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经济走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2006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5.保持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改善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
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惟顺差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加大进口力度。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和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同时,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应重视科技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需求。
2010年,国内的环境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如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稳定预期,希腊、西班牙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区经济的困境,由此引发的是对全球经济走势的担忧。
二是国内经济走势。目前,国内经济整体运行态势是健康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三是非常规政策的正常化。2010年的政策可以概况为两个方面,一是非常规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低利率、高流动性,但在经济走出低谷和复苏预期稳定之后,这些非常规手段可能会选择退出。
四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当前,中国经济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房地产价格涨势迅猛,已经呈现泡沫态势,物价水平有走高的趋势,那么发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乃至加息都是常规手段;但对于市场化手段失灵的市场,如房地产,政府通过行政措施、通过降低杠杆比例来抑制房价的上涨,就是非常规手段,也是短期见效快的措施。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价格的波动性会增加,增加了投资上的预期不稳定性。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判断2010年的投资是很困难的,经济走势和政策变化使得预期变得不稳定,降低了市场的趋势性。然而,同时又可看到,虽然市场的趋势性减弱,但市场增加了波动性,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资产配置或者挖掘确定性的产业来把握今年的主要投资方向。
先看不同周期下的合理投资工具。
在经济通缩周期,经济增长下滑,通胀在需求回落的带动下大幅下跌,降息周期开始,债券市场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利率风险大大减缓,在该周期内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是提高投资收益的重点,如2008年就应该增加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
在经济复苏周期背景下,经济增长触底回升,降息周期结束,需求逐步恢复,企业盈利状况得以改善和逐步增长,这是增加股票资产配置的较好阶段,如2009年就是这样的时期。
在经济过热周期,经济由复苏向过热的阶段转移,在行业上体现为下游需求对中游的拉动,并最终带动上游的繁荣,宏观经济产出缺口逐渐达到顶点,此时上游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胀与资产价格的膨胀,在该周期内需要保持较高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但应该警惕正在蔓延的泡沫化倾向将带来的泡沫风险,如2007年后期就是股市牛市最后的“剩”宴。
具体到当前的投资,一方面,从经济周期看,中国经济已经走出底部进入新的增长周期,那么,资产价格上涨是基本规律,通货膨胀是合理预期,股市受到企业盈利增长的基本支持。
基于这种判断,就需要参与到投资性资产的投资中,否则就会在资产上涨形成的再分配格局下无法享受收益。
二是充分重视阶段性的风险因素和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近期,国内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引发配置上的大调整,房地产、银行及相关的钢铁、建材、机械、化工,被抛售减持;二是股指期货推出带来的做空动能。
展望下半年,国内经济仍旧处于触底复苏之中,货币政策也仍将继续保持相对宽松,如何把握下半年的机会,争取打个翻身仗?
内外经济环境均不支持牛市出现
从环境来看,2011年欧洲市场残留下来的问题在2012年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即便是最近出台了1200亿欧元拯救西班牙的计划,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还有更多的债务国等待着救援,比如意大利,而且情况可能更糟糕。另外,市场一直期盼美联储推出QE3,但是尚未得到肯定正面的回应。总体来看,在下半年中,市场对国内市场可能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
国内经济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在今年以来一直呈现放缓增长的趋势。虽然政府一直强调要刺激消费,但是从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增长态势非常疲软。出口一方面受到周边国家廉价劳动力竞争的影响,另一面欧洲经济的不景气也很难支持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唯一的指望就剩下投资,虽然有消息称政府将出台类似2009年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但这种方式毕竟不可长期持续,难以让经济基本面出现真正的好转。
在内外堪忧的市场环境下,下半年很难出现投资者一直期盼的牛市。虽然今年上半年市场曾经出现过一波不错的上涨,但是这更多的是因为久跌之后技术上需要反弹,并且货币政策也从上年紧缩的状态逐步开始放松,从而使得投资者情绪出现反弹,但是市场真正的主导因素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好转。
降准降息环境有助债市
