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有序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生命新陈代谢的原理,生命的过程,实质就是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其中,氧化过程的产物是自由基,而自由基是让人衰老的东西,所以,氧化过程会使生命衰老,当氧化过程到了极端的地步,生命体会死亡。而与之相对应的还原过程,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自由基,修复受损的机体。比如人每日的睡眠就是还原过程占优势的阶段,从而使机体得到修复,能量得到积累。所以,长期失眠的人会显得衰老甚至百病丛生。
“反者,道之动”,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是道的运动规律。“道”的真理同样也适合生命的过程,“还者,生之动”,还原过程是焕发生命活动和保持生机的规律。综观古今中外的各种养生术,其目的都是为了减缓生命的氧化过程,增强生命的还原过程,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众所周知,生命体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的内部组织都有一定的秩序,这就是系统的有序性。系统的有序性越高,表示这个系统功能越健全;反之,有序性越低,则表示这个系统功能越衰退。任何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提高自己的有序性。生命体是自然造化之物,其有序性的保持有赖于所使用的自然之物的有序性。
所以,越是接近自然越是原生的东西,就越能增强人体的还原过程,越能消除自由基对机体的破坏。比如茶中含有一种能大量消除自由基的成分,所以适度饮茶对健康大有益处;蔬菜、瓜果也有类似的成分,适度的素食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心情舒适。而日常所说的“垃圾食品”,主要都是些氧化食物,如油炸类、方便面、汉堡包等。这些食物能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损害脑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结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容易导致思维迟钝。
原者,欲之度
还原生活,需要我们张弛有度,进退自如。既要满足自己合理的欲求,也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抑制,对欲望之“度”进行合理地把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下面,以食欲为例,展示还原生命之张弛。
“欲要长生,腹中常清;欲要不死,肠中无滓”。细胞本身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代谢废物(即毒素),这些代谢废物通过具有排泄功能的肾、肠胃、皮肤、肺等排出体外。加之,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普遍大量进米白面、肉类以及饼干点心等加工食品,导致食物纤维缺乏以及体内酸碱失衡,使肠中废物积聚,从而产生腐败细菌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慢性中毒,加重了疾病的发生与衰老加速。
在进食尤其是终日饱食的情形下,要完全彻底地清除体内毒素和废物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世界各国都曾兴起过断食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断食,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从而将大量的宿便排出体外,因此能够比较彻底地恢复健康。当在断食的情形下,不仅肠胃得到休息,也带动了全身所有器官的休息。人体能够集中大量的能量来发挥自身的自净作用和排泄作用,最大限度地分解和排出体内积蓄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另外,断食本身就是对细胞的一种刺激,它可刺激细胞恢复正常代谢,从而提高细胞的活力。
众所周知,许多动物在生病时都会自动地停止进食,以减轻肌体的负担,然后发挥肌体的自愈力以恢复健康。对人而言,在身体不适时也会有食欲不振的现象,这其实如同发烧一样是人体的一种生物保护反应。人体就好像机器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彻底地停工大修一次。有些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不思饮食时勉强自己进食,实际上是反过来延缓了身体的恢复过程。所以,最近一些年来,在西方国家也曾一度流行每周周末断食一两日,或其间只进行极少量饮食如苹果、蜂蜜、牛奶等等,以让肌体获得彻底的休息。其实,自古以来,在各大宗教中都对断食有所提倡,比如最著名的就是伊斯兰教每年都有一次斋月的传统。还原,生命在于平衡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本意在于强调变革发展之于社会的重要性,后来却广泛用在体育、医疗、养生等方面。这符合一般人的常识,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给人以活力,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似乎比一般少运动的人要健康一些。尤其,当下肥胖者越来越多,这些人中很多是以车代步,缺乏运动锻炼,使得人们对“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更是坚信不疑。
但是,任何运动,虽然对增进肌体的活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又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所以,过量的运动反对肌体造成损害,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退役之后伤病缠身,身体状况并不好,不能成为长寿的群体的原因。于是乎,养生学方面又提出另一种观点——“生命在于静止”。
生命在于静止,长寿在于懒散。在动植物中,性情温和的动物寿命长过性情暴烈的动物,食草类动物长过食肉类动物。运动量小新陈代谢率低的动物寿命长过运动量大新陈代谢率高的动物。比如:乌龟是最少运动的,却是动物中最长寿者。一些动植物,因为种种原因长时间处于休眠的状态,其寿命更是被大大地延长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就人类而言,同样也是如此,那些性情温和且从事的工作属于较为安静性质的人,普遍是长寿之人。比如说,僧尼、道士道姑、修道士修女及书法家、画家、医生等;更好静的女人其基础代谢率低于男人,所以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都显著低于男人。以上种种现象,究其原理在于拨慢生命时钟,也就是说,新陈代谢率减慢是生命长寿之道。所以,丘吉尔将自己的养生秘诀归纳为: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有其合理之处。
