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绩效管理相关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组织形式:
1、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双周一下午放学后开始活动(集体研究课时间由本备课组商议临时决定,不要利用周一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一个月备课组至少开展一次研究课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2、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3、全校语文6个备课组,数学分一二年级、三年级、四五年级、六年级4个备课组,英语为1个大备课组,体育1个备课组,艺术1个备课组。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主备人应在一周前把所备初稿交到任课教师手中。)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课程,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学目标,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本学期每个学科要建立单元评估制度。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旁注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教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在备课组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
6、 教师要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意事项:
1、领导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使得人们对能够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在21世纪,拥有高科技创新人才,就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源源不熄的动力。如今,我国已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校的规模也急剧扩张,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为旧制度,财务部于2009年8月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新会计制度的初步形成,并于2010年吸收各方意见后又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修改版,并经过多次征询意见和反复修改,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2014年1月开始正式施行财务部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较旧会计制度更加适合高校发展的要求。
二、解析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新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设置较旧会计制度更为细化,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譬如在资产科目方面,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一级科目,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核算要求,保障对高校预算资金的付款控制。参考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观,引入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使得资产的价值可以更好体现,还将一级科目“应收及暂付款”拆分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三个一级科目,区分了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便于会计核算和分析。在负债类科目方面,将一级科目“借入款项”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一级科目,使得高校对支出和还款可以作出合理的安排,也利于相关机构对学校作出有效的风险评估。为了更加符合高校人员收入的实际构成情况,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其中包含了“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和“地方(部门)津贴补助”等二级科目。在净资产科目方面,“固定基金”被“非流动资产基金”所取代,其下也设置了相应的二级科目,更加清晰地反映了净资产的结构。增设了用于核算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转结余资金“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两个科目。在收入与支出科目类,新制度设置的科目几乎包含了所有高校收入的类型,支出类科目也按支出的类别进行了具体的划分,为数据的核算做好了准备。
(二)会计核算基础。
旧会计制度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即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这就意味着高校只涉及了对收入和支出的管理,而未能进行收支分配管理和成本核算,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对资金来源多样化的高校来说,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当期的收支和结余情况。新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能够及时更新会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全面覆盖性,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处理更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三)会计报表。
旧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相对简单,仅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细表,新制度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财政拨款收支表,基建投资表,会计报表附注,可以看出新制度下的会计报表反映了更多的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更具有使用价值。
(四)会计核算主体。
会计报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将基建核算并入了高校核算之内,将过去财务会计和基建会计两类财务报表进行了统一,让整个高校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了全面的会计核算。
三、解读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内部管理的影响
乔春华的《高校内部控制研究》一书中认为与企业内控建设相比,我国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显相对滞后,从我国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譬如,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决策权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有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权力,干预重大决策或直接违规决策,为自己和相关方面牟取利益;还有的是内部监督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信息不共享,渠道不畅通,监督不到位,甚至存在缺失。新会计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高校的内部管理。一是新会计制度整合了过去一些类似的科目,新增了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核算项目,将所有筹集资金的内容都纳入了管理范围,有效地反映了高效财务的真实情况。二是预算方面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管理,和以往可以随时追加预算不同,新会计制度下需要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调研,结合以往的支出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各个方面的情况,制定出最恰当的财务预算方案。与此同时,财务部门需要对自身内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不能出现影响预算的情况。这反映了财务部门的改革,做到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核算两手抓。三是由于新会计制度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高校对于收支情况和债权债务的确认和核算上有了较大改变,这就使得财务部门重视收入与支出的配比,从而加强了对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四是将基建纳入财务报表,这样有关基建的贷款,还贷情况都有了清楚的反映,给报表使用人提供了完整清晰的财务状况。五是“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设置和国家的财政制度相关,提高了学校有关政府拨款资金的透明度,直接反映了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有利于国家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内部某些与国家规定用处不符,滥用资金的行为。
四、提升自身能力配合新制度实施,加强高校内部管理
知识人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制度的实施,需要基层财会人员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想要完成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强高校的内部控制,需要完善财务内部岗位的设定,明确岗位的职责划分,界定岗位权限,形成权力的互相制约,同时还需要明确内部审批流程,严格控制货币资金,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在世界快速发展融合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的内部管理模式。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以澳大利亚高校为例,澳大利亚高校有明晰的责权管理体制,健全的管理架构,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严格系统的财务预算来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我国也应该学习这些学校成功的经验,让高校的内部管理更为可靠,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新会计制度下的实施,对高校的内部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会计科目编制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情况,收支反映了高校实际业务的发生情况,高校的主体财务发展状况也得以统一的体现。还提高了高校对于自身风险的控制,预算的制定和对收支的管理。但新制度的实施还伴随着一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校的格局变化,新制度将会不断完善,也需要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迪.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影响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3
