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施工项目财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前言
施工企业的项目工程管理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管理方式,它涵盖了工期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工艺管理和财务管理。在这些管理内容之中,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给施工项目提供了可靠地经营管理数据,为项目施工中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金合理配置、周转提供了保障。然而在当今施工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方面重视不足,存在管理制度不严、管理效率低下、账目不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导致部分施工企业业绩下滑甚至停产。由此可见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容忽视,抓好财务管理才能逐步提高施工企业在同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施工企业效益的提高。以下结合施工项目中财务管理的经验,浅谈几点认识。
二、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施工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求生存的企业,其先行的管理体制和相关运行规范都必须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施工企业经营效益的实现仰仗财务管理。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准确分析财务数据,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才能够优化施工企业资本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抵御企业生存风险,实现施工企业高效益目标。可是,目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体系格局尚未突破,这不适用于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需求,粗放的财务管理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必须重树财务管理为施工企业管理中心的位置,重视财务集中管理,才能实现施工项目资金的良性流动,让工程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2)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施工项目资金控制管理不到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中包含了资金筹集管理和投资管理以及营运资金的流通管理。对资金控制管理不到位,不及时了解资金使用现状,引发资金成本的加大,无法实现合理调控,最终导致资金调度流通能力降低,无法保证项目施工工作的继续运行。资金控制管理不到位会产生的现实影响:工程项目资金分散,无计划形资金多渠道流出出现资金负值、工程项目资金过度浪费、工程资金期末终了发生拖欠现象、施工项目资金累积不足无法再度投入新项目施工等;债权关系不清,致使施工企业信用度降低。施工企业某施工项目财务管理中债权管理权责不清,会导致如下问题:应收款项数额因跨年问题不能确定真实性;大批分包工程预付款长时间挂账出现账面潜亏;逾期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结算滞后。这些问题导致施工企业合法权益无法保障,也带来了施工企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信誉度下降。
(3)运营成本管理部分缺失问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中最为敏感的部分。成本的控制强度高低,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利润核算,从而导致施工企业管理层后期战略决策的走向。施工项目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下,投入的成本越来越繁杂,成本核算科目众多,管理不善就会存在成本项目的缺失,或出现工程施工中预算和实际支出成本差距较大的不可控成本。有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不具体,重视度不高,制度不健全,导致成本核算手段滞后,产生大量经营成本负担,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4)现有固定资产核算盘点等日常管理被忽视的问题。施工项目均有流动性,而某一项目的固定资产其实是整体施工企业的一部分。随因为施工项目处于不同工作场所,故而施工企业对下放的固有资产管理权直接交给了施工项目负责人,而后续的日常清查盘点没有跟上,导致了监控不严,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和设备重复购置情况产生。忽视固定资产管理监控和定期盘点,变相增加了施工项目成本,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足。施工项目分散的格局,致使财务管理跨度大,监管不能及时到位。而且部分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重视度严重不足,只统计财务数据不加以工程效益分析,对财务人员监管不到位,出现账目疏漏带来严重财务损失。
三、加强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几点认识
(1)加强成本管控,增加成本收益,实现资产流通。从设备采购、验收、应用都要制定详尽的采购计划,避免采购设备重复采购现象,做到严控采购成本。成立财务管理专职部门,监管资金流向,严控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其它成本支出,从而提高成本收益增加施工项目利润值。资金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经营效益,所以施工企业在承揽项目的时候要考虑自身承受力,不能一味接受业主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请求。而在施工中要管理好在建项目回款节支工作,层层落实分包单位验工计价和投资审批,以实现盈利为前提进行投入。
(2)完善健全债权债务制度。完善并健全债权债务制度是施工项目必须解决的问题,要从合同项目定立之初抓起,逐项审核认真履行,确保施工企业自身权益。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避免甲方拖欠行为产生,及时追讨欠款。
(3)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掌控施工项目财务命脉。财务管理不到位,总是事后才引起重视似乎成了多数施工企业的通病。这种事后诸葛的行为,往往成为施工项目财务控制的最大弊病。只有将财务监管提升到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加以严格控制,工程结束后掌控回笼资金,统筹规划,才能提高施工企业利益,有效杜绝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不良行为和管理疏忽产生的漏洞。施工企业做好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范和抵御审计风险。
四、结束语
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施工项目财务管理更趋完善,提高财务管理意识,提升财务人员整体水平、加强项目成本管控,实施有效财务监管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0引言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基础。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在整个公司财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项目管理的中心,也是公司整个财务信息的来源。只有发挥项目财务管理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强化财务监控,规避项目经营风险,才能使项目和公司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实现较好的经济目标。