通,作为贯穿庄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以“道通为一”为其深沉内涵,在存在的图景上展示了庄子对统一的存在形态的关注。由此,揭示出庄子之通所具有的含义之一:存在之通。就存在的图景而言,在庄子那里有着两种世界图景:其一为未始有物或者未始有封的本然形态,其二为分化的现实世界。具体而论,未始有物或者未始有封的本然形态,即超然本体论上的有无之分、时间上的先后之别的本然之在,亦被理解为玄同的世界、原始的混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齐物论》)这种本然的存在作为世界的原始之在,呈现的是浑而未分的统一形态,具有已然与应然的双重特征。这种存在图景既是世界的原初存在形态、本然世界,又表现为世界之在的理想形态。相对于本然之在,分化的现实世界作为存在的既成形态,以“分”、“异”为特征:“万物殊理”、“四时殊气……五官殊职。”(《庄子?则阳》)显然,这种存在图景并不合乎庄子的理想,但它作为存在的现实形态、现实之在,具有实然的特征。与存在图景的分疏相应,存在之通亦表现为两重内容:一为本然世界中的浑而未分之通,一为现实世界中的分而齐之(1)之通。这亦可看作是“道通为一”的具体化,它分别呈现于世界之在与人之在之中,同时又内蕴着秩序之维。
一、世界之在:本然世界与现实世界
在庄子那里,世界之在有两重内涵,其一为本然世界,其二为现实世界。由现实世界出发,向前追溯,直至世界的原初存在形态:“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齐物论》)“始”即开始,是宇宙在时间上的开端。由“始”这一开端向前追溯,达到的是未曾开始的开始,再向前追溯,则至于未曾开始那未曾开始的开始,即达到了“天地之始以前之再前”[1]72。换言之,由现实世界之时间上的开端向前追溯,最终达到的则是存在之无始或无开端,而这种无始其“本体论意义是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它意味着存在的终极形态或本然形态无时间上的先后之‘分’”[2],也就是说,存在的这种无始扬弃了时间上的先后特征,从而在实质上亦消解了时间之维。同样,现实世界纷杂、多样的现象呈现出“有”、“无”的分别,由之出发,向前追溯,达到的是“有”、“无”都不存在的形态,再向前追溯,最终所达到的是超越“有”、“无”之分的“无”。现实世界之“有”、“无”是具体的形态之存在或消失,因而具有空间特征;与之相对,源始意义上的“无”扬弃了具体对象的“有”、“无”之分,从而在实质上消解了空间性。在现实世界中,时间维度上的先后之分、空间维度上的具体对象的有无,都是分、别的体现;与之相对,向前追溯所达到的世界的原初之在超越分、别,消解时间、空间,呈现的是世界的本原或初始的形态。唯其无分、别,所以世界的原初之在作为本然的存在表现为玄同的世界。[3]
显然,庄子的以上分析立足于分化的现实世界,通过逻辑的推论,从现实世界直至浑而无分的原初之在。原初之在之原初性,说明其已然的性质,而对庄子而言,现实世界之既成性、现实性,赋予其实然的特征,构成庄子不能不面对、不能不生活于其间的存在形态。当原初之在分化而为具体的世界时,多样的形态便得以展现:“万物殊理”、“四时殊气……五官殊职。”(《庄子?则阳》)“万物”确认了物的多样性,“殊理”则彰显了物之为自身的特殊性;“四时”之“殊气”、“五官”之“殊职”则从自然到社会均确认了多样性、差异性。
然而,就分化的现实世界而言,在多样的形态背后,实质上仍然以“通”为其内在特征。
首先,这表现在庄子对“气”的理解上。“气”在庄子那里,对应的是分化的现实世界,并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杂乎芒芴之间”与“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泰初”一样,是对世界原初形态浑然一体的表述。“变而有气”表明“气”产生于原初之在。就形而上的层面来看,“气”具有质料的性质,从而赋予“气”以“有”的特征,即获得了某种具体的规定。在有“气”的基础上,由气作为质料,物之“形”才得以产生,由此衍生出天下万物。因而,就“气”之产生意味着“有”之产生而言,“气”展示了其与原初之在的疏离,并确证其与分化的世界之在的关联。尽管“气”是“有”的一种形态,但“气”与万物之“有”却不相同,作为万物形成的基础与质料,“气”具有“一”之特征:“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天下万物,不管是“神奇”所表征的具有正面意义的事物,还是“臭腐”所指涉的具有负面价值的事物,均由“气”构成。而“通天下一气”既确认了“气”在质料的层面构成万物,又确认了“气”之“一”,就此而言,可以说万物“一”:“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庄子?田子方》)与此相关,“气”之“一”既蕴含着自身之通,又赋予万物以通的特征:一方面使得万物在质料的层面通,另一方面又使得具体世界中不同的存在形态之间在彼此能够相互转换的意义上通。相对于世界的原初形态,分化的现实世界最先具有的“有”即是“气”,并进一步展现为具有多样存在形态的万物,但“气”之“一”、“通”使得多样的事物在呈现各自独特性的同时,彼此之间又并非隔绝和分离,而呈现出通之维。对于庄子的“气”,刘笑敢曾说:“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气”,“气是万物存在变化的基础,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但是气远不如道重要”,“庄子自身的逻辑应该是气由道生,道为气本。”[4]136同时,他分析了庄子在其哲学体系中引入“气”这一概念的原因:“首先,在无为无形的道产生具体有形的万物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过渡状态。其次,庄子是强调齐万物而为一的,在物质世界之内需要一个体现万物共同基础的东西。最后,庄子是强调事物的相互转化的,需要一个能够贯穿于一切运动变化过程之中的概念。适合这些需要的概念必须是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可以运动也可以凝聚、可以上达于道也可以下通于物的,这样的概念只有气。”[4]137
其次,庄子对道的规定亦展示了现实世界之通。在庄子看来,道构成了世界之在的根据,并内在于不同的存在形态之中。就世界的原初之在而言,其表现为浑而未分的原始统一,这种存在形态可以看作是“道未始有封”(《庄子?齐物论》)的呈现。“封”即界限,“未始有封”表明道没有分际、界限,以统一性为自身的内在品格。刘笑敢指出:“‘道未始有封’即说明道是外无界限、内无差别的,因而道是绝对的同一。‘道无封’的特性是庄子预设的齐万物而为一的客观依据。”[4]113“未始有封”之道作为世界原初存在的形上根据,在此,道之通主要呈现的是其未分化性、无界限性、统一性。
在分化的现实世界之中,道“无所不在”:“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庄子?天道》)万物之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物之中。庄子与东郭子关于道之在的对话清晰地展示出这一点:“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不管是蝼蚁、?稗、瓦甓这些价值形态较低之物,还是屎溺般具有负面意义的事物,道都内在于其中,“无所不在”体现的就是道的这种普遍性。而在“万物殊理,道不私”(《庄子?则阳》)中,“殊理”是使物在本质上成为其自身的形式规定,从而将物与他物区分开来,“万物殊理”表明不同之物具有不同的规定,而与之相对,道之“不私”意味着道超越具体事物之异而具有普遍性。因而,作为存在原理的道,在分化的现实之在中,其通主要呈现的是普遍性。但是,道对于万物之“无所不在”并不意味着道之分化,道之普遍性背后隐藏的是其统一性:分化的世界中,道仍以统一性为自身的内在品格,并呈现于一切对象之中,使得每一物均有自身的存在根据、本原。于连指出:“世界的多样性,从小草到大檩,从丑女到西施,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可’,但是,‘理虽万殊而性同得’,所以‘道通为一也’。因此,‘道通为一’远没有导致万物的趋同和贫乏……这种统一……是贯穿性的统一,同时也是过程性的统一。”[5]
