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优化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化信息的飞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已经成为高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而计算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也是承担实验教学的基地,为理论课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这样就给公共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何管理和维护好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怎样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学院正常教学提供保障,本人根据自身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几点心得。

一、当前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院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电脑大都是2006年成批购买的,加上机房电脑使用频率高,一些机器硬件设备会出现损坏现象,比如硬盘、主板。因为是早期购买的设备,大多已经过了保修期,而计算机硬件更新快,市场上已经没有配套的硬件,导致机器的配置参差不齐。

  2、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都是贵重设备、带电设备,存在各种安全问题,如学生用电安全、设备的防盗、实验室防火、设备用电保护等。

  3、 机房破坏率高。由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备损坏的现象。比如:显示器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亮度下降、模糊;键盘、鼠标和软驱等易耗品损坏、桌椅损坏等。

  4、 学生上机时,难以发现机器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从而影响后面的使用。

二、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是教学的场所,这就涉及到使用的人、管理的人,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学生上机规则是有效管理机房的前提,这也是机房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好的上机环境需要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机房都必须相应地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管理制度。我们根据机房情况,先后制订了《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规章制度》、《机房值班人员岗位职责》等等。有了这些规章制度, 不同的人员都能依照其相对应的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三、 加强机房管理

1、管理规范化。建立了完善的机房规章制度,任课教师和机房管理人员互相配合,认真监督制度的执行。对于一切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加以纠正,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 在帮助他们认识问题的基础上, 严格执行机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力。对开放的机房做到定时巡视。每天对机房做维护,平时多下功夫,这样才能保证正常上课。

2、管理合理化。首先在课程安排上要与教务处配合,依据学期末教务处安排的公共计算机室课表以及任课教师上交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班级人数等信息统筹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上机课程。这样既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每学期末收集下学期各课程所需软件,统一安装,调试系统,这样就能避免计算机反复安装,减少对计算机的伤害,提高利用率。在计算机实验室空闲之余,可以对学生进行自由开放上机,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房作用。

3、管理安全化。在机房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每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行,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定期做好系统的备份。②做好软件和硬件的备份。③设置和保护好口令。每天查看上机使用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公共计算机房是病毒繁衍的温床。学生使用的U盘、 MP3等移动存储、以及上网下载都有可能传播病毒。对于网速慢、频繁断网等现象的原因主要都是计算机病毒。如何预防病毒,首先要在外网与内网衔接处做好安全保护与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对机房内的电脑进行定期系统漏洞的修复、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关闭自动播放功能。

用电安全一直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任何一点小差错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请专人检修线路。在关闭计算机实验室前一定要认真地检查电源,切保电源关闭。严禁学生在实验室内吸烟,每间实验室要配备干灭火器,提高安全意识。在关闭实验室前要仔细检查门窗,不让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提高实验室安全。

4、管理自动化。由于机房上机人数多, 上机频率较高, 系统常常会出现问题, 需要重装系统或软件, 而且定期要对系统和杀毒软件进行更新, 也需要大量的工作。我们对机房的机器采取还原卡保护的方法,能有效保护实验室机器系统的安全,预防病毒的入侵。利用还原卡功能,用一台系统完好的机器作为发送端,其它电脑作为接收端,统一传送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生自由上机方面,由于管理难度大,我院在2006年开始使用机房管理系统,试运行了一段时间,测试了系统的移定性。同年10月学生就可凭校园卡刷卡上机,管理过程中可以远程关闭或发送信息到学生机;该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学生使用每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四、 结语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并结合我院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有关情况,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面的一点心得。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实验室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管理工作也更加困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既要面向大量的学生,又要保证全部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只有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晓梅.谈高校机房的智能化管理[J].福建电脑,2007,9:155~156.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认可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范畴

(一)质量体系档案

认可实验室受控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包括质量活动和技术运作的证实依据,可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具体囊括了各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评审计划和内审计划、质量控制记录、环境条件控制记录、检测报告、合同评审和服务协议记录等。

(二)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档案

关于仪器设备档案,从购买、使用到报废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档案内容要齐全,设备档案要有唯一性编号。笔者所在实验室对于用于换热器检测和校准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台仪器设备档案遵循“一机一档”原则,每台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建档,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仪器设备验收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等。计量标准器和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说明书、合格证、设备使用和维修纪录、周期检定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和相关记录等。