自2011年11月本轮降准以来,央行已经先后4次降准、1次降息,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通胀的顾虑已经基本消除,而另一方面也可从中窥见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担忧。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在下半年还将持续,这对债券市场来说是好消息。
具体来看,降息对利率产品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比如国债,但是利差空间相对较小。信用债方面虽然收益更高,但是需要考虑到经济衰退给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可关注一些基金经理债券投资经验丰富并且长期业绩稳健的债券基金。另外,高收益的垃圾债在今年6月已经推出了首批,这无疑将会是市场的热点。这些债券具备收益高、期限短等特点,通常来讲,对首批推出私募债的企业,监管层的审核也会比较严格,投资者可以留意公募基金的相关参与事宜和进展。
目前股市已经具备一定投资价值,但是短期的波动风险仍不可忽视。相对来说,债券在下半年的风险较小,收益确定性更强,债券基金是可供稳健投资者选择的极佳品种。
关注债基及风格谨慎的股基
由于下半年国内经济处于触底阶段,经济尚未找到引擎,再加上政府换届和经济不佳的影响,权益类资产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强。虽然市场已经走到估值的底部,但是由于前景不明朗,走势上可能更多以震荡为主。在这种情形下,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基本面特别好的行业,这也意味着股票型基金中风格谨慎、善于精选个股的基金跑赢同类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股票型基金受到仓位的限制,在面对系统性下跌时无法将仓位降得很低,故而那些注重精选个股的基金在下跌中的优势会比较明显。可关注擅长做自下而上投资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例如嘉实优质企业等。另外,非常看重择时因素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一些在仓位方面把握的比较好的混合型基金,例如大摩资源优选混合等。
对于今年上半年走势强劲、跟踪大盘基础指数的指数基金而言,由于降息后权重板块银行板块受到打压,加上市场总体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可能随之加大,尽量以资产配置和定投的方式进行分散投资。在品种选择方面,可以考虑费用低的ETF或是业绩稳定的指数增强型基金。
一方面是经济触底,一方面是降准降息的环境,这些因素对债券基金来说都是利好,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下半年仍旧是配置债券基金的好时机。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截至6月13日,晨星中国债券型基金指数上涨4.1%,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历了2次降准、1次降息的刺激,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收益情况还要具体看CPI走势和经济数据,如果CPI继续处于下降通道,而经济短期没有见底的信号,下半年再次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从而使得债券市场利率继续走低,债券价格上扬。一些高配信用债的普通债券型基金在上半年的收益要高于高配利率产品的同类基金,在降准降息预期不变的情形下,下半年投资者可继续关注这类基金,尤其是一些基金经理经验丰富、长期业绩优良、费率又较低的普通债券基金,如中银增利债券。对于偏好激进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关注如易方达增强回报等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债券型基金在其投资过程中可以使用杠杆,故而在预期收益相对确定的情形下,一些杠杆高的债券型基金收益要相对更高,而封闭式债券基金由于有存续期的限制,资金相对稳定,更利于债券基金进行杠杆投资,可给予封闭式债券基金一定程度的关注。
QDII基金投资风险或将增大
不论是近期的希腊、西班牙,还是明天的意大利,欧债危机给市场带来的阴霾短期仍旧很难真正消散,这对于今年4月以前红极一时的QDII基金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虽然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配置一定的QDII基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分散国内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过在市场危机连连的情形下,投资者需要防范新的风险。整体来看,美国的经济情况要好于其他国家,对于偏好QDII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尽量选择以美国市场为投资对象的QDII风险可能更小,而以美国基础指数如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等为投资对象的QDII不论在持股分散度还是基本面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另外从资金流向来看,市场资金的避险情绪仍比较强,资金更多流入了债券市场,投资者可以对一些投资债券市场的QDII基金给予一定关注。
高风险承受能力者可考虑配私募基金
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正式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淘汰落后冶炼产能、推动企业重组和技术进步、鼓励大型企业开发海外资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规划将按期淘汰落后冶炼产能作为重点目标。明确提出了在今年将淘汰30万吨铜冶炼、60万吨铅冶炼、40万吨锌冶炼的目标,同时还将在2010年前淘汰80万吨电解铝产能。对此,市场分析人士纷纷表示,此次行业规划在注重有色金属长远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解决目前“产能过剩”的难题。有分析人士乐观表示,仅这点来看这可能是推动目前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直接动力。
但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以及行业供需等因素,中信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9币李追阳认为,由于规划期是09―11年,所以投资者不要希望有色行业振兴规划会给行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他同时表示,由于国内经济复苏迹象明湿,加之有色已迎来消费旺季,所以在第二季度行业有望全面扭亏。
4月份金属价格环比大幅上涨