因而,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作为存在本原、根据的道既具有无限唯一性,又具有无限包容性;既超越于万物之外,又内在于万物之中;既在原初之在中,又在现实之在中,它同时跨越世界之在的这两种图景而伫立于其间:道以其统一性、普遍性赋予世界原初之在与分化的现实世界以通的特征,又成为两种世界之在的形态具有连续性的形上依据。
二、人之在:人与万物为一
世界的原初之在分化为具体的世界,万物得以产生,在这一分化的过程中,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亦获得了存在性:“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就“气”作为万物形成的质料而言,人作为万物中之一物,无疑以“气”为构成人自身的基础,庄子用“气”之聚、散解释人之生、死,即突出了这一点。同时,“德”作为道在具体事物之中的体现,亦呈现于人,并表现为人之为自身而异于他物、他人的本质规定:“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之“物”即包含人在其中。就此而言,人与天地间之万物通而为一:“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作为世界的具体的呈现形态,是原初之在分化后的产物,而“我”作为类之人,其产生一如“天”“地”之生成,是世界原初之在之分化,由“气”构成。对应于世界之在之分化过程,可以说,“天地”与我“并生”,而推广开去,亦可说,具体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形态均与我并生。然而,与我并生之万物的呈现形态各异、大小有别,如秋毫通常意义上意味着“小”、泰山则代表着“大”;人之生命亦长短有别,如殇子之短命而“夭”、彭祖之长“寿”。但是,在庄子看来,大小、寿夭等具体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区分、差异,并不构成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间的绝对界限,在天下万物都“一”于气、内含“道”的意义上,可以说,万物通而为一,进而言之,人亦与万物“为一”。
人与万物为一,同时内蕴着人与人通而为一的维度:首先,就作为类的人来说,从人之获得生命为气之聚、生命结束为气之散来看,人之生死呈现为气的聚散。唯其统一于气,因而人之生、人之死这两种不同形态之间具有了能够相互转化的根据,从而表现出生死相通。
其次,就个体来说,不论是如殇子般短命,还是如彭祖般长寿,不同之人均需经历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的整个历程,不管该历程是长是短,从过程及最终的指向来看,人与人之间在由生走向死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这在如下论述中得到了体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庄子在其妻死后,对人之生命存在向前追溯,直至无形、无气、浑而未分的世界原初存在形态,展示人作为万物之一,其生与万物一样,产生于原初之在的分化:“杂乎芒芴之间”即是对世界原初之在浑然一体的表述,亦即“无气”的原始之通,而由无气至有气,原初之在分化而为具体世界,再至“有形”,“形”在此指人之形所表征的人之生命存在的获得,接下来,由生至死,即人之生命的终结,人之生伴随着世界之在的分化,并如同春秋冬夏四季的交替,这使得人之生、死成为世界之在演化过程中相继的两个环节。因而,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其生、死相通。由此,人之由生到死既表现出自然性,又具有必然性:人之死意味着人之生命存在的终结,而由生至死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就人与万物的关系来说,人之死虽意味着个人生命的不复存在,但他又是万物中之其他物形成自身的质料:“子来……将死……子犁往问之……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以汝为虫臂”十分形象地表明子来死后,可以作为“鼠”、“虫”等自然之物的构成。在这里,庄子将人的生命置于世界之在的链条之中,使得“生”“死”同时融于万物之中:“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庄子?田子方》)就天下万物来说,作为“气”的不同形态,生、死如同昼夜的更替,表现为一个循环的过程。毋宁说,作为个体的人之由生走向死的背景、前提是天下万物之生、死的相继、循环。
再者,就个体来说,存在形态不同、精神境界不同的人,均由气构成,从质料的层面来看,人与人通;从人人体现道、人人具有“德”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亦通。
事实上,人与万物的合一,在本体论上体现着世界之在的普遍相关:不管是人与万物通而为一,还是人与人之间相通,都肯定并确证着这一点。陈鼓应曾作了如下论述:“从哲学观点来看,庄子是从同质的概念去看待人与外物的关系的。……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的原质是相同的。因而从同质的概念出发,庄子认为人与外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对立的、隔离的,而是一体的、合一的。”[6]
人与万物之通还体现在价值论的层面。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如果没有人之在,价值之维亦不会存在。就价值论来看,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突出地体现在社会领域。庄子区分了社会领域的不同存在形态:至德之世、动乱之世。就至德之世来说,其特点是人与万物合而未分,因而,庄子把它作为理想的存在形态,以“至德之世”来表述即是对其理想性的肯定:“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马蹄》)李勉说:“‘填填’、‘颠颠’押韵,同一意义,当时口头语也,自在而得意之词。言民之真性。”[1]247在此,用“填填”、“颠颠”形容人之“行”、“视”表明人的存在方式同于自然。而“蹊隧”、“舟梁”是人化之物,“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则表现了外部世界完全停留在本然之在的状态。在这一本然之在中,人、禽兽、草木等万物都呈现出自在的形态。因而,在这种存在形态中,万物虽然已分化而出,作为类的人虽然亦生活于其间,但人与禽兽、草木等各自呈现出自在的存在形态。从整体来看,整个外部世界表现出的是未经人的任何变革的原初状态。显然,在这一原初状态中,人与万物虽然形式上表现为分化的存在,但在实质上,人与万物却以合而为一为其特征,这显然是“未始有封”的世界原初存在形态在社会领域中的显现。同时,在至德之世中,不仅人与自然之物合而未分,人与人之间也以无分为特征:“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无君子、小人之分即显示了人与人之间通而为一。以人与万物合一为特征的至德之世作为理想之世,内含着应然的规定:应当达到的理想形态。同时,它又是前概念的存在形态:“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羲)氏、神农氏……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箧》)“昔者”展示出以人的视角对历史的回溯,“至治”表明庄子对这种前概念形态的态度及评价。在此,对历史的回溯和评价赋予至德之世以理想性,又使得其与前概念形态合而为一,二者无疑都以未分化为特征。
