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场地规划设计;竖向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场地规划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筑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场地设计既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又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建设项目合理有序地进行使用,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场地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居住小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层次。

1、总平面布置

对居住小区进行总平面布置前需要先进行现场踏勘,分析场地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场地的现状条件、小区市场定位,分析研究项目的各种使用功能要求,进行总平面规划设计。总平面布局方案需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相互间的空间关系。居住小区具有建筑功能较单一,单体体量小,建筑数量多,配有小体量公共建筑等特点。总平面布置方案在规划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规划方案阶段,往往强调建筑全体的组合、功能分区和环境形象,而在规划报建,则更注重按照各地技术规范,充分考虑各建筑单体之间的日照间距、消防间距、建筑退让等方面,以确保规划方案可操作性。

2、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交通组织是住宅小区规划的关键。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不仅影响着小区内部建筑的通达性,其走向和选线也直接影响了小区的综合管线的布置。道路交通组织应坚持合理组织场地内的各种交通流线,避免不同性质的人流、车流之间的相互交叉干扰的原则,根据初步确定的建筑、构筑物布置,进行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出入口等交通设施的具体布置,调整总平面图中的建筑布置。此外,在居住小区,除了设置主干路和次干路,对于高层住宅区,还应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通道,有特别要求的高层建筑需要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可结合小区的园林环境一并设计,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在坡地居住小区,道路交通要结合场地地形环境组织,较大宽度的道路布置应地形环境,以减少土方量。而在静态交通组织方面,停车场布置不仅要满足小区内居民的停车需求,也要同时满足小学、幼儿园及其它公建和商业的停车需求。学校停车场出入口的位置应避开交通量较大的路段,以免使接送人流和通勤人流产生交叉,造成交通堵塞。

3、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居住小区场地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竖向设计,不仅使小区的各项规划在平面上的统一和谐,在竖向上相互协调,更能够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组织出愉悦人心的景观效果。具体来说,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拟定场地的竖向设计方案,有效组织地面排水,核定土方工程量,确定场地各部分设计标高和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

3.1拟定场地的竖向方案

根据居住区场地所处区域的地形特点,规划地面形式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

平坦场地一般采用平坡式,而在实际工程中,平坡式设计的场地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居住小区内场地与区外场地基本无高差,内部道路与市政道路的平接的关系,这种处理方式常见于低层和中高层及部分高层的住宅小区方案中;另外一种是通过修建半地下停车库,抬高内部地坪,与市政道路形成高差,塑造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这种情况主要在有地下室和有人防要求的住宅小区中运用。

图1 利用半地下车库太高场地地坪示意图

而台阶式和混合式的布置方式在山地住宅小区中运用较为广泛。一方面山地居住小区受地形的限制,常常无法避免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块,因此在自然坡度大于8%的场地,小区地面建筑连接采用台地式,台地之间采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并运用借景、对景等艺术手法与周边山地景观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对于地形起伏不大的场地,尽量保持原始地形以避免不必要的土方量,采用混合式模式,通过建筑单体的错层、跃层或设计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对多层次的立体空间充分利用。

图2 台地式场地布置示意图

3.2标高的确定

居住小区竖向设计的标高包括道路标高、室外场地标高和室内地坪标高。

3.2.1道路标高

居住小区场地设计必须处理好区内场地和周边市政道路的衔接问题。这就要求合理设置场地内外的道路控制点标高。一般情况下,区内场地的标高要高于周边市政道路标高0.2米。对于平坦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稍微提高小区场地入口处标高,增大排水坡度,以便于居住小区排水顺畅。而对于山地场地,在道路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道路标高设置要避免高差过大,以免造成坡度过大,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山地场地道路坡度尽量控制到6%以内,特殊情况不能大于8%。

3.2.2室外场地标高

一般而言,室外场地标高与相邻居住小区道路中心点的标高高差不少于0.2,以便于场地排水。室外场地的坡度设置因使用功能不同或景观效果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控制值。当室外场地作一般草坪使用时,室外场地标高尽可能与现状自然相近,以减少土方量;当室外场地用作广场过停车场使用时,场地坡度宜控制在0.5%以内,以防溜车;而当场地高差大需要采用台阶式时,台地间要合理设置挡土墙或护坡加以保护,以避免受到塌方和滑坡等灾害出现。一般情况下,台地保护方式的选用,应优先使用护坡,必要时才使用挡土墙,设置挡土墙时高差不宜过大,以降低工程造价。

