素质发展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求真务实、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结合“纺织品整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1.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共设置12个教学单元,课程所蕴含的主要德育元素以及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表1中仅列出部分内容。2.教学方法。(1)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全过程,立足实际情况,从课程中充分挖掘和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并转化成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重心下移,全面关注学生的期待和发展需求[4]。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探索性学习、项目导向、小组学习、多媒体教学、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主动学习,让学生汲取道德思想精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并积极思考,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新动向,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结合专业知识点活用教学资源,拓宽育德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道德引导。通过多元化的隐性道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中国好公民,在公共领域更多地展现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例如,让学生甄别每一周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最广的谣言,分析混淆视听的恶性谣言,积极践行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自觉成为抑制虚假信息传播、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核心群体和重要推动者。3.教学评价。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内容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在课程评价体系中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平时考核。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2)期末考核。(3)德育考核。总结报告(通过该课程学习,自己在德育与专业结合方面学到的东西与体会)。最后综合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50%)和德育成绩(10%),给出期末总评成绩。
四、结语
实施“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胡靖,马星宇,王俊荣.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4):41-43.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界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灵魂。具体、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是讲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认为,由于职业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与之相应教育也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职业包含着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职业又适应了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目的并不仅仅限于“个人谋生”,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社会”、“增进生产力”,“尽其对人群的义务”。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针对性、科学性就是真正将职业教育的目标与课程自身特色,课程优势结合到一起,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关键在高素质,基础在技术技能,这两者缺一不可,紧紧围绕“高素质”不断满足国家层面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满足社会层面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满足个人层面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程,将“三种意识”具体化为“四种素质”,这四种素质可以概括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政治素质是方向、道德素质是基础、法律素质是关键、职业素质是根本。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
二、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围绕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将现有的思政类课程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我们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形成了不同的专题,以期更好的体现工学结合模式:
在现有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本着“实用、活用、够用”的原则,将教材内容凝练成八个专题,但每一个专题又不仅仅是教材中孤立的某个章节,而是对现有思政课所包含的几门课程的很多知识点的提炼。其中包含了《基础》《概论》两门主干课程,也包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形势政策》等课程的内容。这样一方面结合了学生的实际,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很好的结合了工学结合的模式,专题内容的选择,知识的扩展,实践活动的拓展契合了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力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灵活,高效。做到有创新性,针对性。一是采取互动式教学,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情境式、设疑式、探讨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习积极性。事实上,现在的90后大学生非常关注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希望能通过参与课堂教学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见解。比如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讲授“大学生应该主动提高职业素养”这一知识点时,就曾组织学生对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从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在大学生职业教育上的遇到的问题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我们还进行了访谈式教学的有效尝试,即改变课堂组成,每一个专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现实的需要,邀请不同的参与者走进课堂与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访谈式教学,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有一种参加电视节目的感觉(类似于上海大学顾晓英老师主导的“大国方略”教学),不同在于我们的邀请对象更加灵活,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专家,这里的课堂参与者既可以是本校的老师,其他年级系部的学生,毕业的学长,甚至可以是学校的工人师傅,学术有专长,术业有专攻,一改以往教师对学生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的真实感染力。二是加大了案例教学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举例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强化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突出思政课的职业性特色。三是开设“书记主任论坛”和“学生论坛”配合学生社团建设,使思政课更好的大众化,“接地气”四是团队学习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任课班级内组成多个团队,大班教学,团队完成。五是差异教学,思政课教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还应当应因材施教,尽量增加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增加和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案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针对性明显。六是拓展网络教学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宽思政课外延。建立高职思政课网络课程平台,将课程的课件、视频、案例、图片等资料上传到这个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学习,并通过网络留言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交流。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微博、QQ、微信等时下流行的社交工具,加强跟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引导。借助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学习动态,对学生在课后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解答和引导,把思政教育落实到“工学结合”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样既延伸了思政课课堂又拉近了师生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四、教学考评体系的构建
衡量课程教学的效果的重要标准就是“实效性”。 “工学结合”模式下,专业课程考评可以通过知识技能性考核进行有效评价。但思政课截然不同,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职业素质共同构成的“高素质”单凭技能、知识性考核,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实现考核目标的。教学要善始善终,一个好的考评体系至关重要。新的职教目标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思政教学的直接成果是精神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态度、精神等。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的考评体系必须体现标准化的评价指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化的评价结果。
第一、制定科学的、可行的思政教学评价标准。依据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并尽量的将评价指标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加大实践成绩所占权重,更好的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第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多信息的汇总使评价更为真实和客观。也可以综合听取班主任、辅导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社会实践企业单位、社会调查单位的意见。甚至可以在学生进行企业下厂锻炼过程中将评价权直接交给学生实习所在的企业、工厂、班组。使得思政课教学尤其世实践教学的评价真正与企业一线相连。第三,注重过程性的评价结果。过程性评价不是将思政教学的作业、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更应该关注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的感受、体验和反思,综合考虑学生在思政教学及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为重要的衡量依据,将其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Abstract: University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tal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and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nature of the cel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courses, a set of trinity multi-level and multi modul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ystem of basic train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dependent design is built. The teaching mod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dopt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细胞工程实验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cel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13-03