1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资金分布广,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施工企业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对资金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资金集中以提高使用效益,又要安排好各级各部门以及区域经营、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这就要掌握一个度,搞好资金融通和调控。特别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有的工程不能按时取得预收备料款、预收工程款,有的工程不能按时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有的工程质保金、尾工款拖欠达几年等,影响资金的筹集。资金积累不足,支付投标保证金数量大,占用时间长,新项目设备需求大,能动用资金有限,同时经济秩序不规范,信用意识未建立,投资渠道单一又影响了资金的运用。
1.2基础工作薄弱,责任成本核算任务较重
由于施工企业的成本计算基本上是定单法,几乎每个定单(合同)都不一样,且自然、地质、人文等条件也不同,各施工项目千差万别,像预算怎样分劈,责任成本怎样制定,过程怎样控制,结果怎样考核,都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组织、制度不健全,各部门配合不好,基础工作薄弱,核算手段比较落后等都影响了责任成本核算的开展。
1.3涉及面广,清欠收款任务较重
新上项目多,完成投资大,业主扣留尾工款、质保金数额较大,支付投标担保、履约担保押金增多。由于市场经济不够完善,施工单位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证,计价不到位、结算滞后,拖欠工程款严重。
1.4财务管理跨度大,监督难度大
由于施工企业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加上机构、项目人员精简,素质还不够高,信息手段不够先进,经济秩序不规范,经济活动情况复杂等加大了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难度。
2加强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建立财务集中核算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升级。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流动性大、核算单位多且分散、财务管控难、信息不统一、传递速度慢等客观情况,尤其在材料采购、消耗、成本核算等环节的财务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信息的真实性方面问题突出,更需要对财务核算实施集中管理。通过财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用,实现多维管控目标:①同一会计核算单位各会计要素数据信息相互关联、全面共享;②单一业务模块信息数据自动汇总分析;③不同会计期间和业务期间数据可对比分析;④同时对不同单位间的数据也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财务集中核算系统地运用实现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与规范,实现业务流程和会计处理流程的统一控制,最终实现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2.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构建成本控制网络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对施工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施工企业应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企业本级应侧重搞好投融资预算,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下属核算单位要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2.3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资金是项目生产经营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项目的经营效益。项目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应收款项,保证资金的支付能力,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净现金流。工程项目部受公司委托承建项目,必须从自身承受能力和管理效益方面切实履行合同,不能接受业主垫资要求或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要求。要养成“用业主的钱干业主的活”的习惯,加大工程进度款的催收力度,及时办理验工计价和财务拨款。项目部要承担起管好在建项目和通过追加索赔增收节支、创誉增效的双重责任,狠抓追加索赔和工程收尾结算,明确人员,落实责任。对分包单位及劳务作业层应严格验工计价和拨款的审批手续,不以任何借口推迟或提前计价。根据项目需要控制成本投入,是项目实现效益有效保证。项目进场时,不要盲目购置设备,应考虑购买与租赁相结合,既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避免资金大量沉淀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上,加剧资金紧张的矛盾。
2.4加强内部会计监督,防范项目差错和舞弊
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项规定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监督本身紧密结合起来,为会计监督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内部控制贯穿与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员工借款管理规定、实物资产台账管理、主要材料辅助核算、合同的分类管理等。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和防止会计处理中发生差错及营私舞弊行为保证。
2.5完善项目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0引言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基础。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在整个公司财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项目管理的中心,也是公司整个财务信息的来源。只有发挥项目财务管理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强化财务监控,规避项目经营风险,才能使项目和公司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实现较好的经济目标。
1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资金分布广,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施工企业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对资金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资金集中以提高使用效益,又要安排好各级各部门以及区域经营、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这就要掌握一个度,搞好资金融通和调控。特别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有的工程不能按时取得预收备料款、预收工程款,有的工程不能按时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有的工程质保金、尾工款拖欠达几年等,影响资金的筹集。资金积累不足,支付投标保证金数量大,占用时间长,新项目设备需求大,能动用资金有限,同时经济秩序不规范,信用意识未建立,投资渠道单一又影响了资金的运用。
1.2基础工作薄弱,责任成本核算任务较重
由于施工企业的成本计算基本上是定单法,几乎每个定单(合同)都不一样,且自然、地质、人文等条件也不同,各施工项目千差万别,像预算怎样分劈,责任成本怎样制定,过程怎样控制,结果怎样考核,都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组织、制度不健全,各部门配合不好,基础工作薄弱,核算手段比较落后等都影响了责任成本核算的开展。
1.3涉及面广,清欠收款任务较重
新上项目多,完成投资大,业主扣留尾工款、质保金数额较大,支付投标担保、履约担保押金增多。由于市场经济不够完善,施工单位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证,计价不到位、结算滞后,拖欠工程款严重。