[2]韦良蓉.浅谈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3
[3]高烨.电子商务时代的会计信息化[J].财会天地,2013,8
[4]张金福,王维明,叶设玲,匡铭杰.我国近十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与综合实力提升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2
[5]马丽蓉.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差异与实施策略建议[J].乡镇企业会计,2013
[6]李爱平.高校新会计制度研究[J].财会研究,2013,4
[7]叶青松,赵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整体改进研究[J].会计之友,2013,9
[8]叶玉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探析[J].财务与金融,2013,5
[9]陈嘉如.澳大利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3,12
[10]汪慧.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3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高校会计制度是根据公共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发展的,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法规。原会计制度对规范高校会计行为和加强财务管理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它已渐渐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了,更加无法完整地反映高校会计的核算状况。因此财政部在2009年对原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拟定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根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的引入权责发生制,并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等信息需求。主要发生了六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第二,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管理;第三,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管理;第四,调整了收支类会计科目,更好地反映了高等院校现实的收支情况;第五,要求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既提供绩效评价需要的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信息,也能提供预算管理需要的预算收支信息;第六,完善了报表体系,改进了报表格式,重新设计了表中项目构成,取消了现行资产负债表中收入和支出项目,对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和报表进行了附注[1]。新会计制度度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会计制度有效的开拓了资金来源
从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来讲主要存在着资金渠道十分单一以及财务风险正不断的在增加。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由此学校筹款的渠道以及管理方法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了。在国外,高等院校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通过税收、学费、学校服务收入、教育捐赠、发行教育彩票等。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比例分别为33.9%和66.1%。而同一时期我国在这两部分的比例则分别为61.7% 和38.3%[2]。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的趋近完善,而由此带来筹款渠道的增加。使得高校逐渐地摆脱了过去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财务管理方式。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都要求我们迫切的需要改革当前的高校会计制度。同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下,高等教育也在飞快的发展,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扩大办学规模比如新校区的建设等,我国各级各类的高校都在不断的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虽然,这些年来国家也来大力支持办学,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扩建需求。为此,很多高校都通过举借外债来筹集资金。对于欠款在上亿的高校,更是比比皆是。这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来讲也存在在巨大的风险。
新会计制度的施行极大的改进了这些方面。首先,设置了收入、费用及结余类科目。其次,分别对财政资金结余、预算外资金结余、预算外资金结余以及其他资金结余进行分开设立明细账,更加全面的规范高校收、支、存情况。再者,实行权责发生制等规定更有利于高校牢固树立收支存观念。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有效的帮助高校管理者明确自身的财务风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举债现象的发生。
二、新会计制度能够准确计算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必须建立在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基础上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由于高校专业如文科与理工科,高校级别如本科院校与职高专类别的不同,使得各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必然不同。而几乎所有高校的会计核算实行的都是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反映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去向,便于国家预算监控,却没有考虑到各高校财务加强内部管理的要求。
新会计制度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首先,它将高校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的收入与费用分开核算。接着,在把基建会计纳入“会计大账”的同时,实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这就为我们较为明确地计算出学生的培养成本提供了条件。这样使得学生的培养成本能够较准确的被计算出来。
另外,新会计制度还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中所计算的各项财务指标引入到高校财务管理中成为可能,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一般来说,同类高校培养学生的成本是大致相差不多的,实行新的会计制度以后,各个高校所算出来的成本就可以进行相互间比较。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加强对的高校管理,有效的降低的学生的培养成本,而同时又可以促进高校加强管理使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能够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里,固定资产在我国高校的资产结构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但是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下只要求按照事业和经营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这样做的存在这缺点是,首先,在高校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下,提取维修购置基金的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由于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折旧使得一些报废的资产也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因为这些原因使高校的实际固定资产与账面资产存在偏差。无法真实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新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方面有了新的规定,它要求高校应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文物文化资产除外),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这样在财务管理方面就克服了原制度下的一些弊端,使固定资产的状况得到真实反映。首先,折旧是在固定资产原价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方面打破了按会计期间使用的界限问题。同时,在固定资产的计量方面也更为真实准确,对于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其净值记录将为零,那些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所记录的也是能够大致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净值,大大提高固定资产计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新高校会计制度是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制度创新,它进一步阐述了新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创新内容及其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新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对于提高依法治校、会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会计制度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利民.浅析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经济师,2010.
