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纠纷整改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范文第1篇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 本研究所谓构建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危机管理模式,就是把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活动中所产生的争端和纠纷当成一种危机事件来应对,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在研究和探索中形成一整套相对科学和合理的模式。这其中包括制定危机事件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成立危机事件管理小组、制定各类医疗事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监管制度、开展危机事件的阶段自查、实战演练、应对方法培训、积极制定危机事件中各个环节的应对方式和整改措施。危机事件管理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前沿的管理学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指导医院管理者减低医疗危机事件风险率,解决现今日益激化的医患争端,减少医患矛盾具有里程碑性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纠纷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185-02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经济的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人们群体素质认知上的差异,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医患关系作为一种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动向。近期,连续报道了《绵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被暴打》、《产妇被缝》、《河南女医生不堪医疗纠纷压力,留遗书后服毒自杀》等事件,顿时引起社会舆论界一片哗然,给医院造成严重的管理危机。尽管院方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危机处理方式,但这些事件暴露出医院危机事件管理预防不靠前、机制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培训不系统等问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以解决医疗纠纷为导向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危机管理模式,以期有效缓解当前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因医疗纠纷而引起的医院危机事件。

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研究通过对CNKI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认为当前学界对公立医院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取得了大量有效研究,可以概括为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阶段自查与防范、危机事件发生时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处理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改进措施、补偿机制及形象重塑三个阶段。

1.1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防范

学者们一致认为,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各部门诊疗常规阶段自查、实战演练、应处方法培训是资源能耗比最低、最有效地办法。根据危机事件爆发的原因以及爆发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事前的卓有成效的监控。

孟勇认为对于医院自身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工作:强化医疗事件的风险意识;加强医院临床业务部门的管理,建立并逐步健全各项诊疗技术规章制度,明确医院各级各部门人员职权职责、职业操守,使医院各项诊疗操作流程与医院各类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对新医疗方案的实施要权衡利弊,充分地做好医患沟通、伦理备案,做到分步逐渐推进;实行医院多元化经营,分散医疗风险;有选择地参加各种保险;适度负债经营规模。

王丽岩认为应建立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组织体系,由医院行政决策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及临床各处室组成,通过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共问监查医院医疗实践过程中潜在的危机,制定可行的危机事件管理预案,并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积极、准确地作出反应,从容应对[2]。

1.2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应处

医院应建立职能部门的职权职责分工、三级预警机制及现场处置的医院危机事件应急机制,积极有效的应对和化解紧急或重大的医疗纠纷,防止不良群体事件的发生,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1.3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形象重塑

医院危机事件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将对医院乃至整体医务形象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社会影响,而有些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对医疗机构执业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很多医疗机构管理者们对医院的形象重塑工作提出建议:加强与被危机事件辐射到的公众(包括患者、群众、媒体)的医疗知识普及、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沟通,取得他们的谅解,甚至是理解与支持[3];其次,平时也应注重多渠道地与多类型媒体界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树立医院的正面形象,传播医院正能量。危机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加强与媒体界的多种渠道的针对当时危机事件的重点难点的沟通,做好新闻工作,在与社会影响力大的媒体的沟通过程中坚持机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机构发言人出面,从专业的角度、客观地陈述事件发展过程及对事件结果的分析;认真做好危机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作出整改方案,逐步、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近几年对贵州省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危机事件管理的经验来看,医疗机构管理者们不仅仅是重点解决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应处,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工作方法改进,也越来越注重制定大型综合性医院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各类医疗事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的制定及人员培训、医疗实践的监管制度以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医院形象塑造,在危机事件应处中加强与媒体界的多渠道的沟通,并着力研究针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的具体处理流程、方式、方法。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对医疗质量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社会医学表明,医患关系的理想模式已从过去的主动一被动型,引导一合作型过渡到现代所倡导的相互参与型[4]。基于这样医患模式背景,本研究基于大型综合性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的视角,走访调查贵州省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务处、临床处室,以医院医疗纠纷等所导致的医院危机事件应处情况及结果为例,分析医院危机事件的性质、特点及应对处理机制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剖析医院危机事件产生的本质原因,提出从医院危机事件阶段自查与防范、积极应对方式与处理原则、医院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改进措施、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四方面着手,建立医院危机事件的科学管理制度。将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等所致的医院危机作为个社会危机来看待,不断加强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维护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良好社会声誉。

