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安全管理完善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男39例,女47例;年龄17~77岁,平均(43±4)岁;护士:男2名,女7名,年龄22~40岁,平均(35.1±1.7)岁;工作时间1~20年,平均(11.6±2.3)年。同时随机选取安全管理完善前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设为对照组,男37例,女49例;年龄16~74岁,平均(43±4)岁;护士:男1名,女8名,年龄21~40岁,平均(35.1±1.7)岁;工作时间1~19年,平均(11.5±2.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护士人数、工作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措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各种医疗器械数量、用途、具体操作等进行科学管理。特别是新手术技术、医疗器械的应用,需及时更新信息储备,科学规范。②采用年轻、勤奋积极的护理人员,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耐心、仔细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措施,特别要保证手术台的护理人员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确保患者安全。③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现象,沉着冷静;记录相关信息,严谨认真;遇紧急情况,能随机应变。通过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全面、系统、周到的护理服务。特别是要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降低护患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从患者自身安全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温暖、安心的服务,使其充分相信与依赖,进而提高治疗配合度,保证患者的安全。④加强安全教育。针对护理小组,应定时召开安全会议,通过结合重大医疗事故,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制订完善的考核制度,严格要求每名护理人员做好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摆放等安全工作。⑤落实手术室基础护理措施,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手术部位、术式,并做好术后并发症感染预防工作,对患者病历标本进行妥善管理。

1.3观察指标

安全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综合管理质量达标率(包括医疗器械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管理、信息单据填写、专业技能考核)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安全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综合管理质量达标率进行分析与比较,观察组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综合管理质量达标率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理念

现阶段公众对医疗知识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身层次的认知,这就让医疗质量安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并且,医疗的安全隐患也已经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医疗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救助的过程中保证患者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一种管理手段,故而,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理念对医院管理中医疗安全的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1]。

1在医疗安全管理中需要加强的理念

1.1增强医护人员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权威性以及其执行的能力 医疗安全管理必须具有权威性。管理层形成的任何"指示、决议和布置的工作",就是铁的纪律,执行层必须无条件执行。在确诊诊断和执行医嘱时等级观念更应严明,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上级医师的决定有原则性错误时,住院医师必须服从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必须服从病区主任,病区主任必须服从科主任。

1.2提高对医疗安全质量过程中问题的克服

1.2.1无谓的心理 有些医护人员认为即使一些医疗行为有一些缺陷,但是由于没有给患者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就在思想上没有对其进行重视,这种心理是不对的,在医疗安全的管理思想中,事无大小,竭尽心力,力求最好。

1.2.2侥幸的心理 在医疗的活动中,因抱着侥幸的心理而进行违章的操作,这不仅会为医疗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还是一种对患者的不负责任[2]。

1.2.3过于追求工作数量 还有些医护人员片面的追求工作的数量以及工作的速度,只追求工作的效率,求快不求稳同样也是现阶段医护人员容易犯的问题之一。

1.2.4过于自信 盲目的自信导致的医疗活动中安全意识薄弱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是解决医疗安全管理中医护人员安全管理理念薄弱的重要环节。

1.2.5不够谨慎、认真 医疗行为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轻率,稍有闪失、疏忽、延误、怠慢等,就可能会对病情甚至生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容易遭到他人尤其是患者和家属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甚至人品的轻视[3]。

1.2.6寻找借口 有时某个病房发生医疗差错时,某些医务人员总是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作为管理者这时候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做那些无谓的解释,应认真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1.2.7吹毛求疵 有些人总爱抱怨,总喜欢说医院管理到处是问题,殊不知这也往往说明你自己也有问题。管理者抱怨更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情绪。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发掘他人的优点。

1.2.8带情绪的进行工作 积极的心境可产生增力作用,消极的心境可产生减力作用。医务人员只有保持乐观、开朗、愉快的心境,自觉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干扰,才能在工作中保证医疗安全。

1.2.9沟通不良 沟通不良也是导致医疗安全管理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这不仅包括医疗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也包含各个环节之间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吗,只有拥有统一的目标,劲往一处使才能够保障医疗安全管理的准确和及时[4]。

2在医疗安全管理中需要更新的几点理念

2.1正确认识错误 社会往往认为医护人员不能够出现错误,但是这是不对的,医护人员也会容易出错,而各种规定以及条例的制定也是在医护人员容易犯错的前提上的,以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医护人员产生错误的概率,故而,相关的医护人员要重视错误产生的原因,要能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错误。

2.2加强预防管理 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严重的损害过失的背后是数十个过错的偶然积累,所以,预防是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点环节,同时也是医疗安全管理的新目标,以预防为主的医疗安全管理,不仅能够将医疗中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的阶段,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医疗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2.3良好的结合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 只强调医疗的质量指标以及医疗技术的水平,从而忽视医疗安全的管理,必将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只有将医疗的安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的前提条件才能够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换句话说,以医疗安全管理的质量为基础,以安全管理的措施为实施对策,有层次、科学的、合理的对两者进行结合,才能真正把握医疗安全管理理念的含义[5]。

2.4通过沟通交流以及动静态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沟通是安全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有效的管理更是离不开沟通和制度的管理,静态的管理主要是制度的规定以及相关的规范。动态的管理就是建立合适的考评档案,更具人员的表现进行奖惩,做到明确责任。

2.5以患者为中心 医护人员的工作应该是以患者做为工作的重心,以患者的合理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以患者的健康作为医疗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做到零距离、零缺陷、零投诉。此外还要尊重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医疗方式的知情权。

3结论

本文主要对医疗安全管理中需要加强的理念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主要有医护人员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权威性以及其执行的能力以及医护人员在医疗安全管理中需要更新的几点理念;除此之外,还要对医疗安全管理中需要更新的几点理念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有正确认识错误、加强对患者的预防管理、将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通过沟通交流以及动静态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进行医疗活动、以及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知情权等。

参考文献:

[1]王冬.新时期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03:189-190.