然而,由人与万物合而未分的淳朴之世,走向“世与道交相丧”(《庄子?缮性》)的动乱之世,社会由“至治”而趋于“乱”。庄子认为这一历史演进的根源在于分、别,“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庄子?缮性》)。礼、乐即以分、别为特征。“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庄子?天运》)“治天下”亦以人与天下万物之分为前提,表现为人对天下万物的作用过程。因而,以分为前提的“治天下”,只能是以“治”为名,而实质上却是“乱莫甚焉”。同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亦具有负面的意义和否定的价值:其既以分为前提和内涵,又具有外在于人的特征。与庄子一致,马丁?布伯亦看到了这一点:“社会制度乃是‘外在的’,人于其间追逐种种目标……社会制度……是无灵魂的泥偶……不知人为何物……不能接近真实人生。”[7]37-38
可以看到,由至德之世的人与万物合而未分,走向动乱之世的分而别之,庄子立足于动乱之世而对上古以来历史演进过程的回顾,既是对动乱之世的现实性的表明,又把着重点落在对人与万物合而未分的理想存在形态上。就此而言,庄子在社会领域区分至德之世、动乱之世,其旨在突出人之在应与万物通而为一,这既在价值观上体现了人之在应当以通为其品格,又以形而上领域未始有封的本然之在为其根据。
三、存在之序
庄子以道为世界之在的本原、根据,既展示了存在之通,又内蕴着存在之序。“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庄子?天道》)即确认了道所蕴含的秩序之维。存在之通展示的是对统一性的关注,而存在之序则隐含着对条理性、有序性的要求。因而,庄子之道既展开为统一性原理,又表现为秩序原理。与存在之通一致,存在之序亦呈现于世界之在的两重形态当中。
就世界的原初存在而言,其由于未分化而展示出原始的统一性,同时,亦呈现出秩序之维:不论是与“未始有物”相联系的浑然一体,还是与“未始有封”相关的浑然无分,作为原始的混沌,其中所蕴含的统一性都使得它们与纷杂、无序无关,而内含着自身之序。但是,原初之在本身的秩序只呈现为有序,并具有隐含的性质,从而区别于分化的现实之在的秩序性。在具体世界中,其秩序性既呈现为有序性,又表现为条理性,并展开于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
就自然的层面而言,庄子以分化的现实世界为基础,对“道”所蕴含的秩序之维进行了分析。“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尤,尤而不救。”(《庄子?人间世》)原初之在分化而为具体世界,便呈现为具有区分、差异的多样的形态。然而,当物与物之间的分际被过度强化时,世界之在便呈现为“杂”的形态,由之而来的则是“多”,这一意义上的“多”所体现的不是多样性,而是与纷杂、杂乱相联系的无序。就分化的现实世界来看,道作为存在的根据,其统一性、普遍性统摄着具有区分、差异的多样存在形态,赋予多样化的万物以内在的秩序。因而,“道不欲杂”既是“道”以其统一性对“杂”所体现的杂乱的否定,从而表现为对无序性的扬弃,又彰显出“道”所肯定的条理性、有序性。后者首先体现在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中:“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肃肃”即寒冷,“赫赫”即炎热,“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表明阴、阳是两种彼此不同且彼此对立的力量。[8]从万物的生成、演化来看,阴阳二者交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和”,真实存在并使天地万物得以“生”。同时,这种“和”内在地蕴含着秩序之维,正是这种内在的秩序,使得万物之死生盛衰呈现出自身的法则,从而有规律可依、有理可循。因而,天地万物之生、之化,都非杂乱而无序,而是内含着秩序性。
在万物既生之后,天下万物与道的关系使得存在之序与存在的本原的关系得以揭示:“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庄子?知北游》)作为“本根”之道,不仅是万物存在的本原、根据,而且内在地规定着天下万物运行的方式。在万物变化、运行过程中,正是内在之道,使得阴阳四时的运行呈现出有序性,使万物的变化展示出秩序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四时之“明法”、万物之“成理”都体现了存在的秩序性,而天地之“大美”在“美”的背后隐含着的是天地之间的有序,因为纷杂形态的天地万物呈现的是“乱”,而非“美”。
但是,分化的世界所具有的存在之序完全自然而然,从而不同于目的性的安排。每一物均具有自身特定的时空位置、因果网络,并“各居其位,各循其途,各具其可测度性及特定本性”[7]26。这在庄子“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齐物论》)的论述中得以体现。宽泛而言,分化的世界中天地万物、阴阳四时所具有的秩序并没有“怒者”使之然,其有序性、条理性完全取决于自身,自然而然,不假外求。
就社会领域来说,庄子确认了不同的存在形态:至德之世与动乱之世。在至德之世中,世界虽已分化为多样形态的万物,但万物之间却“未始有封”。与对自然层面的本然世界所隐含的秩序性的确认相同,庄子也确认了至德之世体现的是最完善的社会之序(“至治”)。与之相对的,则是非至德之世中社会的失序。从远古时期人与万物相融、人与人和谐到充满冲突、争战的动乱之世,庄子认为在“至德之隆”的“神农之世”之后,则是所谓“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庄子?盗跖》)的非至德之世。在非至德之世中,人与万物逐渐分离、人与人之间充满争斗,社会则趋于“乱”,“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展示的就是社会的无序。
但是,在庄子那里,就社会领域而言,其秩序性既体现于至德之世,又需在非至德之世中实现。因为至德之世具有的已然的特征,指向的是时间的过去之维,尽管它代表着“至治”的最完善的社会秩序,并作为理想的存在形态而指向未来的向度,但它终究不具有现实性。而非至德之世作为现实的存在形态,作为人不得不生存于其间、不得不面对的社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有序性,这从“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庄子?让王》)中庄子将非至德之世区分为“治世”与“乱世”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非至德之世中的“治世”之“治”不同于至德之世的“至治”,前者只是呈现某种程度上的秩序性,而后者则是最完善的社会之序。但就二者均体现着社会的有序性来看,则又有着相关性。由于“治世”呈现出有序性,因而对人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而“乱世”之冲突、争斗所呈现出的无序、失序,则往往会危及人的生命存在,因而呈现出否定意义。