1.4财务管理跨度大,监督难度大
由于施工企业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加上机构、项目人员精简,素质还不够高,信息手段不够先进,经济秩序不规范,经济活动情况复杂等加大了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难度。
2加强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建立财务集中核算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升级。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流动性大、核算单位多且分散、财务管控难、信息不统一、传递速度慢等客观情况,尤其在材料采购、消耗、成本核算等环节的财务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信息的真实性方面问题突出,更需要对财务核算实施集中管理。通过财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用,实现多维管控目标:①同一会计核算单位各会计要素数据信息相互关联、全面共享;②单一业务模块信息数据自动汇总分析;③不同会计期间和业务期间数据可对比分析;④同时对不同单位间的数据也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财务集中核算系统地运用实现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与规范,实现业务流程和会计处理流程的统一控制,最终实现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2.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构建成本控制网络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对施工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施工企业应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企业本级应侧重搞好投融资预算,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下属核算单位要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2.3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资金是项目生产经营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项目的经营效益。项目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应收款项,保证资金的支付能力,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净现金流。工程项目部受公司委托承建项目,必须从自身承受能力和管理效益方面切实履行合同,不能接受业主垫资要求或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要求。要养成“用业主的钱干业主的活”的习惯,加大工程进度款的催收力度,及时办理验工计价和财务拨款。项目部要承担起管好在建项目和通过追加索赔增收节支、创誉增效的双重责任,狠抓追加索赔和工程收尾结算,明确人员,落实责任。对分包单位及劳务作业层应严格验工计价和拨款的审批手续,不以任何借口推迟或提前计价。根据项目需要控制成本投入,是项目实现效益有效保证。项目进场时,不要盲目购置设备,应考虑购买与租赁相结合,既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避免资金大量沉淀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上,加剧资金紧张的矛盾。
2.4加强内部会计监督,防范项目差错和舞弊
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项规定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监督本身紧密结合起来,为会计监督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内部控制贯穿与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员工借款管理规定、实物资产台账管理、主要材料辅助核算、合同的分类管理等。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和防止会计处理中发生差错及营私舞弊行为保证。
2.5完善项目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一、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中存在的意义
由于建筑企业所具有的行业特点,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项目活动特点。
(1)建筑项目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强
由于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某一生产标准仅仅适用于某一施工项目环节,项目施工环节决定了建筑项目的生产,环节消失或结束也就意味着项目生产的完结。因此,建筑项目的施工生产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工序过程,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及不确定性。
(2)建筑项目施工生产的独立性较高
由于建筑项目施工生产仅针对某一项目的施工环节需要,这一项目施工环节虽然与下一个施工环节紧密相连,但是它自身的特点需求并不一定与下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生产要求相关联或相一致,这就导致建筑项目施工生产工序和相关配件并不一定能够被再利用或相关联。它具有自身生产环节的独立性的特点。
(3)建筑项目施工生产成品价格定位的特殊性
建筑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最终呈现的成品(即建筑物),并不仅仅以整个过程的价值核算总值为价格制定标准,它所具有的社会其他存在价值性也是决定其价格组成的重要标准因素。
(4)建筑项目工程预算、结算的方法及考核指标的特殊性
建筑项目工程由于成品标的的特殊性,往往核算期间都是跨年度的。因此,将整个建筑项目工程核算期间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分段核算。通过上述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普遍施工项目周期较长的情况下,不仅要求企业的财务核算对工程的进度进行有效的核算、分析,还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及工程项目预算金额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即时存在的项目财务价值问题或潜在发生的问题进行财务分析,并及时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施,对预算中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更正。一系列关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财务核算的实施行为,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统筹运行。因此,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进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2.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价值的体现就是创造企业效益,没有盈利的项目施工行为是徒劳的,甚至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重大的打击。因此,促使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及持续经营发展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方面,但这些都离不开运营项目的核算价值的体现。财务管理则是及时发现、指正偏离企业价值轨道的财务职能的行为体现,它服务于财务核算及财务关系的过程。财务管理系统渗透在企业整个经营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它与企业持续经营发展密不可分,这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从业务层面来说,财务管理可以参与经营决策,对每个运营施工项目运用财务专业指标,衡量其存在或是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建筑施工项目的前期投标定项期、项目筹备期、项目运行前期、中期及后期等所有期间来看,无不体现出财务管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从运营管理层面来说,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过程的资源耗费率、施工人员的施工开支是否合理等)过程的价值指标衡量都来自于财务管理的核算。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企业价值效益的体现,是财务管理系统方法及手段的有效体现。
