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设计的功能

课程设计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设计的功能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随着应用需求的扩充、软件规模的迅速膨胀以及软件设计复杂度的提高,软件设计方法也在不断的革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也成为当今的主流软件设计技术之一。《c++程序设计》是目前主流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一,是教育部制定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程序设计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另外,本院校是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学校,其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在企事业单位的就业竞争能力。所以,《C++程序设计》课程成为本校的一门重要课程。

将《c语言》以及《c++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整合,即把面向过程的c语言与面向对象的c++进行整合,弱化非重点知识点的理论性讲解,强调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最后添加适量的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简称MFC)的课程,让学生了解MFC类库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同时也为后续可视化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打基础。因此,整合后的课程既精简了教学内容又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从而有利于增加工程项目实践环节。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以及对整合后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符合工程应用型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

1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建设

在教学内容方面,整合后的内容划分如下图1所示:

整个教学内容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为面向过程的c语言部分,主要介绍c语言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数据类型、程序流程控制、数组、模块设计和指针等内容;第二模块为面向对象的c++部分,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及方法,内容主要围绕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展开讲解,如:抽象、封装、继承性和多态性以及c++模板(函数与类)、流与文件的介绍,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模块;第三模块则是利用MFC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内容包括:典型的Windows应用程序结构、利用MFC AppWizard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MFC应用程序的类和文件、Windows消息处理、文档/视图结构、菜单、工具栏、控件的使用等。

从上面的模块划分可以看出,面向过程的c语言是面向对象的c++程序设计的基础,MFC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是对面向对象C+十四大特征的一个高级应用。对以上教学内容讲解时本着“删繁就简、理论够用、重点精讲、强化工程项目实践”的原则。

2教学方式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线。由图1所示,显而易见,教师对三个大模块是按阶段、层层深入的思路进行授课。

2.1案例+问题驱动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以知识点为主线,而是要明确每一个阶段学生要达到什么技能,这需要教师根据当前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分析该阶段的技能点,由技能点推出知识点,并对此设计一个完整的,很有逻辑性的项目案例,并对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讨论,当学生理解之后,把语法放到最后的环节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因为有了案例的支持,使得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接受并快速掌握。之后,让学生讨论此案例是否存在不足,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知识的全面掌握。因此,这种模式授课,学生更易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师来说,知识点更易总结,也容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练习。

1.2多媒体+“微课”

课程教材中不同的知识点往往分布在不同的章节里,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的交叉使用,将知识点糅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模块,在教学中应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再配以“微课”的方式演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巩固旧知识,获取更多新知识的种子。

3实践教学改革

以工程实际应用为主线,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一。

3.1建立“学习一实践一提高”模式

为了更好的巩固理论教学知识,要求实践与课堂教学同步。将本课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图2所示),每个阶段均进行工程式的实践教学,进行小组式的“讨论一讨论一实现一讨论”模式,即课前讨论、课堂讨论、设计实现的过程,完成项目,最后总结、讨论分析用当前知识解决存在问题,从而引入下一模块知识。由此,将构成c+十三大不同模块阶梯式的项目,前一级工程为后一级服务,不断融入新知识,从而起到真正的工程化培养过程。

1)计算器:通过该实验掌握基本程序结构,函数、数组等技能点的运用;

2)动物关系:掌握类和对象的概念;

3)牧场游戏1:通过不同的动物和食物,构建牧场的类层次结构,实现简单农场管理,掌握类的继承和多态的知识;

4)牧场游戏2:对游戏1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具备进度存档,以及读取进度存档等功能,掌握流与文件的概念;

3.2加强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能力和体会MFC类库的作用,给学生布置一些规模较小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项目,并且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完成。

课程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应用巩固。由于Visual c++整个MFC类库很庞大,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所有。所以一开始让学生大体上对MFC有个整体了解,了解MFC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不需要它的细节和内部实现。所以对以上题目大部分都给出了内部细节,工程中主要类结构及程序框架留个学生自己搭建组合。

另外,除了设置课堂教学同步实验、课程设计外、同时增加其他实践环节,如:引入企业入驻实验室开展企业项目集训、“炜煌杯”、“机器人”、“蓝桥杯”的程序大赛以及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等实践环节。

4考核方式改革

不采用一卷定终生的考核方式,而是结合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加强过程考核,建立以培养学生工程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实践考核为辅,使得考核既具备客观性也具备公正性。考核环节所图3所示:

阶段性测评1、2:是针对c语言和c++模块的考核。模块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设置难易程度不同、对应不同分值的小型项目题目,学生选择相应分值的题进行编写设计,要求学生分组、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提交。教师进行批改统计各组完成的总题量的分数及个人完成的题量及分数,然后进行分数比例折合出每个学生的分数,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团队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能力。

工程实践:包括与实践教学同步的工程项目和课程设计,根据不同的小组和不同的项目,老师通过答辩的方式,对每个小组以及小组的每位成员进行打分。

实验作业:是针对前面工程项目完成后的实验报告,一组只要写一份报告即可,但在报告上要体现出每个人对所做的项目遇到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的一些总结,让学生知道明白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作为评分的依据。

笔记+课堂提:授课过程中,每一次提问都是一次考试,每一次回答都有一个分数,最终按比例进行分数统计,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总评成绩,这样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课堂上,使学生从手机中脱离出来。

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以上所有阶段,遇到问题,能够自主研究总结和动手实践,学会查阅资料。

通过以上考核方式,从而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大突击”的情况,使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中。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技能 翻译课程群 科技英语翻译

【课题项目】本文是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度校级教改项目最终成果,课题编号JGLX1406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35-02

作为未来科技工作者的理工科大学生若要成为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立足,较高的英语综合水平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目前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仍与行业需求及社会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令人担忧。单靠外语学院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特别是合格的科技类翻译人才既不大可能也不现实。这样一来,理工科的翻译课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翻译课一直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众多的思考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广大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提高。

目前很多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的专门英语翻译教学课程是处于缺失状态的,若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就应该重视将理工科学生的专业与外语相结合,利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就能使毕业生具备复合能力,更适应国际社会的挑战。

一、课程设置目标

理工科的翻译客场设置应基于“专业+外语”学科融合的视角,使理工科学生不仅仅掌握英语基本听说读写技能和与其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而是旨在让学生将英语与自身专业相融合,提升自身科技英语翻译能力。

二、课程设置模式

1.课程设置

理工科的翻译课程不应仅仅是设置孤立的一门科技英语翻译选修课,而应是构建一个培养理工科学生科技翻译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虽然涉及多个领域,具有普适性,但是忽略了专业针对性,与学生自身学习专业结合不够密切,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翻译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增加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的同时,增添实用性课程比例。即在精读、听说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翻译课程,构建重实践、重实用的翻译课程群。

在大学英语学习基础阶段即增加翻译教学环节,从大一上学期开始直至大一结束,每两个星期用一个学时渗透基本的翻译观念和翻译技巧形成“听说读写译”完整的语言技能训练模式。进入大二上学期,各高校理工类学生陆续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中,此时可采取单双周模式,拟用单周一学时,双周二学时的课时教授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英语知识词汇和专业英语翻译技巧,科技英语翻译选修课可放在二年级下半学期进行,以衔接二年级的专业学习。可以通过开设校级通选课和辅修课帮助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知识和技能系统培养学生实用科技翻译能力,确保翻译教学不断线,设置翻译选修课程群,系统培养学生复合翻译能力。其中科技英语阅读课程扩充学生的科技词汇,提高阅读技巧;科技英语写作课程使学生熟悉科技英语文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开设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综合训练学生的科技翻译能力。

2.教学内容

一方面可以编写针对理工类学生的翻译训练教材,可以开发针对各个专业的翻译讲义,包括课文,习题库等电子版网络学习平台。由专业老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制作,既保证其专业针对性,又加强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特色培训。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前三个学期的翻译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注重基本翻译理论的讲解和简单翻译技巧的训练。第一学期介绍翻译的定义、翻译标准等翻译基本知识;第二学期通过语言文化异同等方面介绍翻译的用词、句法等;第三学期介绍科技文体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英语词汇、语法及行文特点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专业英语特点。第四个学期的翻译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则是设置翻译课程群,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外语与其专业的密切联系从识到翻译能力培养对其专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性,通过翻译课程群着重锻炼理工类学生的科技翻译能力。

3.教学模式

应当改变现有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教师作用的指导性,将多样的课堂活动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引入翻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讲评式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并与互动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课上教师起到的角色是讲评者,通过讲评让学生知道译文的优劣及原因而不是单纯的记录正确译文。在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发现自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翻译水平提高。

