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经济决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形势;通货膨胀;充分就业;货币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01
一、背景
自从2008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甚至由政府直接注资实体经济,以期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拉动经济,提升总需求,从而确保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加。然而,这些旨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本身亦包含着某些潜在的负面影响,在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亦将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和加速物价水平上升。
就业与通胀控制,历来是宏观经济中的一道两难题目,特别是当前经济危机仍未过去,欧洲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市场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稍有不慎,就将引起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笔者以为,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遵从以下几条原则: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进行把握、深入研究通胀和失业的内在联系,从而确保将两项指标控制在可接受区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拉动社会总需求、最后就基于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两者的关系进行相关决策时,要对其结果条件对应关系进行准确把握。
二、当前通胀与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力求扭转或减轻经济危机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保就业、保增长。然而,随着最初的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效果过去,各国却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政府赤字高筑、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上涨加速的困局之中,更有甚者,出现通胀与失业率“双高”的现象,陷于被动局面。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虽然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制定偏重就业,忽略对通胀的治理
危机发生后,各国面对经济衰退,生产下滑的局面,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刺激经济、保障就业的政策,对于通胀的控制有所忽略,而这种经济运行的结果就是时至今日,63.4% 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不超过 2% 的经济缓慢增长与 6% 的高通胀水平、9% 的高失业率水平相伴的“双高”局面。这一方面说明由于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大,各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偏重于解决就业问题,放松对通胀的管理控制,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国家对于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问题全面内涵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不足,使得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实施效果与主观目的之间发生了背离,出现了较高通胀水平下仍然保持了较高失业率的水平这一矛盾和困境。
2.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抑制了总需求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升社会总需求的前提条件,在本次经济危机中不难观察到,但凡具备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社会的需求总量仍然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社会公众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不明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公众的支出计划变化幅度较大。这是因为保障体系健全,公众未来预期向好,刺激其有效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社会再生产相关环节,反之则结果也相反。
3.偏重短期目标,忽视长期发展
针对突出其来的经济危机,一些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优先考虑的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而是追求一些短期的、见效快的模式,这一现象在某些西方国家的近期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显现无疑:为了获取足够的票数,取得竞选与连任的胜利,一些西方政治集团更加倾向于采用见效快、时间短的经济政策,从而忽略了长期的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造成数年之后,政策的负面影响浮出水面的恶果。
三、协调通胀与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从长期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去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而经济政策的制定通常是用于引导经济的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的结构组成,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而当前部分国家为了应对突出其来的经济危机,急切的采用一些短期博弈行为来保障就业,从而导致在就业问题和通胀问题上遇到了两难的困境。一个健康健全的经济体运行特征应该是具有一个合理通胀水平和物价水平以及将失业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要做到对这个两难选择的准确把握,就必须将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的问题从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转型及其长期发展的规划上来看待和加以审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处理通货膨胀时不伤及到就业问题,而在解决就业问题时候通货膨胀水平依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科学决策,将通胀和失业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多年的经济研究表明,通胀与一定程度的失业率,是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剂,也是经济增长的必然产物,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两个数据的真实含意: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失业率则是一项指标,用于衡量就业程度。二者的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彻底的消灭或者长时间的压制都是不现实的,宏观政策的制定目标应当是将这两项数据控制在可控的、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公众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也将影响公众的支出计划,因此,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释放公众的购买力,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即使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不前的境进,或者处于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的“两高”局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公众依然敢于消费,从而推高了社会的总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新的就业岗位的诞生。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虽然从数据层面难以表明其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但由于它是通过对于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影响而最终实现其作用的,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不能忽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股票收益率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1、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1.1、国内外研究成果