同时,非至德之世之“乱”亦直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庄子?齐物论》)当社会呈现无序、失序的状态时,相争、相斗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存在方式,反映在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当中,心灵的紧张、不安随之产生。与之相应,个体的精神世界呈现的亦是相互对峙、彼此排斥的失序状态。
人的精神世界的分化、失序,不仅是社会政治形态之乱的反映,而且也是观念领域失序的体现:“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庄子?天下》)在此,“天下大乱”主要指向的不是政治上的失序,而是观念领域的分化、无序,它集中体现在由执著于一偏之见而导致的观念、意见的纷乱即是非之争上。“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是、非的形成,及执著于是或非,是对具有统一性的道的分裂。与之相应,是非之争表现为不同立场、观点之间的相争、相斥,而“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庄子?齐物论》)则显示出是非之争所导致的精神世界的迷乱。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是非之争体现出具有不同观点的各方对不同价值取向的执著与追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情感层面的好恶,如对其所“是”的显然喜之好之,对其所“非”的则怒之恶之。这种喜怒、好恶之情的“失位”即偏失或无序,则将进一步引发精神世界的不健全,从而最终导致人之本然之性的失落。
因而,要扬弃精神世界的紧张、冲突,实现精神的平和、有序,既要求在政治领域实现其“治”,又要超越是非之争,并且合理安顿自身的情感,以维护和挺立自身本然之性。在观念领域,庄子以齐是非来扬弃乱而无序的状态:“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对庄子来说,精神世界的有序性即为“和”,所谓“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便确认了“和”作为“心”的存在形态,代表了平和之境。这种平和的心境既蕴含着有序性,又以“一”为指向:“守其一,以处其和。”(《庄子?在宥》)也就是说,个体只有保持、守护其精神世界的内在的统一性,才能使之达到心灵平和的有序状态。在此,精神世界的统一性所蕴含的“一”之维,与心灵的平和、宁静所体现的秩序性展开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庄子对存在之序的关注,与世界之在的两重形态相应,在自然层面上既赋予世界之原初存在以秩序性,又通过分而齐之赋予分化的现实世界以内在之序;在社会领域中,既肯定至德之世所蕴含的自发之序,又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非至德之世中呈现的有序形态,而“治世”之有序性则为人精神世界之平和、宁静提供了担保。因而,不管是自然层面的万物,还是社会领域中的人的存在,当它们以条理性、绵延性、有序性为其存在的方式时,多样的存在形态之间不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内在相通、相互关联的。就此而言,存在之序既使存在的分离性得以扬弃,又使自身与存在的统一性合而为一。
综上所述,作为世界之在的终极本原,“道”在庄子那里既展开为统一性原理,又表现为秩序原理,二者分别从统一性、普遍性与条理性、有序性的维度使存在之通得到了具体的呈现。因而,存在的图景及与之相关的存在之通,所展示的是存在本身,换言之,即存在是什么和怎样是。就世界之在而言,在世界的原初存在形态中,其浑而未分的性质使得通显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作为形上原理的道之未分化及统一性则是这种存在形态之通而为一的根据;分化的现实世界既在质料的层面以“气”作为万物通的根据,又在存在根据的层面以“道”之普遍性赋予存在以通的特征(2);世界的原初之在与分化的现实之在作为世界的两种存在形态具有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连续性亦可看作是通的体现。就人之在而言,作为分化的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态,人与万物的合一,则从人的角度展示着世界之在的通之维。同时,存在的秩序之维从有序性、条理性彰显出存在之通,并展示着其与存在的统一之维的相关性。
注释: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并非一条平坦的通途,现今社会多对一的格局赋予了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太多的因素足以影响企业产品到达消费者身边
在一个企业发生危机后,对于供应链依赖性强的企业,供应链的优先公关成为企业危机的成败关键所在。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这类企业应该排列出哪些环节与组织是自己的最有价值供应链,那些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企业,就应该优先公关,优先列为对危机稳定的首要对象。
系统论与相关实践为这一策略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与支持。商家通常喜欢挂在嘴边的“顾客就是上帝”并不是唯一的真理,作为企业生命线的消费者固然重要,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并非一条平坦的通途,现今社会多对一的格局赋予了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太多的因素足以影响企业产品到达消费者身边了。
黄宏生被拘,创维不倒
事件背景:2004年11月30日,香港媒体曝出“创维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及一干人等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一事。
11月30日,创维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及公司多名高管在深圳创维大厦紧急约见媒体。说明大意包括:黄出事是其个人的事情,是资本市场的事情,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事情,不会影响到其在大陆的企业;黄宏生≠创维;创维集团≠创维数码。
12月1日,创维集团董事局7名董事在深圳创维大厦召开正式新闻会。同一天,第一供应链,创维的最大的渠道依赖者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家家电连锁巨头发出声明力挺创维。
12月2日,黄宏生以百万港元保释,北京松下、彩虹、三星等国内彩管企业发表声明,表示将优先保证创维的原材料供应。
