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园区规划的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 项目概况
1.2 编制范围
1.3 编制原则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可研过程
1.5 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1.1 文化教育领域消费现状
2.1.2 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现状
2.1.3 文化教育产业化背景
2.1.4 文化教育产业化的意义
2.1.5 大教育理念及大教育产业概述
2.1.6 大教育产业与国民教育的关系
2.1.7 大教育教育背景下的国民教育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发展大教育产业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
2.2.2 发展大教育产业是提高国终身教育的需要
2.2.3 发展大教育产业是提高消费高层次、拉动内需的需要
2.2.4 发展大教育产业也是创利和就业的重要领域
2.2.5 发展大教育产业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2.3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小结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3.1 西部大教育产业园区项目竞争力
3.2 项目SWOT分析
3.3 西部大教育产业园区建设构想
3.4 目标市场定位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原则
4.1.1 合法性原则
4.1.2 合理性原则
4.1.3 安全性原则
4.2 项目选址
4.3 区域投资环境
4.3.1 通讯及互联网
4.3.2 物流
4.3.3 交通
4.3.4 通信
4.3.5 能源动力
4.3.6 人力资源
4.3.7 生活配套
4.3.8 社会经济条件
第五章 项目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5.1 发展定位
5.2 发展目标
5.3 建设规模及内容
5.4 功能分区
5.4.1 分区原则
5.4.2 分区规划
第六章 项目工程设计方案
6.1 产业园区总体规划
6.1.1 总规划原则
6.1.2 总平面布置方案
6.1.3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6.1.4 景观规划
6.2 结构设计方案
6.2.1 设计依据
6.2.2 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
6.2.3 设计荷载
6.2.4 结构选型
6.2.5 结构主要材料
6.3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6.3.1 设计依据
6.3.2 涉及范围
6.3.3 给水设计
6.3.4 排水设计
6.3.5 管材及连接
6.4 电气工程设计
6.4.1 设计依据
6.4.2 涉及范围
6.4.3 供配电系统
6.4.4 配变电所
6.4.5 低压配电系统
6.4.6 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6.5 暖通工程
6.5.1 设计依据
6.5.2 空调系统
6.5.3 通风及排烟系统
6.6 消防
6.6.1 设计依据
6.6.2 建筑消防设计
6.6.3 消防给水设计
第七章 环境保护
7.1 编制依据
7.2 污染物的治理及环保措施
7.2.1 建设期生产的污染物与控制措施
7.2.2 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与控制措施
7.3 环保评价
第八章 节能设计
8.1 编制依据
8.2 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
8.3 节能措施
8.3.1 建筑节能措施
8.3.2 电气节能措施
8.3.3 给排水节能措施
8.3.4 暖通节能措施
8.4 节能效果分析
第九章 劳动安全及消防
9.1 劳动安全卫生
9.1.1 危害因素识别
9.1.2 安全措施方案
9.2 消防
9.2.1 消防设计依据
9.2.2 建筑防火
9.2.3 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
9.2.4 防烟排烟系统
9.2.5 消防报警系统
9.2.6 消防灭火系统
第十章 项目实施与招投标
10.1 建设工期
10.2 施工进度安排
10.3 招投标
10.3.1 招标范围及招标方式
10.3.2 招标程序
10.3.3 评标委员会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
11.1 项目组织结构设计
11.2 项目控制、管理与监督
11.2.1 项目控制
11.2.2 项目管理
11.2.3 项目监督
11.3 劳动定员
11.4 人员来源和员工培训
11.4.1 人员来源
11.4.2 员工培训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分析
12.1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12.2 资金来源
12.3 投资估算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13.1 产业规模预测
13.2 主要财务数据预测
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
14.1 经济效益
14.2 社会效益
14.3 生态效益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园珍奥核酸生物谷 共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共生思想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建筑理论,该理论涵盖了历史与未来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多个领域,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并发展继新陈代谢时期形成的中间领域理论,是对世界建筑趋于多元化潮流趋势及对技术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信仰的修正并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结合起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该思想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如表1),(1)已成为当代建筑计师及规划师新的参考理论。
时间 理论框架 理论实践
20世纪60年代 新陈代谢、开放结构概念 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来表现“成长”和“代谢”
20世纪70年代 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 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