3.2.3室内地坪标高

为防止室外雨水倒灌,建筑的室内地坪标高±0.00应比室外场地标高稍高。高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小于0.2~0.5米,特殊情况下可设置更大,如在山地别墅中,由于半地下室的设置,室内地坪标高与室外地坪相差可达1.5米甚至更高。室内地坪标高的确定标准有两个:在平坦场地,由于建筑室外地坪不存在高差,室内地坪标高直接根据建筑出入口处的室外场地标高确定,而对于坡地和山地,室内地坪标高则需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场地整平最高点标高确定。

4、绿化及环境景观布置

居住小区的绿化及环境景观布置往往与建、构筑物及道路、管线的布置一起考虑,统筹安排。

在居住小区的绿化景观的塑造过程中,可利用场地制高点打造高视点景观,如设置休息凉亭和景观眺望台。在场地低洼处设置下沉广场或设置枯水渠等,营造多层次休憩空间。地形高差大时可结合场地竖向设计,利用周边挡土墙布置绿化、景墙或水幕跌水等,打造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系统。在绿地率较低的旧城居住小区,通过栽种“爬山虎”等攀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布置,既增大了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同时也给住户带来节能的效果;在停车场用地较紧张的地居住小区,充分发挥停车场的绿化和停车双重功能,设置植草砖,同样也是一种增大绿化覆盖面积的办法。

5、结语

居住小区场地规划设计不是简单地对自然地形进行简单改造的过程,而是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塑造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艺术和技术,是通过组织外部环境,以适应住户行为的要求过程。通过场地设计,居住小区实现在较低的成本控制下,打造满足生态功能和富含特色居住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品位。

参考文献:

[1] 刘磊.《场地设计理论在小区规划中的实践》[J].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2] 张祖柱.小区中竖向规划若干问题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2,29(06)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环境出现

居住小区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它不仅仅代表了人们生活的物质环境,它还是社会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居住小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效益进行考虑,使其居住小区在具有适当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让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就必须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通过环境创新的方法,来提高居住小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当前我国居住小区规划中的通病和解决方法

在居住小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对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人们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的影响,因此导致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着单一性的行列式排列特点,这虽然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但是这种建筑规划设计过于单一,这就容易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居住的环境没有新鲜感,使得人们对这种毫无变化的“兵营式”建筑有着许多的不满。为此,我们在现代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人们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就要将多种学科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小区规划设计当中,比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生态学等。进而将人和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这种行列排列的建筑结构在我国现代化居住小区建设的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它只是给人们留下了呆板、单调、缺乏变化等方面的印象。因此当前,我们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将其内容的丰富性、新鲜感融入到其中,而且通过相关的设计方法,来就将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进行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2.居住小区环境创新的内容

近年来,在我国居住小区环境创新的过程中,怎样将居住小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就要根据住户的心理和生活需求,来对其进行设计,将外界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人们提高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丰富住宅小区的活动空间,使其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是当前居住效益规划设计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居住空间外部轮廓的相关设计,来对人们的生活内容进行丰富。以避免单一重复的住宅设计格局的出现。不过,在丰富住宅小区活动空间的外部轮廓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采用简单的设计手法来对其进行吹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还有利于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而且,在对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轮廓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其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和建筑形式开进行判断,使其在对外部轮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我们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人们还要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其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尽量保证原有的自然形态,从而使其居住小区的自然美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3.居住小区环境创新的应用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壁如:荷兰某居住小区,用地6公倾,人口23000,整个小区由7个大小不等,层数不同,类型多样的住宅组团组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又如德国某地居住小区,用地148公顷,人口24000,7200户。居住区由20个环形住宅团组成,每个组团用地90×150米,由7栋层数和类型都不同的住宅组成一个半形敞的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内有大片绿地和设有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憩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像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具有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貌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居住小区的道路布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典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壁如,意大利某居住小区用地29.5公顷,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的树枝状道路网,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使住宅全部为三层的建筑群体,仍然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

4.结束语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科]

【参考文献】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 景观环境 规划 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云林在当今社会中各自闪烁着智慧之光,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剧促使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对与提高人们生活情趣和美化居住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居住环境景观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同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的人为质量,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机交往。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与规划中,高水平的规划与设计是提高小区品味和消费者青睐的前提。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中,畅销的房屋小区一般都是具有着特色高水平的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规划,通过将小区的居住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合理糅合成为一体,建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功能质量齐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住宅小区。

1、现代居住小区概述

我国大规模居住小区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中期,早起的居住小区规划采用是通过原苏联的居住模式为依据设计和规划,其中在科学发展应用的同时也村子这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并且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发展。现代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中结合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园林为基础,结合当前现代化景观设计规划综合处理,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规划流程。

2、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现状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住环境得到了快速平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然而由于在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中,由于其中存在的技术不完善、设计不全面和其他各种因素,造成在当前的居住小区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和隐患。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就走入了误区。