本研究透过近年来这一系列事件的表面现象,对医院危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危机事件管理模式,从而避免因医患纠纷造成的恶劣影响。

3研究方法

首先,本研究将定性研究方式与个案解释模式相结合,试图对每一医院危机事件个案进行全面的剖析,找出其本质原因,本研究以医院危机事件处理为例,对我省十余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等导致的医院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进行系统地剖析;其次,通过对医院医生、护士、技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待近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所导致的医院危机事件的看法、处理和意见;然后,通过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干部、及某些医院危机事件主要当事人的访谈,了解危机事件管理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再次,在样本资料采集上,采用文献法等,通过对国内外与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理,对医疗纠纷所致的医院危机事件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掌握其特点,并从理论上对危机事件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借鉴国内外医疗纠纷解决和危机事件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摸清楚规律、理清目前对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研究现状[4]。最后,在完成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对照研究、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危机管理在医患纠纷防范和处置中的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研究重点及结论

首先,通过认真梳理文献,探讨主要研究医疗纠纷、危机事件管理的相关理论,并分析国内公立医院危机管理的现状。其次,以我省这几家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例,归纳总结这些医院现行的医疗纠纷应处办法及成效,通过查找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法和座谈法等形式获取医护技人员对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的一些看法、态度、建议,就医群众对医患矛盾的认识、看法,为本研究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结合危机事件管理理论与实践材料的分析,将医院危机事件管理的过程划分为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阶段自查与防范、危机事件发生时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处理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改进措施、补偿机制及形象重塑三个阶段,分析并归纳出其特点,其中的针对其薄弱环节处理措施是:建立医院危机事件管理体制体系,由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及临床处室组成,通过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监察潜在的危机可能;预测各类医疗实践中、医院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加强各级各部门医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明确医院各级各部门人员职权职责,危机事件的实战演练,制定各类可行的危机事件管理预案;强化医院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医院危机事件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诊疗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医院多元化经营,分散医疗风险,参加各种保险为医院提供保障,适度负债经营;建立医院组织领导与职权职责分工、三级预警机制及现场处置的医疗纠纷应急机制,积极有效的应对和化解紧急或重大的医疗纠纷,防止发生不良群体事件;加强与被危机事件辐射到的公众(包括患者、群众、媒体)的知识普及、心理学的沟通;加强与媒体界的多种渠道的针对当时危机事件的重点难点的沟通,做好新闻工作,在与社会影响力大的媒体的沟通过程中坚持机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机构发言人出面,从专业的角度、客观地陈述事件发展过程及对事件结果的分析;认真做好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各部门、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作出整改方案,逐步、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可有效减少医院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医院形象的影响,增强医院的公信力,缓解日益激化的医患关系。

[

参考文献]

[1] 孟勇.浅析医院经营风险的成因与应对要略[J].四川医学,2007,28(11):1299-1300.

[2] 王丽岩.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4):106-107.

[3] 刘才君.浅论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21-22.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范文第2篇

一、2011年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活动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其他卫生机构可以参照本方案,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2011年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全国所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行多种方式预约诊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预约的优先诊疗。到2011年底,城市社区转诊预约占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20%,本地患者复诊预约率达到50%,其中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查等复诊预约率达到60%。

2.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12号),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 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3.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全国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鼓励、支持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

4.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全国三级医院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50%的三级甲等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50%以上的病房,40%的地(市)级二级医院和20%的县级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完善并落实专业护理人员编制和内部收入分配等政策。

5.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08号)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6.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逐步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志愿服务新形式、新内容、新模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在医疗机构为社会搭建向患者奉献爱心的平台,将志愿服务引入医疗机构;同时,医疗机构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基层,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生活工作的场所以及康复、养老等机构,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务,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实效。

7.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严厉打击“医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贯彻落实《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重点临床专业国家级医疗质量与控制中心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和指标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要建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启动医院质量评价工作。要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4.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对违规擅自开展新技术、配置大型设备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制定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意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医疗卫生管理违纪违法行为处分规定》,研究制定《执业医师法》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中有关罚则条款的实施办法,切实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继续认真抓好医德考评制度的落实,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严肃行业纪律。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办案的警示作用。注意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净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要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2.继续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作为推进卫生纠风工作、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载体,积极组织、主动参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继续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政风行风热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社会满意。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卫生行风评价机制,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卫生行风状况。

3. 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以及《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增强医疗机构院务公开意识,推动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决策。