20世纪80年代 共生思想 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
表1“共生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笔者自绘
大连市金州新区于2010年7月正式组建大连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以“五园一区”的规划模式进行产业布局(如图2),着力打造以珍奥核酸生物谷园区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项目,力求形成符合园区特点的、独具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大连珍奥核酸生物谷(以下简称为“生物谷”) 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以“产业园”的开发模式,作为促进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载体。
2.生物谷规划设计思考:
2.1场地诉求:生物谷位于大连金州新区,规划范围为丹大高速公路以东、金七路以西的三角地带,临拓展8、9号城市干道,北侧临广阔的农田绿地(如图1),总用地面积38万平方米,分为A. 图B两区,A 区30万平方米、B区8万平方米。地形为缓坡丘陵,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场地要求合理解决场地排水及土方量的竖向设计,北侧未开发农田土地的利用与保护,注重园区与城市相交界面的对话表达。 2.2功能诉求:分析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的各项资源制约因素,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将产业特色与园区的生产、游憩、生态和图(1)生物谷微观区位
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既要合理的划分各产业功能区,又要避免功能区的纯化所带来的空间单调性,在功能的“集”与“散”中取得平衡,生物谷用地由生产用地、辅助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生活区用地及绿化组成,对应功能区即生产区、物流区、办公区、生活区及绿化景观。功能要求综合考虑生物谷产业链条顺承与场地规划的优化关系,兼顾生物谷功能区与市政网络的关系。
2.3空间诉求:生物谷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生物产业基地,产业链条涵盖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五大生物工程技术,兼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的示范园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0万人次。园区空间形态因产业特点而种类多样,性格特点力求整体空间的共生性、产业功能空间的承接性、共享空间的易达性及趣味性。
2.4生态诉求:生物谷基地位于大连市东偏北方向,呈缓坡地貌,周围植被良好,北侧临未开发农田,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南侧濒临缸窑河干流,南北发育汇水支,冲沟发育良好。生态要求对场地原有生态系统做合理保护的同时,结合基地气候特点及场地功能布局,探究绿色节能设计的可实施性,促进生态平衡。
3.生物谷规划设计对策
3.1基于“原场地(历史)与新规划(未来)”的共生,明确技术需求,合理选址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但是在现今生命原理的时代,这种合理的功能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场地南部为集中的景观绿地带,以延展的水面为主体,附设公共交流与游走空间。几大功能区相互依附共同组成了生物谷的总体功能布局。
3.2基于“局部与整体”的共生,突出产业特色,促进功能完善
3.2.1功能布局
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里强调:“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被当做现代化的口号为人们所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同的现代化城市目标。” (1)避免功能的不合理分离,生物谷由办公区、生产区 、生活区、物流区组成。生产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较大;办公区是园区与城市交流的平台,是园区的形象窗口,将其置于园区 主体轴线的最高处,突出其宏伟的气势;物流区是为生产服务的后勤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分布在生产区周围;生活区包括疗养院及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场地的北侧区域,濒临城市道路和农田,具有便易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
3.2.2交通规划
结合产业链条及城市的市政系统,交通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两部分,并以“人车分流”的方式组织。内部交通主要指产业内部的物质传递、副产品的交换交通需求,以及废弃物的运输;对外交通主要指产业与外部产业联系的交通需求,包括办公区的人员流动、展览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对外商业部分。“内”“外”动流线的分区合理布局,使不同功能区达到“动态均布”的布局模式。 场地内道路分为两个等级,主干道路宽为12米,呈南北向,次干道宽为7米,沿各厂房、建筑群周围布置成环形路,与三个出入口协同满足功能的需要。厂区道路的布置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垂直或斜交设置,呈环形布置。办公区的交通系统为人车分流模式,车行系统在建筑结合机动车道布置,步行系统通过广场、步行道、连廊组成有机体。集中停车规划为两个区域,北部办公区设地下停车空间,满足日常内部职工与外来客流的停车需要;北部生产区规划大型机动车停车场,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 。
3.2.3景观设计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景观格局主要以生物制药生产功能特色为出发点,采取“双轴四区一带”的布局模式。通过线性的带式景观,突出强调景观轴在生物谷空间的统领作用,在“线性”景观的基础上嵌入“点式”景观,在景观的肌理上,采取“软景”与“硬景”结合的策略。着力打造 面积充足的开放性景观空间,通过沿街水面的设计,形成厂区内灵动的水面景观,并向东西逐渐延伸,以点带线、以轴带面,与原有自然生态资源共同构筑完整的绿化网络,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3.3基于“人与技术”的共生,塑造生态产业链的属性空间
生物谷的空间布局实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物化,(2)根据功能的布局,生物谷打造的性格空间主要有生产区的产 业链条物化空间及可供游人参观的通透的线性流动空间、办公区域及沿主体景观轴延续的开敞性共享空间、南侧水面的 园 区向城市渗透的过渡空间。在城市干道金七路的城市空间界面上 ,布置科技馆、健康中心、接待中心三组不同性格建筑,作为广场过渡的表达。图(2)生物谷总平面图
