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沟通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有效沟通
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等工作上既有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困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急剧变革,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上都发生着变化,同时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群体构成、个体的学习方法、生活目标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如何能顺应时代特点,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性格特质了解每位学生的困难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尊重、认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共享对话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一)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沟通的内涵。有效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达成有效沟通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两者缺一不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贯穿于高等教育与学生管理全过程的则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层面可概括为三个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咨询指导服务。而这三项核心工作内容的效果性直接体现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中。对于艺术院校的辅导员更应认识到,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艺术院校即存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普遍问题,又有其特有的困境和难题。因此,艺术院校辅导员需针对院校专业特点、该群体学生的个性特点、主体因素等,更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性,从而使他们形成并确立正确的、有社会意义的、有价值的人生定向,培育出合格的艺术人才。
(二)有效沟通是是树立正确专业理念的前提。我国社会尚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艺术审美观的多元化也逐渐在形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似是而非的不良文艺思潮的冲击,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感性表面。导致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被置边,甚至将艺术与政治对立起来。而艺术品位、格调的低下则直接严重影响着学生在艺术思想境界的提高,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学习高度与深度。再者,艺术类学生专业技艺方面需要大量时间的修炼,但由于社会上“一夜成名,身价百倍”的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使一些学生无法静心学习,更没能处理好文化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疏于和轻视专业基础的修炼、艺术涵养和品格的修养,使其缺乏滋养的沃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良社会意识形态与不良思想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只有在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育。
(三)有效沟通将“以生为本”落在实处。“以生为本”是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效沟通的基本前提。有效沟通并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而是双向的沟通,要对信息发送者得到充分的反馈,也只有沟通的主、客体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真正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艺术院校的学生个性化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具体的问题并不都具有共性的一面,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个性化特点上。因此辅导员只有具体了解他们学习、心理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才能对具体问题产生的可能性根源和诱因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把握及预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产生深厚的感情和共鸣,真正使学生接受、认同和信任辅导员,愿意将他们生活学习的真实状况、情感、情绪及呼声与辅导员交流,从而达到沟通的有效性。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通过有效沟通,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能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感情,也才可能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一)辅导员认知模式刚性。思维是沟通的基础。任何一个有目的的沟通皆始于自我,因此自身的思维是影响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辅导员若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迷信自身思维方法的认知模式往往具有刚性化特征,一方面往往采取单向的说教方式,认为我是老师我就是对的,以静态的思维面对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带着情绪主观化判断学生的行为,抓住学生的过失不放,会造成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面对自我认知刚性的辅导员,很多学生出于对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等自身利益的利弊考虑,会附和辅导员的愿望以回避自身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强化了辅导员的认知模式刚性。如此沟通只能使辅导员更固守于自身思维,许多对利益敏感度高的学生者更热衷于传递失实的信息,最终结局只能是学生内部人心涣散,沟通失效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学生个体因素差异,沟通呈静态特征。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各不相同,成长经历、爱好特点、气质、性格各异,就连语言、生活习惯也不一致。加之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易情绪化,行为随意,突显自我,呈现出的思想认识、价值观、道德规范甚至求学目标皆多样性, 甚至是与社会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等主流观念有部分冲突。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然后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潜移默化,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
(三)沟通渠道相对闭塞。自由开放的多种沟通渠道是使有效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沟通渠道的通畅也直接影响着有效沟通能否得以实现。通常辅导员传递、发送信息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开会,这虽然是传达信息和完成意见沟通的良好渠道,但如果仅是单方面的下达命令,而没有实质意义的沟通,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违背了有效沟通的本意。再者,艺术院校由于特殊的专业传授方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专业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格的影响。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由于缺乏“一盘棋”的观念,专业教育与德育“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辅导员肩负的核心思想教育在艺术院校从上至下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难以形成统一的合力。因此,导致学校对建立多种师生沟通渠道制度的忽略,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愿主动和辅导员取得联系,大大降低了双方沟通的机会。辅导员若想对学生有所了解,就只能通过其他同学的反应来认识,这样间接的渠道从某种程度上也就降低了信息的真实程度。因此,辅导员应主动扩展多种沟通渠道,如网络渠道来解决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时间不及时、空间上分离等障碍,以确保沟通渠道的顺畅。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和学生有效沟通的路径与方式
(一)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应深入认识艺术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艺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艺术院校的辅导员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所学学科范围,应与时俱进以完善自我,加强对所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了解,俗话说“志同道合方可共事”,而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沟通的方式更使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并引导学生专业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
其次,作为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应健全作为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需的系统知识能力。辅导员所肩负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业务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辅导员自身定要有高尚的德行,高度的责任心,严以律己,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也是辅导员人格魅力所在。
最后,在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之余,应掌握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例如:通晓基本理论;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并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原理、管理学、心理学;熟悉教育学与教育规律等。在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熟悉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树立起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语言感召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与教育时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采取科学的有效沟通方式