2.2 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草坪风久盛不衰,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不但结构单一,生态效率低下,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2.3 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2.4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3、设计规划措施

3.1 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3.2 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3.3 努力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

3.4 增强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

一是居住功能多元化,二是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三是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四是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五是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六是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进入信息时代,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工作之余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成为当代都市人的迫切内在需求。而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居住小区恰恰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渴望,应运而生的绿色环保“生态型住宅小区”也就成为了当今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所谓“生态住宅小区”指的是能够保持小区生成系统的平衡状态,并创造能够保持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空间,而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的一种居住环境。该类小区,强调以人为本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持续高效地利用一切资源,追求最小的生态冲突和最佳的资源利用,满足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等目标。

笔者从一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

一、合理的环境规划设计

生态型住宅小区里,其绿化系统应同时具备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且尽量利用自然地段,保护历史人文景观,因此能使居住者身心健康,精神愉快。

1、注重人文环境。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环境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楼座可以“以山就势”、“以坡就势”、“以水就势”来布置摆放,采取缓坡式或台阶式,营造“台地小区”的氛围。景观则尽量利用原有的山石、水系、树木等天然胜景和文物古迹来造园。这既节省了工程费用,又能够凸现自己的特色。善用“借景”。这是一种最经济的造园手法,小区景观的生成,必须造景与借景并重。一是借“外景”,凡小区远近目力所及的美景,都可以引伸到小区景观视廊之内。二是借“内景”,如因造园需要而必须用实墙分割空间的,可以在墙上开窗借景或楼空处理;还可以采用首层架空的手法,使小区内景观通透、流动,丰富视觉。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3、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将四级空间的布置综合考虑、合理安排。

4、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居住区环境规划还需要考虑节地问题

(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

(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住宅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 风水宝地” 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5、合理安排小区的功能区

(1)生活垃圾的处理,可将生活垃圾全部收集,密闭存放,收集率高达100%。这样,无论室内室外,都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

(2)合理规划小区的房屋和道路,结合绿化带,解决了噪音扰民问题。

(3)把小区的房屋结构做得灵活多变,平台上的房屋由各种可拆卸组合的构件组成,空间分割围合随心所欲,房间更新只需变换隔墙板,这样可以满足住户不同的需求。

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运用

1、尽量采用可再生的资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能源。根据小区所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无污染能源。如北方,少雨,多日照,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太阳能;如南方,雨水充沛,尽可能的使用雨水和河流、地下水、海洋等本地资源。应当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与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

2、水资源的利用

(1)采用人工水体导向。将外部的自然水引入到小区里,贯穿整个景观,并运用曲线有节奏地引伸至湖面。在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对小区建设所涉及的水环境体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绿化用水系统等,进行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景观的水体和公共绿地融合为一体,不但让环境优美而且与自然相结合。水面高程分级合理,充分利用多种池内自然净化措施,较好地利用了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充用水。雨水通过合理规划其经流途径、设置多样渗透设施,充分利用天然雨水,为小区内大面积绿化和景观水体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用水。

(2)在污水处理方面。小区可设置污水处理站,小区污水处理为国家二类排放水之后再用其浇灌绿地、洗路。

(3)在生活用水方面。收集雨水,循环利用——雨水汇集到房下的储水槽然后送到厨房,在厨房使用后还可冲洗厕所或浇灌植物等等

(4)节约水资源。这是生态住宅小区开发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对于雨水和中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远不如西方和一些发达国家。

3、太阳能、地热的恰当运用

利用太阳能来取暖、供热、发电,还可以应用沼气发生系统,地热系统,地温空调系统,等等。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在我国中南部相对发达的省份已经有市场竞争力。结合保温材料技术,在独立小住宅、山区住宅方面,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家用地温空调的安装成本更为经济实惠,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三、建立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

在进行小区进行绿化规划设计时,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而,在绿化的具体设计上,注重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

1、绿化是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元素,现代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植物绿化中乔、灌、花、草相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为水平和垂直相结合。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等。

(3)绿化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与硬质景观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内涵。

2、合理规划植物:

绿化不仅仅可以提高住宅区的景观价值,也是衡量一个住宅区是否宜人宜居的一个关键指标。绿化应遵照节约和生态的原则。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建议将居住小区中非房屋和道路部分设为绿地且遵循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同时兼顾用养结合、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1)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及乡土物种

小区开发建设前如果是农用地或林用地,应在利用原有物种的基础上补充其他物种进行绿化。太原市龙康新苑住宅小区开发前是以杏树为主的农用地,建设单位在保留部分果树用作小区绿化的基础上补充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攀缘植物等种类丰富的其他植物,增加了小区的景观效果。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既节省了建设成本叉丰富了物种多样性,且形成了一个乔、灌、草结合的立体景观结构,使建成后的小区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利用豆科植物和观花类间作

