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校 本科生 就业创业 能力培养
一、课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辽宁省与其他地区一样在本科学生培养的专业增加、数量增加,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把关却在逐步的下降。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在下滑,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如何缩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社会适应期,尽早与社会接轨,成为了解决高校专业教学质量与就业工作瓶颈的研究课题。而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就必须解决能力培养的问题。
二、培养就业创业能力是地方高校的工作重心
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国内外的表述各有异同,而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是:所谓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就业能力它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是指:1、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世界观、价值观、刻苦精神;2、工作中与周围人相处及与环境适应的能力;3、自我管理能力,如对现实的理解能力与决策能力;4、利用现实资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其他信息的利用能力;5、对学校所学专业课程与实际工作中具体结合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等。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医生、护士、音、体、美等工作者必须具备技能。
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能力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因素、领导能力和经济头脑等。硬件的能力是我们学校目前不能解决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就业与创业能力有许多的共同点,其核心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就业创业的基本能力,也是核心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在职业活动中都很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就业能力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一般认为综合能力由于与专业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因而很少被注意到,也不引起个人、学校的足够重视。而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综合能力,许多求职者就是因为综合能力不强而未被录用;综合能力强的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掌握新知识、更新技术方面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失去工作不是因为缺乏特殊就业技能,而是缺乏一般能力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与失业关系密切。
在我们多年对企业及就业创业毕业生的调研反馈中发现:毕业生缺乏除专业之外的是刻苦精神、职业专注与耐力、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适应应用的实践能力、较高的动手能力及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眼高手低、责任心缺失、实践能力低下” 等。就业创业思想浮躁,幻想一就业挣5000及“一年创业,二年成功,三年上市”,做事急于求成,没有充分的刻苦务实精神与心理准备。这都是综合能力问题,因而,培养综合能力是高校的重心工作。
三、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中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更新教学观念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前提。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专业特色、课程配置以及实践教学体系,重新思考和审视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改变以往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基础知识、强专业理论教学、有实践过程、弱应用技能而缺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一定的教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具有积极地作用。所谓模式:归纳起来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确定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各种实践当中经过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模式有许多种,应该结合具体的学校定位、地域条件、培养目标及专业办学特色来考虑选择培养模式。参考模式有:“校、校联合”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及“校、地联合”培养模式;“校、地联合”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等。其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丰富和拓宽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
培养途径与渠道有:课堂主渠道、课外调研辅渠道、二课堂渠道、职业培训渠道、实战训练、项目应标竞赛渠道等。选择运用要结合具体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
具体途径形式有:通过应用案例教学、应用项目教学;学生结课登台讲评与设计讲解;课内课外实习、见习,定岗实习;工作室教学;以及通过合理引导学生通二、通三课程选修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课外“二课堂活动”的专业竞赛等;开展演讲、专题讨论会;职业调查调研;模拟市场与客户洽谈;创意大赛活动;团体极限挑战;校外企业专家培训;通过“诚信教育”等提高品德修养、健康心理与生活、生存能力。培养实战能力、创新能力;刻苦精神、团体互信、责任意识及就业应聘能力。
五、关于高校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建议:
(一)抓住工作核心,强化创新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
创新教育与综合素质提高是工作的核心。创新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是长期、持续的教育。它不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个目标。大学教育具有计划性、目标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其重视显性的近期目标,更重视隐性的长期能力目标。专业培养质量目标不只体现在专业课程的成绩的,其核心是在于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它是奠定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没有创新教育与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则是躯壳,没有生命力。
(二)专业基础与能力培养训练是关键:
培养就业创业能力不是简单培养对口工作能力。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是一味简单的输送对口的人才,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它是前提和储备。应该加强专业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它是结合实践运用的目的,而专业基础与综合能力,是今后发展的后劲。
(三)加强能力培养,转变对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指挥棒,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只重视作业、作品表面质量的短期目标,向更重视隐性目标能力培养转变的教学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就应敢于尝试和探索,不怕风险和挑战,要敢于失败。
对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要有新的认识。因此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应该看:是否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上;看学生在创作中是否敢于尝试和创新;看是否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的发展;看是否可以促进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看是否能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法引导学生能力提高;看是否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开放性的意识;看是否愿意为学生付出与奉献;看是否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解和掌握,对学生学习状态、已有的知识状况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的掌握;看对学生的进步幅度以及综合能力提高等,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
(四)政府及社会齐抓共管,创造有利条件:
全社会各负其责,抓好每个环节,多做实事。如: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小企业的资金帮助,使有创业能力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创业的条件与机会,解决硬件问题;创立大学生创业政府基金;企业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宽松的环境,提供积极的帮助。政府也可以作为考核及评价良好企业的条件与指标,甚至可以减税,等。真正在实处关心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不只是召开多少次招聘会、洽谈会,应该是全社会齐抓共管,而更重要的在于高校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这才是解决全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困惑的关键。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择业乃至于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把工作做在前面,努力做到把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第一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北京2010.7.