0 引言
2014年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紧接着2014年陕西省省教育厅在教育部关于高校转型发展颁布了相关文件之后,12月15日出台了《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试行)〉的通知》,这是陕西省高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动陕西省14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商洛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升本之初就确立了“立足商洛,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本次被成功列入陕西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试点高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诸多问题[2]。高校细胞工程实验课如何改革,尤其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如何顺应转型发展要求就成为众多学者和教师关心的重要问题。
1 地方高校细胞工程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工具[3]。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是生物药物的最基本源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能生产各类疫苗及生长因子及制备单克隆抗体等[4],植物细胞工程能生产以紫草宁、人参皂苷和紫杉醇等的次生代谢药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细胞工程理论课知识,结合地方资源特点,认知和实践细胞及组织培养技术方法,洞悉生物药物的产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2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2.1 构建多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根本原则,构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程进度安排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实验为先,再根据学科的特点,开展综合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原理和提高技能的能力,最后构建自主设计性实验项目以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原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2 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力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实验教学中某些问题教师可结合自身科研项目及成果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相关科研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发现,学科的相关研究对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5],另外,可将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中成熟的方法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如实验项目“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培养”,可结合地方资源特点,开展商洛“五大商药”中黄芩、桔梗、丹参等相关研究,并与教师相关科研项目紧密结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明显提高了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施成效。
2.3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断服务地方产业
为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性质, 除了加大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的结合外,还要将课程体系设置与地方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在实验教学中应选择企业需要产业化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6]。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研究项目,科学分析实验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面。
2.4 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
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有固定的学习模式,依据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教师板书及教师详细的指导操作进行机械式的操作,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实验课程很难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性思维的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为此,根据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在于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启发式模式。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教师针对每个实验项目设置诸多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并在课外进行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实验课堂中教师只讲授实验要素,同时,通过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教师针对实验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具体问题加以提醒和纠正,使得实验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践行,体现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
3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传统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实用性较差,为使得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更加贴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顺应我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特对实验教学做如下改革。
3.1 修订实验大纲,顺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在细胞工程实验内容安排中压缩验证性实验的学时,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学时。将基本技能实验放在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课前带着问题预习,课堂上教师只讲解基本要素,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母液的配置、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调PH值、无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大纲修订中将综合设计性实验放入第二部分,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实验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们依据地方资源特点并结合生产实践,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教师审阅学生设计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通过修改及小组讨论后最终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学生依据方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灭菌剂、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到获得综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到自主创新深化课本知识的认知升华,为今后在生物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方面工作奠定基础。
3.2 践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实验教学是依据实验讲义及教师讲解的机械式的操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抑制,导致部分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不愿意动手操作,造成围观、靠边站、早退等现象,实验课成为了个别学生的实验,不能调动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偏多,其结果已经提前预知,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传统实验教学分组较大,而实验仪器数量有限,限制了学生开展实验项目,使每个学生不能切实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针对如上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践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特点提前一周给出讨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 5-6 人,并确定组长,由组长负责安排讨论内容及小组交流,并将结果上报老师;实验操作前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为5-8分钟,其他小组的同学以及实验教师就该小组的汇报内容展开提问,汇报人及其小组的其他成员予以作答,实验教师就各小组查阅资料、交流情况及课前讨论情况等作为评定指标,做适当的点评,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
本课程通过几年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文献查阅、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求知与探索,为将来就业和在该专业方向继续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考核体系,注重实验的过程性
传统实验考核多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主要成绩评价标准,使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而忽视了实验操作,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起不到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目的。自从践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我们对实验效果的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考核体系中加入研究性学习考核成绩和随堂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实行了加扣分制度[7]。如研究性教学中成绩分为考勤、文献查阅、课前交流讨论、研究性讨论课等方面,针对研究性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而不积极参与、不发言的学生有相应的扣分;课堂操作考核包括培养基配制的过程中,母液的量取、培养基的成分、PH值的调节;在无菌操作中,考核学生接种方法,无菌操作意识,分析材料污染的原因;这种考核制度也克服了部分学生想蒙混过关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提高了教学效果。
4 展望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下国家高度教育改革的战略决策[8],我们要抓住这次难得的转型发展的机会,提高认识、及早准备,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构建细胞工程课程转型发展的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使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在陕西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中取得显著的成绩。
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五大工程之一,也是其它工程的基础和平台,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型课程,细胞工程实验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细胞工程的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展和深入,其实验教学改革必将在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为地方院校的一名教师,应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践行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慧敏.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01):137-140.
