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诚信建设

乡镇诚信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诚信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诚信建设

乡镇诚信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通过几年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剩余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因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历史欠帐多等先天因素,及户籍管理、生产经营、土地产权等城乡二元制度缺陷,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县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三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在此情况下,仅仅依靠农村内部的改革与发展,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不仅降低了农民变市民的成本,而且解决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从而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增强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产业、科技、资金和信息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支持“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现实选择。

( 二) 新型城镇化是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加快城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人口,由此带来住房、教育、卫生和对其他消费品的直接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内需市场; 另一方面,又可以拉动投资,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笔者所在的临沂市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2003 年以来,我市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2 个百分点,每年有16 万农民转为市民,带动100 多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及3 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年均拉动生产总值约4 个百分点; 另外,城镇化本身有利于规模经济产生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 三) 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能够优化经济发展布局,促进集约式经营,而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将会带动商贸流通、餐饮、交通邮电、信息、社区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集聚效益得以充分体现。可以说,城镇化深入推进的过程,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孕育成长的过程,是服务业带动一二产业优化提升的过程。

( 四) 新型城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城镇化进程越快、水平越高,全市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就越多,生活质量就越好。在中央、省对民生社会建设空前重视、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实施城镇化战略已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有效途径。

二、当前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城市领导农村发展的空间矛盾

由城市来领导和管辖农村发展的主要的空间矛盾在于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统筹发展的主要对象,但实际上统筹规划的出发点和决策都是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而非是统筹农村、城市情况一起决定,发展过程中严重倾向在于城市扩张对村镇发展,由于行政主体是城市,对村镇规划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必然造成农村空间结构的改变,例如各种土地结构变性、经济或产业结构调整等等,这些变化针对整体城乡关系、城市发展村镇规划和管理方面主要矛盾,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这方面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规划管理的实施受到了进行规划管理的其他因素权限,这其中所缺乏的就是合理的政策关系以及机制衔接。

( 二)农村土地结构变化

城乡规划属于政府行为,以政府、社会作为主体,其对象载体就是土地,土地规划只是实施土地利用的一个技术环节,村镇规划中也涉及了的土地利用方面的内容,但是其受到了以下三个因素的制约:

1、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行耕地保护制度,耕地需要在总数保持一定比例,但是村镇不可能根据自身情况对土地进行利用;

2、在村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实际内容给予农村土地利用一个合理发展的空间;

3、村镇的上级政府设置或改变土地用途、以及设计实施其他规划的物质载体,这种现象对于农村发展极为不合理,直接原因就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利益不均衡,所以城市统筹规划公正和公平的利益分配需要确定相应的政策关系和机制衔接。

(三)农村整体规划的空间矛盾

1、农村区域的面积广阔,其中村镇规划作为是城市规划的核心部分,在实际过程中农村规划需要服从并遵照城市的规划来设计和实施;

2、村镇规划中并没有完全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所在区域进行合理规划调整,而且是在规划实现得到过程中,许多规划具体项目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例如资金、审批环节和程序等等因素制约;

3、在规划项目的实时过程中,尤其是不违背上级规划而且没有在上级规划中明确规定的项目时,需要根据的相应的规范依据、政策支持以及机制衔接,所以在你实际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操作中,根据实际规章程序的进行,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命令计划都是执行不到位,原本可以实施的计划项目因各种审批条件或待批时间原因的推迟,使得原本计划进度受到影响;

4、部分村镇规划自主调整规划和新增项目可能有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规划的思考

( 一) 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政府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而市场是资源高效配置的推动器。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相结合,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之路,在充分发挥政府编制发展规划、创造制度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理等一系列核心推力作用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在城镇化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机制优化城乡人力、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配置,从而成功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区域开发、市场运作和民间参与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 二)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核心是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为此,

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优先把有稳定劳动关系、长期举家工作、生活在城市,有稳定住所、工作和收入的流动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并使居住证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依据,从而剔除黏附在户籍关系上的城乡间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

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引进多元供给主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性,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和覆盖面;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筛选和评估机制,做好进入、价格、质量、退出等方面的监管,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

3、建立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以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作为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的依据来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加大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资金投入; 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

4、市民化必须建立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增强非农产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 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渠道作用;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带动就业; 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 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 三)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

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为此,要优化布局,促进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 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控制开发强度,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要传承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

( 四) 构建多元的城镇化融资渠道

1、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集中用好各类城镇建设、城镇规划、区域发展等专项资金,优化政府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间接投入方法,撬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发展;

2、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扶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业,鼓励引导设区市、县( 市)和小城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搭建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市政债券、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信托计划、引进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保险资金运用、资产证券化等形式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

3、放宽市场准入,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BOT、TOT 等多种形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城市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对当前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当前制度体系所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确保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赵佩佩,顾浩,孙加凤.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 规划师,2014,04:95-100.