[2] 刘柯;韩毅宏;当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可行性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8.
[3] 范龙;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尹琦[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7.7:15-16.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模式 贫困生 非专业素质 就业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12-03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因受经济贫困的影响,他们在各类非专业素质上也相对较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就业困难群体。发展型资助模式突出内生能力的培养,对强化贫困生就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本文拟从发展型资助模式出发,试对如何强化贫困生非专业素质的就业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型资助模式的特点及对贫困生能力提升的功能
(一)发展型资助模式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其中对其内生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资助的重点。发展型资助是相对于传统的保障型资助与教育型资助而言的更为新型的资助模式。所谓发展型资助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资金、项目、物品、人力支持等多种更加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克服自身经济困难的同时,提高自身实践技能,更好地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功能性”资助、“造血型”资助。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看到其与传统保障型的“输血式”、教育型的“精神输血式”等模式比较,更多地体现着内在各类素质的提升,实现“造血功能”的重建。发展型资助在尊重个性化需求基础上,以外在作用的影响,提升贫困生内在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育人质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发展型资助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在资助理念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即更注重对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资助。二是在资助方式上的转变,即从过去传统的注重有形及可量化的目标管理向注重资助过程的内在控制转变。三是在资助机制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高校等外在主体的单向资助模式向外力与贫困生主体内力相结合的互动过程转变。四是在资助要素上的转变,即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源的分配,突出资助职能、资助目标、对象满意度等要素。
(二)发展型资助模式对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功能
就业能力是一个大学生经过多年培育而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一般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差异性能力。基础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其他维持基本生存的能力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能促进人未来更好发展的素质,如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差异性能力则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他人所没有的能力,如独立见解、创新性思维等。贫困生大多数时候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源的缺乏,有时也体现在就业能力缺乏方面。他们往往比非贫困生更缺乏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类能力与素质,使得他们更多时候处于就业弱势地位。发展型资助模式应对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一是通过更新的资助理念,强化贫困生的基础能力。以外在力量的干预,使贫困生更好地获得能力、素质与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要。二是通过更新型的资助方式,强化贫困生的未来发展能力。发展型资助强调资助过程的控制,使得贫困生一些如学习力、团队精神等内在隐性能力获得更好的培育。三是通过双向互动的资助机制,更能促进贫困生的差异性能力提升。突出资助职能与贫困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挖掘贫困生的优势,以更好弥补其“先天性”劣势,最终在能力目标上与非贫困生持平。
二、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素质主要是指人先天性的自然禀赋,在经过后天教育与培养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与质量水平。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可以分为专业性的素质与非专业性的素质。专业素质,即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应具备的专门知识与专门劳动技能。非专业素质,即除专业素质外的其他的素质,如人的心理素质、综合品格、文化修养等。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方面,笔者以对其培养现状做简要的分析。
(一)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与灵魂。贫困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不仅表现着其道德修养、精神境界与社会责任,也体现着其未来的职业态度与操守。这是贫困生非专业素质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强化其非专业素质最基本的方面,但分析其培育现状,对于这一隐性的素质,往往为高校与贫困生所忽略。在贫困生教育过程中,高校往往以考试分数来衡量贫困生的学习水平与综合能力,而如何使贫困生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职业态度却未能得到重视。在就业过程中,贫困生也往往更多关注自身利益的获取,良好就业环境的追求,而未能考虑更多奉献、诚信与合作。同样,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过程中,也更多考虑可量化及可操作性的专业素质来确定录取标准。如此种种,使得贫困生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方面难以实现有效提升。
(二)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专业能力外,一个人还应具备许多其他的能力,主要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在实践工作中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及其他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能力有时是贫困生最为缺乏的素质,应是我们重点关注与培养的内容。在我们对贫困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育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缺乏,他们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获得锻炼较少,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难以与非贫困生相竞争。二是高校对贫困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不足。大多高校开展常见性的培养活动,而且也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贫困生难以获得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机会。
(三)社会适应力
社会适应力主要是个人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的体现。贫困生在社会适应力方面应该较为明显弱于非贫困生,笔者认为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一是自我未来就业定位不准确,不能客观认识自身实际与客观环境而出现就业定位过高,进而出现相应的心理落差。二是社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缺乏。由于综合能力水平的相对不足,贫困生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不能较好地融入集体。三是个人独立性较强,群体性弱化。贫困生的心理相对脆弱,自固性较强,有时不能与他人形成合作,不能适应团队发展需要。