4月份,国内外金属价格继续反弹走势,除黄金价格小幅回落之外,其他金属价格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国内铜价涨幅最大,月均价环比上涨25,7%,镍、锌及铝均价坏比分别上涨20,9%、13,3%和8,6‰即将步入消费淡季的压力下,铅价涨幅只有2,1%。
对于四月金属价格的上涨,李追阳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减产及收储计划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电解铜为例,1―3月国内电解铜产量在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同时,而年初以来铜价上涨幅度接近50%。可见除减产因素外,国内收储行动对于金属价格的回升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国储局通过国际市场收储铜,对于LME铜价起到极强的提振作用。李追阳认为,市场把本轮铜价的上涨归因于“中国需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人们似乎很难再找到能够解释铜价上涨的其他积极因素。
经济复苏预期是有色价格的重要支撑
09年以来,在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经济数据仍然不佳的背景下,金属消费均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然而,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暴增的刺激下,市场对中国金属消费的预期重新乐观,加上中国年初以来金属进口需求大幅上升,“中国因素”重新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
从影响金属消费最直接的因素一制造业来看,中国制造业年后开始逐步复苏,工业生产增长率显著回升,1―2月份同比增长达到11%,3月份虽小幅回落,但相对08年底仍有较大的回升。从趋势上看,制造业的领先指标一采购经理人指数则是连续5个月回升,3月份则进入50以上的扩张区域,这预示着未来几个月中国制造业仍将处于复苏通道中。
同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际经济虽不及中国经济反弹难么强劲,但是也看到了一些见底的迹象。从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房地产市场虽没有显著回升,从开工、销售数据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见底的迹象。
总之,根据李追阳分析,从国内外近期的数据来看,经济触底的迹象越来越来明显,特别是中国将逐步复苏通道的预期有望逐步增强。
从需求上看,李追阳认为未来金属消费需求正在回升。09年以来,中国金属消费需求的回升是价格反弹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数据来看,1-3月份大多数金属的终端产品产量均同比出现较大增长。从铜材、铝材来看,3月份产量迅速’恢复,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1,4%和15,6%。从金属终端消费主要的ll类商品来看,大部分产量增速在加快,或者减速在放缓,只有发电设备、电动机等还不太理想。另外,3月份有色金属下游消费开始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从过去5年的铜材、铝材的生产数据来看,3―6月份体现出显著的“旺季”特征,这也给二季度的金属市场增添了活力。
除需求正在好转外,李追阳认为美元贬值预期也是金属价格的有力支撑。金属除了商品属性之外,其价格走势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美元、原油是非常重要的两大因素。
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均以美元标价,其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之前的报告中我们多次分析了美元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这里就不再累赘。自08年下半年以来,在经济衰退忧虑中,全球资金流向相对安全的美元资产,驱动了美元的快速升值;随着经济见底、经济复苏预期的强化,风险偏好的重新上升,无疑会给美元带来新的压力,加上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下,增加了市场对美元的不信任度,美元可能会重新阶段性的弱势,形成对金属价格的支撑。
另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原油价格走势。自3月初以来,原油价格步入反弹通道,若原油价格继续回升,将对基本金属及黄金价格形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其走势对其他商品的心理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原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其价格变化无疑会改变投资者对高耗能商品成本变化的预期,从而驱动价格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长期铝价与原油价格走势具有非常强的一致性。
总体上,影响金属市场的积极因素在增加,特别是消费环比大幅改善,价格已经触底反弹。但是,经济已经见底,或者出现复苏的迹象,特别是西方国家金属消费同比下降幅度仍在10%左右,而中国今年金属消费增长速度预期在10%以内,全球金属消费需求整体会出现小幅的下滑。
当然,他同时也表示,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采取了大量的“非常规”经济刺激计划,货币发行量暴增,一旦市场流动性释放、或者美元出现快速贬值走势,不排除金属价格出现阶段性脱离供需的大幅波动,从而带来矿业股的交易性投资机会。
行业有望扭亏 但估值略高
09年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主营收入692亿元,环比继续下滑15%,净利润-9,96亿元,环比减亏近110亿元;如果剔除中国铝业近19亿元的亏损影响,一季度行业能够实现扭亏格局。从各自行业来看,只有铜行业实现扭亏,铝、铅锌行业大幅减亏,仍有小幅的亏损;而黄金继续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近期,国内PPI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迅速下降,此番PPI涨幅回落幅度之大多少有些出乎意料。PPI涨幅回落说明我国工业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较大变化。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对工业品的需求也在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08年11月,国内PPI指数为102.0%,较10月份下跌4.6个百分点,较8月份下跌8.1个百分点。CPI也急剧下滑,2008年11月,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4%,较10月份下降1.6个百分点,单月跌幅创年度之最。如图1所示,国内PPI自2008年年初一路上扬,至7、8月份达到高峰,9月份PPI开始下行,近几个月指数加速下滑。受上年高基数及价格下行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12月及2009年年初,PPI指数会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通缩压力凸显。与PPI相关的采矿业和制造业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如钢材、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等重要商品的价格先后出现罕见的下跌态势,相关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究其原因,三大原因导致PPI大幅下降。