乡镇诚信建设范文第2篇

真正使乡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层政府/!/

-----x镇调研小组

一、 基本情况:

x镇地处颍城西18华里,102省道横跨其中,东至五里湖与颍河乡一湖之隔,西连西三十铺镇,南以柳沟、北至黄沟为界,与盛堂、耿棚、建颍三乡镇毗邻,交通便捷,经济殷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总面积74平方公里,52285亩耕地,辖13个行政村,144个自然庄,155个村民组,12536户,人口53858人。

镇政府所在地x是颍上县较古老的集镇之一,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有颍城西大门之称。被誉为颍上美景之一的“莲池月夜”位于该镇的莲花铺,尤其是具有苏州园林风貌的淮上公园,近百年来闻名遐迩;园内假山、亭台、长廊、水榭交相辉映,奇花异草,徇丽多姿,布置清新雅致,小巧玲珑,令人留连忘返;被截入《中国名胜辞典》词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镇政府多次筹资扩建,丰富园景,并将利用外资把淮上公园建成集旅游、娱乐、饮食、住宿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x镇沃土平畴,农产品丰富,盛产小麦、红薯、水稻、玉米、大豆,形成了粮、油、棉、瓜、菜、果6大生产基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红薯的生产优势转化为“三粉”优势,加工出的粉丝,粉面、粉碴畅销全国各地,素有“三粉之乡”之称。生产的食用红薯,香甜可口,被人们视为席上珍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保健食品,倍受市场青睐。

20__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84.64万元,占任务的145.93%,其中,国税完成18.05万元,占任务的100.28%;地税完成23.6万元,占任务的157.33%,财政入库42.99万元,占任务的171.96%。

目前,该镇行政在编人员36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13人,占36.1%,事业单位在编人员28人。行政编制内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事业单位内设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农业综合服务站、乡镇事务服务站、土地与村镇服务站、文化与广播服务站、乡镇财政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

二、 职能配置和运作情况:

1、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及机构改革,是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要求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规律的要求,应该实现从“领导农民”向“服务农民”的观念转变,把构建服务型与公共型基层政府作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全新目标。

20__年全省在乡镇政府机构撤改的过程中,实行乡镇机构的服务职能分离,财政提供公益职能的经费保障,通过财政预算并公开招标购买原乡镇“七站八所”的部分公共服务,把对为农民服务组织的支持从财政拨款转为财政购买服务。农业税取消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2、农业税的取消,不仅使得原农业税中用于弥补乡镇财政公用经费支出的4%返还及农业税附加也随之取消,而且意味着乡镇用“税不够、费来补”作为解决经费不足的路子完全被堵死,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农业税的取消将造成地方财政的缺口,从而更加依赖于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但是,在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当上级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时,层层截留势必要发生,乡镇政府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最后很可能再次向农民伸手。

3、乡镇体制建立以后,尽管机构和人员数量一直严格控制,但事实却存在着“编制数量控制了,干事人员减少了”的怪现象。目前,农村基层政府仍然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县、市下派部门(“条条”)与乡镇政府(“块块”)共同治理乡村,形成了“六大班子,七站八所”的管理体系。乡镇政权的结构和权力的分配基本上是比照上级政权机关设置的。人们习惯将乡镇党委、乡镇政府、乡镇人大、乡镇纪检、乡镇武装部乃至乡镇政协组织称为乡镇的“六大班子”。

乡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至今没有法律规范,有很大的随意性。基层政府的机构与人员编制逐年变动。如在该镇就存在着国土资源所、财政所、畜牧兽医站

等单位陆续收归县直管,人权、财权在县,但服务的对象却仍然是基层,使一些工作人员对乡镇的管理、指导处于应付差事;另一方面,就是一些退居二线人员占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在x镇行政编制33人,退居二线的就有3人,占9%。严重存在着“拿钱不干事,仍然占编制” 4、在突发性公共事件、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在20__年抗击非典、洪水及20__年特大洪涝灾害面前,由于体制问题,一些站所人员由于人事管理权在上,业务安排一律由上面指挥,不服从乡镇统一指挥、调度,后来尽管受到组织处理,但给群众造成的损失却难以弥补。

5、目前机构设置中,部分单位职责不清甚至不易履行。在我镇行政单位编制中的经济发展办,好多工作仅靠三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好多业务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结果使其成为“虚设机构”。再如乡镇事务服务站,它的职能本来是做好本乡镇的民生、文化等事务,结果在乡镇政府有行政在编人员管理民政,其职能自然而然就形同虚设,结果造成职能混乱、履职不清、工作被动、群众受害,根本得不到服务。

如此等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乡镇政府是基层政府的一个级次或组成部分,作为联系“三农”最为密切的基层政府,其职能转变,不仅仅是经济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实施的要求

三、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及建议

乡镇政府是基层政府的一个级次或组成部分,作为联系“三农”最为密切的基层政府,其职能转变,不仅仅是经济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实施的要求。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全面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将成为新时期基层政府工作的重点。

1、为了推动基层政府转变职能,必须推进以撤改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要分类实施,分步骤推进,同时完善配套改革。

目前,根据工作需要、农民需要和服务需要,要将一些农机、农技、畜牧、市场经济管理人才,通过各种手续、程序层层选拔到乡镇来,充实一批、淘汰一批;如要加强对文化、卫生、环保、为民服务中心、公益性管理与服务等机构在乡镇的设置。

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应该按照基层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而进行,服务型与公共型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基层政府的本质要求,基层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农合组织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后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必须依法支持与推动农村及农民建立农合组织,把农合组织打造为激发农民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平台,为此,要求政策允许并保证生产以外的其它农业生产环节对农合组织开放,尤其是要支持农合组织在农村公用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4、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及机构改革中,要赋予基层政府更多的社会政治职能,把更多的经济职能交给市场。为此,必须实行基层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的区别。基层政府要尊重农民主人地位,确立“为农民服务”的执政理念,随着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农合组织成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后为农民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