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是很好的养地植物,在住宅区内种植豆科灌木,不仅可以利用中层太阳光,而且还能利用灌木相对大的根系营养较深和较大范围的土层。大面积单一种植禾本科草坪,不但养护成本高且景观效果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一、居住小区的现代特点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筑种类和形状各异。但是居住小区改善了市容市貌,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改善了人们居住条件。它是集居住、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缩影,因此,它的建设与以往城市住房建设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

(一)规划协调而统一

以往的建筑参次不齐,居住小区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优化了小区资源配置,使其整洁美观。

(二)规模大而功能全

居住小区一般为多层、多栋楼体建筑群,这些楼体建筑群,除住宅楼之外,还有商业大楼、超级市场、电影院、体育馆、音乐厅、医院等综合性结构。

(三)综合光照强而面广

现代居民楼外墙体多为彩色粉刷,有的还贴瓷片,封阳台以及大窗户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阳面光照更大。阴面也不再是浓荫,尽管造成了眩光现象,但对喜光树种的生长却有积极作用。

二、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居住小区的园林中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功能,设计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避免单一死板。尽管现代住宅区发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尚有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设计规划观念陈旧。

一些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粗糙,仅仅满足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住宅区的园林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二)模仿性强,缺乏创新

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居住小区园林工程都是生搬硬套,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较快准确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许多园林规划设计上都是在不切实际的刻意模仿,没有因地制宜。有的小区为了跟风,不惜将原来的树木砍光建草坪。也有的小区跟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栽植棕榈类植物,没有考虑气候原因,结果一到冬季,都死光了。

(三)过分重视草坪,忽略植物群落。

在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上,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时尚风席卷全国。无论什么设计都侧重在草坪上,但也经常出现草地成道路的场景,既没起到美化作用,又破坏了居住环境的和谐。植物群落可以制造层次感、神秘感,使小区避免出现一眼望穿之感。

三、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在进行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时,其设计思路决定了设计效果,决定了设计者的水平,所以设计思路是设计基础。但是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在设计之前必须要到基地实地踏勘,了解小区构造,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分析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够有好的思路。

(一)定位——人为本

进行一个项目的园林设计首先要确定这个项目的定位,有了正确的定位,其设计才能丰满起来。居住小区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所服务对象也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走群众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避免单纯的由设计师根据个人主观设计。

(二)风格——环境与自然相结合

园林风格与居住小区建筑风格、气候条件、环境特征、园林主题等密切相关。如苏州的园林,常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故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精巧,不重对称,免呆滞之感,而须曲折,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感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抓住四周景观特色,并将其引入到园林造景中,将园林自然山水融合,形成多层次,丰富且风韵独特的园林景观。

(三)布局与分区——实用与艺术兼备

居住小区的每个区域和景点的具体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统一协调性和可行连贯性。居住小区园林设计不同于公园设计,在居住小区设计中,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现代人趋向于情感与文化品位的生态化人居环境,正如斯坦利·怀特所阐述的那样“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含纳草地、森林和山,那我们能占据的景观将富含原土地之奥妙。景观特征应被加强而不是被削弱,而最终和谐应存在于一个复合体上,这些人为化的景观是最动人、最可爱的,只要景观的结构和灵魂能被保留,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兴奋”。因而在其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

(四)空间与流线——层次与立体感并驾齐驱

斯蒂芬·拉伯德和汉斯·罗易德认为:“空间的序列是一些连续的、独立的空间场所,他们之间以通道相连;人同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空间”。园林空间与流线是从竖向与空间角度、人的行为角度、人车交通满足角度等方面对设计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思考方向。所以,在居住小区园林设计时,要将小区分割开来,使空间具有层次和立体感,避免一览无遗、平乏无味、人在园中无景可赏。

四、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艺术

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要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要求,节约,就地取材,植物造景为原则,再加上专业的设计艺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因地制宜——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一块场地有他的独特的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内涵,才能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合适的园林景观。准确的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如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休闲运动区、后公园等。

(二)因时制宜——结合气候特征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三)民族特色——结合地方特征

近年来国内园林建设中出现许多不切实际的现象,如在住宅绿地设计中出现“欧陆风”城市建设中出现“广场风”,一些园林设计作品追求西化,追求气势,追求整齐划一,缺乏个性、没有民族特色的园林作品随处可见。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民族特色,设计突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建筑独特,民族风味十分明显,其园林设计就要摆脱完全的西化,在保留民族味的建筑中搭配协调的园林设计。

(四)节约——挖掘乡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