费雪(Fisher)在1930年的《利率理论》中提出的“费雪效应”名义资产收益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加上实际资产收益率。但是Mand leker(1976),Famaschwert(1977)等学者,对战后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国家的实证检验表明,实际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支持费雪的观点,上述理论和实证检验之间的差异被称之为“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悖论”。
史玉文(2006)发现,公众在投资股票时,实际股票报酬率与通货膨胀率间呈负关系,实际股票收益不能对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费雪效应不成立。黎春(2001)分析了通货膨胀与证券市场的相关性,发现短期通货膨胀作用较长期更不明显,通货膨胀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
2、关于我国股票收益率同通货膨胀间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2.1、样本数据介绍
本次研究根据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总共选取了2001年1月至2013年8月的126个数据样本;另外,实证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宏网统计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
2.2、实证检验过程
2.2.1、通货膨胀率序列、股价实际收益率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首先对通货膨胀序列(inflation)以及股票实际收益率序列(stock)进行ADF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得出,两者都属于非平稳序列;进而对两者进行一阶单整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两序列同为一阶单整,即进行一阶差分之后是平稳序列。利用VAR以及Jonanson模型对inflation和stock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在乔纳森检验中,可以拒绝两者没有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即inflation序列和stock序列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的假设成立。而为了具体确定两者的因果关系,我们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得出双方互为因果关系。
2.2.2、建立长期均衡方程
结合数据进行WLS检验以消除异方差对于模型估计的影响,可以得出,该数据拟合具有优良的统计性质,各个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模型的拟合度通过F检验;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的修正,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LM检验结果也拒绝了方程存在序列相关性的原假设。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Stockt=-0.88*inf lationt-1+0.13stockt-1 +0.174stockt-2
从上述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动可以解释88%的股价反向变动,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在本文的特定研究区间对于股价的变动是有相当显著的解释能力的。
2.2.3、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效应
由Eviews检验得出,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拟合方程为:
Stockt=-0.96ECM+-3.23inf lationt+0.06stockt-1+0.13
由此可以分析出,前期的非均衡误差对当期的股价变动的平均解释能力为0.96,这一修正力度是很大的,而在前期的非均衡误差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为投资者行为。近十几年的文献研究表明,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而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股票行情是由投资者的行为构成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策略、通胀预期、理性与非理性等众多因素都很对股票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3、政策建议
3.1、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高度重视资产价格,将股价隐含的信息纳入宏观经济决策函数。
尽管股价的波动仍不能直接纳人央行决策的函数变量,但股价波动所隐含的经济信息,无论对宏观经济决策者还是市场参与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加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主体投资选择和资产替代作用日趋凸现,考虑如何将股价信息纳人宏观经济决策函数,将是未来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科学货币政策的重要。
3.2、利用通胀预期完善货币政策干预体系
随着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互动性的增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飞速发展和股票价格的频繁波动,对既定的货币政策干预股票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随着未来资产证券化和证券融资化的加速扩张,可能出现物价不对货币政策形成压力,而是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构成冲击的状况,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局面。因此,加速完善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迫在眉睫。尽管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对股票价格进行直接反应,但央行利用通货膨胀预期,对股票市场进行干预,进而引导股票市场的走向,对股票价格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3.3、利用通胀预期完善货币政策干预体系
随着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互动性的增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飞速发展和股票价格的频繁波动,对既定的货币政策干预股票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随着未来资产证券化和证券融资化的加速扩张,可能出现物价不对货币政策形成压力,而是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构成冲击的状况,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局面。因此,加速完善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迫在眉睫。尽管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对股票价格进行直接反应,但央行利用通货膨胀预期,对股票市场进行干预,进而引导股票市场的走向,对股票价格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靳云汇,于存高.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1998,4:40-46.
[2]刘金全,王风云.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4,(1):123-128.
[3]肖才林.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探讨,中国物价,2006,(2):23-26.