12月3日,黄宏生通过电话与创维高层取得联系,安排工作,创维的另一供应链成员――资金链条的保障者银行被调动了起来,深圳7家银行分行行长聚集深圳创维大厦,表示将鼎力支持创维。
12月5日,创维在京召开新闻通报会。
12月23日,创维集团召开高层改组的媒体见面会,创维新任CEO王殿甫率赵克俊、梁子正两位新董事会成员,连同其他董事会成员丁凯、张学斌等悉数出场。
2005年1月3日,创维宣布12月份销电近百万台,销售额16.9亿元,创历史最好纪录。
2005年 2月3日,创维宣布1月份销售收入19.9亿元,再创最好业绩。
案例分析: 从策略上来说,危机出现后,创维清晰地“勾画”出利益供应链图形,并从最要紧的两条供应链做出实质性的公关,从而稳定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反馈。
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电视行业渠道早已扁平化,扁平化乃大势所趋,供应商要在行业和消费市场上立足不败,不可能绕开末端渠道资源。随着供应商的市场策略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大中小城市决战的过程中,熟悉当地市场特征、达到相当准入规模、拥有一定用户资源的商家必然成为“大众情人”,而国美、苏宁仍然扮演着强势的角色,如定价等。其中国美在全国拥有上千家专卖店,其垄断地位是前所未有的。稳住4大经销商,4大经销商都表示力挺创维,合作伙伴是其坚强后盾。
资金链决定者消费者的信心,银行支持也关键。电视机的产品利润已经很薄,一台电视只有区区几百元的毛利,而其占用资金非常庞大。因此,消费者非常关心厂商的资金供应情况,深圳民生银行等7大银行的及时表态进一步稳住了消费者。创维的一班人还用最快的速度、最快的声音将黄宏生“隔离出”创维管理层,并反复向外界强调这一观点,使得创维短期内在董事长被拘后未发生变故,达到稳定创维的目的。
不无遗憾的是,创维应该在后期可以召开一个类似主题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座谈会,既有现实意义,也可以提高品牌影响力,对中国的民营企业今后的道路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召开也为本次危机公关画上了锦上添花的一笔。
推论参考
这一原则适合于合作伙伴或供应链关系密切的企业。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合作伙伴有哪些?谁的“支持”和声明有利于“稳定”消费者的情绪。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在知道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应该率先画出供应链图形,以方便供应链系统的确认。画出供应链图形后,还要争取合作伙伴以及供应链中各方的支持。
系统论适合于企业的管理,危机管理也不例外。系统论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没有清楚定义危机的种种迹象,仍然不妨碍我们运用它。贝塔朗菲把一般系统概念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即系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组合,而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部结构也可以随时间变化。系统还具有适应性,一个系统和包围该系统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相应地引起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和功能的改变。
从企业的社会属性来看,企业显然属开放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消费者与厂家组成的二维封闭系统,还包括媒体、经销商、银行、市场影响人群、行业协会、行业主管机构等等,这些组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和复杂环境的系统。
有序能使系统趋于稳定,有目的才能使系统走向期望的稳定系统结构,对于一个有生命现象、生命周期的企业更不例外,有序性与结构稳定性相互结合才能获得预期的方向。
经销商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一个有品牌价值的企业能够使经销商不间断地从中获取利益,这是其一;银行的利益也与健康的企业密切相关,从这一角度说,银行也不愿意看到一个自己培植出来的大客户被瞬间颠倒,稳定的利润结构被破坏,这是其二;主管机构意在维护一些现有的有利于市场消费者的信心认同的结构。所以,在与企业有关的系统中,必然存在合作关系与合作环境的适应性、有序性与结构稳定性。而理解这种关系的主动权在企业公关,获得预期方向性成果的主动权在于企业公关。
如过分依赖行业监管、行业协会、经销商、银行等的企业,则会出现无法说服监管者、无法临时组建经销商队伍、无法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来解决资金流通等问题。
如康奈克与PPA事件、创维事件、金正等危机属于此类,其中创维的成功验证了这一原则是适合于供应链密集度高的企业,而德隆的失败也验证了供应链原则。
商场上胜利的微笑,失败的沮丧,其实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般神秘莫测,听天由命。钥匙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供应链原则所强调的统筹兼顾及其中的有所侧重,秩序井然及其下的优先公关,不会仅仅是研究者们阅尽商场风波后的理论总结探讨,它的真正作用,在于实践,在于帮助企业安全过关。由此,不难理解供应链对企业的意义,不亚于空气之于万物,水源之于人类。商海中风波不断,惊涛骇浪尤不少见,能否在其间乘风破浪,还是那句话,the key in your hands(钥匙掌握在你手中)。
(作者系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室主任)
下期预告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系统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地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学习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再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既节省了时间,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我们还要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在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生物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
参考文献:
一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而且还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个系统,并分析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对系统加以优化。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统辖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二 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系统论特征
1 整体性是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系统论特征之一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中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
(1)教育目标。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就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其目的就是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帮助高职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全和对社会、国家、家庭、他人有贡献的人;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并领悟到实现生命价值意义。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是将伦理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审美教育、应变与生存技能、环境教育和环保教育等教育内容融为一体,通过发挥教育的各项功能,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从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内容的一体性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并领悟到实现生命价值意义所在的终极目标。
(2)教育过程。在实施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关怀教育观念,并形成明确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其次通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生命关怀教育内容、开设独立的生命关怀教育课程、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生命关怀教育的理念、内容等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实现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总之这一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流向过程,涉及到许多重要环节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3)教育环境。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生命关怀教育业的合力。实施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环境具有整体性,一是学校内部的环境;二是家庭、社会的外部环境,二者构成统一的教育网络,对生命关怀教育产生整体影响。
2 动态性是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系统论特征之二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的性质。系统这种变化发展的动态性,使各个系统能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达到最优的目的。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
(1)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并领悟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此,首先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其次要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最后就是要实现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实现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上述三者是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不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就失去了基础;不帮助高职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就失去了发展方向;不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并领悟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就失去了真正意义。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目标的实现正是上述三个方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
(2)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要面向动态的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生命关怀的事业。高职教育就是为各行各业生产和工作培养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对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够适应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总之,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能够主动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能够以动态发展的态势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和动态平衡。
3 有序性是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系统论特征之三
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向较高级的结构发展,即为有序。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有序性表现在:
(1)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构成是有序的。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成为社会人和实现生命价值意义三个层面。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是对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基本要求;成为一个社会人,这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化,并促进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对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终极目标要求。这三方面分层次、有次序地构成整体性的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
(2)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危机防控是有序的。在实施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起有效和有序的危机防控体系。一是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即做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健全、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配备合理、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渠道与方式畅通,培养高职学生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二是建立心理危机四级干预体系,第一级是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管理员,第二级是班级辅导员,第三级是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第四级是校外专门机构的心理咨询专家或治疗专家。
三 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系统优化
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方面,既要注重自身结构体系的优化,又要考虑外部因素的优化,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1 整体优化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
从系统论出发,必须构建一套完整性、科学性的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体系,这是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实施成功的根本保证。
(1)教育内容的整体规划。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内容有伦理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审美教育、应变与生存技能、环境教育和环保教育等,为实现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目标,切实做好以上教育内容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切忌以点代面,影响教育的效果。
(2)教育方法的优化组合。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同时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各个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选用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还要根据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善于谋求各种教育方法的最佳结合和互补。
2 增强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开放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保持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才能趋于有序,保持活力。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实施必须主动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增强开放性,以便使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
(1)创造有利于实施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条件,包括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家庭与社会的外部条件。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落实,首先是要靠学校和教师,如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这是学校内部的教育条件的优化。同时,实施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还有赖于创造有利的家庭与社会条件,即在家庭环境中,要建立起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在社会环境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人文关怀的精神,营造出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2)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环境。实施高职学生生命关怀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决非学校或教育战线孤军奋进所能奏效的。只有实施开放性教育,调动社会和家庭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应有效果。因此,必须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统一协调、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育人合力。
参 考 文 献
[1]洪永新.从系统论看素质教育[J].中外教育,1997(2).
[2]吕治国,张晓媛,王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
关怀教育体系的建构[G].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论坛论文选编,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