3.4基于“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生态园区持续发展
基于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将生态设计引入园区规划,环境因素成为设计的关键点,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2)。生物谷基于大连地区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的气候特点,在设计初期,根据场地的高差分布,合理的布局园区功能空间,使土方量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在产业运营期间,生物谷产业内部形成生态可视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坚持产业链条的运营主线,通过原材料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的合理“变质”,促使“生物链”的自然合理流动。通过软景、硬景与生态设计的结合,践行生态产业园的生态效应。结合大连地区气候特点,附设雨水收集装置,与中心水域景观结合,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利用。生物谷内的道路照明系统均附设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与电能的转换来提供照明。
4.结语与展望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划带有极大的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土地利用规划,还要涉及到生物医药技术、景观、生态、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因此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及跨学科的实践。使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能更好的发挥其带动医药产业腾飞的作用,以建立更完善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珍奥核酸生物谷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本着尊重自然原貌、发挥自然优势、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重考虑人为因素与场地的关系。对园区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妥善解决内外交通流线的互干扰问题,结合景观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本次设计仅是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方法的初探,在某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及调整。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13
关键词:传媒;产业园;文化资源;设计
1文化资源在传媒产业园中的体现
文化资源在传媒产业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媒产业园区域内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内涵。地域差异化以及地方发展史成就了多元化的文化知识环境,这种文化认同涵盖地方特色的习俗和当地市民日常生活特点。因此,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应将这两者作为重要标准,也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和设备等。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应将着力点放在文化资源链上,实现区域化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内容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独特优势的文化内涵,同时,传媒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着土地价值的增加,通过所获利润平均分配到子区域,以此改善城市环境,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2文化资源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广泛、丰富等特点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区域性文化资源包括环境、人文以及人力资源等自然元素,也涵盖经改造开发后的人为元素。因此,高效率将文化资源置于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是当前的一大重要课题。如:影视文化基地--浙江横店,它已成为浙江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传媒产业园中文化资源体现。但当前国内也存在者很多“变味”的传媒产业园区,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2.1泛滥化开发利用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各区域使出诸如“名人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元素,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开采自身文化资源库,让“文化”这一定义泛滥化。同时,观念滞后、创意缺失以及落后技术手段等因素导致文化产品附加值降低,只能获得较小经济效益。泛滥化开发利用在极大程度上失去了绝大部分具有潜质的文化资源,甚至失去二次开发利用的机会。
2.2缺乏资金投入
文化产业从某种程度上属于投资见效慢且资金周转周期长的产业。文化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特点导致能够用于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不多。当前传媒产业园文化资源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只有部分企业会有少许资金投入。若在短时间内未获得相应利润,便撤掉资金投入,从而导致文化资源不能完整开发利用。此外,不完善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文化资源开发资金的获取。
2.3零散分布的文化资源
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零散性特点打乱整体规划布局,未能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并且未能注重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把握。在文化产业发展快速的大环境下,部分区域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全面评估与盘点。同样借助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盲目规划设计项目,最终却得不偿失。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竞争力分散等因素导致文化产业不能全面发展。