(四)非专业知识素质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要塑造良好的就业素质,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地多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即加强非专业知识学习。而对于贫困生而言,非专业知识素质往往是他们的弱项。由于经济的贫困,他们在为生存忧愁的同时,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而难以获得其他的非专业知识。同时,他们也缺乏更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自己学习其他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观察了解到,大多贫困生的知识面偏窄,非专业知识贫乏,这必然影响他们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用人单位在考核毕业生时,越来越注重非专业知识的掌握,如时事、社会知识、礼仪、经济、管理等非专业知识,这也成为贫困生就业中难越的鸿沟。
三、充分利用发展型资助模式,提升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
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应具备扎实的非专业素养。对此,应结合贫困生群体特性,以发展型资助模式为切入点,提升贫困生的非专业素质,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培育。
(一)开设专项课程,加强贫困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精神的富足是发展型资助最主要的行动目标。主要可通过思想认识的提升,培养贫困生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实现贫困生思想上的“脱贫”。上文中我们分析到,贫困生的思想品质上弱化是他们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表现,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设针对贫困生群体的专项课程,为他们思想认识教育“充电加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非专业素质列入专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从课程设置、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从教学科研上不断探讨和研究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他们正确认识贫困与学习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大力资助贫困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发展型资助强调了资助过程应把贫困生这一能动主体融入资助行动中,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这也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在强化贫困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应注重贫困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因此,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上下工夫,给予他们专项的资助,使他们能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综合能力。首先,应积极引导贫困生参加发挥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知识来促进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并促进自我社会认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倡导贫困生参与以团队精神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加强与他人沟通交流。最后,要采用有利于贫困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多种辅助教育形式,如学术沙龙、读书研讨会、学术辩论会等,让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差异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贫困生的社会适应力
在现实工作中,笔者发现,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与其社会职业的适应力不足有关系。发展型资助强调的是“授人以渔”的资助策略,这“渔”可以认为在本质上是一种适应力。笔者认为,贫困生“渔”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来完成,而且应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开展未来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指导,树立职业的基本理念;在中年级阶段,则应开展对自我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化与完善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更深入地思考未来职业问题;在高年级阶段,则应在就业技能、面试技巧、职场生涯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使他们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就业。
(四)丰富通识教育,强化贫困生非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非专业知识的贫乏是(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贫困生就业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根据发展型资助要素转变的要求,通过各类资助职能与目标的改变,丰富贫困生的通识教育,进而强化他们的非专业知识学习。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把更多文、史、哲、艺等各类非专业知识融入到新开设的课堂教学中,使他们能更好地接触和学习到非专业知识。同时,在贫困生非专业知识的深度教育方面,可以开设通识教育的第二课堂,即通过组织贫困生深入到基层一线、社会实践、人民群众中,以参观、走访、调研等形式,加深他们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孟现志.就业困境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2]马彦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3]温旭明.强化非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党史博采,2014(8)
[4]吕平.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6)
【基金项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资助工作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现状与对策研究”;2014年度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课题“高职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资本匮乏与提升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综合能力;培养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标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优化和完善,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历史本来就是一门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的学科,只有认真地学习历史,才能够以史为鉴,扬长避短。高中时期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刚刚萌芽和打基础的时期,对以后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通过历史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所以应该十分重视高中历史的教学工作,并且应该通过历史教学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意识
基础知识和能力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前提和根本,没有持续的基础积累,怎么能有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进程,不但不该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反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更严格的要求。而且从历年高考的文综试卷来看,进行新课改以来提倡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例更大。因为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探讨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历史学科的考查,对单纯记忆性的知识考查已经越来越淡化。例如历史事件的年代,除了特别重要的要精确记忆以外,其他大多数都是记住朝代即可。对历史事件的考查不再只考查过程,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鉴于此,教师应该针对以上情况适当地减少学生的记忆量,加强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铺好道路。