关键词:支付系统;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一、支付系统简介
何为支付系统,苏宁(2005)进行了权威性定义,“支付系统是包含一套支付工具和制度办法,为系统参与者实现资金转账的系统。其支付处理通常划分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三个标准化过程:交易(Transaction)、清算(Clearing)和结算(Settlement)。交易过程包含支付的产生、确认和发送;清算过程包含了在收付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交换支付工具以及计算金融机构之间待结算的债权;结算过程是完成债权最终转移的过程,它包括收集待结算的债权并进行完整性检查、保证结算资金具有可用性、结清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以及记录和通知有关各方。”
一个国家的支付系统参与者主要包含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其中,直接参与者主要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间接参与者则包括获得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服务的工商企业、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
二、支付系统与宏观经济
从支付系统的定义和参与主体可以看出,支付系统与整个经济体系联系紧密,作为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支付系统向银行业乃至全社会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
(一)支付系统维护社会运行,影响经济运转结构,保证市场经济体制
支付系统作为社会这个庞大机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政府和货币当局制定支付系统相关的政策和规则,设立专门的支付结算机构,提供保证各个领域资金渠道畅通的科技能力,形成以服务于不同领域的支付系统所组成的覆盖整个社会的支付体系网络,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顺畅,保障各项行为活动有序进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支付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金融角色,社会越发达,对于资金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流转需求就越大,随之支付系统的运行责任就越重大。同时,支付系统的运行越有效率,就能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更加高效,社会的正常运转越有保障。
伴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支付效率的提高,支付系统已经对一国的基础货币构成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由小及大,发生在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之中,进而改变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支付习惯,根据货币乘数理论,现金比例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乘数的相应变化,这对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直接影响。而伴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现金在经济活动中的比例在不断降低,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501.58亿笔,总金额1607.56万亿元,同比增长21.91%和24.97%,而现金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体系中的比例则在逐年大幅降低,这意味着大量的资金留存在银行体系之中,将造成我国货币乘数的放大,进而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更宏观的层面,支付系统是经济体制存在的基本保证。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效率的经济活动,与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所建立的契约型经济模式更有效的找到了趋近市场均衡点的途径,与在政府计划下进行产品生产、分配、销售的模式相比,发挥了市场的内在调节机制,也使得经济活动的结果更接近最有效率配置。那么,这样契约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有高效的资金转移渠道,能够保证灵活、安全、快捷的进行资金流动,完成契约型社会下的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在当前,支付交易种类层出不穷,方式多样,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契约经济,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支付系统的处理能力也得到提高,这对于维持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支付系统作为资金枢纽的角色发挥的能力越大,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就越大,可以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在一个更加稳定的平台上以市场手段自主调节经济。
(二)支付系统影响经济效率,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和保障
经济效率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经济的运行效率。二是经济的政策效率。经济运行效率体现经济发展过程在特定阶段中的运行效果,政策效率则体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间转变的效果,支付系统对于这两方面都有这重要的影响。
首先,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制约着经济运行效率。现代经济中几乎所有的交易往来及其产生的债务转移等事项均需要通过支付系统来实现货币资金的快速运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每天都可能面对着资金头寸调拨、信贷、投融资等经济、金融事项。在支付体系运行效率低下的经济体系中,支付系统导致的资金流动阻塞,延缓了债权的实现,自然就加长了经济交易的运作周期,这样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在当今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综合体中,每一个环节的缓慢必将导致经济的整体效益下降。
其次,支付系统影响政策效率。支付系统对于经济政策,主要是和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的资金清算系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手工联行系统(Paper-based Non-local Funds Transfer Systems)、电子联行系统(EIS,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ter-bank System)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伴随着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支付系统处理异地、同城支付业务及其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资金清算更加的高效、安全。同时,随着净额结算以及大额实时全额清算系统中日间透支、抵押和回购等机制的建立,在实际资金清算量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不断增大的同时,相对资金交易量则出现下降趋势,直接结果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求降低,进而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使得经济运转基础更为扎实。可以说,支付系统的高速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影响效果更大,对于宏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支付系统还为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全面了解经济体系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及资金流量。以Y=C+I+G+NX等式为例,这是计算一国宏观经济总产出最基础的方法之一,那么这其中的四个变量,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都要在支付系统中完成,意味着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公民个人大部分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债权债务清偿均纳入了以银行为中介机构的支付清算体系,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对资金流动总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科学处理相关经济信息,进而揭示出经济运行的总体规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就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制定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实现经济调控。
(三)支付系统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全球化进程
支付系统运行过程在本质上是债务债权转移,资金流动的过程,如果支付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论是系统风险、信用风险还是操作风险都会造成资金不能顺利支付,直接后果是银行支付障碍,这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将远大于某一家企业的破产倒闭,必将动摇公众的信心甚至引发社会恐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在支付系统中是普遍的问题,所以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紧密的联系。因此,各国政府及货币当局均把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作为支付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也作为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点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要求资金的流动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高效快捷的平台。以我国为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提速,这是会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甚至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事件,那人民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交易计价货币及储备货币,支付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可以保证高效处理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支付系统,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无从发展。从全球来看,如何使得支付系统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银行业、金融业的重点工作。
三、结语
对于支付系统,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其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其产生的影响。对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内应全力做好支付系统与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研究,深入发掘支付系统能力,使其在宏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对外需要尽快建立起能够承担处理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支付系统,并前瞻性的在贸易支付结算业务基础上做好处理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准备。最终目标是使支付系统在金融基础设施这个位置上能够为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来源,为政策的传导和实施创造更为畅通的渠道,支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苏宁).发达经济体支付结算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十国集团中央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苏宁).支付体系比较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 周金黄.现代支付体系发展与货币政策机制调整[J].金融研究,
2007.