二、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不到位
国内目前一些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依托挂靠于其他具有行业资质的大型建筑公司,企业本身无完善的财务核算管理流程,对承担的施工项目没有独立的专项资金帐户,使得资金往来账务处理非常零乱,印鉴使用与管理也存在漏洞,不利于企业未来生存好展。
2.不具有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
目前国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承接的项目工程缺乏统筹的预算管理,而且整个施工队伍缺乏统一制约的管理规范,使财务管理核算丧失对施工现场财务核算的监控职能,使财务核算与工程实际价值情况不相符,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不仅加大了建筑企业项目资本的投入,而且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没有完善的专项工程项目资金统筹规划
施工投产前没有较准确的施工预算进行参考,在项目施工投产期间,没有按照项目完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的统筹规划,往往是由于处于某个施工期间的资金链条中断,使施工进度受拖延;或是项目资金使用没有与施工预算进行结合及适时调整,造成项目资金投入头重脚轻,造成企业施工项目的损失。
三、建筑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
1.建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打破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应立足于建筑企业长期持效的经营目标,提升建筑企业发展的管理水平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将财务管理职能真正渗透到企业运营项目中,财务管理的职能应从过去的事后核算转化到事前预算、事中跟踪核算、事中价值的分析调整、事后核算总结等多个方面。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仅是企业生存价值的体现,更是促进企业统一管理的重要目标手段。
2.强化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传统的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往往更侧重的是记账,而不是参与实际项目施工的现场核算分析,往往丧失了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应有的价值体现,财务人员也因此失去了发挥职业专长的能力特点。因此,企业应积极培养出一些具有项目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现场学习交流及实施监督控制。只有懂得施工项目的每个环节的主要流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
3.加强建筑企业施工成本管理工作
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投入是整个工程最主要支出项目,其质量与价格的高低也将决定企业是否能获得较好的经营效益,通过对大宗的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定价及对比询价,将大大地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应该做好施工材料入库、出库的核算管理工作,定时与不定时进行施工现场的盘点与抽查工作。
4.建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资金规划制度
建筑企业施工投产前应该经过大量的数据财务分析,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总造价进行合理预算,对资金的安排应先根据工程施工周期及重要施工程序进行统筹安排,在施工运行中,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并及时进行资金使用调整,定期出具资金使用规划报告,分析安排资金的分配与使用。
5.强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在财务管理核算上应运用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核算管理;另一方面,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逐步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跨项目、跨地域的财务核算项目上的应用,使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核算更精准、更同步。
6.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作用
财务管理决策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最重要的部分。在项目竞标过程中财务管理决策就应开始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大量的专业数据分析来对竞标的取舍进行科学分析。财务管理决策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建筑企业的定价及投资决策,实际就是将财务管理决策职能与建筑企业运营发展决策紧密地联系结合起来。
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一、对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成因的探讨
(一)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达不到加强财务管理的要求
如今的国有施工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设置两种机构来进行财务管理,即在总体部门设置财务科,在其所属的部门设置财务室,能够充分的衔接企业分散、大流动量的生产模式。企业利用附近的银行,为下属部门的财务结构进行开户、组建财务簿、计算盈亏。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来说,这种设置方案在核算收支、管理财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过渡到至市场经济后,传统的财务机构设置理念就暴露了弊端,不能达到提高财务管理的要求。所属部门的执行力严重不足,对于总部下达的指令不能有效的执行;另外,下属部门掌握着企业的主要经济,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非常具有挑战性,造成一些部门出现经济膨胀或者紧张的情况,总部很难在短时间内筹备充足的资金来用于日常支出和项目研究;无法集中利用整个企业的资金优势,无法形成资金池,致使一些下属部门滥用共有资产,比如外借资金、当做奖金任意发放等。
(二)资金来源不合理,导致资金紧张
国有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经济支持,二是从其他的单位、组织借用资金。其他的单位、组织主要包括金融单位、企业、个人资产等,其中,金融单位是国有企业借用资金的主要目标。目前,企业经济和债务偏离正常比例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劣,企业经济占有率极低,使得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国家要求施工企业的固有经济和债务比例要维持在一比一,即企业经济和债务各占一半,然而,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鲜有企业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国有企业的债务比例高达七成,部分企业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债务,企业运转完全依靠的经济支持。
(三)财务决策体制不完善,没有实际效应