[2]张向东.我国高校财务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9.
[3]彭华.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的创新及意义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2010年间,我国GDP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39798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约占到总GDP的12.35%,第二产业占到46.8%,第三产业约占41.2%。另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约占GDP的3%。与此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信息服务也在这样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不断发展成熟。近年,西方图书馆学界在研究读者服务时多遵循“客户中心”的理论指导,倡导读者关系的一个管理,实现对其的一种定制化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卡内基-梅隆大学的Rober Armstrong等、斯坦福大学的Marko Balabanovic等、麻省理工大学的Henry Lieberman等人分别提出了个性化导航系统web watcher、个性化推荐系统LIRA及个性化导航智能体Letizia。这些科研和管理成就为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管理打开了先河。随后My Library、My Alerts、My Library@Hand等形式的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系统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一个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内的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的图书馆都有类似于“灵捷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等相应的定制化服务版块出现。另外,各高校图书馆也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主页的BBS、读者留言、馆长信箱等形式收集读者需求信息。部分高校也安排了一定量的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等)和E-mail等工具与读者实现在线交流,同时读者也可以运用图书馆所提供的这些工具实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一个检索、学科导航服务来获取读者需要的信息。另外,文献传递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项目,读者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实现咨询台服务、检索服务、课题委托检索服务等,实现高校定制化服务的目标。
二、高校图书馆定制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读者定制化服务技术有待完善。从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在技术上还有待完善,全文检索和信息过滤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知识的智能检索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整合、知识表达技术整合等都在不断研究完善中。另外,检索的实现和用户界面的表达与维护都需要加强研究与开发。
(二)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实现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读者信息,只有读者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档案,图书馆才可以对读者实现一对一的定制化管理。但在这其中,读者信息安全档案的建立则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诚信服务、保密制度的实施都为成为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图书馆协同管理能力欠缺。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有必要做要不同地域、系统、级别的图书馆实现一种协同化信息共享管理。另外,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管理也要实现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一种信息沟通,从而才可以真正了解到读者的需求。
(四)图书馆馆员素质有待提高。定制化服务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对人员的管理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始发者。当前图书馆在读者定制化服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显现出人员服务素养、信息技术能力不够高,信息服务方面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并不能实现最佳的定制化服务。
三、强化高校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的技术支撑
图书馆读者服务可在全文检索和信息过滤技术方面加强技术交流和研发。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智能检索、信息数据挖掘、知识表达技术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掌控,不断更新、完善My Library、My Alerts、My Library@Hand、“灵捷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等图书馆信息平台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此同步,高校图书馆要强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引用,并在制度建设上要体现定制化服务的要求,从而在基础建设上最大程度上体现一种定制化思想,更好实现定制化服务的实践。
(二)发展读者信息资源,管理好读者档案
高校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管理是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一个互动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信息则是其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支持。首先,图书馆要针对这样的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读者信息资源体系,从读者信息的录入到读取都要有一个快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其次,图书馆要依据馆员对读者信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咨询”,按高校读者群体按年级、性别、专业、学历等情况进行一个档案分类,从而我针对性地建立一系列特色的数据库和学科导航系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最后,要关注读者的反馈信息。馆员在其工作过程中要关注对读者反馈信息的收集,从而更好的改善读者定制化服务。
(三)加强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首先,要通过高校科研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高校专业化学科建设的信息化特色文献资源。在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方面各自发挥所长。如可参考本校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特色结合地方特色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数据库。其次,可以依据国家相关图书馆管理规范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在数据库技术系统和对象数据标准上实现统一性。第三,从技术上实现特色数据库平台的搭建,可以通过合作建设,现阶段的技术外包实现这一目标。第四,提供统一的相关标准与接口,形成适合当前高校现阶段发展的专题特色库组织机制和运作模式。第五,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遵循资源共享的规则,项目在形成一定阶段性成果后,除了要面向全校开放外,还要向社会各界提供免费或合理收费服务,并建立与之相关的服务机制和配套收费体系。