(三)人员技术档案

人员技术档案包括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学位证明、职称材料证明、任职资格证书、参加培训和考核的记录和证书、能够证明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的证明记录,认可实验室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授权、人员培训和考核情况材料,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等。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不仅记录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在本研究领域的专业发展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国家级认可实验室的人才水平和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四)检测标准档案

检测标准的选择同时也规定了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标和推荐性国标。我中心实验室主要标准为金属元素分析化学检测方法、金属拉伸与冲击,与换热器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各项标准均按照标准号进行排序,以便检验员能够及时查阅。

二、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认可实验室作为换热器检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会产生大量的原始记录资料,实验室日常运行时产生的原始资料则是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监督评审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平时换热器检测过程中,由于档案来源途径广泛,包括检验部、业务部、技术部、综合管理部等,收集资料的时间较分散,资料归档不及时,会造成资料流失,影响资料利用。目前还存在着档案更新不及时,个别人员在取用档案后没有及时归还,未及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着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需要加强,进一步落实和有效推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等问题。

三、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认可实验室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对实验室的认可度也会大大提高。因此为了加强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竞争力,我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切实将档案管理制度化,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制定定期整理检查制度,专人管理责任制等。认可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些检测原始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分类、装订、归档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员有较强的责任心,需要花费心思和时间去完成。这也要求档案员增强管理意识,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系统,制定管理办法,将制度落到实处,使我中心实验室换热器检测工作推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认可实验室档案资料的前提是要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才,严格按照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应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应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者可以根据档案员的工作实际和知识结构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让他们充分学习到认可实验室档案的科学管理方法,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档案业务知识,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三)利用信息化管理档案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室;环境监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9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1.04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突出,引起了国家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也逐步加大。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担任着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服务,技术监督及技术支撑等重要任务,需准确及时地提供各个排污企业及单位的监测数据,与此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是控制污染、研究环境质量等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同时,所有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都必须通过资质认定才能对外服务,只有通过计量认证才能证明及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为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科研工作的规范性,管理好社会化环境监测市场及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实验室管理分为安全管理及人员设备管理。

1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设施的建设,完善、实验室内各种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

1.1 安全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环境监测任务越来越繁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地方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各个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较多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设施未能建设或者不够完善。一个合格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具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排污设备,消防设备,通风设备,应急喷淋装备及洗眼器等相关的硬件设施。同时应合理分布工作间,仪器和样品要合理分布,避免环境监测试验出现交叉污染。有剧毒、致癌等试剂必须存放在保险柜内,安排专人保管,剧毒试剂保管工作人员必须非常熟悉此剧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严格做好通风处理,温度控制及有效期管理等工作。剧毒物应实行用多少领多少,领用前应提前申请上报,做好剧毒试剂的领用登记手续,如经手人、发放时间及用量等。剧毒试剂的使用者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按照分析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另外应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试验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

1.2 废弃物的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弃物虽然比企业少,但是种类多,成分复杂多变。主要分为废气、废液、废渣三种。若这些废渣直接排入环境当中,势必给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将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害人类健康。

实验室的废气主要为易挥发的样品或者试剂、泄漏的载气或者标气以及试验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等。如苯系物、硫化氢、氯仿、乙炔气、汞蒸气、氢氰酸等有害气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或造血系统损坏,亦会刺激眼角膜或者引起呼吸道疾病。实验室废液的主要来源为分析后的剩余废水样品、过期的标准溶液、各种用过的洗液以及实验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等。在废水污染源的监测中,水样大部分为企事业单位外排的污水,且部分排出的水样是未达标的样品,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成分。环境监测人员为了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及实验分析所需,每次采集的水样量要远大于实验室所需量,直接导致大部分水样成为废液。当前大部分实验室将剩余的水样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实验室的废渣的主要来源是过期失效的药品试剂,多余的分析样品(如燃煤,土壤等),破损的玻璃实验用品以及处理含重金属废液时产生的废渣等。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弃物的处理也是实验室管理的主要部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要分门别类,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对于产生废气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通过高出屋顶3m以上的排出管排出,也可以利用一些吸收液来吸收废气,如石灰溶液。同时也可以在实验室内栽培一些可吸收有害废气的植物,完善实验室内通风设备,以减少室内污染。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应妥善存放,收集废液的容器应不易变形、老化、破损、耐酸碱及具塞密封。不同的废液应收集在不同的容器中,容器上应贴好标签,注明废液的主要成分及时间等参数。设立专门的固定场所来存放废液瓶,且应远离火源、水源及光源等,应特别注意易燃易爆的废液,按时送往专门的废液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容易处理的废液可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处理,或者回收利用。如:废酸废碱可加入生石灰或者盐酸进行中和处理,含钡、镍、锌、铜、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以加入石灰乳,反应生成不溶的沉淀物。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液可用活性炭进行分层回收后再集中处理。对于一些无毒无害的废渣如破损的玻璃器皿,试剂瓶等在用自来水冲洗过后可与生活垃圾进行合并处理,通过掩埋、焚烧等其他方式进行处理。同时我们也应该从源头上减小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弃物的污染。如在确保实验分析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采样量,尽量选择安全清洁的实验方法以及使用安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来清洗采样瓶及玻璃仪器。