5、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对现有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考核、考试,避免“一朝进机关,永远铁饭碗”。具体考核办法由县、乡拿出详细的考核办法,由组织、人事部门具体实施。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调动乡镇干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权利交给自己的服务对象---群众。

6、为了控制人员编制膨胀,要建立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没有配套的财政改革,撤改后的乡镇机构也难以运行。

7、政府应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植并不断创新扶植方式,从财政拨款转为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以钱养人” 转变为“以钱养事”。为保证扶植资金的有效、公开、透明使用,应将其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其支出和使用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人大等相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乡镇诚信建设范文第3篇

政府主导,政策跟进,

形成乡镇商贸中心建设的推力

宁波市领导对乡镇商贸中心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宁波市、各县(市)区和试点乡镇三级政府均成立了“乡镇商贸中心工程”建设办公室。为了加快乡镇商贸中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试点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宁波市把“卫星城市”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成立了“卫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并围绕卫星城市建设出台了一整套扶持政策,如试点镇的财政收入以2009年为基数,新增上交市级和县(市、区)级部分通过县(市、区)财政予以返还;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除上交国家和省以外,全额返还试点镇,主要用于土地整理开发和基础建设;支持试点镇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试点镇的耕地保护指标,或通过置换等手段分散的建设用地指标向试点镇集中,对在试点镇逐步取消本镇农民进城门槛,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积分落户办法,提高试点镇行政级别和管理权限,赋予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党委书记的职级明确为副县级,由宁波市委管理等。2009年宁波市从商贸扶持资金中专门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试点乡镇的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编制经费补贴,并把试点镇建设情况列入考核各县(市)区的重要内容。

各县(市)区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乡镇商贸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及时出台了各类乡镇商贸服务业扶持政策,在资金使用上优先用于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和物流信息等新型服务业产业。江北、鄞州、余姚、慈溪、象山等地从土地优先考量、税收返还等方面给予进驻企业较大的优惠,并在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企业注册登记办理各种手续中进行全方位的服务,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乡镇商贸设施建设中来。鄞州、余姚等地还下拔各试点乡镇工作经费10余万,激励各试点乡镇的工作积极性。

明确目标,分批推进,

选择基础较好乡镇实施重点突破

宁波乡镇共有152个,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较好,但因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历史积淀等不同,发展程度很不平衡。为了摸清底数,理清建设思路,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宁波市《关于实施“乡镇商贸中心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设目标和任务。按照乡镇的辐射和集聚潜力,选择50个左右作为重点乡镇进行建设,并在重点乡镇中,选择10个左右作为中心镇、卫星城市建设。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市的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本着“先易后难,分批推进”原则,2009年从各县(市)区确定了余姚泗门镇、郑州集士港镇、慈溪观海卫镇、奉化溪口镇、象LU石浦镇等12个各方面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首批“乡镇商贸中心工程”试点,实施重点突破。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2009年底市政府已批准了其中7个镇作为宁波卫星城市试点。

我们把乡镇商贸中心3~5年的建设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卫星城市,建成镇区人口10万以上,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商贸设施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有2万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城市商贸综合体,有相对应的商贸集聚区,有相对完善的商贸服务体系,具备小城市基本功能。二是重点乡镇,建成镇区人口l5~10万,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有5万平方米以上的商贸设施,有相应的商贸集聚区,具备特色市场等商贸业态,有社区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能够对周边形成辐射。三是普通乡镇,建成镇区人口2-5万,商贸设施3~5万平方米,能够满足居民多元的商业、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具备“五个一”,一条以上店铺相对集中、业态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综合商业街,一家3000m2以上的品牌连锁超市,一个设有200个以上摊位的乡镇菜市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或其他商品专业市场),一家以上具备一定餐饮住宿接待能力的星级酒店、宾馆。

规划先行,配套衔接,

确保乡镇商贸中心项目落地实施

200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扣造“三级商圈”战略目标,把乡镇商贸中心作为第三级商圈,与城市核心商圈、县(市)区域商圈相配套,构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业态完整的现代流通体系。为了增强乡镇商贸中心工程的可操作性,我们首先从规划人手抓落实。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编制《宁波市“乡镇商贸中心工程”总体实施纲要》,明确乡镇商贸中心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及其与周边乡镇的协调合作重点,分步实施。指导试点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编制商贸中心建设专项规划,同步推进重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编制,拟作为《关于实施“乡镇商贸中心工程”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下发,进一步规范和统筹全市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同时,要求各地本着空间合理布局、突出区域亮点、结合长远发展的原则,着重对区块控制性详规进行修改完善和复核,做到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三者相互衔接。

目前,12个试点乡镇中,余姚泗门镇、余姚马渚镇、镇海小港、慈溪观海卫镇、江北洪塘镇、象山石浦镇等乡镇已完成商贸专项规划的编制并通过所在地政府颁布实施。泗门镇在规划建设中坚持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目前全镇建成区12.4万平方公里内已经形成5万平方米左右的商贸体量,建成了以全省首家乡镇百货店一华联商厦为核心,集百货、超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小型商贸综合体,1800亩的商贸综合园区也正在启动,商贸集聚功能日益显现。