一、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经济信息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经济信息指的是直接在经济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信息,而广义上的经济信息指的是与整个经济运动有关联的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把经济运动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反映出来[1]。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经济信息都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来说,国家各级政府应基于市场调节来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调节整个经济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信息的影响是:一方面,经济信息会影响投资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投资规模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经济信息。由此可见,经济信息与投资规模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为确保投资规模适度,就应考虑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以满足国家经济增长需求,促进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经济信息会影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经济信息能促进资源结构变得合理化,从而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用,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当今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相当有限,拥有的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资源配置及利用的合理化非常关键。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是不可消除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也一直存在,只有通过应用经济信息来宏观调控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的效益
管理并应用经济信息的目标在于追求宏观经济效益。在一定时期里,宏观经济效益指的是各个环节、各个经济部门效益的总和,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一个国家国民总值的增长,或是国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总体有时候是局部的总和,但有时候局部的提高并不会使总体得到相应的提高[2]。在很多情况下,局部与总体之间都有很多矛盾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就需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和方式促使局部与总体之间达到平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效益;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经济信息导致的部分经济行为将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效益。但是,既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有正面的,那么负面的经济效益也不可避免。所以好的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的有效应用等不仅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如果能把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那么生态效益也会逐渐获得稳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也会对是否能完成宏观经济效益目标产生影响,只有通过有效应用经济信息,才能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三、宏观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经济信息的保障措施
(一)探索经济管理结构规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宏观调控的任务包括: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办法,基本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引导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社会共同进步[3]。为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不懈探索、实事求是的观点,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不仅要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要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经济的水平,有针对性地选用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不断建立健全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确保经济信息的应用充分、有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资源就是经济信息,如果经济信息得不到有效应用,那么宏观经济管理就是无米之炊、无水之源。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由于它的多层性、广泛性,决定着它的内容复杂而丰富,它的规律需要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才能进行探索。面对这些复杂而丰富的内容,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可分为直接管理、间接管理;按照不同的管理主体和职能,可分为宏观经济决策、经济规划与调节、经济监督等。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经济信息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经济结构管理规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来统一规划,不断加强经济信息管理,采取正确的技术策略实现经济信息应用的现代化,促进提高宏观效益。
(二)建设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完善建立运行机制
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包含最高决策机构、经济调节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等。长时间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设置机构时都忽略了信息服务机构,即便设立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心、研究中心,但并没有在决策过程中得到重用,导致宏观经济管理效能的发挥不充分。最大的信息用户是政府,政府同时也是最大的信息采集、生产和拥有者。政府信息机构采集到的经济信息的特点有客观性、宏观性、综合性、预测性等,能为各种职能部门、企业乃至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它的职责就在于为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把经济信息定期公布给社会,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确保经济信息得到有效应用[4]。同时,经济信息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促进经济信息得到有效应用的另一个前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应深入改革,真正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尽量减少直接管理的微观经济部门,或直接撤销,发展社会监督、服务组织,分担政府的部分管理任务,从而提高效率,为经济信息服务机构的运行提供条件,最终有效应用经济信息。
(三)提高人员信息素质水平,优化信息整理工作
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如果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那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难以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走进信息时代,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人员面临的要求就更高。对此,宏观经济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还要保持对经济信息的主动性、敏感性,熟练掌握经济信息知识;不仅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锻炼自己运用经济信息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质水平,善于从无序的、零散的经济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为有效应用经济信息资源提供保障。当然,经济信息整理工作是应用的前提,需要宏观经济管理人员按照特定需求审核、重组、分类、编码、存储、更新收集到的经济信息,并建立信息检索系统,把孤立无序、凌乱分散的经济信息整理好,为宏观经济管理的应用提供方便。整理经济信息的目的在于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为检索经济信息奠定基础,使经济信息管理更加准确、及时、系统、经济、有效,使经济信息整理工作变得更加优化更加有条理,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四、结语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07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2000年到2006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23804.4亿元增加到334361.4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111219.8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2004年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04年到2006年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在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2000年到2005年,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别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2006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06年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从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05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就当前而言,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尚显偏松,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这种政策组合不利于控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总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