2.4缺乏文化创意
某一区域文化的成功为其他区域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效仿机会。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产业园景观设计中呈现严重的文化资源同质化现象,不具当地特色。比如横店发展起来后,国内各大城市都构建很多影视文化基地,如安源影视城、象山影视城等。在未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只注重数量,造成大多数景观趋向泛滥化。文化景观的同质化现象分散了文化资源,再加上本身不具特色,无法吸引更多消费者目光,导致投资者望而却步。
2.5缺乏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传媒文化产业园严重缺乏专业并具备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以及文化部门缺乏专业文化管理经营人才的配备,同时缺乏当代企业管理领导班底参与。专业文化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文化资源滞后不前。
3解决对策
随着新型创意产业对中国文化的显著影响,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园加强其文化资源建设是更好建设景观设计的主要路径。针对当前文化资源在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合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
合理挖掘文化资源是当前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的第一步。对于区域文化资源的获取可从多渠道入手,如对具备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完备公共文化资源以及具品牌优势的文化产品的挖掘,从本质上与其他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划分。同时,更新观念并采取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此获取更具潜质的文化资源,实现二次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应把握其全面性,对规划有序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真正具备前景的文化项目,合理资源配置,集中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3.2形成独特优势的文化资源
传媒产业园应在现代企业相关领导精英的培养下,形成一支具备专业、创新能力的文化管理人才,推动文化资源的快步前进。相关管理团队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和优势制定独特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方案,组建实地调研项目组,重质重量,打造具有本土特色优势的文化景观。因地制宜的文化景观不仅集中公共区域的文化资源,也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目光,为产业园带来经济效益。
3.3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产业园
在传媒产业园充足并开敞公共空间内设立具有人文关怀的产业园,此空间内包括:广场、休闲区、公共绿地等。由于传媒产业园的主要使用群体是青年工作者以及部分办公人员和外来参观游客。因此,园区公共空间应该以主要群体需求为核心,进行人性化设计,凸显出人文关怀。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中的高层面原则即是人文关怀,它是理性和感性的双向融合。所以,设计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是至关重要的。打造具有人文关怀产业园是文化资源在传媒产业园景观设计中的最好体现,应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进行传媒产业园的景观设计。
4结束语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园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文化资源上。各区域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各自特色发展文化资源,促进中国特色文化的发展。
作者:张越衡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恩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J].新,2005,(1).
[2]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6.
[5]鲍繁.传媒类文化产业园区的现状、借鉴与思考[M].北京:中国传媒科技,2012.
关键词:产业园、生态、企业文化、蓝色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omplex function's industrial campus is the current white liquor enterprise emerging development model, often take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base as the center, functions and so on collection wine-making, travel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ure, housing in a body, form the head and tail docking, to be linked together, can create the higher value added the industrial chain. This article take the Yang River Brewery industry campus's design proposal as an example, how to make the high standard the modernized campus to carry on the ponder, and from enterprise culture's expression, contemporaneity, operation pattern angles of view and so on ecology carries on the ponder, in stratification planes and so on overall plan, various regional planning, architectural style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to the campus design.