因地制宜,差异发展,

充分发挥乡镇自身独特优势

在各试点乡镇建设中,我们紧贴各乡镇的人文地理、产业特电、商业氛围等实际,着眼发挥各地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实施分类指导,差异发展。我们把重点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大致分为五个基本类型。一是综合服务型:产业基础较好、辐射能力较强、在区域内有较大商流、物流且有小商品和农副产品集散传统优势的乡镇,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折扣店等业态;创新经营模式,逐步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如慈溪观海卫、镇海小港等。二是产业主导型:工业基础较好、临近省、市工业园地和开发区的乡镇,重点引进大店、名店,开办综合超市,兴建规范的室内集贸市场,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集中布局餐饮、娱乐、酒店、修理、旧货调剂等业态,如慈溪周巷

镇、余姚马渚镇等。三是现代居住型:邻近中心城市,能够承接中心城市产业与人口转移,扩展中心城区居住功能的乡镇,发展大型超市等主力业态,鼓励发展便利店、家政、洗染、保健、房地产中介、物资回收、典当等生活服务网点;重视品牌引进与培育,大力改造和发展品牌专卖店和专业店,不断提升服务档次,如紧邻中心城区江北区洪塘镇、鄞州集仕港镇、姜山镇等。四是旅游休闲型: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著名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乡镇,重点改造提升与发展宾馆饭店、农家乐、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规范和配置旅游商品市场、旅游产品专卖店等,如奉化溪口镇、象山石浦镇、宁海西店镇等。五是交通枢纽型:分布于铁路、高速公路及港口沿线,地理环境突出、交通便利,容易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乡镇,充分利用运输交通条件优势,兴办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商品集散地,配置汽车站场,增加交通线路,大力发展物流与基地。商业服务网点配置以商品集散服务,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业态为主,如余姚的泗门镇等。

乡镇诚信建设范文第4篇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今天召开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认清形势,组织动员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化三区”决策部署,规划“双五十”,建设“三城”,念好“八字经”,做好今年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我县新型城镇化水平。刚才,世保同志宣读了表彰通报,稍后马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强化共识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城镇化进程最快、城乡建设管理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规划大投入。城乡规划累计投入(工作数据)多万元。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县城滨河新区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四项专项规划。小池滨江新区编制了“1+6+1”城市发展规划。禅文化旅游区完成总体规划、五祖景区控制性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镇、孔垄镇等6个乡镇高标准完成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别是小池滨江新区和五祖镇总体规划,分获省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和村镇规划类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立了查违办公室,查违控违力度空前,去年共拆除违法建筑物700多间,保证了规划的刚性执行。

(二)面貌大变化。初步形成以“一主两翼”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县城区呈现出“五变”:一是变“大”。完成了2.1公里一环线改造升级,全线贯通12.5公里的二环线。拉通了五祖大道延伸段和D6路,105国道改线工程全面完工,建成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扩大到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万。二是变“高”。12层以上建筑及高品质的住宅小区由过去的个位数上升为现在的过百栋。三是变“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3平方米。四是变“靓”。**大道、人民大道等6条主干道完成刷黑升级,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成效显著。城区河道整治有力推进,滨河新区及“一河两岸”变成美丽的风景线。五是变“优”。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数据)户,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工作数据)套。县直小学由两所增加到六所,殡葬设施搬迁、妇幼保健院搬迁、职教中心、城西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工程先后完成,67.4千米地下管网得到有效维护,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大胜关山工业园基础设施投入近12亿元,形成“五纵九横”路网框架,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115家,产城融合呈现加速度。小池滨江新区先后投入(工作数据)多亿元,新建、改造道路93公里,完成5000吨级码头、110千伏变电站等重点工程,联投启动区、小池教育城等有力推进,镇区建成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21平方公里,实现了由小变大、由镇变城、由弱变强的可喜变化。五祖镇建成第一、第二安置区,基本完成老镇区房屋立面徽派改造工程,被评为全国最美村镇。禅文化旅游区核心区建设加速推进。孔垄站前新区、蔡山城南新区、分路南街、新开口商贸街、刘佐鄂东新城、大河桥头新区、苦竹西街、柳林古角新村、停前驿前新区、独山文化广场、下新幸福大道、濯港临街徽派改造和杉木烟铺安置区建设各有特色,建成24个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庄。