1.明确沟通目的。沟通除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沟通外,它还是一种有目标的行为。艺术院校的辅导员面对众多的学生,时间、精力皆有限的辅导员应抓住每次与学生面对面的机会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沟通,辅导员首先要在沟通之前明确其沟通目的,考虑好与某个学生或多个学生沟通中自己将要表达的意图。
2.选择沟通时机。达到有效沟通,掌握沟通的时机与突破口同样非常重要,时机选择得好,则可事半功倍,而错过了时机或选择不恰当的时机,则往往事倍功半。辅导员在选择时机是指选择与学生进行谈话的最佳时间,也就是谈话要及时和适时。沟通及时,是指辅导员应在学生某个问题或倾向刚露出苗头时,就敏锐地抓住这种苗头或现象,及时与个别进行沟通教育,做到防微杜渐,防止问题扩大化以解决在萌芽状态,可所谓“风起于清萍之末”。
3.注意沟通对象。艺术院校的辅导员面对同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多体现出的是学生不同的特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进行沟通之前,在确定沟通目的的基础上,要了解沟通对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明确切入点再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具体用怎样的沟通方式与言语进行开导教育,并能从哪些方面给予学生帮助等,这些都是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需要思考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
4. 掌握沟通方式。在沟通前期确定了沟通目的,选择好了沟通时机,并了解了沟通对象之后,掌握沟通的方式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也就是说,你知道沟通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你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而辅导员在沟通的过程中也需明白其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学生而非客户,因此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学生的心,主动接近学生,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达到师生共情。沟通的过程中也需要辅导员付出热心、爱心、信心、恒心、耐心与真心,这样方可使学生产生特殊的亲和心理效应,愿意与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沟通。恰当的沟通方式是要有效地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但很多辅导员存在一个误区,即是在工作中自己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辅导员的灌输。其实,倾听才是有效沟通中最基本的技巧,学生工作要求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避免 “自我为主”的态度,倾听时应以学生为主角,在集中注意力倾听的同时,应适时主动提问,使学生明白你有兴趣在听他说。
(三)拓展多种沟通渠道。自由开放的多种沟通渠道是使有效沟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要保证持续不断的沟通,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应尽可能的拓展多种有效渠道,包括沟通和信息反馈的双重渠道。在沟通渠道的建立上,除了常规的开会与办公室面谈,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宿舍、饭堂或学生茶吧等不同的工作生活地点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觉着自在、舒服更利于学生敞开心怀。而在间接沟通渠道上,辅导员应重视并善于利用好信息技术,与学生通过网络的BBS、微博、电子邮箱、手机、QQ、MSN等,建立实时沟通的联系,更新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手段,大大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再者,有效沟通要求不仅要有充分的沟通渠道,同时还要保证持续不断的沟通,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信息的反馈则是沟通强化和持续性的必要保障,其中包括辅导员对学生沟通之后的信息反馈和学生对相关问题、意见的反馈。这也是确保沟通渠道顺畅,排除因认知偏差、信息渠道过滤、环境影响造成的误会,以便最有效完成工作、解决问题。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学生之间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并规划好他们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郭昊.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分析[D]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两种理论,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比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点:1.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都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3.都重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4.都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5.都是适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都对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比较,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有效更合理地运用它们。
一、两者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问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些充分强调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者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在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帮助、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学生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学习。每一个学生都以小组中必不可少的成员的身份进行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都可以为小组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并且在自己为小组作出贡献后都能获得同伴的尊重,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赢得自尊的需要,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
二、两者都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由过去的权威者变为促进者和引导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两者都重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其中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合作学习,从其字面意思便足以看出“合作”在这种学习中所占的绝对分量。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其互动观。这种互动观是一种科学全面的互动观,强调师师、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全员互动。合作学习认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它们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共同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师师互动合作.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
四、两者都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建构主义教学情景下,因为学生是主动投入而不是被动地作为听众.所以他们更乐于学习,也能学得更多;这种学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当他们完成任务时,获得的自我成就感就更大,获得的自信和喜悦就更多;同时当他们集中关注思维和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时,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协作环境下的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伴和其他学习者的合作,能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当他们作为团队合作时,在思维互动中,容易对相关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形成对知识较深刻的理解: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这就使得学生易于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当看到自己的建议和努力为小组带来成绩时,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相应也就会进一步提高。
五、两者都是适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
当今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和丰富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较之传统必须更新升级。在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上,建构主义和合作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连锁经营与管理;分层联通;岗位轮替;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分层联通、岗位轮替实践模式
分层联通、岗位轮替主要是由“分层”和“轮替”这两部分构成,其中“轮岗”是该模式的中心内容。“分层”不仅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的时间即淡季与旺季来对学生的实训活动进行分层,还会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对学习与实践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当某企业的经营处于淡季的时候,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需求数量不会太高,根据这一人数需求的变化,学校可以减少实训学生的人数输出,将那些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留在该企业,继续进行实训,其他学生则需要回到学校再次接受基础知识教育。当企业经营处于旺季的时候,对实习学生的需求量会大大提高,这时,学校可以将该专业的学生全安排到相关的企业中,在分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技能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岗位轮替”主要是指学生在企业受训的过程中,所从事的岗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和企业需要根据学生的实训情况对其进行不同岗位的训练,让学生轮流适应不同的岗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层联通、岗位轮替模式实践