[2]计永军.医院医疗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80-2381.

[3]李育民.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药学,2014,01:92-93.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1评价指标

护理安全质量:制定护理干预质量评分表,包括:信息反馈、手术室管理、消毒隔离、护士素质等内容,总共100分,分数越高表面护理安全质量也就越好。护理满意度: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级别。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对比对照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为(65.8±4.6)分,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为(92.3±3.7)分,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547,P<0.05)。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153例,基本满意131例,不满意16例,护理满意率94.7%;对照组满意104例,基本满意129例,不满意67例,护理满意率77.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组医疗差错分析对照组医疗差错发生率为5%,观察组未发生医疗差错事故,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5)。

3讨论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护理;安全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口腔科门诊于2017年5月开始实施安全护理管理,科室护理人员共20名,其中男性2名,女性18名;年龄22~40岁,平均(31.2±1.8)岁;护士15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

1.2方法

2017年5月以前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5月后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护士安全教育。口腔科门诊护士要集体接受护理安全、防护意识及感染控制等教育,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动自觉执行安全管理规定。护士操作时要注意严格穿戴工作服与口罩、手套、眼镜等防护措施,以脚对治疗椅开关进行调节,防止污染手与无菌物品的接触。②医疗器械管理。护士要认真分类诊疗台物品和器械,将无菌用品、一次性用品进行分类管理,外用药与注射药物要分类贴好标签,根据清单清点器械。③设置器械间。口腔科门诊要设置专门的器械间,对污染后的器械要分门别类的放置,被污染器械分类时要及时将拔髓针和根管扩大针、洁牙机头等器械挑出来,单独由护士消毒。而高速涡轮手机由于使用频率高,也是受污染最严重器械。根据一人一用一灭菌基本原则使用,用后要根据规定步骤进行消毒。④管理培训。要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消毒技术和感染管理规范,根据生化监测规范监测受污染医疗器械,器械包要贴好灭菌提示卡,护理人员使用前要观察提示卡是否发生改变,以耐热菌定期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⑤规范包标。医疗器械要加强管理,对每个灭菌包都要认真注明包标,写明消毒日期,避免发生漏标。⑥环境安全管理。对诊疗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空气内病原菌的数量。定期消毒诊室内物品,选择酒精(75%)对物体进行擦拭,以紫外线对物品照射进行消毒[1]。⑦护理配合安全管理。治疗时患者因疾病容易出现心跳骤停或血压过低、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所以,口腔科门诊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急救培训,可以在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急救,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017年5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与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口腔科各项(消毒隔离、区域管控、器械管理、物品管理)质量进行评分,由口腔科护士长对各项质量评分,每项总分设定为100分,以得分高表示质量高,以得分低表示质量低。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安全管理后,消毒隔离、区域管控、器械管理、物品管理等项目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

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眼科;住院患者;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落实,农民眼科住院患者也逐渐增加;加之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在眼科住院患者中也不断增加;于是伴之而来的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必须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患纠纷,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成为医院管理最重视的工作之一。

1眼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

1.1疾病安全隐患由于大部分农民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缩小,对比觉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而且眼科检查大多在暗室中进行,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为有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室环境就接受检查,易发生碰撞及跌倒事件。

1.2环境安全隐患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视力模糊、身体移动和平衡能力减退。眼病患者的特殊性,限制了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对其也产生重大影响。如走廊路滑、厕所潮湿、无扶手,路障多,照明设施不完善等。使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易跌倒。

1.3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医院人力资源的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护士综合素质偏低。对患者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预见性。处理、应急能力差,很难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加强眼科护理安全的对策

由于护理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公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功能范围已在扩大,需要制定或更新有关的护理管理,使护士能够在新的条件下承担新的角色,实施新的功能。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管理意识和素质。

2.1做好入院的评估在患者入院后,要求我们责任护士要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了解既往史,以确定存在有安全及潜在安全问题的高危人群,以便于护士在巡视患者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有重点,预防有措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

2.2把好关键过程管理强化护理工作的过程管理,例如,碰伤防护措施把好健康教育关;入院时带领患者熟悉住院环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护能力训练,提高病人自护能力;跌倒、坠床的防护措施把好基础护理关;指导患者穿合适的鞋子,防滑,裤子不要过长;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床挡,呼叫器;对于手术患者把好围手术期护理关,正确使用腕带,做好标识,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防止碰伤术眼;对使用扩瞳及缩瞳剂的患者,做好用药知识宣教关:点眼时防止损伤角膜,压迫泪囊防止全身吸收引起不良反应,视力模糊时,尽可能减少活动,必须时要有人陪同。

2.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防范意识的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规范护士的行为,督促业务学习,拓宽护理人员知识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患者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永恒的主题。

2.4改善环境保持地面干燥,可在光滑地面设置防滑垫,走廊、洗手间设置把手,照明设施完好。

总之,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且后果严重。通过对高危人群正确评估,强化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苏娜.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

[2]马丽娜.加强眼科病人安全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