KEY WORDS:Industrial garden, Ecology,Enterprise culture,Blue color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白酒企业得到一轮快速的发展。然而许多企业虽然历史悠久,但长时间以来产能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在急剧扩张的销售背后,生产和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和运营模式单一, 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在此形势下,以原生产基地为中心,集酿酒、旅游、科研、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的白酒产业园区应运而生。
一、构思理念
(一)企业文化
洋河有着千年的酿造底蕴,近十年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现代文化并在致力于开放创新中快速发展并普遍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同。洋河蓝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可简单概括为八个字:开放、时尚、现代、品位。蓝色是开放的象征,是时尚的标志,是现代的感觉,是品位的表现。由此可见,洋河既是传统白酒的传承者,更是现代白酒的开拓者。我们认为规划设计不但要体现洋河酒文化的悠久历史,更要诠释洋河现代企业特有的时代性、现代感及开放创新的蓝色文化。
(二)生态主导
酒业的质量评价向来与产地的水土状况息息相关,不管是国内的白酒还是国外的红酒,著名的企业往往位于于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地区。洋河酒味的香醇也得益于当地保持良好的水土资源。由于建筑密度指标相对较低,因而规划有条件而且应当展示出酒业产区绿色生态的环境资源。
二、场地分析及提出问题
设计首先从整体规划的角度入手,对各部分用地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策略。
规划用地位于城市干道徐淮公路和原酒厂用地之间,我们认为本地块设计不但要表达自身的空间特色,同时还应起到承接及沟通上述二者的作用,并融合入整个10平方公里的园区整体规划,全面的改善城市总体空间及景观。针对现有规划用地条件,我们认为:
现有三个功能分区地块划分过于生硬,相互间缺少渗透和联系。
原有西门路过于呆板,空间一眼望穿,未能起到良好衔接徐淮公路和原酒厂的作用。
办公接待区宽度不足,而职工生活区在徐淮公路上所占的比例较大,均不利于园区对外展示形象。
根据功能使用分析,文化商贸区在地块中所占的比例偏大。
三、总体规划
基于以上对场地的分析,设计打破原有地块的分隔,创建一条跨越几个功能区并将西门路南路口和老厂区主入口联系起来的主要道路。道路的形态灵感来源于蓝色经典酒瓶优美的梦幻曲线,功能上则巧妙地解决了交通联系、地块分配和空间形态上的问题。
(一)功能分区
东南面区域尽量增大沿徐淮公路面宽,设为办公接待展示区。包含园区主入口广场、企业办公楼、酒文化博物馆和五星级商务会议酒店,是整个园区对外展示的窗口。东侧地块为酒都文化商贸区,集商贸、餐饮、娱乐、展览于一体。西北侧为职工生活小区,包含各种商业及服务配套设施。
(二)规划结构——两带三核多组团结构
从功能的布局关系入手,由于容积率不大,设计应采用相对分散的图底关系,以绿化景观为底,建筑点缀其中。规划将从徐淮公路入口至老厂主入口的弧形道路强化为整个园区的生态景观主轴线,并在住宅区内部形成一条副轴线。各功能区的建筑组团均围绕相应的区域中心展开布局,进而通过主副轴线进行联系。从而形成组织有序,层级清晰明了的规划结构体系。
(三)交通系统
为了表达洋河梦幻、绵柔的蓝色理念,区内的主要道路以曲线为特征,相应带来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达到建筑和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其余次级车行道围绕各功能区设置,形成便捷通达的车行体系,避免机动车交通对各区内部的干扰。各功能区多处设置公共停车场,到访人群停车后均步行进入组团内部。
在各功能区之间和内部组织了舒适、流畅的步行流线,相互联成一体,形成完善的步行网络。考虑人流量、各区联系等因素,步行系统分为主、次级步行带。步行道充分结合景观要素,使人在步行中体验园区愉悦的山水意境。
(四)绿化及景观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型产业园是本次规划的目标。设计以规划结构为框架,以自然水体、各种不同层次的绿化和广场节点等为要素,力图创造独特、优美的景观体系。
(1)水体
水是洋河酒乡的生命。由于老厂区北面有秀美的黄河水道通过,是绝佳的自然景观资源,设计将其引入基地作为景观主体,分隔并渗透入各个建筑组团内部,形成连续的水网系统,并在各区域核心局部放大,形成景观焦点,为整个园区注入灵性和柔情。
一、突出重点,推进园区工作
(一)健全组织推进机制
今年初,我按照党委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区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人员分工。组织架构上条块结合、条线结合,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在认真调研、深入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开放型经济、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基础设施投入、拆迁、集中居住等园区重点工作下达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业区工作形成了组织有保障、工作有目标、心中有方向、干活有奔头的良好局面。
(二)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1.编制了东西部工业区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布局规划