(三)管理大提升。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初步建立。推进城管大会战,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率实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持续开展道路拥堵、垃圾围城、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洗车市场、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城区禁限鞭和七月半烧包袱整治取得显著成效,长期以来困扰居民的噪音浓烟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建了沙岭、东禅、蔡枫树3个停车场,正街鑫城等地下停车场投入使用。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创建了2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148个村环境整治成效突出。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改善空气质量、环境违法执法“零容忍”等行动,着力建设生态家园,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四)机制大突破。省长投、交投、联发投、鄂旅投等省级投资平台纷纷入驻,县城司不断壮大,先后组建县旅司、交司和小池城司,融资规模过百亿元,有效缓解了城市建设融资难题。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规划与调整工作,获批建设用地指标(工作数据)万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工作数据)亿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小池“四化同步”土地拆旧、城区“空心地”清理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等工作扎实推进。申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数据)个,总投资(工作数据)亿元。完成房屋拆迁(工作数据)多户,县城城乡安置区、开发区洪?景仓们?⑽遄嬉惶烀虐仓们?⑿〕?0万平方安置区等成为城镇建设新亮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改革在全省率先破题。严格项目“四制”管理,创新了政府投资项目拦标价审计、项目设计增减变更五方会审、建设资金分级审批、房屋建筑竣工联合验收等机制,项目管理日益规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城镇化率还不高。目前我县城镇化率为(工作数据),低于国家、省平均水平(工作数据)和(工作数据)个百分点,比全市低(工作数据)个百分点,城镇规模和人气有待提升。二是基础配套还不全。县城南北通道不畅,断头路、错位交叉路偏多。城市绿化、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地下管廊建设相对滞后。老城区功能混杂,居住拥挤,人居环境有待提升。三是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计缺少地域风格,缺少主题形象、特色街区和独特的城市气质,与我县文化资源禀赋不相匹配。四是居民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居民公德意识、卫生观念、文明素养偏低,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横冲直撞现象时有发生,出店经营、乱扔垃圾、随意破坏公用设施等陋习积重难返,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房地产交易现象屡禁不止,规划执行和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降低了城市品位,影响了居民生活,阻碍了我县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迎难而上,乘势而上,加速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二、从高设标,强化举措

去年年底,中央、省、市分别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对宏观形势和基本县情的分析,当前我县城镇化工作呈现三个特征:从城市发展规律分析,正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快速发展期。纵观人类发展史,城市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城镇化率30%以下是起步阶段,30%-70%是中期阶段,70%以上是后期阶段,我县正处于中期阶段,是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从宏观形势分析,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随着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东禅西道”文化旅游格局、小池开放开发等国家和省级战略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合安九、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交汇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县城完全具备了建设中等城市的条件。从面临的挑战分析,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中等收入陷阱”、“城市病”、“空城计”等诸多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世界性难题。我县正处于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做好产业支撑、人居环境、住房体系、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工作,加速城市人口聚集,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必须紧扣“三化三区”决策部署,坚持快速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以人为本、以质为帅”的发展理念,从高设标,科学推进。关于今后一段时期和今年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举措,这里我用14个字概括,就是“规划双五十、建设三城、念好八字经”。

(一)“规划双五十”是远期目标。具体来讲,就是到2025年,县城区发展规模力争达到“双五十标准”,即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围绕这一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确定为: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县城区常住人口达25万人,建成2个全国重点镇、1个国家级旅游名镇、4-5个文化小镇。规划建设100个中心村(社区),建成10个景观村、30个美丽精品村,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市建设更具特色、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城市发展更有后劲、城市环境更加舒适,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二)“建设三城”是发展方向。齐白石先生曾对学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城市建设更是如此,一味简单模仿,就会迷失方向、丢失灵魂。相信许多同志都有深切的感受,过去我们到外地城市考察,主要是看工厂、看马路、看高楼,现在改成看山水、看风景、看历史了。**是有着1400年历史的千年古邑,**县城是百万**人的县城,必须要建成有底蕴、有特色、更现代、更宜居的城市。

一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些世界名城都有突出的主题文化,如巴黎是“时装之都”,维也纳是“音乐之都”。**文化底蕴深厚,**禅宗、**戏、**挑花、岳家拳、诗词、楹联等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我们必须将这些文化资源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看了就不会忘、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历史文化要体现在建筑上。人们讲到京派建筑,就会想到皇家园林、四合院;讲到徽派建筑,就会想到马头墙;讲到闽南民居,就会想到客家“土楼”,这些都是建筑特色的魅力。我们的建筑,决不能简单复制拷贝,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搞怪诞的“新、奇、特”,必须推广“禅风水韵、吴楚乡情”的地域特色,打造“天下**”人文品牌。历史文化要体现在具体项目上。要像建设**戏剧院那样,建一批禅宗文化馆、岳家拳武术馆、诗词楹联走廊等承载历史文脉的标志性项目。历史文化要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片区、每一条街、每一个村庄,包括户外广告,在设计过程中,都要植入**文化元素,留住城市的记忆。

二是建设现代中等城市。按照城市分类标准,中等城市指人口在50万到100万的城市。我们建设现代中等城市,既要注重城市人口规模,更要体现时代气息,在“现代”两个字上作文章,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城市现代化。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要加快实施“光网城市”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计划,发展智能城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智能社区,为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增添动力。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易涝点改造,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排水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确保城市的蓄纳能力稳步提升。着力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供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城市新区和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三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重庆依山而筑,以山城闻名;威尼斯居水而建,以“水城”著世;一座城市没有山水就没有灵气,城市建设必须融入自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搞城市建设不要做推土机,见山平山、见水填水;而要做高明的园林大匠,见山用山、见水用水。要把山、河、林、湖等生态元素融入城镇规划建设之中,有计划地保留湖泊、水系、林地、耕地、湿地,实施“引水济城”,为居民留下青山绿水。积极开展“绿满**”行动,大力实施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庭院绿化工程,建设一批城市森林公园和小游园,力争五年内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发展道路。同时,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人、财、地“三挂钩”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民转市民进程。

(三)“念好八字经”是工作举措。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要念好“规筹拆建、查管整创”八字经。