(1)完善模式。尽管我们对分层联通、岗位轮替模式有了理论上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具有实践性,对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还需要不断完善。分层联通、岗位轮替模式的完善需要以实践为基础,从不同学年出发进行阶段性的全面完善。比如,在第一学年,学生刚接触连锁经营与管理这一专业,对专业与行业的了解不太深入,因此,在这一学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连锁企业的基层岗位M行下基层体验,在观察中感受连锁经营、连锁经营企业、员工在不同岗位到底要做些什么,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并在观察中从老员工的身上学到优秀的职业素质。第二学年,学生在接触了基础知识之后会产生实践的冲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论,将岗位技能培训与定岗实习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到了第三学年,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经验与理论再次进行融合,以提高理论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再次进行岗位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构建教学体系。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完善过的模式来重新设置教学体系,以模式为导向来安排合理的教学。比如,根据学生在企业实训中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教师首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方向,将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根据连锁企业的不同岗位,即基层作业岗位、基层管理岗位、中高层管理岗位进行调研、分析,从中探究出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从而因材施教。然后,教师还要根据岗位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所获得的技能分为知识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根据实训要求和技能分类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最后,教师还需要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实行“课岗对接、分层推进”的弹性教学。
总之,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行分层联通、岗位轮替模式的时候,学校、教师需要将企业与学生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创设多元化的连续实训,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科学性等特点。在百年以来,我国管理学理论不断发展,人们所提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在各类实践中的应用愈加频繁,为我国社会生产提供了巨大驱动力。特别是在经济市场背景下,培养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高校管理学也面临着创新与改革。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学改革不能原地踏步,而是要勇于前进,也就是要融入现代管理特点,这样才能够顺应时展需求,充分反映高校管理学改革新变化。
1、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要求
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不仅是各类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样可以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必学的重要课程。可见,管理学在各类课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针对管理学改革来说,改革就必须要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管理学教学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学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1顺应市场经济变化
在市场经济下,任何经济活动、人为活动都要立足于市场,管理学教学同样如此。要求管理学必须要能够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解决管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管理创新的新方法、新思想。再者,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势必会面临就业问题,如果高校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甚至管理方法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变化,工作之后一切又要重头再来,从而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负担。
1.2管理学教学必须要与特定社会环境相适应
从本质上来说,由于管理学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都会涉及到管理学,例如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医疗管理等。因此,为了能够保障学生长足发展,管理学教育改革必须要与特定社会环境相适应,也就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将管理学融入到专业中,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让学生至少在某个领域具有一技之长。
1.3融入新思想、新方法
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相对较晚,教学体系还不够成熟。因此,想要保障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能够融入新思想、新方法,保障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的实时性甚至是超前性,这样才能够保障毕业生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学非常先进,很多新思想、新方法都来自于西方,要求教师需要对西方的管理学知识进行进一步论证,看其是否符合高校管理学改革内容。
由此可?,在管理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本着适应性、实用性、发展性、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并根据管理学教学要求,充分掌握管理学教学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定更加严谨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效果。
2、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教学改革最终将会落实到教学中,教学方法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方法也非常多。基于管理学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我们可以采用组合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经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组合教学法也就是不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交替教学的一种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故事引导法、游戏练习法。其主要表现在:
2.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法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过口述教学来向学生们传输知识,但理论讲授法并非是传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双向流通,而不是单向传输。从结构层面分析,可以将理论讲授法划分为三种形式:第一,讲述法。教师采用更加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描绘、陈述;第二,讲解法。将是通过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分析、论证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三,讲演法。教师通过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分析、论证,并作出最终的结论。虽然这三点都是通过教师传递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解答问题。
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细挑选案例内容,并组织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讨论,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或给案例下达结论。通过利用多媒体能够让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学生也会在学习中更加投入,并且通过采用小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教师在应用案例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围绕教学目的选择案例。案例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管理学知识,需要保障案例选择的适应性,这样才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第二,案例必须要新颖。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只对新颖的事物感兴趣,过时案例的价值在不断贬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实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这样才能够提出更加新颖的案例;第三,案例要具有思考性。案例内容必须要有深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的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2.3故事引导法