二、注重各个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历史本来就是个综合性比较强、涵盖各方面知识的学科,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学科内的融合教育,让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各学科联系中理清知识脉络和体系架构,不能只成为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应该趁学科融合学习之机会,向学生教授与此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语文、地理、思想政治等等都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并且融会贯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开拓学生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思维归根结底就是多元化的思维,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和一个事物的分析,不能只从一个方面就轻易得出结论。历史是一个十分严谨务实的学科,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逻辑模式等等来观察和考量,从所得的所有结果中认真研究,分析其内在的联系,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联系的过程,教师应该有意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对比研究,分析问题
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运用类比方法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应该精选值得研究分析的例题对学生定期进行相关方法的练习。对问题的对比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对综合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
2.分组辩论,发散思维
对存在争议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行分组辩论,让观点相左的两方派出代表进行辩论,这是个让学生深刻理解的非常好的方法。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会积极思考、举例佐证、总结观点。这些环节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显著的提升。
3.内化知识,拓展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知识体系和特征的内化。如今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尤其要加强学科内纵向联系的训练,要重视教材里一些小专题的理解,因为有些小专题也是考试的重点。应该加强历史与地理和思想政治的横向联系。因为一些历史知识涉及地方的具体理解,还得借助各种地图来形象地说明,还有很多历史事件最后的总结分析和中心思想都与政治息息相关,可以借助政治相关知识来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还有教师可以提倡和引导学生写一些有关历史的小论文,不仅有利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考总结能力,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为了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质,应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未来社会更需要综合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为了个人以后更好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科内联系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综合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教育与管理,2002(06).
在中职建筑预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能力方面的需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说来,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多让学生参加企业项目的模拟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进行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对建筑预算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企业在建筑预算中的实际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技能竞赛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可以使学生自愿、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2.教师要积极发挥指导性的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新时期的中职建筑预算教学而言,教师应当积极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弱化自身的显性作用,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摒弃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实现良性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对学生的“引导”上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引导,抛砖引玉,引发学生主动地探究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归纳,这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看重个人的综合能力,因此中职建筑预算教学也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进一步讲,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行,关键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中职教育中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来实现。因此,作为中职预算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各项需求,着眼于中职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长远发展,积极调整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建筑预算教学的超前性,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行业的调整与发展,建筑预算技术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课程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中职教师唯有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变得更加实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中职建筑预算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理论性太强,知识结构比较混乱,未能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这时,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考核评价方式的调整,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岗学结合;综合评价机制;投资学
当前,对于应用型金融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有的研究主要从课程体系规划、专业技能培育、实验实训课程导入、能力素质塑造等方面开展研究,且研究的成果大多数被应用于实际的学生培养改革实践中。同时,也有部分研究也结合金融行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重设与优化,并在实际应用中开辟了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为新时期应用型金融类本科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开辟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枯燥”的理论课程占比下降的满意、学生实习实践渠道的拓宽,以及就业率的大幅提升等等。在肯定已有成果的同时,必须注意到一些与这些改革初衷不相符合的现象。以福建省某高校应用型投资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为例,95%的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在金融投资领域实现顺利就业,但后续的离职率却相当高,频繁跳槽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部分学生在若干年后完全离开金融行业。