园区规划是合理开发建设园区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园区规划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约、工业集聚、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我始终把做好园区规划作为园区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今年来,在原有粗线条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实际,聘请南京村镇规划咨询公司和如皋规划设计院对东西部园区控制性详规进行了修改完善。根据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适时调整了产业布局规划,已完成风电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太阳能产业园、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规划的修编工作。
2.重大项目建设按序时完成
今年来,我与园区、条线的同志齐心协力,组织推进了一批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为园区能级的提升和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努力。
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方面,兆丰置业商务花园一期工程已结束,二期正准备开工;九鼎双回线项目和力星钢球电力扩容项目9月份已运行;兴源大道北延工程已完成设计、拆迁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西区大桥项目已完成90%的工程量,预计年底竣工通车;城西大道北延工程雨污管网及路基灰土层施工已结束;西区大桥东西连线工程已开始砼路面浇灌;国茂路延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大殷、十里、新民安置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东西部园区各增设变电站一座的设计方案已确定。
工业项目推进方面,九鼎纺织玻璃纤维深加工、增强复合材料生产线、风力钢球、元升扩建等重点项目已投产运行;神马三期扩建项目4.5万平方米厂房已基本竣工,下一阶段继续分三期南扩,着力打造千亩神马电力科技园;英田集团技术改造项目已正式投产,兼并原如皋客车厂的工作已完成;力威高铁架桥、天南特高压电力金具等项目厂房主体已封顶,12月试运行;昌昇整体搬迁项目已正式启动;昌升书刊机械、恒泉机械、永航物流等超千万元项目均已竣工投产。
3.瓶颈制约有效破解
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园区发展的瓶颈,今年来,我们加强了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与中行、建行、江苏银行、信用合作联社等银行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借贷关系,筹措了部分建设资金,同时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开发项目,获得收益用于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目前约克小镇二期土地市场化运作项目投资主体已确定,土地即将挂牌,西部工业区拟开发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争取土地指标,确定投资主体。通过运用土地挂钩增减指标政策,积极争取国土、建设部门的支持,筹措了近亿元的建设资金。
二、尽心尽责,服务经济建设
工业经济是我镇的主体经济,工业项目投入是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作为分管负责人,我始终把服务大项目、服务大企业,解决项目投入中的矛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放在首位,全年为九鼎、英田、钢球、神马、力威、天南等大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棘手矛盾。从项目规划、审批到用地、拆迁,只要企业提出服务要求,总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去解决问题,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镇工业企业发展较早,积累性矛盾很多,特别是今年因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骤减,城镇职工工资停发,社会矛盾激发。面对到市镇上访的职工,我始终是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一厂一策,分类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了多个企业的矛盾和问题,巩固了改制成果,维护了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镇工作任务特别繁重,本人作为班子一员,不管份内份外,不管难度大小,都能顾全大局,主动和同志们一起到一线解决问题,哪怕是其他条线的工作。今年来,我直接参与和组织了体育健身中心、人民医院、红十四军纪念馆等项目用地的拆迁交地工作,使一些长时间困扰我镇的矛盾和问题得到解决。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自觉执行镇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廉政准则》,从不向服务对象伸手,从不接受影响集体利益的礼品、礼金和宴请。做到讲政治、讲正气,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平时与人为善,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搞小团体,不搞小动作,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