第一个字,“规”。就是做好规划设计,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编制水平。要坚持多规合一。做好全域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双五十”的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三城”规划编制工作,留足城市发展空间。城乡建设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协调统一,地上地下规划要协调融合,避免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要坚持规划先行。今年要加快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城区建成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分步推进镇域规划、乡村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一年一年做下去,力争3-5年实现全覆盖。做好迎宾大道、高铁**南站、移民新村、新建村镇等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100套“禅风水韵、吴楚乡情”建筑风格图纸,要分批次尽快发放到乡镇和村。要坚持刚性执行。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一任接着干。加强规划执法管理和效能监察,坚持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搞建设、不建没有经过规划设计的小区和房子。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规划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充实力量,弥补乡镇规划管理的短板。

第二个字,“筹”。就是创新机制,更多途径筹资融资。经初步预算,今年县城区建设资金需求约在(工作数据)亿元。“钱从哪里来”?一是向上争资。积极对接国家政策,重点在棚户区改造、城市管网、河道整治、生态建设等方面,储备包装项目,大力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吃到政策红利。二是土地融资。坚持弹性出让、净地出让的原则,科学合理控制供地规模,适时推出一批优质地块。加大土地出让金清收力度,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消除批而未供的存量建设用地。力争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实现(工作数据)亿元,其中(工作数据)个亿用于县城区建设。三是债券融资。县财政局要加强与省财政厅对接,积极争取国家、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按照最新发债政策,我县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工作数据)亿元,县发改局、县城司要在申报落实国开行合安九铁路(工作数据)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的同时,积极筹备发行企业债券。四是平台融资。四大平台公司要精心策划包装融资项目,优先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银行贷款,平台公司不行就用子公司,子公司不符合条件还可以根据政策导向组建新公司融资。继续采取政府委托代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设施和以下属公司或第三方贷款等形式,争取商业银行贷款。尽快完成县文化系统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局办公楼等闲置资产处置工作,力争融资(工作数据)亿元以上。五是社会融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园绿地、公共停车场、垃圾焚烧发电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在采取PPP融资模式时,要慎之又慎,反复论证,不能留下后遗症。

第三个字,“拆”。今年县城区人民大道延伸段、爱民路、大众路等十三个项目,共440户纳入征收,还有合安九高铁(工作数据)余户的拆迁也要启动,拆迁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大拆才能大建,迟拆不如早拆,现在不拆以后成本就会越来越高。要坚持合力拆迁。拆迁不是哪一个乡镇、哪一个部门的事,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每一个拆迁项目由一名或多名县级领导挂帅,全程指导,统筹协调。每一个部门都要分配拆迁任务,责任包保,全员上阵。公安、房管、国土、城管、法院、综治、等相关部门以及**镇、濯港镇、杉木乡等乡镇要密切配合,打攻坚战。要坚持依法拆迁。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制订房屋征收工作的操作规范,确定统一的工作流程,切实做到征收决定民主、征收程序规范、房屋评估公正、征收信息公开。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依法办事水平。要坚持阳光拆迁。建立全县统一的征收补偿安置办法,确保执行政策统一、安置标准统一,建立健全适当补偿机制,让支持拆迁的群众不吃亏,确保公平正义。要坚持和谐拆迁。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多用“磨劲”和“韧劲”,避免“蛮劲”,真正做到暖人心、稳人心、安人心。

第四个字,“建”。严格执行责任包保制和项目“四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管理,形成城乡建设热潮。加快县城区建设。首先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完成“八个一”规定动作:完善一个新区,建设一个与黄冈市区或周边城市协作对接的开放开发工程,一个城建重点项目,一个“棚改”项目,一个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扩散工程,一个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工程,实施一片环境综合整治,一个城镇污染企业治理改造和环保搬迁计划。在此基础上,围绕“促发展、保畅通、惠民生、提形象”的思路,完成一批自选动作。今年要加快县经济开发区12条道路、(工作数据)亩土地收储以及污水管网、垃圾转运站等配套建设。推进人民大道延伸段、105国道升级改造、四祖西路东段刷黑等15条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启动五祖大道拓宽工程,完成大众路、爱民路等拥堵路面拓宽以及部分破损路面修复工程,实现“一环畅、二环靓、三环启动有模样”。与此同时,着力推进县一水厂升级改造、阳光家园公租房、县福利中心、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市民休闲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加快小城镇建设。主要是实施“八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条精品示范街、一个绿色生态设施、一个产城融合综合体、一个宜居示范小区、一条与交通干线和交通枢纽城镇连接的对外公路、一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其配套设施、一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个文化特色小镇或美丽乡村风情线。在完成“八个一”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易地搬迁、教育、卫生、文化、交通、水利等方面选择“两个一”作为自选动作,最终实现“10个一”、“11个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五美三宜”标准,着力建设20个美丽示范村和5个精品村。重点在红色旅游路和横山公路沿线(大河6个村、苦竹10个村、五祖5个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坚持绿色为底,在公路沿线广泛开展“补植”绿化行动,建设村庄绿化带;坚持文化为魂,突出红色文化、岳飞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等文化传承,打造文化长廊。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确保完成新整治183个村庄环境的年度任务。