四、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2011年活动总体分为学习宣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3个环节,一方面要有所侧重,集中时间解决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另一方面,三个环节要有机结合,边学边查边改边建,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学习宣传环节。卫生部召开“三好一满意”活动视频会议,对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迅速组织行动,明确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思想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部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查找问题环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全面了解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医疗机构要摸清行风建设现状,深入了解和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沟通等多种方式,主动征询群众意见建议,找准群众对医疗服务中不方便、不放心、不满意的主要问题。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性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b)-0151-02

医院是一个服务窗口行业,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护理服务内涵也发展成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要为目的。医院满意度调查是发现医院服务中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以患者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我院负责发放问卷调查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发放过程中注重人性化服务,取得了全面、真实、可信的信息,为我院的护理工作提供很好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发现问题后迅速制定相关措施并积极进行整改是此项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1]。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本院2011年1月开始在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由客服部的5名护士负责调查工作。全院有13个护理单元,每月对各病区随机发放10份调查问卷。调查表格采用百分制,满意度调查每项内容的指标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等四项,采取打钩的方法,如患者有意见及建议可在意见栏内写明;健康宣教情况调查采用介绍、未介绍两项指标。对于不满意、未介绍不得分,一般扣2分,较满意扣0.5分,满意得满分。将调查问卷与意见簿、意见箱、电话回访结合,每月计出各科及全院的住院患者健康宣教覆盖率、患者综合满意度。满意度调查列入护理质量检查监控的范围。

2 调查方式

2.1 问卷法

我院常用的方法调查对象为住院患者,一般选择住院3 d以上的患者,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由医院客服部负责到科室发放,每月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1次,每个科室发10张问卷调查表,2011年1~11月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 430份。

2.2 意见簿、意见箱

在门诊大厅、住院大厅、科室醒目位置放置患者意见簿、意见征求箱,意见箱上写清楚医院投诉电话、科室护士长和科室主任的电话号码,请患者将就医过程中的感受、表扬或投诉的事项提出来。每周由专人负责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并做好记录,对存在问题的科室或人员限期改进,并在72 h内回复患者。

2.3电话回访

回顾性调查采用电话访问方式[2]。主要由客服部完成,针对出院回家48 h后的患者,专科知识较强的科室自行对已出院患者进行回访。每天安排专人对每一个出院的患者在其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3 调查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

3.1 注重调查时机的选择

当患者正在睡眠、情绪激动、疼痛不适、病情危重或正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要求他填写调查表,容易造成被患者或家属反感,或者患者无能力填写,需家属配合填写,而家属轮换太多,对护理、宣教知识不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同样使调查结果偏差。我院选择在下午患者输液、治疗基本结束时进行发放调查问卷。此时患者及家属情绪较稳定,能配合调查问卷工作。

3.2注重调查内容的改进

调查表内容多,容易引起患者厌烦情绪,太少则内容覆盖面过小而影响信息量的获得,使结果缺乏代表性;提出的问题是否与患者关心的问题、与患疾病相关、备选项的多少以及问卷调查表的类型等,调查内容是否通俗、易懂。通过实践不断改进调查问卷的内容及格式,使调查内容通俗易懂,切合实际,取得了较真实的资料。

3.3 调查时注重沟通、解释工作

3.3.1 不能对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进行足够解释时,被调查者可能会产生对问卷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合作的责任感,甚至对调查存在防卫心理,担心填了“不满意”会引起护士的“报复”,填写时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有时连内容都不看,全部填“满意”;有的则根本不把问卷调查当回事,对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采取应付的态度,不能如实填写。也有患者当疗效不好或对医生有意见时把不满体现在护理工作问卷结果中。发放调查过程中要求护士对每个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进行无记名填写方式,与患者沟通时要求护士态度温和、微笑服务,使患者理解调查工作的意义,无顾虑、主动配合工作。

3.3.2 本院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不能正确理解、领会调查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填写非常困难。对于文化素质低的患者,调查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把每项内容告知患者,询问患者的感受,记录患者的意见及建议。

3.4 电话回访时礼仪

电话回访是针对出院后的患者,护士问候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做必要的健康指导及征求意见、建议。出院后患者消除了顾虑,可以完全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真实想法,满意度反馈更具有客观性。负责回访的客服部的护士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但要求护士要做好电话回访时的礼仪、沟通技巧,注重礼貌用语,及时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加强个人护理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专科理论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宣教。