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困惑现象,就是在学期间对以未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实验实践课程的根本要求存在困惑和不解,表现为:不能完全理解这一系列课程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能理解这些要求和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何关系。也就是说,已有的结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不能完全“落地”的问题,体现在学生在面临这些新型的课程设置、实验实践学习场地时,短期感到模式的形式新鲜、中期感到课程学习乏味、长期学习思维退回旧式模式。因此,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执行层面入手,以应用型投资学本科专业为例,建立一个结合实际要求的全方面真实评价学生能力的方法体系,并据此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方位发展,有助于学生更早适应当前金融机构的岗位要求和更早开展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校企合作、岗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在实践上,有利于充分发挥已有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学生技能和素质培养功能。基于在这两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理论分析
构建完善的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体现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并能够通过信息的反馈使学生在学期间了解自身综合素质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向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方向发展。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考虑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即强调评价学生的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要反映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评价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地体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情况。
(二)动态激励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一文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并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正是学生在学综合评价体制的原则:应该使每个学生都从评价中感受到肯定和激励,看到自身的亮点,增强自信心。动态激励的目的是避免一锤定音,一个分数说明学生情况,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动态性的评价不断使学生看到自身进步,明确发展方向,激励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模块化评价原则
传统的在学综合评价体制始终围绕着成绩这条主线进行排序分等和选优,仅能以分数的形式反映出学生某一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知识应用能力。对于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能力无法从成绩中体现出来,学生不能够通过成绩对主动学习能力、洞察与分析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担当能力等进行认识,分数也无法对于个人需要查缺补漏的环节起到指导性作用。模块化评价原则可以丰富学生在学综合评价体制,通过分模块的形式,评价结果展现出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主动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而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知,对未来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四)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即指建立的在学综合评价机制能否实施,能够应用推广到实际的学生在学综合评价体制中去。因在学综合评价机制的设计初衷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方位发展,有助于学生更早适应岗位要求和更早开展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因此在评价体制的设计中主要侧重考察的能力是以岗位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为导向,选取的指标关注两个因素:第一,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金融机构岗位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相关能力;第二,是否能够“落地”,即在学校中考察执行,最终确定在学综合评价机制。
二、当前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以投资学专业为例
(一)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金融改革和创新一体化的推进,市场在当前新型金融生态下对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但同时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通过项目组成员对学生所在金融机构的初步调研,跟踪调研毕业生50名,对毕业生的就业金融机构进行访问。各类金融机构普遍反映,对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学生的要求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基本方面,更多则是看重学生如何将主动学习能力、洞察与分析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担当能力等置于实际工作业务中,并且这在不同领域和岗位间存在一定差异,另外各类金融机构也特别强调,个人的诚信道德素养也是他们关注的重要素质之一。现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只是侧重于评价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欠缺对学生素质全面有效的衡量。
(二)评价主体过于依赖于教师,主观性强
当前教育部门对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的考核方式强调过程考核结合结果考核的要求。项目组以某校投资学专业为例,调研了投资学专业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五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从实验实践教学的执行情况来看,当前学生的课程成绩是由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小组作业成绩、随堂提问成绩以及期末成绩加权评价得出,其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依据课程大纲进行确定,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30%或40%,期末成绩所占比例为70%或60%。其中教师对于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独立思考程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程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平时成绩中。但是这存在考察能力不全面、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主观性强等问题,学生无法通过最终成绩深化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认知,也无法领会对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根本要求。
(三)评价结果表现方式单一,学生无法认知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评价结果主要以分数的形式体现,考试课程通过具体的分数体现学生该门课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程度,考查课程通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体现出学生的考评结果。学生最终看到的只是一个分数,对于自己某方面能力无法从分数中进行认知。项目组在调研学生考核结果表现方式的过程中,对部分承担专业课课程的老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访问,部分老师反映在上课过程中很注重对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以小组形式完成课堂中的某项课程任务,并由小组各位成员轮流汇报成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但是该课程环节学生能力强弱的最终结果仍是以平时成绩中的某一部分成绩进行体现。学生表示通过小组形式完成课程任务对于锻炼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所促进,但是哪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以及该课堂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使自己具备什么能力,这些能力跟未来的就业有何关系,今后该如何改善仍表示一头雾水。总体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单一分数的评价结果表现形式无法有效使学生认知自身在应对未来工作岗位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情况。