第五个字,“查”。就是保持查违控违高压态势,严格实行城市“五线”管理,即“蓝线”(水系保护范围)、“绿线”(绿地保护范围)、“红线”(道路用地保护范围)、“紫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黄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违反规划私搭乱建、顶风抢建行为,是阳光下的犯罪,是明目张胆的抢劫,是对法律和政府尊严的公开挑衅,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让其付出代价、自食苦果。对老城区、城中村、开发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和隐形房地产交易行为,由查违办牵头,各乡镇、社区(村)以及开发区、国土、规划、房管等部门协作,逐户核实,逐户登记,逐户确认,逐户过关。对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党员干部以亲朋好友名义进行的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对不顾政府三令五申、顶风作案、强行建成的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对明显违反规划、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公安、监察部门要强力介入,查一批典型,办一批铁案;供水、供电、消防等其它部门要在职权范围内,大胆参与、积极配合。同时,要从制度入手,建立长效机制,破除建了拆、拆了建的恶性循环。

第六个字,“管”。城市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坚持全员化、数字化、网格化、人性化的方向,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全员化管理。倡导人民城镇人民管,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推进数字化管理。把数字化城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形成特色”的原则,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运行机制,最终实现精确、快捷、高效、全时段、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网格化管理。以14个社区为网格平台,每个网格实现“六个一”,即安排一名挂点领导、一名责任领导、一个牵头单位和若干责任单位、一个牵头单位责任人、一个社区负责人、一个联络员。通过责任包保,把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社区网格。推进人性化管理。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规范城区废旧回收市场、夜市街区、汽贸城等专业市场和各类便民摊点的建设,让小商贩和困难群众生活有出路、有保障。

第七个字,“整”。重点开展六项整治。一是整治房屋立面。以打造精品示范街为抓手,以“禅风水韵、吴楚乡情”地域建筑风格为基本定位,着力推动“一街一风景、一路一文化”。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一条街一条街的整,力争五年内实现城区主干道房屋立面整治全覆盖。二是整治空间杂乱。积极开展城区楼顶广告、墙体广告专项整治,坚决取缔城区主次干道落地灯箱广告和条幅、彩旗、刀旗。开展城区主要街道立面店招整体改造,积极创建户外广告店招管理示范街。大力实施管线入地工程,清除各类影响市容和有碍观瞻的线网、线杆,净化空中环境。三是整治垃圾围城。学习借鉴宁夏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工作经验,推行“清扫、洒水、洗尘、捡拾”一体化作业,提高城区道路洁净度。推进垃圾袋装化,沿街所有门店和居民生活垃圾都要实行袋装化,定时收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乱倒、随地遗撒的问题。加大“牛皮癣”清理力度,主次街道由城管执法局负责,封闭的居民小区由房管局负责,无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由各社区负责。坚持开展重大节日和周五卫生大扫除活动,充分发动社区、机关单位定期清除单位之间夹缝、空隙地带、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陈年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四是整治交通拥堵。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灯光信号、电子监控等设施,新(改)建1-2个大型停车场点,引导车辆进入指定区域有序停放。重点整治逆向行驶、车辆随意调头、摩托车载客、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无牌无证驾驶、故意遮挡车辆牌照和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违停车辆贴单处罚力度,以严管重罚规范交通秩序。五是整治占道经营。开展五祖铁路桥北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整治,严控粮食巷、水产街出店经营现象,落实文化公园南门夜市烧烤摊点定时、定点管理措施。强力开展非机动车停放、占道加工、占道洗车、占道汽修、占道堆放物料、违规搭建遮阳雨棚等市容乱象整治工作,实现城区主次干道零出店、零占道。六是深化禁限鞭整治。积极巩固禁限鞭成果,倡导市民群众在重要节庆、店庆和办理婚丧喜庆事宜采取电子炮等形式,减少噪音环境污染,力争3年内在城区全面禁鞭。

第八个字,“创”。就是抓好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创建是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抓城市创建,城建城管就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过去几年,我县通过抓卫生城、园林城的创建,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项创建:一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通过推进文明小区(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建设,狠抓居民城市素质提升。二是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抓好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工作,规划一批休闲广场、公园绿地、街道绿岛、城市绿带、庭院绿园等,完成“一河两岸”延伸段、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绿化工程,力争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接近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三是做好省级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抓好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等重点领域整治,争取明年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四是争创省级生态县。推进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控制、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清洁能源使用、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秸杆禁烧和陶瓷化工企业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强湖区、库区、中小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56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50个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五是争创省级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严守耕地红线,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确保耕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提高。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小池“四化同步”示范镇试点,完成(工作数据)亩土地拆旧任务,力争各类建设用地指标(工作数据)亩以上。建立工业园区不履约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合理利用工矿废弃地,依法处置闲置低效用地(工作数据)亩以上,确保年度土地供应率(工作数据)以上。

三、压实责任,强化落实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方向已经明确,任务要求非常清晰,关键在科学推进、抓好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我任指挥长,政协张主席任政委,甘世保同志任常务副指挥长,潘高峰、程鹏、李再华、欧阳水平同志任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住建、发改、国土、房管、城管执法等15个部门组成,韩冰同志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指挥部要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各项重点城建项目都要排出时间表,明晰路径图,落实责任人,确保工作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会后,各乡镇也要及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尽快完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推进机制,为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形成工作合力。开发区、**镇、濯港镇、杉木乡等单位要牢固树立“县镇一体”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各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牵头职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统筹调度,精心安排。发改、财政、住建、规划、房管、招投标、消防、环保、供电以及各管线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做好项目审批、工程招标、资金调度、质量监管、联合验收等工作,宣传部门和电视台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城建城管工作进展情况,加大违建和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真正形成步调一致抓城建、齐心协力抓城管的工作格局。