■ 国际输入型通涨明显减弱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及我国开放型经济特点使得PPI与国际市场相关价格呈现走势一致、高度相关的特征。2008年7月份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10月、11月,国际商品价格急跌,国际输入型通胀明显减弱。
从相关数据看,反映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现货指数(美国商品研究所依据世界市场上重要的经济敏感商品编制)由2008年6月底的476.7点跌至11月底的322.6点,跌幅32.3%。美国8、9月份PPI环比指数分别下降0.9%和0.4%,10月份 PPI环比指数下降2.8%,创该指数编制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11月份 PPI指数继续下行,环比下降2.2%。欧元区的PPI指数自8月份之后也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因素:
一是投机资本撤离市场。2002年以来的商品价格牛市与流动性过剩有较大关系。庞大的跨国资金进入市场轮番炒作,各种重要商品价格都先后出现大幅上扬。近一年来,跨国资金集中到商品期货市场以求避险。其间,资金大规模涌入石油期货,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至2008年7月份达到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价。资本炒作和金融套利使得油价脱离了供需关系的基本面,油价的单周、单日波动幅度较以往更为激烈。自美国加强对能源市场投机行为监管以来,加之信贷市场恶化,资金流动性减弱,投机资金逐步退出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迅速暴跌。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称,过去五年推动价格上涨130%的农矿产品繁荣已经终结。
二是世界经济衰退。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走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使得各种商品需求减弱。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的GDP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也普遍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下调2008年10月初的预测数据,调整后的世界经济增长率2008年为3.7%,2009年为2.2%,分别下调0.2个和0.8个百分点。而世界银行2008年12月份发表的报告称,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2.5%下降到2009年的0.9%,全球经济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带动的“长期强劲增长”转变为“严重的琢磨不定”。许多分析家认为,已经持续了12个月的当前经济衰退至少会拖延到2009年年中,如超过4月份,这将是二战后期时间最长的衰退,超过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两次分别持续16个月的经济衰退。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08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出现1983年以来的第一次减少。另外,作为反映国际间贸易情况的先行指数,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的罕见暴跌反映了国际船运需求的极度缺乏,也充分反映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动荡不安和不景气。
■ 国内经济增势趋缓,需求减弱
受出口持续低迷、投资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也出现增速回落趋势。2008年1―3季度国内GDP增速回落至9.9%。从工业情况看,2008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尽管近期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各省市也先后出台了各项“保增长”方案,不过政策的“滞后效应”使得各项措施的执行效果尚待时日。当前,国内经济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局面。
从需求的末端看,居民也面临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受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偏低、失业率增长、股市下跌及经济下滑等各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下降,家庭预期支出压力加大,消费支出受到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2007年实际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46元,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由2007年的0.725降至2008年1―3季度的0.703,下降0.022。如图2所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2008年10月,国内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4.2、89.9和92.4,比2007年同期下降5.0点、2.6点和4.1点。
■ 价格的自身调整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