三、课程评价手段

翻译课更应注重形成性评价,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有意识地适当融入翻译知识内容的讲解,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也可设计一定的课外翻译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翻译任务,随后让各组之间互相进行译文比较,提高综合翻译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给予学生平时成绩。每学年还可以组织一到两次大型的翻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以此激发他们对翻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翻译能力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郑群. 从关联理论看理工科翻译教学的认知取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0.1(47-49)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蛋白质;构和功能;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节是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是学生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蛋白质这一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知识。课程标准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本节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性、生命现象的本质,同时还是以后学习有关酶、激素、基因、基因表达及遗传与进化知识的必要前提。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课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及相关计算,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

2.2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脱水缩合反应相关计算、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

2.3教法学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不能被替代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特征采用指导探究、主持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用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通过布置任务,小组竞赛抢答,及时评价、反馈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突破难点。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分析学习,体悟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模型8个。教学准备:生物兴趣小组角色演示缩合反应5人~8人。

3.1故事分享,导入新课(2分钟)。英国著名的营养学家凯利•缅恩博士做过一个牛奶加餐对比试验。把102名儿童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正常进食(正餐组),另一组每天增加牛奶600毫升(加餐组)作为辅食。一年后发现,加餐组儿童平均体重增加3.17千克,平均体高增长2.63英寸,而正餐组的儿童则分别增加1.75千克和1.84英寸。凯利博士由此得出结论: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坚持每天喝适量的牛奶,是可以促使其成长得更快、更好的。无独有偶,在日本所做的调查也证实了上述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人身躯矮小,被人戏称为“小日本”。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发展奶牛业,增加牛奶供应量,改善膳食结构,至1992年人均消费牛奶量达到68千克,国民体质显著提高,特别是年轻人,个子比以前高多了,“矮小人种”时代一去不复返。日本人总结发展奶牛生产、增强国民体质的经验,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牛奶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为什么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取材,学生感到既新鲜又熟悉,自然地引出本节,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3.2分配任务,小组探究(约10分钟)。蛋白质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有20种之多,氨基酸有哪些结构特点?结构通式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每一组自然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按座次的位置顺序)或小组内成员轮流担当,切实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小组一个模型,要求学生写出所选模型的结构式。结合教材探究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设计意图:采用模型教具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以竞赛抢答的形式呈现学习结果,既激发学习热情和提高参与度又保证学习高效率。

3.3角色演示,突破难点(约15分钟)。许多氨基酸是怎么连接起来形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呢?在学习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身体模仿一个氨基酸,上肢代表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下肢代表氢原子,躯干代表碳原子,头部代表R基,两位同学牵手代表缩合反应,从而掌握缩合反应的相关知识。通过一组练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脱去几个水,形成几个肽键引导学生分析肽建数与氨基酸数、多肽链条数、失去水分子数的计算关系,启发诱导总结规律,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脱水缩合反应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学习起来会感到不易掌握,特别是相关专业名词较多,采用角色演示方式突破难点,并引导学生总结相关计算规律。

3.4使用课件,辅助教学(10分钟)。动画展示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讲解蛋白质概念,起到梳理强化的作用。自制教具,动手操作,演示分析,突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这一难点。几根铁丝,若干塑料彩珠珠就可以制成直观的肽链,用来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直观生动,效果较好。还可以将教具留在班里,让学生继续认识思考,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想想还能不能制作出比老师制作得还好的模型,和老师比一比,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实践能力。

3.5归纳总结,巩固落实(5分钟)。通过前面几个环节,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构建知识体系,画出知识树来小结,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设计意图:把一节课的重点要点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落实到纸上,真正做到学有所获。3.6布置作业,拓展深化(3分钟)。使用多种媒体收集蛋白质营养与健康的有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记录自己一周的食谱,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符合自身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需求,培养积累整理和分析素材的能力。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指导探究,主持讨论,成果展示,角色扮演,归纳整理,动手操作,联系生活为主线,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感受学有所获的快乐和成长。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工作能力导向课程体系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01-02

一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原因

据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通常为工程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管理部门、建筑公司等单位,主要从事技术、经营、经济、管理等工作。根据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笔者发现部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从事施工企业一线施工工作的素质较差,缺乏工程师基础训练和工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即使简单地按图施工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适用期过长,“工匠型”的特征较为突出。

第二,部分从事设计工作的毕业生底子薄弱,对简单的CAD操作不甚了解,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培训,且缺乏对行业规范、设计标准知识的深层次了解。

第三,部分从事项目管理的毕业生协调能力较差,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审查、施工图预算等工作,有些人根本无从下手,没有形成对事情的组织、控制、协调的应有能力。