3.5 对于有纠纷倾向及患者投诉

调查人员主动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主动倾听患者的诉说,引导患者说出其就诊时的真实要求,换位思考,同情、关心患者,针对现有的医院服务中存在的缺陷,给予患者满意的解释,使有纠纷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反馈给科室科主任、护士长,立即给予解决、沟通,解决实际问题,满足患者需求,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如患者仍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汇报领导给予解决。

3.6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

对于科室及客服部调查人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及上级领导,由医院领导协商解决。对于客服部反馈的问题医院领导在每月的院中层领导会议给予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起到警示作用及资源共享的目的。

4 体会

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无论对于促进医院全面发展,还是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医院发放问卷调查或电话回访时注重人性化的调查方式,了解的患者意见及建议真实、可靠、全面,及时发现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患者反映的问题,护理部每月召开会议,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情况。通过满意度调查规范护士的行为,让每位护士都能严格自律,这样比每日护士长的说教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也同时减少了许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让护士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学习,使护士自觉走到患者身边,为患者提供患者需要的服务,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4-6]。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不断满足患者的需要,患者满意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阎友芬,郑水平,刘飞,等. 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完善医院服务改进体系[J]. 吉林医学,2007,28(9):1114-1115.

[2] 方爱珍,英立平,姜凤梅,等. 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的调查方式及质量控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4(2):87-140.

[3] 别桂琴,杨剑,孙凡舒,等. 我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现状分析[J]. 农垦医学,2010,32(2):161-164.

[4] 刘杰. 患者满意度调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 3(8):47-48.

[5] 黄美珍,裴金玉,罗桂英. 不同用工性质的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63.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范文第4篇

(一)宣传动员有声有色,成效明显

1.组织到位,领导有力。全市卫生系统对这次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都十分重视,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的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卫生局成立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组、医疗质量专项检查组、纪律作风监督督查组和信息宣传组等四个专项工作组,局领导进行分工负责。同时,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制订了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卫生监管水平”为主题的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了依法行医、依规操作、遵守规章、转变行风、改善服务和改进作风等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并围绕工作重点,将方案进一步细化,制订了各专项小组的实施细则和验收标准。各县区和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扎实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2.学习深入,认识提高。整顿活动开展后,卫生系统按照既定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有关内容,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同时,还组织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单位规章制度等,切实提高了依规操作的自觉性,为查摆问题和整改工作奠定了基础。埇桥区卫生局召开了法律法规培训会,就依法行政、预防职务犯罪、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问题进行了培训。萧县卫生局在组织学习的同时,围绕纪律作风整顿认真开展了大讨论。

3.边学边改,注重实效。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中,卫生系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狠抓了一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市立医院对5起违规违纪案件进行了挂牌处理,对涉及的14名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处方权等处分,罚款25000元。市中心血站对一名工作日饮酒并对献血者语言不文明的职工,给予了停职检查、停发待遇的处分。市卫生局对在前一阶段专项整顿行动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在媒体上进行了曝光。全市各二级医院对手术室、供应室等重点科室都进行了整改,其中市立医院投资近200万元,对原有手术室进行了彻底改造,目前已经改建完毕。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投资100多万元对手术室进行了改造,其他县医院也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4.督查到位,曝光及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卫生系统的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梁书记亲自到市立医院进行调研,唐市长亲自到卫生局召开了市卫生局领导班子调度汇报会,我和卫华市长也多次专门听取了市卫生局主要负责同志汇报,李市长还多次对市直和各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进行督查。市卫生局认真推行了局领导分工负责制,班子成员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监管、督导和指导等方面做了明确分工,每周都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暗访,并集中对城区五家主要医疗机构“120”急救情况进行了暗访,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为加强曝光力度,市卫生局还对在专项行动中被查处的45家医疗机构在电视台、拂晓报、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另外,市、区卫生局还配合市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办公室,对部分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进行了暗访,对存在医疗安全隐患严重的水利医院门诊部,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总体上说,第一阶段,发展是健康的,顺利的,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卫生系统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地方和单位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和部分工作人员,还没有很好领会到这次活动的实质不是抓业务工作,而是整顿工作人员的纪律作风。当前,有的单位存在以抓工作代替纪律作风整顿的倾向;没有充分认识到抓好纪律作风整顿对促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些非医疗机构,认为这次活动是因为市立医院眼科感染事件引起的,是医疗机构的事,自己不是重点,重视不够;个别县区对开展活动的认识不足,认为出现问题的是市直医疗机构,是市里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活动主要是抓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和纪律,没有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另外,还有些同志对抓典型曝光和暴露问题存有顾虑,认为会影响卫生系统形象,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二是进展不平衡。市直与各县区进展不同步,县区动员大会召开较晚,各项工作起步较慢;医疗单位比非医疗单位认识程度普遍要高,工作较为扎实有效,非医疗单位则相对不足。同时,医疗单位之间也存在开展不平衡的现象。几个重点单位的工作比其他医疗单位更加深入。三是少数单位,整顿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少数单位不能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各项整治工作,没有做到真抓实干,认为开开会,组织几次学习,举行几次活动,搞几次暗访,处理几个人,就能够代替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存在走过场的倾向;同时,对违法、违规、违纪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不够,有的处理不到位,有的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分。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第二阶段,加以解决,加以克服。

