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整体设计的特色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时代在不断的前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模式需要创新,而课程标准是教育模式实施创新得很改进的重要考虑因素,直接关系老师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的探索以培养人才为首要目标,最终为建设我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促进我国名族文化发展做贡献。本文将分析我国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研究现状展开研究并给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
民族文化;课程标准;分析;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于以位于世界前列,教育事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和地位,相比建国之初已经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相比与资本主义的世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就我国教育事业的课程标准设置来看,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设置与探索在我国的新型教育模式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我国的大多数中职学校中还运用着传统的标准因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课程标准已经不适合新的时展的节奏,面临的转变和创新。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民族艺术类高校在2005年开设名族文化专业,因此名族文化业的出现和发展,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初,我们就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彻底提高我国的名族文化底蕴作为名族文化教育的根本。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程设置方案和教育机制的种种原因,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设置不准确从而导致一系列教育发展问题,具体包括两方面问题:
(一)民族文化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民族文化教师是中职学校中名族文化课程的直接教育对象,因此,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决定着我国名族文化类课程的发展和教育水平,决定者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高度。对于民族文化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储备就是民族文化特色、民族历史、以及民族传承、民族关系处理等分支课程的实践应用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它是民族文化专业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如如果教师的水平资质不够将直接导致课程设置不当,从将造成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不足与欠缺。只有真正掌握了民族文化的专业课知识,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类学生的受教育水平。
(二)课程标准设置不当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不够
在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之初,教育部就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和推广,增强与各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往来。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切实能提高民族文化发展的额实际应用型人才。在民族文化专业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够使课程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对于民族文化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如果只掌握了民族文化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够将其灵活运用,纸上谈兵不仅会曲解民族文化学习的最初目的,而且也阻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曲解了我们国家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因此,在民族文化课程标准设置时,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二、提升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标准,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充分地提高民族文化课程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才能为建设我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促进我国名族文化发展做贡献。
(一)完善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设置与管理系统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处于信息化时代,应此民族文化课程标准的设置与管理必须与信息产业结合。由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设置与管理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先进、完善的前厅服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系统是提高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设置效率的直接保障。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设计还保留着传统的模式和套路,传统陈旧的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现阶段的课程管理与发展的,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作特点,充分适应时展的需要,将课程标准设置与新的信息时代相结合,这样更会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将设置与管理系统直接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体系相结合,设置者和管理者可直接受到来自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建议,这样课程标准将会更加满足学生的需求,便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提高课程标准大有裨益。
(二)提高课程民族文化课程标准设计人员的素质
由由于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审计材料应用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的考验,而且,教师又是课程标准设置和管理的负责者,学生是课程标准设置效果的直接检验者,因此,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人才和提高学生生源整体素质是提高民族文化课程标准的重要因素。教师是民族文化专业的执行主体,一定要尽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老师的课程标准设置进行严格把关,加强课堂教育水平监督。因此,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提高学生的受教育素质,好的课程标准设置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三)把握专业特点,适应个性需求
由于课程标准设计的难度大,对于新的课程,很难把握学习者的接受程度[1]。因此在课程标准设计中,应充分的把握每类课程的特点,充分地将不同种类的学生学习水平程度进行不同的课程标准设计。中职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要设计应该满足一般性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的平台,以适应共性的需求。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出现,中职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设计的创新迫在眉睫,提高设计与管理的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完善全面的课程标准设计与管理系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促进我国中职民族文化的课程标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都需要有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来保证和支撑。[3]通常,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性如何,特别是模块化课程和特色化课程是否凸显了专业培养特色等;二是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先修与后修课程的衔接关系,即关联性课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三是学时的分配情况,如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4](一)专业特色体现的课程模块对比分析调研发现,在一些专业培养特色及目标明确的高校,已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课程。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了凸显其国际化特色,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物流、国际营销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等课程,且其全部核心课程采用国际知名商学院英文原版教材,配以英语或双语教学模式。北京建筑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概论、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建筑企业管理、房地产企业管理、房地产行政管理、建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等行业类课程。(二)核心课程及课程衔接关系的对比分析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的核心必修课程如图1的中心圆所示。在这些必修课基础上,不同高校会根据自己的侧重,额外选择2-3门必修课。在限选和选修课上,各高校略有不同。根据限选与选修课的类型,可分为六大类,即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制造企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不同高校根据其侧重点选择开设相应课程,如图1中间层所示。在教学计划表中,通过建议修读的学期和先行课程,体现出课程间的先修与后修关系,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顺序基本相似,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基础核心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上。但通识性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模块化课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以及由关联性课程形成的能力体系在大多数培养方案中仍难以体现,也缺乏详细的说明。(三)学时学分分配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对调研高校的学时学分情况进行了对比,表1为其中5所课程体系资料较为完善,以培养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情况。上表中宁波大学的实践环节学分标记了“*”号,含义是总学时中已包含独立实践环节的学时,其他大学的总学时中未包含独立实践环节。自主学习模块是指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节,比如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模块、开放性实验、创新学分设置等。从总学时情况看,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总学时在2700-2800之间。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占比重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大多数的高校在选修课上,设置了以专业方向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部分高校采取了一定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大同小异,课程体系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调研的21所高校,除了学校层次不同,对应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略有区别外,培养目标的整体描述基本类似,课程体系也大同小异,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未发现创新性的改进。一些高校尽管提出了基于行业或特定领域的特色化培养目标,但仅仅设置了几门相应的课程,从课程体系来看,并未对特色化目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也缺乏特色化组合。有的高校提出的培养目标甚至难以在课程体系中找到印证。(二)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指导思想,衔接性和系统化程度不强从目前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看,尚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指导思想,多为参考不同高校培养方案情况下课程的堆积。这也形成了两方面的弊端:一是通识类课程与后期课程衔接不足。二是专业课程培养的能力分散,学生难以学精。