1.3 建立及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最基本的条件。我国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设起步较晚,许多工作还处于不断地摸索当中,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还未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基本上是由质控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及完善现有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才能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度可依,更加有利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关安全应急预案制度,通过加强应急演练去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以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意外发生。

2 实验室人员设备的管理

2.1 环境监测实验室人员的管理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由于地区及经济差异,造成了各个环境监测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差别较大。特别是基层及某些偏远地区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人才缺乏,存在素质较低的情况,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监测实验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待监测工作不严谨,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得过且过,不及时学习并掌握新方法,责任意识淡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某些领导也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等,许多实验室安全问题等到发生了才能发现,这时亡羊补牢也无济于事了。因此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严格把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实验室管理人员既要具备实验室管理方面的技能,也要熟悉各个实验分析方法,能独立客观地分析及解决问题。重视并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培训及专业技能学习力度,特别是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各个环境监测实验室自身的情况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专业技术知识竞赛及演练,定期选派实验室工作人员去优秀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交流学习等。以此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水平以及相关的综合素质。

2.2 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分析的必备物品,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科学规范化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必不可缺的。建立严格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每台仪器设备有专门的技术档案,依据每台仪器设备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制度。做到专机专管,使其一直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期将实验仪器送至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并及时更新仪器设备档案。仪器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及维护,使用完毕应按时做好使用登记。另外应加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资,适当引进一些高新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装备,必要时应淘汰落后的仪器设备,改善环境监测实验室落后的硬件设备,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3 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第三方权威而又公正的监测部门,对环境监测监督和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环境监测实验室与时俱进地高效运作,必须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专业管理能力,建设一支专业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合理妥善的处理好实验室废弃物,减轻环境负担,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实验室监测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公正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 张卫星.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处理[J].四川环境,2003,22(2).

[2] 张华英,王坚强,常光远.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浅探[J].科技资讯,2011,(33).

[3] 胡春芳,李瑞杰,王新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三废”污染及其处理[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11(2).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维护;制度;管理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教师科研以及为社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实验室内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实践教学经费也明显增加,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条件,同时对提升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也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思想上重视是前提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思想上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是搞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前提。由于习惯,我国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不太重视实验,总觉得理论比实验更高明、更高深,影响学生不重视实验环节的学习,酿成知识结构的畸形,在这种状态下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用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和实验设备科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将仍然滞后于先进、发达国家,这对于我们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和与时俱进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基本的技术物质基础,实验室即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若不能很好地使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管理维护,就不能确保这些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然会削弱其在实践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以确保仪器设备充分为实践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培训服务。我们实验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学院关于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具体文件,尤其是对新来的实验指导教师、新入学的学生和外来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初,认真对他们进行设备使用及管理方面的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爱护仪器、正确使用和管理好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都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倍加爱护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关键

为了保证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运行,以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充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制定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我学院实验室就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如《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有章可循,基本使仪器设备管理条理化、规范化。制度建立后,如何使这些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建立制度本身更加重要。我学院实验室尤其注重在这方面抓好落实工作,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这是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得以执行的关键所在。因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并监督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以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管理水平,还应具有强烈事业心。我学院实验人员是经多方考察后录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上都兢兢业业,极其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当仪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不管是深夜还是其他休息时间,均能随叫随到,及时修理,从未有任何怨言。同时,一旦发现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出现违规操作或违反管理制度,他们总是敢于及时站出来纠正,并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让其认识到错误。正是实验人员们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得大家在进入实验室后都能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2).帐物清晰相符,是实验室资产管理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人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帐、物、卡”相符的对账系统,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并对各自型号、规格、状态以及存放地点登记在册。在清点资产时,应建立两种帐册,一是在用的仪器设备,二是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报废设备)。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精密和贵重仪器的使用率和状况,我们为五千元以上的每台仪器配置了使用情况登记本,要求使用者在完成实验后对仪器使用情况及现状如实进行登记。如果发现使用者使用后没有及时登记,设备管理人员就立即要求使用者补上,学院资产管理处每年派专人定期检查五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该仪器每年的使用率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使用时数或者几乎没有使用,资产处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将该仪器设备调整到其它更需要的部门。为了使用者更方便、更准确地使用好仪器,我们为每台仪器打印了操作说明,用镜框镶好挂在存放该仪器的室内墙上,使用者在使用该仪器时,抬头可见,方便参考。