[2]范新会.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思考,商洛学院转型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5.
[3]王永飞,马三梅,李宏业.细胞工程[M].科学出版社,2014.
[4]陈坤.生物制药专业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3):130-131.
[5]刘清波,黄红梅,赵燕.农业院校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28.
[6]刘清波,黄红梅,陈智勇,等.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农村经济学,2016(02):332-333.
关键词 就业能力 民办高校 就业指导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构建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1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1)课程设置随意。尽管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对课程开设的时间、内容、授课方式等都没有具体的要求。时间安排上,多数民办高校是在每个学期集中安排若干学时,并且多数安排在晚上,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授课内容上,侧重于对就业政策的介绍和求职技巧的指导,就业指导变成了单纯的应试指导,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授课方式上,多数是大班、合班授课,学生人数在百人以上,难以开展实践实训。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导致无法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使就业指导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2)教学管理松散。首先课程归属不一,有些由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管理,有些由学生处和教务处共同管理,有些由院系直接管理,并非所有民办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相关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许多民办高校还没有对就业指导课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和有效的质量反馈体系,表现在没有适用的教学大纲、规范的讲义或学习指南、完整的授课计划、详尽的教案等。教学管理的松散和不到位导直致就业指导课缺乏严格的监督,使得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师资队伍贫弱。我国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①而当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明显不足,且就业指导教师多是由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政治辅导员和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书记兼职担任。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和教育管理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1.2 构建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诸多民办高校的种种做法表明,就业指导教学存在功利化倾向。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理念侧重于安置性就业和就业率的提高,缺乏从教育培养层面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诚然“出口畅,才能进口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民办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但就业率仅仅是表征,就业能力才是根本,就业能力才是大学生赢得就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就业指导课不单单是民办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手段,更是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开发适用民办高校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2 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2.1 课程价值取向
价值多元化的存在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厘清为基于就业能力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指明了思路。究其本质,就业指导是一门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观的课程。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先生也曾这样剖析就业指导内涵:为欲使“个人”得就最适当的职业所行之研究、教育及实际上的事业。②为此,民办高校在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树立人本化的教育价值观,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将课程发展的社会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人目标有机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学,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甚至将学生发展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国家需要有机结合,意识到就业指导不再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具体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问题。
2.2 课程结构设计
2.2.1 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
就业指导课应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注重与生涯教育理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知自己、认知职业,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以增强学生竞争的综合能力;注重与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注重与思政教育理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形势,帮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以本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为例,详见表1。
2.2.2 课程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综合课程。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应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在遵循课堂体系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以主体参与式教学为中心,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市场调查、参观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于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如图1)。如大一,让学生参观实习基地并自主展开调查,了解所学专业概况、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职业就业特点。大二,推行职业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培养就业自助意识和自强精神;大三,开展创业专题讲座,丰富创业知识,完善创业想法,鼓励大学生创业;组织创业设计大赛,激发创业热情,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大四,引用求职经典案例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模拟招聘会现场,进行面试实训,切实提升学生的求职技巧。
2.2.3 课程评价:多元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一是对学生考核,应从教学目标出发,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评价的方式,建立每年级学生的成长档案。理论部分采取考试形式进行量化考核,能力部分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及师生言谈进行定性考核。每个教学模块可根据教学重点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折算出总学分完成学业考核;二是对教师考核,可以采用学生问卷、课堂听课、备课教案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调查结果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地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体系。以襄樊学院为例,其制订就业指导教师手册为就业指导教师量身订制量化标准,建立了包括学生意见反馈、学生学习成绩、教研室评价在内的三模块评价体系。③
2.3 课程保障
师资素质是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④为此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成为重中之重。这支队伍应结构合(下转第241页)(上接第237页)理、层次分明、整体优化:一是骨干力量。鉴于就业指导学科背景的综合性,选用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他们能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完成职业定位,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基本力量。选用各系部对本专业职业现状及就业发展趋势有研究的专业课老师担任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他们能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与相关职业、行业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及诉求,为将来步入职场做好充足的准备;三是辅助力量。鉴于就业指导的实践性特点,可聘请人力资源专家作为就业指导顾问。他们可以现身说法为学生传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讲解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为学生顺利就业助一臂之力。此外,民办高校还应注重完善就业指导教师的聘任、科研、培训、考核、资格认证、职称评定等工作机制,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体系,发挥就业指导合力,以确保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性。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YB2012216)
注释
①④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 18号)[Z].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