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课较多,在缺乏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设计思想指导下,各教师的讲授风格和侧重点不同,知识上的衔接性也不足,这使得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都懂一些,却掌握不深。(三)在学时和学分分布上,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偏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创新思维能力都需要在实践磨砺中形成。因此,任何类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强调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深化专业知识的应用。调研的各高校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从15%到33%不等,其中有5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重低于20%。可见,我国高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略有不足。(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形式单一在高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所见到的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块较少,形式主要集中在第二课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形式上。传统的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及相对陈旧的课程知识结构,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机械化工业生产时代,设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设计实践可以完全脱离工艺与材料单独进行。很多设计在图纸上看起来很好,但是在做成实物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存在许多问题。设计者对生产工艺与材料方面的前期了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的成败。强调重视工艺与材料课程的建设并非要求高校在教学中涉及所有生产门类(实际上也没有哪一个学校能够达到这样的条件),而是应重点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设计观,养成对设计对象有关的各项要素进行必要了解的习惯。
由于大部分诞生于民间的工艺美术对生产场所和设备条件要求并不高,其中一些种类的工艺品基础生产流程完全可以在校内工作室或实验室中实现。增加手工艺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加全面地认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并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工作室建设,诸如陶艺、琉璃、漆艺、木刻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可以以专业课或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不同专业开放,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打破单一的课程授课模式,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智慧进行提炼,进而从中得到灵感来启迪新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里的很多东西可能在材料和形式方面是落后的,但它反映出来的造物理念却是巧妙和经典的。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现代设计门类都可以从传统器物中汲取创作元素,丰富作品的造型语言、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因此高校中的民间工艺课程不应只停留在临摹和复制的层面上,而是要面向市场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纳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之中。
相关院系应通过开展科学调查,在学生与市场之间、工艺美术与产业发展之间、传统元素与产品创新之间寻求切入点,从局限于校园的小范围进入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系统中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明确发展方向。要使今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还需要着力加强切合手工技艺传承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校内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地高校应积极与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或艺人建立合作关系,将民间工艺传习与创造活动引入高校,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教学方式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经过高校系统的综合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以及基础课程的学习,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工艺美术的感悟能力和总结创新能力会得到快速提升,其中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不但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手工技艺传承人,还可以作为高校未来的教师人才储备。在基于教师对工艺美术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各种设计材料学和工艺学的教学和研究才会更好地与形态设计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完整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从目前国内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同质化的问题。各地高校的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相似,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设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几乎完全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设置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缺乏个性创新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祖国各地优秀的民间艺术知识,更制约了学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实践。如果设计教育本身都无法体现积极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走差异化的道路是建立自身特色的基础,只有立足本土文化和产业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地方高校设计教育才有可能上升到更高层次,也只有在各地高校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中国设计教育水平才能获得整体性的提高。
“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实践的行业,它是经济的、产业的,但又是文化和艺术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应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感,如果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缺少艺术内涵、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格的设计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挖掘地方性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对于打造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一些地方性高校很早就意识到打造特色精品课程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突出地域办学优势。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设计方向、闽江学院的漆艺设计方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紫砂工艺设计方向、大学艺术系的唐卡设计方向、新疆职业大学的玉雕工艺设计方向等,通过将地方传统优势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已在国内形成了品牌效应。尽管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差异,但地方高校建设设计教育特色课程是有共性规律可循的。要使设计学科特色明显,不必都要模仿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办学模式,地方院校不论是本科或高职教育都可以尝试突出地域工艺美术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而发展,因市场变化而调整,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制定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对高校艺术设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当建设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就可以进一步升格成为重点特色课程或方向。
要明确一个地区具有怎样的设计资源优势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第一是挖掘当地已有的文化艺术遗产;第二是考察能与艺术设计结合发展的区域特色产业。区域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和古代艺术遗存,为当代中国设计教育提供了充足而宝贵的素材,此外,确立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特色还可以联系当前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哪些本土优势产业可以与艺术设计结合发展。对于民间文化艺术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使它在当代社会发挥新的作用,并成为与当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与高等教育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一)结合当地办学优势在艺术教育教学的设置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办学优势,这是实现创新艺术设计的途径之一。结合当地的办学特色就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学生边学习边进行艺术创作,先创作和设计一些符合本地地方特色的东西;在课程的组织上,就是在组织课堂上突出本地的文化,在办学的理念上也定位在文化本源,在教育的定位上,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有独特文化气质的人才,在毕业生的就业上,也会有相当的优势,在学科的教育上,以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点。也就是说把创新放在本土,要把教育与当地的特色结合起来。
(二)深入挖掘区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创新有着很大的困难,区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区域文化在教育创新上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从区域文化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这样既可以彰显艺术特色就可以为创新做很大的贡献。
二、探索跨学科的培养模式
(一)综合纳入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帮助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生拓展思路,设计教育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门很广的学科,覆盖了很多的领域,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交叉性,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们得到综合的发展,这对于艺术创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思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思路,社会实践也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灵感来源于实践,取材来源于实践,创作也在实践当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创作的积极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开阔的思路,在实践中是最容易找到灵感,当然也是发现问题最多的,在实践中,就能通过自己实践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
(一)完善教师招聘制度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师的水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师资力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在课程设置,课程完成的目标上都略高于一般水平的教师,因此,学校要对创新能力方面的教师进行严格的教师聘请制度,在教师的聘用上进行严格的考核。与此同时,对教师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制度,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教师拒之门外,使教师时刻保持警惕,不断的完善自我。另外,在薪资的待遇上也有所侧重,对于表现好的教师要有学术上和艺术创新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