对于财务的决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经济筹集、经济投入、价格、额度计算、收支分配决策等。在决策经济的投入时,一些企业为了摆脱“寄人篱下”的工作方式,在没有成型的计划之前,就急于把资金投入到高达上百万的建设项目中,致使企业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少数企业还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投资并没有完整策划方案的项目。但是在企业原有的产品处于囤货严重、难以销售的情况下,研究新项目是一项非常矛盾的工作,这样就会把企业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承接一些工程时,决策者忽视财务部门的建议,草率的做决定,不甘于承接只能保本的项目,导致企业的很多员工闲置,使发放员工工资成为公司亏损的因素之一。
(四)缺乏成型的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的经济基本上都是由下属部门来掌控,管理经济相当困难。企业中固有经济的开支、收入、维护、研究等使用会有一些成文规定,但是由于下属部门比较分散,难以对其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使其不仅审批乱用资金,进行外借或者购买可有可无的设备,事后还不上报,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企业的资金运转失衡,亏损现象愈加严重,为了填补经济空缺还出现倒卖设备的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五)财务管理权限设置失误
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由下属部门自行核算资金,这样的权限一旦实施起来将很难再进行回收。总部在回收权限之前要制定好全面的、崭新的管理模式,下属部门数量多、分布广,在执行新计划和追回公款的过程中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另外,其他部门不配合统一管理工作,像施工单位,总部如果收回了所有的资金管理权限,将有可能造成项目部的周转资金不足,延缓施工的进度,降低盈利甚至造成亏损。可见,权利回收工作很难开展,所以企业在最初要制定好科学、全面的管理方案。
二、对建设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一)建设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
优化招聘方案,坚决执行持证上岗政策,并且对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相关素质的考核,比如工作能力、政治思想、执行能力、工作态度等,不仅要具备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与财务相联系的其他科目的基础知识。人员正式入职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以达到提升工作能力的目的,让员工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不断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及时、按时的考核,以检测员工的培训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实行奖罚措施,激励员工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最终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二)建设科学的资金引入模式
想要改善国有施工企业的经济来源,政府的支持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府首先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再协助企业优化经济来源结构。国有施工企业前期没有经济基础,后期不能合理的调控经济,负债情况突出,比如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向机构超额借款,一旦企业不能正常的盈利,将直接影响还款的进度,加大企业资金压力,企业就会再借款,形成恶性循环。政府要适当帮助企业来偿还借款,或者将借款转变为其他的资金形式,减缓企业的压力。然后是帮助企业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把企业的长期借款和活期借款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并且在经济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及时的偿还借款,降低借款压力和运营成本。活期借款的成本比较低,但是要及时、按时的偿还,有一定的风险。长期借款具有高成本的特点,但是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两种借款的方式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使资金正常的使用,即活期:长期为1:2。这个比例是由西方的经济专家所研究出来的,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成本、提升经济使用的安全性。
(三)设立完善的财务决策模式
1.国有施工企业向着现代企业过渡时,要充分考虑股份的分配以及外债的占有率,对其进行合理的集资决策。经济情况比较乐观的情况下,要及时的偿还借款和贷款,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2.决策价格时,充分规划好承接项目和产品出售的价格,以企业的资金使用、借贷情况为依据,合理的调整承接价格和销售价格,保证企业后续的运营和发展。3.进行经济投入时,要对市场经济以及各企业的发展经验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有开发新项目的必要之后,制定合理的方案,再进行投资;要实现经济的统一管理,结合正确的决策,让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济困难,推进企业发展。
(四)建设合理的财务配置模式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取决于综合实力,而综合实力又直接受到资产规模的控制,所以,资产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前提。然而,如果不能科学的分配资产,资产基数再大,也很难起到推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对有限的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是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科学的控制固有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占有率,施工企业的运营过程主要依赖这两种资产的支持。承接新项目,需要购进合适的设备、充足的施工材料,还要引进技术人员、工作人员,这些都需要经济的支持,所以储备一定量的流动经济很有必要。对于固有资产来说,要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处置,比如老旧、闲置、落后的设备,要及时的清理,购进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耐久度高的设备,提高施工工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紧追时代的潮流,国有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其在不断地更新经济体制、探究有利的财政管理模式,但是在探究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一些现状及产生原因,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达不到加强财务管理的要求、经济来源不合理、财务决策体制不完善、缺乏成型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权限设置失误等方面,并根据这些情况探讨建设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方案:建设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科学的资金引入模式、设立完善的财务决策模式、建设合理的财务配置模式。希望通过这些理论分析,能够帮助国有施工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新鹏.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周卉.建筑企业项目治理结构设计与持续改进[D].中南大学,2008.
[3]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