(3).设立“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并定期检查,完善仪器维护的自动运行机制

除了强化使用登记措施外,我们还设立了“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不正常现象,除在使用登记本上进行如实登记,将有关情况写在“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上,还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检修。另外,我们还定期对主要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维修。

(4).严格审查“仪器设备报废”情况

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数十年,陈旧老化,反复修理多次,在无法再修理的情况下,进行报废处理。首先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再由实验室主任严格检查仪器是否还可维修使用,如确实不能再维修使用,实验室主任才慎重签字同意报废,最后由主管实验室的系领导和院领导签字,送资产管理处申请报废,捋顺资产手续。

三、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做好维护与检修工作

现在,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物尽其用。为此,我们电气工程系实验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1).建立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的平台,自主创新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

我们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研究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研究现状,建立了一系列创新实验方法,在节能照明电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并已经挂牌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节能照明技术研究所”,吸引很多同类企业技术人员来实验室交流,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受到同行普遍赞誉,这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放实验室,提高使用率

在仪器设备使用方面我们实行对学院内、外完全开放,实验室除了贵重仪器及其相关资料原件严格、专人管理外,所有场地和仪器设备完全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加大开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力度,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大力采用开放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型自主学习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指导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实施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提供一个预习、动手、再思考和选择其它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认识、了解和掌握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机会。此外,实验室在保证本系各专业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接纳本学院其它系部相关电气、电子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来实验室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训,使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3).积极开展对社会服务

我们欢迎各企业、事业的研究人员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外,我们还根据自己的成套电工电子、电力实验、供电实训及电子设备等特色和优势,积极为我们当地的大型企业、供电系统培训了电工、电子技术人员三千余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的知名度。

(4).加强仪器的维护与检修

在千方百计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也注重其配套的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因为在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导致仪器设备的一些部位出现故障或损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必将影响实践教学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尽快到场,检修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由于仪器都有其使用寿命,最终要进行报废处理,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有些仪器设备只是由于某些零部件的故障导致整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只要更换其零件就可排除故障,若提前报废,实在可惜,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因此,在更换零部件后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修则修,提高仪器使用寿命,慎重进行报废处理。

总之,搞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营造一个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氛围。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注重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只要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相互配合下,认真对待,才能达到真正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云 顾永强.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常抓不懈[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

[2] 朱云.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9)

[3] 张丽华.高职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举措[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2)

作者简介:张保军(1960-),男,三门峡湖滨区人,电气工程系助理实验师,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及仪器管理。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BaoJun

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高职院校在固定资产的配置上不科学、不合理,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出现重复,设备的利用效率低下,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在设备的配置过程中过分追求高性能、高配置,造成资金的浪费。部分实验室设备不能进行资源共享,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最终影响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相关要求,制定适合本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管理有章可循。规章制度应当确定固定资产的管理组织和人员,通过统一领导,统筹解决,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具体到个人。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实现统一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在制定具体的管理策略时应当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管理经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落实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和财务部门加强对资产的盘存管理,做到固定资产审核没遗漏,为固定资产预算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规章制度应当明确规定资产的清查、入账、统计等管理办法,并且确定日常的检查制度,保证资产管理的有序进行。

2.加强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

固定资产配置对于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固定资产配置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高职院校固定资产配置,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做到保障需要、优化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避免资产的闲置和浪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借鉴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标准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同时固定资产配置纳入到学校的预算管理中,加强预算控制和监督,使预算采购等能够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资产配置的后期管理,例如对于资产配置的执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对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以及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配置和运行情况,最终达到资产的优化配置。使固定资产配置能真正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使固定资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3.加强固定资产的评估和管理

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资产的评估,只有科学地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通过对学校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进行验收,将调查的结果录入学校的资产管理系统中,保证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建筑物等自建形式的资产,应当在验收之后的六个月之内进行竣工审计,并且做好资产的使用登记和入账工作。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自建资产,应当通过暂时评估的方式办理资产的入账工作,做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序性。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