二、第二阶段工作要求

目前,全市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已经转入自查整改阶段,这一阶段是整顿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各单位要按照市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要把行动落实到认真地查,严格地改,严肃地处,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认真地查

认真抓好问题查摆,是落实整改的前提和基础,问题查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整改提高的力度和效果。因此,抓好问题查摆至关重要。要发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实行拉网式、地毯式检查,找出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隐患,以此作为排查问题的线索,整改问题的依据和验收合格的标准。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明确查摆内容。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解决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结合卫生工作实际,

就是要从保障医疗服务安全、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三个方面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就是要做到依法行医、依规操作,看是否存在非法行医行为,是否存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等措施不认真落实、规范不严格执行、隐患不及时排除的问题。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要看预防保健工作是否规范,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是否到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是否能够及时有效。提高服务水平,就是要转变部门行风,看是否存在部门、单位和个人利益至上,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吃拿卡要等商业贿赂行为;就是要改进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不思进取、干劲不足、作风飘浮、敷衍了事、效率低下等工作不实、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就是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看服务态度是否热情,服务流程是否合理,就医环境是否让病人满意。

二要明确查摆方法。这次整顿活动,一定要广泛发动群众,开门,通过自己找、相互帮、上级点、社会评等方法,切实找出找准存在的问题。自己找就是要对照纪律作风整顿有关要求和技术操作规范相关规定,逐项、逐条进行认真查摆。相互帮就是要在全系统形成坦诚相待、互相提醒、找准问题、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科室内部要人与人之间相互查。单位内部要科室与科室之间相互查,系统内部要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查,全市范围内要县区与县区之间相互查;上级点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加强对本单位职工的指导和批评教育,针对突出问题从严把关,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轻。社会评就是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虚心坦诚地听取、接纳、消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要聘请社会监督员,召开群众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和电子信箱,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严格地改

抓整改,关键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整改的最终目标。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梳理,深刻反思,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以整改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在改的问题上,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认真梳理,分析原因。要通过梳理分析,分清哪些是个人的问题,哪些是科室的问题,哪些是领导班子的问题,哪些是全市多部门的综合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是哪个层次的问题,由哪个层次解决。卫生系统能够解决的,由卫生系统解决。卫生系统解决不了的,由市卫生局提出处理意见,提交市政府与相关部门共同解决。

二要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的制定,既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不要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关键是要解决问题。要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又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工作的重点。整改措施要尽量细化、量化,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能解决的,要马上解决;已经采取措施正在解决的,要加快进度,抓紧办结;暂时不好解决的,要列出计划,逐步加以解决,并向群众说明情况,解释清楚。要把落实整改措施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堵塞漏洞,把整改措施制度化。目前,卫生系统的操作规范是基本健全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责任体系和严格的问责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科室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医疗纠纷整改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记录;法律问题;管理对策

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对享受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多种因素引发的医患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在医患纠纷处理过程中,作为举证资料的病案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特别是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印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等。这些记录记载了病人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因而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防范护理纠纷越来越重要。如何在病历书写特别是护理记录中注入法律意识,使护理记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现就本院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探讨如下。

1 记录资料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住院病案中的护理记录800份,其中危重护理记录45份,死亡病案25份,一般护理记录730份。

2 存在问题

2.1 医护记录不一致病人病情变化,记录时间与医生记录不相符。病程长短、发病时间与医生记录不相符。护理记录中死亡病人死亡时间记录与医生抢救记录不一致。

2.2 不能体现护理动态过程护理总结性记录少。目前护理记录没有全国统一的书写标准,多数护士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的病情记录及护理措施,这种护理记录不能完全体现护理动态的过程。例如:持续高热的病人,只记录当天某一时的体温。