(四)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馆员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主要体现在服务方面,因此,馆员的服务形象将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可度。馆员在为高校读者提供服务时要考虑到不同读者所处的层次,如针对学生读者群体而言,在对待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主要是对其进行一个图书馆文献利用的培训,推荐其阅读一些增长知识面的阅读作品;对于稍高年级的读者,馆员则要针对其在校培养目标为其量身打造一些知识库,以提升其自身价值;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高年级读者来说,更多是要从学术和社会实践两方面来向其推荐相关阅读资料。(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陈玉梅.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问题与策略[J]. 企业导报.2011(6)
[2] 李军. 网络环境下多校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3] 孙肖冀. 多校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 陆建芳、陈庆梅. 合并高校多校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种后勤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出现了因校制宜,百花齐放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以下将目前较为流行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分为三类。①二级管理体制。即,后勤集团或后勤管理处自设财务管理机构,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大财务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学校的一级财务仍保留对二级财务的管理权和监督权。②后勤集团或财务处不设置自己的财务管理机构,所有的经济业务均由学校一级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③后勤集团成立后勤集团公司,注册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其财务机构也不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由于后勤集团公司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适用《企业会计制度》,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出台对其影响不大,因此,后勤集团公司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论文主要研究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前两种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1]
2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变化及要求
2.1 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引入权责发生制
新高校会计制度指出,高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按本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外)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折旧,在会计报表中以资产的净额反映,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学校拥有的固定资产的价值。
2.2 新制度要求将独立核算单位会计数据并入学校会计账中
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时,应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并入学校的财务报表中。这就意味着后勤的财务活动将受到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其财务信息也将完全暴露于信息使用者的面前。这就要求学校与后勤理清各种关系,分清权责。只有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才能使财务核算更加规范,财务信息更加完整,财务管理更加高效。
3 新高效会计制度对后勤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对后勤集团预算管理的影响
高校后勤的预算管理就是依据预算,对后勤集团的各项业务进行管理和监督,以达到明确工作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但在目前的工作中,高校后勤的预算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①由于后勤人员对预算制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且往往觉得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的工作,与自身相关性不高,往往造成高校后勤集团的预算编制不够严谨,执行力度也不强。②由于目前后勤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也不够全面,认为预算仅仅是上报一个预算数字,对预算的管理环节、监控环节、分析环节重视程度不高。新高校会计制度的颁布,要求将独立核算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均并入学校的大账中。这将使原本可以成为信息盲区高校后勤财务信息曝光于公众之下,高校后勤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和完善预算考核体系,对预算的执行程度和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随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才能保证预算制定和执行。因此,新高校会计准则的出台要求高校后勤的预算管理更加准确而且全面。
3.2 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由于不同学校对后勤集团的管理方式不同,这就造成有些高校的后勤参照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而有些高校后勤则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所采用的科目更是五花八门。这就造成后勤财务信息难以汇总,甚至会造成会计报表不全面的现象。新高校会计准则明确了不同核算模式的后勤财务信息并入大账的并表方式。借助信息化软件,会计工作人员在汇总财务信息时剔除内部交易信息,实现高校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3.3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后勤集团所使用的资产基本上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累积起来的,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后勤管理的经费和人员已经与学校分离,但是后勤集团的资产却仍归属于学校。资产的产权不明晰。另外,由于学校长期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有些资产购置了却没有按相关规定入账或者按名义金额入账,有的资产实际上以及报废却仍挂在账上,造成账实不符。新制度要求高校后勤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其控制或拥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就要求后勤集团与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资产清查,办理相关的移交手续后,利用专业的方法对资产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入账。后勤集团再按照合理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而保证账上能够准确反映后勤拥有的资产情况。
4 提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水平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水平。新高校会计制度相比旧制度,从科目设置到对基建及后勤的管理要求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完全适应会计制度的变化,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