第四,从事招投标工作的人员对招投标最起码的程序不清楚,缺乏对标书的审查以及信函归档的基本常识。

二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在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从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进行改革。

1.创建“4+1+1”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4”学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前4学期按照本专业学生必备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及课程实践技能。

第二,“1”学期的生产性实践能力培养。围绕本专业学生必备能力的要求,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安排生产性实践项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并达到生产要求;通过生产性实践项目的训练后,学生选择参加一种以上中级或高级工种考核,取得证书。

第三,“1”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到生产单位参加顶岗实习,使其能在生产单位的专家和技术能手的指导下,通过真实的生产项目,更加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通过“4+1+1”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中学到真实的本领,并能在毕业时取得双(多)证书,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建以能力为要求、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的课程

根据专业岗位和技能要求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课程两大类。专业能力课程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划分为项目组织协调能力、制图及造价软件操作能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和法规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四大模块。按每一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工作项目与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原则安排教学进程。

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模块开展工程结构、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建筑设备概论、电力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以及建筑结构实训、工程力学认识实习、土建综合实训及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相应实践课程;制图及造价软件操作能力模块课程设置,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安装与市政工程估价、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及制图与识图实训、线路测量实训、工程软件实训及计算机制图实训等相应实践课程;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和法规应用能力模块开展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设法规、城市规划及建筑招投标实训;项目组织协调能力开展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管理统计学、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及经济统计实训。

3.创建“双体系”的课程教学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长期招聘企业共同进行职业分析,根据人才培养和生产的需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遵循理论学习、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设计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双体系”的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起对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 结束语

基于工作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有利于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转变;有利于把握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主要特征,使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提供便利,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有利于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习的有机联系;有利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有利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剑锋、王琴.基于工作项目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置[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谭敬胜.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1(1)

[3]戴兆华、杨平.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4)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设计原则 功能架构设计 模块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174-01

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辅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师生教学互动、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1、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原则

(1)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要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网络课程平台要依据网上教学的特点,将专业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教师辅助教学的双重作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要充分发挥媒体表现的优越性。在研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大量搜集、创作和利用各种静态图像、实物录像、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超媒体结构,强化软件内容结构的交互功能。(3)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要注重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必须注重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以达到推进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标。

2、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功能架构设计

遵循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原则,课程平台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

(1)课程信息。本部分内容要求提供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和方法。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学习要求、学习策略等。(2) 课程团队介绍。本部分内容要求提供课程教学团队总体情况,主讲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教师介绍,教师联系方式等内容。 (3)教学内容。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学期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PPT、教学课件、拓展学习资源(经典案例、优秀课外阅读文章和书目、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技术网站链接、学习工具等),可以按照章、节、目三级结构的网页形式设置,便于学生学习。(4)师生互动。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在网络空间上的扩展,也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体现。要求将自主作业、辅导答疑、问题讨论、师生推荐优秀学习资源等教学活动完全实现网络化,以实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5)测试评价。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创建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以方便学生随时测试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如图1-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架构图1所示。

3、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模块内容设计

(1)课程定位。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基本要求必须明确, 以便在教学实践中能对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

(2)学习动机。课程的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建构这方面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媒体的运用、问题的提出、教学内容展示的次序和时机等,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

(3)学习目标。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期为选择媒体、案例和方法提供清晰的依据,设置有效的导航路径。

(4)学习向导。网络课程平台在设计时,可以采用有指导路径的方法引导学习者,同时,要给学习者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路径,生成学习目标的内容。网络课程平台必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相应策略的支持,在学习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影响学生的决策,给予必要的建议或指导。

(5)组织结构。课程内容可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是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模块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课程结构应为动态层次结构,而且要建立起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确保学生在学习或教师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跳转。

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有良好导航结构,链接各类有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便其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课程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学习要求,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及小画面教师讲授录像等多种表现形式。

(6)教学交互。课程的教学交互强调师生统一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沟通和对话。由此发生的师生、生生之间各种形式的同步、异步交互,是整个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7)练习实践。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要发挥网络的特点,提供典型案例,为学生创设虚拟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及时练习,提供知识运用的实践。

(8)学习评价。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要按知识模块设置有效的在线学习作业和练习,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提供及时的学习评价与反馈,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深入学习。

4、结语

建构科学合理的多功能一体化网络课程平台,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内外教学互动与互补,对推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