2.3 内容缺乏连续性护理记录可以向其他护理人员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已经解决及需要进一步护理的问题,以及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它是提供连续性护理的依据。例如:发热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但是护理记录中始终未显示用药后的病情变化。

2.4 没有体现出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相同专科的护理内容大致相同,只体现出因病施护,而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

2.5 健康教育内容少护理记录内容过于简单,只记录病人一般情况,缺少护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健康、饮食、自我护理等方面的指导,肢体功能锻炼,术前术后指导、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记录内容。

2.6 对病人情绪的观察记录少病人情绪变化时,所实施的心理护理无记录。

2.7 格式错误要求大夜班在7点将24小时出入量总结于护理记录单上。但有的在上午7点30分有的在上午8点执行。

2.8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生命体征漏项要求危重护理记录单上,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量记录一次或按医嘱要求测量,体温若无变化至少每日测量4次。但对于病情稍稳定的病人,常漏记生命体征。

3 护理记录缺陷产生的相关原因

3.1 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论是医学教育还是继续医学教育中,法制教育至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即使在护理病人中没有失误,但由于护理记录的缺陷,使自己在医患纠纷中承担本可以避免的法律责任;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患纠纷举证中的重要责任,把护理记录的重新抄写、拆装及内容的增减看作是个人行为而持自由态度,破坏了护理记录的法律凭据作用。

3.2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护理记录质量的基础。护士由于知识层次的不同和对新知识的学习领会上存在差异,专科知识掌握不全,以及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怀着从众和省事的心理,护理记录时往往会有盲目感。

3.3 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护理法规涵盖护理的职业标准、护理行政管理体制、护理权利和义务、护理文书书写标准等详尽的规定。上述提到的缺陷大部分与不能够准确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制度有关。

3.4 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的相对或绝对不足,使护士忙于日常护理工作,而无足够的时间行细致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护理记录。

4 对 策[1,2]

4.1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医院、科室要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有关法律知识,使全体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上的任何文字记录都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要让护士真正理解护理记录时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树立起医疗纠纷中在防范的观念。

4.2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语言沟通的技巧,使整体护理观念在护理记录中得到体现。对有的护士文化层次低,自学能力差,没有掌握记录方法,重点不突出、不严密、用词不准确,漏洞多、隐患多,护士长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高她们的理论水平,才能提高其观察、分析、书写能力。

4.3 加强医护交流,避免出现记录不符医疗护理记录的不符主要是因为医护双方对病人资料来源地误差及医护沟通不及时造成。对于关键性的语句及数字护士应先同医生核查后再记录。发现书写记录中存在不一致时,应及时找医生核实,避免医护记录相冲突。

4.4 记录时应遵循三个随时、三个重点、三个不能,即:有问题随时记、病情变化随时记、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重点记录客观事实、重点记录护理行为、重点记录护士确实做过的事情。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不能有,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

4.5 加强质量环节控制

4.5.1 个人自查按照护理记录质量标准自己检查,每完成一项护理记录检查一遍,不能依赖护士长、质控员,保证每班每人无误。

4.5.2 一级质控重视在科护理记录完成,消除依赖终末修改的思想,各科室应有护士长、质控护士检查记录书写质量,抓问题的源头,不要只抓缺陷的尾巴,杜绝记录的失真失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告知责任人,确保护理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

4.5.3 二级质控护理部制定可行的量化管理制度,每月定期检查在院内住院病人的病历、出科病历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由科室组织讨论,整改方案及效果,再次反馈到护理部,确保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可采取组织各科交叉检查,展示书写好的病历,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对提高护理记录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4.5.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签字制度对无执业资格的护士书写的记录或执行的医嘱,上级护士要及时查对和签字。

4.6 护理人员资源要合理配置,重视护士继续教育《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记录书写类别和数量增多,而现有护士缺编,直接影响护理病历书写记录的时效及质量加之护士继续教育学习机会甚小,因此,要提高护理书写质量,除在形式或内容上进行改进外,还应重视红色缺编造成的负效应。对病人多、重病人多工作量大的科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尽可能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或临时调配人员支援,确保护理安全。

在“举证责任倒置”下防止护理记录缺陷发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护理人员必须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和管理意识,高度重视护理记录,使护理记录质量能迎接病历公开这一新规则对护理学科正面与负面影响的挑战,以新姿态面对新形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