管理学改革必须要一改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也就是提高教学方法应用的灵活性。故事引导法在管理学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巧妙的融入故事,从而创设交流、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态度。并且故事内容会左右学生的情感饱和认知行为,能够让管理学理论变得更具说服力。如在讲授关于“领导”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刺猬取暖”的故事进行引导,并且启发学生认识到“领导想要更好的做好工作,需要与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取下属的尊重,同时也要保持与下属的心理距离,避免在工作当中丧失作为一个领导的原则。”通过形象的故事引导,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生动,同时也便于学生接受。
2.4游戏练习法
游戏教学法也可以理解为课堂活动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虽然从形式上看游戏内容是虚构、假想的内容,但实质上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会获得真实的知识。对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在毕业后能够看透领导的眼神、动作、语言至关重要,这也是管理人才必要的管理能力。因此,为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在课上剩余时间或上课引导时间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活动,游戏结果也是五花八门,在大家会心大笑后,笔者提醒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此类结果,通过讨论最后归纳为缺乏沟通、不善于观察、无法读懂内心,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在沟通过程中勤加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获取知识。
3、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从现阶段管理学教学改革来说,管理学必须要能够融入现代管理学特点,也就是广泛吸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新成果和新研究,这样才能够让管理学变得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物,让管理学逐渐朝向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需要在立足于教育改革基础上,并适当融入西方管理学发展理论,从各种管理理论产生时代入手,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充分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各种理论的特点与历史局限性,充分发挥管理学的指导实践作用。
提高管理学就不得不说到现代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软实力。也就是企业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意识、企业行为等。这就要求管理学能够落实于市场,贯彻“适应外部、结合内部”的理念。很多企业都有管理的成功经验,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吸收国内外现代管理的成功经验,并将先进学科、科学应用到管理学教学改革中,才能促进管理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职;管理学教学;跨文化管理;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所以在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这是培养学生管理方面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新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企业运营发展已经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要认识现在多元化的企业环境,丰富高职管理学中的跨文化管理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为学生将来投入管理事业奠定基础。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如何提高高职管理学专业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
一、高职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跨文化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针对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设计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机制,是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能够有效的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所以跨文化管理成为管理学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尤其我国高职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社会市场中需要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以提高学生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为培养目标来重新设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为将来投身社会企业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我国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从我国众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教学内容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教材与高校本科管理学的内容基本一致,甚至有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教材直接是通过删减部分本科管理学教材内容然后直接投入使用。这种教材的编制往往很少会涉及到跨文化管理的内容,所以没有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
(二)教师跨文化管理教学能力的不足
大部分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认为高职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无需太多的实践性指导并且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方面凸显出较大的弊端。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学教学中融入了跨文化管理教育内容,但是管理学专业的教师不具备专业的跨文化管理教育能力,不能真正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管理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加强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师的岗前岗后培训,让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具备较高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在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吸取到最新的技术信息,用到教学当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实力,实现从单一型教学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其次,可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鼓励高职院校聘用兼职教师,不仅可以节约教育成本,还能够及时的吸纳拥有跨文化管理经验的新人才和新技术。例如,高职院校在企单位引进兼职教师,带来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新技术和新内容,可以迅速根据社会情况及市场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最大程度的发挥高职管理学教育教学的社会效益。最后,高职院校切实提高教师的薪资、福利,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的积极性。建立理论能力和业务能力综合评价机制,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使“双师型”队伍建设标准化、职业化。
(二)优化高职管理学教材内容编制,增加快文化管理内容
高职院校管理学专业要认识到现阶段社会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跨文化管理需求,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在管理学教材中设置一定比重的跨文化管理教学内容,作为管理学教育教学的重点,这是强化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教研组应该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编制工作,结合高职管理学教学的实际特点,进行管理学教材内容的调整,例如,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应用现实管理案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其次,要加强管理学的实践教学,为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让学生在企业中参观实习,通过实践参与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本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形成跨文化管理意识,自觉地在学习中注重自身跨文化管理。
(三)丰富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内容
跨文化管理能力中涉及到决策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尤其企业管理者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决定了企业具体的管理实践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尤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决策模式。企业内部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在跨文化管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领导是高职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跨文化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多种文化环境下的领导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运营发展已经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高职管理学教育教学要结合社会企业的实际管理学人才需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高职管理学教材内容编制,增加跨文化管理内容;丰富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为学生将来投入管理事业奠定基础。
作者:刘佳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义祥.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J].中外企业家,2015(23)
[2]丁蕾.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学生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