三、“岗学结合”的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设计与应用———以投资学专业为例
(一)建立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学生综合能力
根据应用型本科投资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投资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能为企业筹资、投资设计金融方案,开展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与个人理财,能在金融机构、公司、金融管理部门从事金融投资理财业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及金融机构的调研结果,为使学生更早适应当前金融机构的岗位要求和更早开展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除了强调专业知识的评价外,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洞察与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担当能力以及诚信道德素质纳入在学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建立的可行性原则,需构建具体指标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第一,从课前预习情况以及学生阅读课程相关教材两方面考察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第二,从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情况以及对金融行业相关事件分析的广度与深度考察学生的洞察与分析能力;第三,从小组完成课程任务情况以及上课期间小组讨论情况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四,从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情况以及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第五,从学生是否愿意主动承担小组领导职责以及能否主动承担课程任务角度考察学生的担当能力;第六,从学生是否主动面对错误以及能够坦诚面对困难角度考察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具体的指标有助于教师多方位、有目的、有方向的全面认识学生的能力,并且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相关能力的自我加强。
(二)构造多元评价主体,学生参与评价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研究,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规则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在评价体系中引入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规则的方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可以更主动的认知自己,促进学生对自我能力的积极思考,另外也可以成为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全面性的有效补充,提升评价体系应用效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自评分以及学生的互评纳入到总评中,学生对于自己在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洞察与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担当能力、诚信道德素质进行评价。为消除学生对自身评价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不公平性,在自评过程中设定标准,但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空间,以免过细的标准成为教师评价的变形,影响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同时能否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也可作为考察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的内容之一。
(三)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分数和文字两种形式传递评价结果
根据建立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的动态性原则,动态激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励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台大教授周志文也在文章中提出“教育应给受教育者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教导孩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课程的最终结果纯粹以分数体现无法使学生认知到自己的进步体现在何处,对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情况也较为迷茫。引入文字形式反馈评价结果,将成为分数这种定量评价方法的有力补充。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理性认知和全面认识,看到自身的亮点,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学习阶段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未来岗位的选择和进行职业规划都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前做好未来的就业对接准备。
(四)鼓励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引入综合评价机制,发挥综合评价机制的引导作用
综合评价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即引入课堂,激励任课教师配合完成综合评价机制的落实和推广。通过前期调研小组与任课老师就综合评价机制应用到课堂的沟通,发现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教师工作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阻碍了教师使用综合评价机制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岗学结合”的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的实施。教师反馈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上该综合评价机制的意义不大,另外把其他能力量化为期末总评成绩仍然存在难度。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岗学结合”的学生在学综合评价机制在课堂任务评价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自我评价以及分数和文字反馈方式的结合有助于激励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认真完成小组任务,并且更加明确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另外编制统一的教师综合评价表格以及学生自评表格也是推广和有效应用综合评价机制的有效措施之一。推广在学综合评价机制在课堂中的应用,将使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再停留在“岗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思路的形式层面,这一思路和模式彻底落地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过程以及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落实“岗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飞,廉武辉.大数据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创新研究[J].考试研究,2016,(5):98-103.
[2]杜志宏.高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思考与现实架构[J].当代青年研究,2008,(6):53-57.
[3]章清.高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内在缺陷与克服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34-36.
[4]潘玉驹,何毅,陈文远.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处理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7):77-80.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托马斯.戈登博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