严格督办考核。指挥部要坚持月例会制度,一月一会商,一季一督办,半年一拉练,年终结总账。指挥部办公室要迅速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和细则,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县城区建设方面,把“规筹拆建、查管整创”等方面工作,尤其是拆迁、建设、网格化管理等作为考核重点内容,纳入年底全县目标责任考评体系。乡镇建设方面,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乡镇予以支持,主要是支持乡镇“八个一”工程。城区城管会战工作,引入“第三方”考核,每季度召开一次督办大会,年终对14个网格进行综合考评排名,对排名前5位的分别奖励10万、8万、6万、4万、2万,末位的罚款1万。乡镇城管工作,年底也要进行排名,对前3位分别奖励5万、3万、2万;末位的乡镇罚款1万元并通报批评。

乡镇诚信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062-04

[作者简介]王晓玲(198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王h(1994-),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JYC08);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JL042)。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内涵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趋势或过程。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转型升级是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转变。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生产方式从传统乡村式的农业(第一产业)逐渐转变为非农业的现代化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其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节约集约、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简单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并不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强调以人为核心,注重在产业支撑、生活方式、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更多强调新型、统筹、可持续,新型城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理论

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通过需求和供给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产生影响。

(一)需求效应

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高污染高能耗转向低污染、低能耗。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高精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比重不断增加,从而对资源和空间产生了新的需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要素市场、交易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高速运转,从而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2]。

(二)供给效应

从宏观来看,产业转型升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力,提升地区的财税收入,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资金的周转和运用,提高城镇建设效益。从微观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质量,从而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三、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城镇化水平指标公式为:PU=U/P×100%,U表示城镇人口,P表示总人口。黑龙江省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从1978年的359%提高到2013年的5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个百分点。

(二)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年均增速为083%。201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540万人,较2008年增长8%,其中,20%进入哈尔滨市,27%进入地级城市,53%进入县城和小城镇。

随着黑龙江省农垦系统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全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垦区173万人口和林区205万人口中相当一部分进城就业,增加了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数量。同时伴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政策环境改善、限制因素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愿望也日益迫切。但也存在农民对离开农村后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顾虑和进城后社保、就业、医疗等保障制度难以接续等问题。

(三)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黑龙江省农垦、森工局场等功能较为完善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集聚了垦区、林区转移人口和周边县市转移人口。农民进城后,产生的新需求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也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四)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良好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总体状况良好。2013―2014年,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工业废弃物倾倒实现零丢弃,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2013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同比增长42%,达到7004万亩,总产值1610亿元,占全国绿色食品总产值的1/6,居全国第一位。

(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在促进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的同时,黑龙江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镇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省累计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限价商品房、棚改房等合计2967万套。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覆盖率逐步提高。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81%,比2000年提高2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到993%,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621万人,比2000年增加6044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四、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黑龙江省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95―2014年黑龙江省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指数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表明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程度不断加深。

(一)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

产业转型升级使现代农业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规模经营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能够从土地中脱离出来。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也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促使其向城里转移。城镇功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收入的提高也吸引农民进城。

(二)产业转型升级刺激消费需求

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一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0837亿元,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6402亿元,同比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二是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有所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而提升了新型城镇化水平。

(三)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

黑龙江省不断进行产业优化升级,透过产业的发展和支撑增强城镇间的联系度,促进城镇间信息化和新型化。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力度,建设铁路网,以哈尔滨市为枢纽,以哈黑铁路、绥满铁路、大连至同江铁路为主通道,以沿边铁路为外环线,面向俄罗斯扇形辐射,极大地提高城镇运输效率;建设航空网,扩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实现内外整体连接,为城镇的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化的交流与发展模式提供了硬件支持;以地铁为新突破口的立体交通体系极大促进了人员、技术的流动。产业升级对城镇人口产生连锁反应,使生活在乡村的人更方便地到城市工作、生活、定居,从而加速了人口的城镇化。快速通达的交通连通了大城小镇,真正做到了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谐发展[3]。

五、对策建议

(一)推动产业整体结构与产业内部优化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既包括产业间升级,即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占较大比重过渡,也包括产业内升级,即实现技术纵向深化、集约化,使产业内部优化升级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黑龙江省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应着重解决农业发展问题[4]。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机械化农业,利用现代的产业化科技使农业作业集中化、高效化,从而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优化生产组合,建设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营运体系,提升第一产业经济效益,使其逐渐与第二、三产业接轨。

(二)着力推动与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要解决产业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匹配的问题,合理发展农业相关经济,推动与农业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产业,注重农产品的营销和品牌的创建活动,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综合考虑黑龙江省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才能最大地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利用临空经济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临空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黑龙江省正致力于发展哈尔滨、大庆等地区临空经济,以此为基点,引领当地城市群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要充分利用临空经济相关产业,如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业、高科技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电子商务、高端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和集聚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助推力,借助产业转型、产业集聚的强大吸引力,推进产城融合,吸纳人口集聚,带动当地居民创业就业,拉动消费需求,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四)与产业升级同步,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家政等生活业,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用工需求,鼓励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5]。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转移人口专业知识培训,健立并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就业创业服务。

(五)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投资与合作

充分利用政府产业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营造全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同时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在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2]多淑杰.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15-19.

[3]马文成,魏文华.安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12(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